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物理部分)-全国卷

合集下载

2014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含答案

2014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第I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AL27 P31 S32Ca 40 Fe56 Cu64 Br 80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甘油是极性分子, 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2。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的产生停止B。

CO2的固定加快C。

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

(物理)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Ⅰ及参考答案

(物理)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Ⅰ及参考答案
6分。第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波速为0.5m/s B.波的传播方向向右 C.0~2s时间内,P运动的路程为8cm
D.0~2s时间内,P向y轴正方向运动 E.当t=7s时,P恰好回到平衡位置. (2)(9分)一个半圆柱形玻璃砖,其横截面是半径 为R的半圆,AB为半圆的直径, O为圆心,如图所示。玻璃的折射率为n=。 (ⅰ)一束平行光垂射向玻璃砖的下表面,若光线到
A.所有元素都有可能发生衰变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 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 D.α、β和γ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E.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 射线 (2)(9分)如图,质量分别为mA、mB的两个弹性小 球A、B静止在地 面上方,B球距离地面的高度h=0.8m,A球在B球的正 上方,先将B 球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A球释放。当A球下落t=0.3s时,刚 好与B球在地面上方的P点处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瞬间A球 的速度恰好为零。已知mB=3mA,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忽略空 气 阻力及碰撞中的动能损失。求 (ⅰ)B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 (ⅱ)P点距离地面的高度。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
课标卷)Ⅰ
理综物理部分
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1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 应电流的是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新课标I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新课标I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相连,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14.【答案】:D【解析】:穿过线圈磁通量不变,不产生感应电流时,电流表指针不会偏转,A错的;在通电线圈中通电后,穿过旁边放置的线圈磁通量不变,不能产生感应电流,B错的;当插入磁铁时,能产生感应电流,但当跑到另一房间观察时,穿过线圈磁通量不变,不能产生感应电流,C错的;在通电与断电瞬间,磁通量生了变化,有感应电流,D对的。

15.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B.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C.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D.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15.【答案】:B【解析】:由左手定则安培力方向一定垂直于导线和磁场方向,A错的B对的;F=BIL sin θ,安培力大小与磁场和电流夹角有关,C错误的;从中点折成直角后,导线的有效长度不等于导线长度一半,D错的16.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

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新课标Ⅰ卷)(含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新课标Ⅰ卷)(含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新课标Ⅰ卷)(含答案解析)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高中联考期中试卷期末考试月考试卷学业水平同步练习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新课标Ⅰ卷)(含答案解析)1 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

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的变化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答案解析】 D2 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B.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C.安培力的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D.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答案解析】 B3 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

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

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

不计重力。

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A. 2 B. C. 1 D.【答案解析】 D4 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

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答案解析】 A5 如图(a),线圈ab、cd绕在同一软铁芯上。

在ab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用示波器测得线圈cd间电压如图(b)所示。

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则下列描述线圈ab中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中,可能正确的是【答案解析】 C6 (多选题)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试题(新课标Ⅱ,解析版) (2)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试题(新课标Ⅱ,解析版) (2)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Ⅱ)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

在t =0到t=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t 图像如图所示。

在这段时间内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221v v +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15.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

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

不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 A.6π B. 4π C. 3π D. 125π 16.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 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 ,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 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v ,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1F W 、2F W 分别表示拉力F 1、F 2所做的功,1f W 、2f W 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214F F W W >,212f f W W >B. 214F F W W >,122f f W W =C. 214F F W W <,122f f W W =D. 214F F W W <,212f f W W <17.如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圆环上的质量为m 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圆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 。

当小圆环滑到大圆环的最低点时,大圆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A. Mg-5mgB. Mg+mgC. Mg+5mgD. Mg+10mg18.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 0,在赤道的大小为g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引力常数为G ,则地球的密度为: A. 0203g g g GT π- B. 0203g g g GT π- C. 23GT π D. 023g g GT πρ=19.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与等势面垂直B.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C.随着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电势也逐渐降低D.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20.图为某磁谱仪部分构件的示意图。

全国卷 高考理综物理真题以及答案

全国卷 高考理综物理真题以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Ⅰ)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合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15.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指导线B.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C.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D.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16.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

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过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不计重力。

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2A. 2B.2C. 1D.2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的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

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高度A 一定升高B 一定降低C 保持不变D 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cos cos cos mg mg mgl l l k k kθθθ+=+<+,所以小球高度升高,选项A 对。

18.如图(a ),线圈ab 、cd 绕在同一软铁芯上,在ab 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测得cd 间的的电压如图(b )所示,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的电流成正比, 则下列描述线圈ab 中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中,可能正确的是:19.太阳系个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个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成为“行星冲日”据报道,2014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是:1月6日,木星冲日,4月9日火星冲日,6月11日土星冲日,8月29日,海王星冲日,10月8日,天王星冲日,已知地球轨道以外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轨道半径(AU)19 30A 各点外行星每年都会出现冲日现象 B.在2015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C.天王星相邻两次的冲日的时间是土星的一半D.地外行星中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间隔时间最短21、如图,在正电荷Q 的电场中有M 、N 、P 和F 四点,M 、N 、P 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F 为MN 的中点,30M ∠=o,M 、N 、P 、F 四点处的电势分别用M ϕ、N ϕ、P ϕ、F ϕ表示,已知M N ϕϕ=,P F ϕϕ=,点电荷Q 在M 、N 、P 三点所在平面内,则( )A 、点电荷Q 一定在MP 连线上B 、连线PF 一定在同一个等势面上C 、将正试探电荷从P 点搬运到N 点,电场力做负功D 、P ϕ大于M ϕ源正电荷,电场力做正功,选项C 错。

2014年高考物理(全国卷

2014年高考物理(全国卷

1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新课标2卷)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A .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B .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C .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

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D .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15.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B .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C .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D .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16.如图,MN 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

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 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 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 的中点O 。

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

不计重力。

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 A .2BC .1D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

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2的高度A .一定升高B .一定降低C .保持不D .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18.如图(a ),线圈ab 、cd 绕在同一软铁芯上。

在ab 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用示波器测得线圈cd 间电压如图(b )所示。

2014高考全国卷物理部分(含答案)

2014高考全国卷物理部分(含答案)

2014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全国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14~18单选,19~21多选)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再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15.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B.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C.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D.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16.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不计重力,铝板上方和下方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2A.2B.2C.1D.2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的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制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18.如图(a),线圈ab、cd绕在同一软铁芯上。

在ab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用示波器测得线圈cd间电压如图(b)所示。

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则下列描述线圈中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19.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作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行星冲日”,据报道,2014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是:一月六日木星冲日;四月九日火星冲日;五月十一日土星冲日;八月二十九日海王星冲日;十月八日天王星冲日,已知地球及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地球半径(AU ) 1.0 1.5 5.2 9.5 19 30A.各地外行星每年都会出现冲日现象B.在2015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C.天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土星的一半D.地外行星中,海王星相隔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最短20.如图,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木块a 和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 与转轴OO ’的距离为L ,b 与转轴的距离为2L,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运动,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一定比a 先开始滑动B.a.b 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C.l2kg =ω是b 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D.当l3kg 2=ω时,a 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kmg 21.如图,在正点电荷Q 的电场中有M.N.P .F 四点,M.N.P 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F 为MN 的中点,M ∠为30°,M.N.P .F 四点处的电势分别用F P N M ϕϕϕϕ、、、表示,已知,,F P N M ϕϕϕϕ==点电荷Q 在M.N.P 三点所在平面内,则 A.点电荷Q 一定在MP 的连接线上B.连接PF 的线段一定在同一等使命上C.将正试探电荷从P 点搬运到N 点上电场力做负功D.M P ϕϕ大于三、非选择题(一)必考题22.(6分)某同学利用图(a )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 与钩码的质量m 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 )所示,实验中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200mg,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有位移传感器及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 (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2014年全国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大纲卷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质点沿x 轴做直线运动,其I/-?图像如图所示。

质点在/ = 0时位于x = 5m 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

当k 8s.时,质点在轴上的位置为A. x = 3m B . X = 8mC. x = 9m D . X = 14m15.地球表面附近某区域存在大小为150N/C 、方向竖直向下的电场。

一质量为431.50109.9510J J ---⨯⨯和、带电量为71.0010C --⨯的小球从静止释放,在电场区域内下落10.0m 。

对此过程,该小球的电势能和动能的改变量分别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29.8/m s ,忽略空气阻力)A. 431.50109.9510J J ---⨯⨯和 B. 431.50109.9510J J --⨯⨯和 C. 431.50109.6510J J ---⨯⨯和 D. 431.50109.6510J J --⨯⨯和速度为v 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2v 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 。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和h 分别为A.tan 2H θ和 B. 21tan 22v H gH θ⎛⎫- ⎪⎝⎭和 C.tan 4H θ和 D. 21tan 24v H gH θ⎛⎫- ⎪⎝⎭和20.很多相同的绝缘铜圆环沿竖直方向叠放,形成一很长的竖直圆筒。

一条形磁铁沿圆筒的中心轴竖直放置,其下端与圆筒上端开口平齐。

让条形磁铁从静止开始下落。

条形磁铁在圆筒中的运动速率A.均匀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逐渐增大,趋于不变D.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不变21.—中子与一质量数为A (A>1)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

(2021年整理)2014年全国2卷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

(2021年整理)2014年全国2卷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2014年全国2卷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2014年全国2卷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2014年全国2卷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2014年全国2卷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2014年全国2卷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2014年全国2卷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部分 (全国2—甲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

在t =0到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221v v +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答案】A 【解析】由于图线与坐标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在0-t 1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由xv t=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A 正确, C 错误;因为乙车做变减速运动故平均速度不等于122v v+,B 错误;又图线的切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则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均逐渐减小,选项D 错误。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O 16 Al 27 P 31 S 32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选择题共21小题,共126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相连,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15.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B.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C.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D.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16.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

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

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

不计重力。

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2A.2 B.2 C.1 D.2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绕处于平衡状态。

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

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18.如图(a),线圈ab、cd绕在同一软铁芯上。

2014高考全国新课标II卷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4高考全国新课标II卷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4高考全国新课标II卷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卷II)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分。

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

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

在这段时间v内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1+v2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答案】A解析】由于图线与坐标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在0-t1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由v=知,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A正确,C错误;因为乙车做变减速运动故平均速度不等于v1+v2,B错误;又图线的切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则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均逐渐减小,选项D错误。

15.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

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

不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π/5B.π/4C.π/3D.π/2答案】B解析】设物体水平抛出的初速度为v,抛出时的高度为h,则1/2mv^2=mgh,故v=√(2gh)。

物体落地的竖直速度vy=√(2gh),则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tanθ=vy/vx=1,则θ=π/4,选项B正确。

16.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v,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WF1、WF2分别表示拉力F1、F2所做的功,Wf1、Wf2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A.WF2>4WF1,Wf2>2Wf1B.WF2>4WF1,Wf2=2Wf1C.WF2<4WF1,Wf2=2Wf1D.WF2<4WF1,Wf2<2Wf1答案】C解析】A。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O 16 Al 27 P 31 S 32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选择题共21小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C.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 ATP/ADP比值下降B. NADPH/NADP*比值下降C、O2的产生停止D、CO2的固定加快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C.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D.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B、与自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C.紫色详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索,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D、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5、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A、1-2和1-4必须是纯合子B、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D、Ⅱ-4、Ⅱ-5、Ⅳ—1、Ⅳ—2必须是杂合子6、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2014年高考理综物理全国卷1含答案

2014年高考理综物理全国卷1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物理(全国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D】A. 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B. 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C. 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D. 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15. 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 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B. 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C. 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D. 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16. 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

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 的中点O。

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

不计重力。

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D】A. 2B.C. 1D.22217. 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大纲卷化学部分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 .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 .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D .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 ,一定会使结果偏低2. 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lmol 2FeI 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A NB .2 L0.5 1mol L -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A NC .1 mol 22Na O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A ND .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 A N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2SO 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4KMnO 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B .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 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C .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D .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l 和KI4. 下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22()NiOOH H O e Ni OH OH --++→+B .电池的电解液可为KOH 溶液C .充电时负极反应为:2MH OH H O M e --+→+++D .MH 是一类储氢材料,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5.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选项以表格内容为准)( )A .被提纯的物质:CO(g);杂质:2()CO g ;除杂试剂:NaOH 溶液、浓H2SO4;除杂方法:洗气B .被提纯的物质:NH4Cl(aq);杂质:3()Fe aq +;除杂试剂:NaOH 溶液;除杂方法:过滤C .被提纯的物质:Cl2(g);杂质:HCl(g);除杂试剂:饱和食盐水、浓H2SO4;除杂方法:洗气D .被提纯的物质:Na2CO3(s);杂质:NaHCO3(s);除杂试剂:无;除杂方法:灼烧6.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2()Ba OH 溶液中滴加稀硫酸:22442222Ba OH H SO BaSO H O ++-+++=↓+B.酸性介质中4KMnO 氧化22H O :242222256258MnO H O H Mn O H O -++++=+↑+C.等物质的量的2MgCl 、2()Ba OH 和HCl 溶液混合:222()Mg OH Mg OH +-+=↓D.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正极反应:24224224PbSO H O e PbO H SO -+-+-=++7. 从香荚豆中提取的一种芳香化合物,其分子式为883C H O ,遇3FeCl 溶液会呈现特征颜色,能发生银镜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大纲卷2014年全国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大纲卷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质点沿x 轴做直线运动,其I/-?图像如图所示。

质点在/ = 0时位于x = 5m 处,开始沿x 轴正向运动。

当k 8s.时,质点在轴上的位置为A. x = 3mB. X = 8mC. x = 9mD. X = 14m15.地球表面附近某区域存在大小为150N/C 、方向竖直向下的电场。

一质量为431.50109.9510J J ---⨯⨯和、带电量为71.0010C --⨯的小球从静止释放,在电场区域内下落10.0m 。

对此过程,该小球的电势能和动能的改变量分别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29.8/m s ,忽略空气阻力)A. 431.50109.9510J J ---⨯⨯和 B. 431.50109.9510J J --⨯⨯和 C. 431.50109.6510J J ---⨯⨯和D. 431.50109.6510J J --⨯⨯和16.对于一定量的稀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变大时,分子热运动必然变得剧烈B.保持压强不变时,分子热运动可能变得剧烈C.压强变大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必然变小D.压强变小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可能变小17.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一钠灯发出的波长为589nm 的光,在距双缝1.00m 的屏上形成干涉图样。

图样上相邻两明纹中心间距为0.350cm,则双缝的间距为A. 72.0610m -⨯ B. 42.0610m -⨯ C. 41.6810m -⨯ D. 31.6810m -⨯ 18.两列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分别为12A A 和的相干简谐横波相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为12||A A -B .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始终为12A A +C .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位移总是小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位移D .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一定大于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19.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坡向上滑动。

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 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2v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 。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和h 分别为 A. tan 2Hθ和 B. 21tan 22v H gH θ⎛⎫- ⎪⎝⎭和C. tan 4Hθ和 D.21tan 24v HgH θ⎛⎫- ⎪⎝⎭和 20.很多相同的绝缘铜圆环沿竖直方向叠放,形成一很长的竖直圆筒。

一条形磁铁沿圆筒的中心轴竖直放置,其下端与圆筒上端开口平齐。

让条形磁铁从静止开始下落。

条形磁铁在圆筒中的运动速率 A.均匀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增大,趋于不变 D.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不变21.—中子与一质量数为A (A>1)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

若碰前原子核静止,则碰撞前与碰撞后中子的速率之比为A. 11A A +-B. 11A A -+ C. 24(1)A A + D. 22(1)(1)A A +-三、非选择题:第22〜34题,共174分。

按题目要求作答。

22.(6 分)现用频闪照相方法来研究物块的变速运动。

在一小物块沿斜面 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用频闪相机拍摄的不同时刻物块的位置如图所示。

拍摄时频闪频率是10Hz;通过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读取的5个连续影像间的距离依次为1x 、2x 、3x 、4x 。

已知@面顶端的高度/z 和斜面的长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重力加速度大小g = 9.80m/s 2。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物块的加速度a= m/s 2(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因为 可知斜面是粗糙的。

23.(12分)现要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可利用的器材有:电流表,内阻为 1.0Ω; 电压表;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12345R R R R R 、、、、;开关S;—端连有鳄鱼夹P 的导线l ,其他导线若干。

某同学设计的测量电路如图(a)所示。

(1)按图(a)在实物图(b)中画出连线,并标出导线l 和其P 端。

(2)测量时,改变鳄鱼夹P 所夹的位置,使R1、R2、R3、R4、R5依次串入电路,记录对应的电压表的示数U 和电流表的示数I 。

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在图(c)中的坐标纸上将所缺数据点补充完整,并画出U-I 图线。

24.(12 分)冰球运动员甲的质量为80.0kg 。

当他以5.0m/s 的速度向前运动时,与另一质畺为100kg 、速度为3.0m/s 的迎面而来的运动员乙相撞。

碰后甲恰好静止。

假设碰撞时间极短,求: (1)碰后乙的速度的大小; (2)碰撞中总机械能的损失。

25.(20 分)如图,在第一象限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xy 平面)向外;在第四象限存在匀强电场,方向沿x 轴负向。

在y 轴正半轴上某点以与x 轴正向平行、大小为0v 的速度发射出一带正电荷的粒子,该粒子在(d,0)点沿垂直于x 轴的方向进人电场。

不计重力。

若该粒子离开电场时速度方向与y 轴负方向的夹角为θ,求 (1)电场强度大小与磁感应强度大小的比值; (2)该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26.(22分)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和半径分别为T 和R ,地球同步卫星A 的圆轨道半径为h ,卫星B 沿半径为()r r h <的圆轨道在地球赤道的正上方运行,其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求 (1)卫星B 做圆周运动的周期;(2)卫星A 和B 连续地不能直接通讯的最长时间间隔(信号传输时间可忽略)。

.;.参考答案14. B 15. D 16. BD 17. C 18. AD 19. D 20. C 21. A 22.(1)4.30(4分,填4.29或4.31同样给分)(2)因为物块加速度小于25.88/h g m s s=(或物块加速度小于物块沿光滑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可知斜面是粗糙的(2分)23.(1)答案如图所示(3分,有任何错误都不能给这3分)(2)(3)2.90(3分,在2.89-2.91之间均给分) 1.03(3分,在0.93-1.13之间均给分)24.答:(1)设运动员甲、乙的质量分别为m 、M ,碰前速度大小分别为v 、V ,碰后的速度大小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 MV MV '-= ①代入数据得 1400E J ∆= ② (2)设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的损失为E ∆,应有222111222mv MV MV E '+=+∆ ③ 联立①②③式,代入数据得1400E J ∆= ④评分标准①②③④式各3分 25.答:(1)如图,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

设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粒子质量与所带电荷量分别为m 和q ,圆周运动的半径为0R ,由洛伦兹力公式及牛顿第二定律得2000v qv B m R = ① 由题给条件和几何关系可知 0R d = ②为x a ,在电场中设电场强度大小为E ,粒子进入电场后沿x 轴负方向的加速度大小运动的时间为t ,离开电场时沿x 轴负方向的速度大小为x v ,由牛顿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x Eq ma = ③x x v a t = ④2xv t d = ⑤ 由于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如图),有tan xv v θ=⑥ 联立①②③④⑤⑥式得201tan 2E v B θ= ⑦ (2)联立⑤⑥式得02tan dt v θ=⑧评分参考:第(1)问18分,①式3分,②式1分,③④⑤⑥式各3分,⑦式2分;第(2)问2分,⑧式2分 26.答:(1)设卫星B 绕地心转动的周期为T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规律有222Mm G m h h T π⎛⎫= ⎪⎝⎭①.;.222 MmG mrr Tπ'⎛⎫'= ⎪'⎝⎭②式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m、m'分别为卫星A、B的质量,由①②式得3/2rT Th⎛⎫'= ⎪⎝⎭③(2)设卫星A和B连续地不能直接通讯的最长时间间隔为r;在此时间间隔r内,卫星A和B绕地心转动的角度分别为α和α',则2tTαπ=④2tTαπ'='⑤若不考虑卫星A的公转,两卫星不能直接通讯时,卫星B的位置应在图中B点和B'点之间,图中内圆表示地球的赤道,由几何关系得2arcsin arcsinR RBOBh r⎛⎫'∠=+⎪⎝⎭⑥由③式知,当r h<时,卫星B比卫星A转得快,考虑卫星A的公转后应有BOBαα''-=∠⑦由③④⑤⑥⑦式得3/23/23/2arcsin arcsin()r R Rt Th r h rπ⎛⎫=+⎪-⎝⎭⑧评分参考:第(1)问7分,①②式各2分,③式3分;第(2)问15分,④⑤⑥⑦⑧式各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