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常见呼吸道致病菌的知识橱窗

合集下载

呼吸内科常见病的致病菌

呼吸内科常见病的致病菌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但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此时可予以抗菌治疗..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的病原菌主要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少数为C 组或G组β溶血性链球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可合并轻度中耳炎表现;不需用抗生素;但如表现为急起的耳部疼痛、听力下降、发热、鼓膜进行性充血和膨隆;或已有鼓膜穿孔伴流液时;则需考虑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的临床诊断;可予以抗菌治疗..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的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最为常见;三者约占病原菌的近80%;少数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等..疗程7~10天;以减少复发..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常继发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以累及上颌窦者为多见..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最为常见;两者约占病原菌的50%以上;卡他莫拉菌在成人和儿童中各约占病原菌的10%和20%;尚有少数为厌氧菌、金葡菌、化脓性链球菌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疗程10~14天;以减少复发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本病以病毒感染多见;多数病例为自限性..治疗原则1.以对症治疗为主;不宜常规使用抗菌药物..2. 极少数病例可由肺炎支原体、百日咳博德特菌或肺炎衣原体引起;此时可给予抗菌药物治疗..病原治疗1. 可能由肺炎支原体或百日咳博德特菌引起者;可采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2. 肺炎衣原体感染可用四环素或多西环素;或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治疗原则1. 伴痰量增加、脓性痰和气急加重等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的患者;可应用抗菌药物..2. 应选用能覆盖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及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药物..3. 对疗效不佳的患者可根据痰液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4. 轻症患者给予口服药;病情较重者可用注射剂..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支气管扩张合并急性细菌感染时;常见病原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厌氧菌等;在病程长、重症、合并有全身基础疾病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较多见..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原则1.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见表4.3..应选用能覆盖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药物;需要时加用对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属等细胞内病原体有效的药物;有肺部基础疾病患者的病原菌亦可为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葡菌等.. 2.住院治疗患者入院后应立即采取痰标本;做涂片革兰染色检查及培养;体温高、全身症状严重者应同时送血培养..3.轻症患者可口服用药;重症患者选用静脉给药;待临床表现显著改善并能口服时改用口服药..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为肠杆菌科细菌、金葡菌;亦可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厌氧菌等..重症患者及机械通气、昏迷、激素应用等危险因素患者的病原菌可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及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等..肺脓肿吸入性肺脓肿:多为厌氧菌;好发部位:仰卧位:上叶后段和下叶背段;坐位时好发于下叶后基底段;右侧位时好发于右上叶前段或后段..继发性肺脓肿:继发于细菌性者多为金葡;肺炎克;铜绿;化脓性链球菌..血源性肺脓肿:多为金葡菌和表葡菌..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金葡菌、肠杆菌科细菌及厌氧菌主要为口腔厌氧菌等;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胸腔积液培养包括厌氧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对确定病原诊断、指导抗菌治疗有重要价值..脓胸脓胸大多由多种细菌所引起..常见的病原菌在婴幼儿<5岁多为金葡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在>5岁、发生于急性肺炎后者;多为肺炎链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流感嗜血杆菌;在亚急性和慢性患者;多为厌氧链球菌、拟杆菌属、肠杆菌科细菌..治疗原则1.首先取脓液做涂片及培养;并结合临床经验用药..2.按照治疗效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3.急性期宜注射用药;必要时也可胸腔内注射限用于包裹性厚壁脓肿..4.积极引流;排除脓液;促进肺复张..5.给药剂量要足够充分;疗程宜长..通常应于体温正常后2周以上;患者周围血白细胞恢复正常;X线胸片显示胸液吸收;方可考虑停药;以防止脓胸复发..总疗程3~6周..6.慢性脓胸患者应采取外科处理..。

呼吸道感染感染常见微生物(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件)

呼吸道感染感染常见微生物(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件)
– 流感样型(轻型) – 肺炎型(重型/流行性暴发型肺炎,易发生于心肺疾患) – 肺外感染型 • 首选红霉素
内容
1、概念
2、病因和发病机理:结核杆菌、流行 环节、人体反应性。
3、结核病演变过程及常见临床类型 4、临床表现 5、辅助检查: 6、诊断: 7、鉴别诊断: 8.治疗:抗结核药物、化疗原则
呼吸道感染细菌
• 经呼吸道传播引起呼吸系统或呼吸系统以外症状 的细菌。
❖ 想一想:已经学习的细菌中有哪些可以通过呼吸 道传播?
❖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
除前面所学细菌外 • 分枝杆菌属——结核分枝杆菌 • 棒状杆菌属——白喉棒状杆菌 • 军团菌属 —— 嗜肺军团菌 • 鲍特菌属 —— 百日咳杆菌 • 嗜血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
(4) 结核菌素试验用途
◆筛选BCG接种对象; ◆检测BCG免疫效果; ◆辅助结核病的诊断; ◆测定机体的细胞免疫; ◆流行病学调查。
四. 微生物学检查法
1. 标本采集 2. 直接涂片镜检 3. 分离培养 4. 动物试验 5. 快速诊断
五.防治原则
预防
◆控制传染源——及时发 现和治疗结核病人;
◆提高对MTB的抵抗力— —接种BCG
见菌落生长
菌落特点: 呈颗粒、结节或花菜状,乳白色或 米黄色,不透明,表面粗糙
3. 抵抗力强 “四怕”
◆ 对乙醇敏感——在70%乙醇中2min死亡 ◆ 对湿热敏感——62~630C 15min杀死(巴氏消毒) ◆ 对紫外线敏感 ◆ 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环丝氨酸、乙胺丁醇、卡那霉
素、对氨基水杨酸等抗痨药物敏感,但长期用药容易出现耐 药性
病后、隐性感染及预接种均可获得免疫力。 新生儿通过胎盘可由母体得到抗毒素。

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ppt课件

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ppt课件
平板和麦康凯平板 放置CO2培养箱孵育 从采集标本到接种平板应短于2小时
11
12
报告方式
痰培养以半定量形式记录菌量,即1+、 2+、3+、4+
未发现致病菌生长时,培养48小时出报 告,以免部分致病菌漏检
13
半定量培养结果的临床意义
半定量
(致病菌或条件 致病菌浓度)
相对定量
(CFU/ml )
37
药敏试验:
选用专用培养基 HTM(Haemophilus Test Medium Base)
标准菌株: ATCC 49247 ATCC 10211
38
结果解释:
流感嗜血杆菌需常规检测β-内酰胺酶, 阳性提示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耐药。
39
β-内酰胺酶检测:
头孢硝噻吩(Nitrocefin )
44
肺炎链球菌是不明原因CAP的首要致病菌?
胸腔细针抽吸术: –细菌培养,抗原检测肺炎链球菌、流 感嗜血杆菌 –PCR检测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衣原 体、军团菌、卡氏肺囊虫
45
肺炎链球菌是不明原因CAP的首要致病菌?
常规检查手段: –54个病人确定病原菌(阳性率50%)
胸腔细针抽吸术: –在54个已知病因者:22个得到证实 –另55个未明病因者:36个得以明确, 其中18例为肺炎链球菌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incidence
例数 / 10万人
study(CAPIS)
2
· Î Ñ×´Á Çò ¾ú
· Î Ñ×§Ö ­Ô Ìå
¾ü ÍÅ ¾ú
· Î Ñ×ÂÒ ­Ô Ìå
1.5
1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析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析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析呼吸道感染是指引起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侵入呼吸道黏膜并引起感染。

这些病原菌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等。

了解不同病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

1. 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病毒是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之一。

常见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冠状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等。

这些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患者体液传播,引起咽喉炎、流感、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

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发热、咳嗽、流鼻涕、喉咙痛等症状。

2. 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细菌也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之一。

常见的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这些细菌通过空气传播或直接接触患者体液传播,引起咽炎、鼻窦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

细菌感染通常表现为发热、咳嗽、胸闷、喉咙痛、咳痰等症状。

3. 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与病毒和细菌不同,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相对较少见。

常见的真菌有念珠菌、曲霉菌等。

真菌感染通常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身上,例如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器官移植等情况下。

真菌感染常引起念珠菌性喉气管炎、肺曲霉病等呼吸道感染疾病。

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喉咙痛等。

在临床实践中,通过病原菌培养和基因检测等技术可以准确的诊断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

针对不同的病原菌感染,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预防呼吸道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呼吸道感染的传播:1. 勤洗手:经常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的体液、鼻涕、咳嗽物或其他可能携带病原菌的物品后。

2. 避免接触患者:尽量避免与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密切接触,保持一定距离。

3. 咳嗽礼仪:遵循正确的咳嗽礼仪,用纸巾或袖子遮住口鼻,避免直接用手捂住口鼻。

4. 加强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原菌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总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特别是大中小学生、儿童和体弱多病者。

一、几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1、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短,通常为1-3日。

主要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为发病急,发热、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症状明显,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偶有腹泻、腹痛等肠胃不适症状。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所致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少年为主。

主要临床表现:突发性高热、头痛、呕吐、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3、猩红热: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又称第二病每年的冬季与春季是较容易感染的季节,猩红热传染期好发于5~15岁的孩子,但是每个人都有被感染的可能。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咽部红肿及疼痛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退疹后皮肤脱屑也可出现肾炎或风湿热等并发症。

猩红热的传染途径主要是因吸入病人排出的飞沫。

4、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为1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潜伏期为12~25日,通常为18日。

主要临床表现: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1至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除腮腺肿胀外。

5、麻疹、风疹、水痘:以发热、头面部、手足、躯干皮疹、水疱为主要表现。

虽然病毒本身导致的症状可能并不严重,但如果不积极治疗,也可能导致肺炎、脑炎等的并发症,孕妇感染风疹后还可能致致胎儿致畸。

严重者可以留有后遗症。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知识点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知识点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知识点呼吸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系统,负责人体的呼吸,供氧和排出代谢产物。

然而,由于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遗传因素等,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较高的发病率。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知识点。

一、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是指影响喉头以上的呼吸道的感染性疾病。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病毒和细菌。

症状一般表现为喉咙痛、流泪、打喷嚏、鼻塞等。

通常可以通过休息、饮食调理和适当的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二、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指气管和细支气管的黏膜层发生炎症的疾病。

根据炎症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两类。

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气喘以及胸闷等。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抗炎药物和咳嗽药物的使用,同时戒烟和避免空气污染也是关键。

三、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气道高反应性,容易导致气道痉挛和呼吸困难。

常见的症状包括喘息、咳嗽、胸闷和呼吸困难等。

哮喘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炎症和预防发作两个方面。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吸入式的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式的类固醇等。

四、肺炎肺炎是指肺实质发生感染的疾病,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

肺炎的症状包括咳嗽、发热、胸痛和痰中带血等。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抗生素的使用和对症治疗。

预防肺炎的关键在于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和接种相关疫苗。

五、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其特点是以肺部为主要感染部位,但也可累及其他器官。

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乏力、低热等。

治疗方案包括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长期治疗,同时也需要保持良好的营养和充足的休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降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

如坚持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合理膳食以及适量运动等。

此外,定期体检以及及时就医也是保持呼吸系统健康的重要举措。

总结起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哮喘、肺炎和肺结核等。

常见呼吸道感染病的病原体解析

常见呼吸道感染病的病原体解析

常见呼吸道感染病的病原体解析呼吸道感染是指由各种病原体侵袭引起的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的感染。

这些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的主要病原体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疾病。

一、流行性感冒1. 病毒类型当前人类流行性感冒主要由A型、B型和C型流感病毒引起。

2. 流感A型流感A型病毒可分为不同亚型,常见亚型有H1N1和H3N2。

它们能够通过基因演化而导致季节性流感暴发和大流行。

3. 流感B型与A型不同,流感B型仅在人类中存在,并没有被认为存在于动物中。

它引起的季节性流行比较轻微,但仍会造成大量患者。

4. 流感C型相比于A、B两种类型,C型流感较少见且通常不会导致大规模的流行爆发。

二、普通感冒1. 病毒类型普通感冒的病原体主要为鼻病毒(Rhinoviruses)和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少部分由其他呼吸道病毒引起。

2. 鼻病毒鼻病毒是导致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存在不同的血清型别。

它们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并在人附近的表面上存活较长时间。

3. 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与流感病毒有关,但引起的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较轻。

它们分为多个血清型别,常见于儿童和幼儿。

三、肺炎1. 细菌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是由多种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其中最常见的细菌为肺炎双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占据了成人肺炎中的大部分。

2. 非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也称为“Walking Pneumonia”,其主要由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等病原体引起。

这些病原体通常对抗生素不敏感,所以治疗较为困难。

四、喉炎1. 细菌性喉炎细菌性喉炎通常由链球菌感染引起。

绝大多数患者中的主要致病微生物是A群β溶血性链球菌(GABS),而在少数情况下则是其他细菌。

2. 病毒性喉炎许多情况下,喉炎也可以是由于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如柯萨奇B组、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五、支气管炎1. 链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是导致支气管炎的一种常见原因之一。

第五节 呼吸道传播细菌

第五节 呼吸道传播细菌

第五节呼吸道传播细菌呼吸道传播是细菌感染的一种常见途径。

许多种细菌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身体,引起许多急性和慢性病症。

在本节中,我们将了解呼吸道传播细菌的一些常见类型、传播方式以及如何预防感染。

呼吸道传播细菌的常见类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呼吸道传播细菌类型:1.流感病毒- 流感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由A、B、C三种不同的病毒株引起。

该病毒可通过咳嗽、打喷嚏或与感染者的身体接触来传播。

2.肺炎球菌- 肺炎球菌是一种引起肺炎的细菌,也可引起其他呼吸道感染。

该细菌通常通过直接接触、将含有细菌的物体放在嘴里,或接触被感染者的口腔或喉咙等黏膜来传播。

3.追踪病菌- 追踪病菌可以引起许多不同的呼吸道疾病,包括支气管炎和肺炎。

该病菌通过接触被感染者的口水、咳嗽或打喷嚏来传播。

4.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结核病,该病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该细菌通常通过与感染者接触或吸入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空气来传播。

呼吸道传播细菌的传播方式呼吸道传播细菌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传播到其他人体内:1.直接接触- 可能与感染者的唾液、喉咙分泌物或呕吐物等内容物直接接触。

这种接触可能会发生在吃饭时共用餐具、亲吻、接吻等行为中。

2.空气传染- 咳嗽、喷嚏或呼吸等行为会将病原体直接释放到空气中,其他人吸入这些病原体后容易感染。

3.间接接触- 当感染者触摸了能够携带病原体的表面,其他人再与这个表面接触时也可能感染病原体。

这种接触可能会发生在共用玩具、键盘、电话、门把手、公务车上等公共场所。

预防传播呼吸道细菌的方法以下是一些防止呼吸道传播细菌的方法:1.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洁净及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利于预防细菌感染。

可以定期洗手、多开窗通风、切勿与感染者分享餐具、饮水杯等物品。

2.居住环境卫生- 定期对家居及办公场所进行清洁,保持室内通风。

3.快速甄别感染- 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尽早到就医机构进行就诊诊治,并及时隔离治疗。

4.科学吸烟- 吸烟会导致呼吸道的大量病原体滋生,对呼吸道有较大的损伤。

六种常见呼吸道致病菌的知识橱窗

六种常见呼吸道致病菌的知识橱窗

六种常见呼吸道致病菌的知识橱窗科普及宣教版本肺炎链球菌3型概述肺炎链球菌( S. pneumoniae) 为链球菌属的一个种,俗称肺炎球菌(pneumococcu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腔中,形成带菌状态,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疾病。

直径为0.5μm~1.5μm,呈矛头状,宽端相对,尖端向外,常成双排列,在患者痰或脓汁中呈短链排列;无鞭毛,无芽孢,毒力株在机体内形成较厚荚膜,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荚膜能抵抗人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而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该菌对温度抵抗力较弱,在52~56℃时加热15~20分钟即被杀死;对干燥的抵抗力较强,在阴暗处的干痰中可生存1~2月。

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头子包曲松、阿奇霉素等敏感。

危害:肺炎链球菌系通过飞沫传播,主要引起小儿上、下呼吸道感染的元凶,例如大叶性肺炎以及气管炎、中耳炎、脑膜炎、胸膜炎、心内膜炎、败血症等疾病,5岁下儿童感染死亡的主要致病菌及真凶。

全球:WHO估计,每年约有70-1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链球菌疾病。

亚太地区:每小时约有49名儿童死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中国:肺炎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

肺炎链球菌性疾病有高致残性,可引起患儿一或多个神经缺损,智力低下,永久听力损失(在所有病原菌中,肺炎球菌导致耳聋的发生率最高),癫痫,瘫痪。

携菌率:◆武汉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携带率为22.31%(135/605).[1]◆东莞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携带率约为34.5%(120/350)[2](1)孙自镛;5岁以下健康儿童鼻咽部肺炎链球菌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07 年45卷5期;(2)何永明;东莞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携带率及耐药性检测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 年26卷12期治疗与预防:用细菌荚膜多糖制备的多糖疫苗进行预防,效果较好。

抗生素类选择磺胺类药物、青霉素等对肺炎等疾病的治疗较为有效。

而选择多价、多联疫苗也是预防此菌引发感染的有效预防措施之一。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一、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的疾病。

根据病原体侵犯的部位不同可以表现为鼻炎、咽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

二、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种类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等。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新发呼吸道传染病。

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尘埃)传播;少数(天花、白喉、猩红热等)亦可通过直接接触而感染。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在呼吸、咳嗽、喷嚏时将带有细菌或病毒的呼吸道分泌物散布到空气中,易感的人随呼吸吸入或接触等方式感染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潜伏期就会发病。

不管是病毒引起的或是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预防最重要。

四、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1、勤洗手。

研究证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可以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

因此,要注意手的卫生,洗手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一个重要措施。

2、多喝水。

特别在秋冬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3、搞好环境卫生,不要随地吐痰。

4、勤晒被褥、勤换洗衣服,搞好家庭及个人卫生。

5、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但雾天不要晨练,因为浓雾中不仅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而且水汽较多,会影响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

7、饮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适当增加水和维生素的摄入。

8、咳嗽、打喷嚏时捂住口鼻,防止污染空气。

9、不要共用毛巾和卫生间个人用品。

10、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不吸烟、少饮酒,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免疫力。

11、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也是预防的关键。

12、进行免疫预防。

呼吸道病原体谱

呼吸道病原体谱

呼吸道病原体谱
呼吸道病原体是指导致呼吸道感染和疾病的病原微生物。

以下是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谱:
1. 病毒:
- 流感病毒:包括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等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

- 冠状病毒:如SARS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 副流感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腺病毒。

2. 细菌:
- 链球菌:如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 嗜血杆菌:如百日咳杆菌。

- 嗜肺军团菌:引起军团病的病原菌。

- 抗酸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杆菌。

3. 真菌:
- 隐球菌:引起隐球菌肺炎的病原菌。

- 曲霉菌:如曲霉肺炎的病原菌。

4. 寄生虫:
- 钩虫等寄生虫:引起呼吸道寄生虫感染的病原体。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病原体可能引起不同的呼吸道疾病,而且在不同的人群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

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和诊断对于指导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
要的意义。

在防控呼吸道感染疾病时,合理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和公共卫生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呼吸道感染的细菌

呼吸道感染的细菌
用。
支持性治疗
支持性治疗包括保持充足的休 息、多喝水、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等。
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可能需 要住院治疗,接受静脉输液、 吸氧等支持性治疗措施。
支持性治疗可以辅助药物治疗, 促进患者康复,但并不能代替 药物治疗。
05
细菌耐药性
抗生素滥用问题
抗生素的过度使用
在医疗领域,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必要或不 适当的抗生素使用使得细菌有机会适应并抵抗抗生素的作用。
如果知道有人患有呼吸道感染,应与其保持距离, 避免直接接触。
3
接种疫苗
根据医生建议接种相关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预防感染。
04
治疗方式
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主要药物,可以有效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从而减轻感 染症状。
不同的抗生素针对不同的细菌,因此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需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 试验,以确定敏感的抗生素。
患者的经济负担。
公共卫生威胁
细菌耐药性的扩散对公共卫生构 成了严重威胁,增加了爆发抗药 性感染疾病的风险,对全球公共
卫生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应对细菌耐药性的措施
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生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 的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研发新型抗生素
通过科研创新,研发新型抗生素是应对细菌耐药性的重要手段。新 型抗生素应具有独特的抗菌机制,以克服现有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
加强国际合作与监管
各国政府应加强合作,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抗生素监管政策,限制抗生 素在非医疗领域的滥用,同时加强国际间信息共享和合作。
THANK YOU
抗生素治疗过程中,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药物,避免产生耐药性。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抗生素选择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抗生素选择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应用
1
抗菌谱广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一些特殊病原体有效。
2
口服吸收好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口服吸收良好,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3
不良反应少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常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较少,但可能出现消化道反应、过敏反应等。
4
应用领域广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炎、耳鼻喉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3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多种感染,包括肺炎,常发生于免疫力低下者或接受治疗后。
4
军团菌
军团菌是一种可在水中生存的细菌,可引起军团病,一种严重类型的肺炎。
肺炎链球菌的特点及治疗
肺炎链球菌的特点
肺炎链球菌是常见的呼吸道病原菌,常引起肺炎、脑膜炎、中耳炎等。肺炎链球菌存在荚膜,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并产生毒素,导致炎症反应。它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感染率高,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
1
广谱抗菌活性
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都有效。
2
口服吸收良好
生物利用度高,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
3
耐药性问题
长期使用会导致耐药菌株出现。
4
不良反应
常见的有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等。
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口服吸收良好,在治疗多种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应谨慎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药效,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主要症状为发烧、咳嗽、气喘、呼吸急促,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喘鸣,甚至呼吸衰竭。

呼吸道细菌及肺炎指南

呼吸道细菌及肺炎指南

Chodosh, 1990 (134)
Aldons, 1991 (53)
Bachand, 1991 (84)
Lindsay, 1992 (398)
Ball, 1994 (85)
0
20
40
60
80
100
H. influenzae M. catarrhalis Pneumococci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课件共71页
内容
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细菌耐药性 治疗策略与指南 细菌耐药的预防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课件共71页
4013例肺炎链球菌的耐药率(95-98年)
Whitney CG, New Engl J Med 2000,343:(26)1917-24
30
25
20
耐药率(%) 15
10
5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课件共71页
AECOPD病原体
54例需要气管插管患者50%阳性
其他
肺炎链球菌
7%
38%
卡他莫拉菌
7%
副流感嗜血杆菌

25%
流感嗜血杆菌
14%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课件共71页
AECOPD患者感染菌株与肺功能的关系
- non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Spain -Miravitlles M et al. Chest 1999; 116: 40
– 血清学诊断 – 没有临床的统计学资料 – 都是单一病原体引起,没有复合细菌 – 除了吸入性肺炎,CAP都是单一病原体引起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课件共71页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种常见呼吸道致病菌的知识橱窗科普及宣教版本肺炎链球菌3型概述肺炎链球菌( S. pneumoniae) 为链球菌属的一个种,俗称肺炎球菌(pneumococcu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腔中,形成带菌状态,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疾病。

直径为0.5μm~1.5μm,呈矛头状,宽端相对,尖端向外,常成双排列,在患者痰或脓汁中呈短链排列;无鞭毛,无芽孢,毒力株在机体内形成较厚荚膜,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荚膜能抵抗人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而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该菌对温度抵抗力较弱,在52~56℃时加热15~20分钟即被杀死;对干燥的抵抗力较强,在阴暗处的干痰中可生存1~2月。

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头子包曲松、阿奇霉素等敏感。

危害:肺炎链球菌系通过飞沫传播,主要引起小儿上、下呼吸道感染的元凶,例如大叶性肺炎以及气管炎、中耳炎、脑膜炎、胸膜炎、心内膜炎、败血症等疾病,5岁下儿童感染死亡的主要致病菌及真凶。

全球:WHO估计,每年约有70-1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链球菌疾病。

亚太地区:每小时约有49名儿童死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中国:肺炎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

肺炎链球菌性疾病有高致残性,可引起患儿一或多个神经缺损,智力低下,永久听力损失(在所有病原菌中,肺炎球菌导致耳聋的发生率最高),癫痫,瘫痪。

携菌率:◆武汉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携带率为22.31%(135/605).[1]◆东莞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携带率约为34.5%(120/350)[2](1)孙自镛;5岁以下健康儿童鼻咽部肺炎链球菌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07 年45卷5期;(2)何永明;东莞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携带率及耐药性检测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 年26卷12期治疗与预防:用细菌荚膜多糖制备的多糖疫苗进行预防,效果较好。

抗生素类选择磺胺类药物、青霉素等对肺炎等疾病的治疗较为有效。

而选择多价、多联疫苗也是预防此菌引发感染的有效预防措施之一。

肺炎链球菌A: 电镜,放大12000 倍; B: 光镜,放大1000 倍流感嗜血杆菌概述及诱发疾病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简称嗜血杆菌,前称费佛氏杆菌(或译拜菲尔氏菌)或流感杆菌,属孤菌科嗜血杆菌属;是一种无动力、无芽孢、粘液性菌株有荚膜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大小为0.8~1.5mm×0.3~0.4mm,两端钝圆。

从病灶中新分离的菌株多成球杆状或双球状,有时可呈短链。

在陈旧培养物中呈多形性,有长杆状或丝状体。

它是于1892年由费佛博士在流行性感冒的瘟疫中发现;它一般都是好氧生物,但可以成长为兼性厌氧生物。

流感嗜血杆菌最初被误认为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因,但直至1933年,当发现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性病原体后,才消除了这种误解。

不过,流感嗜血杆菌仍是会导致其他不同种类的病症。

对磺胺类药物耐药严重,对头孢类药物较敏感。

危害: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大多数研究,其是细菌性肺炎较为常见的病因,仅次于肺炎链球菌(国内临床调查显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Hi占29.0%),流感嗜血杆菌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感染,主要侵袭性感染疾病,如化脓性脑膜炎、肺炎,偶尔地它会引致蜂窝组织炎、骨髓炎及关节感染。

含b型(Hib)多糖荚膜的菌株毒性最强,最容易引起严重疾病,包括脑膜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中占28.9%-51.7%),会厌炎和菌血症性肺炎,死亡率较高。

Hib通过飞沫进入人的呼吸道,侵入血液繁殖,可扩散至人体多个器官,引起组织、器官的侵袭性感染,是儿童未使用一秒前化脓性脑膜炎中居首位的病原菌。

小婴儿Hib肺炎常并发脓胸、脑膜炎及化脓性关节炎,易后遗支气管扩张症。

其它并发症如精神发育迟缓、颅神经麻痹、癫痫等通常为暂时性的,有望治愈。

携菌率:深圳市学龄前健康儿童口咽部hib携带率为24.9%(45/181) [1](1) 陈辉;深圳市学龄前儿童流感嗜血杆菌带菌情况及分型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第27期治疗与预防:接种HiB结合型疫苗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其中某几种疫苗已经广为使用。

除预防以外,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

本菌对磺胺、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均敏感,对b型荚膜流感杆菌的急性感染,尤其是脑膜炎、会厌炎,过去均以氨苄青霉素为首选,有的国家报告耐氨苄青霉素的菌株逐年增加,故有人以氯霉素为首选。

卡他莫拉菌概述:卡他莫拉菌(moraxella catarrhalis,MC)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原属奈瑟菌属(Neisseria catarrhalis,NC),Catlin在1970年将此菌分类为布兰汉菌属(Branhamella Cararrhalis,BC),1984年在伯杰分类细菌学手册中被列为莫拉菌属的布兰汉亚属(Subgenus Branhamella)。

该菌镜下呈单个或成双排列,成双排列时两菌相对呈肾形,比奈瑟氏菌菌体大,该菌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上即可生长,为苛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5℃,抵抗力较强,在干痰中可存活27天,65℃时可存活30min。

由于该菌产β内酰胺酶率较高,导致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普遍耐药,对三代头孢菌素仍高度敏感(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几乎100%敏感),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情况较少,于对喹诺酮类表现出良好的敏感性。

危害:卡他莫拉菌首次发现于1896年,过去一直认为卡他莫拉菌是对人体无致病性的上呼吸道正常寄居菌,但是,近20多年的研究发现,该菌不仅可以引起儿童和老年人的上呼吸道感染,而且还是引起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是儿童上颌窦炎、中耳炎(3岁以前的儿童80%曾患有至少一次中耳炎,反复出现中耳炎的儿童常伴有语言发育延迟)、肺炎以及成人的慢性下呼吸道感染(多见慢性阻塞性肺炎)的第3位最常见致病菌,仅次于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

卡他莫拉菌亦可引起脑膜炎、心内膜炎,婴儿和儿童眼结膜炎、角膜炎和败血症。

携菌率:1周岁以下的婴儿中,该菌的携带率在28%~100%之间,学龄儿童携带率仍高达50%,健康成人的携带率仅为4%[1][1]Paykel JM Moraxella (Branharmella) catarrhalis (J) Prim Care Update Ob/Gyns,2002,9;33-35治疗与预防:对MC菌感染者,建议首选头孢唑林和(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当然,也可接种相应疫苗,预防此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酿脓性链球菌A组概述: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即A 群链球菌(GroupA streptococcus, GAS ),为β 溶血、对杆菌肽敏感、PYR 阳性,镜下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约0.5~1.0μm ,呈链状排列,链长短不一,在液体培养基中易形成长链。

无芽孢,无鞭毛。

多数菌株在培养早期(2~4 小时)形成透明质酸荚膜。

链球菌易被普通的碱性染料着色,自病灶新分离株为革兰染色阳性,老龄菌或被吞噬后的细菌可转成革兰阴性。

最适温度35 ℃~ 37 ℃,最适pH 7.4~7.6 。

危害:酿脓性链球菌A组是人类细菌感染中最重要的病原之一。

引起的感染主要有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也可致肺部感染、猩红热、皮肤软组织感染,并可致全身性感染。

本菌可侵袭任何年龄的人,但发病者多为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居多,往往系临床混合型肺炎的元凶之一,并发症及死亡率也较高。

携菌率:在儿童细菌性咽炎的病原中化脓性链球菌列首位,美国研究报道感染率约15%-3 0%,在成人咽炎中占5%-10%[1][1]Bourbeau PP. Role of th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i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of pharyngitis,J ClinMicrobiol治疗与预防:青霉素仍为首选药物,但应考虑到可能有耐药菌株,应加大剂量或改用他药,如红霉素,克林霉素,第二代、三、四代头孢类抗生素等,最好参照当地医院药敏试验结果来具体选用抗生素。

当然,针对此菌的单疫苗并不多见,而意大利贝斯迪大药厂研制的兰菌净产品可以有效预防此类细菌引发的感染性疾病。

肺炎患者痰涂片:革兰氏染色,放大1000倍,可以看到阳性球菌和脓细胞两种细胞成分。

金黄色葡萄球菌概述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 Rosenbach) 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球型,直径0.8μm左右,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串状;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7°C,最适生长pH 7.4。

在干燥脓汁中能存活2~3个月;60°C加热1小时活80°C加热30分钟、3%-5%苯酚或0.1%氯化汞处理10-15分钟才能被杀死;耐10%~15%氯化钠。

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青霉素和磺肢类药物耐药的菌株逐年增多。

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庆大霉素、头孢曲松、阿奇霉素较敏感;对甲紫(龙胆紫)极敏感,1: 100000 ~ 1 : 200000 的甲紫洛液可抑制生长。

危害: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临床上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

葡萄球菌性骨髓炎主要见于儿童,可引起寒战,发热和受累骨疼痛,继之出现红肿。

葡萄球菌性肺炎来势凶猛,容易引起寒战,组织坏死伴脓肿形成和肺囊肿(大多见于婴幼儿);病情急且有明显衰竭。

携菌率:杭州某幼儿园入托儿童761人次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状况调查总携带率为9.7%,尤以5月份最高,达16.0%[1][1]徐静芳;杭州某幼儿园入托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状况调查;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5年6期治疗与预防:可选用:红霉素、新型青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或先锋霉素Ⅵ等药治疗,若有耐药株产生即可用抗耐药的新型抗生素或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目前尚没有专门的预防金葡菌感染的疫苗,而意大利贝斯迪大药厂研制的兰菌净里含有金葡菌的抗原成分,国外使用近20年来,证实可以有效预防因金葡菌入侵导致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肺炎克雷杆白菌概述肺炎克雷白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属克雷白杆菌属(Klebsiella),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菌,为长直杆状,直径为0.3-1.0mm,长度为0.6-6.0mm,可单独存在或以成对、短链状排列,具有多糖类(polysaccharide)组成的荚膜,较厚,作革兰染色即可观察到但以印度墨汁染色法较易观察,菌体周围具有较鞭毛小的菌毛(fimbriae),可以帮助其黏附,无芽孢,无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