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常见中医护理技术PPT

常见中医护理技术PPT

标准化发展
未来中医护理技术将向标准 化发展,制定统一的评估标 准和治疗规范,提高其科学 性和可靠性。
结合现代医学技术
中医护理技术将与现代医学 技术相结合,如基因检测、 生物技术等,提高其治疗效 果和科学性。
多元化发展
中医护理技术将向多元化发 展,除了传统的中草药、针 灸、推拿等疗法外,还将开 发出更多新型的护理技术。
度。
加强与国际上的学术交流与 合作,共同研究和发展中医 护理技术,推动其在国际上
的应用和推广。
谢谢
THANKS
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中医护理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就有关于中医护理技术的记载。随着中 医药学的发展,中医护理技术也不断完善和创新,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 技术规范。
现状
目前,中医护理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已经成为 中医药学对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中 医护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推拿按摩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对于 缓解肌肉疲劳和改善关节活动度有很 好的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推拿按摩常用于治疗 各种肌肉疲劳、关节僵硬、运动损伤 等症状,如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 损等。
刮痧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01
刮痧是一种利用边缘钝滑的刮具或手指,在体表一定部位反复 刮动,以达到疏通常见中医护理技术介绍
CHAPTER
拔罐
拔罐是通过负压原理,使罐具吸附在皮肤上,造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的一 种治疗方法。拔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对于缓解疼痛、 改善肌肉疲劳有一定的效果。
拔罐的操作方法是将罐具按照一定的顺序吸附在需要治疗的部位上,然 后通过适当的吸力使罐具紧紧吸附在皮肤上,保持一段时间后再将罐具

中医护理技术PPT

中医护理技术PPT
耳穴压豆法耳穴压豆法肿瘤病区耳穴压豆治疗肿瘤病区耳穴压豆治疗症状症状穴位穴位呕吐胃神门交感内分泌脾呃逆耳中内分泌食道神门腹泻大肠小肠交感内分泌肠胀气肺大肠小肠胃交感三焦便秘大肠角中窝皮质下直肠交感咳嗽气管咽喉对屏尖神门肺失眠神门肝心枕胃垂前胸闷胸痛交感心胸肺神门头晕头痛枕颞额神门皮质下肝声音嘶哑咽喉心肺神门内分泌高血压角窝上交感内分泌心神门戒烟口肺胃内分泌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轮1轮2轮3轮4内外痔直肠大肠脾肾上腺膀胱炎膀胱肾交感肾上腺艾灸艾灸法法
4.臀下用小枕垫高10厘米,垫上橡胶单及治疗巾或卫生纸,注意保暖. 5.取去渣中药罐液约200毫升,倒入灌肠筒内.
6.将灌肠筒挂在输液架上,携至病人床旁(液面离肛门40-50厘米). 7.弯盘置于臀缘,润滑肛门前端. 8.排气,夹紧水夹. 9.左手分开臀部,右手持肛管插入. 10.稍停片刻固定.
11.松止水夹. 12.滴入通肠,调整滴数.
中医护理操作临床应用
第11页,共32页。
耳穴压豆法
【原理】
是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准确地粘贴于 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 ,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 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
【适应症】适用于各种疼痛性疾病;炎性 疾病及部分传染病;功能紊乱性疾病;过 敏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各种慢性疾病等。
13.询问病人对药液滴入的反应.
14.药液滴完后,用止血钳夹紧肛管缓缓拔出,置弯盘内.
15.分离肛管,用卫生纸轻轻按压肛门. 16.嘱病人平卧一小时. 17.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18.洗手.
19.记录灌肠液量,滴入过程、时间,病人反应并签名.
第22页,共32页。
穴位贴敷
【原理】
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沦依据, 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 部,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 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改善 经络气血的运行。

《中医护理技术》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课件
考核目的:评估学员掌握中医护理技术的程度和应用能力 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 考核方式:采用笔试、操作演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 考核标准:根据学员在考核中的表现,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评分和评级
中医护理技术的培训和考核的重要性
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 平
确保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
增强护士的自我认知和职业发 展
注意事项:避免在患者疲劳、饥饿或情绪不稳定时进行针灸;注意针具的消毒和清洁;避免在孕妇腹部和腰骶部 进行针灸
异常情况处理:如出现晕针、滞针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措施
推拿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操作前准备:保持环境清洁,检查推拿工具是否完好无损,确保患者身体状况良好 操作步骤:按照规定的手法进行推拿,注意力度和时间,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注意事项: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推拿力度和时间,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异常情况处理: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推拿,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刮痧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 操作规范: a. 确定刮痧部位,避开重要穴位和血管 b. 选择合适的刮痧工具,如牛角板、玉石板等 c. 涂抹刮痧油,保持皮肤润滑 d. 按照一定方向和力度进行刮痧,避免过度刺激 e. 刮痧后观察皮肤变化,判断病情轻重 ● a. 确定刮痧部位,避开重要穴位和血管 ● b. 选择合适的刮痧工具,如牛角板、玉石板等 ● c. 涂抹刮痧油,保持皮肤润滑 ● d. 按照一定方向和力度进行刮痧,避免过度刺激 ● e. 刮痧后观察皮肤变化,判断病情轻重
拔罐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 操作规范: a. 准备工具:拔罐器、酒精、棉球等 b. 选择罐口: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罐口 c. 涂抹酒精:在罐口涂 抹适量酒精 d. 拔罐:将罐口紧贴皮肤,轻轻按压拔起 e. 留罐时间:根据个人情况留罐时间不宜过长

中医护理技术PPT

中医护理技术PPT
中医护理技术
目录
CONTENTS
• 中医护理技术概述 • 中医护理技术分类 •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 中医护理技术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CHAPTER
中医护理技术概述
中医护理技术的定义
定义
中医护理技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运用传统中医护理技能,结合现代 护理理念,对病人进行诊断、治疗和 康复的一系列技术手段。
中药护理技术是通过中药内服 和外用,以达到调理身体、治 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护理技术包括中药煎煮、 中药灌肠、中药熏蒸等,具有 个性化治疗、整体调理的特点。
中药护理技术在临床中广泛应 用于各种慢性疾病、虚症、炎 症等病症的治疗和调理。
03
CHAPTER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中医护理技术在内科的应用
01
02
03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 人体气血,缓解内科疾病 症状,如头痛、失眠、胃 痛等。
拔罐疗法
利用负压原理吸附在皮肤 上,促进气血流通,缓解 肌肉酸痛、神经痛等症状。
推拿按摩
通过手法按摩,舒缓肌肉 紧张,改善血液循环,缓 解内科疾病引起的疼痛和 不适。
中医护理技术在外科的应用
中药外敷
将中药制成膏剂或散剂,外敷于 伤口或患处,促进伤口愈合,缓
传承
中医护理技术历史悠久,积累了 丰富的临床经验,应继续传承和 发扬光大。
创新
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结合 现代科技手段,创新中医护理技 术,提高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中医护理技术在国际市场的推广与普及
推广
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医疗旅游等方式,向国际市场推广中医护理技术,提升国 际影响力。
普及
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应用,为更多患者提 供优质护理服务。

中医护理课件ppt

中医护理课件ppt

中医护理的特色
强调预防保健
中医护理注重预防为主, 通过调理身体、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的发生。
个性化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充分 体现个体差异。
综合调理
中医护理注重整体调理, 通过饮食、药物、运动等 多种方式综合调理身体状 况。
02
中医护理技术
拔罐
拔罐是一种利用负压原理,使罐具吸 附在皮肤上的中医护理技术。通过拔 罐可以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达到调 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效果。
02
刮痧的适应症包括感冒、中暑、肠胃不适等内外科疾病,以及肌肉酸 痛、关节疼痛等疼痛性疾病。
03
刮痧的操作方法包括刮法、撮痧法、挑痧法等,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方法。
04
刮痧的注意事项包括避免在皮肤破损、炎症等部位进行刮痧,以及避 免过度刮痧导致皮肤损伤。
03
中医护理实践
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
感冒
中医护理将更加专业化,针对不同疾病和患者需求,发展出更加精 细化的护理方案和技能。
科学பைடு நூலகம்提升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中医护理将进一步提高科学性和客观性,如利 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护理效果评估和方案优化。
国际化交流
中医护理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护理的国际传 播和应用。
中医护理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医护理的国际化发展
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医护理机构和专家的交流与合 作,共同推动中医护理的国际发展。
促进国际传播和应用
通过学术会议、培训班和实地指导等方式,向世界各地传 播中医护理的理念、方法和技能,提高其在国际社会的认 知度和应用范围。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介绍PPT模板图文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介绍PPT模板图文
详细描述
颈椎病患者常常出现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推 拿按摩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和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减轻 颈椎疼痛和不适感。同时,推拿按摩还能放松身体,缓解疲 劳和紧张情绪。
案例四
总结词
中药熏蒸是一种利用中药煎煮产生的蒸汽来熏蒸患处,以达到舒筋活血、祛风除湿和消炎止痛效果的 护理技术。
详细描述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常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中药熏蒸可以利用中药的成分,通过蒸汽 作用于患处,促进血液循环,舒缓关节肌肉紧张和疼痛。同时,中药熏蒸还能起到消炎、消肿和祛风 除湿的作用,有助于缓解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
THANKS
感谢观看
正祛邪的治疗效果。
1
艾灸可以缓解各种疼痛,如 头痛、关节痛等,也可用于 治疗慢性胃肠炎、月经不调
等。
施灸时应选择适当的穴位, 掌握好灸量和灸感,避免烫 伤皮肤。
艾灸后应注意保暖,避免受 风,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 动。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是通过手法在人体特 定部位进行按摩、揉捏、推拿 等操作,以达到舒缓肌肉疲劳 、促进气血流通的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拔罐通过产生负压,使局部皮肤充血和淤血,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缓解肌肉疼痛和疲劳。对于慢性肌 肉疼痛、运动损伤和腰肌劳损等疾病,拔罐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案例二:艾灸在改善慢性胃炎中的应用
总结词
艾灸是一种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 炷,通过温热刺激穴位来调节身体机 能,具有改善慢性胃炎、缓解胃痛和 调理肠胃的作用。
发生。
自然疗法
中医护理技术多采用天然中草药、针 灸、推拿等自然疗法,安全可靠,副 作用小。
个性化治疗
中医护理技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针对性强。

《中医护理技术》PPT课件ppt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PPT课件ppt课件
入院3年以上的护士接受培训≥100学时,总达标率≥95%。
4
一、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推广背景
215(4)知晓并掌握本科室的中医护理常规,体现中医特色, 并有记录。 215(6)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临床科室护士能够掌握 本科室常用中医基本操作(每个科室≥2项,全院≥8项)。 211(1)病区有体现中医院特色的健康教育相关内容资料。临 床科室护士了解常用中医药基础知识,满足健康宣教的需要。
16
二、中医护理技术的推广过程 (四) 争取支持及激励机制
17
三、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概况
项目类别每个科室≥2项---------≥6项
十病区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介绍课件链 接\十病区项目表.doc
三病区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介绍课件链 接\三病区中医护理项目文档.doc
三、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概况
3
一、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推广背景
2011年开始: 2011年申请省级三级中医医院评审 《浙江省中医医院等级医院评审标准》2010版涉及的中医护理内
容: 211(2)严格执行《中医护理常规 中医护理操作规程》,有中医 专科(专病)护理常规 ;每个病区确定中医单病种或中医专病专
病≥2种。 213(4)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
三、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概况
肛肠科:中药坐浴熏洗
23
三、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概况
骨科: 中药熏蒸 中药离子导入
24
三、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概况
外科: 小(大)承气汤穴位贴敷
25
三、中医护理Biblioteka 术的应用概况呼吸内科: 自体血穴位注射
其他科室:
项目种类 实施例次
2010 4项 2013 14项

中医护理技术PPT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PPT课件
31
雀 啄 灸
32
3、回旋灸
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 位的皮肤虽然保持一定的距 离,但不固定,而是均匀地 左右移动或往复回旋熏烤施 灸。
33
回旋灸
34
(三)、温盒灸
将温灸盒置于所选的施灸部位中 央,点燃艾条后,放在施灸穴位上方 的灸盒中铁纱上,盖好封盖以调节温 度,每次每部位20~30分钟,一次可 灸数穴。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44
手部准备
手要清洁,指甲要剪短,冬天施术前要先把手搓 热。
45
1
PART ONE
前言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见到 那描述即可,不必过于繁琐,注意版面美观度。
2
优点
❖ 适应范围广泛 ❖ 疗效可靠 ❖ 不良反应少 ❖ 经济简便
3
4
主要内容
❖ 一、灸法与护理 ❖ 二、推拿法与护理 ❖ 三、拔罐法与护理 ❖ 四、刮痧法与护理
5
灸 法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每次灸20分钟左右,隔日一次或 每周两次。
41
推拿法
42
推拿法概述
❖ 又称按摩。 ❖ 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
运用手法以及某些特定的肢 体活动,作用于人体特定的 部位或穴位上,通过局部的 刺激,达到防治疾病的方法。
43
按摩手法图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14
隔物灸
隔姜灸
隔盐灸
隔蒜灸
隔附子灸
15
1、隔姜灸
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4厘米, 厚约0.3~0.4厘米的薄片, 中间以针刺数孔,

中医护理技术PPT

中医护理技术PPT
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标准化和规范化
制定和完善中医护理技术的标准 和规范,确保技术的安全有效性 ,促进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
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特点
中医护理技术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 护理,注重调节人体内部环境,以非 侵入性、自然疗法为主,具有安全、 有效、简便、经济等优点。
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起源
中医护理技术起源于古代中国的 医疗实践,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
国时期。
发展
中医护理技术在历史上经历了多个 发展阶段,从早期的简单护理方法 到现代的多样化、综合性的护理技 术体系。
中医护理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目 录
• 中医护理技术概述 • 中医护理技术分类 •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 中医护理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 中医护理技术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中医护理技术概述
中医护理技术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医护理技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运用传统中医护理方法和技术,以 达到预防、保健、康复和养生等目的 的一系列护理操作。
推拿护理技术
总结词
通过手法按摩,舒缓肌肉疲劳,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详细描述
推拿护理技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手法按摩,舒缓肌肉疲 劳,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推拿可以针对各种肌肉疲劳、疼痛等问题进行 治疗,如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
中药护理技术
总结词
通过内服或外用中药,调理身体,治疗疾病。
详细描述
中药护理技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内服或外用中药,调理身 体,治疗疾病。中药可以针对各种疾病进行治疗,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 中药护理技术包括中药煎煮、中药灌肠、中药熏蒸等多种方式。

中医护理技术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对儿科常见疾病的辅助治疗,如小儿肺炎、腹泻等,能够减轻患儿痛苦,促进康复。 中医护理技术在儿科护理中的优势,如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能够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 中医护理技术在儿科护理中的注意事项,如严格掌握适应症、操作规范等,以确保安全有效。
五官科护理
耳部护理:针 对耳部疾病的 中医护理技术, 如耳穴压豆、
妇科护理
中医护理技术在妇 科中应用广泛,如 艾灸、拔罐、按摩 等
中医护理技术可有 效缓解妇科疾病症 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技术在妇 科中具有独特优势, 如安全、无副作用 等
中医护理技术对于 妇科疾病的预防和 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儿科护理
中医护理技术在儿科的应用,如推拿、拔罐等,有助于缓解小儿感冒、咳嗽等症状。
情志护理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注意事项: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注意心理调适,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禁忌症: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情绪不稳定、心理障碍等的患者不宜进行情志护理。
针灸推拿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注意事项:针灸推拿前应告知医生身体状况,避免空腹或饱腹进行,保持放松状态。
禁忌症:孕妇腹部、腰骶部及某些特定穴位禁止针灸,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止 推拿。
助治疗的作用。
饮食护理技巧:根 据患者的病情和饮 食习惯,制定个性 化的饮食护理计划, 注意食物的色香味 搭配,提高患者的
食欲。
情志护理
定义:通过心理疏导、调畅情志 等方法,调节患者情绪,缓解身 心痛苦
方法:采用沟通、疏导、鼓励、 安慰等方式,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禁忌症:对于某些 疾病,如糖尿病、 高血压等,应避免 摄入高糖、高盐、 高脂肪等食物,同 时也要避免过度饮 食或不规律进食等 不良饮食习惯。

《中医护理技术》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课件

中药护理技术
总结词
通过煎煮、外敷、灌肠等方式使用中药,以 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效果。
详细描述
中药护理技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一种重要 手段,通过煎煮、外敷、灌肠等方式使用中 药,可以针对不同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保 健。中药护理技术在中医临床中广泛应用, 对于各种慢性病、功能性疾病等有很好的疗 效。
饮食护理技术
义。
03
CATALOGUE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常见病症的中医护理技术应用
感冒
01
通过拔罐、刮痧等方法缓解感冒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

头痛
02
运用推拿、按摩等手法缓解头痛,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
失眠
03
通过针灸、艾灸等手段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症状。
慢性疾病的中医护理技术应用
高血压
老年康复
利用中医护理技术如太极拳、气功等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和免 疫力,延缓衰老过程。
04
CATALOGUE
中医护理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中医护理技术的优势
整体观念
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器 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通过调理整体来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
自然疗法
中医护理以天然药物和物理疗法为主,具有副作用小、安 全性高的特点,尤其适合慢性病和老年患者的长期护理。
详细描述
中医护理技术强调整体观念,注重人体与自然、社会的协调统一,以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为依据,进 行个性化的护理。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技术的核心,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全面了解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此外,中医护理技术还注重预防保健和康复护理,旨在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中医护理技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地位与作,形成负压,以达到舒缓肌肉紧张、促进 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6
.
6
督灸
• 三、督灸对女性怕冷及美容的作用
• 督灸疗法就是通过在统领一身阳气的督脉上进行 辛温大热的艾灸治疗,让你的阳气在体内慢慢积 聚起到大补阳气的作用,使之到达体表起到御邪 防病,在内到达全身各处起到温通经脉、温熙脏 腑的作用。督灸对女性面部的黄褐斑、雀斑、痤 疮等各种随着衰老的出现的症状,也能起到很好 的改善作用,这些都是通过调节全身的阴阳的平 衡来调理全身的各脏腑的功能,以达到防病,保 健的作用。
• 从大椎用手指掐十字然后胸椎腰追掐十字以便于定位定完后用酒精棉 球擦双侧夹脊穴之间,然后用干棉球蘸姜汁擦拭刚才酒精擦过的地方, 擦后在督脉上撒上准备好的中药末后盖上纸,后撒上姜末一般得盖过 双侧夹脊穴,厚度一般2-2.5cm,然后用手把撒好的姜末固定好防止 散掉,后在姜末正中间用手弄出一道沟,以便放艾绒,艾绒必须得用 手搓,搓成两边尖样的梭形,以便受热充分,而且不宜掉落如图。放 好后,点火,在颈椎胸椎腰椎点三处就可以,然后燃烧,当第一遍烧 到可以用手指把艾绒灰轻轻的按在姜末上即可,然后以此做第二遍第 三遍,做完后从颈椎开始取,用手从两侧卷起来一定得慢点防止怕卷 坏了,后在用热毛巾把身上的药擦掉即可。
.
10
• 常用穴位
督脉
.
11
督灸的步骤
• 第一步:准备姜末,一般2斤到2.5斤,姜先切碎 然后用粉碎机粉碎,然后把姜汁挤出来,姜末得 有七分湿,姜汁备用,中药末以芳香药跟温里药 为主打成末,一般需要20g 纸,宽10cm左右,长 过颈椎到骶椎,以硬板纸或是纱布为主。
.
12
• 第二步
督灸的步骤
• 定位:取督脉的大椎穴至腰灸的穴位
.
8
• 督脉
督灸的穴位
.
9
督脉
• 督脉循身之背,入络于脑,如果督脉脉气失调, 就会出现“实则脊强,虚则头重”的病证,这都 是督脉经络之气受阻,清阳之气不能上升之故。 由于督总统一身之阳气,络一身之阴气,不仅发 生腰脊强痛,而且也能“大人癫疾、小儿惊痫”。 同时,督脉的别络由小腹上行,如脉气失调,亦 发生从少腹气上冲心的冲疝,以及癃闭、痔疾、 遗尿、妇女子不育等证。
.
13
督灸
.
14
督灸的禁忌症
•(一)哺乳期或崩漏的女性患者,孕妇。 •(二)有糖尿病、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 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及过敏体质、高血压者。 •(三)关节畸形活动不利的患者。 •(四)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合并有其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及 皮损者。
.
15
Thank you!
中医护理技术 督灸
.
1
督灸
定义 适应症 穴位 步骤及禁忌症
.
2
督灸
督灸的作用机理
督w灸el的co作m用e 机to理u,s经e过th十es四e年Po的w临e床rP和oin动t物te实m验pla研te究s证, N明e,w主要是
升高脑内β-内啡肽的含量,调整神经、免疫、内分泌机能的紊乱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
3
督灸的适应症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 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骶骼关节炎、老年性骨质 疏松症、股骨头坏死等
预防、保健与抗衰老、增强抵抗力
督灸对女性怕冷及美容的作用。
.
4
督灸
• 一、强直性脊柱炎
• 督灸可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骶骼关节炎、老 年性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等。尤擅治疗现代 医学还没有很好治疗手段的强直性脊柱炎。
.
5
督灸
• 二、预防、保健与抗衰老、增强抵抗力
• 督灸作用于督脉上,通过督灸的综合作用激发协调诸经,发挥经络内 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抗御病邪,调 整虚实的功效,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督灸对于没有疾病的人还 能起到保健与养生的作用。
• 现代社会由于人们长期工作劳累,熬夜,饮食上吃太多凉性的食物 (如从冰箱里冷冻的食物)还有越来越多的空调病,这些都大大消耗 了人体生存所需最基本的----阳气。所以人们才会感到身体越来越疲惫, 精神越来越消沉,工作没有激情,这些都在暗示人们身体的消耗的阳 气越来越多,而不注重补充才会导致一系列的情况出现,这也就是人 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这些症状在现代医学上没有针对性的治疗 方法。但是通过督灸这种物理性的治疗措施,不仅可以起到改善症状 的作用,还可以起到预防与保健的作用,这也是现代社会所提倡的 “治未病”的保健养生思想。
状态,提高NK细胞的活性,改善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作用,抑制 HLKB27基因表达,与中医所说的温肾壮阳、健脾利湿、活血法 燎、扶正法邪,治病求本的道理是一致的。督灸能激发机体识别 疾病和抗御疾病的能,调动自身的内在因素消除炎性反应,改善血 管的渗透性,以使疾病日趋康复,并无不良反应,避免了药物的毒 副作用,发扬了中医治病的特色和优势,安全又可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