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_问题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日报/2007年/6月/28日/第012版
求知
如何理解“问题意识”
俞吾金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人的创新行为总是在某些动力的支配下发生的,而动力则可能是多方面的。
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外在的动力,如经济利益、职称晋升、学术荣誉等:二是内在的动力,我们不妨把它称作“问题意识”。
从根本上看,创新行为是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发生的。
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问题意识,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行为。
什么是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人对自己周围的各种现象,尤其是在自己研究的领域里,不采取轻信的态度,而总是自觉地抱着一种怀疑的、思索的、弄清楚问题的积极态度。
不少有识之士都十分重视问题意识在创新行为中的作用。
比如,德国哲学家克罗纳主张运用“问题史的方法”考察并研究哲学史。
在他看来,哲学史也就是“问题史”。
正是问题的不断提出和解答,构成了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们的联贯思考,从而使哲学史成为可能。
英国哲学家波普提出了“P1—TT—EE—P2”的著名公式来说明科学家的思维和科学史的发展逻辑。
这个公式中的“P1”和“P2”表示不同的问题;“TT”表示解答“P1”的尝试性理论,“EE”表示有待消除的错误见解。
这个经典性的公式表明,科学家们的思索几乎无例外地是从问题开始的:第一个问题被提出后,得到了尝试性的解答,但也许这种解答是错误的,通过对这种错误的见解的清理,新的问题又应运而生,从而带动了新的探索过程。
在当代科学的发展中,问题意识作为创新行为的内在动力的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了。
我们知道,传统科学的发展是在17世纪以来的学科分类,即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中得以实现的。
随着大量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的出现,学科之间的传统壁垒被打破了。
于是,“学科导向”的传统研究方式让位于“问题导向”的新的研究方式。
这里,问题的发现是关键性的。
因为任何问题只有被意识到并被提出来,才可能引起人们的思索并得到合理的解决。
而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或多或少地意味着思想上的创新。
当然,人们关注的问题越是重大,在思索问题、解决问题时所蕴含的创新度也就越大。
一言以蔽之,问题乃是任何性质的创新活动的内在推动力。
问题来自何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些研究者虽然脑袋里装满了知识和经验,却提不出什么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来。
之所以发生这种现象,既与他们容易认同环境、缺乏怀疑精神的思想惰性有关,也与他们不清楚问题得以产生的机理有关。
这就启示我们,自觉地了解并把握问题产生的机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我们看来,问题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问题来自生活世界。
正如歌德在《浮士德》中所说的: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把实在世界理解为“生命之流”。
也就是说,生活世界是瞬息万变的,新事物也是层出不穷的,而任何理论一经形成,也就成了灰色的东西,因为它没有生活世界的鲜活的、丰富的色彩。
但是,只要我们像安泰依靠大地母亲一样地依靠着生活世界,问题就会在我们的大脑中涌现出来。
换言之,只有自觉地关注生活世界的人,才能持久地拥有问题意识。
另一方面,问题来自原始的文本。
众所周知,人们的知识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直接知识,在直接与生活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另一种是间接知识,即来自口头传说或各种文本。
其实,人们的大部分知识是间接知识,甚至是“间接知识的间接知识”。
比如,假定希腊文版的《理想国》是一个原始文本,那么,译自希腊文的、英文版的《理想国》就是间接的文本了,而译自英文的、中文版的《理想国》就更是间接的文本了。
这就启示我们,只要我们不满足于与第
二手或第三手的文本打交道,就得返回到原始文本上,并把它与第二手、第三手的文本加以比较。
这样一来,我们就很容易发现第二、三手文本中存在的问题。
当然,原始文本自身也可能存在问题,我们在解读它的时候,不但要考察它自身在逻辑上是否是融贯的,而且要对照相应的生活世界,考量它可能存在的缺失与问题。
如何解答问题?
一方面,在发现问题以后,一定要以准确的方式提出问题。
在大多数场合下,人们注意到了问题和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准确地提出问题的必要性。
事实上,只有准确的提问方式才能使问题本身得到合理的解答。
比如,当我们询问:“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时,这个问题的提法已经蕴涵着这样的前提,即人是动物之外的某种存在物。
也就是说,这种提问方式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割裂开来了。
事实上,不管人们如何给人下定义,人总是属于动物这个种概念的。
如“人是理性动物”、“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人是意识形态的动物”等等。
由此可见,“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提法就是错误的,它会把人们的思想引入歧路。
准确的提法应该是:“人与人以外的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个例子表明,光有问题意识是不够的,只有当问题被准确地表达出来的时候,解答它才是可能的。
另一方面,当问题已经被准确地提出来,但仍然很难进行解答的时候,我们应该倒过来反省自己观察问题、理解问题的视角。
比如,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对以后的物理学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成了他们观察、思索一切物理现象的确定无疑的视角。
然而,当物体运动的速度接近光速时,许多与经典物理学的结论发生冲突的现象出现了。
当越来越多的问题被提出来,但无法在经典物理学的视角内得到合理说明的时候,在奥地利哲学家和物理学家马赫的怀疑论的影响下,爱因斯坦深入地反省并超越了牛顿经典物理学的视角和框架,通过确立新的时间、空间观念的方式,创造性地提出了狭义相时论的学说,从而使经典物理学视角一筹莫展的问题得到了合理的解答。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人们总是从一定的视角出发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而一定的视角也决定了拥有这一视角的人可能提出的问题的范围、提问的方式和解答问题的途径。
一旦这样的问题无法得到合理的解决,出问题的就可能是自己的视角和思维结构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以自我批判的眼光反省自己的视角和思维结构,以便创造性地解答问题。
综上所述,问题意识乃是任何创新行为的内在动力。
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定的问题总是出现在一定的视角中。
当这一视角无法容纳新问题时,我们又应该果断地起来反省它并超越它。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