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练习题[不含答案]
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①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决定了“为什么需要交换"②价值(本质属性:社会属性)决定了“为什么能交换”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决定了商品生产者必须生产适销对路、高质量的商品商品时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货币的概念、本质货币的概念: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本质:价值符号①纸币不是货币,不是商品,本身没有价值。
所以纸币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只代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欧元(美元、日元、英镑、人民币)能表现和衡量某种商品价值的大小(×)②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和发行量但不能决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纸币的发行规律: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或社会经济秩序。
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是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信用卡的功能信用卡的功能: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信用卡的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外汇和汇率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反之,则说明外汇的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内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第1-5课)

《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第1-5课)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价值、使用价值(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货币的本质及基本职能(1)本质:一般等价物。
(2)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3.货币流通规律及发行公式(1)货币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货币流通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反之,通货紧缩。
)4.汇率变化规律及影响(1)汇率变化规律: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
(2)人民币贬值利弊分析:人民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利:①有利于我国商品出口;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利于吸引外资;……弊:①不利于我国商品进口;②不利于对外投资;③不利于出国留学、旅游和消费等;④不利于偿还外债。
5.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并与之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效率成反比,与个别无关。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的影响有哪些(1)对生活的影响:①需求法则:一般说来,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016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全面)

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一、生活与消费考点1 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P4——P5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1)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2)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
考点2 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P5——P71.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
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
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4.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考点3 纸币的含义与纸币流通规律P7——P8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国家的纸币还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3.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
即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却不能决定它的购买力。
)4.解决方法: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货紧缩: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
考点4 信用卡的功能P9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作业1经济生活第一课复习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轮复习导学案一、考试范围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3.纸币的含义和流通规律 4.信用卡的功能 5.外汇和汇率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二、考点的梳理与记忆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商品是用于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和。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中的无差别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的属性。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生产者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质量),有利于实现商品的价值(利润)。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1)货币的含义:(2)货币的本质。
(3)货币的基本职能基本职能:和。
价值尺度是指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尺度。
因为货币本身有价值。
货币执行该职能时,只需要的货币表示就可以。
流通手段,指充当商品交换的职能。
货币执行该职能时必须用的货币。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公式:商品————。
3、纸币的含义和流通规律(1)纸币指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符号。
(2)纸币的流通规律:4.信用卡的功能①是具有、、、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其中,银行信用卡是银行对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②作用:集、取款、、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增强,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5、外汇和汇率(1)外汇是用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比率。
(3)外汇汇率的升高与跌落。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
(4)汇率波动的影响A、一国货币汇率下跌(即货币对外贬值),通常会引起出口扩大和进口减少,国内物价上涨。
B、由于汇率波动对经济影响作用,使它成为各国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如为了刺激出口增长,往往采取直接宣布本币贬值即本币汇率下降的做法。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2)从使用金钱看:对待金钱,三、易错点1、有商品交换就有货币()2、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3、金银天生就是货币 ( )4、纸币的购买力由国家决定的 ( )5、外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比率 ( )四、课堂练习1、2010年2月27日,智利康赛普西翁省发生里氏8.8级地震,造成大批人员伤亡和严重财产损失。
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名词解释 2. 单选题3. 多选题 4. 判断题名词解释如是英文,先译成中文,然后就其含义作简要解释。
每小题2分,共12分。
1.商品的包装正确答案:商品的包装是指为了有效保护商品的品质完好和数量完整,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商品置于合适容器的一种措施。
涉及知识点: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2.运输标志正确答案:运输标志,又称唛头,是指由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和一些字母、数字及简单的文字组成。
其主要内容包括:①目的地的名称或代号;②收、发货人的代号;③件号、批号。
涉及知识点: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3.指示性标志正确答案:指示性标志是指提示人们在装卸、运输和保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一般都是以简单、醒目的图形和文字在包装上标出,故有人称其为注意标志。
涉及知识点: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4.警告性标志正确答案:警告性标志,又称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是指凡在运输包装内装有爆炸品、易燃物品、有毒物品、腐蚀物品、氧化剂或放射性物资等危险货物时,都必须在运输包装上标明用于各种危险品的标志,以示警告,使装卸、运输和保管人员按货物特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护物资和人身的安全。
涉及知识点: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5.销售包装正确答案:销售包装又称内包装,是直接接触商品并随商品进入零售网点和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包装,这类包装除必须具有保护商品的功能外,更应具有促销的功能。
涉及知识点: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6.中性包装正确答案:中性包装是指既不标明生产国别、地名和厂商名称,也不标明商标或品牌的包装。
涉及知识点: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7.定牌正确答案:定牌是指卖方按买方要求在其出售的商品或包装上标明买方指定的商标或牌号,这种做法叫定牌生产。
涉及知识点: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单项选择题在下列试题的几种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1分,共10分。
打印经济生活

必修1《经济生活》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要求A 教材P4-5)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②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概念、本质(要求A 教材P5)①概念: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要求B 教材P5-6)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1)价值尺度①含义:价值尺度是指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③价格的含义: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2)流通手段①含义: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③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4、金属货币与纸币(要求A 教材P7-8)(1)金属货币与纸币二者关系演变过程:金银自然条块→足值的金属铸币→不足值的金属铸币→纸币(2)纸币①定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③公式: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用公式表示: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平均价格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速度(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5、结算与信用工具(要求A 教材P8-10)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
两种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6、外汇和汇率(要求A 教材P10)(1)外汇的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
7、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要求B 教材P13)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8、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要求B 教材P12)当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上涨;当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下降。
2011年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经济生活必修一第一单元考点及练习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知识整理二、知识体系三、基础知识1.(A)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必须是劳动产品;必须是用于交换。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它反映的是人与人的生产关系。
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价值。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
)2. (A)货币的概念和本质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和本质:一般等价物。
3.(B)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货币有5种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指货币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的作用(标价)。
②充当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观念的货币。
(2)流通手段。
①含义:指货币有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也叫购买手段的职能。
②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公式为商品——货币——商品。
要卖出好价钱就必须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③充当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3)货币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世界货币以上5 种职能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4.(A)纸币的含义和发行规律货币的发展:金银——铸币——纸币——信用卡、电子货币。
(1)纸币的含义——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
(2)纸币的发行规律: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货通货紧缩。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5.(A)信用卡的功能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具有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的作用。
6.(A)外汇和汇率的含义(1)外汇是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高中政治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2020年九月整理).doc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考点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A)(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以前购买现在正在使用的不是商品)(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考点2:货币的概念、本质(A)(1)货币的概念: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金银)(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考点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B)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1)价值尺度:(标价)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要求: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价格的含义: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2)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要求: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考点4:纸币的含义及发行规律(A)(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
(2)纸币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考点5:信用卡的功能(A)(1)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2)功能及优点;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考点6:外汇和汇率的含义(A)(1)外汇: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外汇汇率↑→外币↑→人民币↓考点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C)(1) 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2)正确的金钱观:①对金钱,要取之有道。
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②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练习题
(姓名)
单项选择题答案表(每小题6分)
体验高考单项选择题答案表(每小题3分)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①自然的雨水②母亲织给我的毛衣
③有偿使用的科技成果④医院里病人吸的氧气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2、一般来说,声音不是商品,但一美国青年带上录音机周游各地,录下自然景区的鸟语虫鸣、松林喧哗、瀑布奔腾和小溪的潺潺水声。
然后,他把这些磁带加以精心剪辑,开办一家“自然之声”的豪华商店。
由于这些磁带能极大地满足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心理,并成为众多失眠者的绝妙催眠曲,遂使商店门庭若市,生意兴隆。
这些录有“自然之声”的磁带之所以能成为商品,其根本原因是
A.能为众多的失眠者催眠B.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C.“自然之声”的磁带有使用价值
D.生产录有“自然之声”的磁带耗费了人们的劳动并以交换为目的
3商品是
A.供别人和社会使用的劳动产品
B.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C.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4、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
A都是体力劳动的结果B 都具有相同的使用价值
C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D 都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5商品的本质属性是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剩余价值
6价值是商品的①自然属性②社会属性③共有属性④特有属性
A①②B①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7“以价格打开市场,以质量扩大份额。
”这一企业经营战略主要体现
A.价格与供求相互制约B.商品的质量决定商品的价格
C.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8、“优质优价”、“按质论价”,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这说明
A.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使用价值决定的
B.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使用价值决定的
C.使用价值好的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价值大,价格高
D.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
9、当前,我国消费者购买商品越来越趋于理性,“货比三家”,关注更多的是商品的“性价比”。
消费者购买商品看重“性价比”,这是
①对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考量②对商品使用价值的衡量
③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④对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综合权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4G与3G最大的不同,是4G带宽非常宽,速度非常快,费用非常高。
对此,网友纷纷表示:“好用不贵”才应该是先进技术的关键词。
网友的心声告诉我们:
A. 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格的高低
B.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D. 科技含量的高低决定价值量大小
11、“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企业;没有疲软的消费,只有疲软的商品。
”这一说法对企业的启示是:
①要重视产品的质量和品种,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增加商品数量
③必须面向市场,因为商品生产者只有让渡出使用价值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
④要改进技术、加强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12、“绿色、健康、环保”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服装市场,面料健康环保、生产过程无污染、产品废弃以后能够回收利用的绿色服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热销的商品。
绿色商品之所以热销,是因为()
A.其使用价值能够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B.其凝结了较多的体力和脑力劳动
C.其具有较高的价值
D.其交换的范围越来越广
13、在中央电视台2013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上,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最终以3.3999亿元高价战胜对手,取得《星光大道》(超级版)的独家冠名权。
汇源巨资冠名最终为了()A.提高知名度,扩大产品影响 B.吸引消费者,实现商品价值
C.增加价值量,排挤竞争对手 D.让利于民众,承担社会责任
14、随着先进技术的应用,以及进口汽车关税的逐步下调,不管是进口车,还是国产车,其价格都在不断下降。
购车者除关注价格外,车的安全性、节油、舒适等条件也被放在重要位置。
这表明()
①价值是价格的基础②人们选择商品就是关注商品的有用性
③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商品的价值④商品的使用价值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5.人们选购商品的标准是“物美价廉”,对此,应这样来认识()
①“物美”是使用价值的标准②“价廉”是从价值角度提出的要求
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④人们选购商品时,总是力图找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最佳结合点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体验高考单项选择题答案表
1.(2011•江苏)某公司向计算机个人用户提供免费的安全和杀毒服务,占据了国内网络安全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
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免费提供,是因为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A.属于公共物品B.价值通过其他形式实现
C.使用价值不大D.未用于交换而没有价值
2、(2005广东卷9)不同商品之所以可以按一定的量的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所有商品()
A.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B.都具有相等的使用价值
C.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D.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3、(2004北京卷30)为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国务院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作为商品的食品,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必须保证其质量。
这是因为()
A.食品的质量越好,生命安全越有保障
B.食品的质量与价值互为前提
C.食品的有用性决定其价值
D.食品的有用性取决于个人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