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安全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一次性安全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一次性安全采血针的制作方法图片简介: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介绍了一种一次性安全采血针,至少包括壳体、针芯、针帽、内套、驱动弹簧以及回缩弹簧,所述内套相对壳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驱动弹簧位于针芯与壳体之间并具有第一预紧状态;所述针芯设置有一对相对设置的面向针帽一侧的第一台阶,所述内套设置有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台阶抵接的第二台阶;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分离机构。
本技术的驱动弹簧具有多重作用,压缩内套的过程中,由于要克服驱动弹簧的弹性力并压缩驱动弹簧,触发针芯弹射所需的力更大,可防止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由于较小的力导致针芯误触发;结构设计构思巧妙,对针芯是否被弹射的状态判断精准。
技术要求1.一种一次性安全采血针,至少包括壳体、针芯、针帽、内套、驱动弹簧以及回缩弹簧,所述针芯与针帽之间具有易折断的连接结构,所述回缩弹簧位于针芯与内套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相对壳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针帽与内套之间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驱动弹簧位于针芯与壳体之间并具有第一预紧状态,所述驱动弹簧在第一预紧状态下的弹性预紧力依次通过针芯、针帽以及第一限位结构传递至内套并驱使内套保持在第一位置;所述针芯设置有一对相对设置的面向针帽一侧的第一台阶,所述内套设置有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台阶抵接的第二台阶,所述驱动弹簧处于第一预紧状态时,所述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处于分离状态,所述驱动弹簧的第一预紧状态解除后,所述针芯运动至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抵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撑开所述第一弹性臂并驱使第二台阶与第一台阶分离的分离机构,所述内套自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内套通过第二台阶和第一台阶驱动针芯压缩驱动弹簧至发射蓄能状态,所述分离机构逐渐撑开所述第一弹性臂并驱使第二台阶在驱动弹簧处于发射蓄能状态时与第一台阶分离。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的底部设有采血孔,所述采血孔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针帽上的一对相对设置的凸起以及设于内套底部与凸起适配的凹槽,一对所述凸起之间的最大间距大于所述采血孔的宽度而小于采血孔的长度。
安全型一次性采血针[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安全型一次性采血针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郑梅,侯丽娜,李文曦,王英,艾娟申请号:CN201020110765.8
申请日:20100209
公开号:CN201642029U
公开日:
2010112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卫生领域的采血器具技术领域,是一种安全型一次性采血针,其包括采血针头、连接软管、防护罩壳、输出接头和输出针头;采血针头的前端有空心的采血针尖,采血针头的后部有翼片状手柄,采血针头的后端与连接软管的一端连接在一起;连接软管上套装有能够容纳并遮盖采血针尖前端的防护罩壳。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拉动使用过的采血针头后部的连接软管就可使防护罩壳遮盖住采血针尖前端,并通过三角限位块将采血针头的翼片状手柄锁定在锁定槽内,防止其滑出防护罩壳,保护了医护人员和患者不被污染后的针头戳伤而造成意外伤害,同时还避免了采血针头因碰触外界而污染环境,具有安全、简便、高效、环保的特点。
申请人:侯丽娜,李文曦,郑梅,王英,艾娟
地址: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国籍:CN
代理机构: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一次性血样采集针[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一次性血样采集针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秦明,孙长虹,赵燕
申请号:CN201620729200.5
申请日:20160712
公开号:CN206443705U
公开日:
2017082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血样采集针,包括采血针,采血针的端部通过针柄密封连接有软管,软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有瓶塞穿刺针头,软管上靠近采血针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采血针和保护针口的固定保护贴;本实用新型通过医用胶带的下层胶带将采血针固定在皮肤上,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既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又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了血液采血的效率,通过保护贴方便患者保护针口,便于患者使用,不用担心针口出血、感染等问题,有利于患者恢复。
申请人:秦明
地址:261206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国籍:CN
代理机构: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代理人:李树祥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次性安全微量采血针[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次性安全微量采血针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晏日安,何苗,何宏
申请号:CN200420071637.1申请日:20040720
公开号:CN2732184Y
公开日:
2005101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安全微量采血针,包括一针座、一针盒及一采血针头,其中,该针座为塑胶成型件,其穿设于针盒上,针座的一端设计成一弹性薄壳,该弹性薄壳的边缘压在针盒的顶端,而针座的另一端上装设有该采血针头;在未受外力时该采血针头缩在针盒内;该弹性薄壳的最大压程L2大于在未受外力时该采血针头距离针盒底面的距离L1。
该针座的中部设有导块,而在该针盒的内壁上设有供导块于其内轴向滑动而防止该针座轴向旋转和弯曲的导向槽。
通过该针座的按压部与该针盒的顶部的距离实现该采血针头在该距离上的移动,进而实现采血的功能,使少量采血工作安全化,简单化,标准化,消灭人为失误。
申请人:晏日安,何苗,何宏
地址:518004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莲塘名骏豪庭骏禧阁22楼L房间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一次性简易自动采血针[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一次性简易自动采血针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邹振华
申请号:CN200720005485.9
申请日:20070528
公开号:CN201048945Y
公开日:
2008042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简易自动采血针,包括硬塑外壳和采血针,硬塑外壳顶部为一个“凹”字型开口,硬塑外壳中心为一个中心空腔,硬塑外壳顶部盖有一个一个倒“凸”字型硬塑盖,硬塑盖的凸点伸入硬塑外壳“凹”字型凹槽内,凸点底端安装有一个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安装采血针,采血针外部套有一个采血针外壳,采血针固定在采血针外壳内,针尖伸出外壳,弹簧和采血针外壳均安装在硬塑外壳中心空腔内,采血针外壳的外表面上部设置有一个采血针外壳扣钩槽,硬塑盖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硬塑弹架,硬塑弹架和硬塑盖为一个整体,硬塑弹架的底端为硬塑弹架扣钩,硬塑弹架扣钩活动扣装在采血针外壳扣钩槽内。
它穿刺深度固定,安全方便。
申请人:邹振华,李瑞菊
地址:272200 山东省金乡县人民医院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蒋常雪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采血针工艺制造流程
采血针工艺制造流程
采血针是一种用于采集血液样本的医疗器械,其制造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材料准备:选择适当的材料,如不锈钢、塑料等,确保材料符合相关的医疗标准和法规。
2. 设计和模具制作:根据采血针的设计要求,制作相应的模具,用于生产采血针的各个部件。
3. 加工和成型:使用模具对材料进行加工和成型,生产出采血针的针头、针筒、针座等部件。
4. 清洁和消毒:对生产出的部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确保产品的卫生和安全。
5. 组装和包装:将各个部件进行组装,形成完整的采血针产品,并进行包装,以保护产品并方便使用。
6. 质量检测:对采血针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针尖锋利度测试等,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
7. 标识和标签:在采血针上标注相关信息,如生产日期、批号、规格等,并贴上适当的标签。
8. 仓储和运输:将合格的采血针产品存储在适当的环境中,并进行运输和分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简介: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介绍了一种一次性安全采血针,至少包括壳体、针芯、针帽、内套、驱动弹簧以及回缩弹簧,所述内套相对壳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驱动弹簧位于针芯与壳体之间并具有第一预紧状态;所述针芯设置有一对相对设置的面向针帽一侧的第一台阶,所述内套设置有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台阶抵接的第二台阶;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分离机构。
本技术的驱动弹簧具有多重作用,压缩内套的过程中,由于要克服驱动弹簧的弹性力并压缩驱动弹簧,触发针芯弹射所需的力更大,可防止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由于较小的力导致针芯误触发;结构设计构思巧妙,对针芯是否被弹射的状态判断精准。
技术要求1.一种一次性安全采血针,至少包括壳体、针芯、针帽、内套、驱动弹簧以及回缩弹簧,所述针芯与针帽之间具有易折断的连接结构,所述回缩弹簧位于针芯与内套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相对壳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针帽与内套之间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驱动弹簧位于针芯与壳体之间并具有第一预紧状态,所述驱动弹簧在第一预紧状态下的弹性预紧力依次通过针芯、针帽以及第一限位结构传递至内套并驱使内套保持在第一位置;所述针芯设置有一对相对设置的面向针帽一侧的第一台阶,所述内套设置有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台阶抵接的第二台阶,所述驱动弹簧处于第一预紧状态时,所述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处于分离状态,所述驱动弹簧的第一预紧状态解除后,所述针芯运动至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抵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撑开所述第一弹性臂并驱使第二台阶与第一台阶分离的分离机构,所述内套自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内套通过第二台阶和第一台阶驱动针芯压缩驱动弹簧至发射蓄能状态,所述分离机构逐渐撑开所述第一弹性臂并驱使第二台阶在驱动弹簧处于发射蓄能状态时与第一台阶分离。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的底部设有采血孔,所述采血孔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针帽上的一对相对设置的凸起以及设于内套底部与凸起适配的凹槽,一对所述凸起之间的最大间距大于所述采血孔的宽度而小于采血孔的长度。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的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五台阶。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壁的相对侧设置有在内套处于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五台阶适配抵接的第三台阶。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侧还设置有在内套处于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五台阶适配抵接的第四台阶,所述第四台阶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三台阶之间的间距。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面向第一弹性臂的一侧设置有斜面。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驱动弹簧的第一弹簧腔,所述内套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回缩弹簧的第二弹簧腔。
8.按照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弹性臂以及设置于壳体内壁与第二弹性臂适配的第一导槽。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次性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一对相对设置于针芯上的导向块和设置于壳体内壁的与所述导向块适配的第二导槽。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与壳体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导向机构,所述第三导向机构包括:一对相对设置于针芯上的凸块和和一对相对设置于针芯上的导向块构成的十字型结构,所述第一台阶设置于所述凸块上;以及所述分离机构内与所述十字型结构适配的十字型导向槽。
技术说明书一种一次性安全采血针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安全采血针。
背景技术一次性安全采血针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用于快速的刺破患者的皮肤,以对患者进行采血。
现有技术中,一次性安全采血针的结构形式较多,很多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其中,公告号为CN210433488U的中国技术专利介绍了一种简易安全采血针,该结构包括外壳、弹簧、针芯、针帽及内套,其工作原理为,在使用前,旋转针帽,使针芯和针帽结合处的塑件能够断开,从而露出针头。
然后,按压内套,使内套相对外壳运动,并运动至解除对针芯的锁定,由蓄能的弹簧将针芯弹射至针尖外露并刺破患者皮肤。
上述结构中,由于针芯的位置已发生改变,无法复原,且针芯与针帽结合处的塑件已经断开,标志采血针已进行过使用。
除非将外壳破坏,才能对使用后的针芯进行替换,所以能够作为一次性使用的采血针,避免交叉使用和二次加工的现象产生。
然而,上述结构的简易安全采血针,具有一定的缺陷,具体如下:(1)由于没有设置回缩弹簧,针芯弹射后,针尖缩回内套内的动作还是由同一个弹簧回拉完成,这种结构的缺陷之一在于,针尖会往复振动,因为往复运动是在一个非常短内的时间完成的,会造成多次穿刺手指,痛感明显,创口变大或变多;另一缺陷在于,弹簧的两端分别需要和壳体与针芯固定才能实现针尖回缩的功能,但是,弹簧与壳体内部的固定在装配中非常繁琐,无法直接固定,通常需要借助辅助连接结构或胶粘的形式,导致装配复杂,装配效率低。
(2)在安装后,弹簧就保持在蓄能状态,内套与弹簧以及针芯之间缺乏连接关系,在触发针芯弹射前,按压内套的过程,体验感较差,且内套被按压后且没有按压到位的情况下,内套的位置不会放生变化,因此,当内套没有按压到位的情况,由于位置已经发生了变化,使用者却无法分辨针芯是否已经被触发。
(3)运输或转移过程中,内套的位置会因振动发生变化,在振动幅度比较大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导致针芯被触发。
(4)针帽与针芯旋转分离的过程中,针帽的轴向位置不会发生变化,直至连接处被拧断后,需要操作者将针帽旋转至一定的角度,针帽才能从采血孔中拿出,操作繁琐、费时,便捷性较差。
技术内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简易安全采血针存在的相应技术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次性安全采血针,至少包括壳体、针芯、针帽、内套、驱动弹簧以及回缩弹簧,所述针芯与针帽之间具有易折断的连接结构,所述回缩弹簧位于针芯与内套之间,所述内套相对壳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针帽与内套之间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驱动弹簧位于针芯与壳体之间并具有第一预紧状态,所述驱动弹簧在第一预紧状态下的弹性预紧力依次通过针芯、针帽以及第一限位结构传递至内套并驱使内套保持在第一位置;所述针芯设置有一对相对设置的面向针帽一侧的第一台阶,所述内套设置有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台阶抵接的第二台阶,所述驱动弹簧处于第一预紧状态时,所述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处于分离状态,所述驱动弹簧的第一预紧状态解除后,所述针芯运动至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抵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撑开所述第一弹性臂并驱使第二台阶与第一台阶分离的分离机构,所述内套自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内套通过第二台阶和第一台阶驱动针芯压缩驱动弹簧至发射蓄能状态,所述分离机构逐渐撑开所述第一弹性臂并驱使第二台阶在驱动弹簧处于发射蓄能状态时与第一台阶分离。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内套的底部设有采血孔,所述采血孔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针帽上的一对相对设置的凸起以及设于内套底部与凸起适配的凹槽,一对所述凸起之间的最大间距大于所述采血孔的宽度而小于采血孔的长度。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内套的相对两侧设置有倾斜向壳体一侧延伸的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五台阶。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壳体内壁的相对侧设置有在内套处于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五台阶适配抵接的第三台阶。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壳体的相对侧还设置有在内套处于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五台阶适配抵接的第四台阶,所述第四台阶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三台阶之间的间距,所述第四台阶处设置有贯通壳体壁的贯通槽。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分离机构面向第一弹性臂的一侧设置有斜面。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驱动弹簧的第一弹簧腔,所述内套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回缩弹簧的第二弹簧腔。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内套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弹性臂以及设置于壳体内壁与第二弹性臂适配的第一导槽。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针芯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一对相对设置于针芯上的导向块和设置于壳体内壁的与所述导向块适配的第二导槽。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针芯与壳体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导向机构,所述第三导向机构包括:一对相对设置于针芯上的凸块和和一对相对设置于针芯上的导向块构成的十字型结构,所述第一台阶设置于所述凸块上;以及所述分离机构内与所述十字型结构适配的十字型导向槽。
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安全采血针,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驱动弹簧处于第一预紧状态,通过该驱动弹簧的第一预紧状态所产生的预紧弹性力,使壳体、针芯、针帽以及内套构成一个具有连接关系的整体。
使用时,首先将针帽旋转一定的角度,由于弹性预紧力的释放,第一限位结构脱离接触,针帽上的凸起自采血孔伸出,此时,针芯的第一台阶和内套的第二台阶由分离状态进入抵接状态,内套、针芯、驱动弹簧以及壳体构成一个具有连接关系的整体;接着,可自由旋转针帽,至针帽与针芯扭断脱离;使用过程中,按压内套使内套自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通过第二台阶和第一台阶驱动针芯压缩驱动弹簧,至弹簧处于发射蓄能状态,在该运动过程中,分离机构逐渐撑开第一弹性臂,至驱动弹簧处于发射蓄能状态时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分离,针芯在驱动弹簧的弹性势能释放作用下弹射,针尖穿过采血孔针刺皮肤,针芯发射后,内套保持在第二位置;针芯弹射后,回缩弹簧被压缩,针刺完成后,在回缩弹簧的恢复作用下,针尖退回内套内,有效防止了针尖外露。
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安全采血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驱动弹簧具有多重作用,第一重作用为在初始状态下通过弹性预紧力使各部件保持在初始状态并具有连接关系构成一个整体;第二重作用为作为针芯弹射的驱动源;第三重作用为在内套压缩过程中,使内套具有阻尼,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更好;第四重作用为在内套没压缩到位的情况下,还会在驱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使使用者轻松判断出针芯是否被触发;第五重作用为在运输或转移过程中,内套的位置因振动发生变化时,弹性预紧力会驱使内套恢复至第一位置,可防止针芯被触发。
(2)压缩内套的过程中,由于要克服驱动弹簧的弹性力并压缩驱动弹簧,触发针芯弹射所需的力更大,可防止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由于较小的力导致针芯误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