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佛教史

──§8. 後期「大乘佛法」──

釋祖蓮 編制2008/4/10

§8.1 後期大乘經:

一、時間:約從西元三世紀到西元五世紀末。

二、主要的經典:

(一)《大般涅槃經》:曇無讖初譯的,僅十卷,與晉.法顯在華氏城所得的《方等

大般泥洹經》同本。後三十卷,是曇無讖再到西域,在于闐

求得而續譯的。

1. 初十卷,以佛入涅槃為緣起,說大般涅槃「常、樂、我、淨」。經上說:世 間所說的「我」,不免誤解,所以佛說無我;其實,我是有的,因「我」而 說到了「如來藏」。

2. 後三十卷,是經過般若學系的會通修正。

(二)《勝鬘經》:有兩種漢譯本,一、為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於西元四三六年;二、

為菩提流支譯於西元五○三至五三五年之間。此經主要是在發揮

如來藏的思想,此說係根據《華嚴經》的三界唯心之「心」的系

統而發展成功。如來藏,即是佛性、自體、法身藏、法界藏、出

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這是如來的境界、是涅槃、是常樂我

淨。即所謂「如來藏中藏如來」,人人皆有如來之藏,藏有自體

清淨的如來,只因為客塵(外緣)的煩惱所染污而現出種種非清

淨的雜染相。這就是真空之中所顯的妙有;佛教本不主張有我,

此則在一切皆空之後,所顯的本體真常、唯心清淨的「我」。

◎本經的三大意義:

1. 平等義

出家與在家的平等

男子與女人的平等

老年與少年的平等

2. 究竟義(約法而言): (1) 如來的功德究竟:不論從那方面看,唯如來的常住功德,才是究竟的。

(2) 如來的境智究竟:境是佛所證悟的諸法實相,智是佛陀用來證悟諸法

實相的平等大慧;從佛的無量無邊功德中,統攝為

境與智,均超越二乘而圓滿究竟。

約人而言

(3) 如來的因依究竟:如來的「因依」,便是經中說的如來藏,即是佛性;

人人有如來藏,故人人皆可成佛;從如來究竟的境

智,推求此究竟境智的根源,便指出了如來究竟所

依的如來藏。如來依如來藏之因,而成究竟如來之

果;果已究竟,故其因亦究竟了。

3. 攝受義:此即是攝受正法,就是接受佛法、領受佛法,使佛法成為學佛者

自己的佛法,達到自己與佛法合一的目的。

(三)《入楞伽經》(梵文本現今尚存):

1.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於西元四四三年的《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

2. 元魏菩提流支譯於西元五一三年的《入楞伽經》十卷。

3. 李唐實叉難陀譯於西元七○○年的《大乘入楞伽經》七卷。

※本經在研究上有很完整的材料,但其內容雜亂,欲在其全體上捕捉它的旨趣,頗有困難。

◎本經的思想:

1. 五法(1) 名:事物的名稱。

(2) 相:由名而浮起的想像。

(3) 分別:對名與相的判斷。

(4) 正智:是看破名相為非實的智慧。

(5) 如如:作為智慧對象的平等真如。

※此五法是舉迷界的主觀(分別)客觀(名、相),及悟界的主觀(正智)客觀(如如),而打破迷界以進入悟界的經過,分作五個階段來考察之意。

2. 三自性(1) 遍計執性:妄分別性。

(2) 依他起性:緣起性。

(3) 圓成實性:真實性。

※本經對此三性的用途是在攝取前舉之五法:名、相,相當於遍計執性;分別,相當於依他起性;正智、如如,相當於圓成實性。

3. 二無我:即是人空及法空。因為本經對於八個識均立有真相、業相、轉相

之三相,其中真的本體,則是第八識的真相。前七識與第八識的

業相、轉相,可由修行之力,特別是用人、法二空之觀法而消滅。

消滅了這業相、轉相的當體,便是識海波浪的停止;它可叫作如

來藏、真如、涅槃、法身、空、無垢識,乃是不生不滅、清淨無

垢的當體。因此,本經是調和了如來藏思想與阿賴耶識思想,承

認第八阿賴耶識含有淨與不淨兩方面的內容;從不淨方面,生起

分別妄幻的現象界;從淨的方面又確立了法身、涅槃、真如的平

等實體界。這與《大乘起信論》的「一心二門」的思想,是很相

近了。

§8.2 如來藏我的思想:

§8.2.1 如來藏說的興起:

◎如來藏說,是「大乘佛法」的佛道論,適應世俗而興的通俗說。大乘法的真如、法界等,本是涅槃的異名。在無二無別中,漸著重於佛果,更引用為「佛法」所否定的真我。「初期大乘」的發展傾向,終於出現了「後期大乘」的如來藏說。

1.《般若》等大乘經,修菩薩行為主,以般若的解悟為先導。般若所體悟的,

是「佛法」的涅槃(法性、真如、法界等)。

2.《般若經》初義,是自性空。自性空,形容自性的不落名、相、分別──體

悟的真實,不是沒有勝義自性。由於遮遣虛妄執著,對治部派的實有說,「無

自性故空」的思想發展起來;這是高層次的,但也是容易被誤解的。

3.《般若經》等說「一切法空性」,「一切法無生」,「一切法清淨」,重於般若的

體悟,方便說明,有所證理性的傾向,但也有傾向於能證智慧的說明。

4.《小品般若經》說:「般若波羅蜜甚深,難解難知,以是義故,我欲默然而不

說法」。《般若經》所說的般若,是菩薩慧,成佛就轉名佛慧。

5.《法華經》正是以佛慧為主。眾生難以信受的,是佛智慧,也就是妙法。

6.《華嚴經》廣說菩薩大行,而也以佛智慧為重。

二、在眾生位中,本有佛菩提。

1.《華嚴經》「十地品」說:初地證入智地,展轉增勝。有鍊金喻,治摩尼寶喻,

比喻發大菩提心,從初地到十地,進而成佛。這雖是菩提的發起到圓滿,暗

示了菩提(如金、珠那樣)是本來如此的。從眾生與如來不二,相互涉入,

而說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只是沒有顯發而已。

2.《維摩詰經》:「非謂菩提有去、來、今」。

3.《大集經》「陀羅尼自在王品」,有治青琉璃珠喻;「海慧菩薩品」,有淨寶珠

喻:都表示菩提寶,經淨治而究竟清淨。

4.《華嚴經》「寶王如來性起品」說:

「譬如有一經卷,如一三千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一切所有無不記錄。……彼

三千大千世界等經卷,在一微塵內;一切微塵亦復如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