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岩石的野外鉴定.

合集下载

地质工作者野外鉴别岩石方法

地质工作者野外鉴别岩石方法

[转]岩石的鉴定,是地质系的都转载,太精辟了一、鉴定内容和方法:超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岩、金伯利岩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酸性岩:花岗岩、流纹岩脉岩:煌斑岩、细晶岩对照所列岩浆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

二、岩浆岩肉限鉴别方法和步骤对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般是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岩石名称。

1)颜色:主要描述岩石新鲜面的颜色,也要注意风化后的颜色。

直接描述岩石的总体颜色,如紫、绿、红、褐、灰等色。

有的颜色介于两者之间,则用复合名称,如灰白色、黄绿色、紫红色等。

岩浆岩的颜色反映在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上。

一船暗色矿物含量>60%称暗色岩;在60—30%的称中色岩;<30%则称浅色岩。

2)结构: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等结构。

岩浆岩结构的描述内容和方法:全晶质显晶质粗粒:>5mm;中粒:1~5mm;细粒:<lmm; 描述总体矿物及各不同矿物的颗粒大小,形态及在岩石中的含量不等粒:描述最大、最小及中间大小颗粒的大小及含量似斑状结构:大的为斑晶,小的为基质。

描述斑晶基质的相对含量,成分、形状,大小隐晶质描述颜色、断口特点半晶质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晶质):描述斑晶成分、形状、颗较大小及含量;基质部分的含量,颜色、断口特点玻璃质描述颜色、断口特点3)构造:侵入岩常为块状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无定向排列;喷出岩常具气孔状、杏仁状和流纹状构造。

要注意描述气孔的大小、形状、杏仁的充填物及气孔、杏仁有无定向排列。

4)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浆岩定名的重要依据。

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

首先要描述主要矿物的成分、形状、大小、物理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其次对次要矿物也要作简单描述。

5)次生变化:岩浆岩固结后,受到岩浆期后热液作用和地表风化作用,往往使岩石中的矿物全部或部分受到次生变化,若变化较强,就应描述它蚀变成何种矿物。

野外鉴定与镜下岩石鉴定对比完整版

野外鉴定与镜下岩石鉴定对比完整版
野外定名
中粒二长岩
镜下定名
细中粒石英二长闪长岩


P2b68
野外定名
细粒正长岩
镜下定名
细粒石英二长岩


P2b71
野外定名
石英粗面岩
镜下定名
石英斑岩


P2b74
野外定名
二长闪长岩
镜下定名
绿泥石化细粒石英闪长岩


P2b75
野外定名
细粒二长岩
镜下定名
中细粒石英二长闪长岩


P2b76
野外定名
流纹岩
镜下定名


B22-3
野外定名
正长岩
镜下定名
文象碱长花岗岩


B301
野外定名
流纹岩
镜下定名
流纹质含角砾熔结凝灰岩


B601
野外定名
角闪二长岩
镜下定名


B22
野外定名
二长岩
镜下定名
绿泥石化中粒石英二长闪长岩


B751
野外定名
辉长闪长岩
镜下定名
阳起石化细粒闪长岩


B1280b1
野外定名
英安岩
镜下定名
英安岩


P2b16
野外定名
正长岩
镜下定名
硅化长英角岩


P2b26
野外定名
中粒正长岩
镜下定名
细中粒石英二长闪长岩


P2b40
野外定名
细粒二长闪长岩
镜下定名
绿泥石化细粒闪长岩

岩石野外鉴别

岩石野外鉴别

主要造岩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一、岩浆岩类组成岩浆岩的矿物虽然很多,但常见的只有二十几种,称为造岩矿物,而最常见的造岩矿物就更少了,主要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和石英。

前四种含铁镁高,称铁镁矿物,矿物颜色较深,又称暗色矿物;后三种含硅、铝高,称硅铝矿物,含有色元素少,矿物颜色较浅,又称浅色矿物。

这几种造岩矿物相对于岩浆岩分类命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主要的肉眼鉴定特征及方法如下:1、橄榄石〔Fe,Mg〕2SiO4它的出现往往表示岩石中SiO2的含量处于不饱和,常分布在超基性岩和局部基性岩中,与辉石或基性斜长石共生。

常见的橄榄石是富含镁的,故颜色一般较浅为橄榄绿色,但少数含铁多时可适于黑色。

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不规那么粒状,常见有贝壳状断口。

次生变化常见,在喷出岩中往往变成红棕色片状伊丁石,有时还保存橄榄石的外形——假象。

而在侵入岩中那么变成为黄绿色至黑色〔由于析出细粒磁铁矿之故〕致密蛇纹石,或由叶蛇纹石集合体组成橄榄石假象。

它在标本上由于光线的照射而具“闪光面〞,这种现象在超基性岩中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2、辉石和角闪石这两类矿物性质上很相似,故常混淆,因此在这里一起表达。

它们都是暗色柱状晶体,与橄榄石在颜色、晶形、节理和次生变化等方面不同。

前者颜色一般比拟深,呈柱状晶体,有两组解理〔110〕和〔110〕发育。

辉石和角闪石的一般鉴别特征可归纳成下表:在岩浆岩中常见的普通辉石和普通角闪石,常常颜色均为深灰黑色至黑色,光泽亦很相似,这时形状和断面就比拟重要,对标本要注意其断面交角,辉石近直角,而角闪石近于菱形,常常要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

辉石类除了普通辉石外,在岩浆岩中还有斜方辉石,如古铜辉石、紫苏辉石等,与普通辉石不同的是如含铁少时,颜色较浅,为淡棕色或碎片状,有些带褐黄色,随着铁含量增多而颜色变深,为暗褐色至褐黑色。

另一种为少见的碱性辉石,呈针状、长柱状,两头尖呈箭头状,黑带绿色,这时注意不要把它误认为角闪石,可根据共生矿物产况来识别。

野外岩石的鉴定步骤

野外岩石的鉴定步骤

野外岩石的鉴定步骤岩石鉴定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晶体第一步判断岩石是岩浆岩、变质岩还是沉积岩岩浆岩岩浆岩呈晶质结构,是由矿物晶体互相连结聚集而成。

岩石里的晶体或无规律聚集,或是显示出某种方向性。

岩浆岩没有沉积岩的层理构造,也没有变质岩的片理构造。

有些熔岩充满气孔。

不含化石。

变质岩变质岩分为两大类,区域变质岩有独特的片理构造,常呈波浪状,不像沉积岩层理面那样干坦,接触变质岩晶体呈较不规则排列。

沉积岩沉积岩有明显的层理,颗粒连结松散,用手指可蹭下颗粒。

石英是许多沉积岩的主要成分,方解石是石灰岩的重要组分,沉积岩含化石,依此可与岩浆岩和变质岩区别。

第二步确定岩石成因类别之后,下一步就根据颗粒的大小进行划分。

这里指的是组成岩石的颗粒的大小,而不是嵌生于其中的个别晶体的大小第三步通过上两步你已确定手持标本属于岩浆岩、沉积岩还是变质岩,并已确定其颗粒的大小,如果是岩浆岩,那么下—步就是观察颜色,酸性岩富含密度小的淡色硅酸盐,颜色很浅,基性岩和超基性岩富含密度大的铁镁矿物,颜色深,中性岩恰如其名,其矿物含量处于前两类之间,因此,颜色深浅也居中。

如果是变质岩,那么应观察片理(某些矿物的定向排列)和无片理(结晶,无明显的构造),确定手持标本的所属,然后按表中提供的岩石名称,以获取进一步的鉴定资料。

第四步对沉积岩,首先观察它的矿物成分,是由岩屑,即岩石碎屑组成的呢?还是主要由石英组成?石英通常呈灰色,且很坚硬,易于辨认。

富含碳酸钙的石灰岩颜色浅淡,与稀盐酸作用,起泡。

手持标本如果主要是由碳酸钙和石英以外的其他矿物组成的,那么就要判断它属于下列四类中的哪一类,然后按照提供的岩石名称、页码查看进—步的鉴定资料。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在野外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在室内对手标本的观察上,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

具体步骤可为:(1)首先观察岩石的构造。

因为构造从外貌上反映了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定属于火成岩的喷出岩类;具有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属于变质岩类。

岩石野外辨认方法

岩石野外辨认方法

一、沉积岩沉积岩最大的特征是成层性,垂直层的方向,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和颜色都有差异,由此可以将层理与节理、劈理相区别。

沉积岩层厚划分块状层>100cm厚层100—50cm中厚层50—10cm薄层10—1cm页片层1—0.1cm显微层<0.1cm(一)陆源碎屑岩陆源碎屑岩主要由陆地岩石风化、剥蚀产生的各种碎屑物组成。

可以在陆地沉积,也可以在海里沉积。

按它们颗粒粗细不同又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质岩。

1.砾岩砾岩由50%以上直径大于2㎜的颗粒碎屑组成的岩石。

砾岩分为漂砾[>256毫米(28)]砾岩、大砾[64(26)~256(28)毫米]砾岩、卵石[4(22)~64(26)毫米]砾岩和细砾[2(21)~4(22)毫米]。

砾岩可分为底砾岩和层间砾岩。

底砾岩位于构造层位的底部,与下伏岩层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代表了一定地质时期的沉积间断。

如姑山地区象山群底砾岩,为燕山期构造层和印支期构造层的不整合接触带。

层间砾岩整合地产于地层内部,不代表任何侵蚀间断。

如白垩系上统南宣组、赤山组中的砾岩。

砾岩与角砾岩的区别:由滚圆度较好的砾石、卵石胶结而成的成为砾岩;由带棱角的角砾石、碎石胶结而成的成为角砾岩。

从成因上来看,砾石、卵石是经过水流搬运的,所以砾岩为沉积成因;而角砾是未经搬运的,所以角砾岩为构造成因,常位于断层带。

砾卵石与碎石的区别:砾卵石是水流搬运的产物,有一定的磨园度,是冲积物,产于河床上;碎石是风化崩塌坠落产物,棱角分明,是坡积物,产于山坡和岗地上。

2.砂岩碎屑颗粒直径为2—0.004mm的碎屑岩为砂岩。

按成分,砂岩还可分为石英砂岩(石英含量超过90%)、长石石英砂岩(长石含量超过25%)、岩屑砂岩(岩屑含量超过25%)等。

石英砂岩:碎屑物质中90%以上为单晶石英,有少数燧石和硅质岩屑等,胶结物常为硅质,粒状结构,厚层—巨厚层状构造,颜色常为灰白色。

需经长途搬运,才会风选如此好,为滨海或浅海沉积相。

关于野外如何辨认岩石的类型

关于野外如何辨认岩石的类型

关于野外如何辨认岩石的类型一、岩浆岩的野外观察和鉴定岩浆岩的肉眼观察和鉴定一般遵循从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到最后综合分析定名的步骤。

(一)颜色的观察岩石的颜色是指岩石总体的颜色,它是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相对含量的反映。

在岩浆岩中,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暗色矿物含量逐渐减少,其颜色也相应地由深变浅。

一般超基性岩常呈黑色,黑绿色基性岩常呈灰黑色、灰绿色中性岩常呈灰、暗灰或灰白色酸性岩常呈灰白,肉红色等。

因此,根据岩石的颜色可以初步确定岩石的类别。

(二)结构、构造的观察结构、构造是成岩环境的反映。

一般说,具中、粗粒结构,等粒结构以及似斑状结构者多属于深成岩具细粒,斑状结构者多属于浅成岩具隐晶质、玻璃质结构者多属于喷出岩。

玻璃质与隐晶质结构的区别在于前者具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或酷似炉渣后者断口粗糙不平。

浅成岩与喷出岩均可具斑状结构,其区别在于前者的基质多为细粒,显晶质矿物,斑晶较粗大后者的基质多为隐晶质或玻璃质,斑晶粒度较细。

块状构造多属于深成岩气孔构造、杏仁状构造,流纹构造多属于喷出岩。

因此,根据岩石的结构,构造可以大致确定岩石的产状。

(三)矿物成分的观察矿物成分是岩石定名最主要的依据,对于具显晶质结构的岩石需要全面鉴定其主要矿物和次要矿物,并且估各种矿物颗粒的大小及其百分比含量。

在观察矿物成分时,应首先鉴定指示矿物,然后鉴定长石类矿物和其他暗色矿物。

鉴定指示矿物时,石英含量较多者属于酸性岩,橄榄石较多者属于超基性岩,少含或不含指示矿物者属于中性岩或基性岩。

鉴定长石类矿物时,先观察岩石中有无长石,不含长石者属于超基性岩如含长石,则要进一步区分长石种类并估计其相对含量。

一般说,以正长石为主要且含较多石英者属于酸性岩以斜长石为主,不含或极少含石英者属于中性岩或基性岩,这时需根据其暗色矿物再定岩类。

在暗色矿物含量较多的岩石中,需具体鉴定出矿物名称。

以橄榄石为主者属于超基性岩以辉石为主者属于基性岩以角闪石为主者属于中性岩以黑云母为主者属于酸性岩。

岩石的野外观察描述与鉴定

岩石的野外观察描述与鉴定

岩石的野外观察描述与鉴定《岩石的野外观察描述与鉴定》
嘿,你们知道吗?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去野外玩耍,那可真是一次超级有趣的经历啊!
我们沿着一条小路走着,突然就看到了一块大大的岩石。

哇哦,那块岩石可真特别呀!它就那样静静地躺在那里,好像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故事呢。

我走近仔细观察起来。

这块岩石的颜色有点暗暗的,不是那种特别鲜艳的色彩,就像大地的颜色一样。

它的表面摸起来糙糙的,有点像砂纸的感觉。

我还试着敲了敲它,发出了“咚咚”的声音,嘿,还挺清脆的呢!
然后我又绕着它转了一圈,发现它的形状还挺不规则的,这边凸出来一块,那边又凹进去一块,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子随意捏出来的一样。

我心想,这岩石在这儿待了不知道多少年啦,经历了风风雨雨,才变成现在这个模样。

接着,我开始研究它上面的纹路。

哎呀呀,那些纹路可真有意思,有的像细细的线,有的像弯弯的弧,组合在一起就像是一幅神秘的地图。

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探险家,在努力解读着这幅地图的秘密呢。

我们几个人在那儿对着这块岩石研究了好久,还争论着它到底是哪种岩石。

虽然我们也不是特别专业的啦,但就是觉得特别好玩。

最后,我们带着对这块岩石的好奇和不舍离开了那里。

但那块岩石的样子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次想到那次野外的经历,我就会忍不住笑出来。

这就是我对岩石的一次野外观察描述与鉴定啦,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哈哈!。

(整理)岩土的野外鉴别

(整理)岩土的野外鉴别

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2、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3、风化岩和残积土的性质:软化性、不均匀性、固结物性、膨胀性、湿陷性
4、硬质岩石耐风化能力强,暴露后一、二年尚不易风化
5、软质岩石耐风化能力弱,暴露数日至数月即出现风化壳
土按有机质含量分类
粘性土、粉土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L
2、粉土工程性质介于粘性土和砂土之间,若用含水量接近饱和的粉土,团成小球放在
手掌上左右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震击,则土中水迅速渗出土面
人工填土、淤泥质土、腐植土的鉴别方法
土的主要成因类型的鉴定标准
砂土的野外鉴别
粘性土、粉土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野外岩石鉴定细则

野外岩石鉴定细则

区分三大岩类版本1:根据构造即可大致区分出三大岩类(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观察岩石的构造,就可反映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般属于火成岩中的喷出岩类;具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则属于变质岩类。

应当指出,火成岩和变质岩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

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标本,变质岩中的石英岩标本,表面上很难区分,这时,应结合岩石的结构特征和矿物成分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似斑状结构,其斑晶与石基矿物间结晶联结,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版本2:根据岩石的结构、构造、主要矿物成分及成因来区分三大岩类(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沉积岩与岩浆岩的区别:1)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面特征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在构造上区别于岩浆岩的重要特征。

2)在沉积岩的组成物质中,粘土矿物、方解石、白云石、有机质等,是沉积岩所特有的,是物质组成上区别于岩浆岩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大岩类肉眼鉴别方法(一)岩浆岩的鉴别方法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对岩浆岩进行鉴定时,首先要注意岩石的颜色,其次是岩石的结构和构造,最后分析岩石的主要矿物成分。

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产状、结构、构造的区别(1)先看岩石整体颜色的深浅。

岩浆岩颜色的深浅,是岩石所含深色矿物多少的反映。

一般来说,从酸性到基性(超基性岩分布很少),深色矿物的含量是逐渐增加的,因而岩石的颜色也随之由浅变深。

如果岩石是浅色的,那就可能是花岗岩或正长岩等酸性或偏于酸性的岩石。

但不论是酸性岩或基性岩,因产出部位不同,还有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之分,究竟属于那一种岩石,需要进一步对岩石的结构和构造特征进行分析。

(2)分析岩石的结构和构造。

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是岩石生成环境的反映。

如果岩石是全晶质粗粒、中粒或似斑状结构,说明很可能是深成岩。

野外岩石的鉴别方法

野外岩石的鉴别方法

野外岩石的鉴别方法
一、观察
自然环境中的岩石往往都表露于地表,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及其他外
观特征来加以识别。

观察岩石的形状,如奇特的形状、突出的特点和清晰的边界,都是特
定岩石的特征,不同的岩石可以有不同的外观。

观察岩石的颜色,不同的矿物组成表明岩
石的结构和组成,熔点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颜色,有时颜色也可以作为识别岩石的重要
标志。

二、叩击
叩击是检测岩石的一种方法,即使岩石看起来很相似,也可以用叩击来识别出来。


轻敲击岩石表面,可以判断出岩石内部结构的多寡,从而确定岩石种类。

普通岩石敲击后
呈弱脆声,而特殊岩石则有清脆的声音,此外,还可以留意岩石叩击后飞起的粉末颜色,
一般来说,质地较细腻的岩石可以产生比较色彩鲜艳的粉末。

三、物理化学检测
对岩石进行物理化学检测,可以更进一步的识别。

通常可以采用显微镜观察矿物成分、偏光显微镜可以观察晶体结构以及X-射线、红外线等波长的分析进行光谱分析,以更准确的识别岩石结构、组成、矿物组成等细微差别。

四、重量密度检测
密度是固体物体的容积和质量的一种比值,也就是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和质量的比率,而重量密度的检测则是检测岩石的质量相对于占据的空间的比率。

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
岩石都会有不同的重量密度,比如砂岩的重量密度要比岩石的重量密度低。

因此,如果对
不同类型的岩石进行重量密度检测,一般就可以比较准确的识别。

以上就是野外岩石的鉴别方法,通过以上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准确的进行岩石的鉴别。

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

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

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三大岩石, 描述, 鉴定(一)岩浆岩的观察与描述对岩浆岩的观察,一般是观察其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其岩石名称。

肉眼鉴定岩浆岩,首先看到的就是颜色。

颜色基本可以反映出岩石的成分和性质。

对岩浆岩进行肉眼鉴定:第一步是要依据其颜色大致定出属于何种岩类。

比如,若是浅色,一般为酸性岩(花岗岩类)或中性岩(正长岩类);若是深色,一般为基性岩或超基性岩。

由酸性岩到基性岩,深色矿物的含量逐渐增多,岩石的颜色也就由浅到深。

同时还要注意区别岩石新鲜面的颜色和风化后的颜色。

还可根据其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来进行描述,如暗色矿物含量超过60%者为暗色岩,在30—60%者为中色岩,在30%以下者为浅色岩。

第二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

据此,便可区分出是属深成岩类、浅成岩类或是喷出岩类。

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和玻璃质等结构。

不仅要对全晶质的结构区分出显晶质或隐晶质结构,还要对其中的显晶质结构岩石按其矿物颗粒大小,进一步细分出等粒、不等粒、粗粒或细粒等结构。

对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要描述斑晶成分、基质的成分及结晶程度。

假如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呈等粒状、似斑状结构,则属深成岩类;假如矿物颗粒微细致密,呈隐晶质、玻璃质结构,则一般皆属喷出岩类;假如岩石中矿物为细粒及斑状结构,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属于浅成岩类。

观察岩石中矿物有无定向排列,进而就能推断岩石的形成环境,含挥发组分多少以及岩浆流动的方向。

若无定向排列称之为块状构造;若有定向排列,则可能是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或条带状构造。

深成岩、浅成岩大多是块状构造;喷出岩则为流纹构造和气孔构造等。

对于岩石中有规律排列的长柱状矿物、气孔捕虏体等均要观测其方向。

对于那些在接触面上有规则排列的片状矿物,要描述其组成成分,并测其产状要素。

第三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矿物成分是岩石定名最重要的依据。

岩浆岩类别是根据SiO2含量百分比确定的,而SiO2含量可在岩石矿物成分上反映出来。

野外矿物与岩石的鉴定方法

野外矿物与岩石的鉴定方法

角闪石
角闪石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造岩矿物之一,是岩浆岩和 变质岩中的主要造岩矿物。
颜色呈暗绿色,很少有褐色,一般呈长柱状,断面呈菱 形或六边形,玻璃光泽,硬度5.5-6。
肉眼与辉石最易混淆,角闪石的条痕(粉末)带绿色色 条,而辉石(除无色透辉石外)的条痕多带褐色色条。
解理是区分辉石与角闪石重要标志之一,肉眼观察时可 先在反射光下看好一个平行柱面断开的晶体的一组反光 良好的解理面(呈比较密集的阶梯状解理面),然后在 眼睛注视下旋转标本,直到观察到第二组反光良好的不 规则阶梯状解理面,估计夹角判断
角闪石 与 辉石 的异同
晶形: 长柱状 短柱状
颜色: 深色
浅色
条痕色:绿色
褐色
蚀变:绿泥石化 次闪石化
成分:复杂,具有附加阴离子 相对简单,无附加阴离子
成矿作用:较为有利,含水体系 一般不利,无水或少水体系
角闪石可以产出于几乎所有的结晶岩中, 特别是在深成侵入岩与深变质岩中。
第二部分 野外岩石的鉴定方法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在野外要充 分考虑其产状特征,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它 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具体步 骤可为:
(1)首先观察岩石的构造。因为构造从外 貌上反映了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 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定属于火成岩的 喷出岩类;具有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 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 麻状构造时,属于变质岩类。
第一部分 野外矿物鉴定的方法
颜色——对不同光波选择吸收和反射的结果: (自色;他色-由外来带颜色的物质混入二使矿物 染成的颜色,如石英;假色-尤光的内反射、内散 射、干涉等所引起的颜色如宝石的变彩)
晶形(矿物形态)——包括晶体形状、结晶习性、 晶体的大小及晶面花纹等

野外辨别岩石的方法

野外辨别岩石的方法

地球是一个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同心圈层构造所组成的球体。

这些圈层可以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

外部圈层是指地球表面以外的圈层,按照不同的特点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内部圈层是指从地球表面往里直到地球中心的各圈层,有表及里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也就是说,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覆盖在地球的表面。

B、(岩石) 覆盖在地球上的坚固部分称为岩石。

岩石有各式各样的种类,通常我们所称呼的石头,就是岩石破碎之后的样子。

岩石是在各种不同的地质作用下产生的,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如花岗岩由石英、长石、云母等多种矿物组成。

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三大类:即由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研究岩石有很重要的意义:(土)人类需要各种矿产,而矿产与岩石密切相关;(2)岩石是研究各种地质构造和地貌的物质基础;(3)岩石是研究地壳历史的依据。

(岩浆岩) 也称“火成岩”。

地壳深处或来自地幔的熔融岩浆,受某些地质构造的影响,侵入到地壳中或上升到地表凝结而成的岩石:在距地表相当深的地方开始凝结的称为“深成岩”,如橄榄岩、辉岩、花岗岩等;喷出地表或在地表附近凝结的称为“喷出岩”,如玄武岩、流纹岩等;介于深成岩和喷出岩之间的是“浅成岩”,如花岗岩、正长斑岩等。

三种常见的岩浆岩:1.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

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颜色较浅,以灰白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和块状构造。

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

2.橄榄岩侵入岩的一种。

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结构。

是铂及铬矿的惟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

3.玄武岩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

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的铸石原料。

(沉积岩) 又叫“水成岩”。

岩石的野外鉴定

岩石的野外鉴定

一、三大类岩石的物质来源、形成环境、常见矿物类别、产出状态1. 岩浆岩类地表之下,由成分复杂但主要是硅酸盐为主的,并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各种其他的气体的高温熔融体硅酸岩浆,冷凝而形成岩石。

⑴物质来源:为高温的熔融体,称为岩浆。

(1000℃以上)⑵形成的常见矿物:鲍文系列中的八种(族、系列)矿物及其它矿物。

A. 深色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B. 浅色矿物:白云母、石英、斜长石系列、钾长石系列;C. 以及一些金属和非金属矿物。

例如:磁铁矿、赤铁矿、钛铁矿、铅锌矿、萤石等等。

⑶形成时的环境:地表以下和地表面。

高温液体岩浆冷凝结晶矿物集合而成。

⑷形成的岩石:侵入岩类A. 深成岩(约距地表 3km左右):由于岩浆压力和温度较高,温度降低缓慢,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良好。

肉眼清晰可见矿物晶体。

B. 浅成岩(距地表较浅处):由于岩浆压力小,温度降低较快,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较细小。

大部分矿物晶体肉眼可见,有些不可见。

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

在地表的条件下,温度降低迅速,矿物来不及结晶或结晶较差。

肉眼不易看清楚。

⑸岩浆岩的结构、构造Ø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

岩浆岩的结构特征,是岩浆成分和岩浆冷凝时物理环境的综合反映。

据矿物结晶程度可分为:据矿物粒度大小可分为:分为显晶质(肉眼可见);隐晶质(肉眼不可见);据相对大小:A. 等粒结构(全晶质):同一种矿物的结晶颗粒大小近似者。

B. 似斑状结构(全晶质):岩石中的同一种主要矿物,其结晶颗粒如大小悬殊。

C. 斑状结构(半晶质):由结晶颗粒和基质(隐晶或玻璃质)组成。

据绝对大小(针对全晶质结构中)A. 粗粒结构:矿物的结晶颗粒大于 5mmB. 中粒结构:矿物的结晶颗粒 5~ 2mmC. 细粒结构:矿物的结晶颗粒 2 ~ 0 .2mmD. 微粒结构:矿物的结晶颗粒小于 0.2mm据矿物自形程度可分为:自形晶:岩石主要由自形晶组成。

三大岩类野外鉴定方法

三大岩类野外鉴定方法

三大岩类野外鉴定方法一、岩石的外观特征鉴定法岩石的外观特征是最直观的鉴定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岩石的颜色、纹理、构造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所属的岩石类别。

1.颜色:岩石的颜色通常与其中的矿物成分有关。

例如,黑色的岩石可能富含黑云母或其他含铁矿物,红色的岩石可能含有铁氧化物等。

2.纹理:岩石的纹理是指岩石中矿物颗粒的排列方式和大小。

例如,细粒岩石的颗粒较小且难以分辨,而粗粒岩石的颗粒较大且容易观察到。

3.构造: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的排列方式。

例如,层理结构是指岩石中呈层状排列的矿物,节理结构是指岩石中呈柱状或板状排列的断裂。

通过观察岩石的外观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所属的岩石类别,但需要结合其他鉴定方法进行进一步确认。

二、矿物成分鉴定法岩石的矿物成分是鉴定岩石类别的重要依据,通过观察岩石中的矿物组成,可以确定岩石的种类。

1.裸眼观察:裸眼观察可以初步判断岩石中的主要矿物成分。

例如,含石英的岩石具有玻璃质光泽,含长石的岩石具有亮泽等。

2.显微镜观察:显微镜观察可以进一步确定岩石中的细微矿物成分。

通过观察矿物的晶体形态、颜色、折射率等特征,可以确定其所属的矿物种类。

3.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是一种精确鉴定岩石矿物成分的方法。

通过照射岩石样品,观察其所产生的X射线衍射图谱,可以确定岩石中所有的矿物成分。

通过矿物成分的鉴定,可以准确确定岩石的种类,进而推测其形成环境和地质历史。

三、化学分析鉴定法化学分析是一种精确鉴定岩石成分的方法,通过测定岩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可以确定岩石的化学成分,进而确定其所属的岩石类别。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有:1.荧光光谱分析:通过测定岩石样品所发射的荧光光谱,可以确定其所含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2.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通过照射岩石样品,观察其所产生的X射线荧光光谱,可以确定岩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3.质谱分析:通过将岩石样品进行离子化,然后在质谱仪中进行检测,可以得到岩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同位素组成。

浅谈三大类岩石的野外肉眼鉴定方法Ⅳ

浅谈三大类岩石的野外肉眼鉴定方法Ⅳ

浅谈三大类岩石的野外肉眼鉴定方法(Ⅳ)二、三大类岩石野外肉眼鉴别的基本方法鉴别岩石有各种不同的方法,但最基本的是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用肉眼和简单工具(如小刀、放大镜、盐酸点滴等)进行的鉴别方法。

野外三大类岩石的鉴定步骤如下:1. 首先远观岩层的产状: 来辨别是哪一类岩石.不同岩类产状不同.(1)岩浆岩产状常为:岩基、岩株、岩墙、岩脉、岩床、岩盘等。

(2)沉积岩产状常为:层状。

(3)变质岩产状常为:带状(沿断裂带、断裂面)、面状(区域变质)、环状(沿侵入岩体)2.其次观察岩石的构造:来辨别是哪一类岩石。

不同岩类成因不同则构造不同。

⑴岩浆岩构造: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矿物晶体冷凝分异形成,假层理);流动构造;气孔、杏仁构造;最为常见。

⑵沉积岩构造:交错层理;斜层理;波状层理;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最为常见。

⑶变质岩构造:变余构造(变余层状、波状、杏仁、流纹等);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眼球状构造;斑点构造;最为常见。

3. 再次观察岩石的颜色:岩石最为醒目的特征之一.不同岩类颜色与组成岩石的矿物、碎屑和环境有关.⑴岩浆岩的颜色:取决于“色率”即暗色矿物的比率。

(暗色矿物的含量多少).超基性岩:深色色率高(暗色矿物含量高)基性岩: 过渡色率中性岩:过渡色率酸性岩:色浅色率低(暗色矿物含量低)⑵沉积岩的颜色:取决于收集的碎屑、形成的环境、风化的程度。

A。

继承色:被搬运堆积矿物的颜色。

如浅肉红色:长石砂岩白色:石英砂岩灰色:岩屑砂岩B。

原生色:沉积时介质物理化学条件的反映。

i.白色或很浅色调:岩石不含色元素(如铁、锰、有机质),或含钙量很高。

ii。

灰色和黑色:岩石含有机质(碳、沥青质)或分散状黄铁矿、白铁矿颗粒,含量多呈黑色,少呈灰色。

沉积时为还原→强还原环境。

iii.红黄色:岩石含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杂色的结果。

沉积时为氧化环境,热带或亚热带干燥地区。

iv.绿色:多为含铁低氧自身矿物颜色所致。

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

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

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三大岩石, 描述, 鉴定(一)岩浆岩的观察与描述对岩浆岩的观察,一般是观察其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其岩石名称。

肉眼鉴定岩浆岩,首先看到的就是颜色。

颜色基本可以反映出岩石的成分和性质。

对岩浆岩进行肉眼鉴定:第一步是要依据其颜色大致定出属于何种岩类。

比如,若是浅色,一般为酸性岩(花岗岩类)或中性岩(正长岩类);若是深色,一般为基性岩或超基性岩。

由酸性岩到基性岩,深色矿物的含量逐渐增多,岩石的颜色也就由浅到深。

同时还要注意区别岩石新鲜面的颜色和风化后的颜色。

还可根据其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来进行描述,如暗色矿物含量超过60%者为暗色岩,在30—60%者为中色岩,在30%以下者为浅色岩。

第二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

据此,便可区分出是属深成岩类、浅成岩类或是喷出岩类。

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和玻璃质等结构。

不仅要对全晶质的结构区分出显晶质或隐晶质结构,还要对其中的显晶质结构岩石按其矿物颗粒大小,进一步细分出等粒、不等粒、粗粒或细粒等结构。

对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要描述斑晶成分、基质的成分及结晶程度。

假如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呈等粒状、似斑状结构,则属深成岩类;假如矿物颗粒微细致密,呈隐晶质、玻璃质结构,则一般皆属喷出岩类;假如岩石中矿物为细粒及斑状结构,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属于浅成岩类。

观察岩石中矿物有无定向排列,进而就能推断岩石的形成环境,含挥发组分多少以及岩浆流动的方向。

若无定向排列称之为块状构造;若有定向排列,则可能是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或条带状构造。

深成岩、浅成岩大多是块状构造;喷出岩则为流纹构造和气孔构造等。

对于岩石中有规律排列的长柱状矿物、气孔捕虏体等均要观测其方向。

对于那些在接触面上有规则排列的片状矿物,要描述其组成成分,并测其产状要素。

第三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矿物成分是岩石定名最重要的依据。

岩浆岩类别是根据SiO2含量百分比确定的,而SiO2含量可在岩石矿物成分上反映出来。

(完整word版)岩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完整word版)岩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2、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3、风化岩和残积土的性质:软化性、不均匀性、固结物性、膨胀性、湿陷性
4、硬质岩石耐风化能力强,暴露后一、二年尚不易风化
5、软质岩石耐风化能力弱,暴露数日至数月即出现风化壳
土按有机质含量分类
粘性土、粉土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L
2、粉土工程性质介于粘性土和砂土之间,若用含水量接近饱和的粉土,团成小球放在
手掌上左右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震击,则土中水迅速渗出土面
人工填土、淤泥质土、腐植土的鉴别方法
粘性土和粉土的稠度鉴别方法
粘性土的潮湿程度鉴别方法
土的主要成因类型的鉴定标准
砂土的野外鉴别。

肉眼野外岩石鉴定

肉眼野外岩石鉴定

肉眼野外岩石鉴定(2010-07-20 14:14:46)转载原文标签:转载原文地址:肉眼野外岩石鉴定作者:地质百科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在野外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在室内对手标本的观察上,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

具体步骤可为:(1)首先观察岩石的构造。

因为构造从外貌上反映了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定属于火成岩的喷出岩类;具有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属于变质岩类。

三大类岩石的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

比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变质,岩中的石英岩,表面上似难区分,此时应结合岩石结构特征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斑状结晶结构,其中的石英斑晶与基质矿物间呈结晶联结;而石英砂岩具有沉积岩的碎屑结构,碎屑之间呈胶结联结;另外,岩石中的石英颗粒本身也有显著差异----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石英砂岩中的石英颗粒则呈浑圆状,玻璃光泽已经消失,用锤击或小刀刻划岩石中胶结不牢的部位时,可以看到石英颗粒与胶结物分离后在胶结物上留下的小凹坑。

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2)对岩石结构的深入观察,可以对岩石进一步的分类。

如火成岩中的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状结构;而浅成侵入岩类则常呈斑状结晶结构。

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化学岩(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的区分,主要是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份及其联结方式。

(3)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的分析,对岩石的命名和分类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与火成岩的命名关系尤为密切。

如斑岩和玢岩,同属火成岩中的浅成岩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份。

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玢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黑色矿物。

沉积岩中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石膏、褐铁矿等不可能存在于新鲜的火成岩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三大类岩石的物质来源、形成环境、常见矿物类别、产出状态1. 岩浆岩类地表之下,由成分复杂但主要是硅酸盐为主的,并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各种其他的气体的高温熔融体硅酸岩浆,冷凝而形成岩石。

⑴物质来源:为高温的熔融体,称为岩浆。

(1000℃以上)⑵形成的常见矿物:鲍文系列中的八种(族、系列)矿物及其它矿物。

A. 深色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B. 浅色矿物:白云母、石英、斜长石系列、钾长石系列;C. 以及一些金属和非金属矿物。

例如:磁铁矿、赤铁矿、钛铁矿、铅锌矿、萤石等等。

⑶形成时的环境:地表以下和地表面。

高温液体岩浆冷凝结晶矿物集合而成。

⑷形成的岩石:侵入岩类A. 深成岩(约距地表 3km左右):由于岩浆压力和温度较高,温度降低缓慢,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良好。

肉眼清晰可见矿物晶体。

B. 浅成岩(距地表较浅处):由于岩浆压力小,温度降低较快,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较细小。

大部分矿物晶体肉眼可见,有些不可见。

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

在地表的条件下,温度降低迅速,矿物来不及结晶或结晶较差。

肉眼不易看清楚。

⑸岩浆岩的结构、构造Ø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

岩浆岩的结构特征,是岩浆成分和岩浆冷凝时物理环境的综合反映。

据矿物结晶程度可分为:据矿物粒度大小可分为:分为显晶质(肉眼可见);隐晶质(肉眼不可见);据相对大小:A. 等粒结构(全晶质):同一种矿物的结晶颗粒大小近似者。

B. 似斑状结构(全晶质):岩石中的同一种主要矿物,其结晶颗粒如大小悬殊。

C. 斑状结构(半晶质):由结晶颗粒和基质(隐晶或玻璃质)组成。

据绝对大小(针对全晶质结构中)A. 粗粒结构:矿物的结晶颗粒大于 5mmB. 中粒结构:矿物的结晶颗粒 5~ 2mmC. 细粒结构:矿物的结晶颗粒 2 ~ 0 .2mmD. 微粒结构:矿物的结晶颗粒小于 0.2mm据矿物自形程度可分为:自形晶:岩石主要由自形晶组成。

半自形晶结构:岩石主要由半自形晶组成。

它形晶结构:岩石主要由它形晶组成。

Ø构造:是指矿物在岩石中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分布情况。

构造的特征,主要取决于岩浆冷凝时的环境。

岩浆岩常见构造A. 块状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杂乱无章,不显层次,呈致密块状。

如花岗岩、花岗斑岩等一系列深成岩与浅成岩的构造。

B. 流纹状构造:由于熔岩流动,由一些不同颜色的条纹和拉长的气孔等定向排列所形成的流动状构造。

这种构造仅出现于喷出岩中,如流纹岩所具的构造。

C. 气孔状构造:岩浆凝固时,挥发性的气体未能及时逸出,以致在岩石中留下许多圆形、椭圆形或长管形的孔洞。

气孔状构造常为玄武岩等喷出岩所具有。

D. 杏仁状构造:岩石中的气孔,为后期矿物(如方解石、石英等)充填所形成的一种形似杏仁的构造。

如某些玄武岩和安山岩的构造。

气孔状构造和杏仁状构造,多分布于熔岩的表层。

E. 其它构造:带状构造、晶腺和晶洞、枕状构造等⑹产出状态:岩基、岩株、岩墙、岩脉、岩床、岩盘等。

⑺岩浆岩分类(据SiO的含量)2sio2:65%~52%基性岩类sio2含量:52%~45%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含有少量的角闪石及橄榄石。

岩石的颜色深,比重也比较大超基性岩sio2<45%矿物成分以橄榄石、辉石为主,其次有角闪石,一般不含硅铝矿物。

岩石的颜色很深,比重很大。

浅谈三大类岩石的野外肉眼鉴定方法(Ⅱ)2. 沉积岩类沉积岩是在地表和地表下不大深的地方,由松散堆积物在温度不高和压力不大的条件下形成的。

它是地壳表面分布最广(约占75%)的一种层状的岩石。

⑴物质来源:母岩风化产物、生物遗骸、深源物质(火山物质)、宇宙物质。

⑵常见矿物:石英、长石、铝土矿、赤铁矿、锰矿、褐铁矿、石膏、岩盐、方解石等等。

⑶形成时的环境:地表河流、沼泽、湖泊、沙漠、冰川、海洋等环境沉积而成。

⑷形成的岩石:碎屑岩母岩风化碎屑物质沉积形成 1.砾岩 2.砂岩 3.粉砂岩 4.粘土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母岩风化溶解物质沉淀形成⑸沉积岩的结构、构造:➢结构:组成沉积岩物质碎屑的自身特点。

如:粒度圆度球度形状比重等A)砾质结构粒径>2mmA碎屑结构B)砂质结构2~0 .05mm结构类别C)泥质结构<0.05mmB化学结构结晶结构C生物结构贝壳结构、珊瑚结构、叠层石➢构造:是指其组成物质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的排列关系。

沉积岩最主要的构造是层理构造。

层理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有水平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递变层理等。

⑹产出状态:呈层状产出。

⑺沉积岩分类:碎屑岩类主要由碎屑物质组成的岩石。

其中由先成岩石风化破坏产生的碎屑物质形成的,称为沉积碎屑岩,如砾岩、砂岩及粉砂岩泥岩、页岩等等;由火山喷出的碎屑物质形成的,称为火山碎屑岩,如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等。

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类的矿物及部分有机物组成的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

浅谈三大类岩石的野外肉眼鉴定方法(Ⅲ)3.变质岩类是由原来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气体、液体成分的加入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后形成的新的岩石。

⑴物质来源:三大类母岩。

⑵常见矿物:A. 原来岩石的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方解石、白云石等;B. 变质矿物,如石榴子石、滑石、绿泥石、蛇纹石等。

(变质岩特有的变质矿物)⑶形成时的环境:高温、高压或在外来气体、液体的加入。

⑷形成的岩石:片理状岩类A.片麻岩:具典型的片麻状构造,变晶或变余结构,因发生重结晶,一般晶粒粗大,肉眼可以辨识。

片麻岩可以由岩浆岩变质而成,也可由沉积岩变质形成。

主要矿物为石英和长石,其次有云母、角闪石、辉石等。

此外有时尚含有少许石榴子石等变质矿物。

B.片岩:具片状构造,变晶结构。

矿物成分主要是一些片状矿物,如云母、绿泥石、滑石等,此外尚含有少许石榴子石等变质矿物。

B.千枚岩:多由粘土岩变质而成。

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等。

结晶程度比片岩差,晶粒极细,肉眼不能直接辨别,外表常呈黄绿、褐红、灰黑等色。

由于含有较多的绢云母,片理面常有微弱的丝绢光泽。

块状岩类A.大理岩:由石灰岩或白云岩经重结晶变质而成,等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遇稀盐酸强烈起泡。

可与其他浅色岩石相区别。

大理岩常呈白色、浅红色、淡绿色、深灰色以及其他各种颜色,常因含有其他带色杂质而呈现出美丽的花纹。

大理岩强度中等。

C.石英岩:结构和构造与大理岩相似。

一般由较纯的石英砂岩变质而成,常呈白色,因含杂质,可出现灰白色、灰色、黄褐色或浅紫红色。

强度很高⑸变质岩的结构、构造:➢结构:和岩浆岩类似,几乎全部是结晶结构。

但变质岩的结晶结构主要是经过重结晶作用形成的,所以在描述变质岩的结构时,一般应加" 变晶" 、" 变余"二字以示区别。

如粗粒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等。

变余结构:变余砾状和角砾状结构、变余砂状结构、变余花岗结构等。

变晶结构:花岗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等。

➢构造:主要的是片理构造和块状构造。

(片理构造是变质岩所特有的)。

比较典型的片理构造有下面几种:板状构造:片理厚,片理面平直,重结晶作用不明显,颗粒细密,光泽微弱,沿片理面裂开则呈厚度一致的板状,如板岩。

千枚状构造:片理薄,片理面较平直,颗粒细密,沿片理面有绢云母出现,容易裂开呈千枚状,呈丝绢光泽,如千枚岩。

片状构造:重结晶作用明显,片状、板状或柱状矿物沿片理面富集,平行排列,片理很薄,沿片理面很容易剥开呈不规则的薄片,光泽很强,如云母片岩等。

片麻状构造:颗粒粗大,片理很不规则,粒状矿物呈条带状分布,少量片状、柱状矿物相间断续平行排列,沿片理面不易裂开,如片麻岩。

⑹产出状态:变质岩的产状视变质作用类型不同表现不同,如动力变质岩延断裂带分布(带状或线状);接触变质岩延岩体边缘分布呈带状;区域变质岩成面状或带状。

⑺变质岩分类:(见空间以前已发布)浅谈三大类岩石的野外肉眼鉴定方法(Ⅳ)二、三大类岩石野外肉眼鉴别的基本方法鉴别岩石有各种不同的方法,但最基本的是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用肉眼和简单工具(如小刀、放大镜、盐酸点滴等)进行的鉴别方法。

野外三大类岩石的鉴定步骤如下:1. 首先远观岩层的产状:来辨别是哪一类岩石。

不同岩类产状不同。

(1)岩浆岩产状常为:岩基、岩株、岩墙、岩脉、岩床、岩盘等。

(2)沉积岩产状常为:层状。

(3)变质岩产状常为:带状(沿断裂带、断裂面)、面状(区域变质)、环状(沿侵入岩体)2. 其次观察岩石的构造:来辨别是哪一类岩石。

不同岩类成因不同则构造不同。

⑴岩浆岩构造: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矿物晶体冷凝分异形成,假层理);流动构造;气孔、杏仁构造;最为常见。

⑵沉积岩构造:交错层理;斜层理;波状层理;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最为常见。

⑶变质岩构造:变余构造(变余层状、波状、杏仁、流纹等);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眼球状构造;斑点构造;最为常见。

3. 再次观察岩石的颜色:岩石最为醒目的特征之一。

不同岩类颜色与组成岩石的矿物、碎屑和环境有关。

⑴岩浆岩的颜色:取决于“色率”即暗色矿物的比率。

(暗色矿物的含量多少)。

超基性岩:深色色率高(暗色矿物含量高)基性岩:过渡色率中性岩:过渡色率酸性岩:色浅色率低(暗色矿物含量低)⑵沉积岩的颜色:取决于收集的碎屑、形成的环境、风化的程度。

A.继承色:被搬运堆积矿物的颜色。

如浅肉红色:长石砂岩白色:石英砂岩灰色:岩屑砂岩B.原生色:沉积时介质物理化学条件的反映。

i.白色或很浅色调:岩石不含色元素(如铁、锰、有机质),或含钙量很高。

ii.灰色和黑色:岩石含有机质(碳、沥青质)或分散状黄铁矿、白铁矿颗粒,含量多呈黑色,少呈灰色。

沉积时为还原→强还原环境。

iii.红黄色:岩石含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杂色的结果。

沉积时为氧化环境,热带或亚热带干燥地区。

iv.绿色:多为含铁低氧自身矿物颜色所致。

如海绿石、鲕绿泥石等。

v.一般为氧化→还原环境。

vi.紫红色、红色、褐红色、黄棕色:均由三价铁离子所致。

强氧化环境。

黄色常见于炎热干燥陆相沉积;红色为炎热潮湿的陆相或海相沉积。

C.次生色:岩石风化后的颜色。

⑶变质岩的颜色:指岩石总体的颜色。

如:灰色、浅绿色、白色等。

4. 然后观察岩石的结构:结构是组成一个岩石物质的自身特点。

如:岩浆岩显晶结晶矿物、隐晶矿物、玻璃质矿物自身特点。

沉积岩其搬运的碎屑(岩屑、矿屑)、火山物质、生物残骸、宇宙物质自身特点。

变质岩被变质岩石、矿物自身特点。

前面已叙述,不在重复。

浅谈三大类岩石的野外肉眼鉴定方法(Ⅳ)二、三大类岩石野外肉眼鉴别的基本方法鉴别岩石有各种不同的方法,但最基本的是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用肉眼和简单工具(如小刀、放大镜、盐酸点滴等)进行的鉴别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