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与艺术(一)

合集下载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艺术,它将自然与人文融合在一起,突出了美学视角下的独特魅力。

园林景观设计以美学为中心,融合了建筑学、植物学、雕塑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对空间、形式、色彩、材料等元素的艺术处理,打造出独具风格的景观。

在美学视角下,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更要注重空间的美学品质,形成独特的审美意境。

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唯美性:园林景观设计追求的是一种唯美的艺术效果。

在美学视角下,园林景观设计注重景观的整体美感,追求景观的线条、形态和色彩的和谐统一,营造出艺术感十足的景观空间。

园林景观设计师通过对景观元素的精心配置和组合,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园林景观艺术。

3. 表现性:园林景观设计注重通过景观元素的艺术表现来突出景观的独特韵味。

在美学视角下,园林景观设计通过对植物的精心选择和植物造型的艺术处理,营造出色彩丰富、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还注重通过雕塑、水景、灯光等艺术手段来丰富景观的表现形式,从而表现出景观的独特艺术魅力。

4. 周围性: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表现还体现在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上。

在美学视角下,园林景观设计注重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注重景观与建筑、道路、人流等周围环境的和谐整合。

园林景观设计师还注重通过景观元素的设置和布局来改善周围环境的美感,从而提升景观的整体艺术效果。

在美学视角下,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景观的美感,更要注重对生态、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和表现,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艺术。

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和表现,园林景观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魅力的景观作品,为人们提供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净化。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具有深远意义和广泛影响的艺术,它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为人们带来更多美的享受和文化的滋养。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涉及植物学、地理学、建筑学、美学等多个学科知识。

在这美学是园林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以审美的角度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和营造,使园林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情感的载体。

本文将从美学视角下探讨园林景观设计艺术,探寻园林景观设计中蕴含的美学理念和价值。

一、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美学特征1.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园林景观中,植物与建筑、水景与石材等各种元素相互交融,体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的统一。

设计师通过对植物的选择、布局和光影的运用,营造出充满生机与灵性的空间,使人们在其中得到心灵的放松和愉悦。

这种和谐统一的理念,体现了园林景观设计的美学特征,也是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在。

2. 艺术意境的追求园林景观设计艺术通过布局、造型、色彩等手法,追求艺术意境的表现。

在园林景观中,设计师常常运用生态原理和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植物的组合、景观的布置和水景的设置等方式,创造出富有诗意和情趣的艺术空间。

这种艺术意境的追求,使园林景观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从而成为一种能够带给人们精神愉悦和启迪的艺术形式。

3. 空间美学的表现园林景观设计艺术通过对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展现了空间美学的表现。

在园林景观中,设计师通过对场地的分析和利用,对景观的构成和动线的设置等多种手段,创造出丰富多样、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的空间结构,使空间变得有序而富有韵律感。

这种空间美学的表现,使园林景观成为一种丰富有趣的艺术体验,为人们提供了欣赏和思考的空间。

1. 丰富人们的审美体验园林景观设计艺术通过对景观的营造和塑造,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体验。

在园林景观中,设计师运用植物、水景、石材等材料,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空间,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激荡。

人们在其中不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壮丽,还可以领略到艺术的精妙绝伦,从而得到心灵的满足和愉悦。

景观设计优秀案例整理

景观设计优秀案例整理

景观设计优秀案例整理景观设计是指利用科学的手段和艺术的表现形式,对自然和人文环境进行规划和设计,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舒适性的公共空间。

下面是几个优秀的景观设计案例。

1. 麦迪逊广场花园(Madison Square Garden)麦迪逊广场花园是美国纽约市的一个著名的公共广场,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最具魅力的花园之一、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巴黎的蒙马特山,拥有雄伟的喷泉、精美的花坛和绿地。

这个设计将城市的繁忙和自然的美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和欣赏艺术的场所。

2.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Gardens by the Bay)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个充满创意和科技的景观设计项目。

它拥有多个主题花园,包括著名的超级树和云雾森林。

超级树是一个人工结构,高度超过50米,上面种植着各种植物,形成一个独特的垂直花园。

云雾森林则是以人工喷雾和水池为特色,创造出了一个湿润和凉爽的氛围。

3. 巴塞罗那国家宫花园(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巴塞罗那国家宫花园是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一个著名景点,也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

这个设计结合了自然和建筑的元素,通过花园和景观来装饰建筑。

花园中的水池、噴泉和花坛与建筑的花饰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和谐和美丽的整体,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欣赏艺术和自然的场所。

4. 斯图加特公园(Stuttgart Park)德国斯图加特公园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公园,拥有丰富的植被和水域。

这个设计将自然的元素和人工的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了一个宜人、舒适的环境。

公园中的湖泊和噴泉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凉爽和放松的场所,而花坛和雕塑则增加了艺术的氛围。

5. 日本庭园(Japanese Garden)日本庭园是日本独特的景观设计形式,以其简洁和平静的特点闻名。

这个设计强调自然的美感和和谐的氛围,通过清水池、假山和花园等元素来表达。

庭园中的花草树木和小桥流水与建筑的布局相呼应,形成了一个舒适和平静的空间,使人们放松身心。

园林景观设计之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园林景观设计之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 C、方向对比:在园林的形体、空间和立面的处理中,常运用垂直和水平方 向的对比,以丰富园景。如山水的对比,乔木和绿篱的对比等都是运用水平 与垂直线条方向上的对比。
• D、空间对比:在空间处理上,开敞的空间和闭锁的空间可形成对比。如园林绿地中 利用空间的收放开合,形成敞景与聚景的对比,开朗风景与闭锁风景共存于园林之中, 相互对比,彼此烘托,视线忽远忽近,忽放忽收,可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引人入胜。
• (4)命名题咏产生联想。好的题名题咏不仅可以对景起画龙 点睛的作用,而且含义深、韵味浓、意境高,能使游人产生诗 情画意的联想。如平湖秋月,曲院风荷,荷风四面亭,看松读 画轩等。
• (5)利用植物拟人化产生比拟联想。运用植物的拟人化特性 美、姿态美给人以不同的感染而产生比拟联想,如松、竹、梅 为“岁寒三友”,象征不畏严寒、坚强不屈、气节高尚,梅、 兰、竹、菊为“四君子”,枫——晚秋更红,荷——出淤泥而 不染等。
1:1.414 1:1.732
1:2 1:2.236
具有端正感 具有稳健感 具有豪华感 具有轻快感 具有俊俏感 具有向上感
比例与尺度
在大空间里赏景 会有雄伟、壮观 之感
在习惯大小的 空间里赏景会 感到自然、舒 适
在小于习惯尺度空间里有亲切、趣味感
雕塑体积与体育馆的规模相协调
小桥不足一米半,与小溪相称
对称均衡
对称均衡
不对称均衡
稳定
六、比拟与联想(寓情于景、寓意于景)
• (1)以小见大、以少代多,产生联想 • 摹拟自然山水,创造小中见大,咫尺山林的意境使人有真山真水的感受,但这种摹
拟不是简单的模仿,而且常常不是全部自然山水的摹拟,而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局部 的摹拟。 (2)运用建筑雕塑产生联想 这些造型常与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神话小说、动植物形象相联系,使人产生艺术联 想。如卡通式的小屋、蘑菇亭、月洞门、名人塑像、仿竹仿木坐凳、各种雕塑等。 • (3)利用文物古籍产生联想 参观神化传说或历史故事的遗址或模拟遗址时,自然会联想到当时的情景,给人以 多方面的教益。如杭州岳坟、灵隐寺、武昌的黄鹤楼、成都武侯祠、杜甫草堂等。

13景观设计-大地艺术(巴塞罗那的环境艺术)

13景观设计-大地艺术(巴塞罗那的环境艺术)

60
大地艺术雕塑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 61
大地艺术对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带来了 艺术化地形设计的观念。
在此之前,西方景观设计的地形处理一般无 外乎两种方式:
1)由文艺复兴园林和法国勒.诺特园林发展 而来的建筑化的台地式;
2)英国风景园传统发展而来的对自然的模仿 和提炼加工的形式。
23
米尔溪土地工程
70年代末,在1hm2的米尔溪土地工程中,将西雅图郊外肯特城的一条受侵蚀的 溪流改造成一个既可蓄洪的盆地,又是一个40hm2的公共娱乐公园的一部分。
在溪流的上游创作了一组土地雕塑,在洪水期会淹没,而在旱季会是一个既具
吸引力的草地公园。
24
米尔溪土地工程
溪流流经的地方用石块引导,以减少侵蚀。 拜耶的意图是使堤坝具有一个自然的外观,不要极端的破坏土 地的自然结构,与周围环境和谐,并成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
68
69
詹克斯的花园中的桥
不可否认,大地艺术是从雕塑发展而来的, 但与雕塑不同的是,大地艺术与环境结合更加紧 密,是雕塑与景观设计的交叉艺术。
大地艺术的叙述性、象征性、人造与自然的 关系,以及表现出的自然的神秘,都是当代景观 规划设计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促进 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在这一个方向的延伸。
70
9.2.4 大地艺术与废弃地的更新
被人类生产生活破坏而遭遗弃的土地显现出 来的文明离去后的孤寂荒凉的气氛和给人的强烈 深沉的感受与大地艺术的主题十分贴切。
大地艺术作品对于废弃的土地并非毫无使用 价值:
一方面,它对环境的微小干预并不影响这块 土地的生态恢复过程;
另一方面,在遭破坏的土地的漫长的生态恢 复过程中,它以艺术的主题提升了景观的质量, 改善了环境的视觉价值。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之美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之美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之美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之美——园林景观设计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学科,是集艺术美、科学美、社会美为一体的学科。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将审美情感体现出来,在设计风格中,应具备个性化的显现,同时形成视觉变化中的愉悦,创造出温馨的环境,从而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

园林景观的产生与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当今社会已处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

因而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概念,也是不断发展与更新的。

能否创造温馨的意境之美,是21世纪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主要原则依据,同时也是衡量外部空间环境中的“精神家园”是否优雅的标准之一,其审美性显得日益重要。

设计师在创造园林景观使用价值的同时,应赋予其审美设计以情感和生命的意味。

所谓审美设计,简言之是具有美的形式,能引起美感的设计。

园林景观既要是一个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新场所,又要是一个空间的合理区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便于人们生活与活动的理想场所。

任何一种美都有较明确的审美对象。

西方解构主义理论那种对整体和谐的结构所进行的拆卸方式,被运用到园林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由屈米设计的法国拉维莱特公园,满目纷呈犹如工厂厂房般外露的红色构件,恰恰正是对这一理论最准确的诠释。

①中国园林景观以自然景观为蓝本“模山范水”,并融入诗话意境与传统的美学思想,成为造园活动中的主要手段。

但艺术美主要以人工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

也就是说,艺术设计基本上具备文化所包含的广延性和包容性。

②那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也不例外。

具体如何将审美设计以情感和生命的意味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体现,笔者认为,则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风格中的个性化显现二、所谓园林景观,简言之就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优美而舒适的第二自然外部空间环境。

园林一词从广义上讲,包括公园、广场、自然景物、街道绿地、居住区绿地、专用绿地、庭院等构成的城市绿地系统。

而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利用各种自然要素或人工要素创造和安排环境空间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享受的手段,它是以空间审美为主导的、艺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学科,以物质化的手段表现出文化的精神价值。

论景观设计与绘画艺术的关系

论景观设计与绘画艺术的关系

现 代景 观主要 解 决 的 问题 体 现在 人 与 社会 、 人 与人 、 人与 自然和 人 与 自我 四种关 系上 。而 这些 关
系最终 都要通 过丰 富 的景 观物质 形态 展现 出来 。在 这层 意义上说 , 观最 普 及 的功 能 依 然在 于 能 够给 景 与人们 视觉美 学意 义 上 的主 观 满 足 , 以景 观 的性 所 质其实 与绘 画相近 , 现 美丽 的 自然或 人 工 风 景仍 表 然是这个 职业 的 主 流 。景 观 必 须要 容 纳 着欢 乐 、 梦
论 景 观 设 计 与 绘 画 艺 术 的 关 系
朱 晓前
( 东建 筑 大 学 艺 术 学 院 , 山 山东 济 南 2 0 0 ) 11 5
关 键 词 : 观 设 计 ; 画 艺术 ; 觉 形 式 ; 景 绘 视 自然之 美 ; 感 审 美 ; 觉 元 素 情 视 中 图 分类 号 : TU9 6 2 8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构 图效果 。正是 因 为这 些 类 似 的 审美 手 段 , 观设 景 计师 与 画家实质 是在 “ 视觉艺 术 ” 这块 土地上进 行着 不 同的耕作 。 2 2 这种相似的 审美观 还体现在 二者都是 发 白于对 . 自然之美 的情 感基础之上而进行 的提炼与再创造 能够与 自然 产生 共 鸣 是 人类 特 有 的 心理 现 象 ,
扬上 得 到美 的享受 ; 景 观设 计 中同 样可 以得 到这 在 些感 受 , 只不过 更 换 了材 质 与 媒介 而 已。绘 画 中诞 生 的构 图学 、 明暗学 、 彩 学 , 色 同样 可 以被 运 用 于景
观 的设计 中 。例 如 当人 们 在 景 观场 地 中行走 时 , 体 验 到的是 一系列 多变 的视线 取景 带来 的各种新 鲜 的

景观设计与园林艺术测试 选择题 55题

景观设计与园林艺术测试 选择题 55题

1.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元素通常用于创造视觉焦点?A. 水体B. 雕塑C. 草坪D. 树木2. 下列哪种植物最适合用于垂直绿化?A. 仙人掌B. 爬山虎C. 竹子D. 玫瑰3. 在景观设计中,“借景”是指什么?A. 利用现有景观元素B. 引入外部景观元素C. 创造新的景观元素D. 移除现有景观元素4.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基本原则?A. 功能性B. 美观性C. 经济性D. 神秘性5.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建造水景?A. 木材B. 石材C. 塑料D. 金属6. 下列哪种设计风格强调自然与人工元素的结合?A. 现代主义B. 后现代主义C. 生态设计D. 古典主义7.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配置方式可以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感?A. 单一植物种植B. 混合植物种植C. 植物高低搭配D. 植物颜色搭配8.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水景类型?A. 喷泉B. 池塘C. 瀑布D. 壁炉9.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灯光设计可以增强夜间的景观效果?A. 直射灯B. 泛光灯C. 聚光灯D. 荧光灯10. 下列哪种设计元素可以增强园林的私密性?A. 开放空间B. 围墙C. 草坪D. 水体11.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最适合用于防风?A. 松树B. 柳树C. 竹子D. 梧桐12.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地形改造方式?A. 堆土B. 挖土C. 铺路D. 植树13.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建造步道?A. 木材B. 石材C. 塑料D. 金属14. 下列哪种设计风格强调简洁和几何形状?A. 现代主义B. 后现代主义C. 生态设计D. 古典主义15.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配置方式可以创造出自然的感觉?A. 单一植物种植B. 混合植物种植C. 植物高低搭配D. 植物颜色搭配16.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植物配置方式?A. 群植B. 孤植C. 对植D. 散植17.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建造座椅?A. 木材B. 石材C. 塑料D. 金属18. 下列哪种设计风格强调历史和文化的传承?A. 现代主义B. 后现代主义C. 生态设计D. 古典主义19.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最适合用于遮荫?A. 松树B. 柳树C. 竹子D. 梧桐20.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水景设计元素?A. 喷泉B. 池塘C. 瀑布D. 壁炉21.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灯光设计可以创造出神秘的氛围?A. 直射灯B. 泛光灯C. 聚光灯D. 荧光灯22. 下列哪种设计元素可以增强园林的开放性?A. 开放空间B. 围墙C. 草坪D. 水体23.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最适合用于美化环境?A. 松树B. 柳树C. 竹子D. 梧桐24.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地形改造方式?A. 堆土B. 挖土C. 铺路D. 植树25.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建造花坛?A. 木材B. 石材C. 塑料D. 金属26. 下列哪种设计风格强调自然和生态的平衡?A. 现代主义B. 后现代主义C. 生态设计D. 古典主义27.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配置方式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色彩效果?A. 单一植物种植B. 混合植物种植C. 植物高低搭配D. 植物颜色搭配28.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植物配置方式?A. 群植B. 孤植C. 对植D. 散植29.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建造围墙?A. 木材B. 石材C. 塑料D. 金属30. 下列哪种设计风格强调创新和多样性?A. 现代主义B. 后现代主义C. 生态设计D. 古典主义31.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最适合用于创造季节性变化?A. 松树B. 柳树C. 竹子D. 梧桐32.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水景设计元素?A. 喷泉B. 池塘C. 瀑布D. 壁炉33.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灯光设计可以创造出温馨的氛围?A. 直射灯B. 泛光灯C. 聚光灯D. 荧光灯34. 下列哪种设计元素可以增强园林的安全性?A. 开放空间B. 围墙C. 草坪D. 水体35.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最适合用于净化空气?A. 松树B. 柳树C. 竹子D. 梧桐36.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地形改造方式?A. 堆土B. 挖土C. 铺路D. 植树37.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建造凉亭?A. 木材B. 石材C. 塑料D. 金属38. 下列哪种设计风格强调简洁和功能性?A. 现代主义B. 后现代主义C. 生态设计D. 古典主义39.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配置方式可以创造出和谐的视觉效果?A. 单一植物种植B. 混合植物种植C. 植物高低搭配D. 植物颜色搭配40.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植物配置方式?A. 群植B. 孤植C. 对植D. 散植41.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建造桥梁?A. 木材B. 石材C. 塑料D. 金属42. 下列哪种设计风格强调历史和文化的融合?A. 现代主义B. 后现代主义C. 生态设计D. 古典主义43.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最适合用于创造垂直空间?A. 松树B. 柳树C. 竹子D. 梧桐44.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水景设计元素?A. 喷泉B. 池塘C. 瀑布D. 壁炉45.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灯光设计可以创造出浪漫的氛围?A. 直射灯B. 泛光灯C. 聚光灯D. 荧光灯46. 下列哪种设计元素可以增强园林的互动性?A. 开放空间B. 围墙C. 草坪D. 水体47.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最适合用于创造动态效果?A. 松树B. 柳树C. 竹子D. 梧桐48.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地形改造方式?A. 堆土B. 挖土C. 铺路D. 植树49.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建造花架?A. 木材B. 石材C. 塑料D. 金属50. 下列哪种设计风格强调自然和人文的结合?A. 现代主义B. 后现代主义C. 生态设计D. 古典主义51.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配置方式可以创造出多样化的空间?A. 单一植物种植B. 混合植物种植C. 植物高低搭配D. 植物颜色搭配52.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植物配置方式?A. 群植C. 对植D. 散植53.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建造栏杆?A. 木材B. 石材C. 塑料D. 金属54. 下列哪种设计风格强调创新和个性化?A. 现代主义B. 后现代主义C. 生态设计D. 古典主义55.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最适合用于创造静谧的氛围?A. 松树B. 柳树C. 竹子D. 梧桐答案:1. B2. B3. B4. D5. B6. C7. C8. D9. C10. B11. A12. D13. B14. A15. B16. D17. A18. D19. D20. D21. C23. D24. D25. B26. C27. D28. D29. B30. B31. B32. D33. C34. B35. A36. D37. A38. A39. B40. D41. B42. D43. C44. D45. C46. D47. B48. D49. A50. C51. B52. D53. D54. B55. C。

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教案

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教案

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的概念和历史背景;2. 掌握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的概念和特点;2. 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的历史发展;3. 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 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约200字)在课堂开始时,我会以生动的例子引入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到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通过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美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步:理论探讨(约400字)在这一环节,我将向学生介绍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和作品,让学生了解到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的不同形式和特点。

同时,我会引导学生思考现代城市面临的环境与美的挑战,并与历史上的经典案例进行对比。

通过学习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的历史发展,学生将能够了解到这一领域的丰富内涵和多样性。

第三步:原理与方法(约500字)在这一环节,我将向学生详细介绍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我会以简明的语言解释各种设计原则和技巧,如平衡、比例、色彩等。

同时,我会通过展示实际项目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如何将这些原理和方法应用到实际设计中。

学生将通过实践和讨论,逐渐掌握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的实际操作技能。

第四步:实践活动(约300字)在这个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设计一个小型公共空间的景观布局。

学生将分为小组合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设计方案,并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加深对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的理解,培养创造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第五步:总结(约100字)在课堂结束时,我将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思,以促进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

风景园林设计基础理论—风景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风景园林设计基础理论—风景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五、节奏与韵律
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在音乐或诗词中按一定 的规律重复出现相近似的音韵即称为韵律。这原来属于时间艺术,拓展到空间艺 术或视觉艺术中,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或有规律地变化时所产生的运动 感,像听音乐一样给人以视觉的愉悦,而且由时间变为空间不再是瞬息即逝,可 保留下来成为凝固的音乐、永恒的诗歌,令人长期品味欣赏。韵律的类型多种多 样,在园林中能创造优美的视觉效果。
在群体景物之中,有意识地强调一个视线构图中心,使其它部分与其取得对应关系, 能够在总体上获得均衡感。构图中心往往取几何重心 。在平面构图中,任何形体的重心 位置都和视觉的安定有紧密的关系。
图中大雪松在平面构图中处于三角形构图的中心位置,在立面构图中体量最大,使构图取得均衡。
三、均衡与稳定
均衡的创作方法:2.杠杆平衡法
上海的方塔园和东方明珠都利用水平面与建筑形成对比,凸显建筑的高耸。
二、对比与调和
对比—— 2.形体大小的对比
景物的大小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形之下比较而来的。
蜘蛛雕塑在建筑的衬托下,并没有觉得特别高大,但是在人物的衬托下显得尤其巨大。
二、对比与调和
对比—— 3.色彩的对比
严格的色彩对比是指互补色的运用,在园林设计中,只要色彩配置鲜明,都可以叫色 彩的对比。 绿色的草坪上配置红色、黄色、紫色的郁金香,秋天的红叶在蓝天下分外红艳。
根据杠杆力矩的原理,使不同体量或种重量感的景物置于相对应的位置而取得 平衡感。如颐和园的十七孔桥与廊如亭相连,廊如亭虽体量巨大且为单体建筑,却 能与南湖岛的建筑群取得均衡。
三、均衡与稳定
均衡的创作方法: 3.惯性心理法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种习惯上的重心感。如一般认为右为主(重),左为辅 (轻),故鲜花戴在左胸较为均衡;人右手提物身体必向左倾,人向前跑手必向后摆。人 体活动一般在立体三角形中取得平衡,用于园林造景中就可以广泛地运用三角形构图, 是取得景观均衡的有效方法。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文化与艺术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文化与艺术

总之 ,在构造社会与绿化及艺术之 间的 错综关系 中,寻找最贴切 中国环境绿化 的艺
自由流动、柔美之感 。神 以线而传 ,形以线 而立 ,色以线 而明,绿化中的线不仅具有装
想余地 。当客观的 自然境域与人的主观情 意 相统一 、相激发时 , 才产生 园林意境。其特
征可作如下阐明 :
术想像力 。 绿化装饰就是艺术想像力 的创造
活动 ,这种创造活动赋予了绿化新 的节奏主要体现在 :强弱和长短 、疏密 、高
的合理运用是园林 设计师创 造力 的延伸 , 其
手法有 :自由、陈列、旋 转、放 射、节奏 、
想象 , 来自 艺术家综合性的修养 。 形式美 的
创造是设计师终身追求 的 目标 ,如 : “ 疏可
画 、楹联、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园林意
境产生于园林 境域 的综合 艺术效果 ,给予游
特异等 , 不 同点的排列会 产生不同的视觉效
为主体转向以艺术 为主体 。
1 . 1 点的运用
展 和生存的条件 。所谓创新 ,总是从形式探 索上开始的 , 美感富于形式之 中, 没有形式
就没有设计。然而 ,形式美不 是轻易能得 到
点在绿化中起 画龙点 睛的作用 。 植物栽 种的点是指单体或几株植 物的零 星点缀 , 点
的,它来 自 生活, 来 自发现 , 来自 创造性 的
还有物候变化等 。 这些都使产生意境的条件
随之不断变化 。 在意境 的变化 中, 要 以最佳状态而又有

术, 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 , 是 融汇多种艺
术于一体 的综合艺术 。 在 中国文化 土壤上孕
育出来的园林艺术 ,同中 国的文学 、绘 画有
定出现频率 的情景为意境主题 。 最佳状态

10个环境艺术设计技术的实践案例分享

10个环境艺术设计技术的实践案例分享

10个环境艺术设计技术的实践案例分享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将艺术与环境相结合的创作形式,旨在通过艺术的力量来改善和美化人们所处的环境。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师们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创意思维,将平凡的环境转化为令人愉悦、具有艺术感的空间。

以下是10个环境艺术设计技术的实践案例分享。

案例一:壁画艺术设计壁画艺术设计是一种将墙体作为画布,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营造艺术氛围的技术。

一座城市的街头巷尾常常可以看到具有各种主题和风格的壁画,它们为城市带来了艺术的气息。

通过壁画的设计,艺术家们可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对环境的理解,使得城市更加美丽与生机勃勃。

案例二:景观灯光设计景观灯光设计利用灯光的照射和色彩的变化来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例如,在夜晚,透过精心设计的灯光,建筑物、公园、广场等地方可以展现出不同的美感和氛围。

景观灯光设计是一种能够塑造空间氛围、提升夜间景观的重要技术手段。

案例三:雕塑设计雕塑是一种常见的环境艺术设计形式,通过使用各种材料和形态的雕塑作品来装饰和点缀环境。

雕塑设计可以为人们所处的空间增添艺术的元素,使得空间更加生动有趣。

雕塑的形式多样,可以是大型的公共雕塑,也可以是小巧的装饰品,都能够带给人们独特的观赏体验。

案例四:立体画设计立体画设计是一种利用透视原理和三维构造来表现画面深度和立体感的技术。

利用立体画设计,设计师们可以将平面画面转化为具有立体空间感的作品。

这种形式常常应用于室内装饰、展览设计等场合,带来独特的视觉冲击和艺术体验。

案例五:公共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是将艺术作品融入到公共空间中的设计形式。

通过在城市街头、建筑物外墙等处设置艺术品,可以使得公共空间更加具有人文关怀和艺术氛围。

公共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丰富人们的城市生活,激发公众对艺术的兴趣和参与。

案例六:绿色环境设计绿色环境设计是一种以植物和自然元素为主题的艺术设计形式。

通过合理选择和布置植物,可以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舒适、有益健康的环境。

什么叫景观设计

什么叫景观设计

1.什么叫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又叫做景观建筑学)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

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

景观设计包括:会展展览设计艺术景观设计空间道具设计节日气氛设计。

2.什么叫景观?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

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

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如城市景观、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

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意同风光、景色、风景。

景观是一个具有时间属性的动态整体系统,它是由地理圈、生物圈、和人类文化圈共同作用形成的。

3.什么叫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一是园林要以植物为主。

二是园林的功能,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三是园林要有文化品位。

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广场、街道、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4.什么叫园林设计?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景色如画、环境舒适、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

一方面,园林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园林要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另一方面,园林又是社会的物质福利事业,是现实生活的实景,所以,还要满足人们良好休息、娱乐的物质文明的需要。

5.园林与景观的区别?园林是我国传统的叫法。

景观是近几年盛行的加法。

这两个概念总共包括或涉及到的事物:私家住宅花园(别墅庭园),住宅公共花园,街头绿地,城市大中型开放公共绿地,公园,主题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生态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游乐园,公共建筑环境(如学校、医院的建筑室外环境,包括一些小花园),城市开放绿地广场,商业街室外场地环境,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道路防护绿地,城市滨水绿地。

旅游美学——第五章-人文景观与审美鉴赏——建筑 (1)全

旅游美学——第五章-人文景观与审美鉴赏——建筑 (1)全

旅游美学
4.2建筑景观与审美鉴赏
4.2.1中国建筑审美的基础知识
二、千姿百态的装饰
3.色彩 强调色彩的对比和调和 白墙红柱、红墙黄瓦、白墙灰瓦 彩绘有实用和美化两方面的作用,最初是为了木结构防腐的实际需要,涂以桐油或矿物颜料,加以保护,后与审美结合,描成 各式彩绘图案,既起到装饰作用,又代表一定的等级。
旅游美学
4.2建筑景观与审美鉴赏 4.2.1中国建筑审美的基础知识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1
2 千姿百态的装饰
基础知识
3
单体建筑的形态与审美
4
建筑组群形态与审美
旅游美学
4.2建筑景观与审美鉴赏
4.2.1中国建筑审美的基础知识
四、建筑组群形态与审美
居住型庭院
庭院式布局
宫殿型庭院
寺庙型庭院
若干单体建筑沿着纵深轴线前后贯联构成的贯联式布局
2017
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绪论 审美心理与 自然景观与 人文景观与 饮食文化与 旅游景区的 旅游服务者
旅游观赏原理 审美鉴赏 审美鉴赏 审美鉴赏 审美设计 审美要求
旅游美学
第四部分 人文景观 与审美鉴赏
旅游美学
4人文景观与审美鉴赏
墙倒屋不塌
旅游美学
一、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木构架结构
4.2建筑景观与审美鉴赏
穿斗式
旅游美学
一、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木构架结构
抬梁式
4.2建筑景观与审美鉴赏
内部抬梁
旅游美学
一、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木构架结构
4.2建筑景观与审美鉴赏
井干式民居
俄式木楞房——井干式的一种(东北地区)

现代景观设计的艺术构成与方法

现代景观设计的艺术构成与方法

探讨现代景观设计的艺术构成与方法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观的改变,园林设计走出家庭的局限向公共、公开场合拓展,同时也实现了园林景观理念的根本性转变。

城市环境的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本文主要探讨现代艺术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并分析了现代园林景观艺术设计的方法及运用,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现代景观设计;艺术构成;方法引言: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景观设计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要素之余,人们也更加的注重城市景观设计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提高。

景观设计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新兴领域对城市环境艺术品味的提升有着莫大的联系。

景观设计中的美学特点也越来越将中西方的美学进行结合并升华。

1景观设计的基本含义景观设计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尤其强调的是土地的设计,即:通过对有关的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

在一定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

因此,景观设计就必须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如植物学)和艺术科学与人文科学(如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经济学等)进行空间和时间的四维设计。

而环境景观设计则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也是在特定的场所进行环境的人为改造活动的设计学科。

2景观设计的特点景观设计具有不同于建筑设计和其他艺术设计的一些特点:2.1 适用性。

景观空间的形式、功能与环境相互协调,能够容纳公众的多种活动,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引导市民的日常生活。

2.2 多样性。

在保证环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提供多样化的自然环境,开敞空间和各种功能设施,为公众提供多种体验和选择性,同时也为各种材料、技术的多样性表达提供空间。

景观设计的艺术性

景观设计的艺术性

景观设计的艺术性景观设计的艺术性从艺术与技术概念的分化以及艺术自身的分化过程得出结论,不论从“艺术”原初的、广义的含义,还是从其近代的、狭义的意义来看,景观设计都当之无愧地可以被称为“艺术”。

1设计的“艺术”前缀很多人认为,景观设计是一门科学,或至少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这己成为一个广泛的共识。

对此,本人曾指出,把景观设计当作追求客观知识体系的科学,当作与文科相对的理科,或者当作工程技术,都是对这个学科的误解。

[1]那么,景观设计是艺术吗?有人也对此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他们反对给“设计”附上“艺术”的前缀。

[2]例如,在对“生态设计”概念提出异议的时候,《生态设计新论:对生态设计的反思和再认识》一书也质疑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显然这是由搞'艺术'的人提出来的。

如果照此推理,搞历史的人会认为,所有的环境设计都不能脱离历史的存在、发展而存在,所以又叫'环境历史设计';同样还有'环境经济设计' 等。

” [3]作者认为,把设计当作艺术是艺术家们的主观想法,不足为据。

可见,这方面的分歧与那种把景观设计当作科学的共识恰成对照。

鉴于此,对景观设计到底是不是艺术有必要加以探讨。

2艺术与技术的分化关于什么是艺术,一直就是众说纷纭的。

说到艺术,人们似乎都知道指的是什么,人们往往对什么不是艺术还自觉颇有把握,至于什么是艺术就不太确定了。

如何准确定义艺术似乎永远没有答案,因为艺术始终是在变化的,它总是在突破原有的内涵与外延,旧有的艺术边界和评价标准不断被打破,也正是在这种无休止的突破中, 艺术才谈得上创新。

艺术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任何以本质主义眼光审视艺术的做法都不可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至少到目前为止关于艺术是什么,艺术应该是什么样子,还没有谁的解释能让多数人满意。

从词源学上看,“science”与“art”都是由希腊语的 "techne”演变而来,那种关于景观设计学是科学与艺术的断言似乎隐隐约约揭示出了这种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设计与艺术(一)
内容摘要景观设计是一门艺术,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现代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

对于寻找能够表达当前的科学、技术和人类意识活动的形式语汇的景观设计师来说,艺术无疑提供了最直接、最丰富的灵感源泉...... 景观设计是一门艺术,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现代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

对于寻找能够表达当前的科学、技术和人类意识活动的形式语汇的景观设计师来说,艺术无疑提供了最直接、最丰富的灵感源泉。

从现代艺术早期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到后来的极简艺术、波普艺术,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

绘画由于自身的线条、块面和色彩似乎很容易被转化为设计平面图中的一些要素,因而一直影响着景观设计的发展,追求创新的景观设计师们已从现代绘画中获得了无穷的灵感。

20世纪初,立体派画家毕加索的绘画作品中出现了多变的几何形体以及空间中多个观点所见的叠加,并在二维中表达了三维甚至四维的效果。

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中大量的有机形体,如卵形、肾形、飞镖形、阿米巴曲线,给了当时的设计师新的语汇。

20世纪40年代,“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的形式语言被美国景观设计师托马斯-丘奇结合形成简洁流动的平面,运用到园林中。

巴西著名景观设计师布雷?马克斯本身是位优秀的抽象画家。

他认为,艺术是相通的。

景观设计与绘画从某种角度来说,只是工具不同。

他用大量的同种植物形成大的色彩区域,如同在大地上作画。

他曾说,“我画我的园林”。

这正道出了他的造园手法。

从他的设计平面图可以看出,他的形式语言大多来自于超现实主义绘画,同时也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

从二战前至今,立体派和超现实派的绘画作品对景观设计师有着持续的影响。

2003年,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设计的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休闲广场,把对生命的结构规律的理解转换为设计的语汇,将铺装场地、植物、水体、平台、条石凳、攀缘架等不同的景观分为不同的层,然后再将这些层叠加在一起,形成看似复杂,实则统一于特定的规律与秩序的景观结构。

设计中可以看到立体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一些形式语言。

1929年西班牙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被认为是开创了建筑设计的风格派空间。

受此启发,美国景观设计师埃克博在设计中运用了许多现代建筑的空间构成形式,尤其是类似于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的空间模式。

他深信,现代形式与社会目的在设计过程中能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955年,在米勒花园设计中,美国景观设计师克雷在紧邻住宅的周围,以建筑的秩序为出发点,将建筑的空间扩展到周围的庭院空间中去。

米勒花园与巴塞罗那德国馆有很多相似之处,在米勒花园中,克雷通过结构(树干)和围合(绿篱)的对比,接近了建筑的自由平面思想,塑造了一系列室外的功能空间。

在西方历史上,雕塑与园林有着密切的关系,雕塑一直作为园林中的装饰物而存在,即使到了现代社会,这一传统依然保留。

而现代雕塑对景观的实质影响,是随着它自身某些方面的发展而产生的。

随着一部分雕塑不断地走向抽象,走向室外,扩大尺度和使用各种自然材料,与景观作品愈加接近,这两种艺术的融合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19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艺术界新的思想不断涌现,概念艺术、过程艺术、极简艺术等成为艺术界的新动向。

对景观艺术影响最大的是极简艺术和大地艺术。

极简主义是一种以简洁几何形体为基本语言的艺术运动。

大多数的极简艺术作品运用几何的或有机的形式,使用新的综合材料,具有强烈的工业色彩。

以追求极简主义风格而著称的美国设计师彼得?沃克,他的设计在构图上强调几何和秩序,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圆、椭圆、方、三角,或者这些图形的重复,以及不同几何系统之间的交叉和重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