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肝脏恶性肿瘤》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肝脏肿瘤与转移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
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 度占位,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增 强扫描时强化不均匀。
转移性肿瘤
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 低密度或等密度占位,边界相对清晰, 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增强扫描时强化 相对均匀或不均匀。
05
肝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肝癌的治疗方法
肝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肝实质内 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时 呈均匀强化;肝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 包括肝实质内巨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 不清,密度不均匀,可伴有出血、坏死等; 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肝实质内 不规则形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可
伴有钙化、坏死等。
04
肝脏肿瘤的分类
总结词
肝脏肿瘤主要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 中最常见的是肝癌。
详细描述
肝脏良性肿瘤主要包括海绵状血管瘤、局灶 性结节性增生、肝腺瘤等,这些肿瘤通常生 长缓慢,不会发生转移,预后较好。而肝脏 恶性肿瘤则以肝癌为主,肝癌可以分为原发 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其中原发性肝癌是指 发生在肝脏本身的恶性肿瘤,而转移性肝癌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目录
• 肝脏肿瘤概述 •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 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 • 肝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01
肝脏肿瘤概述
肝脏肿瘤的定义
总结词
肝脏肿瘤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
详细描述
肝脏肿瘤通常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这些肿瘤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遗传、慢性肝炎、肝硬化、 长期酗酒等。根据其性质,肝脏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不同类型的肿瘤在病理学、生物学行为、治疗和 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

肝癌ct课件ppt课件

肝癌ct课件ppt课件

CT在肝癌诊断中的局限性
CT检查存在一定的辐射剂量,对于某 些人群济条件 有限的患者可能存在一定的负担。
CT成像过程中需要注射造影剂,部分 患者可能存在过敏反应或肾功能损伤 等风险。
03 肝癌的CT表现
肝癌的早期CT表现
01
02
03
04
肝脓肿
肝脓肿早期表现为低密度病灶,边缘模糊,增强后病灶可 强化,但与肝癌的CT表现有明显区别。
与其他腹部肿瘤的鉴别诊断
胰腺癌
结肠癌肝转移
胰腺癌表现为胰腺形态改变,可侵犯肝脏 ,与肝癌的鉴别需结合病史和其他影像学 检查。
结肠癌肝转移表现为肝脏内多发低密度病 灶,增强后无强化,与肝癌的CT表现不同 。
肝脏超声 通过超声波检查肝脏形态和血流 情况,发现早期肝癌和小肝癌。
CT检查 通过多层螺旋CT进行肝脏扫描, 可以发现较小的肝癌病灶,同时 了解肝脏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 犯范围。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1
控制肝炎病毒感染
预防乙肝和丙肝等肝炎病毒感染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措施。接种乙肝疫苗
、避免与他人共用针头和注射器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02 03
避免长期接触致癌物质
长期接触某些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亚硝胺等,会增加肝癌的发生风 险。因此,应尽量避免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同时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 免吸入有害气体。
体征
肝癌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黄疸、腹水、肝肿大等症状,部分患者可 能出现转移性肿瘤的体征。
02 CT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CT成像原理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通过X线束环绕人体某一部位进行一 定厚度的层面扫描,并利用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经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 再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处理。

肝肿瘤ppt课件

肝肿瘤ppt课件

·
61
肝 转 移 瘤
·
62
黑色素瘤肝转移
·
63
贲 门 癌 肝 转 移
·
64
胰 头 癌 肝 转 移
·
65
·
66
转 移 瘤
·
67
睾丸癌肝转移合并出血
·
68
MRI
多发的边缘光滑而清楚的圆形肿块
T1WI:稍低信号
T2WI:稍高信号
典型表现为“靶征”或“牛眼征”-----25% 左右
靶征(牛眼征):在T2WI上病灶中心可见到更 高信号,表现病灶中的含水量增加,坏死或出血 等情况。而在T1WI中心较周围更低一些的改变
第四节 肝肿瘤
恶性肿瘤:肝细胞癌、肝转移癌 良性肿瘤:肝血管瘤、肝细胞腺瘤、
FNH(结节状增生) 肝内胆管细胞癌
·
1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
原发性肝Ca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 发病比率逐年上升,目前居第三位 性别差异显著,高发地区男女比例为8:1,
58
肝转移瘤
·
59
CT
90%以上转移瘤可以发现 平扫CT: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圆形低
密度,病灶边缘清晰,密度均匀。CT 值15~45Hu之间 增强CT:使病灶边缘更清楚
·
60
结肠粘液癌、胃癌、肾癌、乳腺癌、 黑色素瘤的转移易产生钙化
平滑肌肉瘤、结肠癌、黑色素瘤的转移 易产生囊性变
直肠癌:单发巨大肿块
·
49
胆管癌伴肝内子灶
·
50
胆管癌
·
51
胆管细胞癌
·
52
三、肝转移癌( liver metastases)

肝脏肿瘤PPT课件

肝脏肿瘤PPT课件

患者女,82岁, 右上腹疼痛月余
右肝后段巨大占 位,混杂密度, 其内见脂、脂肪 密度灶。增强后 见血管样强化, 非常明显,考虑 肝错构瘤
肝孤立性坏死结节
❖ 罕见,发病年龄为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一般 无临床症状;病因不清,可能为血管病变、感染或 免疫反应等造成肝组织凝固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 包裹所致
❖ 病灶生长快,恶性度高,边缘不规则,无明确包膜, 易侵犯周围组织,发生肝内播散、肝外转移和腹膜 种植等
❖ 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
❖ 一般生长迅速,体积较大,边界不清,无包 膜,可累及肝被膜及周围组织。其囊变或坏 死区域较肝细胞肝癌多,可表现为类似肝细 胞癌的强化方式,也可于动脉期及静脉期均 表现为相对低密度。可出现门脉癌栓
❖ 影像学表现与卵巢和胰腺的囊腺类肿瘤相似
❖ 囊腺瘤:表现为多房性囊性病变,囊壁及囊 内分隔薄厚均匀、光整,可有钙化,各房腔 之间的CT值可因囊液成分有较大差异
❖ 囊腺癌:病变较大,可为单房,囊壁及分隔 薄厚不均,常可见瘤结节,常合并腹水及腹 膜转移;增强囊壁、间隔及瘤结节可见明显 强化,钙化则粗大、不规则
❖ 少见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肝细胞腺瘤、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肝 孤立性坏死结节等
肝脏少见恶性肿瘤
肝肉瘤
❖ 亦称为恶性间叶细胞瘤、胚胎性肉瘤,好发 年龄3~37岁,在小儿肝脏肿瘤中居第3位。 肿瘤体积较大,直径10~25 cm,多单发, 分界清,部分可见假包膜形成
❖ 病变大体虽多为实性肿物(83%),但由于 肿瘤内含大量黏液基质成分,因而在CT上主 要呈囊性表现,多数有出血、坏死,少数可 有钙化,病情进展快,转移发生早
❖ 磁共振成像(MRI)的T2WI序列表现相对特 异,较易获得明确诊断,而CT表现可不典型, 有时须与转移瘤相鉴别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目的:增加正常组织与病灶间的密度差,显示等 密度或可疑病灶;帮助鉴别病灶性质;显示肝内血管 解剖
(2)方法:静脉快速注射对比剂后扫描:肝动脉期 (20-25秒),门静脉期(60秒)肝实质期(2-3分钟) 延迟期(5-7分钟)
检查技术
MRI检查 1.MRI平扫:
SE序列——横断面T1WI、T2WI 冠状面T1WI、T2WI
肝尾叶
肝左外叶上段
左外叶下段
肝左内叶
肝右前叶下 段
肝右后叶下段
肝右后叶上段
肝右前叶上段
正常肝脏
• 正常上腹部解剖
正常解剖
正常解剖
正常解剖
正常解剖
正常解剖
正常解剖
正常解剖
正常解剖
正常解剖
正常解剖
肝脏常见肿瘤
常见良性肿瘤 1.肝海绵状血管瘤 2.肝细胞腺瘤 3.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 4.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2. MRI增强扫描:与CT相同
正常肝脏影像表现
• 正常CT表现 1.平扫:肝实质呈均匀一致的软组织密度,
CT值55-75HU 肝动脉、门静脉、胆管进出肝门其密 度低于肝实质 3.增强扫描:A.动脉期:肝动脉及其分支强化,肝实质没 有明显强化 B:门脉期:门静脉、肝静脉明显强化, 肝实质开始强化 C.肝实质期:肝实质强化达峰值。
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诊断
诸城市人民医院CT室 周永红
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诊断
• 检查技术 • 正常表现 • 常见肿瘤的影像表现
检查技术
CT检查 1.CT平扫: (1)扫描前30分钟口服1-2%泛影葡胺500-800ML (2)层厚及层隔:10MM,小的病灶可以2-5MM. (3)范围:肝顶至肝下缘 2.增强扫描:

CT肝脏恶性肿瘤课件

CT肝脏恶性肿瘤课件
现黄疸。常有胆管结石病史;AFP阴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胆管细胞癌影像学表现
【肝动脉造影】 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不明显,可见邻近血管的改变。 【CT】 平扫为边缘不清低密度肿块,瘤内可有钙化、结石。 动脉期肿瘤强化不明显 实质期轻度强化,平衡期强化渐明显(延迟强化)。 近肝门者,肿瘤周围见扩张胆管或肿瘤包埋胆管。 附近肝叶萎缩和门静脉分支闭塞。 【MRI】 表现与肝细胞癌相似。可见瘤周血管受侵、胆管扩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肝硬化、右肝小肝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左肝癌,门静脉瘤栓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肝细胞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组织学、影像学、血清学 【鉴别诊断】 血管瘤 肝硬化再生结节 转移性肝癌 肝腺瘤 FNH 炎性肿块
小肝癌:直径小于3cm单发结节,或2个结节直径之和 〈3cm。
临床症状呈多样性,化验检查AFP常升高,阳性率大 于70%。
主要由肝动脉供血,容易侵犯血管、胆管及淋巴形成 肝内外转移、静脉瘤栓及阻塞性黄疸。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肝细胞癌影像学表现
包膜下肝癌
பைடு நூலக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包膜下肝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右叶小肝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肝脏的CT影像诊断最全版PPT课件

肝脏的CT影像诊断最全版PPT课件
• 肝内外血管显示清楚。
第12页/共156页
CT平扫 2时48分07秒
第13页/共156页
CT 增强扫描 2时50分27秒
肝动脉期扫描:注药后20—30秒
第14页/共156页
CT 增强扫描 2时51分16秒
静脉期扫描:注药后60秒
第15页/共156页
CT 增强扫描 2时54分56秒
肝实质期扫描
第24页/共156页
• 腹胀
肝硬化-临床
• 消化不良
• 消瘦
• 乏力
• 贫血
• 黄疸
• 低热
• 腹壁静脉怒张
• 肝大
• 脾大
第25页/共156页
肝硬化-CT表现
• 早期肝硬化患者CT表现可为正常或增大。 • 中晚期表现为: • ①肝缩小,全肝萎缩; • ②肝轮廓呈结节状凹凸不平; • ③肝叶比例失常,常是尾叶与左叶较大而右叶较小; • ④肝门及肝裂增宽; • ⑤脾增大; • ⑥可伴有腹水。
❖ 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 脓肿多为单房,少数为多房
第57页/共156页
❖ 临床分期: ❖急性期:局部肝组织充血、水肿、大量白细胞
浸润,细胞液化、坏死,形成脓腔。肉芽组织 增生形成脓肿壁。 ❖病变进展:脓肿不断扩大,穿破,形成膈下 脓肿、脓胸、肺脓肿等。
第58页/共156页
CT表现: • 1.平扫 • (1)肝实质内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灶,密度稍高于水,CT值20-40HU,少数可
原因:吞食绦虫卵污染的食物,经消化酶作用, 蚴虫脱壳而出,穿入肠壁小静脉,随门静脉到达 肝脏寄生,发育成棘球蚴囊。
第16页/共156页
肝脏异常CT表现
肝脏异常CT表现
• 大小改变 • 形态改变 • 边缘改变 • 密度改变 • 占位性病变 • 肝血管的改变

肝脏恶性肿瘤临床与影像PPT课件

肝脏恶性肿瘤临床与影像PPT课件
放疗诱发的水肿在T1WI上信号减低,在T2WI上信号增高。 有肝脏脂肪浸润的病人在肝脏放疗部位可显示脂肪沉积减 少。
在注入钆螯合物后也可见到损伤的肝实质有长时间的强化 改变。这种钆剂增强方式可有助于鉴别复发性肝细胞癌和 放疗诱发的肝损伤。肝脏放疗部位对经静脉注入的超顺磁 性氧化铁对比剂的摄取会减少。
化疗栓塞
肝脏恶性肿瘤的化疗栓塞治疗适用于那些不能做 肝脏切除或局部消融治疗的患者。
经化疗栓塞治疗后的肝细胞癌在T1WI和T2WI上信号 多变,在T2WI上信号增高可能是肿瘤残留、液化 坏死或炎性侵润的结果。T2WI上信号减低是由于 凝凝固性坏死。
在T2WI上从高信号转变为低信号的肝细胞癌一般 不会复发。
评估胆道及血管结构受累情况对于判断肝脏肿瘤能否切除 很关键。当肿瘤同时累及左、右肝管,门静脉左、右支, 肝左、右动脉,门静脉主干,胆管汇合处或肝固有动脉时, 肿瘤一般无法成功切除。如有可能,应将真正的血管侵犯 或包裹(肿瘤直接接触,沿血管生长,造成血管狭窄或直 接延伸进入血管)与占位效应导致的血管移位或受压相区 别。
影像科医生如何作答(一)
3、是否有邻近器官的侵犯表现? 肿瘤与邻近器官间的脂肪界面完整,则不
像有侵犯。 4、是否有动脉或静脉被累及或包裹的表现?
要回答这个问题,增强扫描及专用的血管 成像序列是必需的。 5、是否有增大的淋巴结,位于哪个部位?
脂肪抑制T2WI对于识别淋巴结特别有用。
影像科医生如何作答(二)
化疗栓塞
经动脉化疗栓塞的肝脏恶性肿瘤在增强MRI上或产 生特征性改变。因为经动脉化疗栓塞阻断了靶肿 瘤的血供,所以成功栓塞的肿瘤在增强扫描动脉 期仅有很轻微的强化,尽管可见动脉-门脉的分流。
延迟增强扫描可显示周边强化,与肿瘤的残留或 炎症有关,这一表现使得它不像早期成像那样有 用。

肝脏肿瘤ppt演示课件

肝脏肿瘤ppt演示课件
. 2
.
3
1.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病理】 肝细胞癌的分型, 1901年Eggel将之分为 结节型 巨块型 弥漫型
.
4
1.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病理】 1979 年 我 国 肝 病 协 会 肝细胞癌的分型, ⅰ结节型 ⅱ块状型 巨块型 单块多块 融合型 ⅲ弥漫型
.
17
1.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18
.
19
1.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Ⅱ巨块型特点 ⅰ形成巨大低密度肿块,占据肝脏一 叶之大部分 ⅱ边缘不锐利 ⅲ周围常有子灶
.
20
1.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12
1.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临床表现】 早期无明显症状, 一般症状有消瘦、无力、食欲减退、 肝区疼痛 约 1/3-1/2患者有低烧。 黄疸为晚期症状。 还有的表现为急性腹痛,肿瘤破裂 AFP成倍增高
. 13
1.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43
1.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鉴别诊断】 肝血管瘤:早出晚归 肝硬化结节:动脉期、门脉期无明显强化 肝脏腺瘤: 无快进快出 FNH: 中央瘢痕 肝转移瘤: 肿瘤边缘增强,牛眼征
.
44
2.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ellular carcinoma
总述

肝脏恶性肿瘤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脏是转移瘤的常见部位之一。
转移途径:血行(经门脉、经肝动脉)、淋巴和直接侵 犯。
多来自消化道、肺、胰腺、肾及乳腺等。
转移瘤的大小、数目和形态多变,以多个结节灶较普遍, 也有形成巨块的。
其组织学特征与原发癌相似。可发生坏死、囊性变、病 灶内出血及钙化等。
临床兼有原发癌症状及转移癌本身引起症状,此外, CEA生高有一定意义。
18
医学PPT
19
动脉造影:肝右动脉增粗,肝右叶见异常血管 团块,动脉期显示血管增多,呈较幼稚的不规 则增粗、扩张,动脉早期见门静脉显影。门静 脉主干扩张,其内见明显的充盈缺损。门静脉 血流为逆向,胃冠状静脉等侧支血管明显扩张 迂曲。
栓塞过程:以40-50%NBCA超选择注入病灶后 造影显示门静脉早期显影现象已基本消失,只 显示病灶局部门静脉分支。门静脉主干不显影。 继之以10毫升碘化油混合DDP60毫克、吡柔比 星60毫克、5-FU750毫克乳化后注入肝总动脉行 栓塞化疗。 在栓塞化疗术中病人病人左季肋部 疼痛,经对症处理后缓解。
医学PPT
3
肝细胞癌影像学表现—CT
平扫:密度,形态,境界。 增强扫描反映肿瘤内造影剂“快进快出”的特点,时
间-密度曲线呈速升速降型。 动脉期明显强化,实质期及平衡期呈相对低密度。 肿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坏死、囊变、分隔) 。 肿瘤血管及肝内血管受侵犯。例如:肝动脉-门静脉
分流,门静脉或(和)下腔静脉内瘤栓,表现为血管 腔内充盈缺损。 假包膜和血管受侵犯是可靠征象。
医学PPT
27
医学PPT
28
胆管细胞癌
医学PPT
29
胆管细胞癌
医学PPT
30
胆管细胞癌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有钙化、强化不均匀、持续强化,瘤周胆管扩
张、肝叶萎缩、门脉分支闭塞,血管受侵, AFP阴性。 【鉴别诊断】 与少血供肝细胞癌有时不易鉴别
医学PPT
31
肝转移瘤 (secondary tumors of liver)
小肝癌:直径小于3cm单发结节,或2个结节直径之和 〈3cm。
临床症状呈多样性,化验检查AFP常升高,阳性率大 于70%。
主要由肝动脉供血,容易侵犯血管、胆管及淋巴形成 肝内外转移、静脉瘤栓及阻塞性黄疸。
医学PPT
2
肝细胞癌影像学表现
【肝动脉造影】 肿瘤供血的肝动脉扩张 肿瘤内显示异常肿瘤血管 肿瘤染色 肝血管受压拉直、移位,或被肿瘤包饶 动静脉瘘 肿瘤湖征
医学PPT
22
肝硬化、右肝小肝癌
医学PPT
23
左肝癌,门静脉瘤栓
医学PPT
24
肝细胞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组织学、影像学、血清学 【鉴别诊断】 血管瘤 肝硬化再生结节 转移性肝癌 肝腺瘤 FNH 炎性肿块
医学PPT
25
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ellular carcinoma)
医学PPT
4
巨块型肝癌
医学PPT
5
右后叶肝癌
医学PPT
6
肝硬化并肝癌
医学PPT
7
肝癌
医学PPT
8
左叶肝癌并 腔静脉瘤栓
医学PPT
9
肝癌并门脉 广泛癌栓
医学PPT
10
右叶肝癌
医学PPT
11
肝癌大部囊性变(壁结节)
医学PPT
12
包膜下肝癌
医学PPT
13
包膜下肝癌
医学PPT
14
右叶小肝癌
肝脏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郧阳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
医学PPT
1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是亚洲人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70%继发于乙型 肝炎,肝硬变,男性多于女性。
分型: 1.巨块型:肿瘤直径≥5cm,最多见。 2.结节型:肿瘤直径<5cm,单发或多发。 3.弥漫型:较少见,肝内弥漫分布小结节病变。
医学PPT
32
肝转移瘤影像学表现
【肝动脉造影】多血供、少血供
【CT】
肝内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病灶;囊变、钙化等;界不清或 清楚。
增强后肿瘤强化,境界清楚;
“牛眼征”—表现为病灶中心为低密度,边缘为高密度 强化,最外层密度又低于肝实质。
【MRI】 T1WI为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 “环靶征”—肿瘤中心T2WI为高信号;T1WI为低信号; “亮环征”或“晕征”—T2WI瘤周呈高信号环(与肿瘤
医学PPT
15
肝癌并门脉癌栓
医学PPT
16
肝癌并包膜下出血
医学PPT
17
病例
男性53岁,以腹胀纳差消瘦3个月余加重1周入院。 有慢性肝炎病史10余年。
CT扫描:显示肝形态异常,肝内占位病变,动 脉期强化明显并见门静脉早期显影。门静脉主干 见巨大充盈缺损。胃底脾门等静脉明显扩张迂曲。
医学PPT
指发生在肝内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它部位 者另述。
组织学表现为腺样分化或伴有粘液分泌,富于 纤维性间质,比肝细胞癌硬。
呈少血供型。
临床症状常表现为上腹痛及腹块,胆管阻塞出 现黄疸。常有胆管结石病史;AFP阴性。
医学PPT
26
胆管细胞癌影像学表现
【肝动脉造影】 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不明显,可见邻近血管的改变。 【CT】 平扫为边缘不清低密度肿块,瘤内可有钙化、结石。 动脉期肿瘤强化不明显 实质期轻度强化,平衡期强化渐明显(延迟强化)。 近肝门者,肿瘤周围见扩张胆管或肿瘤包埋胆管。 附近肝叶萎缩和门静脉分支闭塞。 【MRI】 表现与肝细胞癌相似。可见瘤周血管受侵、胆管扩张。
周边水肿或丰富血供有关)。
医学PPT
33
医学PPT
34
医学PPT

35
医学PPT
36
医学PPT
37
医学PPT
20
同前病例栓塞前造影
栓塞后造影图象
医学PPT
21
肝细胞癌影像学表现—MRI
T1WI稍低或等信号,肿瘤出血或脂肪变性为高信号, 坏死囊变则出现低信号;
T2WI为稍高信号; 巨块型肝癌T2WI信号多不均匀,呈“镶嵌征”。 门静脉周围出现高信号套袖状水肿,或肿瘤内出现 偶数回波重聚性高信号血管影提示肿瘤侵犯血管。 MRI发现肿瘤假包膜和血管受侵或肿瘤内的脂肪变性 征象,则支持早期肝癌的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