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解读春晚小品三十年的幕后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3年,央视春晚[微博]拉开序幕,小品这种为“中国特色晚会”量身定制的节目形态也赢得一席之地,并逐渐成长为春晚这道大餐的主菜。
在这三十年里,小品的内容及风格不断变化,家喻户晓的小品演员也在悄悄更新换代。
观众们从这些小品中看到了世事变迁,而台前幕后的创作者对此也有不同的解读。
1983-2013年戏剧习作借助电视平台红遍全国,专家、主创解析30年发展历程
春晚小品:中国特色全民娱乐方式
1983年,央视春晚拉开了序幕。
中戏表演系的一个观察生活练习《买花生仁的姑娘》被搬上了春晚舞台。
同年舞台上被称作小品或者喜剧小品的还有王景愚的《吃鸡》,以及严顺开的《逛厂甸》《弹钢琴》《阿Q的独白》。
尽管早期定义稍显混乱,但小品,作为一种为中国特产——“晚会”量身定制的节目形态还是赢得了一席之地,并逐渐成长为春晚这道大餐的主菜。
去年,“小品王”赵本山[微博]多年来首次缺席央视春晚,今年甚至宣布退出小品界,而连续24年登台的黄宏今年也没有露面。
与之对应的是,以“贺岁舞台剧”打开局面的戏剧团体“开心麻花”连续两年登场,代际更替的讯息越来越清晰。
本报记者耗时两个多月独家采访了赵本山、陈佩斯、黄宏、王景愚、蔡明[微博]、潘长江[微博]、巩汉林、沈腾[微博]等春晚小品“熟脸”,以及黄一鹤、赵连甲、何庆魁、束焕等幕后功臣。
他们记忆中“春晚小品30年”的点滴,也折射着30年来的社会变迁。
溯源戏剧院校的教学训练
小品,作为央视春晚上最受欢迎的语言类节目形式,三十年来为观众带去了许多欢笑,也让一批明星家喻户晓。
追根溯源,小品最早来源于艺术院校教学所进行的训练用的戏剧小品。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在《演员的自我修养》中提及“戏剧小品”的概念,将其定位为“培养演员的心理技巧和想象力的训练手段”。
据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副教授胡薇介绍,以戏文系教学中的写作训练为例,学生要先从散文入手,逐渐过渡到简单事件小品及复杂事件小品,之后进行几轮的短剧练习,最后才进入到毕业大戏的创作。
除了戏剧领域,音乐、美术等其
他艺术门类也有小品的身影,比如“器乐小品”“速写小品”等等,许多艺术大师都有过不少这样的练手之作。
“小品虽小,却是五脏俱全。
一部大戏所该有的起承转合它都有,只是缩小了格局,精简其过程,浓缩出精华。
小品本身也并不意味着粗糙和浅薄,因为‘以小见大’是每一个好的小品必备的特征。
”
“对于系统的艺术教育而言,小品是学习创作的必经之途,但教学所用的戏剧小品与春晚小品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胡薇称教学小品只是艺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训练阶段而非终点,只要能自圆其说,对内容、题材,悲剧或是喜剧,大众还是小众,没有限制。
春晚小品则不同,它生来就是一个可以直面大众的成熟作品,甚至由于春晚平台的特殊性,它所受到的关注与其影响力可能要远远超过任何一部大戏。
成形电视媒介塑造小品形式
1984年春晚的《吃面条》,让中国观众知道了什么是“小品”。
在那之前,是哑剧。
王景愚的《吃鸡》,就被称之为“哑剧小品”。
“哑剧是从国外传过来的,有规律性和套路可循。
”陈佩斯说:“但当时我们的小品,还没有完整地在舞台上出现过,也没有现成的模式,都要自己摸索着来。
戏剧在过去都是整台大戏,属于单独完整的艺术形式,可是用一个十几分钟的东西把它切分出来,穿插在晚会节目里,这种形式是我们近代没有的。
”不过近些年,陈佩斯在一些古代戏剧资料里发现,最早的小品形式从汉唐时期就有,“比如唐宋的参军戏,只是到了近代,因为某种原因被淹没了。
”
“早期的小品演员,随便拿一个题目,就可以演上十来分钟,即兴的内容比较多。
包袱也不会卡得特别紧,后来慢慢地小品就规范化了,因为它借助了电视这个媒介,就有了各种技术上的限制,镜头、时长啊,也就有了小品编剧。
”早期春晚编导组成员赵连甲称:“如果你留心观察早年春晚的报幕名单,小品相声等语言类节目都没有‘作者’或者‘编剧’的署名。
因为那时的节目是集体讨论出来的,最后分工,谁写谁排,没署名一说。
”
“任何样式的艺术都是生于民间、兴于民间的。
电视普及在民间、小品落户电视,就兴于民间。
”何庆魁认为电视让小品走向繁荣,各地小品带有明显的地方风格,如北京人艺风格的京味小品,带有相声曲艺风格的天津小品;黑色幽默风格的南方小品,以及从二人转“拉场戏”转化的东北小品等。
这些小品在登上电视特别是春晚后,也一定程度上普及了地方文化,比如东北方言。
发展从戏剧出发,又回归戏剧
早期登上央视春晚演出小品的王景愚、陈佩斯等人,作品带着显著的戏剧小品转型而来的痕迹,风格“从戏剧小品出发,渐渐向晚会气质走近”,胡薇特别提及陈佩斯、朱时茂[微博]这对黄金搭档,“他们的《吃面条》《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等作品,人物关系的变化和层次很清晰,重视对角色心理层面的展示,运用了角色的倒错与置换、人物内心与表面的差异、意识与潜意识的矛盾等喜剧创作技法,再加上两人的精彩演绎,让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陈佩斯日后告别春晚,专注于戏剧舞台,进一步发展陈氏喜剧风格。
“他的作品重视戏剧性的营造,相较当下泛滥的‘挠痒痒’‘抖机灵’式的喜剧,显得更老派和扎实。
”《中华艺术通史》中曾对陈佩斯的小品有过这样的一段文字描述,大致内容是陈佩斯的小品有悲剧的味道,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小品比较高级,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原因。
对于这样的评价,陈佩斯表示认可:掌握喜剧的方法,就是要抓住故事的悲情内核,并把它延伸变成喜剧因素,用不同结构编织成不同作品。
如果没有悲的内核,喜剧就如同一盘散沙。
在胡薇看来,以赵本山、潘长江、巩汉林等人为代表的小品,从东北二人转生发而来,借助语言的魅力,令现场效果十足。
“这类小品比较依赖于演员本身的特征。
赵本山有多年的底层经验,对观众的接受心理把握准确。
他们以调侃、变形的方式演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这种接地气的平民性很受观众欢迎。
”
这几年,宋丹丹[微博]、赵本山、黄宏等老人相继退出春晚。
2011年“开心麻花”登台,这让胡薇感受到“晚会小品开始向戏剧小品回归的一种趋向”。
十年前,“麻花”首创“贺岁舞台剧”概念,以“智慧盘点年度事件+精彩动人故事+幽默表演风格”的风格,在戏剧圈独树一帜。
十年间,“麻花”已累积了超过20部舞台剧作品,成为了北京城里人气最旺的戏剧团体之一。
“只要在剧场看过‘麻花’演出的观众,就一定难以忘记台上台下热烈欢乐的气氛。
麻花式喜剧这种重视即时的剧场效果特点,也是他们与春晚小品舞台天生绝配的原因。
”
【30年大事记】
1983
第一届春晚首开小品先河,严顺开、王景愚登场
1984
陈佩斯、朱时茂联手登场
1987
郭达、赵丽蓉登场;首创动物小品(1992年还有一个)
1989
黄宏开始连续24年上春晚,宋丹丹亮相
1990
赵本山、巩汉林亮相
1991
蔡明登场
1992
潘长江亮相,巩汉林、赵丽蓉成搭档;观众票选开始
1993
郭冬临登场,郭达、蔡明成搭档
1995
赵本山带范伟[微博]登场
1998
赵本山、范伟、高秀敏形成“铁三角”
1999
赵本山开始与宋丹丹合作;赵丽蓉最后一个小品,次年去世;赵本山开始连续13年成“小品王”
2004
高秀敏最后一个小品,次年去世
2006
首次出现南方小品,而且一上就是两个
2010
再次出现南方小品(《50块钱》)
2012
赵本山多年来首次未上春晚;“开心麻花”团队首次亮相
2013
黄宏24年来首次未上春晚
专题策划统筹/金秋黄维嘉
专题采写/新京报记者勾伊娜天蓝陈然刘玮
数说小品
30年(共31届)央视春晚小品总计178个,平均每年5.7个
最为普遍的情况(20届)是每届5-7个小品
演员最多的单个小品是1999年的《减肥变奏曲》(10个演员)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责编:葱尾) 本文转载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