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by 张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新媒体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by 张铮
作者:张铮
1、概况
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旧”而言。
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
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
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
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
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
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
(熊澄宇,2000)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出现,是指以前没有出现的;一个是影响,所谓影响就是受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而产生变化的,
这两种媒体形态是我们现在说的新媒体。
当然新媒体并不是终结在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这
样一个平台上。
科学技术在发展,媒体形态也在发展,我们今天恐怕是需要去关注在数字
媒体之后的新媒体形态。
199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兼媒体实验室(MediaLab)主任尼葛洛庞蒂(N.Negroponte)推出了新作《数字化生存》(《BeingDigital》),将数字化提高到了空前未有的地步。
他认为,如果说物质时代世界
的基本粒子是“原子”的话,那么构成信息时代新世界的基本粒子就是“比特”(bit,binarydigit之缩写)。
“比特,作为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就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没有重量的比特”。
他的一句名言“计算
不再和计算机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传遍了全球。
尽管尼氏将“比特”褒扬得近乎无所
不能的观点受到一些人的批评,尽管“数字化将决定我们生存”的论断也受到一些人的质疑,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无法回避眼前的事实: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
中国家,要想在新世纪全球性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数字化差距,甚至掌握更大的主动权,摆在面前的挑战无疑是巨大而严峻的。
当数字化开始影响人类社会的时候,站在潮流前面的著名的IT界巨头、传播界巨头和未来学者纷纷对数字化进行阐述。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推进,国际上不少著名研究机构和高等院
校纷纷成立类似的研究中心或实验室。
中国国内一些新闻传播研究机构和院校从20世纪
末也陆续整合资源,成立相应机构,开展相关研究。
如华中科技大学在原新闻系的基础上,于1998年4月正式组建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形成了以人文社科与电信,计算机等工科
交叉的教学、研究新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于1999年4月正式成立网
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并于2002年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100个重点学科;北京广播学院
于2000年4月成立全国首家网络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于2000年4月成立了
新媒体研究中心,在理论研究(包括媒介形态变化研究、网络传播理论研究、网络与社会
互动研究、人机界面与交互理论研究等)、应用研究(包括新媒体技术开发与应用、信息
传播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电子出版技术、交互媒体设计等)及政策研究(包括我国信
息化进程中政策法规研究、新媒体传播政策研究等)三个方面展开工作;上海交通大学于2002年9月成立媒体与设计学院,下属有新闻传播系、数字影视中心、现代传播研究所和艺术、设计类系、研究所、实验室,体现“文理渗透、技术与艺术结合,数字化、国际化、
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思路,依托其先进的数字技术平台,力图构建新型的媒体与艺术设计学科新格局。
在重大课题的研究上,国家也连年设立项目,不断加大投入。
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闻学与传播学科1996年设立项目《多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电子出版事业发展和宏观管理研究》;1998年设立项目《新闻传播手段的数字化:现状透析与发展预测》;1999年设立项目《网络传播新发展及其对策》;2000年设立项目《网络出版理论和实践的研究》;2001年设立项目《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挑战及对策研究》、《网络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挑战及对策研究》;2002年设立项目《传播技术发展史研究》、《传播技术最新发展及其影响研究》。
按照中宣部的要求,2003年,对于新闻宣传、理论宣传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工作,其中网络新闻宣传和理论宣传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仅人民网、新华网等就网络媒体目前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析和规划。
中国社会科学院于9月也完成了《人文社会科学在网络化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调研课题体现了国家社科基金对传播科技、数字传媒及网络媒体研究领域的重视。
二、代表性著作与译著
1994年
主要译著
1、《信息崇拜》[美]罗斯扎克著苗华健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4;
1997年
主要著作
1、《网络,席卷全球的风暴》袁道之、白莉著,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2、《网络为王》胡泳、范海燕著,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3、《网络化生存》乔岗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4、《黑客:计算机时代的牛仔》胡泳、范海燕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生活在网络中》严峰、卜卫,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6、《得乐园·失乐园:网络与文明的传说》李河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主要译著
5、《信息社会的理论与模式(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崔保国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主要译著
1、《世界传播概览:媒体与新技术的挑战》[法]洛特非·马赫兹著师淑云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2、《未来会如何:信息新世界展望》[美]迈克尔·德图佐斯著周昌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3、《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美]唐·泰普斯科特著陈晓开、袁世佩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美]威廉·J·米切尔著范海燕、胡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2000年
主要著作
1、《网络记者》李希光主编,重庆:三峡出版社,2000;
2、《技术传播》金兼斌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主要译著
1、《多媒体时代与大众传播》[日]桂敬一著刘雪雁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2、《大汇流:整合媒介、资讯与传播》[美]鲍德·温等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3、《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菲德勒著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信息空间》[英]布瓦索著王寅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5、《第二媒介时代》[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晔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麦克鲁汉精粹》[加]埃里克·麦克鲁汉、弗兰克·秦格龙编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2000;
7、《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晔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美]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著张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9、《数字达尔文主义:网络时代的生存竞争策略》[美]埃文·施瓦茨著陈正平译,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
2001年
主要著作
8、《网络新闻学》杜骏飞著,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9、《网络媒体概论》匡文波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0、《网络新闻传播概论》雷跃捷、辛欣主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11、《网络媒体的策划与编辑》何苏六主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12、《网络艺术》关玲主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13、《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陈卫星主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14、《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邓忻忻主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15、《网络传播与知识经济》周鸿铎主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16、《网络传播与现代教育》丁俊杰主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17、《网战——中国新闻界悄悄孕育的革命》唐小兵陈新华,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主要译著
1、《新媒介与创新思维》,熊澄宇选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认同的空间》,(英)戴维·莫利,凯文·洛宾斯著,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数字麦克罗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2001;
2002年
主要著作
1、《数字化时代的新闻理论与实践》陈绚,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新媒体革命:技术、资本与人重构传媒业》,陆群,张佳兵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新媒体与广告》,陈刚等著,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新媒体征战》,蒋青著,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5、《网络媒体经营战略》,赵曙光,耿强著,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主要译著
1、《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美]斯皮内洛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新媒体教父》,(美)玛西雅·雷登·特纳;华经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电视广播和新媒体写作》,(美)罗伯特·赫利尔德著谢静等译,希利亚
德,R.L.(Hilliard,RobertL.),1925-著,2002;
4、《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美)罗伯特·拉罗斯,约瑟夫·斯特劳巴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003年
主要著作
1、《非线性叙事:新媒体艺术与媒体文化》许江,吴美纯主编,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2、《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方兴东、王俊秀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
主要译著
1、《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美)约书亚·梅罗维茨著,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
2、《软边缘:信息革命历史与未来》,(美)保罗·利文森,熊澄宇等译,北京:清华大
学出版社,2002;
2004年
主要著作
1、《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黄鸣奋著,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主要译著
1、《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英)戴维·冈特利特主编,彭兰
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新闻业与新媒介》,(美)约翰·V·帕夫利克著,张军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手机》,(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005
1、《新媒体技术》,(美)约翰·V·帕夫利克著,周勇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从上面的著作和译著来看,近10年来的新媒体研究工作的成果颇丰,但是可以看得出来,在译著方面,除了几位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少数专家的著作被介绍到中国之外,其余译
著均为美国学者的著作。
从这一点也看得出来目前美国代表着目前新媒体研究方向的顶尖
水平和中国的新媒体研究所追随的方向。
除上述论著与译著之外,在大型工具书出版方面也取得乐丰硕的成果。
2002年6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首次出版了《中国互联网年鉴》。
2002年1月,《中国电子商
务年鉴》创刊卷,更以洋洋100万字的规模,全面记录和反映了各领域各行业电子商务应
用的发展状况。
该年鉴2003年4月出版第二卷,其中收有新闻网站的整体发展状况及在
电子商务领域的拓展状况。
2003年8月,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组织编写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出版,这是互联网1994年进入中国以来第一部比较
全面地反映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综合性大型文献资料,也是我国互联网8年发展情况忠
实的记录。
这三部大型工具书中均设有“网络媒体”部分。
2001年6月出版的《中国网络语
言词典》(于根元主编),是国内语言学界参与的第一本网络语言词典。
三、代表人物与观点
1、闵大洪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主任。
近年来致力于传播科技研究,尤其是网络传播研究。
出有专著《传播科技纵横》(1998年4月,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在“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站()中设有个人在线文库《大洪视点》。
2001年6月,创办面向媒体工作者的新闻性学术性的邮件列表刊物《e传播周刊》。
其专著《传播科技纵横》的主要观点为人类传播的历史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
传播、电子传播等四个阶段,现正进入众多新媒体传播的崭新阶段。
传播科技的每一次重
大进步、每一项重要发明,都对人类的生活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今天,世界已进入信息
时代。
传播科技正发挥着空前未有的威力与魅力,并促进人们反思传播科技发展对人类社
会的影响;传播科技发展与人;传播科技发展的利与弊;传播科技发展与文化传统;传播
科技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传播科技发展与国家技术政策;传播科技发展与传媒市场;传
播科技发展与传媒管理;传播科技发展与全球化等等。
同时,他还对中国网络媒体史的分
歧进行了探讨。
将10年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1995—1998,网络媒体步入中国传播领域。
这一时期的最主要特征是: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纷纷
上网,以电子版、网络版为基本形态,这是中国网络媒体的初级阶段。
(2)1998年底—1999,商业门户网站涉足网络新闻传播领域。
这一时期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基于互联网发
展带来的新变化——门户网站的出现,特别是门户网站涉足网络新闻传播,对国内以往的
新闻和信息传播格局给予巨大的冲击,奠定了门户网站在网络新闻传播领域中的领先地位。
(3)2000—2001,党所领导的网络媒体体系形成这一时期的最主要特征是:在党中央的
部署下,主流新闻媒体网站迅速增加实力,形成综合性新闻网站形态,同时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重点新闻网站陆续建立,形成了党所领导的网络媒体体系,建构起中国互联网新闻传
播的基本格局,网络新闻传播法规建设及相应的管理机构的设立亦同时起步。
(4)2002—网络媒体成为中国重要的传媒形态这一时期的最主要特征是:不少新的传播形态开
始出现(如博客)、新闻网站队伍进一步壮大、门户网站开始赢利、宽带网络和无线移动
网络开始普及、网上民意表达空前活跃……就规模和影响而言,网络媒体已在中国传播格
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自身也由不成熟的媒体走向成熟的媒体。
2、明安香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传播学研究室主任,其新媒体方面的代表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
其新媒体研究方面的主要观点为:信息高速公路给大众传
媒带来了变化——谋求更合理的存在。
其主要体现在:(1)大众传媒将面目全非。
报纸:由印刷报纸到电脑网络报纸、电子便携报纸;电视:数字式、高清晰度、互动式家庭影院;广播:数字式广播将给人们提供音质更好、接受效果更稳定的高保真、立体声无线广播;
电影:在数字式、大屏幕、高清晰度的电视机把“电影院搬进家庭”以后,电影院将采用激
光全息成像系统,为观众在影院创造出一个三维的或虚拟的现实,力图把观众拉回影院;
书籍、杂志:印刷书籍、杂志将与其电子网络版和未来的平板便携式电子出版物长期共存,最后将以电子出版物为主而印刷出版物为辅。
电子出版物在一代人以后基本取代传统印刷
出版物的总趋势则是可以肯定的。
(2)新闻运作方式将根本改变。
电脑辅助新闻学应运而生,电脑辅助新闻学的主要内容即电脑辅助新闻学包括四个方面(即四个“R”):电脑辅助报道(ComputerAssistedReporting,简称CAR)、电脑辅助参考(ComputerAssistedReference,CAR)、电脑辅助研究(ComputerAssistedResearch,CAR)、电脑辅助聚会(ComputerAssistedRendezvous,CAR)。
网络采访最终将成为日
常新闻报道的主要采访手段。
(3)受众与媒介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首先,受众不再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掌控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其次,受众将与新闻工作者一样容易的获得新
闻信息的第一手材料;再次,受众将与大众传媒一样拥有随时发布新闻报道、报道新闻事
件和生产新闻产品的能力;最后,大众媒介将丧失新闻发布的垄断地位。
(4)媒介工作者面临根本性转变。
互联网络、多媒体的全新信息传播环境,给媒介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提出
了崭新的要求.在互联网络、多媒体时代,媒介工作者至少应具备以下崭新的主要业务素质:A.熟练运用互联网络、多媒体等新媒介的能力;B.借助互联网络、多媒体进行采访的能力;
C.运用多媒体、超文本进行新闻写作、报道的能力。
D.很强的验证、过滤信息的能力。
E.
深入研究、深度报道的能力。
F.平等交流的能力。
⑺较强的外语能力。
3、熊澄宇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
其新媒体方面的主要的学术观点为:(1)关于新媒体的定义。
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旧”而言。
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
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
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
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
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
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
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出现,是指以前没
有出现的;一个是影响,所谓影响就是受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而产生变化的,这两种媒体
形态是我们现在说的新媒体。
当然新媒体并不是终结在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这样一个平台上。
科学技术在发展,媒体形态也在发展,我们今天恐怕是需要去关注在数字媒体之后的
新媒体形态。
(2)关于新媒体时代的分众传播。
他认为,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动的动态的过程,网络作为新媒体不是终结,媒体及媒体形态的发展越来越向人性化的方
向发展。
熊教授指出,新媒体时代各个媒体的边缘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融合,概括来说就
是“并存互补、融合创新”。
传统的大众传播是一点对多点,更多的代表政府,分众传播则
承认差异,尊重个性,这是一个进步,体现了更人性化的需求。
(3)关于信息社会4.0。
所谓信息社会4.0是指信息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信息社会1.0指信息技术发展阶段,如
买设备铺网络;信息社会2.0是指信息产业发展阶段,建构具有自主版权的软硬件产业;
信息社会3.0指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主要是指以电子商务代表的新经济形态;信息社会4.0指信息社会的社会建构阶段,主要指在信息技术影响上,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生产关系领域
的变革。
4、祝建华
香港城市大学英语传播系教授,大众传播理论与方法学家。
他系统研究和介绍了“媒体领域论”、“新媒体需求论”等新理论概念和“数码沟指标”等新方法,用于将“数码沟”从一个比喻
提升为科学概念、将有关研究从非理论化的猜想提升到了严谨的学术探讨。
5、陈卫星
北京广播学院教授。
透过《新媒体的传播学》反思可以看去其对新媒体的主要观点。
新媒
体首先是一种技术形态。
每一种技术发明及其成果转化都直接对当时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发
展的象征表现提供一个媒介化的工具。
新媒体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传播生态。
新媒体的传
播网络本身是作为社会依附和社会属性的形式和结构的一部分,它的技术扩展取决于社会
的整合能力。
人与新媒体的关系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操纵关系,而通过新媒体的扩张所形成
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传播关系要复杂得多。
在新媒体的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工业是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财富资源和投资方式,同时是政治、经济和文化支配的手段。
传播
机器同时是美学话语的生产者和社会政治秩序的维护者。
6、彭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她认为从网络发展的现有水平看,我们至少可以从下列四
个角度来认识网络和它包含的关系:一、网络是一种计算机网络;二、网络是一种媒体;三、网络是一种属于成员的虚拟空间;四、网络是一种商业平台。
同时,她也对中过网络
媒体发展的分期进行了讨论。
她将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第一个10年,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1)1994—1995,中国网络媒体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2)1996—1998,中国
网络媒体实现了从少到多的发展;(3)1999—2000,中国网络媒体实现了从单一模式到
多种道路的探索;(4)2001—2002,中国网络媒体实现了向规范化、规模化运作的转折;(5)2003—,中国网络媒体开始跻身主流媒体的行列。
7、方兴东
中国“数字论坛”成员,“博客中国”发起人,互联网实验室(Chinalabs)共同创始人。
他对
新媒体方面的观点基本上都是基于博客(Blog)提出来的。
他认为个人网站是互联网络的
基础和驱动力。
他认为Blog是一个个人网络化的工具,是个人在网络上建设自己的工具。
Blog是个人在网络里的一个境像,它可以把你在网络中的方方面面呈现出来。
Blog可以把
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这几种形式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很综合的应用。
Blog与网
络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Blog以自我为中心。
由于参与的人多,Blog中往往有更真实、更具深度的文章。
四、主要论文
由于近10年来对于新媒体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不少文章均为对新媒体现然和
应然状态的思考,普遍的缺乏理论的创新和方法论的指导。
在此介绍两篇论文,其重要的
意义就在于在新媒体研究方面具有理论创新与方法创新的开创性工作。
1、祝建华与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
祝建华的《不同渠道、不同选择的竞争机制: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香港《中国传媒报告》(ChinaMediaReports)2004年第2期)提出了一个描述、解释和预测受众为何使用新媒体
技术的新理论概念:“新媒体权衡需求”(WeightedandCalculatedNeedsforNewMedia,简
称WCN),以填补扩散研究和使用与满足文献中的一项重要空白。
权衡需求这一概念整合了新媒体采纳与使用过程中的两个潜在机制,即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对比以及受众对
媒体的各种需求之间的权衡。
基于对这两种微妙机制的详细分析与阐释,权衡需求的理论
观点认为:当且仅当受众发觉其生活中某一重要需求已经无法被传统媒体满足、并且认为
新媒体能够满足该需求时,他们才会开始采纳并持续使用这一新媒体。
本研究采用中国内
地的互联网使用调查数据对权衡需求理论进行了检验。
数据来自于2000年底在北京和广
州两地成年人中进行的一项大规模抽样调查,从中获取了为权衡需求概念的效度以及其解
释力和预测力的验证提供了有力且一致性较高的实证依据。
2、金兼斌与创新扩散论
《互联网在我国的扩散研究》(此文发表于2001年中国传播学会年会,2001年7月3日
-5日在香港召开)是运用EverettRogers创新扩散理论利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我国互联网发展的论文。
该研究从创新扩散的观点对互联网在我国的扩散过程进行了系统层面的
分析。
借用正交与均匀实验设计中用来描述S形生长曲线的Weibell模型,本研究在既有
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求出了我国及其代表性的九个省、直辖市的互联网扩散回归方程,对
我国及其多个地区的互联网扩散模式作了理论上的概括和描述。
在此基础上,还对我国及
其不同地区今后的互联网扩散情况进行了预测。
根据该研究,我国不同地区在互联网扩散
进程上差别很大,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现象;只有少数地区的互联网扩散已越过临界数
量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初步扩散阶段;而我国的总体扩散水平尚未
达到临界数量点。
该研究预测,大约到2002年年底,我国的互联网扩散将在总体上达到
临界数量点,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
五、目前我国新媒体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注重大众媒体研究而忽视个人媒体研究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媒体是信息载体,新是相对旧而言。
一种新出现的信息载体,
其受众达到一定的数量,这种信息载体就可以称为“新媒体”。
就目前的现状来说,不仅仅
是互联网,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录机、数字录音笔、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电子书(eBook)、MP3(MPEGAudioLayer3)播放器、MD (MiniDisk)播放器、摄像头(Digitalvideocamera)、扫描仪、DVD播放机、光盘刻录机、数字投影仪、3G手机、PS2及XBOX游戏机等等,以及用于媒体的各类数字专业设备等都
可以视为新媒体。
但是,在上面的综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目前的新媒体研究的视角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