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

合集下载

综合布线测试规范

综合布线测试规范

综合布线测试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综合布线测试规范,以确保布线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涉及综合布线的测试过程。

2. 目标综合布线测试的主要目标如下:- 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 确保综合布线系统在安装后能够稳定地运行;- 提供确定综合布线系统潜在问题的方法;- 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3. 测试准备在进行综合布线测试之前,应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定义测试的范围和目标;- 清理测试区域,确保没有阻碍测试的障碍物;- 准备必要的测试设备和工具。

4. 测试过程综合布线测试过程包括以下步骤:4.1 可视检查首先进行可视检查,目的是确保布线系统的外观和安装符合要求。

在可视检查中,应关注以下方面:- 布线系统的布线路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布线系统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见;- 布线系统的安装是否牢固;- 布线系统的防火措施是否有效。

4.2 功能测试接下来进行功能测试,以验证布线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功能测试包括以下内容:- 随机选择若干个终端设备进行连接测试,确保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测试网络连接速度和稳定性,确保网络性能符合要求;- 测试电话和音频系统的正常工作。

4.3 性能测试在性能测试中,对布线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以确保其满足性能要求。

性能测试包括以下方面:- 测试布线系统的带宽和传输速率;- 测试布线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测试布线系统在长时间运行时的可靠性。

4.4 文件和记录测试完成后,应及时记录测试结果和相关信息。

包括以下内容:- 测试日期和时间;- 测试人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测试范围和目标;- 可视检查和功能测试的结果;- 性能测试的结果;- 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结论综合布线测试是确保布线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步骤。

通过遵循本规范的要求,可以提高综合布线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测试完成后,应及时整理测试记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综合布线测试实验报告(3篇)

综合布线测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和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方法、测试工具的使用,以及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通过实验,加深对综合布线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从事网络工程等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1. 实验设备- 综合布线测试仪:FLUKE DSP-4000系列- 双绞线:Cat.6- 光纤:单模或多模-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 网络线缆:RJ45网线、光纤跳线等2. 实验步骤- 测试准备1. 确认实验环境,包括设备、线缆等。

2. 根据实验要求,搭建测试网络。

3.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 双绞线测试1. 使用FLUKE DSP-4000系列测试仪,对双绞线进行测试。

2. 测试项目包括:接线图、电阻、长度、传输延迟、衰减、串扰等。

3. 将测试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判断测试是否合格。

- 光纤测试1. 使用FLUKE DSP-4000系列测试仪,对光纤进行测试。

2. 测试项目包括:信号衰减、连接损耗、插入损耗、反射损耗等。

3. 将测试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判断测试是否合格。

- 测试结果分析1. 分析测试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

2. 对比设计要求,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3. 提出改进措施,确保布线系统正常运行。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双绞线测试结果- 本次实验测试了10条Cat.6双绞线,测试结果如下:- 接线图:10条线缆接线正确,无短路、开路等问题。

- 电阻:10条线缆电阻均在标准范围内。

- 长度:10条线缆长度均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 传输延迟:10条线缆传输延迟均在标准范围内。

- 衰减:10条线缆衰减均在标准范围内。

- 串扰:10条线缆串扰均在标准范围内。

- 结论:双绞线测试结果合格,满足设计要求。

2. 光纤测试结果- 本次实验测试了5条光纤,测试结果如下:- 信号衰减:5条光纤信号衰减均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 连接损耗:5条光纤连接损耗均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综合布线测试及相关技术

综合布线测试及相关技术
1.现场验收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验收除了类似于水平干线子系统的验收内容外,还要检查楼层与楼层之间的洞口是否封闭,以防火灾出现时,成为一个隐患点;线缆是否按间隔要求固定;拐弯线缆是否留有弧度等。 管理间、设备间子系统验收,主要检查设备安装是否规范整洁。
(3)垂直干线子系统验收
文档验收主要是检查乙方是否按协议或合同规定的要求,交付所需要的文档。系统测试验收就是由甲方组织的专家组,对信息点进行有选择的测试,检验测试结果。
5.光纤布线系统测试
4.故障诊断
网络故障,除了电缆、网卡等等网络设备可能出现故障以外,还有其它的网络布线和一些调整变更等,都可能出现故障。所以网络管理人员应对网络有清楚的了解,一旦出现故障能立即定位排除。
端-端的损耗测试。端-端的损耗测试采取插入式测试方法,使用一台功率测量仪和一个光源,先在被测光纤的某个位置作为参考点,测试出参考功率值,然后再进行端-端测试并记录下信号增益值,两者之差即为实际端到端的损耗值。
2.文档与系统测试验收
对于测试的内容主要有: (1)电缆的性能测试,包括5类线的接线图、长度、衰减、近端串扰要符合规范;超5类线的接线图、长度、衰减、近端串扰、时延、时延差要符合规范;6类线的接线图、长度、衰减、近端串扰、时延、时延差、综合近端串扰、回波损耗、等效远端串扰、综合远端串扰要符合规范等。 (2)光纤的性能测试,主要包括类型(单模/多模、根数等)是否正确;衰减、反射等是否符合要求。 (3)系统接地性能。 3.鉴定 当验收通过后,就是鉴定程序,乙方要为鉴定会准备的材料有:
服务器文档,包括服务器硬件和软件文档; 网络设备文档,网络设备指工作站、服务器、中继器、集线、购买时间、使用用户、维护期、技术支持电话等。
(3)网络系统文档
对网络工程验收是施工方向用户方移交的正式手续,也是用户对网络工程施工工作的认可,用户要确认,工程是否达到了原来的设计目标?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有没有不符合原设计的有关施工规范的地方?鉴定是对工程施工的水平程度做评价。鉴定评价来自专家、教授组成的鉴定小组,是由专家组和甲方、乙方共同进行的。用户只能向鉴定小组客观地反映使用情况,鉴定小组组织人员对新系统进行全面的考察。鉴定组写出鉴定书提交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方案1. 引言综合布线系统是现代化建筑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为建筑内部的网络通信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支持。

为了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需要进行系统测试。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方案,详细说明测试的目的、内容和步骤。

2. 测试目的综合布线系统测试的目的在于验证系统的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缺陷。

通过测试,可以评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3. 测试内容综合布线系统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传输性能测试传输性能测试旨在评估综合布线系统的信号传输能力和速率。

通过发送不同大小和类型的数据包,以及不同长度和复杂度的通信链路,测试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传输性能。

3.2 信号质量测试信号质量测试旨在评估综合布线系统的信号传输质量。

通过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和软件,对信号的失真、衰减、干扰等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确保系统在各种工作环境下能够提供稳定和高质量的信号传输。

3.3 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旨在评估综合布线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模拟系统的长时间运行和大型数据传输,测试系统是否能够持续工作并保持良好的性能,以及在异常情况下是否能够自动恢复。

3.4 兼容性测试兼容性测试旨在评估综合布线系统与其他硬件和软件的兼容性。

通过连接系统与常见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测试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并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4. 测试步骤综合布线系统测试的步骤如下:4.1 系统准备在测试之前,确保综合布线系统已经安装完毕,并进行基本的配置。

检查系统的连接情况、设备的设置和状态,并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4.2 传输性能测试使用测试软件或工具,设置不同负载和传输速率的测试条件,发送数据包,记录传输时间和成功率。

根据测试结果,评估系统的传输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3 信号质量测试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和软件,对系统的信号质量进行测试。

测试仪器可测量信号的失真、衰减、干扰等指标,通过分析测试结果,评估系统的信号传输质量是否合格。

综合布线工程10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方案

综合布线工程10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方案
六类系统测试标准(续)
六类系统标准要求在0~250整个频段上和整个长度上有一致的测试指标要求。六类系统标准要求全线产品都要达到六类性能指标要求,包括模块、配线架、跳线和线缆等组成部件。六类系统标准提供了对1~250 MHz频率范围内实验室和现场测试程序两种方式以检验实际性能。新的六类标准对100 Ω平衡双绞电缆、连接硬件、跳线、通道和永久链路作了详细的要求。六类标准还包括提高电磁兼容性时对线缆和连接硬件的平衡建议。
10.3 测试参数
接线图; 长度测量; 近端串扰(NEXT); 累加功率NEXT(Power Sum NEXT,PSNEXT); 衰减量(Attenuation); 衰减对串扰比(Attenuation Crosstalk Rate,ACR);
远端串扰(FEXT)及等电平远端串扰(ELFEXT); 传播延迟(Propagation Delay); 延迟差异(Delay Skew); 结构化回损及回损; 频带宽; 特性阻抗(Impedance); 直流环路电阻; 杂讯。
10.3.10 结构化回损(SRL)
结构化回损(Structural Return Loss,SRL)所测量的是电缆阻抗的一致性。由于电缆的结构无法完全一致,因此会引起阻抗发生少量变化。阻抗的变化会使信号产生损耗。结构化回损与电缆的设计及制造有关,而不像NEXT一样常受到施工质量的影响。SRL以dB表示,其值越高越好。
链路测试模型
信道测试模型
2 布线接线图(Wire Map)规定
接线图用于验证线对连接是否正确。接线图必须遵照EIA/TIA568A或568B的定义(从信号角度讲这两种标准没有区别,惟一不同的是线的颜色标记不同)。接线图测试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逻辑连接测试,而是要确认链路的一端一个针与另一端相应针的连接。此外,接线图还要确认链路导线的线对是否正确,判断是否有开路、短路、反向、交错和串对五种情况出现。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自检测记录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自检测记录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自检测记录
时间:2024年10月1日
地点:企业办公楼
检测项目:
1.物理层测试:
-对所有布线进行目视检查,确保布线没有损坏或接头松动等问题;
-使用网络线缆测试仪对每一根网线进行测试,检查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的传输性能。

2.连接测试:
-使用网络测试工具检测每个设备之间的连接是否稳定,是否能够正常通信。

3.网络测试:
-使用网络负载测试工具对整个网络进行测试,模拟高负载情况下的网络连接状况,检查网络带宽是否能够满足需求;
-使用网络监控工具对网络传输进行监测,检查是否存在异常的数据传输状况。

4.设备测试:
-检查设备的固件和驱动程序是否是最新的版本,如果不是,及时更新。

检测结果:
1.物理层测试:
-所有布线都没有发现损坏或接头松动等问题;
-所有网线的传输性能都满足规范要求。

2.连接测试:
-所有设备之间的连接都正确无误;
-所有设备之间的连接都稳定,能够正常通信。

3.网络测试:
-网络带宽满足需求,能够稳定传输大量数据;
-未发现异常的数据传输状况。

4.设备测试:
-所有设备都能够正常工作;
-设备的固件和驱动程序都是最新的版本。

结论:
经过综合布线系统性能自检测,所有的测试项目都通过,并且系统运行正常。

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可靠,并且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

建议定期进行系统性能自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

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

6.2光缆的测试
光缆测试主要包括
光缆长度 衰减 传输延迟 插入损耗 回波损耗 后向射曲线 光的折射率
1.光缆长度
光缆长度测试是利用OTDR比较精 确的测试出每盘光缆的光纤长度,再根 据换算公式算出光缆的长度,为光缆的 布放提供精确的数据。
2.光缆衰减
衰减测试常用的方法有: 1)剪断法 2)插入法 3)OTDR法。
度量
4.近端串扰NEXT损耗(Near-End
Crosstalk Loss) 当信号在一个线对上传输时会同时将
一小部信号感应到其他线对上,这种信号 感应就是串扰
近端串扰(NEXT)损耗是测量一条UTP 链路中从一对线到另一对线的信号耦合
5.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包括电阻及频率为1~
100MHz的电感阻抗及电容阻抗,它与一 对电线之间的距离及绝缘体的电气性能有 关。
3 、光衰耗器 1)DB-2900面板图 2)各功能键作用 3)具体操作应用
3.传输延时
传输延时是指信号在光缆线路中 传输所使用的时间。
4.插入损耗
插入损耗是指光纤中的光信号通 过活动连接器之后,其输出光功率相 对输入光功能的比率的分贝数
5.后向散射曲线
光缆后向散射信号曲线,是观察 光纤沿长度衰减分布是否均匀、有无 光纤断裂 。
6.光缆的折射率
光纤折射率测试方法主要用OTDR法
6.1 双绞线的测试
1.线缆的长度(Length) 线缆的长度指连接电缆的物理长度。 对线缆长度的测量方法有两种规格: 1)基本链路模型(Basic Link) 2)信道模型(Channel)
2.线路图(Wire Map) 线路图是验证线对连接是否正确。
3.衰减(Attenuation) 衰减(Attenuation)是沿链路的信号损失

综合布线测试报告

综合布线测试报告

综合布线测试报告报告编号:XYZ-001测试项目:本次测试对以下综合布线系统进行测试:- 建筑物A,4层- 建筑物B,3层- 建筑物C,6层测试内容:1. 传输测试:测试综合布线系统是否能够正常传输数据。

2. 匹配测试:测试端口配对是否正确,即上下行是否匹配。

3. 频率响应测试:测试信号在不同频率下通过综合布线系统时的损耗情况。

测试结果:1. A建筑物:经过测试,综合布线系统传输速率正常,无丢包现象。

2. B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传输速率存在波动现象,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故障。

3. C建筑物:经过测试,综合布线系统传输速率正常,无丢包现象。

4. A、B、C三个建筑物的端口配对均正确。

5. 频率响应测试结果:- A建筑物,频率响应测试结果良好,各频率下的信号损耗均在正常范围内。

- B建筑物,频率响应测试得出:- 信号在200MHz以下频率下均正常,损耗均在正常范围内。

- 信号在200MHz以上频率下损耗较大,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故障。

- C建筑物,频率响应测试结果良好,各频率下的信号损耗均在正常范围内。

结论:1. A、C两个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运行正常。

2. B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存在传输速率波动现象,可能存在故障。

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故障。

3. A、B、C三个建筑物的端口配对均正确。

4. 频率响应测试结果表明,A、C两个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各频率下的信号损耗均在正常范围内。

B建筑物在200MHz以上频率下损耗较大,可能存在故障。

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故障。

建议:1. 针对B建筑物的传输速率波动现象,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故障。

2. 对B建筑物存在的故障进行排查和修复后,需要重新进行测试,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测试人员:XXX测试日期:20XX年X月X日。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汇总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汇总

接线图Wire Map
正确 开路(open) 短路(short) 错对(cross) 反接(reverse) 串绕(split) 其它...
正确接线
T568A
4
4
5
5
T568B
开路
短路
反接/交叉
跨接/错对
串绕线对
长度Length
测量双绞线长度时,通常采用TDR(时域反射分析) 测试技术
等效远端串扰
PS ELFEXT 等电平远端串音功率和 综合等效远端串扰
现场需要测试的参数
所需测试的参数与应用的测试标准有关
Wire Map接线图(开路/短路/错对/串绕) Length长度 Insertion Lose插入损耗/Attenuation衰减 NEXT PS NEXT Return Loss ACR EL FEXT PS ELFEXT Propagation Delay Delay Skew
8.4 认证测试模型
1、基本链路模型(90+2+2=94m)-承包商链路
8.4 认证测试模型
2、通道模型 (100m)---用户链路 B+C<=90m, A+D+E<=10m , A+B+C+D+E<=100m
8.4 认证测试模型
3、永久链路模型 (90m)
8.5 认证测试参数
测试参数名称本教材采用GB50311-2007和GB503122007参数名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
主要内容
测试类型 验收测试仪表 认证测试标准 认证测试模型 认证测试参数 现场认证又称为随工测试,是边施工边测试,主要 检测线缆质量和安装工艺,及时发现并纠正所出现 的问题,不至于等到工程完工时才发现问题而重新 返工,耗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验证测试不需要使用复杂的测试仪,只要能测试接 线图和线缆长度的测试仪。

综合布线测试方案

综合布线测试方案

综合布线测试方案1. 简介综合布线测试是指对网络布线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和评估,以确保布线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本文档旨在提供综合布线测试方案,包括测试设备的选择、测试方法的规定和测试结果的分析。

2. 测试设备为了进行综合布线测试,需要使用以下测试设备:•网络分析仪:用于对布线系统进行信号传输测试和分析。

•电缆测试仪:用于测试网线的连接性、长度、电气特性等。

•光纤测试仪:用于测试光纤的连接性、损耗、衰减等。

•网络嗅探器:用于监控网络数据流量和分析网络性能。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用于对布线系统进行自动化测试和控制。

3. 测试方法综合布线测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信号传输测试使用网络分析仪对布线系统进行信号传输测试,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具体步骤如下:1.使用适当的测试缆将网络分析仪与布线系统连接。

2.配置网络分析仪的测试参数,如测试频率、测试模式等。

3.对布线系统进行连续传输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4.分析测试结果,包括信号传输质量、噪声水平、时延等。

3.2 网线连接测试使用电缆测试仪对网线的连接性进行测试,以确保网线的正确连接和传输性能。

具体步骤如下:1.使用电缆测试仪的连接线缆与网线连接。

2.启动电缆测试仪,选择连接测试功能。

3.根据测试仪的指示,依次测试每条网线的连接性。

4.记录测试结果,包括连接状态、线缆长度、电阻等。

3.3 光纤连接测试对于使用光纤的布线系统,使用光纤测试仪对光纤的连接性和传输性能进行测试。

具体步骤如下:1.使用适当的测试缆将光纤测试仪与光纤连接。

2.配置光纤测试仪的测试参数,如测试波长、测试模式等。

3.对光纤进行连续传输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4.分析测试结果,包括连接状态、光纤损耗、光纤衰减等。

3.4 网络性能测试使用网络嗅探器对布线系统的网络性能进行监测和分析。

具体步骤如下:1.配置网络嗅探器,以捕获布线系统的数据流量。

2.监测和记录数据流量的带宽、延迟、丢包率等指标。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测试及验收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测试及验收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测试及验收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的质量及相关连接硬件安装的质量,对今后的网络安全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综合布线的性能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线缆测试设备对于综合布线施工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进行线缆测试也是检查施工效果的重要技术手段。

5.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测试的必要性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信息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

为了保证综合布线工程的质量,防止投入使用后出现网络故障,有必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工程测试。

对于布线工程的施工方来说,测试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提高施工的速度;另一个是向投资方证明工程的质量可靠。

布线系统工程的测试分为电缆传输通道测试和光缆传输通道测试。

如果对布线系统不做测试,不进行合格性验收,工程是不能移交给用户使用的。

布线系统工程的测试向用户提供质量保证,为工程的顺利验收做好准备。

5.2 测试标准与测试模型5.2.1 测试类型综合布线的测试,从工程的角度来说可将其分为两类:验证测试和认证测试。

验证测试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由施工人员边施工边测试,以保证每个连接的正确性,所以验证测试又叫随工测试,主要检测线缆的质量和安装工艺,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避免返工。

验证测试不需要使用复杂的测试仪,只需要使用能测试接线通、断和线缆长度的测试仪。

认证测试是指对布线系统依照标准例行逐项检测,以确定布线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包括连接性能测试和电气性能测试。

认证测试又叫验收测试,是所有测试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在工程验收时对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电气特性、传输性能、设计、选材和施工质量的全面检验。

认证测试通常分为自我认证测试和第三方认证测试。

5.2.2 测试标准测试标准的两大组织是TIA/EIA和ISO/IEC。

主要可供参考的国际测试标准为EIA/TIA制定的TSB-67《现场测试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布线系统传输性能技术规范》、EIA/TIA-568A《商用建筑电信布线标准》和ISO/IEC颁布的ISO/IEC 11801《信息技术-用户房屋综合布线》。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气测试方法及测试内容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气测试方法及测试内容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气测试方法及测试内容B.0.1 3 类和5 类布线系统按照基本链路和信道进行测试,5e 类和6 类布线系统按照永久链路和信道进行测试,测试按图B.0.1-1~图B.0.1-3 进行连接。

1 基本链路连接模型应符合图B.0.1-1 的方式。

2 永久链路连接模型:适用于测试固定链路(水平电缆及相关连接器件)性能。

链路连接应符合图B.0.1—2 的方式。

3 信道连接模型:在永久链路连接模型的基础上,包括TI 作区和电信间的设备电缆和跳线在内的整体信道性能。

信道连接应符合图B.0.1-3 方式。

A 一工作区终端设备电缆;B—cP 缆线;c 一水平缆线;D-配线设备连接跳线;E 一配线设备到设备连接电缆B+C≤90m A+D+E≤10m信道包括:最长90m 的水平缆线、信息插座模块、集合点、电信间的配线设备、跳线、设备线缆在内,总长不得大于100m。

B.0.2 测试包括以下内容:1 接线图的测试,主要测试水平电缆终接在工作区或电信间配线设备的8 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的安装连接正确或错误。

正确的线对组合为:1/2、3/6、4/5、7/8,分为非屏蔽和屏蔽两类,对于非RJ45 的连接方式按相关规定要求列出结果。

布线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正确或不正确的连接图测试情况,具体如图B.0.2 所示。

2 布线链路及信道缆线长度应在测试连接图所要求的极限长度范围之内。

B.0.3 3 类和5 类水平链路及信道测试项目及性能指标应符合表B.0.3-1 和表B.0.3-2 的要求(测试条件为环境温度20℃)。

表B.0.3-1 3 类水平链路及信道性能指标CP 点。

B.0.4 5e 类、6 类和7 类信道测试项目及性能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测试条件为环境温度20℃)。

1 回波损耗(RL):只在布线系统中的C、D、E、F 级采用,信道的每一线对和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回波损耗值的要求,布线系统信道的最小回波损耗值应符合表B.0.4-1 的规定,并可参考表B.0.4-2 所列关键频率的回波损耗建议值。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要求-智能建筑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要求-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测试要求一、综合布线系统测试范围综合布线系统测试结果是系统验收的重要依据。

本次建设的综合布线系统共计信息点【*****】个,光纤链路【*****】条。

以上信息点根据本招标文件要求按照超五类【或6类、6A类】标准建设,光纤链路采用多模【或单模】光纤来实现。

本次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范围包括本项目建设的全部信息点,要求承包单位对建设的综合布线系统全部信息点进行100%的验证测试和认证测试,测试通过率应符合GB50312之相关要求。

二、综合布线系统测试类型综合布线系统的信息点测试分为验证测试和认证测试两种类型。

验证测试即随工测试,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完成,由施工人员使用简单仪器对完成的布线系统连通性进行测试。

主要目的是检查其安装工艺是否符合要求以及连接序列是否正确,为最终的认证测试做好准备。

认证测试是综合布线系统最终的验收测试。

认证测试按照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标准针对电气特性以及传输特性进行逐步对应的测试。

要求使用与系统建设标准对应的测试仪器进行测试。

三、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标准1.电缆部分本次招标范围内建设的综合布线系统为超五类【或6类|6A类】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的测试要求按照超五类【或6类|6A类】标准进行。

测试标准应符合TIA568B或GB50312。

其测试模型限于TIA568B/ GB50312所规定的永久链路模型。

认证测试过程所使用的仪器仪表主体本身应达到UL认证的IV级精度级别。

系统测试过程中需要测试的参数应至少包含以下十四项内容:●Wire Map接线图(开路/短路/错对/串绕)●Length长度●Propagation Delay传输时延●Delay Skew时延偏离●Insertion Lose插入损耗/Attenuation衰减●NEXT近端串扰●PS NEXT综合近端串扰●Return Loss回波损耗●ACR衰减串扰比●ACR-F衰减远端串扰比/EL FEXT 等效远端串扰●PS ACR-F综合衰减远端串扰比/PS ELFEXT综合等效远端串扰●PS ANEXT综合外部衰减近端串扰比(6类10G应用或6A类)●PS AACR-F综合外部衰减远端串扰比(6类10G应用或6A类)●外部串扰均值Average(6类10G应用或6A类)2.光缆部分1)本次招标范围内建设的综合布线系统光缆链路采用多模【单模】光缆建设。

第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测试与验收

第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测试与验收

第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测试与验收一、工程测试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测试是指系统在完工前,对已经安装、接线完成的综合布线系统设备进行全面、科学的测试,以检查综合布线系统的正确性、完整性、硬件、软件和外部设备的相互配合性等性能指标是否合格,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修改的过程。

1.1 前置测试前置测试是指在综合布线系统主体工程竣工前对涉及综合布线系统的前置系统、前置终端设备和建筑设备进行测试。

1.1.1 前置系统测试前置系统测试应包括对射频模拟、射频数字、数字电视、防盗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系统的测试工作。

具体内容包括:•测试前置系统设备的硬件配置、安装地点以及设备之间的安装位置;•测试前置系统设备在测试环境中的工作状况,确定前置系统所能发出的信号范围、电压参数、频率范围以及是否干扰其他系统工作;•测试前置系统设备的软件运行正常,如确认防盗报警系统的回传设备是否正常、数字电视信号是否清晰流畅等。

1.1.2 前置终端设备测试前置终端设备测试主要针对前置系统连接的综合布线系统的整理框、模块、线缆的接线情况进行测试。

具体内容包括:•检查前置终端设备的硬件配置与安装是否合规;•测试综合布线系统所接入的各种协议终端设备之间的连通情况,如交换机、路由器、电话交换机等;•测试连接各终端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质量,如视频传输、音频传输、数据传输等。

1.2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是指对已经完成的综合布线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工作,检验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具体内容包括:1.2.1 硬件测试硬件测试是指对综合布线系统硬件配置、传输性能、接线是否规范等方面进行测试。

具体内容包括:•检查各类设备的连接线是否插好,各个设备之间的信号通道是否正常;•测试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性能,包括各类协议的传输速率、带宽利用率、传输距离、信号稳定性等指标;•检查综合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是否正确,例如存在环路、单点故障等。

1.2.2 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指对综合布线系统所应用的各种软件系统进行测试工作,检验各类软件系统的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测试和验收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测试和验收

接线图、 长度、 衰减 近端串扰
回波损耗、 衰减串扰比、 综合近端串扰、 等效远端串扰、 综合远端串扰、 传播延迟 直流环路电阻
8.1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原则
8.1.2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原则 2. 测试内容
5e类电缆系 统测试内容
6类电缆系 统测试内容
光缆系统测 试内容
EIA/TIA 568A-5-2023 ISO/IEC 11801-2023
② EIA/TIA 568A TSB-95
北美原则 ③ EIA/TIA 568A-5-2023
测试原则
④ EIA/TIA 568B ⑤ EIA/TIA 568B.2-1-2023
国家原则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50312-2023)
8.1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原则
8.1.2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原则
8.2 电缆传播通道认证测试
8.2.1 电缆旳认证测试模型
1. 基本链路模型
图8.1 基本链路模型
8.2 电缆传播通道认证测试
8.2.1 电缆旳认证测试模型
2. 永久链路模型
永久链路又称固定链路,在国际原则化组织ISO/IEC所制 定旳5e类、6类原则草案及TIA/EIA568B新旳测试定义中,定 义了永久链路模型,它将替代基本链路模型。永久链路方式供 工程安装人员和顾客用以测量安装旳固定链路性能。
5类电缆系 统测试内容
2. 测试内容
EIA/TIA 568A和TSB-67 ISO/IEC 11801 国标GB50312-2023
测试原则
5e类电缆系 统测试内容
6类电缆系 统测试内容
光缆系统测 试内容
EIA/TIA 568A-5-2023 ISO/IEC 11801-2023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与验收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与验收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与验收目录1 系统测试简述 (3)2 系统初验 (3)3 工程验收 (3)3.1阶段验收 (3)3.2竣工测试与验收 (4)3.2.1检查设备安装 (4)3.2.2检查布线安装 (4)3.2.3系统测试 (4)3.2.45技术文档 (4)1 系统测试简述布线系统的测试由系统集成商、用户以及用户聘请的技术顾问共同参加。

分为光纤的测试和双绞线的测试。

测试的目标是为了保证用户能够科学而公正地验收供应商提供的材料及施工质量,也是为了保证供应商能够准确无误地提供合同所要求的设备和系统。

所以,测试的目的对用户而言是为了验收。

2 系统初验在施工完成后,测试工程师与承建方相关人员共同进行光缆铜缆进行测试工作。

测试完毕后双方应签署初验报告。

报告应附网络系统以及集成系统的测试报告,同时给出明确的结论,通过初步验收;如未能通过初步验收,双方应确定再次进行初步测试验收的时间。

整个系统通过初步验收后,移交业主使用,系统可进入试运行阶段。

在此期间,我公司工程师仍然负责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并向业主的技术人员提供有关操作和事故处理方法。

本公司以书面形式将测试和观察报告提交承建方,向承建方保证系统部件完好,并已安装完毕,可准备使用。

3 工程验收由双方各派两人组成验收小组,对工程的下列项目进行验收:3.1阶段验收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按照工作间施工表、督导指派任务表配合工程单位进行工程质量的阶段验收,包括PVC线槽的架设、线缆的敷设、配线架的安装、信息模块的安装等。

3.2竣工测试与验收本工程完工后,承建方应指派专人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的验收。

收项目如下:3.2.1检查设备安装A、机柜安装情况、跳线制作是否规范、配线架接线是否美观整齐;B、信息模块安装是否规范、平整、牢固,标志是否齐全。

3.2.2检查布线安装A、桥架和线槽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接地是否正确;B、线缆规格、路由、标号是否正确,转角是否符合规范,竖井的线缆固定是否牢固,是否存在裸线。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1、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应采用专用测试仪器对系统的各条链路进行检测,并对系统的信号传输技术指标及工程质量进行评定。

2、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时,光纤布线应全部检测,检测对绞电缆布线链路时,以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样检测,抽样点必须包括最远布线点。

3、系统性能检测合格判定应包括单项合格判定和综合合格判定。

1)单项合格判定如下:①对绞电缆布线某一个信息端口及其水平布线电缆(信息点)按GB/T50312中的指标要求,有一个项目不合格,则该信息点判为不合格;垂直布线电缆某线对按连通性、长度要求、衰减和串扰等进行检测,有一个项目不合格,则判该线对不合格;②光缆布线测试结果不满足GB/T50312中的指标要求,则该光纤链路判为不合格;③允许未通过检测的信息点、线对、光纤链路经修复后复检。

2)综合合格判定如下:①光缆布线检测时,如果系统中有一条光纤链路无法修复,则判为不合格;②对绞电缆布线抽样检测时,被抽样检测点(线对)不合格比例不大于1%,则视为抽样检测通过;不合格点(线对)必须予以修复并复验。

被抽样检测点(线对)不合格比例大于1%, 则视为一次抽样检测不通过,应进行加倍抽样;加倍抽样不合格比例不大于1%,则视为抽样检测通过。

如果不合格比例仍大于1%, 则视为抽样检测不通过,应进行全部检测,并按全部检测的要求进行判定;③对绞电缆布线全部检测时,如果有下面两种情况之一时则判为不合格;无法修复的信息点数目超过信息点总数的1%;不合格线对数目超过线对总数的1% ;④全部检测或抽样检测的结论为合格,则系统检测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4、系统监测应包括工程电气性能检测和光纤特性检测,GB/T50312 的规定执行。

5、采用计算机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管理和维护时,应按下列内容进行检测:1)中文平台、系统管理软件;2)显示所有硬件设备及其楼层平面图;3)显示干线子系统和配线子系统的元件位置;4)实时显示和登录各种硬件设施的工作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
布线系统的测试
很多用户在选布线系统时,通常都只着眼于该产品是否符合认可标准,质量及价钱等;虽然以上各点的确是重要的一环,但是其实在施工过程中,假如施工队伍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执行了不符合标准的施工程序,使得最终的结果与设计要求相差甚远。

将布线作为一个单独的实体来表征其特性,可以为今后应用设备的设计提供有用的数据。

通过现场测试来验证电缆出厂的传输性能,可以使符合专业技术要求的布线交到用户手中。

这将提高建筑物网络方案的整体有效性,使用户更加满意。

基于上述理由,测试工作以及测试报告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一环。

而EIA/TIA 568A TSB 67亦是针对测试而制定的标准。

测试范围主要是水平布线系统测试:
对于每一个五类信息端口都会执行基本连接测试(Basic Link Test),其测试项目包括:
l 工作区的信息口和连接器
l 工作区到电讯间的水平线
l 电讯间的配线架接口
在测试过程之中,以下所有参数必需达到EIA/TIA 568A TSB 67所定之标准:
l 线路连接图(wire map)
l 水平双绞线长度(length)
l 线路衰减(Attenuation)
l 近端串扰(Near End Cross-Talk / NEXT)
而以上之测试方面,在从配线架连接到数据网络设备之间所有双绞线电缆都要执行。

整个测试过程均采用合符EIA/TIA 568A TSB 67所设定之二级超五类便携式测试仪器Fluke-DSP4000进行。

在测试过程中,如有任何信息端口或主干章不能通过检定,即时便需作出检查,维修或更换,直至全部通过测试为止。

而当整个布线工程完成后,全部之测试报告则会连同其他文件一并交到用户手上作为纪录。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测试由以下过程完成:
1. 测试对象:工程信息点100%进行测试。

2. 测试设备:采用AMP公司认可的能够测试155MHZ带宽的智能型测试设备,有美
国MICROTEST ,Fluke等。

建议采用Fluke DSP4000,测试带宽可达155MHZ。

3. 测试参数:EIA/TIA568A标准为依据,测试分两章:双绞线和光纤。

(1)双绞线主要测试以下参数;
阻抗:变化范围在100+/-15%,即85--115欧姆;
衰减:
频率(MHZ) 1.0 4.0 10.0 16.0 20.0 31.25 62.5 100.0
最大衰减(DB) 2.5 4.8 7.5 9.4 10.5 13.1 18.4 23.2
100米范围内回路直流电阻小于9.38欧。

近端串绕:最小近端串绕损耗应大于下列值:
频率(MHZ) 1.0 4.0 10.0 16.0 20.0 31.25 62.5 100.0
近端串绕损耗 DB 54 45 39 36 35 32 27 24
最大距离:小于90米。

分布电容:1KHZ小于或等于330PF/100米。

(2)光纤
光纤的测试内容主要为连续性和衰减/损耗测试,进行光纤测试前必须仔细清洗光纤连接器的表面,以免影响光纤的耦合。

光纤连接需要测试测试项目如下:
l 多模光纤测试波长: 1300 nm 或 850 nm
l 单模光纤测试波长:1310nm或1550nm
ISO/IEC TR1476-3定义了光纤测试的具体要求
布线系统连接长度衰减(小于等于DB)
850nm 1300nm
水平子系统 100米 2.5DB 2.2DB
垂直子系统 500米 3.9 DB 2.6 DB
园区子系统 1500米 7.4 DB 3.6 DB
对于光纤系统,测试指标可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全程链路衰耗值=光缆的衰耗值+耦合器损耗值+连接器衰耗值+熔接(或拼接损耗值)+光功率比校正值
注:耦合连接具体依据其连接插头型号有多种方式,如ST、SC、MT-RJ等连接方式,其衰耗值不同,ST光纤连接器的典型衰减为0.3DB, SC光纤连接器的典型衰减为0.3DB,MT-RJ光纤连接器的典型衰减为0.2DB,耦合器的典型衰减为0.75DB,熔接的最大衰减不超过0.1DB,机械拼接的最大衰减不超过0.3DB。

另外,根据ISO/IEC建议,
• 对于两端只有连接器件的光纤系统测试,只需单向测试;当光纤系统两端包括拼接(Splice)或连接器时,需要从进行两端测试。

• 为了获得指定的光源发射条件,测试多模光纤系统时需使用一个特制的卷轴装置。

(IEC61300-3-4及TIA/EIA-526-B.1规定测试对于光纤外有缓冲层的62.5/125微米的光纤要在25mm的卷轴上盘绕5圈,对于光纤外有缓冲层的50/125微米的光
纤测试时要在20mm的卷轴上盘绕5圈。

测试结果:将测试结果存储在智能型测试仪内,通过打印机打印或拷贝到磁盘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