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趣话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阴趣话

山阴县地处山西省朔州市,是一个在中国地图上很不起眼的小地方,远在雁门关外,古时也称塞外,但由于地处要塞,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那也是生我养的地方,那里有好多好多的故事,我慢慢的说给大家听;

山阴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旧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生存、活动。解放以来,桑十河两岸发现了卜几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些古人类化石、石器、骨器和古生物化石,主要有朔城区境内的峙峪遗址、阳高境内的许家窑遗址及河北阳原的小长梁和虎头梁遗址等,均属旧石器时代小石器文化系统。其中小长梁时代为距今二百万年的更新世早期,虎头粱时代为距今一万五千年左右的旧石器文化晚期。由此可见桑干河流域的旧石器文化无论在地域分布还是在时间延续上,都是一个十分庞大的体系,目前山阴境内的桑干河流域未进行详细考察,但在泥河湾第四纪地层中发现了一批哺乳动物 (原始牛类)的化石,加之山阴处于桑干河流域中朔城至阳高、阳原的中间地段,古人在此生存、活动也就可想而知了,说明在一百多万年以前的桑干河流域包括山阴大地已经有了最早的原始人类,在十万多年以前,已经有了比较集中的原始人群和村落;在一万五千年以前,以原始共产制经济为特点的母系氏族公社已经确立。

远古人类经过漫长的发展,在距今一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其特征是以磨制石器为主要的生产工具。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1957年全省文物普查时在岱岳镇有过发现,出土遗物有石器、骨器、夹砂和泥质灰色陶片,并有白灰面和用火留下的痕迹。虽然没进行大规模的发掘研究,其文化性质不够确切,但可以说明新石器时代山阴大地古人的存在。据国家历史博物馆考古部考证,六千年前山阴县就有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点,系仰韶文化分布区。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着不少关于原始公社的传说,传说中部落联盟中的最高首

领尧、舜、禹,特别是尧和禹,都在山阴留下了足迹。据《辞源》与《山西通志》汇载,古代的山阴是一片汪洋大海,累头山(朔城区神武南山)、朔州地、武周塞(左云)三个方面流来的泉水聚集在山阴境内和应县东部,形成了天然沼泽湖,名叫“水”。尧七十五年,命令夏禹治水,相传大禹治水时曾登临草垛山观察地形,研究治水方案,终于带领群众疏散丁“水”,所以草垛山又名“夏屋山”。北魏时相传文殊大师在此留宿,故亦名“佛宿山”,后称“覆宿山”。大禹疏散水时,仍留有两处蓄水,一处在我县故驿一带,另一处在怀仁东南部与应县的交界处,后均干涸。尧帝八十九年,在现岱岳与刘家岭之间建起一座供游乐的行宫——“陶宫”,尧帝九十年禅位于舜后,曾在此居住游玩。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山阴为尧帝的支族住地,山阴人属尧帝后裔;另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在尧之前,黄帝的孙子始均生于北狄,山阴古代的居民就属于北狄,所以也可称作是黄帝的后裔。总的看,山阴先民属汉族无疑。

“夏传子,家天下”,公元前21世纪,禹传位于他的儿子启,夏朝产生,原始公社随之解体。

由殷商到春秋末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奴隶社会时期。殷商存在的时间是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为西周时期;从公元前 770年到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这几个时期山阴的历史记载几乎没有,而在邻近的右玉、浑源等县,发现—厂殷商时期的青铜器,向我们传达了奴隶制时代的信息,表述了历史的变迁。

山阴县州西六十里。西北至马邑县百五十里。汉阴馆县地。唐为马邑县地。辽置河阴县,属朔州,寻属州。

金大定七年,改为山阴县。贞二年,又升为忠州。元至元二年,废入金城县。寻复置山阴县,属应州。

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七里。○山阴故城《通志》云:在县西南十五里,亦名忠州城。《边防考》:今县城即故河阴城也。明永乐三年,筑土城,周四里有奇。隆庆六年增修。县境八岭环拱,二河襟带,然无险可恃,耕植颇艰。嘉靖间,寇由宣镇大

石梁入寇,又由镇城西下,几为所陷。○黄昏城,在县北,亦曰日没城。《水经注》:黄昏城东有日中城,又东有早起城,亦曰食时城,在黄瓜阜北曲中。《志》云:怀仁县南三十里有鸡鸣城,即早起城也。俱后魏孝文所筑。○黄花山县北四十里。即黄瓜堆也,亦曰黄花岭。《水经注》:桑乾水东南径黄瓜阜西,又屈径其堆南。徐广云:猗卢废嫡子曰利孙于黄瓜堆者也。详见大同县。○复宿山,在县南三十五里,亦名佛宿山。山下有何家泉。又龙门,山在县南三十里,亦名隘门,上有御射台,后魏文帝尝较射于此。○桑乾河在县北。自马邑县流入县界,与怀仁县分境,又东入大同县及应州界。○黄水河,在县城西,出龙湾峪口,东北流,至应州西北八里,注于桑乾水。《志》云:县南八里有西伯渠,嘉靖中开此,东注白泥河,而入于桑乾,以杀复宿山诸峪水涨之害。○龙湾峪口在县西南四十里,南通代州水峪口,其东有五人、盆子、沙家、赤石、四峪,俱南通代州吴峪口。其西有东寺、西寺、白树、棘料、石门等峪,皆隘险处也,后俱塞。又有宽峪、水峪二口,嘉靖中,改置城堡,属山西镇代州东路戍守。○山阴驿,在县城内西南,洪武中置。

从公元581年至907年为隋唐时期。隋朝建立以后,天下没总管府,山西总管府设有并、代、隰、朔四州,山阴归朔州马邑郡。隋朝建立后的第11年,隋炀帝杨广出雁门巡视塞北,经山阴到朔州,慨叹塞北气候冷、风沙大,还留下了几句不算高明但比较真实的诗:“平地起山皆走石,半空无海亦翻波”,“雪化冰消三月天,春风方进雁门关”。15年以后,杨广再度出巡塞北,突厥始毕可汗获得情报后准备偷袭,把杨广大大吓了一跳,急急返回雁门,组织力量与突厥部在山阴大地上展开了一场血战。

高度发达的盛唐经济文化在雁同朔地区留下了巨大痕迹,在平鲁,发现了唐代皇宫用的金器;在灵丘,留有天宝年间的寺庙;而在山阴,留给我们的,却是无数关于战争的故事:

——公元622年,突厥进攻唐地,在山阴西陉口(旧广武口)大战一个月退走;

——公元630年,朔州道行军总管李靖率军出雁门经山阴袭击突厥军,大胜;

——尉迟恭率军征战路经山阴西山,跃马踏出一泉,即为今之玉井;

——薛仁贵率军出山阴水峪口,击退突厥军;

——武则天派黑齿常在黄花岭与突厥决战,突厥灭亡;

——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率军从胡峪口出发进军大同,征讨安禄山部将高秀岩;

等等等等。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哪有机遇去发展生产,发展文化!

唐太宗李世民曾率军与刘武周起义军决战,驻军马邑,路经山阴,作《饮马长城窟》诗,前四句为“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风嗖嗖,雾蒙蒙,白茫茫,冷清清,“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这大概就是盛唐时代山阴的景象。

公元907到960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朱温灭唐建立后梁;923年,李存勖推翻后梁,建立后唐;担任河东节度使的石敬塘取得北方契丹的支持后,于936年据晋阳称帝,成立后晋;石敬塘的部将刘知远,于947年在太原称帝,以后迁都开封,成立后汉。不久刘知远的后汉,又被部将郭威建立的后周所代替。在短短半个世纪中,华北和中原经历了梁、唐、晋、汉、周五个王朝,史称“五代”。与此同时,在中原以外的地区,陆续出现了十个地方性政权,史称“十国”。

五代时期,山阴称河阴县,因为县治故驿位于桑干河南岸,故得此名。

就在这个时候,山阴出了一个历史名人,这人就是沙彦珣。

[沙彦珣]

五代时后唐人,祖籍山阴沙家寺,少事明宗,累有战功,文才武略,崭露头角,深得后唐明宗赏识,委以彰国军节度使重任。后任云州节度使,驻守大同这一军事要地。公元936年,后晋石敬塘以燕云十六州献于辽,作了契丹辽的儿皇帝,辽主耶律德光率大军入雁门,克忻州,攻晋阳,大败后唐军,册封石敬塘为大晋皇帝。后唐灭亡之后,耶律德光往北返回,出雁门,幸应州,过云州。时任云州节度使的沙彦珣闻讯,出迎辽主,被辽主留用,始任平安节度检校太尉。据旧县志载,还任过辽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