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言的词素化现象对比
英汉语言词的词素化及其动因的对比研究
英汉语言词的词素化及其动因的对比研究在英汉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词的词素化现象。
由于语言的共性和特性使然,英汉语词的词素化表现和动因各有异同。
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了英汉语言词的词素化表现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原则、类比认知和社会心理因素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词的词素化的动因进行了对比研究。
一、引言词素在语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词素的比较却是英汉对比研究中往往被忽视的问题(张维友,2010:49),词素化的对比研究在目前语言学界更是罕见。
英语词素化(morphemisation)的研究最早见于王文斌(2005)对词素化的词的分析,汉语词素化的研究最早始于对音译汉字外来词的研究(周洪波,1995:63)。
然而,词素化这一概念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被认可的定义,对词的词素化的研究更是大多比较散乱。
本文在对英汉语言词的词素化表现异同进行分析的同时,尝试在此基础上对英汉语词的词素化形成的动因进行进一步的对比研究。
二、词素化和词的词素化词素化,又称语素化,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仅见于各家对其现象的一些分析论述。
国外学者如Baurer、Jackson等往往把其归于词的组合(王文斌,2005a:343),我国学者王文斌(2005)在《英语词法概论》一书中第一次对英语词素化的词进行了研究,定义了“词的词素化”这一概念,并进一步对词素化词的词缀化和语义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
周洪波(1995)、杨晓黎(2008)、车录彬(2007)和李军华(2009)等对汉语音节词素化进行了研究,着重探讨了音节词素化中汉语外来词和联绵词的音节词素化。
邱玉冰(2009a,2009b)对英汉词素化的一些显著现象进行了对比,他在引用王文斌词的词素化观点的同时,把词素化分为音节词素化和词的词素化两种类型,并对音节词素化进行了阐释。
词素化现象虽然较为普遍,但要给“词素化”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并非易事。
词素化是在词素概念基础上提出来的,明确词素的概念是定义词素化的前提。
英汉词化现象对比分析
英汉词化现象对比分析自古以来,英汉译词便在中国社会上广泛流传。
英汉译词可以用来指以英语为基础的中文词汇,这些词语通常带有外来的含义和特点。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英汉译词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它影响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本文将比较传统文字文化与英汉译词文化,探讨英汉译词现象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首先,要认真探讨英汉译词的特点。
译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字文化,它以英语为基础,用中文表达,以英语的思维方式理解这些隐喻性的信息概念。
另外,英汉译词具有特定的语境环境,它们通常使用在商务、经济等专业领域,以及日常的休闲活动中,从而促进人们对理解和使用英语的技能提升。
其次,文字文化和英汉译词文化在影响中国文化方面存在着著有不同之处。
文字文化以传统汉字为基础,是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中国文化和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当今,文字文化仍然在中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但是,英汉译词文化正在不断融入到中国文化和社会当中,它给中国带来海量的外来文化,以及复杂的混合文化。
最后,英汉译词现象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英汉译词文化正在加快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逐步消除文化的差异,有利于中国的国际化进程。
英汉译词不仅能提高人们在英语使用方面的技能,更能开拓中国文化的视野,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另外,英汉译词也有利于改善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交流,使中国能够更加深入地与世界接轨。
综上所述,英汉译词现象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它开拓了中国文化的视野,提升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有助于中国更好地与世界接轨。
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要分清文字文化和英汉译词文化的特点,有选择地使用词汇,避免英汉译词过多地参杂在许多日常写作中,以保持文字文化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英汉译词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
汉英词汇对比
(一)语音理据; 表现在词语的语音形式与词义的联想上,具有 语音理据的词被称为象声词。 象声词模拟事物声音造成的词,包括象人的声 音词(感叹词)和象物的声音词(即拟声词)。 英汉象声词相同或相似: 英 汉 猫叫声: miao/mew 喵(miao) 牛叫声: moo 哞(mou) 金属碰撞声: ding dong 叮当 踌躇、支吾的哼声:hem and haw 哼哈
不相同的例子:
重物落水声: splash 扑通 水滴声: drip-drop 滴滴嗒嗒 蛙鸣声: croak 呱呱 结论 :英汉象声词有相同或相似的,但更多的是不 一样。
(二)形态理据; 指一个词语的形态意义可以通过对该词语的形 态构成进行分析而获得。 Worker Workday (工人) (工作日) Stephen Ullmann对德语、英语和法语词语理据性 作过详尽的研究,结论是:德语的形态理据性较大, 法语较小,英语介于其间。
四、汉英词汇意义对比
(一)词义对应 1.词义基本对应 (英语中有些词与汉语)完全对应——主要是一些专用名 词、术语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名称。如: The Pacific Ocean 太平洋 helicopter 直升飞机 minibus 面包车 Heart 心 the heart of Chinese cabbage 白菜心 关心: to take to heart 伤心:to break one’s heart 灰心:to lose one’s heart 好心的:kindhearted
总的说来,英语的形态理据性强语汉语,汉语的文 字理据性强于英语。 词语理据在文化交际中趋于模糊。 Nose job(鼻子整形手术)
2.汉英语词化程度对比 表达某个概念,德语只需要用一个词,英语却 要用一个短语。这说明,德语的词化程度(degree of lexicalization)要比英语高。 对于一个在语义上较为复杂的概念,如果可以 用一个词来表达,那么这种表达法称为综合型表达 法(synthetic expression);如果用一个短语来表达, 那么这种表达法称为分析型表达法(analytic expression)
中英两种语言词汇对比
中英两种语言词汇对比摘要:本文就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方面的对比,通过大量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比中英两种语言的不同。
证明两种语言在词汇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同。
从而也反映出两个国家在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存在差别。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ll differ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n vocabulary by a lot of data .I prove that they has so many difference in vocabulary. It also reflects that two countries of China and American have much difference in history and culture.关键词:中英文对比;词汇Keywords:differ of Chinese and English; vocabulary引言: 英译汉的一切翻译理论、方法、技巧是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上。
因此,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尤其是不同之处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比,从而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在翻译时才可运用这些特点,认真研究同一思想内容如何用不同语言形式来表达(即选词)。
因两种语言在词汇现象、词语搭配、词序上不同;句法上,在句子结构、句序、句子内容上也不同。
正文一篇译文的水平怎样?那就要看译者的汉语、英语基础怎样啦?光会英语但母语(汉语)水平低也不成。
特别是专业翻译,在译文时对英语词义、句意都不知其在说什么?那必然出来的译文让人看不懂,选词、句意出错,译出的词句是外语的直白。
如:The Work of Running Water.直白译出是:流水的工作。
专业人的译出是:流水的作用。
一.词汇现象“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
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
一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20200919211119)
第一节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一、词的意义方面二、词的搭配能力方面三、词序方面一、词的意义方面(一)(英语中有些词与汉语)完全对应——主要是一些专用名词、术语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名称。
如:The Pacific Ocean 太平洋helicopter 直升飞机minibus 面包车(二)部分对应,如:marriage 娶,嫁枪,炮gunsister 姐,妹(三)新词,没有汉语对应词。
如:overkill (核弹的)过度杀伤力,(宣传活动的)过度行为plumber 水管工,美国调查政府雇员泄密事件的特工(四)英语词义灵活,突出表现为一词多义polysemy,英语的词义主要视词的语境(上下文联系和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而定。
相比之下,汉语词义的稳定性就大得多。
英语中许多词一词多义,与汉语中几个不同词、词组对应。
如soft,除了“软的”、“柔的”,还有:1)无坚固掩护工事的,可攻破的:The record has bee n con sidered soft ever since it was set last May. 2)宇宙飞船的着陆飞行速度在32公里/小时左右,软着陆:The landing must be super-soft, made at a velocity of 18 miles or so an hour.3)毒性较轻的,软性的:Marijuana(大麻)is usually regarded as a soft drug..4)非百分之百可靠的:At this stage there is only soft intelligence about the enemy intention. We should not take acti on.作业:soft pillow soft cushion soft music soft woodSoft breeze soft drink soft m oney soft lightSoft voice soft fire soft hat soft an swerSoft heart soft words soft g oods soft water又如total,除了“总数达…”、“合计”外,还有1) 彻底撞毁A POW returnee was given a new Ford by a Denver dealer and totaled it the n ext mon th.2) 向…报复Did you at least total the guy that hit you?如story(1) 事件、事情、情况、情形:1) This war is becoming the most important story of this generation.2) It is quite ano ther story now.(2) 报导、消息、电讯:Last December, the Post first reported that probes were being madein each of those cities, but officials refused to con firm the story.⑶内容、内情、真相:Some reporters who were not in cluded in the sessi on broke the story.⑷传说、说法:He' ll be very happy if that story holds up.(5) 热门、谎言、有意的渲染:The story about him became smaller and by and by faded out from the America n televisi on.(6) 身世、遭遇:The story of Rita Hayworth is one of the saddest.(7) 情节、案情:A young man came to Scotti ' s office with a story.作业:1. He is the last man to come.2. He is the last man to do it.3. He is the last person for such a job.4. He should be the last man to blame.5. He is the last man to consult.6. This is the last place where I expected to meet you.2.英汉词义辨析法任何一个词都可能有三个词义:一是结构词义,二是涉指词义,三是情景词义。
英汉语言对比-词汇对比
B、对义素进行归并 C、列出义位的结构式
①列入图表进行比较
利奇 1987 《语义学》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 male female • adult { man woman • young { boy girl • human • A:共有义素5:[human] /[male][female][adult][young] • • • • • B:归并义素3:+[human]+[male]+[adult] C:列出结构式: Man: +[human]+[male]+[adult] Woman:+[human]-[male]+[adult] Boy: +[human]+[male]-[adult] Girl: +[human]-[male]-[adult]
②根据词典释义进行比较 • A 名词 • 多为定义式释义,种差+属概念。区别
语义理据——借助词的基本语义(或背景
知识)的直接引申、隐喻引申、借代引申 和提喻引申。
文字理据—— 词的文字书写形式和语义之
间的联系,可以从文字书写形式上推断出 该词的语义。
• • • •
1、词汇的理据性对比 语音理据:拟声词(cuckoo, 布谷) 形态理据:派生词或复合词(公牛,worker) 语义理据:引申和比喻(乱扣帽子,灰心, 眉目,荆棘…He was called home. He is sleeping the final sleep. He went to meet his Maker ) • 文字理据:汉语部分象形文字
• Examples: The iron gate was pulled to with a clang. 铁门哗的一声被拉上了。 The enemy pillbox was blown up with a bang. 轰的一声,敌人的碉堡给炸飞了。 The plank fell on the ground with a thump. 砰的一声,木板倒了下来。
第三章英汉语言现象对比ppt课件
11
D. 交叉对应。
• light music 轻音乐(light=intended chiefly to entertain • light loss 轻微的损失(light=not heavy); • light heart 轻松的心情(light=relaxed) • light car 轻便汽车(light=having little weight); • light step 轻快的步伐(light=gentle) • light manners 轻浮的举止(light=frivolous); • light outfit 轻巧的设备(light=handy) • light work 轻松的工作(light=requiring little effort) • light voice 轻柔的声音(light= soft)
序,译成汉语时却不符合汉语习惯,须 作颠倒处理
• rural America 美国农村;a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国际经济新秩序
18
2
第二节
英汉句法现象的对比
19
一、英汉句子对比
• 例如: • His idea is that we clean the
(formal) • John went to bed early because he felt
tired. (common core) • John felt tired, so he went to bed early.
(informal)
24
二、英语句子翻译
• 一、亦步亦趋 • 二、化整为零(分译) • 三、调整句序、词序
• .他喜欢我那热情欢快的妹妹。 • (定语分句--前置定语)
英汉词汇对比 ppt课件
2021/3/30
13
缩略构词法对比 缩略构词符合语言经济原则。 汉语缩略词分双音节和三音节: 高校、 地铁、科研、
彩电、纪检、家电、奥运会、海内外、师兄弟、离 退休、企事业、高富帅 英语首字母缩略:
词的文字理据表现为词的文字书写形式与词义 之间的联系。可以从一个词的文字书写形式上 推断出该词的词义。
一般而言,表意文字有文字理据,表音文字没 有。
语音理据(基本拟声词)和语义理据(具有文 化背景知识的词语)是英汉词汇语义学对比的 重点。
汉语的形态理据较缺乏,而英语的文字理据几 乎没有。
2021/3/30
整体上,英语形态理据性比汉语强:可以 从词根和词缀中推知派生词词义;复合词 词义大多数是透明的。
按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可分:
偏正(英汉):daydream, homework, grass-green, 小说,火红,雪白,辈出,冰箱 动宾/宾动(英汉):push-button, English-speaking, brainwash, 结果,用功,拼命,
泄气
主谓(英汉):sunrise,earthquake, 地震,面对,文明 联合(英汉):wait-and-see, 途径,语言,美丽,忘记,是非,尺寸 补充(汉)/补动(英) :加强,破坏,提高,车辆, home-made, whitewash,
2021/3/30
14
词汇语义学对比
词汇的理据性对比 词化程度对比 词的搭配对比
2021/3/30
15
词汇的理据性对比
词的表达形式与词义之间有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从 这些表达形式中可推断出词的意义,这就是词的理据 性。
汉英语言的词素化现象对比
二、 汉英音节词素化对 比 ( ) 一 音节词素化的类型
1 . 本族词语 的音节词素化 。汉英词 汇系统中的词素化 现象首先 表现为本 族词语 的音节词素化。汉语中有一类双 音节 的单 纯词 , 俗称 连绵词 , 本连绵 词 中的音节合则 有 原 意, 分则无义 , 但随着人类认 知的扩展和表达 的需 要 , 连绵 词 被节缩 成一个单 音节语 素再重新 构词 , 人们 可 以从 “ 蝴 蝶 ”“ 、蚂蚁 ” “ 、骆驼 ” “ 、蜘蛛 ” “ 、蟾蜍 ” 等连绵词 中分别 析取 出音 节“ ” “ 、 蚁” “ ” “ , 素“ 可组成 “ 蝶 、 驼” “ 、蛛 、 蟾” 词 蝶” 蝶 舞 ”“ 、蝶泳 ”“ 、蝶恋” “ 、飞蝶” “ 、凤蝶” “ 、 花粉蝶’ ,驼” ’ “ 可 等 组词 “ 驼峰 ” “ 背” “ 、驼 、驼铃 ” “ 、 驼毛 ” “ 子” “ 、驼 、驼员 ” 等 等 , 节缩 出来 的词 素代表 的是 原词 的整词 意义 , 被 只是形 式上简化 了, 这种现象也称为“ 无义音节语 素化 现象 ” 。 啕 英语词 汇系统 中亦早有截 取音 节构词 的现象 ,也 叫 “ 析取 (l pn ) , 如英语 词 “x a l ,lb io ay cpi ”例 i g et ,f a,l ,nv , r u m p o e ln,q i 分别析 取 自 “x ariay n u na hn ,pae uz ” et odnr,if ez, r l
英汉词化现象对比分析
英汉词化现象对比分析*表达同一个概念的时候,不同语言的词化程度往往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定的文化特性与内容。
一、英汉词化程度及特点对比词化的本质是语言演变中语义成分整合成词的过程及结果;词化研究宜采用多元化视角,从不同角度进行综合考察。
词化程度包括单纯词、派生词、合成词和短语四个级别。
语义较为复杂的概念如果能用一个词来表示,即称为词化程度高;如果必须用一个短语来表示即称为词化程度低。
通过对英汉语言中的构词手段和词汇发展过程的对比分析,发现英语中的词化程度要高于汉语,以分析英汉动词为例,英语中,运动动词常包容方式意义,词化程度很高,运动的路径及方向意义主要由非词化的方式,即由单独的动词附加成分来表达;汉语中,运动动词只对几种基本运动方式做概括区分,详细的方式意义主要由动词的附加修饰成分即状语来体现,词化程度很低,且运动路径及方向信息常整合在动词中,因此,汉语动词在路径意义上化程度较高。
/笑0类动词是自然语言中最常用的动词之一,从两种语言的语义成分容量看,英语/笑0类词在概念化过程中集多角度于一体,而汉语则从单一角度出发。
英语/笑0类词明显表现出不同的语义成分合并,由此表现出大的语义容量,如英语/chuckle0,包容/呈现模样0、/声音0、/伴随情况0等几个义素项,而汉语则找不出包容上述几个义素项集合的词或短语与其完全对应,由此昭显出英语词高度概念化。
目前,语义成分分析理论是最有效的分析对比语言词汇的方法。
/语义成分分析法是由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提出来的,其方法就是把一个词的意义分析为若干个构成成分0[2]。
/正像化学中的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音位学中可以把语音分解为区别性特征一样,语义可以继续分解为更小的语义成分或称为语义特征0[3]。
语义成分分析法除了对亲属词汇的语义差异进行有效的分析之外,还非常有益于不同语言之间词汇的语义对比。
二、英汉词化模式对比(一)词缀化模式在英文中,词化模式运用了大量的前缀和后缀,使得新词的构成既简便又易于理解和流传。
第三讲 英汉词汇现象对比
第三讲英汉词汇现象对比1. 中西思维的差异导致语言的差异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犹如母与子的关系。
先有人类思维后有语言、图画、音乐等外在表现形式。
Language serves as dress of thought/Thoughts are always expressed by words /Without thinking,language would be meaningless 那么,思维又是如何作用在语言形式上的呢?通过研究可知:思维---表现法---语言具体形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即所谓“靠天吃饭”。
农业、土地与民生息息相关,所以就形成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文化的精髓。
即把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类文化与天命自然统一。
The Taoist notion Of following nature is closedrelated,as in other naturalistic movements,to the idea of fate.这种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使中国人习惯于崇尚自然、行于自然;不违天命、顺其自然的处世哲学和宿命论,即Let things remain as they are.而在人与天地万物协调共存的世界中,则存在着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发展变化。
美国人说这是moving in endless circles and repeating it over and over again。
中国的儒家与道家哲学就深深体现了这种观点。
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于道”等,这就是汉民族的循回式思维方式,比如在语言表现法中有回环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及递进式表达:“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所以,中国人表达事物总是按时间和事理发展顺序由因到果、由先到后、由大到小进行阐述,这种思维模式可称为具体一般型表达(Particular-General Pattern)。
第三章:英汉语言的对比
第二节 英汉句法现象的对比
• • • • • • • • • • 对比英汉句法现象主要涉及句子结构、句序和句子内容的一些其他表达手段 这三方面。 一、句子结构 在翻译中,英汉语句子结构有时可以不转换,但有时则要转换。这种转换对 于我们正确处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英汉句子结构转换大致 有以下五种情况: (一)英语简单句转换成汉语复合句 1)On April 2, 1942 HORNET put to sea escorted by cruisers, destroyers and a fleet oilet. “大黄蜂”号于一九四二年四月二日出航,由若干巡洋舰、驱逐舰和一级舰队 油船护航. (英语简单句---汉语联合复句并列句) 2. This attitude has been described as anything from a “merciful loss of memory” to “escapist therapy”. (人们对这种态度有各种的议论,有的说是“好心的遗忘”,有的说是“逃避 现实的疗法。”) (英语简单句---汉语联合复句的分合句)
• 在词的搭配能力方面:英汉在词的搭配能 力方面往往有差异。如:cut • To cut wheat • To cut cake • To cut finger-nails
• 又如wear: • He wore dark glasses, and thick jersey, and stopped up his eaup on • Some Americans pop across the border simply to fuel up on flavorful Mexican food and beer.
• He was quick to use self-deprecating humor to throw anyone off the scent.(后 置) • 英语中地点短语状语一般放在时间状语之 前,而在汉语中时间状语往往在地点状语 之前,如: • He was born on Fourth in May 27, 1923.
英汉语素比较
汉英语言语素分类和比较前言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语素(morphemes)的概念。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定型的构词单位。
在英语中,语素则表现为不可再分割的有意义组合的字母,例如“taller”中的“tall”和“一er”是2个语素,“walking”中的“walk”和“一ing”也是2个语素。
在汉语中,语素则表现为汉字,如“金”、“木”、“水”、“火”、“土”等等;再如“我们在学习”有5个语素,“葡萄”则只有1个语素。
希望通过比较,让我们更加了解英语和汉语的不同,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
正文一、语素在英语中的分类(一)结构上的划分——自由语素与黏着语素英语。
(1)自由语素是指那些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比如“clock”“man”等等。
(2)黏着语素是指那些不能够独立成词而必须跟其他语素组合成词的语素,如“boyish”中的“一ish”。
(二)语义上的划分——词根语素与词缀语素此外,英语的语素还可从语义上分为“词根语素”(root morpheme)与“词缀语素” (affixational morpheme)。
(1)词根语素顾名思义指充当词根的语素,词缀语素则是充当词缀的语素英语中的词根在结构上多为自由语素,如,“n ationality”中的“nation”。
(2)词缀。
英语中的词缀根据其功能又可分为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
a、派生词缀是词内的与此相关词根相对立的带有附加意义的派生语,有时也兼表语法意义。
如“boyish”中的“一ish”,它使得“boy”由表示“男孩”一意转为“少年的,孩子气的”,而且词性也发生了变化,由名词转为形容词。
b、屈折词缀显示的是语法关系或语法范畴,一般涉及“数”、“时态”、“比较级”、“格”、“性”等等。
表复数概念的“一s”,表动词第三人称的“一s”,表过去时的“一ed”,表体的“一ed”和“一ing”以及表比较的“一er-”和“一est”都是这样的。
下面是英语语素之间的关系:二、语素在汉语中的分类:(一)根据音节的多少,语素可划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词序
替换主语以符合英语表达
一.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Lu Hsun was a man of unyielding integrity, free from all sycophancy-拍马屁,奉承 or obsequiousness-谄 媚; this quality is invaluable among colonial and semi-colonial people.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胎又瘪了。 We’ve got another flat tire. 找出译文中合适的主语 世纪之交,中国外交空前活跃。
○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finds China most active on the diplomatic arena.
○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China is most active in its diplomatic activities.
汉语:按时间顺序和逻辑发展关系由先到后、由因到果、由假 设到推论、由事实到论证,习惯于问题解决型模式 (Problem-solution Pattern) 。
例如:
It was keen disappointment that I had to cancel the visit I had intended to pay to Hong Kong On July 1St. 我原先打算七 月一日去香港旅游,后来不得不取消,这使我很扫兴。
一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
第一节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一、词的意义方面二、词的搭配能力方面三、词序方面一、词的意义方面(一)(英语中有些词与汉语)完全对应——主要是一些专用名词、术语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名称。
如:The Pacific Ocean 太平洋helicopter 直升飞机minibus 面包车(二) 部分对应,如:marriage 娶,嫁gun 枪,炮sister 姐,妹(三)新词,没有汉语对应词。
如:overkill (核弹的)过度杀伤力,(宣传活动的)过度行为plumber 水管工,美国调查政府雇员泄密事件的特工(四)英语词义灵活,突出表现为一词多义polysemy,英语的词义主要视词的语境(上下文联系和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而定。
相比之下,汉语词义的稳定性就大得多。
英语中许多词一词多义,与汉语中几个不同词、词组对应。
如soft,除了“软的”、“柔的”,还有:1)无坚固掩护工事的,可攻破的:The record has been considered soft ever since it was set last May.2)宇宙飞船的着陆飞行速度在32公里/小时左右,软着陆:The landing must be super-soft, made at a velocity of 18 miles or so an hour.3)毒性较轻的,软性的:Marijuana(大麻) is usually regarded as a soft drug..4)非百分之百可靠的:At this stage there is only soft intelligence about the enemy intention. We should not take action.作业:soft pillow soft cushion soft music soft woodSoft breeze soft drink soft money soft lightSoft voice soft fire soft hat soft answerSoft heart soft words soft goods soft water又如total,除了“总数达…”、“合计”外,还有1)彻底撞毁A POW returnee was given a new Ford by a Denver dealer and totaled it the next month. 2)向…报复Did you at least total the guy that hit you?如story(1)事件、事情、情况、情形:1) This war is becoming the most important story of this generation.2) It is quite another story now.(2)报导、消息、电讯:Last December, the Post first reported that probes were being made in each of those cities, but officials refused to confirm the story.(3)内容、内情、真相:Some reporters who were not included in the session broke the story.(4)传说、说法:He’ll be very happy if that story holds up.(5)热门、谎言、有意的渲染:The story about him became smaller and by and by faded out from the American television.(6) 身世、遭遇:The story of Rita Hayworth is one of the saddest.(7)情节、案情:A young man came to Scotti’s office with a story.作业:1.He is the last man to come.2.He is the last man to do it.3.He is the last person for such a job.4.He should be the last man to blame.5.He is the last man to consult.6.This is the last place where I expected to meet you.2.英汉词义辨析法任何一个词都可能有三个词义:一是结构词义,二是涉指词义,三是情景词义。
一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
第一节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一、词的意义方面二、词的搭配能力方面三、词序方面一、词的意义方面(一)(英语中有些词与汉语)完全对应——主要是一些专用名词、术语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名称。
如:The Pacific Ocean 太平洋helicopter 直升飞机minibus 面包车(二) 部分对应,如:marriage 娶,嫁gun 枪,炮sister 姐,妹(三)新词,没有汉语对应词。
如:overkill (核弹的)过度杀伤力,(宣传活动的)过度行为plumber 水管工,美国调查政府雇员泄密事件的特工(四)英语词义灵活,突出表现为一词多义polysemy,英语的词义主要视词的语境(上下文联系和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而定。
相比之下,汉语词义的稳定性就大得多。
英语中许多词一词多义,与汉语中几个不同词、词组对应。
如soft,除了“软的”、“柔的”,还有:1)无坚固掩护工事的,可攻破的:The record has been considered soft ever since it was set last May. 2)宇宙飞船的着陆飞行速度在32公里/小时左右,软着陆:The landing must be super-soft, made at a velocity of 18 miles or so an hour.3)毒性较轻的,软性的:Marijuana(大麻) is usually regarded as a soft drug..4)非百分之百可靠的:At this stage there is only soft intelligence about the enemy intention. We should not take action.作业:soft pillow soft cushion soft music soft woodSoft breeze soft drink soft money soft lightSoft voice soft fire soft hat soft answerSoft heart soft words soft goods soft water又如total,除了“总数达…”、“合计”外,还有1)彻底撞毁A POW returnee was given a new Ford by a Denver dealer and totaled it the next month.2)向…报复Did you at least total the guy that hit you?如story(1)事件、事情、情况、情形:1) This war is becoming the most important story of this generation.2) It is quite another story now.(2)报导、消息、电讯:Last December, the Post first reported that probes were being made in each of those cities, but officials refused to confirm the story. (3)内容、内情、真相:Some reporters who were not included in the session broke the story.(4)传说、说法:He’ll be very happy if that story holds up.(5)热门、谎言、有意的渲染:The story about him became smaller and by and by faded out from the American television.(6) 身世、遭遇:The story of Rita Hayworth is one of the saddest.(7)情节、案情:A young man came to Scotti’s office with a story.作业:1.He is the last man to come.2.He is the last man to do it.3.He is the last person for such a job.4.He should be the last man to blame.5.He is the last man to consult.6.This is the last place where I expected to meet you.2.英汉词义辨析法任何一个词都可能有三个词义:一是结构词义,二是涉指词义,三是情景词义。
英汉新词成分词素化对比研究
英汉新词成分词素化对比研究
赵宏;李涛
【期刊名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29)008
【摘要】英语拼缀词和汉语写音外来语分别是英汉两种语言较多发生词素化现象的新词,两者的词素化过程具有共性特征和各自的特点:能够词素化的英语拼缀词和汉语写音外来语都具备心理上的可分析性;拼缀词的可分析性来自来源词空间,写音外来语的可分析性是汉字离散性的结果.新词素通过类推不断扩散,其地位通过很高程度的复现得以巩固.英汉新词素的词素化程度不一,总体说来汉语新词素的词素化程度比英语高;汉语新词素的灵活性,是汉语的非形态性和常用字高度灵活能产的特点造成的.
【总页数】7页(P121-127)
【作者】赵宏;李涛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37;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辽宁朝阳1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46
【相关文献】
1.英汉网络新词汇文化理据对比研究 [J], 于芳
2.英汉语对比研究中的词素比较 [J], 张维友
3.文化视野中的英汉新词对比研究(2010-2015) [J], 谢蕊婷;刘柯兰
4.英汉类比新词的对比研究及其教学启示 [J], 李韧
5.英汉语言词的词素化及其动因的对比研究 [J], 黄金金;李天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英语言的词素化现象对比词素化包括音节词素化和词的词素化。
汉语中有连绵词和外来词的音节词素化现象,并以单音节词素化为主。
英语外来词的音节词素化较为普遍,除了单音节词素化,双音节和三音节词素化的现象也不少。
另外,汉语和英语中一些原本独立的词也表现出词缀化的倾向,成为构建新词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是,汉英语言固有的词汇结构体系的差异又使汉英语言词素化现象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标签:词素化;外来词; 词汇;对比目前我国语言学界关于词素化的研究并不多见,郭鸿杰和周国强[1]指出,词素化是外来词在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动态形式,且已成为构造新词的方法之一;雷良启[2]认为双(多)音节单纯词的节缩语素化是汉语语素发展的一种表现;董晓敏[3]阐释了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的文化因素;车录彬[4]也分析了汉语外来词的音节词素化的现象和成因。
然而,目前关于汉英语言词素化的对比研究近乎空白,因此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语言学领域。
一、音节词素化和词的词素化词素化包括音节词素化和词的词素化。
所谓音节的词素化,是指从多音节词素中分化出来的那部分音节代表整词意义参与构词,从而获得语素资格。
例如“的”是从外来词双音节词素“的士(taxi)”中分化出来的词素,“的”原本是纯粹记音的汉字,由于使用的广泛而逐步获得了表义的功能,由单纯表音到音义兼表,代表整词意义参与构词,而且有一定的能产性。
由“的”构成的词语就有很多,如:打的、坐的、叫的、面的、摩的、飞的、板的、的哥、的姐、的票等等,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音节词素化的表现。
王文斌教授在其《英语词法概论》书中提出了英语词的词素化概念,认为“所谓词的词素化,就是指能独立运用的单词,因语言表达的需要在构词上表现出词缀的行为,能与许多词组合构建出许多新词,具有很强的构词力。
”[5]334-335词素化的词在构词中可起到前缀或后缀的作用,即起词素的作用。
譬如英语“bound”一词,原本可以作过去分词和形容词,但它一旦与各种名词结合,至少能表现出四种意义,在词性上均为形容词:(1)表示“受约束”,如cultural-bound(文化制约的);(2)表示“笼罩”,如snow-bound(白雪皑皑的);(3)表示“方向”,如south-bound(向南前进的);(4)表示“封面”,如paper-bound(纸封面的),等等。
“bound”就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能构建出30多个形容词,在构词中起后缀的作用,是词的词素化表现。
本文拟对汉英词素化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汉英语言词汇发展的共性和差异,帮助语言学习者提高对汉英词汇构建和意义的理解以及对语言的整体认知。
二、汉英音节词素化对比(一)音节词素化的类型1.本族词语的音节词素化。
汉英词汇系统中的词素化现象首先表现为本族词语的音节词素化。
汉语中有一类双音节的单纯词,俗称连绵词,原本连绵词中的音节合则有意,分则无义,但随着人类认知的扩展和表达的需要,连绵词被节缩成一个单音节语素再重新构词,人们可以从“蝴蝶”、“蚂蚁”、“骆驼”、“蜘蛛”、“蟾蜍”等连绵词中分别析取出音节“蝶”、“驼”、“蚁”、“蛛”、“蟾”,词素“蝶”可组成“蝶舞”、“蝶泳”、“蝶恋”、“飞蝶”、“凤蝶”、“花粉蝶”等,“驼”可组词“驼峰”、“驼背”、“驼铃”、“驼毛”、“驼子”、“驼员”等等,被节缩出来的词素代表的是原词的整词意义,只是形式上简化了,这种现象也称为“无义音节语素化现象”[6]。
英语词汇系统中亦早有截取音节构词的现象,也叫“析取(clipping)”,例如英语词“extra, flu, lab, limo, navy,phone, plane, quiz”分别析取自“extr aordinary, influenza, laboratory, limousine, navigator, telephone, areoplane, inquisitive”。
[7]180-181通常析取出来的音节由于使用的频繁和历史的久远已根植于语言中。
被析取的音节有些变成了自由语素,能独立成词和运用,亦可与其他语素组合构词。
另一些被截取的音节成为了粘着语素,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其他词根组合成词,起词缀的作用。
2.外来词音节的词素化。
汉语外来词的节缩构词现象也由来已久,过去一般出现在术语、国名、地名等专有名词中,例如,译自梵语的外来词“佛陀、塔婆、禅那、魔罗、僧伽、比丘尼、释迦牟尼”分别被节缩为“佛、塔、禅、魔、僧、尼、释”,代表原词的意义来构造新词。
还有音译外来词“美利坚、德意志、苏维埃、法兰西、亚细亚、欧罗巴、马克思、莎士比亚”等分别被节缩为单音语素“美、德、苏、法、亚、欧、马、莎”再重新构词的现象也非常普遍。
现代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使汉语的外来词与日俱增,外来词的词素化现象已从专有名词扩大到普通名词,甚至动词。
可以说,外来词的词素化已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构造新词的方法之一。
[1]例如:“因特网(internet)”的“网”从整词分化而出, 代表整詞意义参与构词,有很强生成能力,可构成“网络、网站、网址、网页、网吧、网民、网友、网虫、网卡、网恋、网聊、上网、联网、校园网、人才网”等几十个词语,就是外来词音节词素化的表现。
英语中外来词音节的词素化的现象更为普遍。
英语的词汇大多来自拉丁语、希腊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语言,根据Zeiger的《英语小百科》的统计,英语中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的词根和词缀占了总数的85.6%。
[8]许多外来词最初都是被整个借用,其中一些后来逐步分解出音节来构词。
例如,英语“robot”是一个单词,它是捷克作家Karel Capek在他的一部科幻剧中首先使用,指能给人干活的“机器人”。
该词是他根据指“工作”或“苦工”的捷克语单词“robota”创造出来的。
后来人们从“robot”中截取出音节“-bot”,代表“机器人”的含义,构造出bugbot(窃听机器人)、cancelbot(销账机器人)、knowbot(机器智人)、sexbot(性智能用具)、chatterbot(饶舌机器人)等新词。
又如,“cafeteria(自助餐厅)”借自西班牙语,后来该词被截取出后两个音节“-teria”来构词,表达各种“小店”和“小吃店”,析取自德语名词“hamburger(汉堡包)”的音节“-burger”被用来表示某种“夹心面包”,借自意大利语的名词“paparazzi”原意是“专门追逐名人偷拍照片的摄影者或记者”,后来被析取出“-azzi”或“-razzi”音节构成,表示“跟踪者”之意,等等。
[5]285-286(二)音节词素化的形式第一,汉语词汇中音节的词素化主要表现为单音节词素化,多音节词素化的现象极少。
这是汉语以单音节词素为主的特点、双音节造词的规律所制约的结果。
例如汉语外来词“佛陀、僧伽、酒吧、迪斯科、啤酒、巴士、奥林匹克”等都是析取出单音“佛、僧、吧、迪、啤、巴、奥、咖”等重新构词的。
象从外来词“马拉松比赛”中析取出三音节词素“马拉松”来构词的情况少之又少。
然而,英语词汇中单音节和双音节的词素化现象都很多,也有少数三音节词素化的现象。
例如,词素“alterna-, docu-, info-, incog-, -holic, -burger, -cise, -teria”等分别析取自“alternative, documentary, information, incogn ition, alcoholic, hamburger, exercise, cafeteria”等等。
这是英语以音节构词,英语中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词并存的特点所决定的。
第二,汉英语言中词素化的音节都有析出于词首的,也有出于词尾的。
汉语析取自词首的音节如:佛(陀)、僧(伽)、的(士)、啤(酒)、迪(斯科)、咖(啡)、巴(士)、奥(林匹克),析取自词尾的音节如: (蝴)蝶、(蚂)蚁、(骆)驼、(蜘)蛛、(酒)吧,(因特)网。
英语析取于词首的的音节如:extra(ordinary), info(mation), hyper(critic), hyp(ochondriac), homo(sexual), stereo(phonic),析取自词尾的音节如:(ro)bot, (cafe)teria,(ham)burger,(para)razzi,(alco)holic,(enter)preneur”等等。
汉语和英语的音节词素化现象是语言词汇扩展的自然趋势,它反映出人们避繁就简的构词倾向。
外来词音节的词素化折射了人类社会对外来文化动态的认知过程:人们总是首先认识外来文化表象及其语词形式——外来词,然后再认识其内部文化特质——外来词音节语素化,最后加以创造而使之洋为己用,从而丰富语言的表达。
汉语和英语音节词素化的差异说明了词汇的发展演变总是受到语言本身的结构所制约,这是人类认知的自然过程。
三、汉英词的词素化对比(一)汉英词的词素化类型1.旧词素被赋予新义。
词素化词在与其他词组合时是作为一个特定的词素加以使用的,其语义在某种程度上已被虚化,是一种半虚半实的词素,一种准词缀。
[5]335尽管关于汉语是否有词缀一说学界仍有争议,但是汉语实词虚化的构词现象却是不争的事实。
“现代汉语中的词缀实际上是实词虚化、形式化的结果。
”[9]例如“手”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之后,组成“旗手、水手、歌手、号手、枪手、新手、能手、选手”等名词,这时的“手”已经失去了其本义,具有了泛化的“……的人”的意义。
这样,原本独立运用的词“手”在构词中起到类词缀的作用,这样“手”就词素化了。
根据潘文国等人对20世纪50—80年代早期主要论述过词缀的14部(篇)著作的研究,收集到的汉语词缀有近400个。
[9]在英语中,词的词素化现象也非常普遍。
“从历史上看来,自由词素失去其独立地位而成为粘着词素是很正常的。
例如后缀-less原本是一个形容词,意思为devoidof,后缀-dom, -hood, -ship也都曾经作过独立的名词,-dom的意思为doom, judgment, statute,是现代英语doom的祖宗,-hood表示condition或者state of affairs,与原来的名词hood(盖头物)的意思相去甚远了。
”[10]64词素化的词在构词中作前缀或后缀,生成能力极强。
例如:ill-常与过去分词结合,构成形容词,描述执行有误或执行不当的行动,如ill-judged(判断不当的)、ill-treated(受虐待的)、ill-considered(考虑不周的)、ill-chosen(选择不慎的)等;ill-与名词或形容词结合,可构成新的名词或形容词,表示令人不愉快的人或事,如ill-mannered(行为粗鲁的)、ill-tempered(脾气暴躁的)、ill-treatment(虐待)、ill-fortune(不幸)、ill-will(恶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