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论文
行为金融学中的股票投资论文
行为金融学中的股票投资论文一、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实际上,行为金融学主要是以人为视角来描述何为金融学、何为投资,为何是这样以及是怎样形成的。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的主要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和后悔理论这两大理论。
(一)期望理论期望理论是指股票投资者对于相同状况所作出的决策往往要考虑自身处于盈利时期还是处于亏损时期。
在大多数状况下,一旦投资人士所亏欠的款项和盈利的金额相等时,在亏损的状态下会变得十分沮丧,但是盈利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快乐。
反之,一旦出现了亏损,其心理情感往往就会变得极度强烈。
譬如,一支股票的现价为10元,如果一名投资人花12元买进,而另外一名投资人是花8元买入的。
面对10元钱的这只股票价格发生改变之后,两名投资人会作出迥然不同的决策。
假如该股票升值,8元价位买入者肯定将留着这支股票,因为他追求的是更多的利润;而对于这位12元买入的股票投资者来说,他就会犹豫不决,在观望之后也许就会动摇自身的意志,甚至在考虑之后卖出该股票。
反之,假如该股票下跌,其反应还是截然不同的。
为继续保持现有利润,8元价位买入者十分有可能选择卖出以确保有限的利润能够加以兑现。
然而,对12元价位买入者而言,往往会继续持股甚至选择再次买入,这是由于一旦出局就代表亏损已成为事实。
(二)后悔理论股票投资人士在进行投资时常常会产生后悔状况。
具体来说,出现牛市时会后悔未能及时购买当时已看好的股票;在熊市的背景下,又会后悔未能加以止损而被套入其中;即使在自身所拥有的股票既不涨又不跌时,当看到他人所推荐的股票获利也会为未能购入而后悔;而当股票投资者抛出未涨的股票而选择买进他人所推荐的股票之时,当看到已卖掉的股票再度不断上涨,投资者会因为没有坚定自己的想法而后悔。
投资者在投资判断决策上容易出现错误,他们会感到非常悲伤。
所以,投资者往往会出现瞻前顾后的犹豫特点,尤其是要决定是否要买入或卖出时常常会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避免后悔的发生。
二、股票投资中的行为金融学研究作为股票投资者,无论是老练娴熟的投资者还是刚步入股市的菜鸟,他们都试图用理性的方式来分析股票市场的波动来进行投资理财。
行为金融学课程论文
行为金融学课程论文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行为金融学越来越受到欢迎了,那么,下面请看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行为金融学课程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一、行为金融学课程论文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浪潮持续高涨,制度创新、产品创新、交易方式创新、服务创新等前推后涌层出不穷,极大提高了金融效率,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但是,金融业又是一个与国民经济运行息息相关的敏感性行业,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越来越多样化的风险因素,这就使金融监管成为必然。
次贷危机以后,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金融业界的主旋律;因此,如何在做好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的同时又能做好金融创新促进金融深化发展,已成为一个金融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创新使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被削弱。
金融创新模糊了各金融机构间的传统业务界限,各机构涉足领域广泛,进行大量业务与工具创新,增加表外业务,一旦创新活动突破金融机构原来的规定的行为边界,但监管当局也没有明文限制,这就使原有的监管法规效力下降、监管手段、监管方法过时,监管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监管有效性被大大削弱。
如果新推出的金融产品超出法律规定的界限,但却被市场普遍接受,那么原来的金融法规就完全丧失效率。
金融创新可能产生一些模糊的产权关系,导致风险监管失效。
比如、某些以境外货币为基础的金融创新工具涉及货币所在国、交易发生国、交易者所在国等不同对象,各国对风险责任的认定不同,有可能导致这些金融创新没有任何约束。
某些跨国金融机构的子公司的风险监管不确定是属于子公司所在国还是属于母公司所在国家。
一些混合金融产品的创新涉及交叉性业务,比如储蓄保险既涉及储蓄业又涉及保险业,这样很容易导致监管重复,也可能出现监管“真空”。
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使得当前金融监管制度往往已滞后金融创新的步伐,使监管的时效性大打折扣,这就迫切的需要金融监管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二、创新监管理念金融监管应以市场法则为依据,以市场激励的方式来确立市场秩序。
行为金融学论文2800字_行为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行为金融学论文2800字_行为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行为金融学论文2800字(一):中国证券市场异常现象的行为金融学分析摘要: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二十多年的蓬勃发展,它已经逐渐地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证券市场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了相当多的问题,而其中很多的异常现象并不能用传统的金融学来解释。
关键词:中国证券市场异常现象;行为金融学;市场理论作为经典金融理论的基石之一近年来受到了许多挑战,金融市场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在此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悄然兴起的行为金融理论,将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角度,对资本市场中的异常现象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引发行为金融理论与有效市场理论的猛烈碰撞,成为学者们争论的一个热点。
一、中国证券市场异常现象1.过度交易。
经常参与股票交易的人大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些自称短线高手的人频繁地买进卖出,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赚到钱,甚至出现亏损。
而且中国股市上的很多投资者都抱有急于求成、渴望一夜暴富的心理偏差。
如何解释这些现象?行为金融理论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人们普遍高估自己的判断能力和对未来的期望。
过度自信就是投资者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研究者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过度自信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在决策时存在着过度自信倾向。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们过高估计高概率事件的发生概率,过低估计低概率事件的发生概率。
如人们往往认为当实际只有80%以上可能事件必定会出现,而认为只有20%以下可能事件不可能发生。
第二,人们用于估计数值的置信区间过于狭窄。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为人们自认为的98%置信区间实际上只有60%。
过度自信在投资活动中表现为投资者趋向于过度频繁交易,这将会降低投资者的回报。
过度自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心理学基础,当个人面对不确定性时,无法做出适当的权衡,便容易出现行为认知偏差。
行为金融学论文(5篇)
行为金融学论文(5篇)行为金融学论文(5篇)行为金融学论文范文第1篇曾在解释金融市场现象方面取得了巨大胜利的传统金融学,是以理性人和无摩擦市场假设为理论前提,以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为核心的一套金融学理论。
20世纪中叶,随着Markowitz(1952)的现代组合投资理论、Modi-gliani和Miller(1958)的MM定理、Fama(1970,1991)的有效市场假说,以及Bloack、Scholes和Merton(1973)的期权定价理论的逐一建立,基于这些理论内容的传统金融学确立了其在金融投资领域的主导地位。
Stephen(2021)总结了现代金融理论的传统讨论范式,他认为,现代金融理论内涵包括:有效市场、组合投资、资产定价、期权定价、MM 定理和托付成本,所涉及学科有经济学、金融学和数学,其理论规律是将简单的金融市场现象抽象成为简洁的数学模型。
传统金融学的核心理论假设是有效市场假说,强调资产的市场价格可以快速并充分反映全部与资产相关的外部及内部信息。
传统金融学理论把投资者看作是理性人,即投资者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总是理性的,试图追求收益最大化以及成本最小化,并且投资者是风险厌恶型,即面对不同资产的风险态度全都,投资者对价格收益分布的估量是无偏的,且满意贝叶斯过程,因此,证券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全部交易参加者对信息的理解和认同;价格则表现为随机闲逛,具有不行猜测性,市场投资者无法猎取长期稳定超额利润。
Shleifer(2000)认为,有效市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不断弱化的假设条件,一是投资者是理性的,即能够理性地评估证券的公允价格;二是即使投资者是非理性的,但由于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具有随机性,因而能够抵消彼此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三是即使部分投资者有相同的非理,同样不能够维持资产价格过大的偏差,由于理性投资者能够通过套利策略使价格回归理性。
Shleifer还指出,理性投资者和完全套利两条假设缺一不行,假如投资者完全理性,就没有力气来扰乱最初的有效市场,价格也就不会偏离有效价值水平。
《2024年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范文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篇一一、引言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结合心理学、行为科学和金融学的交叉学科,它致力于研究金融市场中投资者行为及其对资产定价、市场波动和投资决策的影响。
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化和投资者行为的多样化,行为金融学逐渐成为金融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行为金融学基于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提出了与传统金融学不同的观点。
它认为,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并非完全理性,而是受到心理、情感、认知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行为金融学强调研究投资者行为、市场情绪、心理偏差等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三、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 投资者行为研究:这是行为金融学最核心的研究领域,主要探讨投资者的心理特征、决策过程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2. 资产定价与市场波动:研究心理偏差和市场情绪如何影响资产定价和市场的波动性,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准确的投资策略。
3. 金融市场异象:针对金融市场中的一些异常现象,如封闭式基金折价、IPO溢价等,探讨其背后的行为因素。
4.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研究投资者在投资组合选择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影响投资者的资产配置。
四、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调查法和实证分析法。
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环境,观察投资者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调查法则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研究投资者行为的规律;实证分析法则通过运用统计分析等手段来检验理论和模型的有效性。
五、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自行为金融学诞生以来,其在金融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首先,许多学者对投资者的心理偏差进行了深入研究,如过度自信、损失厌恶、锚定效应等。
这些研究揭示了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其次,行为金融学对资产定价和市场波动的解释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证支持。
此外,行为金融学还为金融市场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行为金融学研究论文
行为金融学研究论文一、先容在传统金融学的范式中,“理性”意味着两个方面:首先,署理人的信仰是准确的:他们用于预测未知变量未来实现的主观散布即是那些被抽取实现的散布。
其次,给定他们的信仰,在与Savage的主观盼望屈从(SEU)看法相同等的意义上,署理人做出正常可继承的选择。
BF是一种研究金融市场崭新要领,至少部分地以对传统典范面临的困难做出应声的面目出现的。
广义上,BF以为议决使用某些署理人不是完全理性的模子,可以更好的明确某些金融征象。
在某些行为金融学模子中,署理人的信仰不完全准确,大都是由于不适当的应用贝叶斯规则。
在另一些模子中,署理人的信仰是准确的但做出的选择通常是有疑问的,与SEU不相容。
BF最大的乐成之一是一系列理论文章评释在理性交易者和非理性交易者相互影响的经济体中,非理性对价钱的影响是实质性的和恒久的。
文献称之为“套利限定(limitsofarbitrage)”,这组成了BF的两大块之一。
(见第二部分)为了做出清楚的预测,行为模子常需要指定署理人的非理性情势。
人们真相怎样误用贝叶斯规则或偏离SEU呢?在此引导下,行为经济学家们典型地紧急于认知生理学家汇编的大量实验证据,这些都是关于人们形成信仰时潜伏的偏误,和人们的偏好或给定信仰后怎样做出决策的。
因此生理学组成了BF的第二大块。
(见第三部分)我们思量BF的特别应用:明确整个股市,均匀回报的横截面情况,关闭式基金定价;明确投资者特别群体怎样选择其资产组合和跨时交易;明确证券刊行,资本结谈判公司的股利政策。
着末总结和指出未来的研究偏向。
二、套利限定2.1市场有用性EMH以为现实价钱即是基本价钱。
在有用市场中,没有免费午餐:没有投资战略可以赚得危害调解的逾额回报。
BF以为资产价钱的某些特性最有可能用对基本价钱的偏离来评释,而且这些偏离是由非理性交易者的存在引起的。
对此种看法持恒久阻挡意见可追溯到Friedman(1953)。
他以为,理性交易者(也称为套利者)会很迅速消除非理性交易者(也称为噪声交易者)引起的偏离征象。
《2024年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范文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篇一一、引言行为金融学是近年来新兴的金融学分支,主要探讨投资者行为在金融市场的表现及影响。
传统的金融学理论,如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人假设,虽为金融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在实际金融市场应用中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
因此,行为金融学在考虑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对金融市场影响的基础上,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现状、方法、结论及其局限性进行综合述评。
二、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念与起源行为金融学主要源于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质疑与反思。
传统金融学强调市场理性与效率,但人们在实际金融市场中的决策行为却往往偏离理性。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在金融市场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基本理念包括: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市场也非完全有效;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存在认知偏差、情绪波动等心理因素;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等。
三、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与方法1. 研究领域(1)投资者行为研究:关注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实际决策过程及其心理机制。
(2)市场异象研究:对金融市场中的一些异常现象进行研究,如股票溢价之谜、股票交易量之谜等。
(3)资产定价研究:研究投资者行为如何影响资产价格及其波动性。
(4)公司治理与决策研究:探讨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层决策等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2. 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通过对金融市场数据的实证分析,检验投资者行为的规律与特征。
(2)实验研究:利用实验方法,模拟金融市场环境,观察投资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决策行为。
(3)心理分析:通过心理分析方法,研究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与情绪波动等心理因素。
四、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1. 投资者行为研究(1)投资者的心理账户:人们倾向于将不同来源的资金或投资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这会影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决策过程。
(2)过度自信现象:投资者往往过于自信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预测能力,导致过度交易和投资决策失误。
(3)羊群效应:投资者容易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形成羊群效应,导致市场出现群体性非理性行为。
行为金融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行为金融论文范文精选3篇1文献综述一般认为,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发表《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为标志,该文首次将行为心理学结合在经济学中来解释金融现象。
1972年,Slovic 教授和Bumn教授合写了《人类决策的心理学研究》,为行为金融学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979年DnielKhnemn教授和mosTversky教授发表了《预期理论:风险决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为金融学中的预期理论。
中南大学的饶育蕾和刘达锋著的《行为金融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著作。
吴世农、俞乔、王庆石和刘颖等早在ZG证券市场初建时就对ZG股市调查并进行取样分析,得出ZG市场为非有效市场,其主要论文有:吴世农、韦绍永的《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陈旭、刘勇的《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及队策建议》。
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相对不足,对投资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鉴了两位美国学者的思路进行论证。
美国学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达摩达兰著的《投资治理》总结了美国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对行为金融学理论在投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进展,对投资行为进行了全面剖析,其对投资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独到之处,这种在行为金融学下投资策略的研究对我国证券业的进展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罗伯特泰戈特著《投资治理-保证有效投资的25歌法则》以其简单而明了的笔法描绘了行为金融学下投资方法的选择应具备的条件和原则,指导我们的实践。
BrighmEhrhrot著的《财务治理理论与实务》中也不乏对行为金融学的应用,比如:选择权的应用等。
2行为金融学概述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学、心理学和认知学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上产生的一种新理论,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实际投资决策行为的一门学科。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研究主题:一是市场并非有效,主要探讨金融噪声理论;二是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讨投资者会发生的各种认知和行为偏差问题。
行为金融学论文
行为金融学论文
行为金融学分析和研究人类在金融决策中的行为、偏见和误判,探讨人类在投资决策中的心理及行为特征,提供了从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解释。
以下是关于行为金融学的论文选题:
1.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个人投资特征分析及优化
2. 行为金融学对于股市短期波动的解释和预测
3. 散户投资者的行为金融学特征及其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
4.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资本市场中的羊群行为分析
5. 行为金融学在实现财务目标中的影响
6.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社会偏见对国内外投资者交易策略的影响
7. 行为金融学解释的主要因素对于市场动态的影响
8. 行为金融学中个人决策中存在的错误
9. 行为金融学研究中投资者的经济收益与心理满足之间的关系
10. 行为金融学在短期交易中的应用及其对长期投资的影响。
以上是几个关于行为金融学的论文选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背景进一步深化研究。
行为金融学分析范文
行为金融学分析范文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金融决策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学科。
通过分析人们的行为模式、心理偏差和错误决策,行为金融学试图解释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价格波动。
本文将从行为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行为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在于人类的决策行为往往受到情绪、直觉和认知偏差的影响。
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假设人们是理性决策者不同,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在金融决策中往往被恐惧、贪婪和羊群效应所影响。
例如,人们在面临损失时会更加谨慎,而面临收益时会更加冒险。
这种非理性的反应导致了市场的过度买卖和价格波动,形成了所谓的“牛市”和“熊市”。
行为金融学的应用领域广泛。
首先,行为金融学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市场行为和价格波动,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其次,行为金融学可以对金融市场的制度设计和监管政策提出建议。
例如,为了减少羊群效应和过度交易,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限制杠杆交易和增加交易费用。
最后,行为金融学还可以用于解释其他领域的决策行为,如消费决策、借贷决策和退休规划等。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对金融市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发现改变了人们对市场行为的认识,使得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不再被接受为唯一的解释。
其次,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完善和监管政策的改进。
例如,对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监管和信息披露来解决。
此外,行为金融学还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如定期投资、分散投资和避免过度交易等。
然而,行为金融学也存在一些争议。
首先,行为金融学往往被指责过度强调了投资者的情感和认知偏差,忽略了理性决策的可能性。
其次,行为金融学的实证研究往往受到样本和数据选择的限制,可能不具有普遍性。
最后,行为金融学的应用也需要谨慎。
虽然行为金融学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决策行为的见解,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会受到相同的影响,每个时期和市场也会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金融决策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学科。
【金融学论文】关于行为金融学的羊群效应综合分析
摘要由于行为金融学对于传统金融学的突破,羊群效应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都与羊群效应紧密相连,为了保障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又好又快发展,对羊群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着眼于信息与羊群效应之间的关系,运用CCK模型分析羊群效应,同时本文创新性的从羊群效应对于信息的反作用入手,研究羊群效应对内幕信息揭示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羊群效应行为金融学信息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羊群效应(Herding Behavior) 是行为金融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用经典的金融理论对这个现象无法做出解释,它是20世纪90年代金融学术界的研究重点。
研究羊群效应对于行为金融学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羊群效应是信息连锁反应所引起的一种行为方式,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当市场中出现“羊群效应”时,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会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倾向于模仿他人决策,而不考虑自己已获取的私有信息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从众行为,即使所掌握的信息按理性分析可能表明他们应该使用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
对于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投资者的定义也更丰富,从狭义上理解,羊群效应可以视为一群证券投资者在一定时间内对同一只证券采取相同的投资动作的投资行为。
因为证券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拥有群体性特点,针对相同证券的一致投资行为也许会导致该证券的剧烈波动,影响信息的正常揭示,对市场的稳定性和效率性有着巨大的影响。
因此,对投资者羊群行为的研究以及对市场是否存在羊群行为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中国金融市场发生羊群效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情况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在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并不是直接获得别人的信息,而是通过观察其他投资者的买卖行为来判断其拥有信息,被迫做出较为安全的决策,这就容易产生羊群效应。
第二,由于信息推测与信息阶梯传递的影响,在证券市场运行过程中,信息的传递遵循阶梯传递的过程,即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其他投资者的行动和实施该行动时产生的后果,之后进行模仿和推测,最终选择跟随他人的投资决策,产生羊群效应。
有关行为金融学的论文
有关行为金融学的论文金融学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得学科。
主要包括传统金融学理论和演化金融学理论两大领域,是现代经济社会得产物。
本专业培养具有金融学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得专门人才。
下面是有关行为金融学得论文,请参考!有关行为金融学得论文货币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摘要:《货币金融学》是高校经济类专业学生开设得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开启学生金融学知识大门得一把钥匙。
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以任课教师多年得教学实践为基础,从课程教学内容得优化、衔接和时代性要求,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得多样化和现代化,考核方式得完善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课程改革得效果给以总结。
关键词:《货币金融学》;教学改革;河南科技大学《货币金融学》是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得基础理论课程。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该门课程得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学生可初步认识金融领域得基本问题,把握整体金融运作得内在联系和规律,探讨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得经济和金融现象。
因此,该课程成为全国高校经济类专业重要得专业基础课,更是金融学专业得主干课程。
《货币金融学》课程在河南科技大学开设已十年有余,目前该门课程在我校经济学院下设得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三个专业以及管理学院得会计学专业开设。
经过多年得建设,在课程体系得构建、教学内容得完善、教学方法得探索等方面取得一定得成绩,但随着近年来金融业得迅速发展和网络资源得广泛应用,在教学内容得更新和教学手段方面仍存在一定得滞后。
因此,改革和建设《货币金融学》课程具有很强得必要性。
本文结合河南科技大学任课教师多年得教学实践和心得,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货币金融学》教学内容得改革教学内容是学生掌握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得保障,一门课程经过长期得建设,会形成较为完整得内容体系。
这种固化得内容体系形式上很完美,但不能很好地适应快速发展得金融现实要求。
因此,在教学内容得设置上,既要保持内容得完整性,又要与时俱进,体现教学内容得时代性。
行为金融学论文
行为金融学论文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行为金融学论文的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行为金融学论文篇1浅谈行为金融学摘要:行为金融学是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的学科,与传统金融学理论一起,两者构成了金融学的理论体系。
先从行为金融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谈起,指出行为金融学是历史创造出来的。
随后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体系,并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几个投资策略。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理论体系;投资策略一、历史背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出现了许多不能被传统金融学所解释的现象,比如,利好兑现现象、传闻效应、小盘股现象、星期五现象、反应过度和羊群效应等。
这些传统金融理论无法合理的给出解释的现象被称为金融市场中的“异象”,金融市场里出现的大量的异象对传统金融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有效市场假说。
因此,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金融学理论,随之产生了新的理论――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Burrel在1951年发表的《投资研究实验方法的可能性》中主张把心理学和金融学研究结合起来,提议用构建实验室的方法来验证理论的必要性,认为将行为方法和定量投资模型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1972 年Slovie发表了一篇启发性的论文《人类判断的心理学研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自此,行为金融学已现雏形。
然而当时认识心理学尚处于形成阶段,行为决策理论也还没发展成熟,传统金融理论又比较完美,所以这一主张并没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将行为金融理论视为异端邪说。
1979 年Kahneman和Tversky提出了对行为金融理论有重大影响的期望理论,该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核心内容和代表学说,是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奠基理论。
20世纪90年代,Lars Tvede 出版了《金融心理学》,并创办了《金融分析家杂志》,在1999年该杂志最后一期以专辑形式专题研究了行为金融学。
《2024年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范文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篇一一、引言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实际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它挑战了传统金融学中的理性人假设,转而关注人类的认知、情感以及社会影响因素在金融决策中的作用。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其发展历程、主要理论、实证研究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二、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程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直到80年代才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步形成阶段、理论体系构建阶段和实证研究阶段。
初步形成阶段,学者们开始关注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如过度自信、过度反应等。
这些非理性行为导致市场出现异常现象,如股票溢价之谜等。
理论体系构建阶段,行为金融学开始借鉴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预期理论,他们提出了人类决策中的心理账户和框架效应等概念。
实证研究阶段,学者们运用大量实证数据验证了行为金融学理论的正确性,进一步推动了行为金融学的发展。
三、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包括过度自信、损失厌恶、心理账户、框架效应等。
这些理论解释了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过程。
过度自信是指投资者对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过于自信,忽视潜在的风险。
损失厌恶则是指投资者对损失的敏感度高于对同等收益的敏感度。
心理账户则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将财富划分为不同的账户,对不同账户的财富进行不同的评估和决策。
框架效应则是指人们在不同的问题框架下会做出不同的决策。
四、行为金融学的实证研究行为金融学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投资者行为、市场异常现象和资产定价等。
在投资者行为方面,学者们通过调查和实验等方法研究了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和心理因素。
例如,研究发现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存在过度自信、损失厌恶等非理性行为。
这些非理性行为导致市场出现异常现象,如股票溢价之谜等。
行为金融学论文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商业银行典型行为经济分析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
它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
这一研究规角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来寻求丌同市场主体在丌同环境下的经营理念及决策行为特征,力求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冴的描述性模型。
引言:现代金融学是基于理性人假设,认为理性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是严格依照贝叶斯法则计算的期望效用函数进行决策的;即使有些人非理性,这种非理性也是非系统性的,会彼此抵消,从而在总体上是理性的。
进入20世纪80年代前后,关于股票市场的一系列研究和实证发现了与理性人假设不符的异常现象。
因此,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人决策行为的行为金融学受到人们的重视。
行为金融学发现,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会受到过度自信、框架依赖、锚定和调整、损失规避等信念影响,出现系统性认知偏差。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一员,也存在许多典型“非理性”行为,下面简要分析之。
一、商业银行典型行为分析(一)信贷投放顺周期行为有效市场说信奉资产价格的随机漫步模型,在完全信息假定条件下金融机构能够正确区分由基础性因素和随机因素引起的冲击,唯一能引起资产价格变动的是不可预见的随机性冲击,进而认为银行在贷款收益高于预期时将增加坏帐准备;在收益低于预期时减少坏帐准备,逆经济周期修匀收益;即银行会在经济高涨时期减少信贷投放,多提取风险准备金,以备衰退时期之需。
但通过观察与统计,银行信贷行为在经济扩张期间信贷显著增加,收缩时期信贷下降的速度更快甚至会导致信贷崩溃;银行信贷投放表现出了顺经济周期的异常特征。
产生信贷投放顺经济周期现象,行为金融学分析认为:一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不具备借款企业关于项目盈利能力的知识;二是对风险评估上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主要是灾祸短视:低估低概率高损失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且赋予最近发生的事件以较大的权重,对低概率事件赋予较小的权重。
行为金融理论研究论文
行为金融理论研究论文摘要:本文回顾了行为金融学的一些经典文献,针对展望理论与其他相关理论进行了评述,并对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做详尽的介绍。
关键词:行为金融;展望理论;心理帐户Abtract:Thipaperrevie,APT等)都无法合理的解释资产间的横断面报酬差异。
在时间序列方面,除了周末效应、一月效应、假日效应等现象外,股价不论在短期或长期也都存在相当的自我相关。
VanRaaij(1981)提出的“经济心理学”一般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行为金融学与传统财务理论的差异。
显然,尽管经济环境反映一般经济状况的改变,但个体因为个人因素的差异,会对经济环境产生复杂的互动关系。
换言之,个体间对市场或经济体的状况会有或同或异的“认知”,透过行为与彼此间互动而再反映在市场或经济中。
就是说,市场或经济的状况是群体“投射”的结果。
市场或经济的演进,是一连串认知与投射的过程;显然在这过程中,“人”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李忠民,姚昕:行为金融之展望理论研究述评以股票价格的决定为例,股价的变动可能来自公司本身的价值的改变,也可能反映投资人因个人心理因素对其评价的改变,或者二者皆然。
传统金融理论视人为理性人,而个人与群体的决策过程则几乎完全被忽视,人的因素在理论中的重要性被降到最低。
相反行为金融学提升了人的地位,而经济变数的重要性则相对降低。
尽管在1980年代后期才开始受到重视,但行为金融学在许多重要问题上,都已有相当的进展。
不过迄今仍未有任何类似CAPM或APT等广为接受的理论被提出。
本文尝试从较广的视野,针对展望理论与其他相关理论对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做详尽的介绍。
二.展望理论的提出KahnemanandTverkey(1979)指出传统预期效用理论无法完全描述个人在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行为。
他们以大学教授和学生为基础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受访者的回答显示许多偏好违反传统预期效用理论的现象,并据此提出另一种经济行为的模型,称为展望理论。
1行为金融学论文——中国股市的非理性行为分析5篇
1行为金融学论文——中国股市的非理性行为分析5篇第一篇:1行为金融学论文——中国股市的非理性行为分析中国股市的非理性行为分析摘要:行为金融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解释了市场上存在的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非理性行为”。
同时对于我国股市中存在的种种异象,行为金融学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从个人投资者到机构投资者,再到政府及其他监管机构,行为金融理论对三者的非理性行为分别进行了剖析,同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非理性行为;异象Analysis of bounded rational behavior i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Abstract: behavioral finance as a new science, explains the existing "bound ed rational behavior ” contrary to 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various anomalies existing in Chinese stock market, behavioral finance gives reasonable explanations too.From individual investors to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then to the government and other regulators, behavioral finance theory respectively analyzes the bounded rational behaviors of the three, and gives the targeted policy recommendations.Keywords: behavioral finance;bounded rational behavior;anomaly一、“理性人”与“非理性行为”的矛盾(一)有效市场假说与“理性人”假定有效市场假说产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该假说的基本内涵是:资产的市场价格可以迅速并充分地反映所有相关信息。
行为金融论文
行为金融论文行为金融成为近些年金融研究的热点,大有取代数理金融之势。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行为金融论文,供大家参考。
行为金融论文范文一:行为金融学市场经济论文1绪论1.1研究问题的提出证券市场是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放大镜,市场与社会的各种微观的被动都会影响证券市场的连锁反应与放大效应。
纵观世界证券股市的跌宕起伏与中国股市近年来走过的不凡历程,我们就能充分地感受到这一点。
从西方社会频发的经济危机到我国股市发展初期的异常高涨,再到本世纪处的一蹶不振与近来的时高时低,其中处处能够看出证券市场非理性的心理因素与非理性行为的影子。
为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证券市场起码从当前的发展阶段来讲,其非理性的成分是客观存在的,影响是较大的。
但是,传统的金融理论无法顾及这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它们基本上都是建立在“投资者的投资行为都是完全理性行为”这个并不存在的假设之上,假设证券投资者都是理性的,个体能够按照利益最大化的策略进行正确的投资,由此获得合理的回报。
正是因为金融证券市场中存在的非理性的心理与行为,使得经济学家开始对经济发展中频繁出现的一些金融异常现象进行关注与深思,发现了其背后的心理因素的极大影响,于是行为金融学在西方国家应运诞生。
现代行为金融学通过对投资者决策过程与行为的研究,逐步发现:人的性格、心理因素以及暂时性的情绪等,以及外界因素对于心理的干扰等主观的因素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投资者主观非理性因素对于投资行为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对于一些金融投资知识不足的人员,其心理因素对于投资决策的影响甚至占绝对优势,这导致很多投资者的行为出现较大的偏差甚至盲目。
我国的金融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较短,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培养,产生了一些专业的证券投资机构与个人投资者,也逐步出现了一些证券研究的学者与专家型人才。
但是当前的金融证券投资者的素质普遍不够,个体投资者的投资理性成分较少,国家对于证券调控与管理的法制法规都够健全,管理的水平存在问题,这种发展状况极大地影响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安全。
个人投资心理行为金融学论文
个人投资心理行为金融学论文【摘要】近几年,证券市场交易中过度投机性等非理性投资行为受到了不同群体的关注,如何应用行为金融学实现理性投资,是个人投资者、券商及政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只有建构理性化的市场环境,才能实现投资能力及市场运作效率的提升目标,推动我国证券交易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从行为金融学特征分析出发,对我国投资者投资心理行为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着重讨论了过度自信心心理行为、羊群效应、风险规避心理等,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优化进步。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个人投资;心理行为;现状;建议1行为金融学理论概述行为金融学理论,其实就是把心理学及经济学中的一些核心内容进行结合,然后对决策进行全面分析,其中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它通过合理运用实验的方法,能够对投资结构开展非常有效的处理。
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投资者既不可以呈现为风险偏好型,同时也不可以呈现为风险规避型,必须对关注对象进行合理的整合。
2我国投资者投资心理行为现状分析就目前情况来看,通过对国内交易市场进行大量调查和分析发现,投资者投资心理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过于自信。
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并没有对自己有正确、客观的认识,而且在实际投资的时候,经常会高估自己的能力。
如果不能够对决策进行正确的分析,很容易造成决策失误,最终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通过对投资者开展相关的分析可以发现,有很多投资者持仓的份额都比较大,而且有一些会高于80%。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获利预期过高造成的。
(2)过度投机心理。
在实际投资的时候,有一些投资者当遇到突发情况或者获取相关信息时,会出现反应过度的问题,而还有一部分投资者则是反应不足。
只有根据所获取信息做出更为合理的反应,才能确保投资行为的合理性。
(3)处置效应心理。
当在对处置效应开展实际调查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获得短时利益,他们可以通过卖出行为获得盈利。
当股票处于亏损状态的时候,及时将其卖出,这种处置方式被称作“售赢守亏”效应。
行为金融学 论文
行为金融视角下的投资者行为异象“处置效应”浅析李若琳1002062154摘要:在传统金融学的界定中,所有投资者的投资行为都是理性的,但是这种假设明显无法解释投资者一些非理性的投资行为。
由此,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学产生,以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
针对处置效应作为传统金融学的理论假设无法解释的金融异象,本文从行为金融的视觉下通过前景理论、均值回归理论和后悔理论对投资者投资行为出现处置效应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总结了对行为金融学的认识和看法。
关键词:行为金融;行为异象;处置效应一、投资者行为异象——处置效应所谓处置效应,是指投资人在处置股票时,倾向卖出赚钱的股票、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也就是所谓的‘出赢保亏’效应。
这意味着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是风险回避者,而处于亏损状态时是风险偏好者[1]。
就投资者本身行为存在的处置效应而言,从金融学角度将卖出赚钱的股票可能使本来有更大升值空间的股票被卖出,丧失巨大的潜在收益;同时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持续亏损的可能性高于股票升值带来收益的情况,因此从传统金融学的理性假设出发投资者理性的投资行为应该是“持盈售亏”,而处置效应理所当然的作为一种非理性投资行为被认定为投资行为异象。
当然,所谓处置效应的出现是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行为的判断不是绝对成立的,当投资者收集到足够的市场信息可以断定手中处于盈利状态的股票将无法继续盈利,那么必然会进行抛售,同样,如果有足够发信息佐助投资者判定手中亏损状态的股票即将升值,自然会继续持有。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持亏售盈”的投资行为也是一种理性行为。
二、行为金融视角下的“处置效应”理论解释(一)前景理论前景理论是用价值函数来代替效用函数,当人们面临二到三个选择时,他们往往是最大化“S”形价值函数。
价值函数在盈利部分是凹函数,在亏损部分是凸函数[1]。
前景理论作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基础和重要内容,通过投资者对投资前景的判断分析,从风险回避和风险偏好的前景判断可以解释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处置效应倾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票市场泡沫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有效市场假说主要是基于理性预期假设,是传统金融学的理论支柱,理性泡沫理论就是在此背景下解释泡沫的形成。
而非理性泡沫理论则基于对市场非有效的假设,旨在解释泡沫的成因而非验证泡沫的存在。
对泡沫的性质作出界定,应包括理性与非理性两种。
只有建立起有力的泡沫理论、且获得充足的实证证据,非有效市场理论才能真正具有挑战有效市场理论的能力,从而为更深层次的市场主体行为的研究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支撑。
关键字:有效市场假说;理性泡沫;非有效市场理论;行为金融学一、前言早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就已经被学术界公认为是金融学研究领域的理论支柱。
有效市场假说主要是基于理性预期假设,主要观点是股票价格能充分反映市场信息。
Andrei Shleifer在金融学研究中支出:在以往的金融学研究中,大到理论研究,小到证券投资分析,均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之上。
Jensen也宣称:在经济学的研究中,没有任何理论能拥有比有效市场假说更充分和有力的实证几处。
但是,随着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过热和崩溃的现象屡见不鲜,股票市场泡沫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有效市场假说的疑虑也随之产生,一些与有效市场假说不相符的现象也质疑着它的权威性。
随后的一些实证研究也证实了有效市场假说背离现实的客观实事。
理性泡沫学派就诞生于该背景之下,其旨在用理性泡沫理论来解释现实世界中与有效市场假说的背离,该理论保留了理性预期假说的前提,同样认为理性语气也会导致股票价格与其几处价值的偏离,该偏离即为理性泡沫,这就是理性泡沫理论。
在随后的10年中,学术界在对理性泡沫理论检验的过程中,又有一个新的问题出现在了泡沫学者的面前:理性语气假设符合实际吗?或者说,投资者的行为是完全理性的吗?市场都是理性投资者组成的吗?种种现实中遇到的难题催生出了一个与有效市场假说完全对立、主张市场非有效的学派——行为金融学派。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投资者的非理性决策的认识,致力于论证与解释市场的非有效性。
总的来说,学术界对股票市场泡沫的研究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主要形成了两个研究领域:理性泡沫学派与行为金融学。
理性泡沫学派的主要研究课题与成果是通过对理性泡沫路径的设计及检验, 解释市场价格长期大幅度背离基础价值的现象。
理性泡沫的研究是在理性预期的框架下完成的,其基本理念是:理性预期也会导致价格相对基础价值的偏差。
但是,从现实世界中我们也能很直观的发现,市场中的非理性也是存在的,而且其行为对价格的波动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如果要对泡沫的性质作出界定,应包括理性与非理性两种。
本文旨在通过回顾和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泡沫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学术界发展对股票泡沫的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证的基础。
二、国外文献综述(一)关于理性泡沫的文献综述Blanchard 和Watso(1982)指出,股票的基础价值仅为价格的一部分,价格对基础价值的偏离即为理性泡沫。
由此, 他们定义了两条泡沫的路径:确定性泡沫( deterministic bubbles) 和崩裂性泡沫( explosive bubbles) 。
在第一种泡沫路径下,泡沫呈指数增长,且泡沫不可能为负,因为负泡沫在该指数递增的模型下意味着存在一个未来股价为负的正概率。
第二种路径假设泡沫持续的概率为π,崩溃的概率为1-π。
另外,他们还认为,只要市场参与者世脉相承,泡沫就会出现,并且,常会出现在基础价值模糊的资本市场上。
以上对泡沫的定义及其路径的假设并未在实质上提高人们对股票泡沫的认识,因为对泡沫路径的量化模拟总是片面的,并且模型的假设与现实相去甚远。
例如Blanchard和Watson的泡沫非复发假设和非负泡沫假设,均与股票市场的真实情况相悖。
以上对于理性泡沫的研究始于并集中于对泡沫路径的假设,除此之外, 一些学者还将经济因素融入到泡沫模型中。
例如,Santos和Woodford定论(1997),资产定价的基础价值理论即使在无限时空经济( an infinite horizon economy )中也是有效的,即理性泡沫并不存在。
与之相反,Loewen-stein和Willard(2000)首次讨论了在股票市场主体面临福利约束( wealth constraints)的前提下,泡沫在有限的但持续交易的经济中的存在性。
基于理性预期的理性泡沫模型也遭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
如Barsky和Delong (1993)为改进原有单一的理性预期模型,将价格模型扩展为三部分:价值折现模型、非理性价值折现模型、“狂热”与非理性泡沫模型。
除了对理性泡沫模型研究以外,还有些学者为了证明理性泡沫的存在致力于设计一套完善的检测方法,另一些学者则致力于基础价值模型的设计,使之符合股票价格的走势,从而排除理性泡沫的存在的可能性。
Shiller(1981)首次引用标准普尔指数来验证“股票价格过高以至于不足以被股利所解释”的假设。
他分别定义了“完美语气的理性价格”和“最优预期价值”即真实价值。
如果市场是有效的,真实价格的方差要小于完美预期的理性价格的方差,即该检验方法被称为“方差边界法”。
Shiller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票价格确实过高以至不能被股利所解释。
而Leroy和Poter(1981)在Shiller 检验的基础上加入了净利润,得出的结果与前者完全一致,从而进一步证明了股票价格的波动已经不能被有效市场理论所解释。
但是,另一些学者如Flavin和Marsh以及Merton(1983)证明了“方差边界法”具有小样偏差和不现实的股利平稳性假设。
此后,West(1987)发明了股票泡沫三步检验法,采用修正的道琼斯指数和标准普尔指数,如果他所采用的三步检验和两个模型被正式具有一致性,则理性泡沫假设成立。
Flood等认为West的检验模型有误,指出模型中折现率为常量且价格和股利被不现实的假设成具有平稳性。
为了弥补该缺陷,West摒弃了价格和股利的平稳性这个假设,发展了一个新的理性泡沫检验方法,通过对标准普尔500指数(1871-1980)和道琼斯指数(1928-1978)的检验证实了泡沫的存在性。
Campbell和Shiller(1987)认为,如果不可察觉变量(如红利税)和股利的一阶差分具有平稳性,且理性泡沫不存在,则价格的一阶差分应该是平稳的,应与股利在一阶协整。
这种方法叫做“单位根法”。
Diba和Grossman(1987)倒推Campbell和Shiller的理论并提出,如果股价的一阶差分具有平稳性或者其与股利协整,则说明理性泡沫不存在。
如果实证得出了相反的结果并不能证明理性泡沫的存在,因为该结果有可能是由于不可察觉变量的非平稳性导致的。
他们所做的实证结果拒绝了泡沫存在的可能性。
单位根法在泡沫检验上的应用受到一些学者不同程度的质疑。
他们提出,单位根法的局限性不仅仅体现在周期性崩溃的泡沫检验中,即使应用于随机崩溃的泡沫路径,该方法仍会产生误导。
另外,McQeen和Thorley(1994)采用传统的持续依赖性检验用回报率代替价格对泡沫进行了检验,并得出了理性泡沫的存在的结论。
Ahmed(2003)等通过两个分别包含国际和国内因子的VAR模型对中国的上证指数在20世纪90年代的泡沫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显著拒绝了无泡沫的零假设。
Wu(2002)改进了传统的单位根法,对标准普尔500 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从1974 年到1998 年间的泡沫分别进行了检验。
其实证结果表明,在考虑了时间价值和风险溢价的因素后,香港市场泡沫的表象在很大程度上较美国市场明显。
Chan(1998)等将持续依赖性检验法应用于香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和台湾六个亚州市场,得出了该六个市场不存在理性泡沫的结论。
Bohl、Koustas和Serletis分别用MTA R( momentum threshold auto regressive)技术和ARFIMA ( autoregressive fractionally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方法验证了理性泡沫的存在。
Cunado(2005)等通过对纳斯达克股票泡沫的考察发现ARFIMA方法对数据的时间频率较为敏感。
理性泡沫的研究旨在不推翻有效市场理论的假设前提下即市场主体具有同质性且理性,市场信息是有效的,对股票价格大幅度偏离基础价值的原因进行解释与验证。
虽然对产生理性泡沫的行为研究也许能从本质上提高对股票泡沫的认识,但是历史上大多数由于非理性因素造成的泡沫无法在理性泡沫的框架下得到解释,所以不完全理性行为应为金融市场行为研究的核心。
(二)基于行为金融学的非理性泡沫目前,行为金融学已经成为非有效市场学派的主要理论根基和组成部分。
不同于理性泡沫学派对泡沫路径的直接建模和检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更侧重于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分类和模拟。
因此,行为金融学与泡沫的研究可以说密切相关的,但并不完全等同。
行为金融学对市场主题的研究是基于对市场非有效的假设,即泡沫的存在是在其行为研究的前提,旨在解释泡沫的成因而非验证泡沫的存在,对股票市场非有效的解释成为行为金融学的主脉。
Allen和Gorton(1991)认为投资经理人是泡沫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将该因素表达于理论模型中。
White(1995)建立了经纪人贷款市场模型,他发现泡沫因素考虑到模型中能提高模型的适切性。
Kraus和Smith(1998)在其太阳黑子模型中提出的“泡沫幻觉”有别于真实泡沫或者理性泡沫,产生于市场主体对大众认知的不确定,并拥有永不破灭的特性,且可能为负值。
Shiller(2002)发现,由于相关制度和法律的更新、媒体信息,对有效市场理论的信仰以及专家的模式思维等影响因素,投资专家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在预测和评判同行对市场的认知上。
因此市场主体的非完全理性行为扩大了股票泡沫。
Shleifer(2003)将正反馈投资模型与现有的泡沫理论相结合,在重新审视历史上10个著名泡沫事件后指出,噪音交易和有经验的投资商是导致泡沫形成的主要因素。
Abreu和Brunnermeier(2003)在考察了套利者思维的分散性以及他们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即使理性套利者明晰价格已经被高估,泡沫也可以长期持续存在。
综上所述,西方学者对非有效市场特别是泡沫的研究并无定论,有效市场理论在解释现实世界现象面前的乏力预示着金融学理论的一次大突破,即非有效市场理论的研究应成为今后金融学研究的重点,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基础上的金融市场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应随着非有效市场理论的成熟而被重新考证。
三、国内文献综述国内学者对于股市泡沫理论研究不多,所作的研究主要是关于股市泡沫的研究,主要是泡沫的存在性研究,泡沫的合理范围研究,理性泡沫和非理性泡沫存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