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文学发生语境的吊诡_从胡适_他们_与_我们_的白话两难心态出发

合集下载

现当代文学试题题型及答题参考

现当代文学试题题型及答题参考

现当代文学试题题型及答题参考一、填空题1、五四文学革命始于___年,首先发难的是胡适_______一文的发表。

2、文学革命初期,()化名为王敬轩,与刘半农合演了一出“双簧戏”,使白话文学的讨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

3、文学革命初期,___发表_____和《平民文学》,为新文学理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4、早期乡土作家中,____的小说以田园牧歌式的情调而独具特色。

5、新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是()的()。

6、《海滨故人》的作者是___。

7、异域色彩、()、()的交织融合,构成了许地山初期小说倾向于浪漫传奇的三个主要因素。

8、尚洁是许地山小说_____中的人物形象。

9、中国现代第一部小说集是郁达夫的____,出版于___年。

10、冰心的两部小诗集分别是____和____。

11、早期象征派诗人李金发,1925年出版诗集(),因其诗风朦胧、晦涩与怪异,故有()之称。

12、徐志摩的第一部诗集是(),闻一多回国后创作的个人第二部诗集是()。

13、闻一多在国外创作的诗歌主要收集在诗集()中,回国后创作的诗歌主要收集在诗集()中。

14、1924年,____执导的《少奶奶的扇子》公演,标志着中国话剧导演制正式出现15、莲姑是田汉早期代表作()中的人物形象。

16、革命文学论争发生于___年。

17、倡导“革命文学”的主要文学社团有()和()。

18、蒋光赤是普罗小说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是______,这也是作者最后一部长篇,其中刻划了革命知识分子____这一人物形象。

19、新感觉派小说作家中,自觉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创作的作家是()。

20、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幻灭》、()、()。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甲寅》派的代表人物是林纾。

()2、鲁迅前期曾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3、鲁迅的《狂人日记》采用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4、《故事新编》中,作者设置穿插性的喜剧人物,并赋予其现代化的细节,作者自称这一手段为“油滑”。

现代中国文学语言论争的五个阶段

现代中国文学语言论争的五个阶段

一五四到20世纪40年代末,围绕文学语言和一般应用文体的论争,先后经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白话文运动时期,主题是“以白话代文言”。

“白话”包括各方言区和各阶层丰富的口语,也不排斥依然活在当代人口头的一部分古白话书面语乃至成语和文言遗产,笼统称为“活人的语言”稍嫌宽泛,胡适后来将其凝练成作为“活的语言”的“国语”,白话文运动的目标就是让“全国的人渐渐都能用它(按即“国语”)说话,读书,作文”譹訛。

这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日常语言生活及其上层建筑的必要条件,也可说是五四前后提出的诸多现代化方案中最基本的一条。

以后的文化建设,包括复杂多变的文学运动,均有赖于这个语言现代化方案的渐次展开。

文学对这一现代化方案有独特的反作用力。

胡适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譺訛,意在阐明“新文学”与新“国语”的互动关系,为五四前后白话文运动奠定了比较稳固的总体理论框架。

主角是“白话文”,因其语言基础是“国语”,周作人又称之为“国语文”,基本的策略,是鲁迅、傅斯年、刘半农、周作人、胡适等在“第一个十年”反复论述、后来又不断修补的所谓“博取”各地口语、外来(主要是欧化)词汇句法以及适量文言,再“杂糅调和,适宜地或吝啬地安排起来”譻訛。

诸家论述丰富,彼此也有差异,但大致不超出胡适的框架:“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但这个框架相当宽松开放,给后来继续探索和论争预留了极大的空间。

“白话文”的语言基础是作为“活的语言”的“国语”,当时只能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官话”,但五四以后,“官话”不断变化,新“国语”不可能总停留于旧官话的水平,这就要处理不断变化的新国语及其书写系统与各地方言、外来(欧化、日化)语以及文言的关系。

但具体怎样“博取”,怎样“杂糅调和,适宜地或吝啬地安排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不可能要求草创阶段的白话文理论一蹴而就。

比如方言与文学的关系。

鲁迅反对纯用一地方言,也反对方言土语用得太多,太生僻,主张“博取”各地方言,并不在乎别人所嘲讽的“南腔北调”譼訛,《阿Q 正传》中赵太爷骂“阿Q ,你这混小子”就是北方话。

“新诗老祖宗”创立的“新典范”——胡适《尝试集》的文学史价值与意义

“新诗老祖宗”创立的“新典范”——胡适《尝试集》的文学史价值与意义

应该说,这首诗作确实超越了中国古代情爱诗词中相思、
悼亡的迷情模式。如此丰沛、复杂的情感纠葛,出之以节制、含 蓄的表达方式,可谓匠心独具。更为难得的是,如此短小的一首 诗,包含着“我、他、 ‘他’”以及“上帝”四个主体,爱的艰
试集》在白话诗的创作上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并藉以评说其在文
学史上的价值与意义。
这十三首诗作中,《老洛伯》、《关不住了!》、《希望》 是翻译作品。其中的《关不住了!》被胡适看成是他个人的当然 也是整个的“‘新诗’成立的纪元”。在今天看来,翻译与创作
似乎不能混为一谈,但在五四时期的诗人们,却往往将两者等同 起来,比如郑振铎在1 922年就曾说过: “所谓文艺的出产自然
从这个方案上惹出了后来做白话诗的尝两相比对我们会发现胡适的翻译在诗节的划分诗行的外在排列方式上和原诗大体一致但在韵律句式上胡适却有意破坏原诗偶句押韵语句凝练的特点使胡适年以来的白话诗创作于年月由亚东
诗人地标

主持人:张德明
万方数据
囊诗歌理论.中旬刊
胡适《尝试集》批评
胡适(1891—1962),现代诗人、文史学家、五四文学革
作为“个人主张文学革命的小史”,胡适1916年以来的白 话诗创作,于1920年3月由亚东图书馆以《尝试集》为题结集出
版。当这第一部个人白话诗集于1 922年10月挟销售一万部的骄 人战绩印行第四版时,胡适也就在该版自序中理直气壮地宣布:
“新诗的讨论时期,渐渐的过去了。——现在还有人引阿狄生、
强生、格雷、辜勒律己的话来攻击新诗的运动,但这种‘诗云子
意破坏原诗偶句押韵、语句凝练的特点,使得译诗具有明显的散 文化倾向。翻译、发表这首诗作时,胡适有关新诗的看法已渐趋
37
万方数据
嗣诗歌理论.中旬刊

从胡适新诗创作浅析中国新诗文白相间的语言现象

从胡适新诗创作浅析中国新诗文白相间的语言现象

从胡适新诗创作浅析中国新诗文白相间的语言现象胡适是新诗革命的主力健将,他大力提倡白话文,撰写现代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

然而,作为新诗前驱者的胡适,在《尝试集·再版自序》中却坦言,《尝试集》第一编的诗,除了《蝴蝶》和《他》之外,“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多用旧诗的音节;“第二编的诗,虽然打破了五言七言的整齐句法,虽然改成长短不整齐的句子,但是初做的几首,如《一念》《鸽子》《新婚杂诗》《四月二十五夜》,都还脱不了词曲的气味与声调”。

1919年2月26日的译诗《关不住了》才是他“‘新诗’成立的纪元”。

即使是可以算做白话新诗的《应该》,用一个人的“独语”写三个人的境地,也与古诗《上山采蘼芜》略为相像。

由此观之,白话诗在“破旧立新”之后并没能马上形成一个稳定而成熟的体系,文白相间的语言现象明显存在。

这是新诗白话发展的过渡期,说明诗歌从文言变白话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方面,新诗极力批判、澄清传统,极力改变文言语言,向白话诗方向发展,但同时,新诗改革者们自身也曾承领过传统文学的熏陶浸染,不可能割断与传统的血脉联系,所以也自觉不自觉地从传统中汲取营养。

文白相间既是白话新诗极力与传统文化相抗争的结果,一定程度上也是有意无意地吸收传统文化的体现。

《尝试集》第一编是新诗的起步阶段,是胡适对白话诗的早期尝试。

仍旧用五言七言的句法,像《中秋》“小星躲尽大星少,果然今夜清光多!夜半月从江上过,一江江水变银河。

”颇似七绝,整齐押韵。

像《江上》“两脚渡江来,山头冲雾出。

雨过雾亦收,江楼看落日。

”五言一句,对仗工整,讲究音韵。

《寒江》、《景不徙篇》、《十二月五夜月》等也均以五言排列,句法整齐押韵。

另外还有像《沁园春》、《百字令》之类旧词、小令。

由于这些诗词追求整齐,讲究押韵,这样就造成思想受限制的毛病,诚如胡适所说:“句法太整了,就不合语言的自然,不能不有截长补短的毛病,不能不时时栖牲白话的字和白话的文法,来牵就五七言的句法。

《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阅读题和答案

《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阅读题和答案

《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阅读题和答案《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阅读题和答案试题内容: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汪曾祺①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后面是有文化的。

胡适提出“白话文”,提出“八不主义”。

他的“八不”都是消极的,不要这样,不要那样,没有乐观的东西,“要”怎样,他忽视了一种东西:语言的艺术性。

结果,他的“白话文”成了“大白话”。

他的诗:“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实在是一种没有文化的语言。

我们的语言都是继承了前人,在前人语言的基础上演化、脱化出来的。

古人说“无一字无来历”,是有道理的,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

语言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语言的含蕴就越丰富。

②这可以说是“书面文化”,另外一种文化是民间的,口头文化。

我在兰州遇到过一位青年诗人,他怀疑甘肃、宁夏的民歌可能是诗人的创作流传到民间去的,那样擅长用比方、押韵押得那样精致。

可有一回他遇见一对婆媳,这婆媳二人把他“吓倒”了:她们一路上没有说一句散文——全部对话都是押韵的。

媳妇到一个娘娘庙去求子,她跪下来祷告,不是说:送子娘娘,您给我一个孩子,我给您重修庙宇,再塑金身……而是:“今年来了,我是跟您要着哪,明年来了,我是手里抱着哪,咯咯嘎嘎地笑着哪!”③这是我所听到过的祷告词里最美的一个。

我甚至觉得,不读民歌,是不能成为一个好作家的。

④有一首著名的唐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并没有说这位新嫁娘长得好看不好看,但是宋朝人的诗话里已经指出:这确定是一个绝色的美女。

这首诗制造了一种气氛,让你感觉到她的美。

⑤语言的美,不在语言本身,不在字面上所表现的意思,而在语言示意出多少东西,传达了多大的信息,即让读者感觉、“想见”的情景有多宽敞。

古人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有道理的'。

⑥国内有一位评论家评论我的作品,说汪曾祺的语言很怪,拆开来每一句都是平平常常的话,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

国开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1-4答案

国开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1-4答案

题目随机,请使用Ctrl+F组合键查找题目答案阶段作业1 测验一、单选题题目:“只要你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就不必打开窗门问我,‘你是谁?’”以这样的发问开篇的诗作是()。

正确答案是:《蚕马》题目:《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

正确答案是:刘半农题目:《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

正确答案是:周作人题目:《十五娘》是新文学中最早的叙事诗,其作者是()。

正确答案是:沈玄庐题目:《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漫文漫画》等作品的作者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别具一格、自成一家的散文家、漫画家()。

正确答案是:丰子恺题目: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

正确答案是:新潮社题目:1921年,《小说月报》从鸳鸯蝴蝶派的重镇变成新文学的重要刊物,其主编是()。

正确答案是:沈雁冰题目: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

《女神》的作者是()。

正确答案是:郭沫若题目:1923年,丁西林因独幕剧《一只马蜂》而一举成名,而他早期话剧的代表作则是创作于1925年的()。

正确答案是:《压迫》题目:1929年11月,率先提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是沈端先、郑伯奇等人发起成立的()。

正确答案是:上海艺术剧社题目:1933年从法国回车后,一边教书一边创作,同时以“刘西渭”为笔名在文学批评界有较大影响的戏剧家是()。

正确答案是:李健吾题目:1934年、1935年分别创办《人间世》、《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的作家是()。

正确答案是:林语堂题目:30年代的抒情散文,在形式上精雕细琢、匠心独运,一种追求唯美的散文风格蔚然成风,其重要的代表作家是()。

正确答案是:何其芳题目:30年代中期,郁达夫移居杭州之后,是他游记散文创作的高峰期,除《达夫游记》外,还创作有()等。

现当代文学试题

现当代文学试题

现当代文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发难文章是( )。

A 《文学革命论》 B.《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C.《什么是新文学》 D.《文学改良刍议》2.胡适认为,新文学运动的中心理论有两个,其中一个是( )。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代主义 D.人的文学3.以“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为特色的诗歌团体是( )。

A.新月社 B.湖畔诗社 C.创造社 D.狂飙社4.新文学史上第一个以发表散文为主的刊物是( )。

A.《新潮》 B.《论语》 C.《人间世》 D.《语丝》5.勾勒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的散文集是( )。

A.《湘行散记》 B.《朝花夕拾》 C.《画梦录》 D.《风景谈》6.鲁迅解剖和表现自己战斗、探索、苦闷、彷徨的内心矛盾的作品集是( )。

A.《坟》 B.《故事新编》 C.《野草》 D.《朝花夕拾》7.郭沫若小说的主要创作特色是( )。

A 人物形象鲜明 B.结构严谨 C.现代主义 D.主情主义8.语丝社乡土小说家是( )。

A.沈从文 B.鲁彦 C.冯文炳 D.许地山9.许地山小说中以“临来时是苦、回想是乐”的信念和宗教容忍心待人处事的主人公是( )。

A.玉官 B.尚洁C.惜官 D.敏明10.田汉以浪漫主义情思与象征主义方法写成的象征剧是( )。

A.《获虎之夜》 B.《南归》 C.《名优之死》 D.《丽人行》11.具有现代女性意识的人物形象是( )。

A.曾树生B.瑞珏 C.侍萍 D.爱姑12.蒋光慈的报告文学式的小说是( )。

A.《少年飘泊者》 B.《短裤党》 C.《最后的微笑》 D.《丽莎的哀怨》1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象征主义诗人是( )。

A.李金发 B.戴望舒 C.冯乃超 D.穆木天14.xx年代后期,显示了革命诗歌创作实绩的诗集是( )。

胡适“双线文学观”与“民间文学”的话语分析

胡适“双线文学观”与“民间文学”的话语分析

指 责文言 、白话并存这一主张是 “ 把社会 分作 两个 阶级 ,一 边是 ‘ 我们 ’士大夫 ,一边是 ‘ 他们 ’齐氓细民”_ 2 】 1 。自 己不仅 要站在 “ 齐氓细 民”这一边 。 而且还要把 “ 齐氓细民” 的文学捧上尊位 。 正如陈平原 所说 , 真正属于胡适独创 的,就是借 “ 白话 文 学史 ”与 “ 古文传统史”的对 抗来把握 两千年 中国文学发
条对立平行发展的线索 , 这一研究思路打破了此前按朝代 或
文体讨论文学演进的惯例 , 找到了一 根可 以贯 穿二千年 中国
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自此以后 ,中国文学史再也不是 “ 文 章辨体”或 “ 历代诗综”,而是具备某种 内在 动力且充满 生
机的 “ 有机 体 ” 。
沿袭的 , 没有 生气 的古文文 学; 一 条是那 自然的 , 活泼泼的 ,
早在胡适之前 , 鲁迅和周作人对 正统文学之外 的民 间文
展 的大趋势 。【 对此 ,胡适也有告 白: 特别是 我把 汉朝 以后 , 一直到现在 的中国文学 的发展 ,分成 并行 不悖 的两条线这一观点 ……这

文学观” 的框架之下 ,将他们等 同视之 。那么 ,胡适基于
何 种话语策略将各种名词混杂使用 , 尤 其是 “ 民间文 学”与 “ 白话文学”到底有怎样 的内涵与外延 , 二者之 间到底有何 异 同和关联呢?这可 以从话语 的角度做一深入 的梳理和分 析。
中“ 活文学”这一概念 ,不仅用来对抗几千年来 占据统治地
收 稿 日期 :2 0 1 3 一O 7 一l 5
位的 “ 古文传统”,还是 以之作为颠覆传统 ,重构意识 形态
为话语策略 的。
作者简介 :刘波 ( 1 9 7 7 - ),女 ,四川成都人 ,西南民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中国现代文学》网上形考(任务1至4)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中国现代文学》网上形考(任务1至4)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中国现代文学》网上形考(任务1至4)试题及答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中国现代文学》网上形考(任务1至4)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 1 试题及答案在新文学的重要刊物中,以胡适、陈西滢为代表的刊物是( )。

[答案]《现代评论》1924年,蒋光慈、沈泽民等成立的春雷社是革命文学社团的代表。

他们的主要阵地是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的( )。

[答案]《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抗战爆发前,连续创作了代表左翼戏剧成就的《赛金花》《秋瑾传》和《上海屋檐下》等优秀剧作的作者,正是左翼戏剧运动的主要领导者( )。

[答案]夏衍解放区民歌体叙事诗的主要作品有《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赶车传》《王九诉苦》和《巧儿》等。

其中《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 )。

[答案]李季1923年8月,鲁迅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

[答案]《狂人日记》郭沫若在留学日本期间,曾受到泛神论哲学思想的影响。

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哲学( )。

[答案]斯宾诺莎郁达夫后期小说的代表作是( )。

[答案]《迟桂花》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一起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的青年诗人是( )。

[答案]闻一多徐志摩在剑桥的优美风光中,与16岁的女孩双双坠入爱河,不惜与有孕在身的妻子提出离婚。

几经周折离婚后,却只好独自品尝失恋的苦痛和来自父母的责难,并开始了诗歌创作。

这位引发诗人诗情的女孩是( )。

[答案]林徽因张恨水在回忆录中提到最多的一部小说,是奠定他小说生涯的苦心经营之作( )。

[答案]《春明外史》1922年在南京主办的《学衡》,是穿着西装的复古派,则产生了很大的迷惑性,其主要员有( )等。

[答案]胡先驌; 梅光迪; 吴宓30年代,文艺斗争日趋激化,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四个。

其中主要有( )等。

[答案]反对国民党政府“文化围剿”的斗争; 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斗争; 与“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文艺自由论辩” 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筹办《新生》杂志失败后,开始在《河南》杂志上发表论文,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

文学改良诌议

文学改良诌议

文学改良诌议胡适今之谈文学改良者众矣,记者末学不文,何足以言此?然年来颇于此事再四研思,辅以友朋辩论,其结果所得,颇不无讨论之价值。

因综括所怀见解,列为八事,分别言之,以与当世之留意文学改良者一研究之。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

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一曰,须言之有物吾国近世文学之大病,在于言之无物。

今人徒知“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从而有了言辞的繁华矫饰,例如汉赋的夸张绚丽实际言之无物,至少与生民百姓柴米油盐的生活毫无关系。

而不知言之无物,又何用文为乎?吾所谓“物”,非古人所谓“文以载道”之说也。

吾所谓“物”,约有二事:(一)情感“诗”序曰:“情动于中而形诸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此吾所谓情感也。

情感者,文学之灵魂。

文学而无情感,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行尸走肉而已。

(今人所谓“美咸”者,亦情感之一也。

) 文章要抒发作者自己内心最真切的想法,付诸笔端的不一定要经过辞藻的再三思量,只需讲内心的第一感受告诸读者,若对方能产生心灵的共鸣便是最大的成功。

写文章应该像是感觉自己喉咙口有许多话就像火山喷发般即将汹涌而出,不吐不快时流露出的才是最真实的感情。

(二)思想吾所谓“思想”,盖兼见地、识力、理想三者而言之。

思想不必皆赖文学而传,而文学以有思想而益贵,思想亦以有文学的价值而益贵也;此庄周之文,渊明、老杜之诗,稼轩之词,施耐庵之小说,所以■绝千古也。

思想之在文学,犹脑筋之在人身。

人不能思想,则虽面目姣好,虽能笑啼感觉,亦何足取哉?文学亦犹是耳。

文章要有内涵和深度,不能因为田夫野老不懂,一味想迁就。

因此这种平民文学绝不单是通俗文学。

这个观点我想引用仲密在《每周评论》1919.1.19日上的一段话:“白话的平民文学比古文原是更为通俗,但并非单以通俗为唯一之目的。

《中国现代文学》A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A答案

一、填空1、鲁迅,《狂人日记》2、胡适,《尝试集》3、《春》,《秋》4、《春蚕》,《秋收》5、《边城》,曹七巧二、名词解释1、创造社:1921年6月8日于日本东京成立.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帝反封建最重要的社团之一.发起人:前期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后期:冯乃超,杨汉生等.刊物:(1921-1930)前期《创造(季,月,旬,日)刊》1925年后,《洪水》,《文化批评》,《流沙》,《星星文艺》等。

主张:前期强调为艺术而艺术,认为对美的追求是艺术的核心,在文学理论上崇尚自我,注重个性,主张忠实的表现"内心的要求",反对为人生而艺术,反对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2、乡土小说是为人生文学观念的延伸,也受到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对自己熟悉的乡村生活的回忆和抒写,对传统乡村陋习的揭示,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在创作倾向上注重社会性以及写实的多元性,侧重于社会理性的思考,不成熟,幼稚,片面的将文学理解为社会启蒙的工具,注重文学的宣传效果。

主要作家:叶圣陶、冰心、庐隐、许地山、王统照、王鲁彦、彭家煌、台静农等。

3、《雷雨》《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

剧本在一天时间在周公馆和鲁家两个地方展开了周鲁两家30年的复杂矛盾纠葛。

其中有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爱与恨,有繁漪和周平、周冲和四凤的情感纠缠以及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劳资纠纷,以此向人们展示了血缘的悲剧、爱情的悲剧、阶级斗争的悲剧、人性罪恶的悲剧以及神秘命运的悲剧。

4、社会剖析小说:所谓社会剖析小说,就是把认识社会作为目的的小说。

这种小说要剖析、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探索社会发展趋势,甚至力图总结社会历史规律。

社会剖析小说作者,主要是左翼作家,或者说社会剖析小说,是左翼主流小说。

三、简答1、分析茅盾笔下的时代女性形象。

对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的描摹,主要通过“时代女性”来表现。

她们是时代浪潮裹挟下的新女性,与社会同呼吸共命运。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详解(共5篇)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详解(共5篇)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详解(共5篇)第一篇:《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详解《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试题院校__ _ 年级________ 专业_汉语言文学__ 层次专升本姓名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2、郭沫若的《女神》受到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 ”思想和美国诗人的《草叶集》的影响。

3、鲁迅的被称为妇女问题三部曲的小说是《》《》《》。

4、《故事新编》中带有神话色彩的三篇小说是《》《》《》。

5、《野草》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是_________手法。

6、许地山浪漫主义抒情小说的特点有、、。

7、《迟桂花》的作者是_________。

8、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是从独特的“ ”的视角用小说建构起独异的“ 世界”,而老舍是从文化批判视角建筑起了“ 市民世界”。

9、中国现代田园小说创作的先行者是。

在中国现代讽刺小说领域里堪称“双壁”的作家是和。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乡土文学2、问题小说3、社会剖析派4、新感觉派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郁达夫小说的重要特征。

2、简述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思想主题。

3、简析阿Q形象。

4、赵树理小说在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上,表现了怎样的独特民族风格?5、简述《边城》中翠翠形象的典型意义。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中国现代小说在三个发展阶段各自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点是什么?2、试分析骆驼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

答案一、1、狂人日记2、泛神论惠特曼3、祝福明天离婚4、补天奔月铸剑5、象征6、异国情调宗教氛围爱情线索7、郁达夫8、乡下人湘西北京9、废名(冯文炳)老舍张天翼二、1、中国现代文学中最早的小说流派,(1分)20年代文研会、语丝社的一批作家,受鲁迅影响,以童年视角返观农村生活,描写地方风俗民情,大都具有人生批判精神和浓郁的乡愁色彩,所写风俗民情,多为陈规陋习,也有废名等人描写田园风光。

《中国现代文学》(上)作业(1)

《中国现代文学》(上)作业(1)

《中国现代文学》(上)作业第一章二十年代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一、填空题:1、梁启超的()一文提升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

2、文学革命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3、“五四”时期,处于新文学对立面的有两股文学思潮,一为以()为代表的游戏的消遣的文学思潮,一为封建复古主义思潮。

4、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2月陈独秀发表了措辞强烈的(),这是文学革命的标志。

5、1918年,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

6、1918年周作人发表()和《平民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强调平民文学要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

7、为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新青年》上演了一出双簧,由钱玄同托名()将反对文学革命的各种言论汇成长信给《新青年》编辑部,再由()代表《新青年》予以批驳。

8、胡适的独幕剧()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第一部正式发表的话剧作品。

9、1918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鲁迅的小说()。

这是文学革命最早的光辉实绩,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10、写于1921年的()是郁达夫的成名作。

11、胡适在纲领性的()中明确提出:必须“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后来,概括为()。

12、新文学的第一个新诗刊物是1922年叶绍钧、刘延陵、朱自清等以“中国新诗社”名义创办的()。

13、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成员有应修人、()、()和()四人,他们于1922年4月出版了诗歌合集()。

14、胡适的()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新诗集。

15、1923年5月,《创造周报》第一期发表了成仿吾的(),文章对早期白话诗的理性色彩展开了猛烈的抨击,认为诗的本质在于抒情。

16、1922年,汪静之出版了个人诗集()。

17、冯至的抒情诗集()代表了他早期创作风格,处处表现出艺术的节制。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专题讨论1-2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专题讨论1-2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专题讨论1-2参考答案专题讨论1本次讨论涉及专题一和专题四的内容,请在学完专题四后完成本次任务,要求第9周以前完成。

本次讨论满分100分,即课程总成绩3分。

一、讨论题目:1.你怎么看鲁迅《狂人日记》中的文言“小序”?2.你怎么看《雷雨》中周朴园与蘩漪的情感纠葛?二、讨论要求:1.学生由3-5人组成一组,可以事先经过各种不同形式(包括面对面)的讨论,在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然后分组进行讨论。

2.每人须发言5次以上,并作一次主题演讲,最后每组提交一份讨论记录稿(在记录稿上,每人每次发言记录应不少于50字,主题演讲字数应不少于500字)。

三、讨论评价:讨论结果经辅导教师确认合格者,记入成绩。

1.你怎么看鲁迅《狂人日记》中的文言“小序”?参考答案1:小说的正文是“狂人”的13节日记,用白话文写成,但正文前面有一“识”,也即小序,用的却是文言,文言在当时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使用的文体。

小序除交代日记由来和“狂人”后来的情况等相关信息外,在思想立场上与“日记”形成一种对立。

这种对立包含了作者对“狂人”的否定,也说明其“撮录”《狂人日记》发表的目的是“供医家研究”。

实际上,“狂人”才是清醒者,有病、需要“医家”医治的却是“作者”一类的人。

所以,文言的“识”和白话的“日记”之间构成了一种“反讽”的意义,即本意是赞赏和肯定“狂人”的,却用否定的口吻;本意是嘲笑批判这些所谓正人君子的,却模拟他们轻蔑“狂人”。

参考答案2:《狂人日记》是一种二元对立的结构。

由两大部分构成的:一是文言小序,一是白话正文,序文与正文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狂人”也是两个不同的人。

《狂人日记》的小序和正文的奇妙对应构成了小说的二重文本。

文言的序文是现实社会的象征。

文言是旧的社会秩序、文化秩序的象征。

在旧的文化秩序和社会秩序中,狂人已经不是狂人,而是一个正常的人。

他不是与社会秩序、文化秩序对立,而是融合,或者说亲和。

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形式的三次论争

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形式的三次论争

在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上,“平民化”、“大众化”、“民族形式”等范畴显得尤为突兀,它们之间不仅在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上互有交叉,而且常常冠以“民族性”的前缀,与“贵族化”、“西方化”、“资产阶级化”针锋相对。

一个世纪以来,我们的文学活动始终在贵族/平民、知识分子/工农兵、民族性/殖民性等话语论争中负重展开,从“文言与白话”之争到“化大众与大众化”之争,再到“民族形式与‘五四’传统”之争,喧闹的话语权转换背后潜在的是价值观念的冲突。

正如福柯所言,“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时代,重要的是讲述话语的时代”。

“普及”工作因为契合战时文化心理诉求和民族国家意识需要,始终处于论争的支配地位,“提高”工作因思想启蒙的缓慢、遥远而屡屡延宕,未能充分实践。

一、“文言”与“白话”之争“五四”文学革命对传统文学秩序的巨大冲击,是白话文学主张的提出和文学进化观念的确立,其中,白话与文言之争是革命的关键。

论争中,胡适把中国文学分为两个对立的部分:一是上层的、贵族的、文言的,一是下层的、平民的、白话的,并从文学史角度得出结论,“两千年的文学史上,所以有一点生气,所以有一点人味,全靠有那无数小百姓代表的平民文学在那里打一点底子……从此以后,中国的文学便分出了两条路子:一条是那模仿的、沿袭的、没有生气的文学;一条是那自然的、活泼泼的、表现人生的白话文学。

后来的文学史只有那前一条路,不承认那后一条路。

我们现在讲的是活文学史,正是那后一条路。

”这“后一条路”不仅颠覆了传统文学的正统地位,而且建立了白话文学的新视野,宣称“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之利器,可断言也”。

在胡适看来,“言语本为思想之利器,用之以宣达者”,白话无疑是宣达思想的利器,“那所谓‘引车卖浆之徒’的俗语是有文学价值的活语言,是能够产生有价值有生命的文学的”。

显然,新文学先驱立论的基点是“以人为尺度”的,文言以晦涩的外衣养成国民“笼统的心思”,以贵族的姿态垄断语言的专利,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而白话则真正使语言成为了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工具,达到了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的目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试卷A卷参考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试卷A卷参考答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中国现当代文学(一)》试卷(A卷)2008.1参考答案汉语言(涉外文秘)专业2007级班别:学号:姓名:成绩:一、填空题(共10空。

每空2分,共20分)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它从“八事”入手,集中指责旧文学的流弊,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由此宣告五四文学革命的正式开始。

2.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对整个旧文学宣战,把晚清以来的文学改革运动推向了高潮。

3.20年代的小说创作先后出现了问题小说、乡土小说、自叙传小说等创作现象,使新文学的20年代小说呈现出纷繁多姿的局面。

4.鲁迅创作的《故事新编》在取材和写法上都不同于《呐喊》和《彷徨》,作者认为,这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5.1916年前后,胡适提出了“作诗如作文”的诗学观念,后来他又提出“诗体大解放”的口号。

他于1920年出版《尝试集》,这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第一部诗集。

6.1926年4月,《晨报》副刊《诗镌》创刊,标志着新月诗派的形成,这个诗派的代表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

7.早期象征诗派发生于1920年代中后期,它主要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这个诗派的代表诗人是李金发。

8.郭沫若的《女神》一问世,便以情感的大解放、诗体的大解放,宣告诗坛“胡适时代”的结束,和真正的现代自由体新诗时代的到来。

9. 20年代初期遍及南北各地的“爱美剧”运动,打破了文明戏衰落而形成的新剧舞台的沉寂,成为五四以后创造现代话剧的重要实践。

10.周作人是语丝社重要的散文作家,他的平和冲淡的小品散文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他提倡“美文”,促进了艺术性散文的发展。

二、名词解释题(任选3题;多选不计分。

每题6分,共18分)1.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学社团。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发起。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解析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解析形考任务一题目1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判断】实际上,作者写鬼是为了写人,“鬼”是人类早期的文化体现,“鬼”的可爱与情趣就是人本性中原有的美,很平凡,很普通,而我们却因为各种“信仰”把它丢掉了。

所以,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说:“我愿意使河水鬼来做个先锋,引起大家对于这方面的调查与研究之兴趣”。

这种在结尾点明文章意义的作法,一般是民间故事的套路,作者原是不喜欢的,他就说过他不喜欢《伊索寓言》,因为它讲完故事后每每多此一举地谈意义,他在五四退潮后所写的作品中有很重的涩味,部分原因也在此。

作者在此故意这样写,一是原有的贵族精神被现实消解,他要做的是在人类学、民俗学的角落里找出凡俗的美,二是他放弃了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回归到平民意识中,自然要用民间习惯的方式来表达。

上面这段文字是对鲁迅的散文《女吊》的分析。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判断】从五胡十六国到现在,“先儒”们就是这样“一治一乱”地循环,这种循环归结起来,中国的历史不过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交替的现象。

这个论断是作者从一己的生活体验而追寻历史,用充分的史实与现象证明的。

它不仅一针见血指出了中国社会的特质,也深刻、冷峻地剖析了中国人的生存方式、意义及命运,具有十分沉郁的悲怆感。

上面这段文字是对鲁迅杂文《春末闲谈》的分析。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判断]1981年,杨绛以十年“文革“时期的“五七干校“的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一部纪实散文《将饮茶》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判断】这首诗选择了一个现实的日常生活场景,描绘了一棵被伐倒的枫树,透过这表面景观表现出来的,却是对乌云蔽日、万口齐暗的黑暗年代里,民族的栋梁和英雄遭残酷迫害的现状的沉痛控诉和深入反思,体现了高贵的生命并不因死亡而失去价值,反而能启迪更多“庸众”,给后来者以历史的反省和生命的警醒的深刻主题。

新文化运动之文白之争

新文化运动之文白之争

章士钊的诗如下: 你姓胡,我姓章,你讲什么新文学,我开口还 是我的老腔。你不攻来我不驳,双双并坐,各 有各的心肠!将来三五十年后,这个相片好做 文学纪念看。哈哈!我写白话歪词送把你,总 算是俺老章投了降。
胡适的题诗如下: 但开风气不为师,龚生此言吾最喜;同是曾开 风气人,愿长相亲不相鄙。
s
• 时隔不久,他 又在《甲寅周 刊》上著文屡 屡攻击白话文 学,对运用白 话文的陈源、 梁漱溟、梁 启超等进行指 责,并自相矛 盾的宣称“摈 白话弗读, 读亦弗卒”。 • 胡适读后,马 上在《京报· 副 刊》上发表了 《老 • 章又反叛了》 的短文,披露 章士钊题写在 相片上的 • “白话歪词”, 指责他是个 “不甘心落魄” 的“时代落伍 者”。
胡适
别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 疆、适之 民族:汉 出生地:安徽绩溪县上庄 出生日期:1891.12.17 职业:学者.作家.教授…… 标签:诗人 作家 哲学家 事母 至孝 风流才子…… 代表作品:《卢山游记》, 《胡适文选》 ……
标签:国学大师 事母至孝
疯子 狂妄 孤傲…… 代表作品:《黄侃论学杂著 》、《集韵声类表》、《日知 录校记》……
有一次,黄侃对 胡适说:“你提倡白话文,不是真心实意!”胡适问 他何出此言。黄侃正色回答道:“你要是真心实意 提倡白话文,就不应该名叫‘胡适’,而应该名叫 ‘到哪里去’。”言毕,还仰天打三个哈哈。
.
胡适著书勤勉,却留下数部“半部书”,如他的 《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等都仅写成上半 部。黄侃借此在“中央大学”课堂上调侃胡适道: “昔日谢灵运为秘书监,今日胡适可谓著作监矣。” 学生不解,问何意?黄侃颇为阴损地回答:“监者, 太监也。太监者,下部没有了也。”语毕,学生们哄 堂大笑。
新文化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史 哲JOURNAL OF LITERATURE,HISTORY AND PHILOSOPHY 2008年第5期(总第308期)No 5,2008(Serial No.308)中国新文学发生语境的吊诡从胡适他们!与我们!的白话两难心态出发张宝明 褚金勇摘 要:作为五四白话文运动的领军人物,胡适在白话为他们!还是为我们!自己写作的意识上有着十分尴尬的解说。

分析胡适的心理深层症结,对其构建的以白话文为底色的新文学逻辑进行深入梳理,由此我们可以窥见新青年派!知识群体在现代性演进过程中思想谱系的吊诡。

胡适主导的精英意识和另一种启蒙路径 民粹思想形成了鲜明对比。

归根结底,无论胡适们当年怎样为他们!呐喊,他都会走向我们!。

关键词:新青年派;胡适;白话文;他们!;我们!一、问题:他们!与我们!的尴尬众所周知,胡适作为新青年派!知识群体中的重要一员,既是主张白话文运动的始作俑者,也是为其张目的主将。

他和陈独秀这位∀新青年#的主撰可并称为新文化运动的双璧。

我们还知道,白话文运动是以通俗化、大众化、平民化为取向的思想新潮,这从它与以雅!为气质的文言文的颉颃中可窥见一斑。

在中国古代,文言文是主流社会的正统!交际语言,白话文则是末流的边缘!化民间俗语。

鉴于文言文长期以来为贵族士大夫阶层所垄断,难以普及,于是在民主、平等等西方价值观念影响下的启蒙学者便掀起了文言与白话的死! 活!之争。

历史的潮流和时代的强音一边推演、一边呐喊:古文死了二千年了,他的不孝子孙瞒住大家,不肯替他发丧举哀;现在我们来替他正式发讣文,报告天下∃古文死了!死了二千年了!你们爱举哀的,请举哀罢!爱庆祝的,也请庆祝罢!%!&不难想见,胡适是死古文!的反对者和活今文!的支持者,他理应是一副以人人为自由、平等、博爱!之对象的民主主义者姿态,即如他在∀新青年#上抛出八事!之前就有的心态来与文言文决战:吾以为文学在今日不当为少数文人之私产,而当以能普及最大多数之国人为一大能事。

吾又当以为文学不当与人事全无关系。

凡有价值之文学,皆尝有大影响于世道人心者。

!∋用当事人自己的话语来说,白话文乃是我们全国人都该赏识的一件好宝贝!。

这样的指称不但具有广泛普及意识,而且同时拥有对平等观念的毋庸置疑态度。

就在白话文刚刚被北洋政府明令进入国语课本之际,胡适还掷地有声地说出了白话文面前人人平等的白话!呢:1904年以后,科举废止了。

但是还没有人出来明明白白的主张白话文学。

二十年以来,有提倡白话报的,有提倡白话书的,有提倡官话字母的,有提倡简字字母的:这些人可以说是有意作者简介:张宝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褚金勇,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安徽芜湖24100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青年派%知识群体与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演进!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5BZ S034。

&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见∀胡适全集#第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29页。

∋ 胡适:∀1916年7月13日日记#,见∀胡适全集#第28卷,第403页。

的主张白话!,但不可以说 有意的主张白话文学!。

他们最大的缺点是把社会分作两部分:一边是 他们!,一边是 我们!。

一边是应该用白话的 他们!,一边是应该做古文古诗的 我们!。

我们不妨仍旧吃肉,但他们下等社会不配吃肉,只好抛块骨头给他们吃去罢。

这种态度是不行的。

&这是胡适在批评清末白话文运动的局限性时引为自豪的一段动情表述。

从心理学和逻辑学的常规思维来推理和考察,这合情合理,他本来就应该是这样一副姿态。

为了能清楚地说明他的态度,我们不妨再引述一段文字作为佐证:1916年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方才是有意的主张白话文学。

这个运动有两点与那白话报或字母的运动绝不相同。

第一,这个运动没有 他们! 我们!的区别。

白话并不单是 开通民智!的工具,白话乃是创造中国文学的唯一工具。

白话不是只配抛给狗吃的一块骨头,乃是我们全国人都该赏识的一件好宝贝。

第二,这个运动老老实实的攻击古文的权威,认他做 死文学!。

∋也许,问题就是这样不容易被发现:当我们回眸并检索这位白话文运动的先驱时,竟然发现他还有着与这段文字极不协调的表白。

尽管这是发生在事隔多年后的1930年代或更晚一些时候,但我们总觉得这与胡适一贯的 健全!思想谱系不符,甚至有人格痛苦和思想分裂的嫌疑。

下面就是功成名就后的胡适在1934年撰写的一篇题为∀报纸文字应该完全用白话#中一段:用白话做文章,这也是近十六年的新风气。

十六年前,白话报是为 他们!老百姓办的,不是给 我们!读书人看的。

民国七年复活的∀新青年#杂志才有一班文人决心用白话为 我们!自己写文章。

(当事人自己前后不一的解读让人难以置信,判若两人。

从批判 他们!与 我们!的分野到不分你我他 我们全国人!观念的提倡,再到 我们!与 他们!的分庭抗礼,胡适的观点看起来是那样的突兀和令人费解。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不是胡适一时疏忽的口误,更不是他一时的心血来潮,其原因需要我们回到历史现场去做深层的梳理。

这也就是本文的论题所在,在学术界力倡问题意识的今天,或许剖析 这一个!乍看连胡适本人都会 傻眼!的命题会对新文化运动曲折的路线图以及 新青年派!错综复杂的思想谱系来一次较为通透的厘定。

二、本论: 意识!与 潜意识!的紧张就胡适 他们!与 我们!的迂回表述来看,似乎有一些不可理喻的突兀。

但是,若我们回到历史现场并运用心理分析学的方法来看待这一 问题!,或许我们所谓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几千年来的俗话或说白话总是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一直被正统文人所排斥。

雅与俗、贵与贱、士与庶的身份地位被 语言!这一最为深层的屏障所遮蔽。

两个不同阶层的身份意识牢牢笼罩着每一个传统中国人的心理。

不难发现,作为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始作俑者,胡适对白话替代文言这一趋势的必然性不但醒悟得较早,而且身体力行得也不晚。

早在1918年胡适与好友朱经农关于 雅文学!与 俗文学!的争论中就曾谈到 他们! 我们!这个问题,当时朱经农针对他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异议: 有些地方用文言便当,就用文言。

有些地方用白话痛快,就用白话。

我见∀新青年#所载陈独秀、钱玄同诸君的大作,也是半文半俗,∃文言%∃白话%夹杂并用;而足下所引∀木兰辞#、∀兵车行#、陶渊明的诗、李后主115中国新文学发生语境的吊诡&∋(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见∀胡适全集#第2卷,第328页。

胡适原文中诸如 有意的主张白话!中的 的!字依据现代汉语标准来说应为 地!字,本文引时用仍依据原文。

下文出现类似情况时如上所注,不再说明。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见∀胡适全集#第2卷,第329页。

胡适:∀报纸文字应该完全用白话#,见∀胡适全集#第20卷,第448页。

的词,也是如此,并非完全白话。

我所以大胆说一句,∃主张专用文言而排斥白话,或主张专用白话而弃绝文言,都是一偏之见。

%!由此,胡适的态度便被这样激将起来:若将雅俗两字作人类的阶级解,说∃我们%是雅,∃他们%小百姓是俗;那么说来,只有白话的文学是∃雅俗共赏%的,文言的文学只可供∃雅人%的赏玩,决不配给∃他们%领会的。

!&正是在胡适、陈独秀的鼓动下,新青年派!同仁才有了一鼓作气的勇气。

朱希祖曾这样总结白话文反对者的想法:我们雅人,只要学古;白话的文,由他们俗人作通俗文用罢了。

!∋周作人在∀新文学的源流#中说古文是为∃老爷%用的,白话是为∃听差%用的!(。

在∀平民的文学#中他也曾指出:古文多是贵族的文学,白话多是平民的文学。

!)当然这些人对这种他们! 我们!的分层都是持批判态度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陈独秀才喊出了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的口号∗。

虽然,五四启蒙先驱在自我的游学经历、知识背景以及个人性情上,有着种种主体性和客体性的歧向,但对于大力倡导白话文运动却有一个共识:颠覆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等级秩序和对立关系,把白话建构成雅俗共赏的新国语。

如上所述,以这样的历史!心态迎合或说顺应时代主流不只是胡适一个人的自觉,更是在历史与时代的纵横坐标下集体意识的合力效果。

应该看到,尽管具体到每一位文学家和思想家心底最细软的那一部分,可能会有不同的着色,但就新文学!的曲谱来看,无论是陈独秀的大刀阔斧还是周作人的娓娓道来,无论是借助朱经农来信挑起是非!还是租赁朱希祖的话推波助澜,无论是鲁迅的实绩!还是胡适的实验!,其间都洋溢着国人在白话文学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意识。

在此,就胡适文言和白话谱系的布局我们需要给予相对细致的爬梳。

事实上,胡适后来思想言论中他们!与我们!的分庭抗礼并不突兀。

早在他与新青年派!合唱得轰轰烈烈的同时,内心的自我与他者就有着无以言说的两难。

就在我们看到他冠冕堂皇地批判他们!与我们!分层之时,在同一篇文章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潜在的忧思。

1921年11月,在文言文大势已去白话文如日中天,而且北洋政府统令全国小学语文课本采用白话木已成舟之际,新青年派!还在为集体的合唱效果自吹自擂之时,胡适就在为商务印书馆开办的国语讲习班上给国语运动做总结陈辞说:总之,国语是我们求高等知识、高等文化的一种工具。

讲求国语,不是为小百姓、小学生,是为我们自己。

我们对于国语,要有这样的信心,才能有决心和耐心努力做去。

!+这难道只是白话与国语的区别吗?问题看来并不是那么简单。

就在接踵而来的12月份,胡适又在北京教育部国语讲习所同乐会上大谈特谈他对国语运动的个人化理解:国语统一,在我国即使能够做到,也未必一定是好。

!,看来,他对一边倒、一刀切的统一癖!不抱好感。

即使是在发表了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历史的文学观念论#之后,也还是心有余悸。

陈独秀的革命!勇气让他佩服: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讨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

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除却勇气的佩服,胡适更多的则是表现出一副未置可否的优柔寡断面相。

其实,这不只是实验主义的点滴!改良思想作祟,其中也蕴含着他对白话文资源配置的种种顾虑。

听话听音,胡适∀四十自述#的心机流露更可见一斑:这段文字已充分表现出我的文章的长处与116文史哲.2008年第5期&∋( )∗+ ,−朱经农、胡适:∀通信#,见∀新青年#第5卷第2号,1918年8月5日。

朱希祖:∀白话文的价值#,见∀新青年#第6卷第4号,1919年4月15日。

周作人:∀新文学的源流#,见阿英编:∀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卷#,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6页。

周作人:∀平民文学#,见北京大学等高校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编:∀文学运动史料选#第1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11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