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与对策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务工,他们带来了城市的繁荣,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其中之一就是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学校资源不足、学业成绩滞后、心理健康问题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以便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帮助他们获取良好的教育资源,实现更好的发展。
一、学校资源不足由于城市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寻找学校并不容易。
在一些城市中,农民工子女的学校通常是城乡结合部的学校,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以及教学质量都相对较差。
与此他们在城市中的户口问题也给就近就学带来了很多困难。
针对学校资源不足的问题,首先需要增加城市教育资源的投入,建立更多并且更好的学校,提高城市教育资源的均衡性。
应该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就学的户口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公平的机会。
二、学业成绩滞后进城农民工子女来自农村,他们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加之在城市的学习环境也不够适应,因此导致他们的学业成绩普遍滞后。
与城市孩子相比,他们在学业上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为了解决学业成绩滞后的问题,需要加大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帮扶力度。
可以开设专门的辅导班、补习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支持和帮助。
学校也可以制定更加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根据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他们尽快跟上学习进度。
三、心理健康问题进城农民工子女因为父母长期在城市务工,常年生活在城市的偏远社区,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他们可能会面临孤独、自卑、适应能力不足等心理问题,这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意识,以及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的关注和帮助。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进行心理辅导,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
四、提高家长教育水平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家长多数是来自农村的低教育水平人群,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不高,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也常常滞后于城市家庭。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篇一: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报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报告摘要近年来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由于缺失正常的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心理问题增多,学习成绩下降等方面。
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发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成为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个教育管理难题,极待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字农村农民工留守子女家庭教育弱势群体引言在我国城乡之间,每天流动着上亿农民,农民工已经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于大中城市的角角落落。
而在这些农民工的身后,有着数千万未成年的子女。
这些孩子是一批游走于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也是这些流动农民的心头之痛。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是当前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中的难点之一。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上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也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并且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业转到非农业,从农村转到城镇,流动农民及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将不断增加。
农民工子女是一个数量庞大且不断增加的群体,其权益保护不容忽视。
我们对汉中市城固县原公镇部分农民工子女及家长展开问卷调查,以了解农民工自己怎样看待这些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产生,有一个随农民工规模不断扩大而日渐积累的过程。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加速发展,农民工的规模更加壮大,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xx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823万人,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至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达到700万人,留守在家的儿童2200多万。
于是,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城市中的热点社会问题,市民也高度关注。
我们的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几个问题: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情况;农民工子女在学校中的受教育情况;留守子女的教育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碍;家长对学校和社会的期待等。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其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校选择。
农民工子女选择的学校往往是质量较差的学校,
这会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 教育资源不足。
农民工子女所在的学校大多缺乏教育资源,
包括教师、教材、教学设备等,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3. 家庭背景差异大。
农民工子女往往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家
庭背景的不同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4. 教育机会缺乏公平性。
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
子的教育机会缺乏公平性,这是新时期的社会问题之一。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1. 提高教育资源。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增加学校的教
育资源,提升学校质量。
2. 加强教师培训。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增强
他们的教学能力。
3. 推行教育扶贫政策。
针对农民工家庭的经济状况,政府应该
加大扶贫政策的力度,确保他们能够享受教育资源。
4. 补助措施。
政府可以为农民工子女提供资助和奖学金等措施,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
通过以上的措施,我们可以为农民工子女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提高他们的教育质量,并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与对策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与对策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打工,他们带着家人来到城市,孩子也跟随而来,这些孩子就是进城农民工子女。
他们生活在城市,但却面临着许多教育上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以及可能的对策。
一、教育问题的困境1. 教育资源不均衡进城农民工子女通常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地区或者城中村,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学校条件不好,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这些孩子面临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困境,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2. 就学难题进城农民工子女通常是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的,他们在城市并没有户口,这就导致他们无法在城市正规学校就读,很多时候只能就读于农民工子女学校或者农民工子女班,学校条件差,教育质量无法保证。
3. 教育成本高昂进城农民工一家通常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孩子就读学校需要支付学杂费、生活费和住宿费等,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教育成本的高昂使得进城农民工子女很难接受良好的教育。
4. 就业歧视由于进城农民工的身份问题,他们经常面临着就业歧视,当孩子成年后想要在城市找工作时,也会受到身份歧视,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也带来了困难。
二、对策探讨1. 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城市边缘地区和城中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学校的设施和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为进城农民工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2. 放宽户口政策政府可以考虑放宽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读的户口政策,给予他们更多的教育机会,让他们能够就读于城市正规学校,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3. 减免学杂费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为进城农民工子女减免学杂费和提供相关的教育补助,减轻进城农民工家庭的教育开支压力,让他们更容易接受良好的教育。
4. 加强职业培训对于进城农民工子女成年后的就业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对他们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减少身份歧视,让他们更容易在城市找到工作。
5. 鼓励社会参与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关注和支持,积极参与到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中,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的教育体系。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就业,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家庭。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农民工子女面临着教育问题。
本文将分析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旨在改善他们的教育状况。
一、问题分析1.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数量不足以满足当地农民工子女的需求。
同时,城市中的优质教育资源无法充分向他们开放。
2.学校安置问题:由于父母工作稳定性较差,农民工子女经常需要跟随父母迁移,这导致他们在学校就读时面临转学、适应新环境的问题。
3.经济困难:农民工工资水平较低,家庭经济困难。
学杂费、教辅材料等教育成本成为他们进一步教育的障碍。
4.社会认同与心理问题: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往往面临身份认同问题,他们常常被歧视或排斥,这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问题。
二、解决方案1.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增加学校数量,以满足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需求。
同时,应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2.建立农民工子女学校合作机制: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可以建立合作机制,在招生、学籍管理等方面进行合作,使农民工子女能够在城市学校就读,同时得到双方的支持。
3.提供农民工子女的资助政策: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教育资助政策,包括减免学费、教辅费用、提供奖学金等,以减轻农民工家庭的经济负担,让他们的子女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4.加强社会教育宣传与倡导: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教育活动等方式,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重要性的宣传,树立公众对农民工子女的正确认识和同情心。
5.关注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学校可以设置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正确应对挫折。
6.推进户籍改革:逐步推进户籍改革,使农民工及其子女能够在城市落户,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教育待遇。
三、结语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在中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农民工作为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孩子常常处于教育边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原因:1. 农民工常常缺乏稳定的居住地,这导致他们的孩子无法在一个学校连续就读。
这种频繁的转学给孩子的学习造成了困扰。
2. 农民工工资低,他们无力支付高昂的学费。
在城市中,教育资源相对较好的学校往往收费较高,农民工家庭难以承担这样的开支。
3. 农民工子女面临着文化差异和身份认同问题。
由于他们的家庭背景与城市孩子有所不同,他们在学校中可能会受到排斥和歧视,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解决方案:1.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支持力度。
提供更多的教育补贴,确保他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命运。
2. 建立农民工子女学校。
这些学校可以根据农民工子女的实际需求,提供负担得起的教育,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3. 加强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不仅仅是针对农民工子女,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差距也需要得到关注和解决。
政府应该确保农村地区的学校能够提供与城市学校相当的教育质量。
此外,家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农民工家庭应该重视子女的教育。
他们应该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料,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2. 家长要与学校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
参与学校活动,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以便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
教育部门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农民工子女:1. 提供免费或廉价的教育辅导,帮助农民工子女提高学习成绩。
2. 举办各种教育培训和技能培训班,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3. 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农民工子女调整心态,克服困难,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
综上所述,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为农民工子女创造一个平等、公正的教育环境,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农民工生活及其子女受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农民工生活及其子女受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农民工是指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到城市从事非农工作的劳动者。
由于城市工作机会的吸引和经济压力的推动,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
农民工生活及其子女受教育状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通过对农民工生活及其子女受教育状况的调查,综合分析其现状和问题,以期为改善农民工生活和子女教育提供参考。
一、调查方法和样本选择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不同城市的农民工进行了面对面的访问。
样本选择基于多个因素,包括工作性质、工作时间、工资水平等,并且尽量覆盖不同年龄和文化背景的农民工。
二、调查结果分析1.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农民工的生活条件较为艰苦。
他们通常居住在城市郊区或者工厂附近的简易住所,生活环境相对差。
工作时间长,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工作,而工资水平较低,收入不稳定。
另外,由于家庭聚居区的医疗和教育设施不完善,农民工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困难。
2.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普遍较差。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学校条件较差,教育资源不足。
由于经济原因,很多农民工子女无法继续接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受高等教育,在完成义务教育后就选择出去打工或者回乡务农。
这使得他们的人生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三、问题分析和建议1.农民工生活问题分析农民工的辛勤工作和低收入是导致其生活条件较差的主要原因。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雇主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的保护力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规范工作时间和工作条件。
雇主应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
同时,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农民工的关爱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援助和机会。
2.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的问题主要源于教育资源不足和经济困难。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设施和教育质量。
同时,可以在城市建立农民工子女学校或者提供免费的农民工子女教育协助,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1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1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1.介绍农民工子女是指父母或家庭成员从农村流动到城市,进入城市工作的农民工人家庭的子女。
由于父母的工作性质和社会地位的限制,农民工子女面临着较多的教育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2.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2.1 教育资源不足由于常年在城市打工的父母无力支付高昂的城市教育费用,许多农民工子女只能就读于农村的乡村学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2.2 学习困难农民工子女可能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缺乏家庭教育支持和关注,以及缺少学习环境等原因,使得他们在学业上面临困难。
他们经常面临与城市孩子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学习环境,导致学习成绩落后。
2.3 心理问题农民工子女常因为身份认同和社会地位的问题而产生心理压力。
他们的家庭状况和生活环境与城市孩子存在差异,容易受到歧视和排斥,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3.解决方案3.1 支持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确保农民工子女享有与城市孩子相等的教育机会。
3.2 学校资源共享城市和农村学校之间可以进行资源共享,例如组织城市学校向农村学校派驻教师,定期组织农民工子女到城市学校进行教育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机会和教育质量。
3.3 心理辅导和关爱积极开展农村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为相关报告和调研数据,可在需要时提供。
法律名词及注释:1. 《义务教育法》:中国法律,规定了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的法定责任。
2.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中国法律,为城市贫困人口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的法律保障。
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农民工子女教育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和生活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子女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
本文将聚焦探讨农民工子女教育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期帮助这一群体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
首先,农民工子女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教育不平等。
由于户籍和城乡分割,农民工子女管辖范围以外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他们通常只能进入农村学校,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和资源相对城市学校差距较大。
这种不平等现象直接影响到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水平和机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采取多种措施。
一方面,政府可以推动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农民工家庭选择将子女送往城市学校,通过改革户籍政策等方式,为这一群体提供更多的选择权。
此外,可以加强城乡教育交流,让城市学校的资源和经验能够辐射到农村学校。
其次,农民工子女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心理压力。
由于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的不确定性,农民工子女常常感到焦虑和无助。
他们往往缺乏稳定的家庭环境和关爱,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社会和家庭的支持机制。
社会应该加强对农民工家庭的扶持,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为农民工子女创造一个稳定和安全的环境。
此外,可以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教育和关爱,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有效应对心理压力并健康成长。
最后,农民工子女还面临着职业发展的问题。
由于家庭环境和教育资源的限制,许多农民工子女在职业发展中存在着不公平和不平等的现象。
他们通常只能从事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作,缺乏获得更高学历和研究生教育的机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工子女的职业培训和教育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此外,可以改善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农民工子女就业的竞争力。
同时,可以引导社会各界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职业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与解决方案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与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农民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
然而,农民工子女面临的教育问题仍然突出。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寻找解决方案,确保农民工子女能够享受平等的教育权益,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需要我们关注。
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上学时面临着很多困难。
一方面,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差,无力支付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用。
另一方面,他们通常无法获得与城市户籍学生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和待遇。
他们面临着学校招生、进入重点中学和高等学府的限制,以及良好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的匮乏。
这些问题导致了农民工子女普遍面临教育差距和失学风险,对他们的未来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寻找解决方案。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投入和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改善农民工子女所在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提供更多的奖助学金和补助金,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更重要的是,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消除农民工子女在教育机会和资源分配上的不公平待遇,确保他们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其次,学校和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关注和支持。
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部门或组织,提供特殊的辅导和关怀,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
同时,学校还可通过开设更多的免费或低收费的农民工子女班级,组织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增加他们的学习机会和交流渠道。
此外,学校还应注意培养师资力量,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到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努力中。
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和企事业单位可以提供资金支持,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项目,帮助农民工子女解决经济困难。
同时,社会应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农民工子女的职业培训计划,帮助他们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机会。
最后,农民工家长也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子女教育中。
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与思考
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与思考引言: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加,大量农民工涌入一线城市,他们的下一代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子女。
这些孩子在城市环境中长大,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
本文将就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进行调查与思考,探讨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改善他们的教育状况。
一、调查结果1. 教育资源不均衡: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经常就读于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与城市一般学校相比,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校舍设施简陋。
2. 学业压力大:由于家庭经济环境较低,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子女需要自谋生计,与同龄人相比,他们可能需要接受更多的兼职工作,导致学习时间不足。
3. 心理问题:由于家庭的不稳定以及与城市孩子所面临的差距,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往往容易产生心理压力,感到自卑或挫败,对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不良影响。
二、困境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政策层面: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不能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福利。
户籍制度已经成为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的一个壁垒。
2. 经济条件: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他们在学业上往往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持。
3. 心理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子女长期身处于陌生的城市环境中,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三、解决方案1. 政策改革: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打破户籍限制,确保新生代农民工子女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权益。
2. 加强教育投入:增加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资源投入,解决师资力量和校舍设施问题,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3. 建立关爱机制:学校和社会应该建立起对农民工子女的关爱机制,提供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4. 社会互助:社会各界应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关注和援助,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5. 家庭教育:家长应重视子女的教育,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和发展,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1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1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1.引言: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打工,其中不乏有子女随同迁移。
然而,由于农民工家庭的特殊背景条件和城市教育资源的不足,农民工子女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并分析其中的问题。
2.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2.1 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
①入学难问题
②学籍管理问题
2.2 教育资源不足问题
①城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②教育设施不完善
2.3 教育质量与教育差距问题
①师资力量不足
②学校质量参差不齐
3.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3.1 政策层面对策
①完善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
②加大教育资源倾斜力度
3.2 学校层面对策
①加强农民工子女教育培训
②鼓励优质学校招收农民工子女
3.3 社会层面对策
①建立农民工子女教育帮扶机制
②提升农民工群体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4.附件:
(根据实际情况加入相关附件,如政策文件、调研报告等)5.法律名词及注释:
(列出本文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并对其进行解释和注释)6.结束语:
本文详细分析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为实现教育公平做出贡献。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与对策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与对策进城务工是许多农民工以及其家庭改变命运、走向更好生活的选择。
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的问题。
在城市中,农民工子女面临着巨大的教育困境,这不仅影响他们个人的成长,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影响。
我们迫切需要寻找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的困境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资源不均衡。
在城市中,优质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一些名校或者发达地区,而进城农民工子女所在的社区或学校往往教学条件有限,教育质量较差。
这导致了农民工子女无法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
二、文化融合困难。
由于进城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在家庭、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中面临着与城市孩子融合的困难。
他们往往感到孤立,缺乏归属感,这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三、经济负担重。
作为进城务工的家庭,他们往往收入不高,生活水平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无法承担高昂的学杂费,无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这使得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更加困难。
四、心理问题。
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面对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适应城市生活、与他人相处、学业压力等,这容易导致他们产生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为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教育。
我们需要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和配置。
政府应加大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资源投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
可以通过建设更多的学校和教室、提供更多的教学设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式来增加教育资源。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一些激励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民工子女学校任教,提升教育质量。
我们需要加强农民工子女的文化熏陶和融合教育。
学校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让农民工子女更好地融入城市文化。
可以开设农民工子女特色的课程,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适应城市生活。
农民工的子女教育农村与城市的教育差距
农民工的子女教育农村与城市的教育差距农民工的子女教育:农村与城市的教育差距在中国,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议题。
由于家庭的特殊背景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农民工子女在教育方面面临着与城市孩子明显的差距。
本文将探讨农村与城市教育差距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状况。
一、农村与城市教育差距的原因1.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学校数量少且师资力量弱,教学设施和教学用具也不够完善。
相比之下,城市地区的学校数量多、师资力量强大,并且教学设施先进。
这导致了教育资源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明显差距。
2.户籍和流动性限制农民工的身份限制了他们在城市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
由于户籍限制,他们无法在城市的公立学校就读。
同时,农民工常年在城市打工,不稳定的流动性使得他们的子女无法连续在一个学校接受教育。
这种弱势地位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到城市教育的优势。
3.文化差异与教育观念农村与城市的文化背景和教育观念存在差异。
在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仍然存在,导致部分农民工家庭对女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同时,农村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很多农民工家庭由于经济压力无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支持。
二、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对策1.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资源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提升教师的培训和待遇。
增加农村学校的数量,并向农民工子女提供免费或者低收费的入学机会,从根本上缩小农村与城市教育差距。
2.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消除户籍限制应该进一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消除户籍制度对于教育的影响。
给予农民工子女平等的入学权利,让他们有机会享受与城市孩子相同的教育资源。
建立一套公平的教育入学机制,使每个孩子都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3.加强家庭教育,提高教育意识政府和社会应当加强对农民工家庭的教育指导和支持。
通过开展家庭教育相关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工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教育意识。
2023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2023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2023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1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稳步推进,民工的身影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城市的繁荣和乡村的滞塞造就了大批的城市候鸟,并因着其特殊的工作和生存环境而体味着别样的喜怒哀乐。
城市的第二代移民——民工的孩子则因为义务教育体制、户藉制度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尚未完善等原因,求学的问题受到种种障碍和限制。
一、昂贵的借读费让民工的子女望而怯步。
在北京,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在民工子女教育方面措施比较到位,但由于费用等问题,民工子女在入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特别是取消借读费后,因财政没有补助资金,这一矛盾更显突出。
城市学校多以非学区户口和学生容量已满为由拒收农民工子女,而民办学校较高的收费又使农民工家庭难以承受,致使一些农民工子女失学。
北京市教委和民政局规定,需要父母中有一方持有北京市的正式常住户口,其子女开具《子女关系证明信》后就可免费借读本市中小学,按有本市正式常住户口的学生对待。
这样的情况下,外地来京的民工子女要想在北京进入城市学校就读,必需交纳昂贵的借读费。
从秦皇岛来京务工的小张夫妇,七岁的女儿正是入学年龄,按照北京小学生就读的相关政策,夫妻俩既没有北京户口又没有房产证明,不符合北京入学规定的几种情况,被答复为应回户籍所在地就读。
夫妇俩求熟人帮忙,再三申请为了不让孩子作留守儿童,给孩子一个阳光健康的心态,希望进入所在暂住地相近的小学入学。
最后接到答复为可按暂居地相对就近入学,具体向暂居地附近小学或所在区教育局申请,必须交纳借读费一万两千元,即每年两千,一次交清六年费用。
小张夫妇在北京打工,丈夫开车给一家餐馆送货,每月五千元的收入,妻子没有工作,只负责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和日常家务。
月工资五千元除掉房租每月一千元、生活费及其它各种费用两千多元,实在所剩无几。
一万两千元对夫妻俩来说实在不是小数目,而且还是最低的借读费,按学校质量条件等,多的可达三万六千元。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及救助对策研究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及救助对策研究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及救助对策研究随着中国农民工进城务工规模的扩大,农民工随迁子女问题日益突出。
他们在城市中面临着诸多教育困境,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
本文将深入探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并提出相关的救助对策。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资源不足。
由于城市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农民工随迁子女大多只能就读于城市边缘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这些学校通常教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2. 社会融入困难。
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城市孩子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他们在学校中常常遭受排挤和歧视,难以融入城市生活和同学间的关系网络。
3. 家庭经济困难。
由于农民工的收入不稳定,家庭经济拮据,许多随迁子女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缺乏基本保障,无法享受到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二、救助对策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应采取以下救助对策:1. 加大政府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质量,改善教育条件,提供免费的教育资源,确保农民工随迁子女获得与城市孩子平等的教育机会。
2. 加强师资培训。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子弟学校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增强他们对随迁子女的关爱和教育热情,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3. 推行特殊教育。
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特殊情况,应推行特殊教育政策,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培养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和学习。
4. 建立社会救助机制。
社会组织和慈善机构应积极参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救助工作,提供经济援助、学习辅导和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帮助,助力他们克服困境,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5. 引导就业转型。
为了提升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经济状况,政府和社会应引导农民工逐渐从体力劳动转向技能类和知识类工作,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从源头上解决教育困境。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报告一、引言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这一群体的扩大,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民工子女,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他们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其现状、原因,并探讨解决措施,以期为这一群体的子女提供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环境。
二、问题现状(一)入学难题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面临诸多困难。
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他们往往无法享受与城市子女同等的教育资源。
例如,在A城市,一位农民工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就读附近的一所小学,不得不提交了包括暂住证、务工证明、租房合同等一系列复杂材料,即便如此,孩子仍然因为户籍问题被拒绝入学。
这种情况下,农民工子女往往只能选择条件较差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
(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区。
以B城市为例,城区的学校配备有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等先进设施,而城郊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则设施简陋,图书匮乏。
这种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使得农民工子女在教育起点上就处于劣势。
(三)教学质量差距教学质量是教育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然而,在农民工子弟学校中,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教学方法和内容往往落后于城区学校。
以C城市为例,该城市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中,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心理问题突出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生活中容易产生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
以D城市为例,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在学校中因方言、生活习惯等差异,常常遭受同学排斥,导致他们产生孤独感和自卑感。
这种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更可能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原因分析(一)户籍制度限制户籍制度是导致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户籍制度将人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限制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问题:
1. 教育资源不足:农民工随迁子女往往聚居在城市的一些偏远地区,当地的义务教育资源有限,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
2. 学业压力大: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父母往往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无法提供很好的学术支持。
此外,移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及转换也对他们的学业造成了困难。
3. 交流困难: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语言、文化背景与当地学生相差较大,导致相互间的理解、交流难度增加。
解决对策:
1.增加教育资源:政府应该增加在城市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和教师供应,以满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需求。
2.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应该能够提供合适的课程和学科支持,同时也要在学习、社交和健康方面为学生提供支持。
3.拓宽参与途径: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与父母共同合作,创造助学场所,提供家长教育,以便他们更好地参与子女的学习。
此外还要加强与农民工随迁子女及其父母的沟通。
4.改善校园文化:学校应该营造出适应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校园学习氛围,包括提供多样化的课堂体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团队合作,并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志愿服务机会,以帮助他们逐渐适应当地社会和文化环境。
浅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及管理问题
浅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及管理问题一、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紧迫性就我国目前现状来说,我国的教育事业在社会进程的带动下,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但对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工作,却仍旧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这是我国现今国情的局限性所规定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生活节奏也紧随之而加快,城市流动人口也愈来愈多,这其中有许多是农民工所组成的团体,这固然给城市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推助力,却也使得我国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了。
农民工在进城为城市建设工作奉献出自己的一分力的时候,往往却忽略了子女的受教育情况和管理问题:有的农民工把子女留在农村,却没有尽到父母应尽的义务,整日忙于工作线上,对子女的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
有的农民工把子女带进城里后,面对着日趋加快的生活节奏以及愈来愈大的生活压力,也没有顾及到子女的受教育情况,对其的管理也仅仅是停在表面,并没有深入地了解子女的内心动态,使得农民工子女往往在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的同时,也养成了许多的陋习。
之所以会造成这一现象,固然有农民工自身教育意识不高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社会对农民工的保障体系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完善空间,致使农民工在没有足够的资金对子女进行教育投入的同时,也缺乏对子女进行管理的时间。
我国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以实质性的措施鼓励农民工让子女入学。
从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出发,承担起对农民工子女入城后的教育工作,督促农民工对子女的管理。
这就意味着在开展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的时候,应该予以农民工一定的空间与一系列的保障措施,让农民工在没有后顾之忧的前提下,促进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进程。
二、以贵阳市为例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及其管理问题以贵阳市为例,我们对贵阳市某小学去年九月份入学的36个农民工子女以及其他在校的农民工子女进行了调查,去年九月份入学的36个农民工子女是主要的调查对象。
从这里,我们从入学年限入手对农民工子女进行分类,让调查更具代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摘要:当前,进城务工农民数量在不断增加,跟随他们进城的未成年子女形成了一个庞大群体。
这些农民工子女在上学、管理、心理诸方面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因而必须釆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他们同城市孩子一样,接受公平的教育,真正融入他们所生活的城市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不单纯是一个法理问题,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它不仅与以人为本、走科学发展道路相抵触,与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相冲突,而且它也影响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稳定、社会公平的实现。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不能仅仅归结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二元模式的长期存在、义务教育体制的缺陷、农民工自身等原因,而从“政府行政作为” 层面入手,应是U前最现实最有效的考虑。
农民工子女面临的最大教育问题是属于基础教育范畴的,基础教育为纯公共产品,理应山政府出面提供。
但是,L1前政府在对待、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的作为并不尽如人意。
1现状农民工子女的现状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2000万。
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o近200万游荡在城市街头的失学农民工子女,耽误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定时炸弹”。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亟待引起各方重视和尽快解决叭有关政策与制度近10年以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令条例,如1996年国家教育部、公安部制定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2001年5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 - 2010年)》、2002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及转发的教育部、中央编办、公安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以及2004年3月25日关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读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匸捐资助学及摊派其他费用取消的规定等,为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儿童平等就学提供了宏观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叭2003年12月,国家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岀的《关于将农民工管理等有关经费纳人财政预算支出范用有关问题的通知》乂规定:“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将涉及农民工的治安管理、计划生育、劳动就业、子女教育等有关经费纳人正常的财政支岀范圉/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认真解决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S 同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同样强调了要“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促进和谐社会政策执行的现状到LI前为止,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和相关公共服务得到了质的改善。
全国大部分的地区,城市都落实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民工同住子女入学并免除借读费的政策。
建立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和考评制度,各村镇民办学校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清楚地看到山于地方政府的教育资源有限,教育经费的紧张,而且各地流动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加快,给各地方政府的财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很多地方政府对执行的政策的积极性不高,不少政策无法得到落实。
政策执行上的偏差成为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依然严峻的一个重要原因叫就学途径农民工子女就学主要有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三种就学渠道。
例如在重庆,公办学校是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主渠道,就读于该类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占%;民办学校也山于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实力雄厚,吸引了部分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农民工子女就学;农民工子弟学校山于收费相对较低、入学手续简化等优势也成为农民工子女人学的重要途径叫教育基本状况国家关于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政策出台后,重庆市政府高度重视,克服各种困难,积极釆取措施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在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上基本体现了“两为主”的方针,也和“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的结果相一致。
就读公办学校百分比为83%,就读农民工子弟校白分比为12%,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失学率仅占%, 15-18周岁流动儿童在学率达%叫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基本状况农民工子弟学校一般都采用边修建、边招生、边申报的办法,先斩后奏。
这类学校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存在的问题较多。
其主要问题,一是师资力量不足,学科不配套,质量不高,不少校长和教师无任职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二是多数学校在房屋、消防、饮食、交通、防疫等方面存在着安全隐患,且缺乏必要的体育器材和教学设备,对儿童少年的成长极为不利;三是学校教育管理不规范,教育质量低下。
对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起高度重视,决不能听之任之⑷。
2存在问题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问题:山于现行教育体制是遵循过去讣划经济时代下的属地管理原则,即户口在哪里就在哪里接受教育。
但现在,由于流动人口在大量增加,这种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则山于城市义务教育资源供给不能适应农民工子女急剧增加的态势,致使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成了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普及丄作的薄弱环节。
对大多数农民工来说,由于收入有限,借读费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他们交不起。
据调查,北京的农民工子女上学的费用平均每年比本地学生多交856元。
这种状况就使国务院的“两为主”规定不能落到实处,从而使进城农民工子女被排斥在城市义务教育体系之外。
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不公平境遇问题既然公立学校不能完全接纳农民工子女人学,大批民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便应运而生。
而实际上,LI前政府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政策比较模糊,是“既不扶持乂不砍掉S大多数农民工子弟学校山于资金短缺,存在很多问题。
如办学条件差、管理水平低、师资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存在安全隐患等,其至许多农民工子弟学校至今还是“非法办学S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合法身份。
据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春季成都市的无证农民工子弟学校超过70所,就读学生接近5万人。
并且这还是保守的数字,实际上应该更多。
一些教育主管部门有比较严重的城市本位观念,不但不响应国家政策并结合本地实际对这些学校进行疏导和管理、给予财政补贴用以改善办学条件,反而以地区、部门利益为重,动辄以办学规模太小、条件太差为由将学校关闭、驱赶,不给予其合法的办学地位,更谈不上与公办学校享受平等的优惠待遇。
主管部门的一封了之,全然不顾流离失所、无处上学的适龄农民工子女。
如2006年7月初,北京地区取缔不合格打工子弟学校,致使1000多名农民工子弟人学出现困难,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农民工子女不良的生存环境问题第一是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各方面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农民工子女学校和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关心少,对失学的农民工子女不闻不问,致使这些学生在缺乏生存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的情况下过早流人社会第二是自然环境差。
不少地方自发开办了一些农民工子弟学校,但一般都建在相对偏远的郊区,生活、交通、卫生环境都不太好。
有些学校附近的社会治安状况不好,少数学校还毗邻工业污染区,空气质量、饮用水质量均达不到国家标准第三是家庭教育环境差。
农民工进城后,多数从事脏、累、重的体力活,没有能力、时间和精力去指导、督促和管理孩子的学习,有些农民工自身的文化水平就很底,更不可能对子女进行文化辅导。
因此,父母很少有时间和精力与子女沟通,相反,不少父母还要求孩子帮助干家务活,包括买菜、做饭、带弟弟妹妹等,有的甚至要求已上学的孩子请假帮助照看菜摊.店铺。
第四经济环境拮据。
农民工的收人一般不高,除了交房租、正常生活开支外, 所剩无儿,对孩子在学习用品方面的正常需求难以满足,更谈不上满足其他娱乐性的需求。
有统计显示,北京市农民工家庭大多数平均月收人在150元左右,而家庭月支岀在1000元左右,每月的平均剩余只有20元。
按此计算,一个学期(6 个月)的剩余经费只有120元,而为数不少的农民工家庭都有两个以上的学龄儿童,费用紧张可以想见。
社会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问题一方面,公办中小学不愿接收农民工子女;另一方面,即使接收了,也是釆取“一校两制”的办法,不能做到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
这些公办学校及老师,认为这些农民工子女户口不在本地,学习成绩好坏不影响自己学校的升学率,甚至担心这些孩子成绩差而降低了自己学校的升学率。
于是有的采取与本地学生“划块J“分班”上课的办法,有的给农民工子女编排大班上课。
许多家长及学生也不愿与农民工子女同班同桌,嫌他们土、嫌他们脏,这样的情况比较普遍。
失学现象严重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子女被迫或主动放弃了受教育的机会,农民工子女辍学现象依然严重。
很多农民工家庭基本上生活在城市贫困线以下,扣除每月的租房费、衣食花费、水电暖费、医疗保障费等生活必须花费,所剩无儿。
凭这么低的收入在城市中生活已捉襟见肘,更何况还要支付孩子的学习费用(学费、教材费、辅导材料费、服装费、取暖费等)。
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认为读书没什么用,他们认为时下工人纷纷下岗,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他们的孩子即使读了书,今后未必能在城里找到合适的单位,与其浪费钱财,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学做生意,多赚些钱,为结婚成家做好准备。
农民工的这种考虑加剧了其子女辍学的态势。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分析,在全国适龄流动儿童中,“未上过学”者所占比例为%,上过学后乂辍学的比例为%。
两者相加,全国适龄流动儿童中未按要求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为%,高于全国儿童的相应比例%)。
据此推算,全国大约有42万流动儿童没有按照法律的要求接受应有的教育。
此外,流动儿童在学比例(%」%)和识字率%)也低于全国儿童的平均水平(分别为%.6%和%)。
问心理问题一一学习成绩普遍低下作为“城市二代移民”的农民工子女继承了“身份遗传”、“生活悬殊”、“保障中空”等“父辈遗产S他们稚嫩的心灵无法承受巨大的现实反差,他们单纯的头脑无法理解世间的人情冷暖,他们好奇的眼睛无法摆脱现代文明的吸引;比起父辈,他们好像多了一些自信、开放、豁达,但乂很容易自卑、封闭、内向,最后形成的价值观念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
农民工大多数文化层次低,从早到晚为生计奔忙,很少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 再加上农民工子女对新的教育环境一时难以适应以及一些不和谐因素的作怪,因此,大多数农民工子女的学习成绩差叫参考文献:[1]宋国栋.兰州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及对策[J].甘肃理论学刊,20062115〜117.[2]王借.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执行问题浅析[J]•南方论刊,2007,7:52~53・[3]余昌海.谢袅鹏.重庆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 :10093〜10094・[4]范先佐.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导刊,2006,1:17-19.[5]沈年耀.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现状与对策[J]•特区经济,2007.8: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