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排水管网设计

合集下载

市政排水管网工程设计方案

市政排水管网工程设计方案

市政排水管网工程设计方案1. 引言市政排水管网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它负责收集、输送和处理城市污水和雨水,以确保城市的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市政排水管网工程的设计方案,包括设计目标、工程范围、设计原理、设计参数等内容,为工程师提供有关该项目的详尽信息。

2. 设计目标市政排水管网工程设计的目标是保障城市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确保污水和雨水得到有效处理和排放,从而减少污染和水灾的发生。

具体设计目标包括:•提供足够的流量和压力,以应对各类降水和污水排放需求;•确保污水和雨水能够有效分流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管道泄漏和损坏的风险,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优化管网布局,减少材料和工程成本;•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留有一定的扩展余地。

3. 工程范围市政排水管网工程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主要设施•排水管道:负责收集和输送污水和雨水。

•水处理设施:对污水进行处理和净化,确保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雨水收集设施:收集和储存雨水,用于灌溉和其他用途。

•排水泵站:提供足够的流量和压力,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3.2 工程规划•管道布局:确定管道的走向和连接方式,最大程度地减少管道长度和材料使用。

•设备选型:选择适合城市排水系统的管道材料、泵站设备等。

•施工安排:确定施工计划和进度,保证工程的按时完成。

•工程监控:建立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修复管道泄漏、堵塞等问题。

4. 设计原理市政排水管网工程的设计基于以下原理:4.1 输水原理根据水力学原理,设计管道的直径和坡度,以确保水能够顺利流动。

根据地势高低和用水需求的差异,设计合理的管道坡度,使水能以足够的速度和压力流动。

4.2 分流原理根据污水和雨水的不同性质,设计分流系统,将污水和雨水分别收集和处理。

通过设置分流装置和分流管道,将污水和雨水分开处理,以提高处理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3 处理原理对污水进行处理和净化,以达到排放标准。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详图施工图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详图施工图
说明:1、图中未标明的顶板厚度均为200mm。2、顶板检修孔位置详工艺图,洞口加强筋布置详设计总说明。12@10012@10012@10012@100H71:5014@20014@20014@20014@200H10-0.3转角筋514(余同)射线状布置说明:1、未注明底板厚度均为300mm。2、底板设马凳筋 12@1000。1:50AAAAAAAABBCC12@20012@200拉结筋6@400梅花形布置(余同)416详底板配筋AL1H7H10-0.3414详底板配筋12@20012@20012@20012@200拉结筋6@400梅花形布置(余同)H7-1.80H10-0.325025012@20030030012@20030030012@20030030012@20025025012@200414详底板配筋12@20012@20012@20012@200拉结筋6@400梅花形布置(余同)H7-1.80H10-0.312@20025025012@200H7-1.801:50说明:图中未标明板厚度均为150,1. 工程概况与总则1.1 项目名称:莆田市城厢区农村污水处理工程(一期)PPP项目1.3 建设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国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1.2 建设地点:华亭镇西许村1.4 主要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1.5 计量单位(除.7 本工程标高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与给排水专业施工图相同);1.8 抗震设防烈度:莆田市城厢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1.9 结构制图规则:采用国标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G101-1~3);2. 设计依据2.1 工程所在地区的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建设单位设计要求函件,有关设计联络函件;2.2 排水、工艺、机械、电气等专业提出的技术要求和协作条件;2.3 现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主要如下:1.

城镇污水管网设计的重、难点及对策

城镇污水管网设计的重、难点及对策

城镇污水管网设计的重、难点及对策一、城市污水管网的设计分析:1、污水管网设计的要点:(1)管径:管径对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的约束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规定了最小管径;二是管径的递增或递减方式,由于管道有规格的限制,在计算过程中,管径的递增或递减是非连续均匀的。

(2)流量:城市污水管网在设计过程中,确定管径时,需要注意各种管径对应的最小流速所通过的流量为最小流量。

当管段设计流量小于某一管径的最小流量时,只能选小一级的管径。

但不能小于其最小管径。

(3)充满度:污水管道按部分满流计算。

每种管径都有相应的充满度上限值。

以最大和最小充满度为约束条件,选用设计充满度,可以最佳的确定管径,达到优化目的。

(4)流速:管段的设计流速介于最小流速(0.6m/s)和最大流速(金属管10m/s,非金属管 5m/s)之间。

不同管径的圆形钢筋混凝土管,在相应的最大充满度下的最大流速是不同的。

(5)坡度:规范中规定了最小管径的最小设计坡度。

为保证管道的运行和维护管理,也考虑确定了各种管径的最大设计坡度。

在平坦地区污水管道的水力坡度应用最小设计坡度约束,而地形坡度大的地区则应用最大设计坡度约束。

(6)埋深:管道起点的最小埋深,根据管道通过地区的地质条件设定;当管道坡度小于地面坡度时,为保证下游管段的最小覆土厚度和减少上游管段的埋深,应采用跌水连接。

(7)管段衔接方式:污水管道在检查井处的连接方式,一般有水面平接和管顶平接两种方式。

不管哪种方式连接,均不应出现下游管段上端的水面高于上游管段下端的水面、管端标高,且应尽量减少下游管段的埋深。

2、优化思想:(1)选取尽可能小的设计流速:当水力半径不变,管底坡度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即减小流速能更大幅度地减小管底坡度和埋深。

关于设计流速的约束条件很多,在满足所有设计流速的约束条件的前提下,选择一个尽可能小的设计流速是对设计参数进行最优化选择的重要内容,在程序设计中很容易实现。

设计流速过小,污水流动缓慢,其中的悬浮物容易沉淀淤积;反之,设计流速过高,产生对管壁的冲刷,使得管材损坏严重,管道的使用寿命降低。

排水管网工程设计方案

排水管网工程设计方案

排水管网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和建筑面积迅速增长,城市排水管网系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现有的排水管网设施在一些地区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排水需求,存在着排水能力不足、设施老化、雨污混流等问题。

为了改善城市排水状况,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本项目将进行排水管网工程设计。

二、工程目标1. 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解决现有排水管网设施不足的问题。

2. 优化排水管网布局,提高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

3. 改造老旧排水设施,减少设施故障和维护成本。

4. 减少雨污混流现象,提高水质。

三、工程内容1. 排水管网平面布置:根据城市规划和地形地貌,合理布置排水管网,确保排水管网覆盖城市各个区域。

2. 排水管网高程布置:合理确定排水管网的高程,保证排水顺畅。

3. 排水管网水力计算:根据城市排水需求,进行排水管网的水力计算,确定管径、管道材质等参数。

4. 污水管网平面及高程布置:合理布置污水管网,确保污水顺畅排放。

5. 雨污分流:对现有雨污合流区域进行改造,实现雨污分流,提高水质。

6. 排水设施改造:对老旧排水设施进行改造,提高设施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四、工程设计原则1. 科学合理:根据城市规划和地形地貌,科学合理地进行排水管网布置。

2. 安全可靠:确保排水管网系统运行安全可靠,防止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

3. 节能环保: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节能环保要求,降低运行成本。

4. 预留发展空间:考虑城市未来发展的需求,预留一定的排水管网容量。

五、工程实施步骤1. 前期调研:对现有排水管网设施进行调研,了解设施运行状况和存在问题。

2. 设计阶段:根据调研结果,进行排水管网工程设计,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

3. 施工阶段: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排水管网工程的施工。

4. 验收阶段:工程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5. 运行维护阶段:对排水管网工程进行运行维护,确保设施安全可靠运行。

污水管网施工组织设计

污水管网施工组织设计

污水管网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一、污水管道施工污水管道施工的程序包括测量放线、开槽、基础、下管、连接、闭气、闭水、检查井和回填。

在开挖前,需要进行测量放样,沿管道中心线定出沟槽边缘线及开挖深度。

在开挖范围的地下设施应事先向建设单位索要资料,以避免破坏。

挖方时应注意附近构筑物、道路、管线等下沉和变形,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

施工中,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沟槽土方采用挖掘机挖土,反铲挖掘机两台,斗容量0.6m³。

沟槽断面形式采用梯形槽,沟槽边坡采用1:0.3.在开挖范围的地下设施应事先向建设单位索要资料,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破坏。

无资料时,应派专人跟挖掘机,发现情况及时汇报。

2.施工排水本工程施工中如遇地下水,从槽壁、槽底渗出的地下水,经排水沟汇集到集水井,由水泵排出槽外。

沟槽开挖到将近地下水位时,修建集水井和安装水泵,然后继续开挖沟槽到地下水位,使水流向集水井。

排水沟的断面尺寸,根据地下水量而定,一般为30×20㎝,排水沟底一般低于槽底30㎝,并以3~5%的坡度坡向集水井。

集水井通常设在地下水来水方向的沟槽一侧,采用直径1.0~1.2m的Φ14圆钢焊制成的井圈,井底一般在槽底以下1.0m。

集水井的间距根据土质与地下水量而定,通常采用80~100m。

排水沟和进水口需要定期疏通,集水井需要清除底部积泥,保持必要的存水深度,以确保水泵正常工作。

管道采用砂垫层基础。

对于一般土质地段,基地中只需厚度为14.5厘米的砂砾基础。

承插口管安装应将插口顺着水流方向,承口逆着水流方向,由低点向高点依次安装。

管道安装可采用人工安装,管道长度可以手动切割,但断面应垂直平整。

在接口作业时,应先将承口(或插口)的内(或外)工作面清理干净,套上橡胶圈,检查胶圈是否配套完好,并涂上润滑剂,将插口端的中心对准承口的中心轴线就位。

插口入承口时,可在管端部设置木挡板,用撬棍使被安装的管道沿着轴线徐徐插入承口内,逐节依次安装。

市政污水管网设计规范

市政污水管网设计规范

市政污水管网设计规范篇一:市政排水管网中的管道设计选用市政排水管网中的管道设计选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市政建设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传统的排水管材由于其本身固有的一些缺点,已经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近年出现了许多新管材,且管材呈现价格不一、类型多样的趋势。

如何正确选择排水管材,对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工程工期、降低整个工程造价、保证整个工程顺利进行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市政排水管道排水量的设计确定从大范围来讲,市政排水管道工程设计首先要以批准的当地城镇(地区)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按照市政给排水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消防规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等相关规范和手册,同时结合地区地理、气候特点及各地水司的运行规程等实际情况,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出发综合考虑、设计、排水体制(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更根据城镇和工业企业规划、当地降雨情况和排放标准、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和利用情况。

地形和水体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

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1现就分流制体制的排水量确定进行分析。

(1) 污水设计总流量Q(L/S):Q=Q1+Q2+Q3。

其中:Q1为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S)。

按下式计算:Q1=n×N×K2(24×3600)。

N为污水定额(L/(人×d)),含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和综合生活污水定额,可按当地用水定额的80%~90%采用:N为设计人口数;Kz为生活污水总量变化系数,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有关规定计取或按实际数据采用。

Q2为工业企业内生活污水量、淋浴水量(L/S)。

应与国家现行的《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协调。

Q3为工业企业的工业废水量(L/S)。

工业废水量级及其总变化系数应根据工艺特点确定,并与国家现行的工业用水量有关规定协调。

(2) 雨水设计流量(L/S):Q=F×q×μ其中:F为汇水面积(ha),其划分应结合地形坡度、汇水面积的大小及雨水管道分布等情况划定。

三级污水管网排水设计方案

三级污水管网排水设计方案

施工图设计说明1 设计依据1.1设计合同依据我公司与业主单位**镇政府签订的设计合同。

1.2设计规范、标准1.2.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2.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2.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2.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1.2.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1.3设计基础资料、工程资料1.3.1**镇政府提供1:500地形图;1.3.2**镇政府提供的相关污水排水二级管网图纸。

2 设计原则2.1污水排水管道施工图设计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

2.2满足需求原则。

排水管道均按远期排水需求规模设计。

2.3 满足接入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原则。

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

2.4 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2.5 满足选材优化原则。

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

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

2.6 满足综合协调原则。

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

3工程概况3.1工程基本情况本项目为永川区**镇三级污水管网工程,三级污水管网总长为2.8km。

本次设计将三级管网由已有或拟建化粪池接出,接入在建二级管网。

二级管网直接接入污水处理厂。

3.2排水工程设计范围本次设计包括**镇三级污水管网工程设计。

4 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4.1设计年限本工程为久性市政排水工程设计,排水系统规模均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

4. 2排水体制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

污水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污水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X城乡污水治理一体化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XX中茂建设劳务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23 年12 月30 日目录一、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二、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三、施工总体方案部署四、施工准备工作五、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六、重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七、关键技术措施八、技术先进性及节约措施九、安全文明、环保措施十、与其他单位的配合措施十一、成品保护措施十二、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十三、环境污染保护十四、目的管理附表1重要施工人员表附表2劳动力计划表附表3计划投入的重要施工机械设备表附表4 计划开竣工施工进度表一、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1.1重要编制依据本工程组织设计依据XXX城乡污水治理一体化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现场勘探情况编制。

1.1.2施工技术规范及标准1、排水管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本工程施工图及施工图规定的其他标准、规程、规范。

1.1.3对材料的质量和实验规定《普通砼用砂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给排水标准图集》《国家建筑标准设计排水检查井》《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查评估标准》《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埋地硬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提出如下目的:合格的施工质量,快速的施工周期,高效的经济效益,文明的安全技术措施。

1.2编制原则1、遵循招标文献条款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献说明及附图表中,严格按照招标文献的规定,做到统一标准、规范编制。

2、遵循设计文献和规范验标的原则,在编写重要项目施工方法中严格按照设计规定,执行现行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对的组织施工,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

3、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根据本公司施工能力,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坚持科学组织,例题安排,均衡生产,平行作业,保证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完毕本标段工程的建设。

雨污水排水管网设计PPT

雨污水排水管网设计PPT

第3章 排水管网设计
3.2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
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管道定线 控制点确定和泵站的设置地点 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设计管段及设计流量的确定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污水管道的衔接 绘制管道平面图和纵剖面图
管道定线
——在总平面图上确定污水管道的位置和走向。
地形
管道定线的影响因素 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
管径D 流速V 水力坡度i 充满度h/D
污水管道中污水流动的特点及设计原则
污水管道中污水流动的特点
1、水流方向确定。 2、水流方式一般为重力流,污水泵站的出流管中水流则 是压力流。 3、近似均匀流。
污水管道水力学设计原则
1、不溢流; 2、不淤积; 3、不冲刷; 4、注意通风。
污水管道设计参数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的设计参数
80%~90%; N——设计人口数,按规划部门根据统计资料提供
的参数选用;
KZ——总变化系数,是最大日最大时污水量与平 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
KZ=Kd Kh
Kd——日变化系数,是最大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 量的比值 。
Kh——时变化系数,是最大日最大时污水量与最大 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地形资料,包括地形图、等高线 气象资料,包括气温、风向、降雨量等 自然资料: 水文资料,受纳水体流量、流速、洪水位 地质资料,包括地下水位、地耐力、地震等级
工程资料: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煤气等
第3章 排水管网设计
3.1 概述(3)
设计方案确定
——包括排水体制的选择、排水系统的布置形 式,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优的方案
≥1000
最大充满度(h/D)
0.55 0.65 0.70 0.75

污水管网工程建设方案设计

污水管网工程建设方案设计

污水管网工程建设方案设计一、项目概述污水管网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本项目旨在对某市区污水管网进行改造和扩建,以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改善环境质量。

本文将从项目背景、工程方案设计、预算等方面对污水管网工程建设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项目背景某市区是一个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因此,为了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改善环境质量,需要对污水管网进行改造和扩建。

三、污水管网工程方案设计1. 污水管网规划设计首先,需要对现有污水管网进行全面调研和评估,了解污水管网的布局、排水能力、管道状况等。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污水管网改造和扩建方案。

同时,根据城市发展规划,确定未来市区的污水排放需求,合理规划管网布局,确保工程建设后能够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2. 污水管道选材和施工工艺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如玻璃钢管、塑料管等,保证管道的耐腐蚀性和密封性。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管道敷设技术,确保管道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合理选择管道的敷设深度和坡度,保证污水能够畅通流向处理厂。

3.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除了污水管道的改建外,还需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建设和改造,以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污水处理需求。

建设先进的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设备,并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如生物处理、膜分离等,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达到排放标准。

4. 污水管网运营管理在工程建设完成后,需建立健全的污水管网运营管理体系,包括管网的定期巡检、维护和保养工作。

同时,建立污水管网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管网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保证城市污水排放的安全和稳定。

四、工程投资预算污水管网工程建设是一项长期而且大规模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根据污水管网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结合市场行情和物价水平,编制详细的工程投资预算,包括土地征用费、建设材料采购费、施工费、设备购置费、运营管理费等各项支出的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污水管网工程方案设计

污水管网工程方案设计

污水管网工程方案设计一、项目概述污水管网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工程的设计目标是建设一套高效、稳定、安全的污水管网系统,以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污水处理需求,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

二、工程规划1. 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XX市区域,总面积约XX平方公里,人口约XX万。

根据城市规划,工程范围涵盖了市区的主城区和周边的部分市郊区。

2. 工程内容本工程主要包括污水管道的布置设计、污水泵站的设置及管道运行控制系统的建设。

管道设计将按照市区地形地势和现有建筑物分布情况进行布局,保证管道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排水畅通。

泵站将根据地理位置的高低差设置,以保证污水的畅通运行。

管道运行控制系统将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对管道系统的监测和控制。

三、设计方案1. 管道布置设计根据市区的地理条件和现有建筑物的分布情况,我们将采用混合式布置,即主要沿着主干道布设主污水管道,并设置分支管道连接周边建筑物。

主要污水管道将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道,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压性能,适合长期运行和抗食腐蚀。

2. 污水泵站设置根据市区地势和管道布置,我们将设置多个污水泵站,以保证污水的快速、稳定流向污水处理站。

每个泵站将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适数量的污水泵,以保证正常运行时对管道的均匀供水和排水。

泵站的选址将优先考虑地势高低差明显的区域,以便利用地势差进行排水,减少能耗,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

3. 管道运行控制系统污水管道运行控制系统将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通过传感器和自动控制设备对管道系统进行全面监测和控制。

系统将实现对管道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并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管道故障。

系统还具备远程监控和控制功能,实现对管道系统的远程实时监测和控制。

四、施工方案1. 施工流程工程施工将分为管道铺设、泵站设置和系统调试三个阶段进行,以保证工程的高效、安全施工。

2. 施工技术管道铺设将采用机械化施工,包括机械挖掘、管道敷设和回填土的施工工艺,并配合现代化的施工设备和技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污水管网施工组织设计

污水管网施工组织设计

污水管网工程施工方案目录第一节、编制依据 (3)一、编制说明 (3)二、编制依据 (3)第二节、工程概况 (3)一、工程建设基本概况 (3)第三节、施工部署 (4)一、管理体系 (4)1、组织机构 (4)2、劳动力管理 (5)3、协调管理 (5)二、施工准备 (5)1、技术准备 (5)2、材料准备 (6)3、施工机具准备 (6)4、劳动力计划 (6)5、施工权限准备 (6)第四节、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 (7)一、管井施工工艺 (7)二、管井施工方法 (7)1、管井施工方法 (7)三、本工程施工重点及难点 (10)1、施工重点 (10)第1 页共 15 页2、本工程存在的难点 (11)第五节、质量保证措施 (11)一、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目标 (11)二、质量保证措施 (11)第六节、安全文明施工 (13)一、施工安全措施 (13)二、文明施工措施 (14)第一节、编制依据一、编制说明本工程为,为更好的控制本工程的施工质量,指导本工程施工,特编制本方案。

二、编制依据1、本工程初步设计文件2、我公司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管理经验3、现行的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规范、技术规程(1) 2016 年、2018 年排水管网普查资料;(2) 黄石市地形及综合管线测量图;(3) 《黄石市城市污水专项规划修编(2017-2030 年)》(4) 《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年)2017 年修订》4、其他有关的验收标准、规范、技术规程第二节、工程概况一、工程建设基本概况工期目标:本项目计划于2024年3月23日开工建设,2024年5月10日竣工,建设期48天。

(实际工期以开工令为准)。

施工平面图第三节、施工部署一、管理体系1、组织机构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自始至终掌握着工程的每个环节和动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及时有效的解决施工中的各类问题。

在组织上确保工程目标的实现。

项目组织结构图如下:2、劳动力管理项目部根据工程各阶段进展和实际需要,合理计划各分部分项工程所需劳动力,列出计划表,并设专人管理落实,以便及时调集劳动力,保证工程进度,减少窝工,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小区雨污管网工程方案设计

小区雨污管网工程方案设计

小区雨污管网工程方案设计一、工程背景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给城市雨污水管网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特别是在城市小区,由于住户数量较多,对雨污水管网的要求也更高。

因此,对小区雨污管网进行合理设计和规划,对于改善城市环境,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小区雨污管网进行工程方案设计,以满足小区日益增加的雨污水处理需求。

二、工程地理位置本工程设计的小区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周边有多栋居民楼和商业综合体。

小区总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总住户数约为1000户。

由于地势较高,雨污水排放相对较为便利。

三、目标和需求1. 提高排水能力:由于小区集聚了大量居民,雨水和污水产生量较大,需要提高管网的排水能力,确保排水畅通。

2. 防止污水反流:在雨季或暴雨天气,雨污水管网往往出现阻塞现象,导致污水反流,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3. 环保要求: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对雨污水管网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四、设计方案1. 排水系统设计在小区内部,设计主要采用分区排水的方式,将小区划分为多个排水区域,每个区域独立设置雨污水管网,互不干扰。

在每个排水区域内,设置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分别进行排水处理。

雨水排水系统采用集中式设计,将各排水区域内的雨水管道通过主干管道连接到小区外的雨水排放口,确保雨水排放畅通。

污水排水系统则采用分散式设计,各排水区域内的污水管道通过管网连接到小区外的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2. 排水管道材质选择为了确保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选择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道作为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的主要材质。

HDPE管道具有抗压、耐腐蚀、不易老化等优点,对于长期运行的排水系统来说是最佳选择。

3. 排水设施设计在每个排水区域内,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雨水口和检查井,用于对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进行检查和维护。

雨水口设置在道路中心线,并与道路排水系统配合,确保雨水能够快速排放到指定地点。

污水管网的设计说明及设计计算

污水管网的设计说明及设计计算

污水管网的设计说明及设计计算1. 设计城市概况假设城市设计为某中小城市的排水管网设计,有明显的排水界限,分为区与区,坡度变化较大。

河流为 其城市的地面标高的最低点,由河流开始向南、向北地面标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区, 城区基本出去扩建状态中,发展空间巨大,需要结合城市的近远期规划进行管网布置。

城市的布局还算合理, 区域划分明显,交通发达,对于布管具有相当的简便性。

2. 污水管道布管 (2).管道系统的布置形式对比各种排水管道系统的布置形势,本设计的污水管铺设采用截留式,在地势向水体适当倾斜的地区, 各排水区域的干管可以最短距离沿与水体垂直相较的方向布置,沿河堤低边在再敷设主干管,将各个干管的 污水截留送至污水厂,截流式的管道布置系统简单经济,有利于污水和雨水的迅速排放,同时对减轻水体污 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有重大作用,适用于分流制的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初降废水经处理后排 入水体。

截流式管道系统布置示意图如下.(2).污水管道布管原则6—泵站a.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排水管道,并对多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b. 首先确定排水区界、排水流域和排水体制,然后布置排水管道,应按主干管、干管、支管 行布置; d. 充分利用地形,尽量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并力求使管线最短和埋深最小;c.的顺序进1—城镇边界 2—排水流域分界线 3—干管 7—出水口4 —主干管e. 协调好与其他地下管线和道路工程的关系,考虑好与企业部管网的衔接;f. 规划时要考虑使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g. 规划布置时应该近远期结合,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能性,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

(3). 污水管道布管容①. 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本设计中有很明显的排水区界,一条河流自东向西流动,将整个城镇划分为区与区;同时降排水区域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有四条干管收集污水,同一进入位于河堤的主干管,送至污水处理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排水工程Ι》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A城新区污水管网工程扩大初步设计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李桂荣学号专业环境工程2班完成时间2012.3.3目录第一节设计说明书 (01)第二节污水设计计算说明书 (04)附录附件一污水管道平面布置图附件二污水管道各管段污水设计流量计算表附件三城市污水主干管水力计算表附件四污水主干管纵剖面图第一节设计说明书一、工程任务及设计范围运用已学的排水管网的专业知识,进行A城新区污水管网工程的扩大初步设计。

设计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基础数据的收集。

(2)确定设计方案,划分排水流域,进行污水管道的定线和平面布置。

(3)污水管网总设计流量及各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4)进行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确定管道断面尺寸、设计坡度、埋设深度等。

(5)污水确定污水管道在街道横断面上的位置。

(6)绘制污水管网平面图和纵剖面图。

二、设计原始资料1. A城市平面规划图(1:1000)该新城区的规划如图一所示。

西部濒临白河,流向自北向南,主要的工业企业集中在城区的东南部,等高线较为平缓,自城区自东向西逐步降低,城区内无明显的起伏地势。

2.服务人口密度:350人/ha;生活污水量标准平均日120L/(cap·d)3.主要的排污单位有如下工业企业和公共建筑,其位置如平面图所示:①甲厂:最大班排水量20L/S。

②乙厂:最大班排水量15 L/S。

③公共建筑排水量(火车站):15 L/S。

(学校): 10 L/S。

上述工业企业所产生的废水经局部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所规定的三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由污水管道统一收集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各企业排水口的管底埋设深度不小于2.0米。

设计街区的污水管道最小埋深不小于1.5米。

火车站污水管道起端管道埋深为不小于1.5米。

4.自然状况:(1)城市土壤种类:粘土和亚粘土;(2)地下水位深度:-4.5米;(3)冰冻线深度: 0.6 米;(4)常年主导风向:东北风;(5)城市最高温度 41℃;最低温度 -5℃;年平均温度 20℃。

(6)本工程设计按抗震设防烈度6度进行设防。

5.河流最高洪水位: 645 米,最低水位: 635 米,常水位: 640 米。

6.本市区有一发电厂与省电力网联系在一起,电力供应正常,有两个电源可供连接,保证用电安全可靠;三、教材与参考书1、《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1996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给水排水管道设计计算与安装》,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节污水设计计算说明书一、在平面图上布置污水管道管道系统平面布置,也称定线。

污水管道平面布置一般按主干管、干管、支管顺序依次进行。

从设计区总平面图可知该区地势自东向西逐渐降低,坡度较小,等高线较为平缓。

街道支管布置在街区地势较低一侧的道路下,干管基本上与等高线垂直布置,主干管布置在设计区西部,基本上与等高线平行。

整个管道系统呈截流式布置(见附件一)。

二、计算街区面积按各街区的平面范围计算它们的面积,列入下表。

用箭头标出各街区的污水排出的方向。

街区面积(单位:ha ) (表1)三、 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根据设计管段的定义和划分方法,将各干管和主干管中有本段流量进入的点和旁侧支管进入的点,作为设计管段的起迄点,并给检查井编上号码。

污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能保证通过的污水最大流量称为污水设计流量。

污水管网水力计算,是从上游七段节点开始向下游节点进行,依次对各管段进行计算,直到末端节点。

各设计管短的设计流量应列表计算。

在初步设计阶段只计算干管和主干管的设计流量,见附件二。

该城区人口密度为345cap/ha,污水量设计标准120L/(cap ·d),则每公顷街区面积的生活污水平均流量(比流量)为:q 0=86400120350 =0.486(L/(s ·ha ))本设计中共有4个集中流量,因污水污染程度轻微,分别通过检查井10、17、22、40直接进入城市污水管道。

总变化系数的确定:K总=11.0 Q7.2式中,Q为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

当Q<5L/s时,K总=2.3。

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表(表2)四、 水力计算在确定设计流量后,便可以从上游管段开始依次进行主干管各设计管段的选择管道管径、坡度和埋深进行水力计算。

列表进行计算,如附件三所示。

1. 从管道平面布置图上量出每一设计管段的长度,列入表中。

2. 将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设计管段起讫点检查井处的地面标高列入表中。

3. 计算每一设计管段的地面坡度(距离地面高差地面坡度),作为确定管道坡度时参考。

4. 尽可能提高下游管段高程,以减少管段埋深,减低造价。

避免上游管段中形成回水而产生淤积。

管道的衔接方法,通常采用水面平接和管顶平接,特殊情况下需采用管底平接与跌水连接。

5. 确定起始管段的管径以及设计流速v ,设计坡度I ,设计充满度h/D 。

首先拟采用最小管径300mm ,即查《排水工程(第四版)上册》附图4水力计算图。

在这张计算图中,管径D 和管道粗糙系数n 为已知,其于4个水力因素只要知道2个即可求出另外2个。

现已知设计流量,另1个可根据水力计算设计数据的规定设定。

本城镇由于管段的地面坡度很小,为了不使整个管道系统的埋深过大,宜采用最小设计坡度为设定数据。

根据国内污水管道实际运行情况的观测数据并参考国内外经验,污水管道的最小流速定为0.6m/s。

将所确定的管径D、管道坡度I、流速v、充满度h/D分别列入附件三中。

6.确定其它管段的管径D、设计流速v、设计充满度h/D和管道坡度I。

通常随着设计流量的增加,下一个管段的管径一般会增大一级或两级(50mm为一级),或者保持不变,这样便可根据流量的变化情况确定管径。

然后可根据设计流速随着设计流量的增大而逐段增大或保持不变的规律设定设计流速。

根据Q和v即可在确定D那张水力计算图中查出相应的h/D和I值,若h/D和I值,若h/D和I值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说明水力计算合理,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相应的项中。

最大设计充满度6.计算各管段上端、下端的水面、管底标高及其埋设深度:1)根据设计管段和管道坡度求降落量。

2)根据管径和充满度求管段的水深。

3)确定管网系统的控制点。

该城镇离污水厂最远的干管起点有7、14、及22点,对主干管起决定作用的控制点是7点。

1点是主干管的起始点,它的埋深考虑到管道内污水冰冻,地面荷载,覆土厚度等各因素,因此将7点定位1.5m。

22点有集中流量,所以定位为2.0m。

4)求设计管段上、下端的管内底标高,水面标高及埋设深度。

五、绘制管道纵剖面图污水管道纵剖面图,反映管道沿线高程位置,它和管道平面布置图对应。

本题的设计深度仅为初步设计,因此,在水力计算结束后依据计算所得的管径、坡度等数据绘制污水管道纵剖面图,见附件四。

17-18 242 28.66 350 0.0020 0.62 0.48 0.168 0.484 654 18-19 215 36.46 350 0.0020 0.66 0.56 0.196 0.430 654 19-20 332 41.40 400 0.0015 0.61 0.53 0.212 0.498 654 20-21 293 52.34 450 0.0014 0.62 0.52 0.234 0.410 653 21-3 66 58.82 450 0.0017 0.70 0.52 0.234 0.112 653 22-23 229 27.02 350 0.0027 0.68 0.43 0.151 0.618 656 23-24 272 37.47 350 0.0015 0.60 0.62 0.217 0.408 656 24-25 259 49.72 400 0.0013 0.60 0.62 0.248 0.337 656 25-26 242 73.49 500 0.0017 0.74 0.50 0.250 0.411 655 26-27 213 85.05 500 0.0015 0.72 0.58 0.290 0.320 655 27-28 327 92.67 600 0.0014 0.72 0.47 0.282 0.458 654 28-29 300 104.54 600 0.0012 0.71 0.52 0.312 0.360 653 29-30 295 117.08 600 0.0011 0.69 0.58 0.348 0.325 653 30-4 174 127.82 700 0.0012 0.73 0.46 0.322 0.209 652 1-2 266 77.97 500 0.0015 0.72 0.54 0.270 0.399 652 2-3 269 82.02 500 0.0017 0.77 0.54 0.270 0.350 652 3-4 346 134.45 700 0.0014 0.79 0.45 0.315 0.484 652 4-5 344 251.87 800 0.0009 0.78 0.61 0.488 0.310 652 5-6 259 256.29 800 0.0010 0.83 0.59 0.472 0.259 652 6-7 355 263.26 800 0.0010 0.82 0.61 0.488 0.355 6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