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
某矿山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矿山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28479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7.png)
某矿山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和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于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关注。
矿山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矿山,其周边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本报告旨在研究矿山整治的可行性,为石山的整治及环境保护提供可行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1.现场调研:通过实地考察矿山的地理环境、矿山开采情况、产生的环境问题和周边居民的意见,了解矿山整治的实际需求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2.数据收集:收集矿山的历史数据、开采量数据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等信息,为后续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3.问题分析:对矿山可能面临的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如土地破坏、水源污染、噪声污染等,并评估其对周边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影响。
4.技术可行性评估:通过研究现有的先进环保技术,评估其在矿山整治中的可行性和效果,包括土地复绿技术、水污染治理技术等。
5.经济可行性评估:通过对整治项目的投资和收益进行经济分析,评估整治方案的可行性和盈利能力。
6.社会影响评估:对整治后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估,包括就业机会、人居环境改善等。
三、研究结果和建议1.矿山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土地破坏、水源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其中,土地破坏是最为严重的问题,需要进行土地复绿和生态修复。
2.考虑到矿山开采量和产能的调整,建议采用矿山复绿和生态修复技术,将矿山改造成为一个生态园区,包括植被恢复、水资源保护等。
3.在土地复绿和生态修复过程中,可以引入先进的环保技术,如植物修复、生物工程等,以加速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4.对于水源污染问题,可以建设生态湖泊和湿地,对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5.该整治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较高,通过对投资和收益的分析,预计在几年内可以实现投资回收,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6.在整治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影响,与周边居民进行充分沟通,充分利用项目带来的就业机会,提高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结论通过对矿山的整治可行性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矿山的环境问题需要进行整治和修复,特别是土地复绿和水源污染治理。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32fbd6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2.png)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一、引言随着人类对地球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矿山开采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扩大。
然而,矿山开采活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必须制定科学的治理与恢复方案。
二、任务目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2. 最大限度地恢复受损的矿山地质环境;3. 促进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
三、方案编制原则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1. 科学性原则:方案应基于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确保可行性和有效性;2. 综合性原则:方案应综合考虑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提出全面的治理和恢复措施;3. 可操作性原则:方案应明确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表,为实施提供有力指导;4. 可持续性原则:方案应促进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
四、方案编制内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 矿山环境评价: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全面评估,明确环境问题和相应的治理需求;2. 环境保护措施:根据矿山环境评价结果,提出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土地复垦、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3. 污染治理措施:对矿山地质环境中存在的污染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废水处理、废弃物处置等;4. 矿山治理与管理措施:提出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管理措施,包括环境监测、应急预案等;5. 恢复方案:制定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方案,包括土地复垦、生态恢复等;6. 使用方案: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使用方法和培训计划,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五、方案编制程序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程序应包括以下阶段:1. 前期调查阶段:对矿区环境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明确环境问题;2. 方案设计阶段: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3. 方案评审阶段:对方案进行专家评审和公众参与,完善方案;4. 方案实施阶段:根据评审结果,对方案进行进一步完善,并进行实施;5. 方案监督与评估阶段:对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方案。
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e5f916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7.png)
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一、项目背景和目标1.1项目背景a)矿山生态破坏的现状和影响b)政府政策和扶持措施1.2项目目标a)实现矿山生态恢复和生态保护b)提高矿山周边生态环境质量c)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二、项目可行性分析2.1市场需求和前景分析a)当地矿产资源和产业发展现状b)技术市场和应用前景分析c)社会需求和环保政策对项目的影响2.2技术可行性分析a)矿山生态恢复和治理技术的可行性评估b)现有技术和产品的可应用性分析c)技术实施计划和措施2.3经济可行性分析a)投资规模和项目费用预估b)收益和盈利能力分析c)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2.4社会和环境可行性分析a)社会效益和就业机会分析b)环境效益和生态保护成效评估c)社会接受度和可持续发展支持分析三、项目实施方案3.1项目组织和管理a)项目组成和职责分工b)项目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3.2技术实施方案a)矿山生态恢复和治理具体方案b)技术支持和配套设施规划3.3资金筹措方案b)资金筹措计划和策略3.4工期安排和里程碑a)项目实施工期和计划b)项目阶段性成果和里程碑四、项目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4.1项目风险识别和评估a)技术风险b)经济风险c)环境风险d)政策风险4.2风险应对措施和预案制定a)技术风险的解决方案b)经济风险的应对措施c)环境风险的预防和治理措施d)政策风险的应对策略五、项目社会效益和环境影响评估5.1社会效益评估a)就业机会和人员培训b)地方经济贡献c)社会形象提升5.2环境影响评估a)矿山生态恢复成效评估b)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评估六、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6.1经济评价a)投资回收期评估b)经济效益评估c)风险分析和收益预估6.2社会评价a)就业和培训效应评价b)地方经济影响评估c)社会认可和可持续发展支持6.3环境评价a)生态恢复成效评估b)环境保护效益评价七、项目推进计划与可行性报告撰写建议7.1项目推进计划a)实施步骤和工期安排b)重点工作和优先事项7.2可行性报告撰写建议a)文章结构和内容安排b)重点问题和关键信息的呈现以上是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大纲。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范文精简处理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范文精简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077f175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4.png)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1. 引言本规范旨在指导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工作,以保障矿山开发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最小化影响,并确保在矿山运营结束后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环境治理和恢复工作。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过程。
2. 规范要求2.1 方案编制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等。
2.2 方案编制应充分考虑矿山地质环境的特点和潜在问题,制定相应的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并明确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计划。
3. 方案编制流程方案编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3.1 环境评价: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土地利用、水资源、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分析。
3.2 潜在风险评估:评估矿山开发可能带来的潜在环境风险和生态隐患,并进行风险分级和判断。
3.3 方案设计: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并确定实施步骤和时间计划。
3.4 方案评估:对编制完成的方案进行评估,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效益等方面。
3.5 方案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对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3.6 方案公示:将修订后的方案进行公示,并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
3.7 方案审批:经公示并解决争议后,将方案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4. 方案编制要点4.1 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最终目标,并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4.2 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土地复垦等。
4.3 资金保障机制:制定资金保障机制,明确经费来源和使用方式,确保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
4.4 监测与评估: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的长期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治理恢复效果,并做出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5. 方案编制参考资料《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管理办法》《矿产资源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规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技术规程》6. 结论本规范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提供了指导,有助于提高矿山开发活动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水平,确保矿山运营对地质环境的最小化影响。
地质环境恢复与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地质环境恢复与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831398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9.png)
地质环境恢复与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地质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矿山开采、河流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地球环境,恢复地质环境并进行生态修复治理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修复和恢复受到破坏的地质环境,并实施生态修复治理,使受影响的生态系统能够恢复正常功能。
三、项目内容1.土壤修复:通过生态技术手段,进行受污染土壤的修复和改良。
包括土壤污染源的清除,使用生物修复剂进行土壤修复,提高土壤健康度和肥力。
2.植被恢复:在受损的生态系统中进行植被恢复,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进行种植,促进植被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3.水环境治理:实施河道清淤、湖泊整治等措施,恢复水质,减少污染物排放。
并采用水生态修复技术,增加湿地植物种植,提高水质的净化能力。
4.修复工程建设:对受损的地质环境进行修复工程建设,包括地质水利设施建设、土石工程等,提高地质环境的稳定性。
5.管理措施: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监测系统,加强对环境修复项目的监管和管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长期效果。
四、项目效益1.生态环境恢复: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将得到有效修复,生态功能将得到恢复和提升,对地质环境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2.经济效益: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将刺激当地产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生态环境的恢复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带动旅游和投资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3.社会效益:地质环境的恢复和生态修复治理将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通过计划和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地质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五、项目实施计划1.确定项目范围和实施方案,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时间表。
2.开展前期调研和可行性研究,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
3.进行相关工程建设,包括土壤修复、植被种植、水环境治理和修复工程建设等。
4.建立监测系统,跟踪和评估项目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措施。
矿山恢复可行性研究报告
![矿山恢复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427c30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5.png)
矿山恢复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 研究背景2. 矿山恢复的重要性3. 矿山恢复的目标4. 矿山恢复的方法和技术5. 矿山恢复的可行性分析6. 结论和建议7. 参考文献1. 研究背景矿山是人类开采矿产资源的地方,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促进了工业和经济的发展。
但是,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矿山的开采活动也在不断减少。
当矿山用尽或者停止开采后,往往会留下一片破坏严重的地区,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因此,矿山恢复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矿山恢复的重要性矿山恢复是指针对废弃或者停止开采的矿山进行的一系列恢复和修复工作,目的是恢复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并最终实现矿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矿山恢复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保护矿山开采活动往往伴随着对周边环境的严重破坏,例如开采活动导致土地沙漠化、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等。
进行矿山恢复可以减轻或者修复这些破坏,保护自然环境。
(2)生态系统保护矿山恢复可以恢复和重建当地的生态系统,促进植被的再生和动物的栖息地恢复,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3)资源循环利用矿山恢复可以利用矿山废弃物资源,进行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4)社会经济发展矿山恢复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矿山恢复对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保护、资源循环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3. 矿山恢复的目标矿山恢复的主要目标是恢复、改善和重建矿山地区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恢复植被恢复矿山地区的植被,重建植被覆盖,促进土壤的肥沃化和水土流失的减少。
(2)水体保护修复矿山地区的水体,减少水体污染,保护当地的水资源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3)重建生态系统重建和改善矿山地区的生态系统,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恢复动植物的栖息地。
(4)资源循环利用利用矿山废弃物资源,进行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9d728a77c1cfad6195fa794.png)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张梁)根据国土资环发〔2000〕14号《关于申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项目的通知》要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编制以下内容:一、立项依据及治理恢复意义1.说明拟治理环境的矿山是历史采矿和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老矿业基地或已经废弃的老矿山;2.矿山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利税都上交了国家,没有留下环境治理费用,目前矿山企业很困难,需要国家投资支持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3.地方政府和矿山企业具有矿山环境治理恢复的积极性,并将予以匹配资金;4.项目的完成将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二、矿区经济社会及生产状况1.矿区位置:矿区所在行政区域、地理坐标、交通概况。
2.矿区经济社会概况:矿区所在地社会概况、矿区附近工农业概况、矿山开采经济情况。
3.矿山生产情况:采矿方法、开采现状。
三、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问题(一)矿山地质环境现状1.自然地理概况: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条件。
2.矿山地质概况: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3.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岩组、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矿坑涌水量及排水现状。
(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1.采矿使矿区水均衡遭受破坏,产生各种水环境问题。
(1)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水均衡遭受破坏。
由于矿井疏干排水,导致大面积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破坏了矿区水均衡系统,造成大面积疏干漏斗、泉水干枯、水资源逐步枯竭、河水断流、地表水入渗或经塌陷灌入地下,影响了矿区的生态环境。
(2)产生的废水废渣,使水体遭受污染矿山附近地表水体,常常作为废水、废渣的排放场所,使水体遭受污染。
据不完全统计,由废渣、尾矿造成水体严重污染的有色金属矿山30多座。
近几年来群采矿山乱采乱挖,使地表水体或废弃矿山的积水灌入大矿,而造成国营大矿淹井事故。
2.采矿活动破坏和占用大量的耕地和建设用地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57-1990年间,全国各项建设用地、弃地、浪费与因灾损失的耕地达42.73万公顷,矿山占地达49.1%。
某矿山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矿山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d97355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1.png)
某矿山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
矿山整治可行性研究
摘要:矿山位于地,矿山发生的地质灾害比较严重,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采取行动,进行环境治理。
本报告就此问题进行可行性研究,探讨其可行性,以便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一、项目概况
1、背景介绍
矿山位于地,距离市约100公里。
由于过去非法开采以及不当管理,这里的地质灾害极其严重。
现存地下水污染严重,地表径流水体被污染,山体滑坡,邻近社区空气质量差,以及林地被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2、目标定位
本项目目标是研究矿山整治的可行性,为矿山整治提供有效的政策和方案支持。
二、项目实施可行性分析
1、政策可行性
对矿山整治,当前国家和地方有着丰富的政策基础及法律法规,政府也充分认同矿山整治的重要性,以及对环境的贡献,已经明确了将矿山整治工作作为重点任务并列入全市重点工作当中。
因此,本项目政策可行性较高。
2、技术可行性
整治技术可行性方面,本矿山因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均较为优越,可采用生态补偿植物、植被恢复、治理土壤污染等技术进行环境改善,并且成本较低。
矿山修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矿山修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13e869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c.png)
矿山修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某矿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是一座露天煤矿,自上世纪80年代开采以来,对矿区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矿山采矿活动已经停止,急需对矿山进行修复和整治。
本研究将针对该矿山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为实施矿山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标1. 了解矿山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2. 分析矿山修复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 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恢复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4. 提出矿山修复工程的实施策略和保障措施。
三、研究方法1. 实地调研:对矿山进行实地勘察和调查,了解矿山的地质特征、生态环境和污染情况;2. 数据分析:收集矿山的相关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3. 专家咨询:邀请环境科学、地质学和生态学等领域的专家,进行专业意见征询和评估;4. 模拟模型:采用数字地图和GIS技术,构建矿山修复的模拟模型,评估修复效果和成本。
四、矿山修复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1. 矿山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矿山采矿活动造成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崩溃等问题,对周边环境造成了长期的污染和破坏;2. 矿山修复的必要性:矿山修复是恢复和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3. 矿山修复的可行性:在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的支持下,矿山修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有利于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双重目的。
五、矿山修复方案设计1. 生态修复:采用植被恢复和退耕还林等措施,恢复矿山地区的生态系统,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环境的质量;2. 污染治理:对矿山周边的污染源进行清理和整治,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扩散,改善环境质量;3. 治理水土流失:采取植被覆盖、地势调整和水土保持等措施,减少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的发生,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和稳定性;4. 其他措施:加强对矿山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修复机制和长效机制,确保矿山修复工程的顺利实施和稳定运行。
矿山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内容、作用和编制提纲
![矿山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内容、作用和编制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b00fab7f27d3240c8447ef90.png)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内容和作用可行性研究的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长期规划和地区规划、行业规划的要求,对建设项目在技术、工程和经济上是否合理和可行,进行全面分析、论证,作多方案比较,提出评价,为编制和审批设计任务书提供可靠的依据。
矿山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一般要求具备以下主要内容:(1)总论1)项目提出的背景(改扩建项目要说明企业现有概况),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2)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2)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1)国内外需求情况的预测。
2)国内现有企业生产能力的估计。
3)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
4)拟建规模、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
(3)资源、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1)经过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资源储量、品位、成分以及开采、利用条件的评述。
2)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可能。
3)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
(4)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1)建厂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形条件和社会经济现状。
2)交通、运输及水、电、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厂址比较与选择。
(5)设计方案1)项目的构成范围,技术来源和生产方法、主要技术工艺和设备选型方案的比较,引进技术、设备的来源国别,设备的国内外分交或与外商合作制造的设想。
改扩建项目对原有固定资产利用的可能。
2)全厂布置方案选择和土建工程量估算。
3)公用辅助设施和厂内外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6)环境保护。
调查环境现状,预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和三废治理方案。
(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8)实施进度的建议。
(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主体工程和协作配套工程所需的投资。
2)生产流动资金估算。
3)资金来源、筹措方式及贷款的偿付方式。
(10)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
概况起来,可行性研究最终是要阐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三个问题。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提纲一般矿山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参考下述提纲内容编制。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712722dbcd126fff7050ba9.png)
附件4: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
一、立项依据及意义
说明治理工程的立项依据、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等。
二、项目概述
阐述要治理的矿山性质(治理责任灭失矿山、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老矿山等)、矿山种类、地理位置(坐标)、治理面积等。
以往中央投入资金实施治理的工作进展、完成的工作量、治理成效、存在的问题等。
三、治理区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阐述要治理矿区的主要地质环境背景,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特征及其危害。
四、治理工程的目标任务
阐述治理工程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需要分期实施的应阐述分阶段目标和主要任务。
五、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
根据治理工程的总体目标任务,阐述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总体思路、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
六、工作部署
阐述治理工程部署原则和部署方案。
包括:治理内容、治理措施、工程量、施工进度安排等。
七、投资概算
概算依据、取费标准、投资概算。
八、申请财政资金数额及使用方向
九、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十、预期效益分析
附图:
1、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布图
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
矿山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
![矿山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0c35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e.png)
矿山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报告旨在评估和分析矿山整治的可行性,包括对矿山整治的必要性、课题研究范围和方法、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等进行全面研究,从而提供决策者科学的参考意见。
二、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然而,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理,许多矿山出现了环境破坏和安全事故等问题。
矿山整治是指对矿山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以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并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
然而,矿山整治涉及大量的投资和技术支持,需要科学的分析和评估才能确定其可行性。
三、课题研究范围和方法本研究报告的课题研究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矿山整治的必要性评估:分析当前矿山开采对环境和安全造成的影响,评估矿山整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矿山整治的经济效益评估:考虑矿山整治的成本和效益,并进行经济评估,包括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指标。
3.矿山整治的技术可行性评估:分析现有的矿山整治技术,并根据矿山特点和环境要求评估其可行性。
4.矿山整治的政策和法规分析:考虑当前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评估其对矿山整治的支持程度。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等。
四、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根据收集的数据和分析结果,我们发现矿山整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矿山开采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2.矿山开采对工人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3.矿山整治所需的巨大投资和技术支持。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强化矿山监管和管理,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2.推行科学开采和节能减排技术,减少矿山对环境的影响;3.完善矿山整治的政策和法规,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激励措施;4.建立矿山整治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结论经过综合分析和评估,我们认为矿山整治是可行的,并且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然而,矿山整治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监测机制,加强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才能实现矿山整治的目标。
XX矿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矿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4f7dbb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2.png)
XX矿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与意义矿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是为了改善矿山地区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程。
矿山地区在矿石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尾矿渣等污染物,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进行环境整治工程。
本项目主要从土地复垦、生态恢复、污染治理等方面对矿山地区进行全面整治,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促进矿山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二、项目内容及规划1.土地复垦:对矿山地区进行土地复垦,将废弃的矿山区域重新规划为适宜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用途的土地。
通过重新植被、修复水土流失等措施,实现土地的复垦和再利用。
2.生态恢复:通过植树造林、湿地建设等措施,恢复矿山地区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减少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
3.污染治理:对矿山地区的尾矿库、污水处理设施等污染源进行治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地下水资源和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4.环境监测:建立矿山地区环境监测网络,定期监测空气质量、水质情况、土壤污染等环境指标,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问题。
5.社区宣传:通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合力。
三、项目投资本项目的总投资额为X万元,其中包括土地复垦费用、生态恢复费用、污染治理费用、环境监测费用、社区宣传费用等各项支出。
投资主要用于工程设备购置、人员工资、材料采购等方面,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1.政策环境:国家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措施,为本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2.经济环境:矿山地区的环境问题严重,急需环境整治工程进行改善,该项目有望获得政府的投资和支持。
3.技术条件:环境整治工程需要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支持,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4.市场需求:矿山地区的环境整治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市场需求旺盛。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2b7bfa9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1.png)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一、项目背景和目标:
在这部分,需要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的背景进行阐述,包括矿山所在地的基本情况、矿山开采历史、矿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等。
同时,还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意义,以及项目的长远影响和发展前景。
二、项目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
在这部分,需要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包括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还需要制定项目的实施方案,包括项目的实施时间表和人员安排等。
三、项目投资和经济效益分析:
在这部分,需要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的投资进行详细估算,包括项目的建设投资和运营投资。
同时,还需要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包括项目的收益情况、成本回收周期和财务评估等。
四、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
在这部分,需要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的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包括项目对当地就业、收入增加、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对项目的环境效益进行分析,包括项目对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影响。
五、项目风险分析和对策:
在这部分,需要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
同时,还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六、项目可行性评价和建议:
在这部分,需要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总结和评价,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同时,还需要明确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以及项目的实施和推进方式。
以上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般编制内容,具体编制内容还需根据实际项目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2024年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4年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c3352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61.png)
一、项目背景
1.1项目概述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3研究范围和内容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2.1社会经济背景分析
2.1.1当地矿山开采状况
2.1.2当地环境保护政策
2.2技术可行性分析
2.2.1当前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技术水平
2.2.2技术先进性分析
2.3市场可行性分析
2.3.1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市场需求
2.3.2可行性市场规模评估
2.4环境可行性分析
2.4.1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对环境的影响评估
2.4.2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
三、项目实施方案
3.1项目目标和总体布局
3.2启动条件和关键环节
3.3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
四、风险与对策分析
4.1技术风险
4.1.1技术难题和克服措施
4.1.2技术可行性保证措施
4.2市场风险
4.2.1市场竞争与市场份额
4.2.2市场开拓策略
4.3经济风险
4.3.1投资回报率分析
4.3.2投资风险评估与控制
4.4社会风险
4.4.1相关利益相关者关系维护
4.4.2社会影响评估与应对措施
五、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5.1技术可行性结论
5.2市场可行性结论
5.3环境可行性结论
5.4经济可行性结论
六、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议
6.1项目实施方案优化建议
6.2风险控制与应对建议
6.3可行性研究结论的应用方向建议
以上是《2023年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大纲,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自行调整和完善。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ac49ab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2.png)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1. 引言随着矿业开发的快速发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变得越来越重要。
该方案旨在评估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治理措施,以达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规范。
2. 方案编制目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评估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提出优化的开发方案,减少对地质环境的损害;制定保护与治理措施,保护和恢复地质环境;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
3. 方案编制范围和内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范围应包括以下内容:3.1 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评估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包括地质景观的破坏、土壤侵蚀、水资源破坏等方面。
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查和研究,分析矿山开发的潜在环境风险。
3.2 优化的开发方案基于地质环境评估的结果,提出优化的开发方案。
该方案应考虑地质环境的敏感度和对矿藏开发的限制,以减少对地质环境的损害。
3.3 保护与治理措施针对矿山开发过程中的地质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保护与治理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复垦、水资源的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等方面。
3.4 可持续发展措施提出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以保证矿山开发的长期可持续性。
包括资源节约利用、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4. 方案编制步骤4.1 调查与研究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查和研究,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分析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2 地质环境评估基于调查和研究结果,评估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分析潜在环境风险和对矿藏开发的限制。
4.3 优化的开发方案的制定基于地质环境评估结果,制定优化的开发方案,减少对地质环境的损害。
4.4 保护与治理措施的制定针对矿山开发过程中的地质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保护与治理措施,以保护和恢复地质环境。
4.5 可持续发展措施的提出提出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以确保矿山开发的长期可持续性。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de31c4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0.png)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一、背景介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是针对矿山开采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计划。
其目的是保护地质环境,防止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促进可持续发展。
编制规范可以提供统一的标准和指导,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编制要求1.基础数据采集:编制方案前需进行详细的地质环境调查,包括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方面的基础数据采集,为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评价: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评估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可能造成的生态风险等,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3.合理规划:根据环境评价结果和可行性分析,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重点和工作内容。
4.科学技术支持:方案编制需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GIS等,提高方案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5.监督与保障:方案编制后需建立监督与保障机制,监督方案的实施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6.公众参与:方案的编制应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需求,进行相关的调查和听证,确保方案的公正、公平性。
三、方案内容1.治理与恢复措施: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治理和恢复措施,包括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生态修复等。
2.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方案应考虑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最大限度地促进可持续发展。
3.环境风险管理:方案应制定详细的环境风险管理措施,包括事故应急预案、环境监测等,确保矿山开采活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监测与评估:方案应制定具体的监测计划和评估指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与恢复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
5.财务保障与投入:方案应明确财务的保障和投入渠道,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6.阶段目标与时限:方案应根据矿山开采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目标和时限,实现分阶段的治理与恢复。
四、方案评估编制完成后,应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评估,包括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等方面的评估。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656315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a.png)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
纲
一、前言
A.研究目的和背景
B.报告结构
二、项目概述
A.项目背景和重要性
B.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概述
C.研究内容和目标
三、可行性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
A.可行性研究方法
C.数据分析和处理
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
A.治理原则和目标
B.治理方法和技术
C.工程实施方案
五、环境影响评价和风险分析
A.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指标
B.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和分析
C.风险分析和预警机制
六、经济效益分析和社会效益评价
A.投资成本分析
B.收益评估和盈利预测
C.社会效益评价
七、可行性与可持续性评估
A.技术可行性评估
B.经济可行性评估
C.环境可行性评估
D.社会可行性评估
E.可持续性评估
八、实施计划和风险管理
A.工程实施计划
B.风险识别和评估
C.风险管理策略
九、总结与建议
A.研究结果总结
B.实施方案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张梁)根据国土资环发〔2000〕14号《关于申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项目的通知》要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编制以下内容:一、立项依据及治理恢复意义1.说明拟治理环境的矿山是历史采矿和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老矿业基地或已经废弃的老矿山;2.矿山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利税都上交了国家,没有留下环境治理费用,目前矿山企业很困难,需要国家投资支持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3.地方政府和矿山企业具有矿山环境治理恢复的积极性,并将予以匹配资金;4.项目的完成将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二、矿区经济社会及生产状况1.矿区位置:矿区所在行政区域、地理坐标、交通概况。
2.矿区经济社会概况:矿区所在地社会概况、矿区附近工农业概况、矿山开采经济情况。
3.矿山生产情况:采矿方法、开采现状。
三、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问题(一)矿山地质环境现状1.自然地理概况: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条件。
2.矿山地质概况: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3.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岩组、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矿坑涌水量及排水现状。
(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1.采矿使矿区水均衡遭受破坏,产生各种水环境问题。
(1)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水均衡遭受破坏。
由于矿井疏干排水,导致大面积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破坏了矿区水均衡系统,造成大面积疏干漏斗、泉水干枯、水资源逐步枯竭、河水断流、地表水入渗或经塌陷灌入地下,影响了矿区的生态环境。
(2)产生的废水废渣,使水体遭受污染矿山附近地表水体,常常作为废水、废渣的排放场所,使水体遭受污染。
据不完全统计,由废渣、尾矿造成水体严重污染的有色金属矿山30多座。
近几年来群采矿山乱采乱挖,使地表水体或废弃矿山的积水灌入大矿,而造成国营大矿淹井事故。
2.采矿活动破坏和占用大量的耕地和建设用地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57-1990年间,全国各项建设用地、弃地、浪费与因灾损失的耕地达42.73万公顷,矿山占地达49.1%。
我国采矿业破坏的土地面积约有1.4-20×104km2,并以每年200km2的速度增加,2000年已达到每年340km2。
矿业活动,特别是露天开采,大量破坏了植被和山坡土体,产生的废石、废渣等松散物质易促使矿山地区水土流失。
据对全国1173家大中型矿山调查,产生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所破坏的面积1706.7公顷及743.5 公顷,治理投资的费用已达2393.3 万元。
3.采矿引起开采沉陷及房屋开裂倒塌据统计,全国煤矿采空沉陷面积已达870万亩左右,一般每采万吨煤塌陷土地0.2亩,每年增加采空塌陷面积约0.4 万亩。
例如:山西省有煤炭企业6050个,从1949年至1998年共生产原煤56亿多吨,致使地下采空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13%,采空塌陷破坏面积累计达100多万亩,造成塌陷区地表裂缝,房屋开裂倒塌,耕地、道路破坏等。
4.采矿诱发地质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崩塌: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主要由于崖下挖洞采煤形成大面积采空区,使上覆山体形成17组58条开裂缝和352万m3的危岩体,时刻威胁长江航道的安全。
湖北远安盐池河磷矿,采矿形成6.4万m2采空区,致使上覆山体逐渐发生变形、开裂,1980年6月3日因暴雨诱发崩塌100万m3山体,仅16秒钟就摧毁了山体下段盐矿务局机关的全部建筑和坑口设施,造成284人死亡,经济损失2500万元。
滑坡:露天采矿场滑坡频繁发生,辽宁抚顺西露天采坑深300m,曾发生滑坡60次;甘肃白银矿露天采坑83年7月9日发生100×104m3的大型滑坡;湖北襄樊市万山采石场90年3月17日发生滑坡,造成11人死亡等。
泥石流:我国最大的黄金生产地之一河南小秦岭西峪沟金矿,将数万立方米的矿渣堆放在沟底使河道严重受阻,1994年7月,暴雨形成泥石流沿沟下泄,不仅道路及生产、生活设施遭到严重破坏,而且51人死亡。
四川冕宁县泸沽铁矿,向盐井沟内堆放55×104m3矿渣,70年5月26日发生泥石流,冲毁房屋、堵塞河沟,死亡104人,并威胁成昆铁路和泸沽镇安全。
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内容1.采空沉陷区治理工程—-土地复垦2.植被恢复工程—-植树种草3.岩溶地面塌陷治理工程4.矿区泥石流治理工程5.矿区滑坡治理工程6.煤矿废井水治理工程7.尾矿库治理工程8.破损山体治理工程9.矿山废渣场治理工程五、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1.采空沉陷区治理工程(1)矿区环境地质调查:调查矿山开采范围、采空区分布、开采水平、突水事故原因,矿坑水利用现状;地方小煤井的分布与开采情况,煤矸石堆的堆放情况,各类供水井的情况等。
以顶板至地表的距离圈定出四类塌陷区,>300m安全区,100—200m发生塌陷但较安全区,50—100m塌陷不安全区,<50m严重不安全区。
(2)对于目前的塌陷区,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险的塌陷区,采取爆破方法,使其四周均匀塌陷下去,形成一个自然的“坑”状体,并保证坑状体边坡稳定、平缓。
(3)对于废弃矿井涌水的采空区且距地表较浅的地段;爆破上复岩层,让矿井水涌出,形成人工湖,并进行相应的建坝和护堤,发展养殖业或开发成小型公园。
(4)对于大面积的平原采空沉陷区,采取挖低填高,进行土地复垦,造成台、条田,恢复成耕地。
(5)对于山区采空沉陷区,可以利用尾矿渣充填,推平整修,作为绿化用地,改善生态环境。
2.植被恢复工程(1)工程实施范围和要达到的目标(2)适生植被的筛选:要根据矿区土壤、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对生态系统有利因素与限制因子分析,选择适生植物的种类。
(3)植被配置模式的确定:平台植被配置模式或斜坡植被配置模式—-包括植被的间距、行距、树种类、排水沟的排列、长、宽、深等。
(4)表层土、砂分层剥离,被剥离的表层土、砂单独堆放。
(5)复坑平整,引水淤灌。
(6)回填复土,植树种草。
3.岩溶地面塌陷治理工程(1)地质调查及物探:查明矿区内地层岩性及分布特征;查明区内断裂构造,特别是富水构造的展布,影响宽度、深度及富水性;查明矿区内地下水类型、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及富水程度;重点查明岩溶发育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连通性。
(2)帷幕灌浆治理:通过施工钻孔,高压灌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堵截地下水迳流通道,使采矿区与塌陷区之间形成一堵“挡土墙”,防止地下水继续向采矿坑道迳流。
(3)溶洞及塌陷回填土:在岩溶塌陷或溶洞发育地段,采用回填夯实方法,恢复耕地或草地。
4.矿山泥石流治理工程(1)泥石流调查:查明泥石流沟的地形特征和废矿渣等泥石流堆积物的分布位置,划分泥石流的供给区、流通区和堆积区。
调查供给区的地形、岩土性质,地质构造,风化破碎情况,崩塌和滑坡等动力地质现象,分析泥石流的物质来源,了解降水、融雪、地表水及地下水情况,估计径流量及搬运能力。
了解流通区的位置,沟谷地形特征,山坡稳定性,泥石流流动痕迹及过流断面规模等。
调查堆积物的分布位置、范围、形态、规模、物质成份,堆积总量及最后一次堆积量。
(2)治理方案,修建拦渣坝、格栅坝、排水沟、排导槽等。
5.矿区滑坡治理工程(1)滑坡地质勘查:查明滑坡的坡高、坡角、岩性及其组合特征,矿区内地质构造、植被、地下水、地表水及矿区开采现状。
查明滑体的周界、规模及微地形(如滑坡壁、台阶、鼓丘、裂缝等)特征。
查明滑动面的数目、形态、埋藏分布及物质组成。
查明滑坡活动的特点(缓慢或高速滑动、多级滑面、多期活动等),形成滑坡的地质环境与动力因素的关系。
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确定稳定系数k值及滑坡稳定趋势预测。
(2)滑坡治理工程措施:主要有在上缘及坡面修排水沟;滑坡中下部打抗滑桩;滑坡下缘修挡土墙等。
6.煤矿废井水治理工程(1)降低煤矿废井水水位,实施人工爆破,使其泄水,形成人工湖。
(2)采用沙土净化工艺在废弃井采空区再凿井,然后抽水至沙地或绿化浇地使用。
7.尾矿库治理工程:主要工程有打渗水井及坝体压坡,库区复土种草。
8.破损山体治理工程对陡峭边坡进行削坡、开挖沟槽、复土、载植树木。
砌筑支挡护坡等。
9.矿山废渣场治理工程对废渣堆清理不稳定坡面,在堆场顶部开挖并砖砌截排水沟,下部砌筑支挡墙,废渣堆上栽种植物固渣等。
六、起止时间及年度工作计划七、经费预算(包括投资总预算与构成及分年度预算)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量及预算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进度及分年度预算表经费预算编制说明:1.本项目经费预算的编制主要执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暂行标准》;国家物价局、建设部联合颁发的1992价费字第375号文有关规定或XX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XX省水利水电工程预算定额。
2.资金匹配:该项目预算总费用XXX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XX万元(投资比例33%),地方政府投资XX万元(投资比例33%),企业自筹XX万元。
八、项目预算目标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是防灾工程,防灾工程是指以防止和减轻正在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为主要目的工程,与一般工程相比,防灾工程具有受益的社会性、效益的多面性和独特性、投资的动态性、项目的高风险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防灾工程效益分析与一般工程投资效益分析存在很大的不同。
防灾工程的效益定义为防灾工程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如同任何工程效益都可以分为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
防灾工程的经济效益是指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效益,非经济效益是指不能或难以用货币计量的效益(社会、环境效益)。
1.防灾工程经济效益分析防灾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由减灾效益和增值效益两部分组成,并以减灾效益为主,增值效益为辅,或只有减灾效益而没有增值效益。
一般工程的经济效益则主要是增值效益,而无减灾效益。
防灾工程的减灾效益是指由于防灾工程的存在可能减少的灾害损失,按照“有无对比”的原则,减灾效益等于“无防灾工程”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与“有防灾工程”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之差,而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主要取决于灾害的强度,承灾体的密度和防灾工程的减灾能力,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防灾工程的减灾能力主要取决于防灾工程的投资水平,因此,可以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定义为防灾工程投资的函数,即L=f(I),按“有无对比原则”,防灾工程的减灾效益与投资之间有如下关系:B1=L max-f(I)式中:B1――防灾工程减灾效益;L max――灾害最大经济损失;I――防灾工程的投资。
对特定的防灾工程来说,其增值效益直接取决于防灾工程投资的大小,B2=g(I)。
防灾工程总效益是减灾效益与增值效益之和。
B=L max-f(I)+g(I)式中:B――防灾工程总经济效益;L max――灾害最大经济损失;I――防灾工程的投资。
用以上式来计算每一项防灾工程的经济效益,再把所有的防灾工程经济效益求和,即得到矿山环境治理恢复项目的总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