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教师用书:专题3 题型突破篇 第1讲 文言文断句题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一 文言断句含解析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文言文阅读题型突破一文言断句含解析第二讲题型突破高效答题题型突破一文言断句——5大借助是基础,洞悉异同去排除文言文断句这一考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有加强考查之势,主要有两种题型:客观选择题和主观断句题。
高考全国卷一般采用第一种形式。
相对而言,客观选择题难度低于主观断句题,但无论是哪种题型,其解题的思路及基本方法都是一样的.具体来说,可以抓住以下五种标志。
一、借助“5”标志,把握断句基本方法标志1:名(代)词在文言文中,可以借助名词或代词通常所在的固定位置来给文言文断句。
名词常做主语、宾语等,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如果做主语,那么其前面就可以断句;如果做宾语,那么其后面就可断句。
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即练即悟】1.请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选自《张衡传》)答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标志2:对话、引文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即练即悟】2。
请用“/"为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标志3:虚词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专题03五招拿下文言断句题-2019年高三语文文言文提分要点Word版含解析
不少考生对于文言断句题感到困难,为了帮助大家顺利拿下文言断句题,这里支给大家“五招”。
第一招:把握对文段大意。
首先将文段整体阅读一遍,联系上下文粗略地揣摩出大意,在此基础上断句。
比如:例1. 对下面文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乾德初∕帝因晚朝∕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B. 乾德初∕帝因晚朝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C. 乾德初∕帝因晚朝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D. 乾德初∕帝因晚朝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解析】文段中事件发生的时间是“乾德中”,人物有“帝”和“守信等”,事件是“帝”和“守信等”【巩固练习】1. 给下面的文段断句(限10处)。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2. 下列对文段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暴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B.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暴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C.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暴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D.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暴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1.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断句时可先弄懂文段大意:欧阳修走路时看见一块古碑,是晋代索靖写的,他停下马看了很久才离开。
走了几百部后又回来下马站着仔细看,站疲倦了又坐着看,并且在旁边睡觉,三天后才离开。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文言断句练习(含解析)
文言文专题训练-------文言断句练习7.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画8处)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杼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罗死焉。
(选自《隋书·经籍志四》)8.四凶之才皆可用,尧之时,圣人在上,皆以其才任大位,而不敢露其不善之心。
尧非不知其不善也伏则圣人亦不得而诛之及尧举舜于匹夫之中而诛之及尧举舜于匹夫之中而禅之位则是四人者始怀愤怨不平之心而显其恶故舜得以因其迹而诛窜之也。
(《河南程氏遗书》)注:四凶:相传为尧舜时代四个恶名昭彰的部族首领。
(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9.用“/”给下面画线文字断句。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选自《孟子》)10.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谷粱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若能富而不巫清而不短裁而不俗则深于其道者也故君子之于春秋没身而已矣(选自《全晋文》)参考答案:1.以专门之攻习/犹未达古人之精微/况泛览所及/爱憎由己耶/夫不传者/有部目空存之慨/其传者【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那专门攻习《史》、《汉》的人,还没有认识古人的精微,而况泛泛地看到,爱和恨随便自己的吗?讲到不传的文章,有“部目空存”的感慨;那传的。
“犹”、“况”这是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其前要断句;“况泛览所及/爱憎由己耶”表并列,此句中间应该断开;“夫”是句首发语词,“夫不传者”与“其传者”属于对称的句法,前后要断开。
参考译文:欧阳修曾经叹息《七略》同《四部》,书目有而书已散失,说是那作者的不幸,实在悲伤文章的不足靠……可是读《史记》、《汉书》,而考察徐广、裴骃、服虔、应劭诸家的注释,那中间得不到司马迁、班固的意思的,常常十分中的四五。
那专门攻习《史》、《汉》的人,还没有认识古人的精微,而况泛泛地看到,爱和恨随便自己的吗?讲到不传的文章,有“部目空存”的感慨;那传的,又有“推求失旨”的弊病,和“爱憎不齐”的命运。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 (32张ppt)
翻译:纯礼字彝叟,因父亲范仲淹余荫任陵台县令兼永安县令, 永昭陵兴建时,京西转运使调配木石砖瓦及工匠于一路,唯独 永安县不接受命令。
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祐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 俊气。会符彦卿镇大名,颇不治,太祖以祐代之,俾察彦 卿动静,祐以百口明彦卿无罪,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 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 德。
•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 哉!
做针对训练5
知识梳理
六 依对称,定句读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 之所踦
做针对训练6
断句解题技巧
• 解题2步骤 • 1、四个选项分两组 • 2、两级排除定答案
4 .“ 夫 ” 有 时 也 作 指 示 代 词 ( 兼 有 舒 缓 语 气 的 作 用 ) 用在句中,这种情况则不能点断。如:“故为之说,以俟 夫观人风者得焉。”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 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 远矣,而耻学于师。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 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 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去,
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
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
可不语。”
做针对训练1
知识梳理
高三文言专题突破3:“4 角度”巧判文言断句题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把相应位置的选项涂黑。 初游洛阳A时B人C莫识D陈留符融E一见F嗟异G因以介H于河南尹李膺
“初游洛阳”,“初”为“游”的时间状语,“游洛阳”为“游于洛阳”的省略, 语意完整,故A处断开;“时”修饰“人”,“时人”为“莫识”的主语,后省略宾语 “郭泰”,故D处断开;“一见嗟异”为连动式,中间不断开,“陈留符融”是“一见 嗟异”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因”为连词,“于是”的意思,其前断开,故G处断 开。综上,答案为ADG。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燕人大败/乐间入赵/燕王以书/且谢焉/曰/寡人不佞/不能奉顺君意/ 故君捐 国而去/则寡人之不肖明矣/ B.燕人大败/乐间入赵/燕王以书且谢焉/曰/寡人不佞/不能奉顺君意/故 君捐 国而去/则寡人之不肖明矣/ C.燕人大败/乐间入赵/燕王以书/且谢焉/曰/寡人不佞/不能奉顺君意故 /君捐 国而去/则寡人之不肖明矣/ D.燕人大败/乐间入赵/燕王以书且谢焉/曰/寡人不佞/不能奉顺君意故/ 君捐 国而去/则寡人之不肖明矣/
关注特殊句式 2023·重庆市九龙坡区5月二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 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 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 日矣。
(节选自《东坡全集·卷三十六》)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幅巾A杖屦B岁时往来C于D张氏之园E以与其F子孙游G将H必有日矣
(节选自刘安《淮南子》)
“且吾闻之也”的意思为“况且我听说”,“也”一般位于句 末,是句末语气词,其后应断开,故B处断开。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复习
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九》) 【参考译文】
于休烈不久调任工部侍郎、修撰国史,进献《五代帝王论》,皇帝非常赞许他。 宰相李揆为人骄傲且嫉妒贤能,因为于休烈修撰国史与自己齐列,嫉妒他,上奏折让 于休烈任国子祭酒,权且留在史馆修撰(史书)以此来压制他。于休烈恬然处之,丝 毫不介意。
借助古代文化常识断句
古代有很多专用名词,如官名、地名、族名、书名、物名、制度名、年号、谥号、 帝号、时间等,还有天文、地理、科举、宗法、称谓、避讳等,同样可以作为断句的辅 助。平时注意熟悉和积累古代文化常识,一来可以帮助疏通文意,二来避免从中间误断。
母异A之B谓C族人曰D 是儿E 爱我F 如此G多H知孝养我矣 [答案] BDG [解析] “母异之”,意思是母亲对此感到惊异,B处应断开。“谓……曰”是一个固定结构, 意思是“对……说”,“曰”领起后文说话内容,主语是母亲,对象是族人,D处应断开。 “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两句完整,可联想课文中“劳苦而功劳如此”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等,判断“多”属于后句,G处应断开。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
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参考译文】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变化不定。白天
(1)“以、于、为、则、而”如果用于句中起连接作用时,其前后一般不断开。 (2)“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 吾”。 (3)“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时,可点断也可不点断。如:“师道之不传 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4)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 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但如 果“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如:“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 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高三语文教师辅导讲义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教学内容一、专题导入笑话一则是为何?明末著名画家徐渭(文长)身上去。
据说徐渭因家穷,没米下锅的时候,就跑到亲戚朋友家里去,赖着不走,依人生活。
有一次,适逢春雨绵绵,他所寄食的那户人家十分厌烦。
有一天,主人看到徐渭上厕所去了,就在壁上题上一行字,委婉地下了逐客令。
那行字是这样的:“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徐渭回来,看到那行字,自然心头明白,但是他不只不走,还笑嘻嘻道:“既然你这样盛情留我,我就再住下去吧!”说着,提起笔来,给这行字作了圈点:“下雨天,留客天。
留人不?留。
”(讨论:生活中,口语里有很多因为断句不妥而出现的笑话,在学习中这点是否更因引起注意呢?)二、同步典例分析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并翻译。
(6分)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参考答案: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翻译: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三、学法初步提炼思考一下,“文言文断句”这一知识点答题的要点有哪些呢?一、专题精讲浙江11年高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
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
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
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
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
”勣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勣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
文瓘以疑请,勣曰:“子无为嫌.。
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
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
2022版高考语文(课标版)一轮总复习学案:文言文阅读 分点突破三 文言文断句 Word版含解析
分点突破三文言文断句逐点突破·建知识之架构导图指引考向分析古文是没有像现在的标点符号的,因此需要“明句读”,《三字经》中就对学生有此明确要求。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也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的句子。
如果不懂句读,往往会造成误读原文、误解原意。
句读(jùdòu),也称句逗,是句号和逗号的合称。
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一般是以句号作为一个句子的终了,相当于现代标点符号中的句号;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更小的段落,以读号表示,相当于现代标点符号中的逗号和顿号。
像这样加注句读的动作,被称为“断句”,又被称为“圈点”,而圈点并且加上注解或注脚的动作,则被称为“圈注”。
正确的圈点除了可以明了句子和文章原意,也可显现一个人基本的学识涵养。
文言文断句是训练学生语感、培养阅读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成为文言文阅读测试中较重要的命题形式。
考向(一)标词性,定句读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或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植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
这些名词或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需要断开;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就可能需要断开。
文言文中的动词、形容词往往作谓语,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判断语句的停顿点。
如教材示例: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选自《鸿门宴》) 技法演示:句中“关”“财物”“妇女”“此”“吾”“气”“龙虎”“五采”“此”等,或是名词或是代词,位于句首或句尾,作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后应断开。
断句参考:今入关./财物../成五采....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此.天子气也典例 1 用“/”给下面短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主观题新题型突破配套练习(教师版)
文言文断句主观题新题型突破配套练习(教师版)【实战演练】尔现读《离娄》,即如《离娄》首章“上无道揆,下无法守”,吾往年读之,亦无甚警惕;近岁在外办事,乃知上之人必揆诸道,下之人必守乎法。
若人人以道揆自许,从心而不从法,则下凌上矣。
“爱人不亲”章,往年读之,不甚亲切;近岁阅历日久乃知治人不治者智不足也此切己体察之一端也。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
近A岁B阅C历D日E久F乃G知H治I人J不K治L者M智N不O足P也Q此R切S己T体U察V 之W一X端Y也。
1.FMQ句意:近些年来阅历渐渐深了,才明白治人者不能治人,是因为智力不够的原因,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日久”补充“阅历”的时间,后面断开;“乃”是连词,一般用在句首,其前断开;“者……也”表判断,应在“者”“也”后面断句。
吴王寿梦有四子,长曰谒;次曰余祭;次曰爽昧;次曰季札,号曰延陵季子,最贤,三兄皆知之。
于是王寿梦薨,谒以位让季子,季子终不肯当。
谒乃为约曰:“季子贤使围及季子则果可以兴及兄弟相继。
”饮食必祝曰:“使吾早死,令国及季子。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
(3分)季A子B贤C使D围E及F季G子H则I果J可K以L兴M及N兄O弟P相Q继2.C H M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叫谒;次子叫余祭;三子叫夷昧;少子叫季札,被称为延陵季子,在兄弟中数他最贤能,三个兄长都知道这一点。
于是吴王寿梦死后,长子谒要将王位让给季子,季子始终不肯接受。
谒便作誓约说:“季子贤能,如果君位传给季子,那么吴国就能兴盛。
我们就按照兄弟次序继承王位。
”(他)每当吃饭时便祈祷说:“但愿我能早死,把君位传给季子。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新题型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新题型专项练习题标志词解说名词和代词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
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就可能断句。
动词这类词在句中常用来作谓语,还要特别关注活用为动词的词语。
对话词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等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道”等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词时,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虚词①常在句首的“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时间词,其前一般要断开;②引出议论的“夫、盖、至若、若夫、唯、斯、凡”等词语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其前一般要断开;③“也、矣、焉、耳”等语气词常用于陈述句末尾,“与(欤)、邪(耶)、乎”等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其后一般要断开;④复句中的“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等关联词,其前一般要断开;⑤“以、于、为、而”等词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⑥表疑问语气的“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句式和固定短语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
判断句,如“……者,……也”“……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与……乎”“其……”“况……哉”“何……为”等; 被动句,如“为……所……”“受……于……”“见……于……”等;固定句,如“何……(以)……为”等。
文言文中常常会出现省略的情况,影响正确断句,因此必须依据语境补出省略的内容,才能进行判断。
固定短语不要轻易拆开,如“有所”“无所”“得无”“无乃”。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课件
一、关注名词和代词
名词、代词——
名词(国名、朝代名、人名、地名、官职、事物名等) 代词(吾、予、余、尔、汝(女)、公、卿、君、若、其、 彼、此、之等)
作主语,常可在前断开;作宾语,常可在后断开。
(202X·全国Ⅱ)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王安中)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 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 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 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 五城。(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 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2.排同聚异,突破难点。 四个选项中,先排查出哪些停顿是相同的,对此不必关注;再聚焦停顿不同的,重点 思考。 那些停顿不一样的地方,可能是难点,且难点就那么一两处。对此,要有足够的突破 方法。先看看能否找到标志,如名词、虚词、句式的标志。能找到这些“路标”固然 好,但这类题中真正的难点往往不是靠寻找标志就能应付的,关键是揣摩语意,看看 句子的陈说对象是谁,句子之间、词语之间有怎样的意义关联,每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这其中如有小技能的话,那就是会抓谓语动词。
语气词 何如、奈何
其前一般断开
复句 关联词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 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 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
其前一般断开
复音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 复音虚词须保持完整,
虚词 若、至于、足以、何以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断句》教案及说课稿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断句》教案及说课稿第一篇: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断句》教案及说课稿《文言文阅读—断句》教案+说课稿一、三维目标 1.教学目标⑴ 知识与能力:运用文言字词知识,对文段进行断句;⑵ 过程与方法:通过习题训练,总结断句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按照标志去做题断句;⑶ 情感与价值:通过正确的断句,使学生正确理解文言文内容,从而感受文言的独特魅力,进而喜欢文言文阅读,最终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教学重点:通过文言断句的指导训练,总结出一般常用的断句方法。
3.教学难点:会用断句方法对文言语段进行正确断句。
二、教学安排1.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分析归纳;合作探究。
2.课时安排:一课时3.教学用具:PPT、图影仪三、教学过程(一)导入由韩愈《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导入。
(二)具体过程1.考纲简介近几年,考题看重对文言断句能力的考查。
2014年全国有八套试题考查了断句,其中包含全国课标卷两套试题,都出现了文言断句。
(大多以选择题出现)2.问题(学生思考)你在学习文言文断句时,一般都会用到哪些方法?要求:1、各小组充分交流,将得出的方法写在小卡片上;2、各组派出一名发言人公布;3、限时2分钟。
学生在公布时,教师:(板书“断句方法”)3.讲解几种断句方法:一、对话标志断句法二、重要名词断句法四、特殊句式断句法五、修辞方式断句法(同时,穿插采用识记、诵读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听课学知识的积极性)4.习题训练:(运用以上断句方法解决习题)选取课内文段,以让学生熟悉,激起兴趣:(一)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⑵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二)⑴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⑵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⑶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课外片段训练,以提升:(三)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
2023高考“文言文断句”主观题专项突破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 2023高考“文言文断句”主观题专项突破【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节选】……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①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
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
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
”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
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
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
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武臣曰:“诺。
”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②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
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
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坦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
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
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
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
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
而子立尺表以度天,直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注】①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②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
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
(注释较原题有调整)10.材料二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韩非子书 A 云夫子 B 善之 C 引 D 以张本 E 然 F 后难之 G 岂有 H 不似哉?(“画横线”原题中为“画波浪线”)答案与解题思路【答案】C E G【解题思路】从解题角度看,我们仍然要找到不变应对万变的思路,形成这种思路的基础就是:确保“不读破句,保持局部句意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可以遵循这几步来解题。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
标志三 虚词 虚词是明辨句读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 地方。在文言文中,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为此我们借助虚词断句时,要 注意以下几类虚词:
虚词类别及断句方法
常见典型虚词
句首发语词—— 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
句首时间词—— 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即练即悟〗 5.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断10处)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 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 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 有 也。
答案: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 /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答案:C
【参考译文】 当他还在生病的时候,枢密使韩琦把他生病的消息告诉了皇上,皇 上便委派书吏,送上纸笔,命令他的弟子祖无择到孙先生家,搜集到 他的文章十五篇,收录并收藏在秘阁中。
角度2 掌握重难句式 文言语句的常规句式是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但也经常出现句 式倒装的情况,如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而命题人往往 会在修饰语的前后归属上做文章,如某个状语到底是前面一个行为的 后置状语,还是后一个行为的状语,这就需要考生结合上下文语境进 行判断。
标志五 修辞标志、对称结构 1.以“顶真”确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 在后一句中又做了主语。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 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2.以“排偶”确定句读 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 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主观题新题型突破+课件76张
虚词类别及断句方法
常见典型虚词
断
(1)句首发语词——常居句 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
句
首,其前一般断开
凡、且、窃、请、敬
时
(2)句首时间词——常居句 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
首,其前一般断开
俄而
应 注 意
(3)句末语气词——其后一 般断开
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 疑问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 感叹句末尾——哉、夫
庞师古,曹州南华人也,初名从。梁太祖镇宣武,初得马五百匹 为骑兵,乃以师古将之,从破黄巢、秦宗权,皆有功。太祖攻时 溥未下,留兵属师古守之,师古取其宿迁,进屯吕梁。溥以兵二 万出战,师古败之,斩首二千级。孙儒逐杨行密取扬州淮南大乱 太祖遣师古渡淮攻儒为儒所败是时朱珍李唐宾已死师古与霍存分 将其兵,郴王友裕攻徐州,朱瑾以兵救时溥,友裕败溥于石佛山, 瑾收余兵去。太祖以友裕可追而不追,夺其兵以属师古。师古攻 破徐州,斩溥,太祖表师古徐州留后。梁兵攻郭州,临济水。师 古彻木为桥,夜以中军先济。
新高考Ⅱ卷: 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 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 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 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 符坚之类是也。”--------(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夫为人A所B陷C而欲胜D敌E不亦难乎F臣故曰 无术焉G苻坚之类H是也
主观型文言断句 解答此题,可结合语意和固定结构进行断句。从语意上看,“韩非书云”的意思是韩 非的书里记载说,其后应跟说的内容,结合材料一《韩非子·难一》中的“仲尼闻之,曰:‘善赏哉, 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可知,“夫子善之”是韩非书里记载的内容,应作“云” 的宾语,“韩非书云夫子善之”语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材料一中韩非先引用孔子的观点,然后加以批 驳,这就是“引以张本”,“然后难之”,故“引以张本”后应断开。从固定结构上看,“岂⋯⋯哉”为 反问句式,其前应断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重点考查对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懂文本的能力。
断句错误从往年的两处增加到三处,题型为“3对1错”型选择题。
一般在语意和句法结构上设错,主要类型有:①混淆句子成分,混淆上句的宾语和下句的主语;②误解词语意思;③误拆连动成分;④错拆修饰限定语和中心词;⑤忽略倒装句。
一、“5大标志”助你巧断句词性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
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
文言文中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常用来作谓语,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1.(2016·全国卷Ⅲ)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
成化二十三年进士。
改庶吉士。
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
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
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
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
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
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B[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通读全文,大致了解内容,抓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
A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中的“镌”是动词,“裁减,削职”的意思,必须与名词“官”搭配,此处断句错。
C项,“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中的“进”是动词,“晋升”的意思,“左中允”为名词,是其宾语,两者不能断开,此项错。
D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根据对A项与C项的分析,可知此项有两处错误。
故选B。
]【参考译文】傅珪,字邦瑞,是清苑人。
明朝成化二十三年考中进士。
改任庶吉士。
弘治年间,被任命为编修,不久兼任司经局校书。
参与修纂《大明会典》,完成后,晋升为左中允。
明武宗继位,凭借东宫的恩德,晋升为左谕德,充任讲官,编辑修撰《孝宗实录》。
当时的文学大臣不附会刘瑾,刘瑾嫉恨他们。
说《会典》由刘健等人完成,浪费很多,参与编修的官员被降职,傅珪被降为修撰。
不久因《实录》修成,晋升为左中允,再次晋升,任翰林学士,历任吏部左、右侍郎。
明朝正德六年,代替费宏任礼部尚书。
对话词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厘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虽然在高考卷中这种例子并不多,但关键时刻有助于提高答题效率。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袁淑)迁太子左卫率。
太子劭将为弑逆,其夜淑在直,二更许,呼淑及萧斌等,望相与戮力。
淑及斌并曰:“自古无此,愿加善思。
”劭怒变色,左右皆动。
斌惧,乃曰:“臣昔忝伏事,常思效节,况忧迫如此,辄当竭身奉令。
”淑叱之曰:“卿便谓殿下真有是邪?殿下幼时尝患风,或是疾动耳。
”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劭左右引淑衣曰:“此是何事,而可言罢。
”淑出还省,绕床行,至四更乃寝。
(节选自《宋书·袁淑传》) A.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B.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C.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D.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B[“曰”是对话标志,后面应断开,排除C、D两项。
“大祸”是偏正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
故选B。
]【参考译文】(袁淑)调任太子左卫率。
太子刘劭将要杀君叛逆时,那日晚上袁淑值班,二更左右,刘劭召集袁淑和萧斌等人,希望他们鼎力相助。
袁淑、萧斌二人说:“从古到今没有这样做的道理,希望你三思。
”刘劭发怒变了脸色,手下都要动手。
萧斌害怕了,就说:“我过去在你手下供职,常常想为你效力,何况现在情况如此紧迫,就应竭力听从你的号令。
”袁淑斥责萧斌说:“你就觉得殿下真会这样做吗?殿下小时候曾中风,可能这是他的病又发作了。
”刘劭更加愤怒,于是问袁淑:“这事能不能成功?”袁淑说:“你处在不被怀疑的位置上,还担心不能成功吗?但是,成功之后会为天地所不容,大祸也就临头了。
希望你迅速打消这个念头。
”刘劭手下的人抓住袁淑的衣领说:“这是什么样的事,怎么能说停止!”袁淑出来回到省台,绕着床转,到了四更才睡下。
虚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一些议论性语段,不像记叙性文字那样可借助具体情境去猜测,因而显得棘手、难度大,但是根据虚词就会使断句变得容易,使文段变得一目了然。
断句时应注意的“6类虚词”虚词类型示例句首发语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
句首时间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
句末语气词——其后一般断开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
疑问句末尾——与(欤)、邪(耶)、乎。
感叹句末尾——哉、夫。
疑问语气词——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其前一般断开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
复句关联词语——其前一般断开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
复音虚词——复音虚词需保持完整,不能点断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然则。
[温馨提示]利用虚词标志断句要注意灵活性,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时,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③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
但如果“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
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④“夫”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这种情况下不能点断。
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文本见“文言基础篇第1讲二、[文言精读]”),完成后面的题目。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B[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
画线句中的两个“则”领起下文的推论句或结论句,其前均应断开,据此可以排除C、D两项;根据句子大意,应该是鲁君怀疑吴起,“疑”的主语是“鲁君”,“鲁”前应断开,据此排除A项。
故选B。
]句式以及一些固定句式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
常见的句式类型及标志句式类型句式标志判断句“……者,……也”“为”“乃”“即”“则”。
被动句“为……所……”“受……于……”“见……于……”。
反问句“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
固定句式“如……何”“况……乎”“何(以)……为”。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A.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B.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C.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D.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C[文段开头“……者……也”是判断句式,“者”后应停顿,据此排除A、B两项;“事齐灵公庄公景公”承前省略主语“晏平仲婴”,“以……重于齐”是用“于”表被动,“重于齐”后应停顿,据此排除D项,故选择C项。
]【参考译文】晏平仲,名婴,是莱州夷维人。
(他)先后侍奉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因为生活节俭、努力做事而被齐国国君看重。
担任齐国丞相后,吃饭从来不吃两份肉(只吃一份荤菜),他的妾也不穿丝质的衣裳。
他在朝堂上时,国君问到他,他就慎言回答;没问到他,他就谨慎小心行事。
有利于国家政治清明的,他就遵从政令行事;不利于国家政治清明的,他就权衡利弊斟酌办事。
因此,他能接连侍奉三代君主,名扬于各诸侯国。
对称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断句。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
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①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
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
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②。
(节选自《东坡志林·卷八·记游》) 【注】①屠酤:屠,杀牲;酤,卖酒;这里泛指各种店铺商贩。
②韩愈曾写诗述其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佳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A.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B.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C.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D.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D[“步城西”与“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与“屠酤纷然”都是结构相同的对称句,根据这点即可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