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2 现代文阅读Ⅱ 小说阅读 第6讲 分析文本基本特征探究标题、主旨意蕴

合集下载

专题08 现代文阅读II(六)鉴赏散文语言和分析行文结构【主观题答题模板】2023年高考语文阅读题

专题08 现代文阅读II(六)鉴赏散文语言和分析行文结构【主观题答题模板】2023年高考语文阅读题

预测与备考建议 1.从选文来看,侧重于对小说的考查,2022年新高考考查的主要是小说。 2.从考查能力来看,散文阅读的考查核心是思维能力,命题仍将注重对理解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 力、判断与推理能力的考查,对理解概念的考查成为命题的重点,这有利于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新 知,不断增长知识与见识。 3.新高考全国卷对散文阅读的考查进行了创意性变革,题型设置有了重大突破,从命题立意到分值 设置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以后仍将有所创新。 4.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信息性阅读的阅读方法与技巧,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迅速捕捉到 有用的信息,为准确锁定正确选项做准备。还要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比如比对法、归纳概括法等。
从这个角度可考虑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深受启发、发人深思、催人想象回味不尽、想象无穷等 作用。
三、了解不同位置的句段的作用 (一)首句或首段:
1.总领全文。交代文章背景。 2.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 3.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 4.开篇点题,营造……的气氛,奠定……的情感基调。 5.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二)中间句段: 1.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2.承上:照应上文的……内容,突出…… 3.启下: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引起下文的…… 4.前后呼应。 5.转换话题。 6.舒缓行文节奏。
●小 说 三 要 素 及 主 题 关 系 图 ● 文章标题的作用 ● 一、常见题型 ● (一)试分析此题目的作用、好处、妙处。 ● 二、答题方向 ● (一) 内容: 表明写作对象,体现主要内容; ● (二) 手法: 修辞方法、表现手法; ● (三) 结构: 贯穿全文的线索; ● (四)揭示情感 主旨 ; ● (五)新颖独特,引起读者兴趣;
(二)散文句段作用赏析题 散文句段作用题常见设问方式 1.说说画线处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简析某段在文中的作用 3.文中引入某一个故事有何效果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小说阅读之探究小说标题、主旨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小说阅读之探究小说标题、主旨

冯歪嘴子在窗里,祖父在窗外,祖父看不见冯歪嘴子,冯歪嘴子看不见祖父。 有的时候,祖父走远了,回屋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磨房的墙根下边坐着 玩,我听到了冯歪嘴子还说: “老太爷今年没下乡去看看哪!” 有的时候,我听了这话,我有意的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 有的时候,我心里觉得可笑,忍也不能忍住,我就跳了起来了,用手敲打着 窗子,笑得我把窗上挂着的黄瓜都敲打掉了。而后我一溜烟地跑进屋去,把这情 形告知了祖父。祖父也一样和我似的,笑得不能停了,眼睛笑出眼泪来。但是总 是说,不要笑啦,不要笑啦,看他听见。有的时候祖父竟把后门关起来再笑。祖 父怕冯歪嘴子听见了不好意思。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 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 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 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 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食粮,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食粮养活 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 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 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 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 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 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 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 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 钱一拿,推土机立刻就要开进来了。
[典例1] (202X·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锄

【一轮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部分优质课件

【一轮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部分优质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部分)
目录
考情探究
考纲原文 命题规律 分析预测
小说阅读
阅读常识 +
考点详解 +
答题技巧
一、考情探究
1.考纲原文 2.命题规律 3.分析预测
考纲原文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 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 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 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一轮复习】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部分)课件
【一轮复习】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部分)课件
二、小说阅读
小说阅读常识
【一轮复习】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部分)课件
【一轮复习】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部分)课件
一、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文学的一大类别,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它以 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 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高考选取的小说文本,主要以长篇节 选和小小说(微型小说)为主。 二、小说的三要素 无论什么样的小说,都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就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小说都是重 在写人物的,“文学即人学”,小说创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而塑造人物形象一般离不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生活环境,所以人物、情节和环境 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安排故事情节,描写典型环境也就成了传统小说的基 本艺术特征。
①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②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 作品的艺术魅力;③分析作品结构。
①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②分析 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③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分析 作品的表现手法。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阅读——分析文本特征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阅读——分析文本特征

图描绘和反映错综 交叉时空、神话传说以及梦幻、
复杂的历史、社会 想象、夸张、荒诞、隐喻、象
和政治现象。
征、预言等手法。
◈ 典题演练 ◈
例1 [2019·全国卷Ⅰ] 《理水(节选) 》 鲁迅
文本特征题 《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
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为善除恶,唯光明故。 喜乐悲愁,皆归尘土。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小说 的作品,科幻小说具有科学 这艘潜艇以当时的背景来说
性、幻想性和文学性的统一 已经超脱现实了,故属科幻小
的特点。
说。
文本 元素
解读
示例
通过描写历史人物和事件,再现 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
史发展趋势。但其文学性又使 到西晋初年之间一百多年的历史
其允许进行适当的想象、概括 风云,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
人物……
文本 元素
解读
示例
把触目惊心的现实 《百年孤独》在描写上展现了
和迷离恍惚的幻觉 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美大陆百
结合在一起,通过极 年来的历史进程,被认为是一
端夸张和虚实交错 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它将历 魔幻
的艺术笔触来网罗 史与神话、现实和梦幻、悲剧 小说
人事、编织情节,以 和喜剧融为一体,并且运用了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二月八,土地菩萨生日,街头街尾,有的是戏!”一句开篇照应 题目,进而详细介绍了当地土地菩萨生日唱戏的习俗。 B.“彼此同锡与铅样,融合成一锅后,彼此都同化了”,运用类比手 法,形象地写出苗人汉人的融合,突出了苗汉一家的主题。 C.“苗人们勇敢……形成了本地少年人一种普遍的德行”一句承上 启下,引出下文关于湘西少年尚武风俗的具体描写。 D.“垂下屁股,互相扭缠”“都督一声吆喝,两个牛劲就使出了” 等细节描写,生动传神,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文劲”的比试情形。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2小说阅读与散文阅读专题4考题研析第6讲提高技巧水平准解技巧语言题教案2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2小说阅读与散文阅读专题4考题研析第6讲提高技巧水平准解技巧语言题教案2

第6讲提高技巧水平准解技巧、语言题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是高考散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高考常设置两种题型来考查:鉴赏表达技巧题和鉴赏语言特色题。

对于这两类题型,需先准确判定所用技巧或所属语言特色,然后再结合文本多角度分析。

一、鉴赏表达技巧题鉴赏散文作品的技巧,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近年高考,此考点的考查内容是文本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怎样的作用。

☞掌握核心知识(一)表达技巧相关知识(二)分析命题角度题干示例审题定向(1)(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建水记(之四)》](2)(2020·某某卷)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线条之美》)(3)(2018·某某卷)文章在记叙寻墨的同时,为什么还用大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理解”“分析”“赏析”等作答动词和“表现手法”“细节”“人称”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量笔墨描绘虹关古村?(《虹关何处落徽墨》)(4)(2018·某某卷)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连用10个“一”,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汴京的星河》)☞落实关键能力“3审”定方向1.审题型首先明确表达技巧鉴赏题是明考型还是暗考型。

所谓明考型,即在题干中直接要求分析其表达特色,如“请分析其表达特色”;所谓暗考型,即题干中带有“赏析”或“如何描写(表达)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

2.审X围明确所给的材料是片段、局部(如一段或几段、一段中的画线句子)的,还是全文、整体的。

如果鉴赏的是整体,则首先要考虑表现手法;如果是局部,则首先看修辞手法。

3.审角度明确题干要求鉴赏的角度是定向的还是多向(多角度)的。

所谓“定向”,就是题干明确规定了鉴赏的角度,如从“修辞手法”角度等。

“定向”一般为单一角度,当然,单一角度还可细化为更小的角度。

散文鉴赏题多是多向(多角度)的。

第二板块 小说阅读 第六讲 赏析小说语言(解析版)

第二板块  小说阅读  第六讲  赏析小说语言(解析版)

高2022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讲练学案之小说阅读专题第六讲赏析小说语言【知识精讲】高考对于“小说语言”的考查有两方面的规定:一是理解层级,即“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二是鉴赏评价层级,即“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这两方面在高考小说命题中,呈现为两大题型:一是理解语句的含意,二是品味语言艺术。

[考向1] 分析理解小说人物重要话语的含意1.方法赏析某句话的妙处(含意、意蕴),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看这句话所在的语境,包括上下文、描述(说话、评论)的对象、小说的主旨等;②分解要赏析的语句,看看能分解成几部分,抓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语,分析这句话有没有蕴含什么深刻含意(字面意义、语境含义、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双关义等),对于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刻画、主旨表达、情节发展等的作用;③分析所采用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人称、结构等),分析语句表现出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总之,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首先要理解语句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句子的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语句的临时意义;再次要理解语句的“言外之意”,如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双关义等,表达的往往是言外之意。

2.步骤第一步:明确话语所在语境,确定话语的针对性。

第二步:结合故事情节及人物特点,分析话中含意。

3.答题规范:按照合理顺序,直接分点作答。

[考向2] 分析鉴赏语言的艺术特色1.方法(1)抓住小说的语言特点:小说中人物语言特点、小说作者的语言特点。

(2)分析鉴赏语言的艺术特色要注意从以下四个角度思考:①角度一:从丰富内涵的角度品味。

答题要点:赏析语言在描摹人物时简洁传神、细腻逼真、生动形象等方面的艺术魅力。

②角度二:从个性化的角度品味。

答题要点: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能表现人物独特的性格,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③角度三:从表达形式的角度品味。

答题要点:赏析语言使用的修饰手法,其中词语的使用特点(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使用等)、句式特点(如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人称变换、语体(书面语与口语)等都要注意。

专题02 现代文阅读Ⅱ(一)(小说阅读)(讲练教案)(原卷版)

专题02 现代文阅读Ⅱ(一)(小说阅读)(讲练教案)(原卷版)

专题02 现代文阅读Ⅱ(一)(小说阅读)(讲练教案)【备考指南】从2020年开始,全国新高考Ⅰ卷(山东卷)将原来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变更为“现代文阅读Ⅱ”,文本和题型基本保持不变,但在题干中不再提示明确的文学体裁。

考查范围,基本保持不变,预测依旧以小说和散文为主,戏剧和诗歌考查力度较小。

小说作为文学性阅读的主要文体,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高考对小说的考查,既重视整体把握,也重视对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和小说主题、标题的分析鉴赏。

在整体把握上,命题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一是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二是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鉴赏分析”;在主观鉴赏分析题上,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及其手法,小说的标题、主题和文体特征,都是命题的重点。

【核心能力·对点突破】一、概括分析小说情节1.分析角度①叙事的角度: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如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及其各自的表达效果。

②叙述顺序的角度: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③结构安排的角度:线索、伏笔、铺垫、突转、巧合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④开头结尾的角度:悬念开头、写景开头、欧·亨利式结尾等的特点及其作用。

2.情节作用①情节与其他情节:埋下伏笔、设置悬念、铺垫照应、推动情节发展、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等。

②情节与人物形象: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的性格和精神,刻画了……的心理等。

③情节与小说主题: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了……的主题,突出了……的主题等。

④情节与读者感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⑤情节与小说环境: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3.常用答题模式指明手法+具体分析+效果作用【针对性练习】(2020·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越野滑雪(美)海明威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

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雪板上的铁夹,牢牢扣上夹子。

题型07现代文阅读II小说阅读(二)(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题型07现代文阅读II小说阅读(二)(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题型07现代文阅读II小说阅读(二)小说阅读试题在全国甲乙卷是按照文学类文本阅读出现,有些年份还考散文,2023年全国甲卷考的就是随笔,新高考卷按照现代文阅读II出现,也归属于文学类文本阅读,只是分值不尽相同。

2022年全国卷甲乙小说阅读设计三道试题(1道选择2道简答,总分12分。

)2023年全国甲卷考的是巴金的一篇随笔,不是小说,全国乙卷考查了小说。

2022和2023年新高考卷一如既往地设计四道试题(2道选择,2道简答,总分16分。

)选择试题一般来说是从“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角度来考查,全国甲乙卷在选择试题上是一道,题干设置是从“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的角度来提问的,新高考的考查形式有变化,考查的重点一以贯之,都是“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两道选择题,简答题都设计两道,绝大多数是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主题、赏析语言的角度切入,这五个角度也考生思考问题的切入点,这才符合小说文体的特点。

在人物形象和赏析理解重要语句方面所出试题的角度居多。

在文本设置上全国甲卷运用的是双文本,其他试卷运用的是单文本。

2023年小说试题分析小说阅读要点:(一)、读懂,才能做题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对于现代文阅读来说,尤其对于小说阅读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轻视文本阅读,最核心的任务是读懂,然后才是做题、会答。

(二)、考场阅读要求: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所谓整体阅读,就是能初步把握小说情节,初步认识人物形象,初步概括小说主题。

1.初步把握小说情节小说本质上也是一种记叙文,可以按照记叙文阅读先明确记叙的对象、事件及其前因后果,把握事件“发生—经过—结果”的完整过程;也可以按照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把握。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必须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2.初步认识人物形象通过情节的发展及人物自身的言行心理描写,初步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生活的具体环境,他有哪些言行和想法,他与其他人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初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专题6小说阅读 第6讲理解鉴赏 分析特色

专题6小说阅读 第6讲理解鉴赏 分析特色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吴秋明快速走来,难得地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看上去是旧的。马骁驭 心里打了一个闪,想起了母亲。也许是注意到了马骁驭的眼光,吴秋明上车后主动 解释说,这件衣服会让孩子们感到亲切。
马骁驭说,你真有心。 吴秋明说,你知道那个著名的“绒布妈妈”实验吧? 马骁驭说,不知道。
在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 因为豆腐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美味,让他带着很多的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的 张皇。张皇什么呢?鱼都在锅里了,它还能游回村头那条沟里去?不过这种张皇让 他有点儿熟悉,在沟里捉到鱼时他也这么心慌来着,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那条 沟里竟然会有鱼。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二、怎样考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1)(2017·浙江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一种美
题干中往往有“解释”“赏
味》)
析”等作答动词和“语
(2)(山东卷)解释画线①处的含意。(《琴声何来》)
句”“句子”“含意”等表
(3)(浙江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母
来不及细细回味了,豆腐一下锅,屋子里顿时鲜香扑鼻。他是第一次知道,鱼 的味道原来是这样的,新鲜得让人稍稍发晕。在鱼汤从锅里到上桌之间,他拼命地 翕动鼻翼,贪婪地往肺里装这些味道。他相信装得越多,回味的时间就越长。
至于那锅鱼汤具体是什么滋味,他倒完全不记得哪怕一点儿细节。因为全家吃 饭喝鱼汤的状态都有些鲁莽,只有嘴唇和汤接触的呼呼声,一碗接一碗时勺子与锅 碰撞的叮当声,还有一口与另一口之间换气时隐约的急促。

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 学习任务3:赏析小说环境-2024年高考语文(新高考卷版)

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 学习任务3:赏析小说环境-2024年高考语文(新高考卷版)
3:赏析小说环境 (以教材《祝福》为例)
学习主题二 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题型1:概括环境特点 题型2:赏析环境描写手法 题型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目录
环境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提供了时空条件,它服务于小说的形象、情 节和主题。环境描写是高考考查小说阅读的题型之一,其命题角度有三个:概 括环境特点、赏析环境描写手法、分析环境作用。这三个角度往往有两种呈 现形式:一是环境描写的手法和作用相结合,二是环境的特点和作用相结合。
7
目录 8
目录
例1 (2018年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哥儿俩 凌叔华
清明那天,不但大乖二乖上的小学校放一天假,连城外七叔叔教的大学堂
也不用上课了。这一天早上的太阳不等闹钟催过,就跳进房里来,暖和和地趴
在靠窗挂的小棉袍上。
前院子一片小孩子的尖脆的嚷声笑声,七叔叔带来了一只能说话的八哥
。笼子放在一张八仙方桌子上,两个孩子跪在椅子上张大着嘴望着那里头的
鸟,欢喜得趴在桌上乱摇身子笑,他们的眼,一息间都不曾离开鸟笼子。二乖
的嘴总没有闭上,他的小腮显得更加饱满,不用圆规都描不出那圆度。
9
目录
吃饭的时候,大乖的眼总是望着窗外,他最爱吃的春卷也忘了怎样放馅, 怎样卷起来吃。二乖因为还小,都是妈妈替他卷好的,不过他到底不耐烦坐在 背着鸟笼子的地方,才吃了两个,他就跑开不吃了。
6
目录
二、环境特点题设问形式及审题定 向
1.(2018年江苏卷)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
设问形 析。

2.(2014年重庆卷)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
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

第六讲 论述性文本(二):分析论证特点-2024年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全国通用)

第六讲 论述性文本(二):分析论证特点-2024年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全国通用)
高三一轮复习之信息类文本阅读
第六讲
论述性文本(二):分析 论证特点
二、分析论证特点
(一)分析思路结构
• 文章思路是靠文章结构来体现的,只有正确地 分析文章结构,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思路。“分析 文章结构”着眼于文章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组合 方式、结构特征,具有外显性和客观性。“把握文 章思路”常常是围绕中心话题,立足于整体,着眼 于词、句、段、层,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分析 作者的动机,具有内隐性和主观性。
3、论述文论证语言的特殊性
• (1)抽象性:学术语言、专业化语言。 • (2)有气势:语气词、反问句带有强烈的语气;对 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整齐匀 称,节奏明快;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的 使用,使论证鲜明有力。
4、练习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 融媒体时代给跨文化传播带来了先进的媒介技术,但是如果陈 旧的思维不革新,再先进的媒介技术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归 根到底,改变传播思维是重中之重。要坚持“受者本位”的传播 原则。研究海外受众对中国形象的接受途径和认知要素,摒弃 “秀肌肉”“大喇叭”“高音炮”式的传播方式,创新话语表达 方式,化“硬传播”为“软传播”,将文化以更持久的方式潜入 受众头脑。特别是要融通中外概念、范畴、表述,强调“说理” 的同时注重“陈情”,将宏大叙事转化为故事性叙述,以小见大, 润物无声,从而淡化宣教、灌输的色彩,消解海外受众对不同意 识形态和价值理念等异文化的抵触感。要注重运用非语言和视觉 传播的技巧。视觉听觉的感染力往往优于语言传播,可以有效减 少海外受众在语言转化过程中对文化符号的误读,增强传播的有
• 1、准确判断每一种论证方法
• 常见论证方法详见第五讲 • 注意区分一些易混的论证方法,如比喻论证与类比论

2021辽宁新高考语文专题2 现代文阅读Ⅱ 小说阅读 第6讲 分析文本基本特征,探究标题、主旨意蕴

2021辽宁新高考语文专题2 现代文阅读Ⅱ 小说阅读 第6讲 分析文本基本特征,探究标题、主旨意蕴

了。但在我的意识深处,有一颗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在我孤独寂
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颗种子已长出了令人难以察觉的绿芽。虽然是
专 无意识的,当一天的劳累结束后,我已能感觉到晚风吹到脸上时那 专


对 淡淡的诗意,鸟儿的鸣叫已能引起我的注意……世界在我的眼中仍 提


练 是灰色的,但星星点点的嫩绿在其中出现,并在增多。有一天,上 练
提 升
练 性;③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 练
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返 首 页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带上她的眼睛
专 项

刘慈欣




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主任递给我一双眼睛, 升


指指前面的大屏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绍给我,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
我还能看到呢。”
23
她没有回答我的话,而是自己轻轻哼起了一首曲子,她说:“这
是德彪西的《月光》。”



第二天清晨,阴云布满了天空,我从眼睛中听到了她轻轻的叹 题


点 息声。

升 练
“看不到日出了,好想看草原的日出……听,这是今天的第一
声鸟叫,雨中也有鸟呢!”



24
又回到了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中,以上的经历很快就淡忘
写法使小说在叙述语言上有散文化倾向,带有一种恬淡闲远的韵味。 返


11
8.对话体小说

小说以对话为主体,使情节更加紧凑;大量的语言描写,有利 专


对 点
于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思想感情的变化;通过对话,小说中不同人物

2024高考小说阅读考点之文本特征

2024高考小说阅读考点之文本特征

2024高考小说阅读考点之文本特征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文本特征)一、微型小说:现实性与文学性1.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微型小说篇幅短小,常常精选细小而有代表性的事件,从中折射出重大的主题。

它撷取的多半是具有典型意义和概括力的某个场景、某个细节、某个侧面,或者是生活中的一帧速写、一幅剪影、一个镜头、几段妙趣横生的对话,从而反映大千世界、时代风云。

2.人物典型,情节紧凑。

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微型小说凸显主题的主要载体。

曲折的命运、激烈的冲突、白描的手法等是其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

受篇幅限制,微型小说大多浓墨重彩地描写人物在某特定时间的某一侧面,很少铺叙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微型小说的情节一般发展比较快,前后事件较为紧凑,整个情节常突破思维定式,给读者以惊异感。

3.结构严密,结尾新奇。

微型小说尽管篇幅短小,但结构严谨。

它不是靠情节的复杂取胜,而是靠精心布局,做到主次分明。

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是微型小说的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微型小说的结尾讲究语结而意不结,意在言外,给读者留有回味和思考的余地。

《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试题: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影子表演,后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

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①小说以马里诺夫影子表演的玄妙神秘与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平淡无奇相对比,赋予故事情节以戏剧性,有助于吸引读者阅读;(情节紧凑)②小说以马里诺在观众面前谈笑风生与家里茫然失神相对比,有助于深入刻画他性格的复杂性;(人物典型)③小说以饭店内观众对马里诺的冷漠与家人对马里诺的关心相对比,有助于表现世态的冷暖炎凉;(以小见大)④小说以前半部分影子表演的热闹有趣,与后半部分马里诺现实生活的凄凉孤独相对比,有助于增强小说的悲剧感;(以小见大)⑤小说以影子的虚幻与现实生活的真实相对比,有助于增强作品反映现实的力度;(以小见大)⑥小说通过对马里诺在饭店和家里活动状态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批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对小说文本基本特征和标题、主旨意蕴的考查,是近两年的热点。

如“历史与现实”交织手法的分析,“科学”“幻想”的关系如何理解,如何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解读文本,都属于对小说文本基本特征的深度分析。

对小说主旨意蕴的考查,往往通过把握小说的标题和主旨情感来体现。

一、“3注意”解读小说的文本基本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人物、情节一般是虚构的,它不受时空限制,为了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作者往往借助多种艺术手段。

☞分析命题角度题干示例审题定向(1)(2019·全国卷Ⅰ)《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理水(节选)》](2)(2018·全国卷Ⅰ)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赵一曼女士》) (3)(2018·全国卷Ⅲ)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

[《微纪元(节选)》] 题干中往往有“简析”“谈谈”等作答动词和“基本特征”“叙述方式”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熟知类题通法鉴赏小说文本基本特征“3注意”1.要注意以鉴赏表达技巧为基础在包括小说情节、人物、构思、手法、环境、主题风格、背景、读者在内的艺术领域内选择合适的角度作为探究点,不可遗漏,也不可强加。

2.要注意以分析艺术效果为中心明确手法技巧与环境、情节、人物形象、主题之间的关系,探究时,把手法技巧与“效果”结合起来,但不可架空分析。

3.要紧扣文本有理有据分析探究题的解答应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点:试题虽然是开放性的,但始终离不开文本。

从文本入手,从文本中引述论据,围绕已定观点作分析论述。

常见小说“文本特征”1.虚(想象、梦境、回忆)与实(现实)交织穿插突破时空界限,丰富情节内容;呈现不同时期的人物,使人物更加具体;避免平铺直叙,结构更加灵活。

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注重直观,浪漫主义注重想象;现象主义注重如实,浪漫主义注重夸张;现实主义注重实际,浪漫主义注重理想;现实主义注重现在,浪漫主义注重未来。

3.历史小说中的“历史”和“虚构”“历史”指大的历史事实、主要矛盾、人物命运都必须符合历史,不能对历史人物的命运进行臆造和歪曲。

“虚构”指适当的艺术夸张和必要的矛盾集中,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并对人物进行符合本身和时代背景的艺术加工。

合理安排“历史”和“虚构”,可以艺术地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使读者从中了解历史并受到启示。

4.穿插新闻报道、地方志、访谈添加这些内容,可以补充情节,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和真实、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5.传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不寻常的故事,小说可以通过强烈的反差,详写其行为(叙述过程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

6.从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现象挖掘深刻的社会内涵即以小见大,强调琐碎与深刻的鲜明对比,一般要充分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去思考。

7.突出群体、淡化个体塑造群像,渲染出一种普遍存在的和谐温馨的环境氛围;这种写法使小说在叙述语言上有散文化倾向,带有一种恬淡闲远的韵味。

8.对话体小说小说以对话为主体,使情节更加紧凑;大量的语言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思想感情的变化;通过对话,小说中不同人物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人物的论调隐含了作者的意图,易引发读者的思考。

☞规范答题思路[典例1](2019·全国卷Ⅰ)阅读《理水(节选)》(阅读文本见“[读文示范]”),完成后面的题目。

《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6分)[尝试解答][解题思维]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题干明确要求考查文本基本特征,切入角度是“故事”与“新编”两个方向。

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找准文中依据。

第二步:抓角度,细分析题目要求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因此,可以把小说在内容、手法、语言上的表现整合成两点:“故事”指内容上的特点,“新编”指手法和语言上的特点。

[组织答案][答案]①大禹治水的“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②“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③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主任递给我一双眼睛,指指前面的大屏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绍给我,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在肥大的太空服中,她显得很娇小,她面前有一支失重中的铅笔飘在空中。

我问她想去哪里。

“那就去我们起航前去过的地方吧!”她说。

这里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

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

“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

”她沉默了,但几秒钟后,她突然惊叫:“呀,花儿,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是没有的!”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

“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能闻闻它吗?”她问。

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

她叫住了我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

”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我又听到了她的感叹。

“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屏幕中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

“热,热得像……地狱。

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这时我刚把手从水中拿出来,微风吹在湿手上凉丝丝的。

我带着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转了一天,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夜里我刚睡着,她就通过眼睛叫醒了我:“请带我出去好吗?我们去看月亮,月亮该升起来了!”我在睡意蒙眬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对着夜空说:“你在太空中不也一样能看到月亮?喂,告诉我你的飞船的大概方位,说不定我还能看到呢。

”她没有回答我的话,而是自己轻轻哼起了一首曲子,她说:“这是德彪西的《月光》。

”第二天清晨,阴云布满了天空,我从眼睛中听到了她轻轻的叹息声。

“看不到日出了,好想看草原的日出……听,这是今天的第一声鸟叫,雨中也有鸟呢!”又回到了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中,以上的经历很快就淡忘了。

但在我的意识深处,有一颗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

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颗种子已长出了令人难以察觉的绿芽。

虽然是无意识的,当一天的劳累结束后,我已能感觉到晚风吹到脸上时那淡淡的诗意,鸟儿的鸣叫已能引起我的注意……世界在我的眼中仍是灰色的,但星星点点的嫩绿在其中出现,并在增多。

有一天,上班时我走进航天中心高大的门厅,一幅见过无数次的巨大壁画把我吸引住了,壁画上是从太空中拍摄的蔚蓝色的地球。

那支飘浮的铅笔又在我的眼前出现了,同壁画叠印在一起,我又听到了她的声音:“我怕封闭……”一道闪电在我的脑海里出现。

除了太空,还有一个地方会失重。

我发疯似的跑上楼去找主任,“是为了小姑娘来的吧。

”主任说。

“她到底在哪儿?!”我大声问。

“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

”一切都明白了,我无力地跌坐在地毯上。

“落日工程”是潜入地球深处的一系列的探险航行,“落日工程”的前五艘飞船都成功地完成了地层航行,安全返回地面。

但“落日六号”飞船发生事故,误入了地核区域,就如同登月飞船偏离月球迷失于外太空,获救的希望是丝毫不存在的。

在“落日六号”上,航行组上的其他两名航员因事故相继去世,只剩下她一个人。

现在“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飞船已下沉到6 300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她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

“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我听到了她同地面最后通信的录音,这时来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声音时断时续,但这声音很平静。

“……今后,我会按照整个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

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

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在以后的岁月中,地球常常在我脑海中就变得透明了,在我下面6 000多公里深处,我看到了停泊在地心的“落日六号”地航飞船,感受到了从地球中心传出的她的心跳,听到了她吟唱的《月光》。

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有删改) 科幻作家童恩正在《谈谈我对科学文艺的认识》中阐明科学文艺的写作目的时谈到科学幻想只是手段,“它是作为塑造人物性格和展开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充当背景使用的”,请指出本文与童恩正“手段”“背景”说的契合之处并作简析。

[解析]此题考查对科幻小说的表现手法与文本基本特征的分析。

解答此题,要明白“科学幻想”是塑造人物的“手段”,是“背景”,而小说的真正目的是塑造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人公面对绝境时从容、坚韧、顽强的品质。

[答案](示例一)“传感眼镜能发射视觉嗅觉味觉信号”是科学幻想背景,通过传感眼镜,小姑娘表现出对花、草等事物的喜爱,读者可以从中感知到一个热爱生活的小姑娘形象,通过传感眼镜,小姑娘表现出的“沉默”和“叹息”,又为下文揭示小姑娘的身份埋下了伏笔。

(示例二)“人类已经能潜入地球深处探险”“‘落日六号’飞船发生事故,误入地核区域”是科学幻想背景,小姑娘是“落日六号”飞船领航员的身份与“有一支失重中的铅笔飘在空中”等多处伏笔形成呼应,情节设置严谨,具有震撼力,小姑娘在飞船发生事故后、面对绝境时体现出的坚强勇敢的品质、敬业奉献的精神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一个拥有着崇高精神世界的小姑娘形象跃然纸上。

二、“3步骤”探究小说标题意蕴常见的标题类题目有2种:一是理解标题意蕴型,二是分析标题作用型。

无论哪一种,均需关注2个方面:一要关注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要关注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等。

对于理解标题意蕴,特别要关注表层义、深层义(象征义或比喻义等)。

☞分析命题角度题干示例审题定向(1)(2019·浙江卷)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为什么?[《呼兰河传(节选)》](2)(2019·江苏卷)小说刻画了两个人物,作者以“表妹”为题,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表妹》)(3)(2016·全国卷Ⅱ)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