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圆针内固定加植骨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及再发骨折
带锁髓内钉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带锁髓内钉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研究目的探究带锁髓内钉固定联合植骨术在胫骨骨折骨不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15例于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胫骨骨折骨不连患者,均给予带锁髓内钉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了解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带锁髓内钉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12例患者达到优,3例患者为良,治疗有效率为100%。
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6.2±2.8)月,15例患者均在24个月内达到临床愈合,胫骨骨折部位经X线拍片检查后均达到骨性愈合。
与此同时,上述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断钉、内固定松动等常见并发症。
结论通过带锁髓内钉固定联合植骨术的应用达到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的目的,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稳定性较好,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标签:带锁髓内钉固定;植骨术;胫骨骨折;骨不连胫骨骨折若发生在中下段,易引起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导致骨折端有异常活动,产生疼痛,胫骨发生旋转畸形,甚至伴有跛行[1]。
针对本病的治疗,常规手术效果不令人满意,稳定性较差,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从而增加了患者的残疾率和病死率。
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以达到骨折愈合的目的。
本研究收集15例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筆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胫骨骨折骨不连患者,均给予带锁髓内钉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进一步探究带锁髓内钉固定联合植骨术在胫骨骨折骨不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例因各种原因导致胫骨骨折骨不连的患者,其中女5例,男10例;年龄21~64岁,平均(38.2±4.8)岁。
致伤原因有:交通事故8例,高处坠落伤4例,摔伤2例,重物砸伤1例。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带锁髓内钉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股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其疗效在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方面尤为出色。
本文将就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进行详细介绍。
带锁髓内钉的主要治疗原则是通过锁螺钉和内固定器固定骨折部位,使骨折处恢复正常解剖位置,促进骨愈合。
在手术中,首先需要将骨碎片复位,然后将带有锁定刺的锁螺钉插入骨质内,通过固定器固定骨折部位,从而实现骨折的内固定。
与传统手术相比,带锁髓内钉手术的切口较小,切除组织也较少,因此术后的伤口愈合较快。
1. 骨愈合率高:带锁髓内钉手术通过内固定的方式,能够使骨碎片保持稳定,充分利用机体自身的愈合能力,促进骨折处的愈合。
研究显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后骨不连的骨愈合率可达到90%以上。
2. 术后功能恢复较好:带锁髓内钉手术能够减少对肌肉、筋膜和血管的损伤,术后恢复较快。
在骨折固定后,患者可以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肌肉的恢复和关节的运动,进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3. 术后并发症较少:带锁髓内钉手术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比传统手术方法,带锁髓内钉手术的切口较小,出血较少,术后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的风险较低。
4. 术后恢复时间较短:由于带锁髓内钉手术对正常组织的破坏较小,术后的伤口恢复较快。
研究显示,带锁髓内钉手术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患者恢复时间在3个月左右,相较于传统手术方法缩短了约1个月。
带锁髓内钉手术是一种非常可靠和有效的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方法。
其具有骨愈合率高、术后功能恢复好、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点。
骨折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医生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并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共同决策。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股骨创伤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有时即使接受了手术治疗,骨折部位仍然可能出现骨不连的情况。
这种情况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是通过在受伤位置引入带锁髓内钉来稳定骨折部位,促进骨折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带锁髓内钉是一种通过手术在骨内植入的金属器械,通过其内部的锁定结构可以有效地固定骨折部位,促进骨折愈合。
在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时,带锁髓内钉可以有效地恢复患者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并为骨折的愈合提供有力的支持。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和应用。
下面将从治疗原理、手术操作、治疗效果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对这种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治疗原理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手术将带锁髓内钉植入患者的骨内,从而稳定骨折部位,促进骨折的愈合。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钉型号和长度,并通过X光等影像学检查确定内钉的植入位置和方向。
然后,通过手术在骨内预置一个适当大小的通道,将带锁髓内钉引入骨腔,将其定位在骨折部位并锁定,最终通过切口缝合并固定内钉,完成手术。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原理是利用内钉的刚性和稳定性来重新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使骨折端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撑,并在合适的环境下促进骨折的愈合。
与传统的外固定和其他手术方式相比,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稳定等优势。
二、手术操作手术操作完成后,患者需要遵医嘱进行术后的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以便更好地恢复骨折部位的功能和活动能力。
在手术后的恢复期间,患者需要密切关注骨折部位的情况,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并按时进行康复训练,尽快实现功能性康复。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股骨创伤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骨折,尤其在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等重型创伤中尤为常见。
即使经过手术治疗股骨骨折,在一些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骨不连的情况,即骨折处的骨头不能正确愈合。
这种情况将给患者的生活和运动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影响肢体功能。
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的骨不连情况,已经被证明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不错的疗效。
本文将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是一种通过手术将锁髓内钉植入骨骼结构,通过内固定的方式促进骨折愈合的治疗手段。
带锁髓内钉是一种新型的内固定装置,相比传统的内固定手术方法,它能提供更加牢固的内固定效果,从而更有效地促进骨折的愈合。
在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过程中,带锁髓内钉能够在内侧或外侧股骨骨皮质中间固定髓内钉,通过受力的传递促进骨折愈合,防止骨不连的发生。
据研究表明,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是显著的。
一项发表在《中国骨科与关节外科杂志》的研究表明,对于股骨干骨折的患者,通过带锁髓内钉的方法治疗,75%以上的患者可以在术后12周内达到骨折愈合。
而采用传统的内固定方法,骨折愈合的时间可能需要更长。
研究还显示,带锁髓内钉治疗后的患者,术后恢复明显更快,骨折部位的功能和稳定性也更加可靠。
对于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患者来说,带锁髓内钉治疗方法也兼具了较好的外科美容效果。
这种内固定装置可以在骨折处内置,在术后不会像外固定装置那样在皮肤表面留下较大的痕迹,能够减少手术部位的疤痕及其他外观上的影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是显著的。
不仅在骨折愈合的速度上具有优势,同时还能够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也可以通过精准的内固定方式,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和术后康复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带锁髓内钉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1. 引言1.1 背景在骨折创伤后,尤其是股骨创伤骨折后,有时会出现骨不连的情况,即骨骼未能正确愈合,造成骨折部位无法恢复正常功能。
这种情况对患者来说不仅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遗症。
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恢复骨骼功能至关重要。
带锁髓内钉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方法。
通过内置带有锁紧功能的髓内钉,可以加固骨折部位,促进骨骼愈合。
带锁髓内钉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固定骨折断端,保持正确的骨骼位置,促进愈合过程。
在临床应用中,带锁髓内钉已经被广泛应用,并显示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并总结手术操作技术要点,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参考和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带锁髓内钉的治疗机制和临床效果,可以为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重要的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并评估其临床应用的效果及前景。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验证带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方面的疗效,了解其作用机制,并总结出手术操作技术的要点,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大量临床病例的搜集和分析,我们将探讨带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中的临床效果,并对手术操作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指导临床实践中的操作规范。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为带锁髓内钉在临床应用中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推动其在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方面的应用,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1.3 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部分,本研究采用了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我们收集了近五年来在我院进行的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病例资料。
在纳入病例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以下标准进行筛选:1. 患者确诊为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2. 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的病例;3. 治疗前后有完整的临床资料记录。
共计纳入病例XXX例。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股骨创伤性骨折是指由于外力作用而使股骨发生断裂的创伤。
一旦股骨发生骨折,由于其受力的特殊性和骨质的特点,很容易出现骨不连、骨愈合延迟等并发症。
股骨骨不连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传统外固定、内固定、骨折复位后减压固定术等,但骨不连的发生率和复发率仍然较高。
而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带锁骨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的骨不连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带锁骨内钉是指在治疗股骨骨折时,采用锁定式骨内钉,并且内钉上带有锁定螺钉,通过锁定螺钉的固定效果,使内钉与骨折部位更为牢固,有利于骨愈合的也减少了固定针对骨不连病灶的外力,从而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比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带锁骨内钉治疗股骨骨折后骨不连,具有手术创伤小、复位固定准确、术后恢复迅速,等优点。
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带锁髓内钉治疗原则1. 对于新鲜骨折,首先进行骨不连部位的复位并给予固定。
复位后再行外固定、内固定或减压固定等手术,其中以带锁髓内钉更为常用。
2. 对于长期骨不连,可采用骨折部位的复位和减压手术,术后行带锁髓内钉治疗。
3. 适当选择治疗时机,比如对于急性骨折,需等待软组织愈合后再进行内固定手术。
4. 在手术中做好软组织的保护,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1. 术后切口小,减少手术创伤。
带锁髓内钉手术在术中只需开放一小段皮肤,对于软组织的损伤和切口愈合来说,都有很大的优势。
2. 术后恢复迅速。
带锁髓内钉手术术后骨折部位得到了有效的复位和固定,术后患者可以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3. 术后粘连少。
术后的创伤小,对于软组织的损伤少,因此术后的粘连情况也相对较少。
4. 术后并发症少。
由于术后切口小,软组织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
5. 术后稳定性好。
带锁髓内钉手术在固定骨折部位时采用了锁定螺钉,术后骨折部位的固定性更好,有利于骨折愈合。
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那些事儿

龙源期刊网 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那些事儿作者:杜全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31期骨不连顾名思义,其实就是患者在发生骨折之后出现长时间未愈合的情况,一般来说,人体具有较强的自愈能力,而骨组织自然也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绝大多数情况下,骨折患者都可以自动愈合,但是也存在一部分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无法愈合,甚至越来越严重。
大家都知道四肢创伤骨折的简单治疗方法,但是你知道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治疗方法吗?知道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骨不连的效果吗?咱们这就来聊聊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那些事儿。
据相关资料显示,四肢创伤骨折后发生骨不连的患者概率約占百分之七左右,发生骨不连的患者在活动时会有着较为明显的痛感,对患者的生活治疗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疼痛难忍。
对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我们采用了对照试验的方式,随机选择40例骨不连患者,其中包括20例试验组患者和20例对照组患者,试验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方式,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治疗的方式。
选择试验的两组患者无论是在年龄上,还是在性别上都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
试验组对骨不连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为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患者进行全麻处理,后患者处于仰卧位,在骨不连处进行手术,切口长度为15厘米左右,在患者发生病变的位置上层层剥离,充分暴露患处。
然后充分剥离骨不连处的骨膜,将骨不连处进行修复,凿除骨不连处的硬化骨质,随后进行患处的阔髓处理,最后在骨不连处放置髂骨块,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的方式,将手术切口层层关闭。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加压钢板治疗方法,同样对患者进行全麻处理,患者处于仰卧位,在骨不连处对患者的患肢层层剥离,暴露病变位置后,在病变处加压钢板固定,对患者患肢骨不连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必要时置入皮质骨螺钉,后选择加压螺旋或者是选择植骨,当上述手术过程完成之后,方可关闭患者手术切口处。
试验时,详细记录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手术效果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等等,并对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方能明确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实际效果。
锁定接骨板加植骨治疗锁骨骨不连25例

锁定接骨板加植骨治疗锁骨骨不连25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联合植骨治疗方法在锁骨骨不连方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25例锁骨骨不连患者,均采用锁定接骨板联合植骨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25例患者锁骨骨折均恢复良好,无感染、骨折、钢板断裂情况发生,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6.38±2.04)周,术后JOA肩关节评分优良率为88.0%。
结论:切开复位后采用锁定接骨板联合植骨治疗锁骨骨不连,效果可靠,骨折恢复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骨折及早愈合,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锁定接骨板;植骨治疗;锁骨;骨不连锁骨骨折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非手术治疗方法中发生锁骨骨不连的几率较小,而手术治疗发生锁骨骨不连的几率则高达2%,因此,在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需要严格筛选手术适应症,避免出现骨不连的情况发生[1]。
临床中导致骨折骨不连的因素有很多,多由固定失败所致,采用锁定接骨板联合植骨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固定不良情况,从而降低治疗后骨不连的发生几率[2]。
为进一步探讨锁定接骨板联合植骨治疗方法在锁骨骨不连方面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25例锁骨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25例锁骨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37-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8±4.32)岁,病程在4-27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14.36±3.09)个月,入选病例均为闭合骨折,骨折类型:左侧锁骨骨折16例,右侧锁骨骨折9例。
以往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6例,S型锁骨钢板内固定治疗15例,克氏针固定4例。
所有患者来院就诊前均出现骨折部位压痛、畸形、肩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患者经骨折内固定治疗后经X线片检查发现骨折端圆滑无骨痂连接,且持续数月无影像学变化。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原因分析进展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原因分析进展摘要:锁骨骨折(fracture of clavicle)就是锁骨部发生的骨折。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节奏的加快, 患者很难耐受1~2 个月的绷带固定,导致患者痛苦, 并且经常发生畸形愈合。
因此,选择进行内固定治疗者越来越多, 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内固定后骨不连的患者也陆续增多。
本文将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其防治对策,以提高手术骨连率。
关键词:锁骨骨折;内固定;骨不连;原因分析;进展【中图分类号】r274.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79-021 背景锁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5%~10%,占肩胛带骨折的44%~48%,其中69.2%是锁骨中段骨折[1],以前,锁骨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疗即非手术治疗, 但近年来研究表明非手术治疗之后上肢的力量减弱[2]。
一般认为, 锁骨骨折后16 周未愈合的即为骨不连,其发生率比较低, 为0.1 %~15 %[3]。
即便这样,鉴于解剖学与生物力学上的特异性,不稳定锁骨骨折尤其是锁骨远端骨折发生骨不连的机率可高达30%[4,5]。
锁骨是连接躯干与上肢的唯一支架, 锁骨骨折就成了临床常见的创伤, 占到全身骨折的5.98%[6]。
现在,选择内固定治疗的14岁以上患者越来越多,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内固定失败的患者也日益增多。
骨折内固定导致的骨不连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所以掌握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将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原因2.1 骨折位置:ebraheim等[3]认为锁骨骨折术后骨不连主要与开放性骨折、再骨折、初始移位明显、伴随多发损伤和固定不稳等因素有关。
据报道的锁骨全长为(148±612mm) [7], 因此锁骨中段距锥状结节1.69~2.75 cm (平均2.1 cm) 是骨不连的常发区域。
robinson[8]在预测锁骨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风险时, 提出了新的分型。
带锁髓内钉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1 资料 与 方法
11 一般 资 料 .
2 结 果
21 治疗 效 果 .
选取 2 0 0 6年 1月 2 1 年 l 00 2月笔者所在 医院收治 的 1 5 例 因各 种原 因导致胫 骨骨折 骨不连 的患 者 , 中女 5例 , 1 其 男 0
首 次治疗 后 出现骨折 处愈合 不 良, 对所有 患者进行 带锁髓
内钉 固定 联 合植 骨 术治 疗后 , 临床 疗效 明显 ,5例 患者 中, 1 有
例; 年龄 2 1~6 4岁 , 均( 82-48) 。致 伤原 因有 : 通 平 3. I . 岁 - 交
1 患者达到优 , 2例 3例患者为 良, 治疗有 效率为 1 0 0 %。
治疗 的效果分 为 3种情况 , 即: : 优 治疗 后肢 体等 长 , 步态 正 常 , 折处 无疼 痛感 ;良: 骨 治 疗 后肢 体不 等长 < 2("步 态基本 正常 , 31 /, 1 骨折 处无 疼痛感 ; : 中 经治疗 后 患者肢 体不 等长达 2 3c 行 走 略跛 , m, 骨折处 有轻 微疼痛感 ; : 差 治疗后肢体不 等长 > 4e 明显 跛行 , m, 骨折处有 疼痛感 。治疗 有效率 =( +良 ) 总例数 ×1 0 优 / 0 %。
疗 后均 出现 胫 骨骨折 骨不 连。合并 心 、 、 肝 。 肾等重 要器 官病 变 或 伴有其他 急 、 慢性疾 病而不适宜手 术者排除 。
1 . 手 术 方 法 3
3 讨 论
胫 骨骨折 在长管状 骨骨折 中最常见 , 全身骨折 中也最 为 在
常见 , 由直接暴 力所 致 。若 发 生在 中下段 , 多 易引起 延迟 愈合
上述患者 随访期间均未 出现断钉 、 固定松 动等常见并 发症 。 结论 通 过带锁髓 内钉 固定联合植 骨术 的应 用达到治疗胫 内
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后骨不连的原因与对策

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后骨不连的原因与对策发表时间:2016-05-12T11:05:37.667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4期作者:张建国[导读] 均采取植骨、坚强内固定。
结果:通过随访了解到15例患者都获骨性愈合,15例患者的功能恢复都比较好。
结论:对患者进行手术,通过正确的手术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患者的锁骨骨折不愈合的问题。
张建国黑龙江省沾河林业局医院黑河市五大连池市 164133【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对临床常见的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后骨不连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且针对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后骨不连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方法:本研究对15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不同原因的骨不愈合,均采取植骨、坚强内固定。
结果:通过随访了解到15例患者都获骨性愈合,15例患者的功能恢复都比较好。
结论:对患者进行手术,通过正确的手术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患者的锁骨骨折不愈合的问题。
【关键词】锁骨骨折,骨折固定术,手术并发症,骨不连患者在进行骨折钢板内固定后,如果患者出现骨不连的情况,就会引发患者的感染,严重者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问题,为了能够分析患者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后骨不连的原因,为了能够针对性的对患者固定后的骨不连的问题进行治疗,本文进行了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213-01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选用的实验对象为2007年3月至2015年10月内医院收治的15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5例,患者的年龄在24-55岁之间,其中,由于车祸造成的损伤有10例,跌伤的患者有5例。
锁骨中1/3骨折患者10例,中外1/3骨折有2例,中内1/3骨折有3例,这些患者均为粉碎性骨折。
患者的病程:3个月的患者有3例,3-5个月患者有8例,6个月-1年的患者有4例,平均8个月。
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严重的畸形以及异常活动,还有的患者出现肩关节的活动受到限制。
骨圆针髓内固定治疗锁骨中1/3或中外1/3有移位骨折

骨圆针髓内固定治疗锁骨中1/3或中外1/3有移位骨折关键词锁骨骨折骨折固定术髓内克氏针资料与方法2005年5月~2006年12月收治成人锁骨中1/3或中外1/3骨折患者116例,男96例,女20例,本组均为成人,以青壮年多见。
横断骨折51例,斜形骨折25例,粉碎性骨折40例。
交通伤60例,其他56例。
均有较明显移位(骨折端分离>3mm),手术治疗时间为伤后3~7天。
手术步骤:均采用颈丛麻醉,其中有10例加用局麻,麻酸后,取仰卧位,患侧肩部垫高并靠近手术床缘,头偏向健侧,以骨折部位为中心,沿锁骨前缘做切口,根据手术需要决定手术切口长度。
横断骨折一般为5cm,长斜形骨折、粉碎性骨折适当延长切口至6~8cm。
沿锁骨切开颈阔肌,切开骨膜并做骨膜下剥离,显露骨折部位。
横断骨折,以适合髓腔径的斯氏针,一般直径为2 mm或2.5 mm,提起骨折外侧端,将钢针向远侧端穿入,经肩峰后面穿出皮肤,此时拔出钢针并将钢针倒转后再次穿出,将骨折复位并用持骨钳或弯钳维持复位,将钢针向内侧端穿入到达内侧端皮质并穿出皮肤,再从内侧端将钢针拉出至肩峰部,使手指刚好不能摸及钢针,将内侧端针尾预弯成60°,针尾留5~7 mm,旋转180°后埋于皮下。
长斜形骨折加用钢丝固定,粉碎性骨折先用钢丝固定好碎骨片再用上述方法固定。
86例中加用钢丝28例。
冲洗切口,彻底止血,视创面大小放置橡皮片引流,逐层缝合。
根据年龄、性别特点选择美容缝合皮肤。
术后治疗及功能锻炼:完成手术仅仅是锁骨骨折整个治疗过程中的第一步,正确而恰当的术后治疗必不可少。
术后治疗包括早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段,强调全程跟踪治疗和正确指导。
术后沙袋压迫止血,抗生素使用1~3天以预防感染,三角巾悬吊保护,复查X线片。
除凝血功能异常者外,不用止血药物,引流物24小时拔除;第2天下地活动,开始握拳锻炼。
术后7~10天复查X线片,以后每1~2周复诊,指导功能锻炼,每月复查照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锁髓内钉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股骨创伤性骨折后骨不连的手术方法。
它通过内固定的方式,提供了稳定的骨折端,促进骨折端的愈合。
股骨创伤性骨折后骨不连是指股骨骨折后,骨折端无法通过自身修复而导致的骨折不愈合情况。
股骨作为人体最长、最重要的骨头之一,其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甚至影响正常行动。
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手术方法就变得非常重要。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手术原理是将一根锁髓内钉,从股骨骨折端穿入并穿过骨折段,然后通过外侧的骨头,将内钉锁在外侧的金属板上。
这样,当患者行动时,内钉的力量就可以传递到骨折段,增加骨折段的稳定性。
通过后续的康复训练,骨折端逐渐愈合,从而恢复股骨的正常功能。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是非常显著的。
内钉可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避免骨折端因为外力影响而移位,增加了愈合的机会。
内钉的应力分布比其他传统的骨内固定方法更加均匀,减少了骨结构的应力集中,有利于骨折端的愈合。
内钉的材质和形状也经过了科学的研究和设计,能够更好地符合人体骨骼的特点,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手术风险相对较低,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术前准备,包括X射线检查、骨折端的评估和术前指导,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血管和神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术后需要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恢复创伤骨折后的功能和活动能力。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它通过提供骨折端的稳定性,促进骨折端的愈合,有助于恢复股骨的功能。
术前的准备和术后的康复治疗也非常重要,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选择手术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做出合理的决策。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治疗方法被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就是其中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它通过内固定手术的方式,大大提高了骨折愈合的成功率。
本文将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了解和参考。
一、带锁髓内钉治疗原理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手术将内钉插入骨折部位,使骨折处得到牢固的内固定,从而帮助骨折迅速愈合。
骨折愈合的速度和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情况,而带锁髓内钉能够提供更稳定的内固定,减少移位和感染的风险,同时保持骨折部位的生理状态,有利于愈合。
二、临床应用效果近年来,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项研究表明,在带锁髓内钉治疗过程中,骨折部位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且骨折部位的稳定性明显增加。
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关节功能的恢复也更为迅速。
这些结果表明,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是显著的,有望成为未来股骨骨折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三、手术操作及注意事项带锁髓内钉手术操作精细,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在手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骨折部位的类型、位置、骨折端的质地和骨折部位的周围软组织情况等。
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精确地确定内钉的插入位置和角度,以确保内固定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在手术过程中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跟踪,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手术后的康复期间,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和功能锻炼,以促进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范围的恢复。
在康复期间,患者还需遵守医生的饮食、用药和活动建议,避免因不当的行为而影响愈合效果。
四、结语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显著,受到越来越多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这项新型治疗方法为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有效提高了骨折的愈合率和愈合速度。
骨圆针加钢丝内固定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

骨圆针加钢丝内固定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
赵云昌;王敏生;安辉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03(016)009
【摘要】@@ 自1996年7月~2000年7月,作者应用骨圆针加钢丝内固定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36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rn1临床资料rn本组36例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16~60岁,平均28.5岁,左侧15例,右侧21例;摔伤18例,打击伤4例,车祸14例,均为新鲜性骨折;开放伤5例,闭合伤31例.骨折处均位于喙锁韧带以近至胸锁关节以远5cm内,骨折块3~5块不等,受伤至手术时间6h~10d.
【总页数】1页(P1055)
【作者】赵云昌;王敏生;安辉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人民医院,466001;河南省周口市卫生学校;河南省周口市人民医院,466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环绕钢丝加改良张力带及多枚骨圆针内固定治疗粉碎型髌骨骨折 [J], 廖新;柯尊年;刘晓勇;鲍焕;熊小龙
2.骨圆针加丝线捆扎或钢丝环扎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比较 [J], 王安发
3.重建钢板与骨圆针加钢丝袢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比较(附195例报告) [J], 黄海根
4.三棱针加骨圆针内固定治疗尺骨骨折 [J], 靳昭国;王亚军;任伟梅
5.骨圆针加丝线内固定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 [J], 李立夫;刘永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股骨创伤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骨折,严重的骨折可能导致骨不连,即骨折部位的骨头无法正常愈合。
为了治疗这种情况,常常会使用带锁髓内钉来稳定骨折部位,并促进骨头的愈合。
带锁髓内钉是一种外科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在骨折部位插入一根金属钉,然后使用特殊的螺丝将钉子与骨头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这样可以提供稳定的内部支撑,防止骨折的再次移位,促进骨头的生长和愈合。
1. 稳定性好:带锁髓内钉可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防止骨折再次移位,增加骨头愈合的机会。
2. 术后恢复时间短:相比传统的治疗方法,带锁髓内钉手术的创伤较小,术后恢复时间也相对较短。
患者可以更早地进行康复训练,恢复活动能力。
3. 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带锁髓内钉手术具有较低的并发症风险。
由于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感染、创伤性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1. 促进骨愈合:带锁髓内钉可以提供稳定的内部支持,使骨头在正确的位置发生愈合。
插入带锁髓内钉的过程中会刺激骨生长,促使骨头更快地愈合。
2. 提高骨固定性:带锁髓内钉可以稳定骨折部位,减少骨折的移位风险。
这有助于保持正确的解剖结构,提高骨固定性,减少骨不连的发生。
3. 便于康复训练:带锁髓内钉手术后,患者可以更早地进行康复训练。
通过钢板的稳定支撑,患者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康复动作,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运动范围。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创伤骨折后骨不连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术前的全面评估和手术技术的精细操作十分重要。
在手术选择和操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骨折位置以及术后康复情况等因素,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术后的康复训练也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27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致骨不连原因分析及预防

27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致骨不连原因分析及预防目的對临床常见的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致骨不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应如何预防其发生骨不连,以及坚强的内固定和植骨治疗锁骨骨不连接的疗效。
方法对27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不同原因的骨不连,均采取髂骨取植骨术、坚强内固定术。
结果本组14例患者均为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2~5月,平均2.5月。
术后12~16w患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没有伤口感染、伤口愈合不良、钢板断裂。
内固定物取出时间为12~18个月,取出后限制体力劳动6周,随访6~9个月,无再次骨折。
结论应根据骨折的部位、程度,选用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不能盲目选择不合适的内固定术,避免使用钢丝捆扎,术后及时发现、治疗感染灶,术后患肢制动,避免过早活动。
出现骨不连时,选择坚强的内固定和植骨。
标签:锁骨骨折;骨不连;植骨内固定术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1]。
而骨不连接是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常见并发症。
骨不连接[2]是指骨折后8个月骨折两端尚未达到骨性连接,而两端间以软骨或纤维组织所连接,而不能进一步骨化;其X 线照片显示骨折端互相分离,间隙较大,骨端硬化,萎缩疏松,髓腔封闭,不论如何长久的固定也无法使它连接。
既往多采取非手术治疗,但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锁骨骨折多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而随着手术治疗的增多,骨不连接出现的几率增加。
对患者造成身心健康、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现我们收集2004年8月~2012年8月27例因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致骨不连的患者,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锁骨骨不连诊断标准。
本组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23~67岁,平均32岁。
受伤原因:均为摔伤。
一次手术方法: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克氏针内固定术后13例,锁骨钢板内固定术后14例,均未合并血管、神经及关节损伤。
1.2骨不连原因27例锁骨骨不连患者在8个月的X线片存在骨折端互相分离,间隙较大,骨端硬化,萎缩疏松,髓腔封闭。
骨圆针内固定加植骨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及再发骨折

骨圆针内固定加植骨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及再发骨折
何道辉;赵杰才;梁庆槐;叶伟明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10(019)008
【摘要】目的:探讨锁骨骨折骨不连及钢板内固定取出术后再发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1例锁骨骨不连及钢板固定术后再发骨折的病例,采用骨圆针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分析其治疗效果及优点.结果:11例病人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病例均达骨性愈合,无骨不连,肩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骨圆针加自体髂骨植骨是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及再发骨折有效的内固定方法,具有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总页数】2页(P78,80)
【作者】何道辉;赵杰才;梁庆槐;叶伟明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骨科,广东,东莞,523778;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骨科,广东,东莞,523778;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骨科,广东,东莞,523778;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骨科,广东,东莞,52377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41
【相关文献】
1.“S”形重建钢板加植骨治疗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临床效果观察
2.锁骨骨折骨不连给予锁定接骨板加植骨治疗的r效果研究
3.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自体骨植
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4.重建钢板与骨圆针加钢丝袢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比较(附195例报告)5.锁定接骨板加植骨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圆针治疗锁骨骨折106例分析

骨圆针治疗锁骨骨折106例分析
王木金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
【年(卷),期】2002(013)011
【摘要】目的探讨锁骨骨折病人骨圆针内固定治疗及术后功能锻炼对骨折预后情况.方法本例106例患者均予手术切开复位骨圆针髓内固定,针尾埋于皮下或留置皮外均可,术后两周伤口拆线,3周开始功能锻炼,视骨折愈合情况照片依据决定取针.结果本组病人大部分得到随访,平均1~7个月,疗效满意.结论锁骨骨折病人通过骨圆针内固定治疗及正确指导功能锻炼,对骨折的愈合及功能恢复均达到满意疗效.【总页数】1页(P42)
【作者】王木金
【作者单位】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外二科,儋州,571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
【相关文献】
1.小切口带螺纹骨圆针治疗锁骨骨折55例临床分析 [J], 吕明雷;陈建中;赵磊
2.骨圆针内固定加植骨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及再发骨折 [J], 何道辉;赵杰才;梁庆槐;叶伟明
3.浅谈骨圆针治疗锁骨骨折 [J], 张彦东
4.骨圆针钢丝治疗治疗锁骨骨折疗效观察 [J], 范玉国;尹梓贻
5.小切口带螺纹骨圆针治疗锁骨骨折55例临床分析 [J], 吕明雷;陈建中;赵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 Leabharlann 论 坛 M d c T e m e t Fr m e i al r a n ou
78 ・
C i e e J u n l o t n m d c n a d E ho h r a y h n s o r a f E h o e i i e n tn pa m c
骨 圆 针 内 固定 加 植 骨 治 疗 锁 骨 骨 折 骨 不 连 及 再 发 骨 折
何道辉 赵 杰才 梁庆槐 叶伟 明
东莞 5 3 7 278 广东省东 莞市 大朗医院骨科 ,广 东
【 摘 要】: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骨不连及钢板 内固定取出术后再发骨折 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总结l例锁骨骨不连及钢板固定 1 术后再发骨折的病例,采用骨圆针内固定加 自体髂骨植骨 ,分析其治疗效果及优点。结果:l 例病 人术后 随访3 2 月 ( 1 ~l个 平均8 个月), 所有病例均达骨性愈合,无骨不连,肩 关节 功能均恢 复 良好 。结论 :骨 圆针加 自体髂骨植骨是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及再发骨折有效的内固 定 方 法 , 具 有骨 折 愈合 快 ,术 后 并 发 症 少 等 优 点 。 【 键 词 】 :锁 骨 骨 折 ;骨 圆针 ;骨 不 连 ; 内固 定 ; 手 术 关 【 中图分类号】R 8 . 1 6 3 4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 0- 5 7( 0 0 8 0 8 2 0 7 8 1 2 1 )0 - 7 —
自2 0  ̄ 2 0 年 ,我 院采 用 切 开 复 位 克 氏针 或 钢 板 螺 00 09 钉 内 固定 术 治 疗 锁 骨 骨 折 3 1 ,有 骨 不 连 7 ,有 4 患 者 5例 例 例 出现 拆 除 钢 板 后 再 发 骨 折 , 后 经 骨 圆 针 内 固 定 加 髂 骨 植 骨 治 疗 获 痊 愈 。现 报 告 如 下 。 1 临床 资 料 本 组 1 例 ,男7 ,女4 。年龄 2 ~5 岁 ,平 均3 1 例 例 7 6 8 岁 。左侧5 ,右 { 6 。原始 损伤 均系锁骨中外1 3 碎性 例  ̄例 1 1 /粉 骨折 。内固定时 间6 1 个月 ,平均 8 月 。其 中4 因螺钉 —2 个 例 从骨折端拔 出,钢板松动 再现 畸形及疼痛而就诊,x 线摄片 显示锁 骨骨折端成 角移位 ;3 线 摄片发现锁 骨骨折端 吸 例x 收 ,断端 被硬化 骨封 闭 ,不连续 ;4 患者 出现拆 除钢板 例 后 ,锁 骨直径变细 ,有骨质 疏松 ,在 患者持重物 后 ,在拆 除 内固定术后 1— 0 0 4 天再发骨折 ,以上 1例骨折均 采用清除 1 硬化骨 ,打通髓腔 ,骨 圆针 内固定 , 自体髂骨植 骨术 ,1 1 例 患 者 随访 3 1 月 ,平 均 8 。 —2 月 2 治 疗 方 法 2 1 手 术 方 法 颈 丛 或气 管插 管全 麻起 效 后 , 患 者仰 卧在 . 手术台上,用砂枕垫高患侧肩部 ,常规消毒铺 巾,取锁骨骨 折 端上 横 行切 口 ,长约 3m 显露 锁 骨骨 折 端及 骨 不 连部 位 , c, 探 查 见 骨折 端 骨 膜 薄 、 骨 皮质 表 面 粗 糙 ,末 端变 细 变 尖 ,骨 髓 腔 被 硬化 骨 封 闭 ,断 端 间 纤维 连 接 。首 先清 除纤 维 组 织 , 咬除变尖硬化骨折端 ,用粗细适 当的电钻钻通 两侧骨髓腔。 用直径合适 、两端锐利的骨圆针从远骨折端髓腔钻入 ,贯穿 锁 骨 远 端骨 皮 质 ,从 皮 下 穿 出 ,反 转 钻 头 方 向,将 骨 圆针 后 退 使 之 与远 骨 折 断 端 平 齐 ,将 骨 折 复 位 ,将骨 圆针 旋 转 前 进 穿入近骨折端髓腔 ,从骨皮质 穿出直至穿透皮肤 ,取 自体髂 骨 ,修 剪 成松 质 骨 条 ,植 于锁 骨 断 端 周 围 。 用 锁骨 周 围肌 肉 缝 合 包 围植 骨 条 ,将 从 锁 骨骨 皮 质 的穿 出的 骨 圆针 两 残 端 折 弯 ,修 剪 多 余 的骨 圆针 ,检 查骨 折 端 固定 满 意 ,冲 洗 伤 口 , 缝 合皮 下 及皮 肤 。
的解剖位 置 ,过 多地剥离骨折 块附着 的肌 肉及骨膜 ,游离 骨片 失去血液供应 ,延长 了骨 折愈合 时间,甚至 导致骨不 连 。3 )内固定松动 :锁 骨呈 “ ”形 ,两端扁平 ,中间为 S
不 规 则 圆 柱 状 , 克 氏 针 选 择 粗 细 不 合 适 , 没 有 贯 穿 整 锁 骨 骨折端两 侧骨皮质 ,一端位 于髓腔 ,另一侧从皮质 穿出 , 骨 圆针 只有一端折 弯 ,单侧骨 皮质 固定,难 以维 持骨折 , 早 期 没 有 选 用 三 角 巾悬 吊 固 定 ,骨 折 端 无 法 得 到 长 期 稳 定,进而影响骨痂生长。4 )异物嵌顿:为 了固定游离骨片, ( 下转第B 页 ) o
术 后 1~ l个 月 取 出 骨 圆 针 。 2 8
图3 骨圆针髂骨植骨术后 图4 手术后1 月复查提示骨痂生长
图5 手术后半年骨折 已愈合 图6 骨 圆针取 出术后复查 3 结 果 本组1N ,术后 x I 线片示锁骨骨折端对位对线 良好 ,骨 圆针 内固定满意。随诊3 2 ~1 个月,均达骨性愈合 。锁骨骨 折 端 较 手 术 前 增 粗 ,无 明显 骨 质疏 松 ,无 骨 圆针 松 动 退 出皮 肤外 。肩 关 节 外 展 屈 伸 及 旋 转 活 动 正 常 。根 据 J A 关 节 评 O肩 分系 统 评 价 :优 8 , 良2 ,一 般 1 。优 良率9 . 9 例 例 例 09。 6 4 讨 论 锁骨骨折骨不连的原因,锁骨骨折临床 多见 ,常常为单 侧 , 个 别 为 双 侧 。骨 不 连 常 见 于 粉 碎 性 , 究其 原 因 : 1 )与 骨折 部位 的关系 :上肢 或肩部 的传 导外力 在锁 骨 中1 3 / 与 外 1 3 界 处 产 生一 剪 式 应 力 J /交 ,本 组 患 者 均 发 生 在 此 部 位。2 )内固定时骨膜剥离过多:粉碎性骨折为 了恢复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