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基础和地下室
础及地下室自评报告

西安市杨家围墙村城中村改造项目DK-8#地块4#、5#楼工程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自评报告一、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1、西安市杨家围墙村城中村改造项目DK-8#地块4#、5#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三十三层,建筑高度m,结构体系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建筑面积47220.1㎡。
2、①、地下一层为停车场,层高4.9m。
②、地上一至三层商业用房;一、二层层高5.7m,三层层高为2.9m。
③、四至三十三层为住宅房;层高均为2.9m。
(二)、基础工程1、本基础工程根据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提供的《西安杨家围墙城中村改造项目7#、8#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进行设计,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场地类别为I类,基础采用独立柱基、筏基及条基。
2、材料强度等级及保护层厚度:独立柱基、条基、筏基砼强度等级为C40;其余未特别注明的垫层为C15。
3、筏板钢筋构造详见砼平法图集《04G101-3》4、基础施工时应按上部柱、剪力墙配筋图预留插筋,构造按03G101-1,楼电梯门洞处同相应部位剪力墙,插筋不得遗漏。
5、基础梁内纵筋按受拉要求锚入基础身内,即纵筋伸入桩身内的长度不小于La,且纵筋在中间支座应拉通。
基础梁和桩身内纵筋不宜有接头,有接头时应采用焊接、机械连接,同一截面内接头钢筋面积不应超过全部纵筋面积的50%。
6、降水设计请施工单位结合施工条件和能力切实做好,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和相邻建筑道路实施的安全,要注意做好周边道路,建筑物的沉降、水平位移的观察检查。
(二)、工程责任主体单位本工程涉及的责任主体单位为:建设单位:西安明城置业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单位:福建华景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监理单位:西安新业建设咨询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总承包单位:陕西建工集团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自评依据(一)、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4)、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8)、混凝土强度检验标准(GBJ 107-87)9)、钢筋焊接验收规程(JGJ18-2003)1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等(二)、±0.000以下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其变更文件、施工总承包合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人工地基工程质量检测报告。
地下室房屋基础施工方案

地下室房屋基础施工方案地下室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空间利用方式,用于增加建筑的功能性和有效利用地下空间。
地下室的建设需要进行合理的基础施工,保证地下室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介绍地下室房屋基础施工方案,包括地下室基础类型、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
地下室基础类型地下室的基础类型一般包括明挖基础和暗挖基础两种。
明挖基础是指在地面上开挖出地下室体积之外的土方,并在土方上建筑基础墙体。
暗挖基础是指在地下室的地面上进行挖掘开凿,形成地下室基础的同时,同时可起到调节温湿度、隔音隔热、满足通风排水的作用。
选择适当的地下室基础类型,取决于地下室的具体需求和土地条件。
施工步骤地下室基础施工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土地勘察:在地下室建设之前,进行土地勘察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调查土壤的类型、含水量、承载力等参数,确定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案和基础类型。
2.土方开挖:根据地下室的建筑设计图纸,进行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的深度应根据地下室的设计要求和土壤条件来确定。
3.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土壤加固、灌浆加固和地基沉降控制等。
4.基础墙体施工:将基础墙体的围护结构施工完成。
基础墙体的选择应根据地下室的设计和承重要求进行合理设计。
5.地下室底板施工:在基础墙体完成后,进行地下室底板的施工。
地下室底板的材料一般采用混凝土,需要根据地下室的荷载进行足够的加固。
6.排水防水:地下室作为地下空间,容易受到地下水位的影响。
为了保证地下室的干燥和防止地下水渗入,需要进行排水防水处理。
常见的方法有排水沟、防水涂料等。
7.环境保护:地下室的建设需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处理废弃物和污水,并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
注意事项1.施工期间需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各项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2.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如安全帽、安全绳等。
第08章 基础

第8章基础【教学目的】本章主要讲授基础的作用及其与地基的关系;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的类型。
学生主要学习什么。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主要:1.掌握地基﹑基础﹑基础埋置深度的基本概念;2.掌握常见基础的分类,了解基础的一般构造。
【重点难点】本章学习的重点基础与地基的关系;基础类型及其构造形式。
【知识要点】本章学习的主要知识点:基础作用及其与地基的关系;基础类型及其构造形式。
8.1 基础的作用及其与地基的关系在建筑工程上,把建筑物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
把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
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它承受着建筑物的上部荷裁,井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
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类。
凡天然土层本身具有足够的强度,能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被称为天然地基。
凡天然土层本身的承载能力弱,或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须预先对土壤层进行人工加工或加固处理后才能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称人工地基。
人工加固地基通常采用压实法、换土法、打桩法以及化学加固法等。
8.2 基础的埋置深度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标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基础的埋深,如图8-2-1所示。
建筑物上部荷裁的大小、地基土质的好坏、地下水位的高低、土的冰冻的深度以及新旧建筑物的相邻交接关系等,都将影响着基础的埋深。
根据基础埋置深度的不同,基础有深基础、浅基础和不埋基础之分。
当埋置深度大于4m的称深基础;当埋置深度小于4m 的称浅基础;当基础直接做在地表面上的称不埋基础。
对于冬天地表土会结冰的地区,将结冰的土层厚度处称为冰冻线。
为了防止冻融时土内所含的水的体积发生变化会对基础造成不良影响,基础底面应埋在冰冻线以下200mm。
图4—5—LI 基础的埋深8.3 基础的类型基础的类型较多,按基础所采用材料和受力特点分,有刚性基础和非刚性基础;依构造形式分,有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箱形基础等。
8.3.1按所用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1.刚性基础由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基础、地下室施工方案(两篇)2024

引言:基础和地下室施工是建筑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们的设计和施工方案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在上一篇文章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基础和地下室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包括基础概述、地下室设计、混凝土施工、防水措施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概述:在建筑项目中,基础是整个建筑物的支撑结构,承受着来自地面和建筑物自身的荷载。
地下室则是建筑物中位于地下的部分,可以用于存储和其他用途。
因此,基础和地下室的施工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荷载计算、材料选择和工程施工等因素。
正文内容:1.基础设计:1.1地质勘察:进行地质勘察是制定基础设计方案的第一步,它可以获取地下的岩石结构、土层情况和地下水位等信息,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1.2荷载计算:根据建筑物的荷载情况,进行荷载计算,包括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以确定基础的尺寸和形式。
2.地下室设计:2.1地下室类型选择: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地下室类型,如明挖式地下室、埋挖式地下室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室。
2.2结构设计:根据地下室的用途和设计要求,确定地下室的结构形式,包括墙体、柱子、梁等。
2.3通风系统设计:地下室中通风系统的设计非常重要,能够确保地下室的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3.混凝土施工:3.1混凝土配比设计:根据地下室的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比,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2隔离层设计:混凝土与地下室结构之间需要设置隔离层,以防止地下水渗透。
3.3浇筑施工:混凝土的浇筑施工需要注意施工工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均匀度。
4.防水措施:4.1地下室防水设计:地下室防水是地下室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采用防水材料和防水层的设置,确保地下室内部干燥。
4.2排水系统:地下室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合理设置排水管道和雨水收集系统,以防止地下室积水。
5.质量控制:5.1施工质量检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包括取样、试验和检测,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地下室基础阶段主要施工方案

地下室基础阶段主要施工方案地下室是建筑物重要的一部分,施工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尤为关键。
地下室的基础施工工序,直接关系到地下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地基处理、基础深度、地下水处理和施工工艺等方面介绍地下室基础阶段的主要施工方案。
地基处理地下室的基础工程首先要对地基进行处理,以保证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地基处理一般采取开挖、回填、加固等方式,具体处理方法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建筑要求而定。
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地基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基础深度地下室基础的深度是确保地下室安全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地下室基础应设置在地面以下一定深度,以保证地下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基础深度的确定需要考虑地下水位、地基情况和建筑物结构等因素,合理设置基础深度是保证地下室基础安全的重要措施。
地下水处理地下水是地下室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地下水对地基的稳定性和基础工程的施工进度都有着重要影响。
在地下室基础阶段,应根据地下水位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比如降水、隔离等,以确保地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达到最小程度。
施工工艺地下室基础的施工工艺包括基础模板搭设、混凝土浇筑、基础加固等环节。
在施工工艺中,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施工质量。
同时,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选用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保证地下室基础施工的安全高效。
综上所述,地下室基础阶段的施工方案涉及地基处理、基础深度、地下水处理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合理处理和控制,地下室基础才能保证安全稳定。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地下室基础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以上是地下室基础阶段主要施工方案的相关介绍,希望对相关人员在地下室基础的施工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jgj8-2007

1总则1.0.1为了执行国家有关建筑物变形测量的技术和经济政策,达到先进技术,经济合理性,安全性和适用性并确保质量,制定了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基础,基础,上部结构和场所的沉降测量,位移测量和特殊变形测量。
1.0.3建筑物变形测量应准确反映建筑物基础,地基,上部结构及其场所在静载荷或动载荷及环境影响下的变形程度或变形趋势。
1.0.4建筑物变形测量中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必须经验证合格。
仪器设备的检验,检查和维护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1.0.5除了本规范中指定的各种方法外,可以满足本规范中指定的技术质量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用于建筑物变形测量。
1.0.6除本规范外,建筑物变形的测量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和代码2.1术语2.1.1建筑物和结构的变形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建筑物的地基,基础,上层建筑和场所的形状或位置的变化。
2.1.2建筑物和结构的变形测量用于观察建筑物基础,地基,上层建筑及其场所因各种力引起的形状或位置变化,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2.1.3支撑基础的土壤或岩体。
2.1.4基础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力传递给基础上的结构部件。
2.1.5基坑是指为建筑基础和地下室的施工而在地下挖出的空间。
2.1.6基坑开挖过程中回弹,基坑底部的土壤由于去除的土的自重而升高。
建筑物地基,地基和地面在负载下的垂直运动,包括沉降和上升。
它的沉降或上升值称为沉降。
2.1.8差异结算同一时期同一建筑物不同部分的差异结算也称为差异结算。
2.1.9由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荷载差异引起的相邻基础土中应力的重新分布引起的额外沉降。
2.1.10现场地面沉降是由长期降雨,管道泄漏,地下水位的大规模变化,大规模附加费,地面裂缝,大面积潜在侵蚀,砂土液化和地下采空区引起的。
2.1.11位移displacement本规范专门指建筑物引起的非垂直变形。
2.1.12建筑物或其墙,柱的中心线在不同高度处与其相应底点的偏差。
房屋建筑学 第八章 基础与地下室(共43张PPT)

第一节 基 础 和 地 基
(二)影响基础的埋置深度的因素 1、地基土质的影响
土质好,承载力高时,基础应尽量浅埋。 基础底面应尽量埋在常年未经扰动且坚实平坦的土层或岩石(俗称“老土 层”)上。而不应设置在耕植土、杂填土及淤泥质土层中。
8
第一节 基 础 和 地 基
2、地下水位的影响
建筑物的基础应尽量埋在地下水位以上。
17
第二节 基础的类型与构造
(三)毛石基础
毛石基础是由毛石和水泥砂浆砌筑而成。其外露的毛石略经加工,形状基本方整, 粒径一般不小于300mm。中间填塞的馅石是未经加工的厚度不小于150mm的块石。
优点:由于石材抗压强度高,水泥砂浆也是耐水材料,所以抗冻、抗水、抗腐 蚀性能好。
适用:可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冻结深度较深的低层或多层民用建筑中。
-14)。
23
第二节 基础的类型与构造
二、独立基础 当建筑物承重体系为梁、柱组成的框架、排架或其他类似结构时,其柱下
人防地下基室是础有人常民采防空用要的求的基地下本空形间。式是独立基础。
第按二结节 构材基料础分的,类有常型砖与见墙构地造的下室断和混面凝形土墙式地下有室。阶梯形、锥形等(图8-15 a .b)。 当 这地样下,水 既的 增常 加年 了当设 挖计 土采水 工用位作和 量预最 ,制高 对地 工柱下 期子水 和位 造嵌均 价固低 也在于 很地 不杯下 利口室 。地内坪时标高,,又且地称基杯及回形填基土范础围(内无图上层8滞-水1时5,c地)下。室杯的墙形体基和底础板的只需杯做底防潮厚处理。
冰冻线:地面以下,冻结土与非冻结土的分界线称为冰冻线。 冻结深度:从地面到冰冻线的距离即为土的冻结深度。
土的冻结:是指土中的水分受冷,冻结成冰,使土体冻胀的现象。
地下室及基础施工方案

地下室及基础施工方案
在建造房屋或建筑时,地下室和基础施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地下室作为建筑
物的底部结构,承受着整个建筑的重量和提供额外的空间。
在施工地基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地下室设计
首先,地下室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它必须考虑到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包括地
下室的布局和功能。
地下室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地势、建筑材料、使用功能等因素,以确保地下室的安全和实用性。
地基处理
其次,地下室的地基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地基处理包括对地基进行加固、打桩、填土等工序,以确保地下室的稳固和安全。
地下室施工工序
地下室的施工工序包括地下室的墙体施工、地板施工、屋顶施工等。
在施工过
程中,一定要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以确保整个地下室的结构稳固和安全。
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是地下室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施工包括对地基的处理和基础的
建造。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土壤的承载能力、基础的承重能力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固性。
施工安全
最后,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施工安全。
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有序,施工人
员必须按照规定佩戴安全装备,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建筑物的安全。
总的来说,地下室及基础施工方案是建筑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只有在施工
过程中认真考虑设计、地基处理、施工工序、基础施工和施工安全等方面,才能确保建筑物的稳固和安全。
jgj8-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3. 1. 1 下列建筑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应进行变形测量:1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
2 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
3 加层、扩建建筑或处理地基上的建筑。
4 受邻近施工影晌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晌的建筑。
5 采用新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筑。
6 大型城市基础设施。
7 体型狭长且地基土变化明显的建筑。
3. 1. 2 建筑在施工期间的变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各类建筑,应进行沉降观测,宜进行场地沉降观测、地基土分层沉降观测和斜坡位移观测。
2 对基坑工程,应进行基坑及其支护结构变形观测和周边环境变形观测;对一级基坑,应进行基坑回弹观测。
3 对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应进行倾斜观测。
4 当建筑出现裂缝时,应进行裂缝观测。
5 建筑施工需要时,应进行其他类型的变形观测。
3. 1. 3 建筑在使用期间的变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各类建筑,应进行沉降观测。
2 对高层、超高层建筑及高耸构筑物,应进行水平位移观测、倾斜观测。
3 对超高层建筑,应进行挠度观测、日照变形观测、风振变形观测。
4 对市政桥梁、博览(展览)馆及体育场馆等大跨度建筑,6 应进行挠度观测、风振变形观测。
5 对隧道、涵洞等,应进行收敛变形观测。
6 当建筑出现裂缝时,应进行裂缝观测。
7 当建筑运营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时,应进行周边环境变形观测。
8 对超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异型建筑以及地下公共设施、涵洞、桥隧等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宜进行结构健康监测。
9 建筑运营管理需要时,应进行其他类型的变形观测。
建筑变形测量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实施安全预案,同时应提高观测频率或增加观测内容:1 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出现异常变化。
2 变形量或变形速率达到或超出变形预警值。
3 开挖面或周边出现塌陷、滑坡。
4 建筑本身或其周边环境出现异常。
5 由于地震、暴雨、冻融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其他变形异常情况。
3.2.2 中选择适宜的观测精度等级。
7 3.2.2 建筑变形测量的等级、精度指标及其适用范围沉降监测点位移监视~点等级测站高差中误差坐标中误差主要适用范围 (mm) (mm)特等 0.05 0.3 特高精度要求的变形测量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的变形测量;一等 O. 15 1. 0 重要的古建筑、历史建筑的变形测量;重耍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形测量等地基基础设计为甲、乙级的建筑的变形测量;重要场地的边坡监视~ ;重要的基坑二等 0.5 3.0 监测;重要管线的变形测量;地下工程施工及运营中的变形测量;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形测量等地基基础设计为乙、丙级的建筑的变形测量;一般场地的边坡监视IJ; -般的基坑三等 1. 5 10.0 监测;地表、道路及一般管线的变形测量; 一般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形测量;日照变形测量;风振变形测量等四等 3. 0 20.0 精度要求低的变形测量注: 1 沉降监测点 lJ!~站高差中误差:对水准测量,为其 lJ!~站高差中误差;对静力水准测量、三角离程测量,为相邻沉降监测点间等价的高差中误差;2 位移监测点坐标中误差:指的是监测点相对于基准点或工作基点的坐标中误差、监测点相对于基准线的偏差中误差、建筑上某点相对于其底部对应点的水平位移分量中误差等。
中建八局地下室防渗漏手册

5)后浇带内混凝土应在 60 天后进行浇筑,采用微膨 胀防水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两侧原混凝土一级;养护时 间 28 天以上;
防水材料的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材料的外观、品种、规格、包装、尺寸和数量等 进行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代表检查确 认,形成相应验收记录;
2 对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查,并经监理单位或 建设单位代表检查确认,纳入工程技术档案;
3 材料进场后应按本规范附录 A 和附录 B 的规定抽 样检验,检验应执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并出具材料 进场检验报告;
1、常见地下室开裂渗水类型................... 5 2、开裂、渗水主要原因 ...................... 6 3、施工控制要点 ............................ 7
1 锚杆防水节点处理 ........................ 9 2 灌注桩桩头防水处理 ..................... 12 3 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 ..................... 16 4 筏板基础后浇带 ......................... 18 5 基础根部防水接头处理.................... 20 6 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止水................ 21 7 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 25 8 地下外墙体三段式止水螺杆应用............ 26 9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预制盖板封堵............ 28 10 固定式穿墙管道防水处理................. 29 11 套管式穿墙管道防水处理................. 33 12 地下室外墙防水 ........................ 35 13 外墙顶部转角防水处理................... 36 14 地下车库顶板后浇带..................... 38 15 底板回填区排水构造..................... 43 16 地下车库顶板防水 ...................... 44
房屋建筑学试题

图3-1 外墙纵剖面
第四章楼板层和地面
(一)填空题
楼板按其所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
钢筋混凝土楼板按其施工方式不同分为
整体式楼板三种。
图4-1 某小学教学楼局部二层平面图
5-1 预制梯段、平台梁和平台板
绘制局部剖面详图表示踏步面层、防滑和突缘的一种构造做法。
图示楼梯底层中间平台下做通道时平台净高设计的几种方法。
(六)设计绘图题
图5-2 楼梯间平面图
2.图5-3为某三层内廊式办公楼的底层平面图,办公楼层高为
室内外地面高差为0.450m,墙厚240㎜,轴线居中。
试绘出该办公楼的楼梯剖面图。
要求详细标注以下尺寸和标高:
(1)各梯段的踏步尺寸、踏步数量以及相应的梯段长度和梯段高度;
(2)中间平台和楼层平台深度;
(3)室内外地面、平台面和楼面标高。
图5-3 底层平面图
第六章屋顶
一、试题
(一)填空题
屋顶按采用材料和结构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和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防水层耐用年限、防水层选用材料和设防要求,将屋面防水分为级。
屋顶坡度的表示方法有、和三种。
平屋顶排水坡度的形式方法有和两种。
屋顶排水方式分为和两大类。
平屋顶泛水构造中,泛水高度应为。
在平屋顶卷材防水构造中,当屋顶坡度时,卷材宜平行于屋脊。
基础与地下室建筑设计

基础与地下室建筑设计在建筑领域中,基础与地下室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们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空间利用以及造价等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基础是建筑物的根基,承担着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地基中的重要任务。
常见的基础类型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和桩基础等。
独立基础适用于柱下,其优点是施工简便、造价相对较低;条形基础则多用于墙下,能较好地承受线性荷载;筏板基础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弱、建筑物荷载较大的情况,它将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地基上;桩基础则是通过桩身将荷载传递到深层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建筑物对沉降要求较高的场合。
在进行基础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
地质勘察报告是基础设计的重要依据,它提供了土层的分布、承载力、地下水位等关键信息。
设计师需要根据这些信息,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和尺寸,以确保基础能够安全地承受建筑物的荷载。
同时,基础的埋深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一般来说,基础的埋深应大于当地的冻土深度,以避免基础受到冻胀的影响。
此外,基础还需要考虑抗震要求,以保证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稳定性。
地下室作为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具有多种功能。
它可以作为停车场、设备用房、储藏室等,有效地增加了建筑物的使用空间。
地下室的设计需要考虑防水、防潮、通风和采光等问题。
防水是地下室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地下水的渗透会导致地下室潮湿、发霉,甚至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因此,在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通常会设置防水层,如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
同时,还需要设置排水系统,将可能渗入的地下水及时排出。
防潮也是不容忽视的。
由于地下室的空气相对湿度较大,容易出现结露现象。
为了减少潮湿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可以采用防潮材料,如防潮涂料、防潮板材等,同时加强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通风对于地下室的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良好的通风系统能够有效地排除室内的污浊空气,引入新鲜空气。
常见的通风方式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JGJ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Code for deformation measurementof building and structureJGJ8—2007J719—2007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8 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710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8—2007,自2008年3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1、3.0.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7年9月4日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4]66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外先进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进行了修订。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符号和代号;3.基本规定;4.变形控制测量;5.沉降观测;6.位移观测;7.特殊变形观测;8.数据处理分析;9.成果整理与质量检查验收。
修订的内容是:1.将标准的名称修订为《建筑变形测量规范》;2.增加了第2、7、9章和第4.5、4.8、6.4节及附录C;3.将原第2章作较大的修改后成为目前的第3章;4.将原第3、4章修改并合并为目前的第4章;5.在第4、5、6章中分别增加“一般规定”一节;6.将原第6章中的日照变形观测、风振观测和裂缝观测放人第7章;7.对原第7章作了较大的修改和扩充后成为目前的第8章;8.对有关技术要求和作业方法等作了较为全面的修订;9.设置了强制性条文。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进行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北京东直门内大街177号,邮政编码:100007)本规范参编单位: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长沙市勘测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勘测院北京威远图数据开发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王丹陆学智张肇基潘庆林王双龙王百发刘广盈张凤录严小平欧海平戴建清谢征海陈宜金孙焰1 总则1.0.1为了在建筑变形测量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二章 基础与地下室 教案

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学生可以理解和解释建筑中基础和地下室的重要性;2. 学生能够掌握基础和地下室的设计原则和施工过程;3. 学生能够分析基础和地下室在不同建筑类型中的应用;4.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评价基础和地下室的方案。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的种类和功能;2. 基础的设计原则和施工过程;3. 地下室的种类和功能;4. 地下室的设计原则和施工过程;5. 基础和地下室在不同建筑类型中的应用;6. 基础和地下室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建筑的基础和地下室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讨论基础和地下室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基础的种类和功能解释基础的不同种类,如承台基础、连续墙基础等,并说明它们的功能和适用条件。
3. 基础的设计原则和施工过程讲解基础的设计原则,如按照土壤承载力确定基础尺寸、确保基础与结构的连接等,并介绍基础的施工过程,包括土方开挖、基槽处理和混凝土浇筑等。
4. 地下室的种类和功能介绍地下室的不同种类,如停车库、仓库等,并说明它们的功能和使用条件。
5. 地下室的设计原则和施工过程讲解地下室的设计原则,如地下室的结构形式、防水处理等,并介绍地下室的施工过程,包括地下室结构的施工和防水层的施工等。
6. 基础和地下室在不同建筑类型中的应用分析基础和地下室在住宅、商业建筑等不同建筑类型中的应用特点,并进行案例分析。
7. 基础和地下室方案的设计和评价引导学生通过绘制平面图和剖面图等方式,设计和评价基础和地下室的方案。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演讲讲解法:通过讲解建筑的基础和地下室的概念、种类、功能等,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建筑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基础和地下室在不同建筑类型中的应用特点。
3. 设计评价法: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和评价基础和地下室的方案,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力。
考研建筑构造试题答案

2、民用建筑主要由那几个部分组成的?3、对剪力墙的要求?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一、填空题1、人工地基加固方法有三大类,即( )、( )、( )。
2、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有( )、( )和()的影响。
3、按所用材料基础的受力特点分为( )和( )。
4、砖基础台阶的宽高比有( )和( )两种。
5、对于钢筋混凝土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 ),受力钢筋直径不小于( )。
6、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基础的埋置深度至少不浅于( )。
7、能有效防止不均匀沉降的基础形式为( )。
二、判断题1、从室外自然地坪到基地的高度为基础的埋置深度。
()2、灰土基础中,3 :7或4 :6的灰土用于基础,2 :8灰土用于做垫层。
()3、刚性基础受刚性角的限制,所以基础底面积越大所需基础的高度越高。
()4、混凝土基础为柔性基础,可不受刚性角的限制。
()5、间隔式砖基础最低一台必须是两皮砖。
()6、对于钢筋混凝土基础,设垫层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mm,不设垫层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70mm。
()7、砖基础砌筑方法包括等高式和间隔式,两者比较,间隔式刚性脚较大。
()三、选择题1、当建筑物为柱承重且柱距较大时宜采用()A 独立基础B 条形基础C 井格式基础D 筏片式基础2、基础埋置深度不超过()时,叫浅基础。
A 500mmB 5mC 6mD 5.5m3、间隔式砖基础大放脚台阶的宽高比为()A 1 :5B 1 :2C 1 :14、砖基础等高式砌筑,每台退台宽度为()A 180mmB 62.5 mm C126mm5、灰土基础每夯实(B)高为一步。
A 200mmB 150mmC 250mm6、地下室的砖砌外墙最小厚度为()A 240mmB 360mm C490mm7、室内首层地面标高为±0.000,基础地面标高为-1.500,室外地坪标高为-0.600,则基础埋置深度为()m。
A1.5 B 2.1 C0.9 D 1.28、基础设计中,在连续的的墙下或密集的柱下,宜采用()A独立基础B条形基础C井格基础D筏片基础9、地下室外墙如果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其最小厚度不应低于()mmA200 B300 C400 D50010、地下室防潮层外侧应回填弱透水性土,其填土宽度不小于()mmA200 B300 C350 D50011、以下基础中,刚性角最大的基础通常是()A混凝土基础B砖基础C砌体基础D石基础12、属于柔性基础的是()A砖基础B毛石基础C混凝土基础D钢筋混凝土基础13、直接在上面建造房屋的土层称为()A原土地基B天然地基C人造地基D人工地基14、对于大量砖混结构的多层建筑的基础,通常采用()A单独基础B条形基础C片筏基础D箱形基础15、砌筑砖基础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小于()AM5 BM2.5 CM1 DM0.4四、名词解释1、基础:2、刚性基础:五、简答题1、进行刚性基础的扩展基础的特点比较?2、简述地下室外墙垂直防潮的做法?3、什么基础的埋置深度?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有哪些?六、计算已知某台阶状混凝土截面的条形基础台阶宽为180mm,台阶高为300mm,问是否满足混凝土刚性角的限制。
房屋建筑学 阶段测试题6- 墙体与基础

第三章墙(一)填空题1.墙体按其受力状况不同,分为——和——两类,其中——包括自承重墙、隔墙、填充墙等。
2.我国标准黏土砖的规格为——。
3.墙体按其构造及施工方式的不同有——、——和组合墙等。
4.当墙身两侧室内地面标高有高差时,为避免墙身受潮,常在室内地面处设——,并在靠土的垂直墙面设——。
5.散水的宽度一般为——,当屋面有挑檐时,散水宽度应为——。
6.常用的过梁构造形式有——、——和——三种。
7.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相同,高度不小于——。
8.抹灰类装修按照建筑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即——、——和——三类。
9.隔墙按其构造方式不同常分为——、——和————三类。
10.空心砖隔墙质量轻,但吸湿性大,常在墙下部砌——黏土砖。
11.钢筋砖过梁通常用于洞口跨度不大于——mm的清水墙中,以获得与建筑立面统一的效果。
12.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mm设——钢筋。
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m。
13.窗台应向外形成一定坡度,要求坡度大于——14.散水宽度一般为600~1000mm,并应设不小于——的排水坡。
15.明沟沟底应做纵坡,坡度为——,坡向排污口。
(二)选择题普通黏土砖的规格为——。
①240mm×20mm×60mm ②240mm×ll0mm×55mm③240mm×ll5mm×53mm ④240mm×ll5mm×55mm2.半砖墙的实际厚度为——mm。
①120 ②115③110 ④1253.18墙、37墙的实际厚度分别为——mm。
①180和360 ②180和365③178和360 ④178和3654.当门窗洞口上部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其过梁可选用——。
①平拱砖过梁②弧拱砖过梁③钢筋砖过梁④钢筋混凝土过梁5.当室内地面垫层为碎砖或灰土材料时,其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①垫层高度范围内②室内地面以下-0.06m处③垫层标高以下④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面层6.钢筋混凝土圈梁的高度应为砖厚的整数倍,并不小于——mm。
地基基础、基础计算与地下室设计

3.1 季节性冻土地区的基础埋深 未考虑冻土深度要求
* 计算季节性冻土地基的设计冻深 * 或按地区经验确定基础的最小埋深,并 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
地基基础、基础计算和地下室设计
3.2 接建工程的基础埋深不正确
* 新建工程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有基础
* 当不满足时应保持一定间距,具体应根 据原有工程荷载、基础型式和土质确定
地基基础、基础计算和地下室设计
2.9 平板式筏基计算抗冲切承载 力时,仅考虑柱轴力作用
* 应考虑冲切临界面上不平衡弯矩产生的 附加剪力。冲切临界面上的剪力应为柱轴 力与弯矩产生的剪力叠加
* 具体按《地基规范》第8.4.7条
地基基础、基础计算和地下室设计
3、天然地基基础
地基基础、基础计算和地下室设计
2.2 采用的最不利荷载效应组合 与相应的抗力限值不准确
* 具体规定见《地基基础规范》第3.0.4条
地基基础、基础计算和地下室设计
2.3 基础埋置深度计算不正确
* 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 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 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 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
* 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基或筏基,自室 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基或条基时, 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地基基础、基础计算和地下室设计
3.4 建造在软弱地基上的砌体结 构,基础未设置基础圈梁
* 基底或±0.000处 * 外墙、内纵墙、主要内横墙
地基基础、基础计算和地下室设计
3.5 柱下独基的拉梁设计不正确
* 柱下独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沿两个 主轴方向设置拉梁:
a) 一级抗震或Ⅳ类场地的二级抗震框架 b) 各柱重力荷载代表值差别较大 b) 基础埋置较深,或埋深差别较大 c)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粘性土层、 液化土层或严重不均匀土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基 础 的 类型
墙下条基
柱下条基(可形成井格形)
2.3 基 础 的 类型
混合结构墙下条基
框架结构基础梁 框架结构柱下条基
2.3 基 础 的
类型 2.3 基础的类型
按基础构造形式分:
条形基础
墙下条基——砖石墙的基础形式 柱下条基——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
独立基础——柱下基础的基本形式
2.3 基 础 的
2.4
地
下
室
的
防 潮
2.4 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
和
防
水 2、地下室防水
1)、沥青卷材防水
2)、防水混凝土防水
2.4
地
下
室
的 防 潮
3)、地下室变形缝
和
防
水
变形缝处是地下室最容易发生渗漏的部位,因而地 下室应尽量不要做变形缝,如必须做变形缝(一般为沉降 缝)应采用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止水条等高分子防 水材料和接缝密封材料做多道防线。
止水带构造有内埋式和可拆卸式两种,对水压大于 0.3MPa、变形量为 20mm~30mm、结构厚度大于等于 300mm的变形缝,应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对环境温度 高于 20℃处的变形缝,可采用 2mm 厚的紫铜片或 3mm 厚不锈钢等金属止水带,其中间呈圆弧形,以适应变形。
2.4 地 下 室 的 防 潮 和 防 水
按基础构造形式分:
条形基础
墙下条基——砖石墙的基础形式 柱下条基——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
独立基础——柱下基础的基本形式
筏形基础——满堂式的板式基础 ,有平板式和梁板式之分
桩基础——多数用于高层建筑或土质不好的情况下 ,由若干 桩来支承一个平台,然后由这个平台托住整个建筑物,叫做桩 承台
2.3 基 础 的 类型
砖砌基础的 刚性角控制 在26°~ 33°之间
素混凝土基 础的刚性角 应控制在 45°以内
刚性角α = 45°
(a) 砖砌基础的刚性角范围
刚性基础的刚性角
(b) 素混凝土基础的刚性角范围
2.3 基 础 的 类型
钢筋混凝土基础
2.3 基 础 的
类型 2.3 基础的类型
按基础构造形式分:
条形基础
墙下条基——砖石墙的基础形式 柱下条基——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
及
其
与地
基 的
基础——建筑物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部分,是建筑物的组成部
关系 分。它承受着建筑物的上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
地基——直接支承建筑物的天然土,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地基
天然地基——本身具有足够的强度,能直接承受建 筑物荷载
人工地基——本身的承载能力弱,或建筑物上部荷 载较大,须预先对土壤层进行人工加工或加固处理 (压实法、换土法、打桩法以及化学加固法等)后 才能承受建筑物荷载
(a) 钢筋混凝土桩基础
桩基础
(b) 桩承台示意
2.3 基 础 的 类型
桩基承台
2.3 基 础 的
类型 2.3 基础的类型
按基础构造形式分:
条形基础
墙下条基——砖石墙的基础形式 柱下条基——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
独立基础——柱下基础的基本形式
筏形基础——满堂式的板式基础 ,有平板式和梁板式之分
桩基础——多数用于高层建筑或土质不好的情况下 ,由若干 桩来支承一个平台,然后由这个平台托住整个建筑物,叫做桩 承台
基础的埋深
2.3 基 础 的
类型 2.3 基础的类型
按照基础材料和受力特点分:
刚性基础——用刚性材料,如砖、石、素混凝土等制作的基 础,底面宽度扩大受刚性角的限制
非刚性基础——用非刚性材料,如钢筋混凝土制作的基础, 基础宽度的加大不受刚性角的限制
刚性基础的受力、传力特点
刚性角—— 压力分布角, 以α表示
2.3 基 础 的 类型
箱型基础
箱型基础——由钢筋混凝土的底板、顶板和若干纵横墙组成的, 形成空心箱体的整体结构,共同来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
2.4
地
下
室
的
防 潮
2.4 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
和
防
水
1、地下室防潮
地下室防潮是在地下室 外墙外面设置防潮层。其 做法是在外墙外侧先抹 20mm 厚 1∶2.2水泥砂浆 (高出散水 300mm 以上), 然后涂冷底子油一道和热 沥青两道(至散水底),最 后回填隔水层。隔水层材 料北方常采用 2∶8 灰土, 南方常用炉渣,其宽度不 少于 200mm,如图所示。
类型 2.3 基础的类型
按基础构造形式分:
条形基础
墙下条基——砖石墙的基础形式 柱下条基——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
独立基础——柱下基础的基本形式
筏形基础——满堂式的板式基础 ,有平板式和梁板式之分
2.3 基 础 的 类型
梁板式筏形基础
不埋板式基础
片筏基础(满堂基础)
2.3 基 础 的
类型 2.3 基础的类型
2.4 地 下 室 的 防 潮 和 防 水
4)、后浇带
2.5
本
章
小 结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地基与基础的一般概念,基础的类型和分 类以及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等方面内容。
地基分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基础有刚性基础和柔性基 础之分,基础的形式主要有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 基础和箱型基础。
地下室的防潮应注意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的位置, 地下室的防水主要有混凝土自防水、材料防水及人工降 排水,材料防水又有卷材防水、涂膜防水和砂浆防水等 几种形式,这些内容总体上构成了本章的主要内容,是 需要认真学习的。
2.2
基
础 的 埋
置
深 度
2.2
基础的埋置深度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地基土质的 好坏、地下水位的高低、土的冰冻的深度以及新旧建筑物的相 邻交接关系等
深基础——埋置深度大于4m
浅基础——埋置深度小于4m
不埋基础——直接做在地表面上的基础
为了防止冻融时土内所含的水的体积发生变化会对基础造成不 良影响,基础底面应埋在冰冻线(结冰的土层厚度处)以下 200mm
第2章 基础和地下室
学习要求与学习重点
1.学习要求:本章要讲述地基与基础的一般概念,基 础的类型和形式分类以及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等。 2.学习重点:学习本章应掌握地基与基础的一般概念 以及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做法 的
作 用
2.1 基础的作用及其与地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