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教育看中国产品设计的创新实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设计教育看中国产品设计的创新实力
作者:杨晓蕾易晓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9期
摘要:创造性思维是设计的灵魂,工业设计的本质就是创新。
工业设计教育应该要把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文章从国内外工业设计教育的比较,来阐释教育与设计创新的内在联系。
以欧洲设计强国荷兰的设计教学实践课程为例,进行了深入和全面的剖析,希望从中找到对中国设计教育有益的启示,并对产品设计创新带来深刻而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工业设计教育创新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148-02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制造在世界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大。
与中国制造形成反差的是中国创造力的严重滞后,如果从源头来分析,体现在中西方设计教育上的差异性。
或许,正是设计教育的差异,导致未来的中国设计师们在工业产品设计上的原创性不足。
文章试图从教育的角度,探讨中国产品设计中创新的实力问题。
1 中西设计课教学特点分析
1.1 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现存问题
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普遍将设计等同于艺术。
为了更好的完善教育体制,部分高校教师被派送欧洲工业设计强国进行学习,留学归来的教师开始将西方工业设计的基础教学课程和教育模式的方法、直接引入国内,为国内工业设计教育模式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在工业设计教育中,国内所有顶尖的大学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设计教育的基本问题:开创workshop、studio教学模式。
而大学期间一个个相互关联的workshop训练,正是从根本上培养设计师的手段,能改善学生的创意想法,提高其动手能力,完善设计师的技能。
而且,这些年中国纯模仿式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工业设计这门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交叉边缘性学科而言,应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设计的创造能力。
1.2 西方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及特点
西方设计中,德国独树一帜。
德国是工业设计强国,设计教育很好的顺应高速发展的经济需要。
德国的设计教育分为纯艺术和应用艺术两种,工业设计属于应用艺术类,但大多数院校将艺术和技术综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以培养富有严密思维的艺术类人才。
强调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具有良好的理工知识背景,注重结构学、功能学以此来解决实际生活相关产品问题。
德国设计教育的成功让设计成为真正影响和改善社会的事业,工业设计也因此而被整个德国社会尊重和
接受。
德国的设计偏向于理性化,其学生很早就可以在设备齐全的工作室中学习,在导师各类项目中得以实践应用。
这种理性的教育模式培养出优秀的工业设计师。
而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美国的设计教育很具代表性。
美国高等院校中的设计专业基本包括了设计教育的所有科目,是世界上设计教育体系比较完整的国家。
美国的工业设计形式充满了浓郁的商业化气息,同时强调严谨的设计程序和方法,为顺应社会需求,培养务实人才。
1.3 工业设计教育应注重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
国外工业设计教育创造性思维在课程设置上已趋于成熟,教学特点偏重理性严谨;国内则偏重于文化性,对思维的研究更多是与中国文化、传统因素相互联系,对创新思维强调的不够深,落实的不够彻底。
我们唯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此来启发设计思维,发散灵感,触发灵感,诱发灵感,激发灵感,形成整体创造性思维,才能创造出于是中国特色的工业产品新形式。
2 荷兰设计教学中创新性培养
我们以荷兰大学的设计教学为例,诠释西方设计教育的创新性培养环节,以期对中国设计教育及中国产品设计的创新带来一点启发。
2.1 教学特点:分组合作,促进交流
在荷兰工业设计研究生学习中,专业必修课之一“Design & Emotion”,“设计与情感”,是以小组合作方式共同完成的课题,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体会团队合作精神。
在中国大部分的设计课程,由个人单独完成,这种单一模式无论在设计构思阶段还是产品设计的细化深入阶段都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设计本身就是团队力量智慧的精华而非个人活动。
曾经担任奥迪汽车公司和阿尔法.罗密欧汽车公司设计总监的德·西尔瓦(Walter Maria de’Silva)相信:“让不同背景的人相互激荡才能缔造最完美的设计成果”。
由此可见,西方设计课程的分组合作模式教学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2.2 教学内容:优化课题,针对性强
着重于研究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的情感(喜好)趋势,并且得以实践应用于产品设计中。
课程要求每组同学根据飞利浦公司提供的一款现有产品(加湿器),在其内部构件和大小不变的情况下重新设计一款新型产品。
结合其造型工艺,深入研究,总结经验,了解市场需求、消费者的愿望、使用习惯以及提出并解决现有产品所存在的问题。
国外对比而言,教育上与品牌设计公司合作课题更具前瞻性。
2.3 研究方法:问卷调研,数据分析
调研小组从不同类似的上市产品中寻找那些销售较好产品所具有的显性和隐性的特征,确定产品象征元素;同时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去寻求吸引他们眼球和购买欲望的因素。
利用这些现存优势和问题弊端提出可行性方案。
与国内相比,国外网络问卷调查更具高效性。
2.4 教学实践:以就业为导向
在飞利浦公司设计部,学生参观公司的产品加工厂,了解产品生产线,参与飞利浦公司上市产品(加湿器)的改良设计,最终被选用的方案将被飞利浦公司采用并开模生产;为鼓励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被采用方案的学生作品将在阿姆斯特丹展出。
这样企业和学校之间建立起“互赢互利”的合作关系。
3 模拟产品的workshop
3.1 培养计划: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所谓“模拟产品”,即将产品设计最终效果图按一定比例制成仿真模型,其作用是从图纸效果图这样的平面效果转变为立体表达,往往会在仿真模型体上发现图纸上发现不了的问题,以便再次修改方案细节,达到最佳创意效果。
3.2 国内外对比:独立的“Workshop”加工厂
一般来说,在国外设计院校,都有设备完善的“Workshop”,这是专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的模型加工厂,里面有来自德国先进的切割机、打磨机、铣床、线切割机械设备等。
这些设备都将在导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使用,同时厂房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材料:木材、软硬塑料泡沫、砂纸、气枪、ABS板、合金等;先进的设备明显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部分阴模和阳模的一次性成型设备提高了模型的准确度和精细度;不同材料选用为学生设计作品仿真性和环保理念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而在国内,因教学经费、重视程度等原因,装备完善的workshop几乎没有。
所以,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国工业设计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模型室、必备的模型加工设备以及环保材料,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完善我国基本的设计教育体制。
4 中国的设计教育的创新之路
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呈现两种趋势:一种是综合化,一种是多元化。
综合化是世界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找到多元化和综合化的互补和平衡点,这才是未来中国工业设计教育正确的发展方向。
首先,应顺应市场要求,培养务实人才。
面对日趋紧张的就业形式和高速发展的经济需要,工业设计师们应该在毕业后能够尽快进入角色,担当企业设计部分子。
其次,注重多交叉学科培养,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工业设计作为多门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它在企业中通常要与管理部市场营销部、技术开发部、广告策划部等多种学科进行密切合作,为了共创企业利润和体现个人价值,要求设计师必须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学校应采取跨学院开放式选课模式供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共同配合完成工业设计市场调查、市场分析、消费人群、产品定位、产品开发、创新设计、工程分析、材料安全等程序。
再次,应注重培养学生由专业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转化能力。
这一能力是全面而综合的,需要独立分析问题、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需要在实际设计条件下,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实现由专业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转化,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掘。
从形式上看,互动式的教学打破了讲台与课桌的局限,以对话式的方式进行交流式学习,同时,互动性要求授课中时刻有新颖的内容与能够引起争议的话题,激发师生讨论的兴趣。
通过一系列互动式教学,可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5 结语
实际课程要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来反思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践单位的合作、学生能力的发掘等问题,培养复合型人才,并鼓励教师开设跨学科的课程。
从另一方面方面反思学生就业等现实问题,修正高等校院的象牙塔现象,尊重现实社会条件,培养和造就时代所需求的高素质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
以创造性思维的可开发性为前提,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依托,从教育的目的出发,提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塑造宜人的环境、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同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破茧式”课堂概念。
工业设计的发展前景蒸蒸日上,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教育的大势所趋,因此这两者的结合必然会引发一场新的教育改革。
在社会呼唤创新,时代鼓励创新的大风气下,相信工业设计的创新教育道路将会越来越广,前途也会越走越光明。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美国的教育.[Z].http://www,,2001-08-22.
[2] 张福昌.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Z].,2001-02-14.
[3] 邱志涛.艺术设计实践教育的理论探讨.[J].装饰,2001,2:85
[4] 葛鸿雁.走向真正的学分制教学.[J].新美术,2001,3:35~38
[5] 付璐,付黎明.概念车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方法研究.包装工程.[J].2007,28(8):167~16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