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充电电池的参数及物理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综合实践活动
课题名称:常用充电电池的参数及物理意义研究
研究时间:2018.4.1——2018.5.15
学校班级:桐乡第二中学
102班( 3人);110班( 3人)
指导老师:梁瑞霞
课题成员:杨宇杰(组长、第一执笔人)
成员:张成灯陈林光周天培夏明龙汤奇栋
常用充电电池的参数及物理意义研究报告
【摘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认识常用充电电池的性能参数,了解这些参数代表的物理意义,掌握正确使用充电电池的方法,能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提升环保意识。

并在此过程中掌握一般的研究方法,提高收集和整合资料的能力,学会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等。

【关键词】充电电池、容量
电池是一种把化学能、内能、光能、原子能等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化学电池按照工作性质可分为一次电池(原电池)和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

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人们每天都能与电池打交道,如随身听、电动玩具、钟表、遥控器、汽车摩托车的蓄电池等等。

电池如此常见,你们有认真观察过电池的销售包装都有哪些参数吗?这些参数都代表什么意思?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电池的性能参数及物理意义吧。

一、电池的发展历史
1746年,荷兰莱顿大学的马森布罗克在发明了收集
电荷的“莱顿瓶”。

他在做电学实验时,无意中把一个
带了电的钉子掉进玻璃瓶里,当他一只手拿起桌上的瓶子,另一只手刚碰到钉子时,突然感到有一种电击式的振动。

于是,他又照着刚才的样子重复了好几次,而每次的实验结果都和第一次一样,于是他非常高兴地得到一个结论:把带电的物体放在玻璃瓶子里,电就不会跑掉,这样就可把电储存起来。

1780年,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Luigi Galvani
)在做青蛙解剖时,两
手分别拿着不同的金属器械,无意中同时碰在青蛙的大腿上,青蛙腿部的肌肉立刻抽搐了一下,仿佛受到电流的刺激,而如果只用一种金属器械去触动青蛙,就无此种反应。

伽伐尼认为,出现这种现像是因为动物躯体内部产生的一种电,他称之为“生物电”。

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锡板
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


是,他就把许多锌片与银片之间垫上浸透盐水的绒布或纸
片,平叠起来。

用手触摸两端时,会感到强烈的电流刺激。

伏特用这种方法成功地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
特电堆”。

这个“伏特电堆”实际上就是串联的电池组。

它成为早期电学实验,电报机的电力来源。

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伏特电堆”进行了改良。

他使用稀硫酸作电解液,解决了电池极化问题,制造出第一个不极化,能保持平衡电流的锌─铜电池此后,这些电池都存在电压随着使用时间延长而下降的问题。

当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电压下降时,可以给他通以反向电流,使电池电压回升。

因为这种电池能充电,可以反复使用,所以称它为“蓄电池”。

1860年,法国的雷克兰士(GeorgeLeclanche )还发明了世界广受使用的电池(碳锌电池)的前身。

它的负极是锌和汞的
合金棒,而它的正极是以一个多孔的杯子盛装着
碾碎的二氧化锰和碳的混合物。

在此混合物中插
有一根碳棒作为电流收集器。

负极棒和正极杯都
被浸在作为电解液的氯化铵溶液中。

此系统被称
为“湿电池”。

雷克兰士制造的电池虽然简陋但却便宜,所以一直到1880年才被改进的“干电池”取代。

负极被改进成锌罐(即电池的外壳),电解液变为糊状而非液体,基本上这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碳锌电池。

1887年,英国人赫勒森发明了最早的干电池。

干电池的电解液为糊状,不会溢漏,便于携带,因此获得了广泛应用。

1890年爱迪生(Thomas Edison)发明可充电铁镍电池。

二、充电电池的种类
1、根据所用材料不同,充电电池可分为四种:镍镉、镍氢、锂离子、铅蓄、铁锂。

镍镉电池:正极板上的活性物为氧化镍粉,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为氧化镉粉,电解液通常用氢氧化钾溶液。

镍金属氢电池:正极板材料为氧化镍粉,负极板材料为吸氢合金,电解液氢氧化钾溶液。

锂离子电池:LiCoO2复合金属氧化物在铝板上形成阳极,用锂碳化合物在铜板形成阴极,极板间有亚微米级微孔的聚烯烃薄膜隔板,电解液为有机溶剂。

铅酸蓄电池: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为海绵状纯铅,电解液为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

(1)镉是有毒的,因而镍镉电池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众多的缺点使得镍镉电池已基本被淘汰出数码设备电池的应用范围。

(2)镍氢电池目前国产5号电池最高容量是3000mAh左右。

(3)锂离子电池重量比镍氢电池轻30%~40%,容量高出镍氢电池60%以上。

但是不耐过充,如果过充会造成温度过高而破坏结构,引起爆炸。

(4)锂聚合物电池,锂电的改良型,没有电池液,而改用聚合物电解质,可以做成各种形状,比锂电池稳定。

(5)铅酸电池,就是一般车用电瓶(它是以6个2V串联成12V的),免加水的电池使用寿命长达10年,但体积和容量是最大的。

2、根据体积大小,电池型号分类如下:
三、充电电池的性能参数
1、电动势和内阻
电池不放电时,电池两极之间的电位差被称为开路电压,也称为电池的电动势。

电池的开路电压,会依电池正、负极与电解液的材料而异,如果电池正、负极的材料完全一样,那么不管电池的体积有多大,几何结构如何变化,其开
路电压都一样的。

电池包装铭牌上的电压指的是电池的电动势,及开路电压。

终止电压:指电池放电时,电压下降到电池不宜再继续放电的最低工作电压值。

根据不同的电池类型及不同的放电条件,电池放电的终止电压也不相同。

规定终止电压放一般都要随放电电流的增大而减少。

电池的内阻是指电流通过电池内部时受到的阻力。

它直接影响电池的工作电压,工作电流,输出的能量和功率,对于电池来说,其内阻越小越好。

【探究】充电电池包装上电压是 1.2V,指的是电池的电动势。

测量一节刚充好电的电池和一节“没电”的充电电池,电池两端电压分别是多少?
【结论】充好电的电池两端电压为_____v;“没电”的电池两端电压为_____v。

【原因分析】由于内阻的存在,电池的工作电压总是小于电池的电动势或开路电压。

电池的内阻不是常数,在充放电过程中随时间不断变化(逐渐变大),这是因为活性物质的组成,电解液的浓度和温度都在不断的改变。

2、容量
电池容量是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它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放电率、温度、终止电压等)电池放出的电量,即电池的容量,通常以安培·小时为单位(简称,以A·H表示,1A·h=3600C)。

电池容量=放电电流I(恒流)×放电时间T 。

例如:充电电池的额定容量为1000mAh时,即表示以1000mA放电时间可持续1小时,如以200mA放电时间可持续5小时。

以1.2V、800 mA·h镍氢电池为例,采取40mA(20小时)的放电电流它的放电终止电压一般设定在1.15v;采取80 mA(10小时)的放电电流则它的放电终止电压就要设定在1.10v了。

【探究】一节充电电池充好电后,多长时间放完电?
【探究】一节充电电池放完电后,多长时间能充满电?
3、其它参数与性能
(1)放电深度:在电池使用过程中,电池放出的容量占其额定容量的百分比,称为放电深度。

放电深度的高低和二次电池的充电寿命有很深的关系,当二次电池的放电深度越深,其充电寿命就越短,因此在使用时应尽量避免深度放电。

过度放电:电池若是在放电过程中,超过电池放电的终止电压值,还继续放电时就可能会造成电池内压升高,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可逆性遭到损坏,使电池的容量产生明显减少。

过度充电:在充电过程中电池的电压会随著储存电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当电池储存的电量达到饱和电极材料无法继续充电时,若继续充电则电解液会起电解,并且在阳极产生氧气,在阴极产生氢气,如此会在密封的电池内部造成内部压力上升,会对电池内部结构造成破坏,像这种现象称之为过度充电。

(2)能量密度:电池的平均单位体积或质量所释放出的电能。

一般在相同体积下,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镍镉电池的 2.5倍,是镍氢电池的 1.8倍,因此在电池容量相等的情况下,锂离子电池就会比镍镉、镍氢电池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3)自我放电:电池不管在有无被使用的状态下,由于各种原因,都会引起其电量损失的现象。

若是以一个月为单位来计算的话,锂离子电池自我放电约是1%-2%、镍氢电池自我放电约3%-5%。

(4)循环寿命充电电池在反复充放电使用下,电池容量会逐渐下降到初期容量的60%-80%。

(5)记忆效应: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会在电池极板上产生许多小气泡,时间一久,这些气泡会减少电池极板的面积,也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

四、充电电池的使用和维护
1、使用非智能的充电器一定要控制充电时间,充电时间=电池容量除充电器的充电电流乘1.2倍,过度充电会造成电池寿命缩短。

2、镍氢充电电池一使用完最好立即充电,不要等待与其他电池一起充电,放完电的电池存放容易造成电池过放电造成极板短路,造成电池永久损坏。

3、电池长期不用,应将充电电池从电器上取下,将电池充满电,装入电池盒中,并保持每年至少充电一次。

新电池或者长期不用的充电电池,初使用容量不足是正常的,一般的条件下只要经过3-5次循环充放电使用即可恢复容量。

4、在使用充电电池时,建议最好将一对同品牌、同容量、同年终奖的电池用于同一种设备上,并将它们一同充电。

最好不要混用不同品牌和容量的电池。

这是因为市面上大多充电器出于成本和体积的考虑,并不对单个电池独立充电、独立控制的,而是将两个电池串联后再接入同一组充电和控制回路中。

这样串联的两个电池的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都是一样的,一旦串联的两个电池容量不同,或电池内的剩余电量有差异的话,其中容量较小的或剩余电量较多的电池必然先充满电。

这样由于另一支电池尚未充满,充电器将继续对电池组充电,这就必然导致先充满电的那支电池过充,发热量剧增,从而损坏电池,严重的甚至发生爆炸。

5、镍镉和镍氢电池的记忆效应不容忽视,电池容量随充放电次数的增加而减小。

尤其是当它们使用于耗电量较大的DC或相机伴侣时,当电池还有大量的残余电能时,其输出电量已无法满足设备的要求。

残余电量的累积,将增加电池的记忆效应。

要减小电池的记忆效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充电电池进行放电。

对电池放电也是有一定技巧的。

首先,绝对不能使用短路电池正负极或采用大电流的方法放电。

因为充电电池内电阻小,短路时将产生非常大的电流从而可能损坏电池的电极,造成电池损坏。

同时,大电流放电也会产生大量热量,可能损坏电池。

建议将电池放入用电量较小的设备中进行自然放电,如
MP3或者收音机。

当这些设备无法正常开机或使用时,放电也就差不多了。

这样既不会过度放电,也避免了大电流放电造成的损坏。

6、按充电的速度,充电器可以分为慢速充电器和快速充电器。

慢速充电器和快速充电器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界限,而是和使用的充电器及充电电池的容量有关。

如一节标称容量C=500mAH的电池,它的建议充电电流为50mA;又如一节标称容量C=1300mAH的电池,它的建议充电电流为130mA。

在充电时,充电电流小于0.1C时,为涓流充电。

充电电池为0.1到 0.2C时,为慢速充电。

充电电流大于0.2C小于0.8C时为快速充电,而当充电电流大于0.8C时为超高速充电。

即200mA电流,对于800mAh 的电池,其充电电流为0.25C,为快速充电,对于1600mAh的充电电池,其充电电流为0.125C,刚为慢速充电。

五、充电电池的发展前景
电池业是中国的重点产业之一,有着良好发展前景。

二十一世纪的电池具有大容量、高功率、长寿命、无污染、安全可靠轻便
的特点,是高科技、高产出、高利润、高创汇产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资讯产业蓬勃发展,在迈入电
子、资讯、通讯的“3C”时代后,电子产品朝着“短、
小、轻、薄”的趋势发展,作为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
电池,其重要性也越来越显著。

欧美国家已开始开发一种新的可充电电池,叫镍锌AA电池(Ni-Zn电池)。

将充电电池与充电装置融合在一起,成为新一代充电电池设计的发展趋势。

usb电池将标准的usb接口内置在充电电池内,使用方便,成为未来电池发展的亮点。

将usb接口和电芯融合再分离,usb花园将充电电池的研发推上一个新台阶。

这一种usb电池可以更换电芯,在电池循环使用多次后,处理时减少电子垃圾,符合环保型社会产品的设计要求,是新能源的热点。

【参考文献】
[1]孙华明.充电电池基本知识及应用维护,电脑知识与技术,2004
[2]电池发展小史.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05-11-10
[3]陈子聪.家庭电子.1998第6期P21-21
[4]陈贻麟.干电池.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