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
钱梦龙的语文导读
4.复读式。 综合阅读评价训练。以知识归类 为目的的复读,以比较异同为目的的复读, 以发现规律为目的的复读。
1.以学生为主体。就必须把获得知识的主动 权教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教学过 程中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地位,使学 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2.以教师为主导。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的作用是“导”而不是“灌”或“牵”。 主导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⑴做整个教学 过程的组织者。⑵做学生求知过程的启发 者。⑶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⑷做知识的 传授者。主导就是因势利导,导的条件是 “势”,即学生的心里特点,学习实际, 思维走向等。
(三)、钱梦龙运用的四种基本课式 1、自读式。 以学生独立操作为主的阅读形 式。具体步骤:认读感知,辨体析题,定 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 2、教读式。 教会学生自读的阅读训练形式。 确定“教”的重点,讲究“问”的艺术, 提高“讲”的质量。 3、练习式。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促进学习的 迁移。以记诵为主的练习,以消化为主的 练习,以应用知识为主的练习。理解知识, 举一反三。
三、钱梦龙的语文导读艺术
(一)、革新传统的学生观。1.学生是具有 主观能动性,有认知潜能的活生生的人。 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要保护学生的自 尊心。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要对程度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 教学思路要有新鲜感,要会营造问题情境。 3.培养学生成为独立思考、具有自学能力的 人。
(二)革新传统的教学观。 1.培养自学习惯。制定训练规程。(认读感 知,辨体析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 述整理)培养习惯,形成能力。 2.提高训练力度。对于重点课文,要提高训 练力度。《孔乙己》 3.讲究训练的艺术。钱梦龙的导读课的主要 特点是指导学生的能力训练。主要体现在 以下三个方面:⑴巧妙的“课头”设计。 ⑵激发学生质疑、解疑的乐趣。⑶针对不 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训练要求。
钱梦龙的“导读派”教学方法-精品文档
钱梦龙的“导读派”教学方法“导读派”是针对语文教学长期沿袭的“讲读”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导”指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读”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导”和“读”构成“师生互动”。
导读派教学法的创立者是钱梦龙,其代表人物还有蔡澄清。
1985年,钱老师的著作《语文导读法探索》出版,标志着一个新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形成。
钱梦龙老师系统阐述导读法教育理论主骨架――“三主四式”。
三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
“四式”即循序展开的四种课式:自读课、教读课、练习课、复读课。
针对传统的讲读教学模式,钱梦龙老师创新性地提出了导读教学模式:指导思想“三主”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
“三主”,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
“以学生为主体”,即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的地位和极大的认识潜能的实践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发挥主体作用,获得“发现真理”的主动权,而且在个性的全面发展以至世界观的形成上,同样必须由主体来实现。
“以教师为主导”,即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而教师的领导、支配作用,只有通过“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导之有方,学生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
“以训练为主线”,即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进入“训过程”,二者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而这种以师生双向活动为特征的训练,贯彻于教学的过程,成为“主线”,其他的教学措施都是服从于训练并为之服务的。
主体、主导、主线,是诸多教学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和谐统一。
钱梦龙指出:“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善导”;而学生的“善学”与教师的“善导”都必须通过“善练”的科学序列才能实现,所以说“训练为主线”是“主体”与“主导”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
结构形态“基本式”为导读教学的结构形态。
“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一、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简介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提出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中,三主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它是导读教学法的指导思想。
以学一、"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简介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提出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中,"三主";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它是导读教学法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即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的地位和极大的认识潜能的实践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发挥主体作用。
"以教师为主导";,即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而教师的领导、支配作用,只有通过"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导之有方,学生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
"以训练为主线";,即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进入"训的过程";,二者才能达到和谐统一。
钱梦龙老师指出,"以学生为主导";,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学生"善学";;"以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
四式教学法则包括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它是落实"三主";教学理念的教学结构形式。
从理论上来讲", 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 教学思想正确揭示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诸要素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了主客体辩证统一的内在逻辑,在强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没有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钱老师认为,教与学是互为前提、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
教学活动应把学生的认识活动作为着眼点,确认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主体。
关照语文导读教学的创造性价值--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的实践价值
生 习得 知识 有选 择 的巩 固与 提 高
以钱 梦 龙 老 师 《 论 雷 峰 塔 的倒 掉 》 的 教 学 片 段 为
例。
学 生 只 是被 动 接 收 知 识 的 格 局 .促 就 了 学 生 成 为 主 动 的 求知 者 . 促 就 了语 文教 学 活 动 中师 生 双 方 的互 动 . 促 就 了 语 文教 学 由教 师 中心 向 学 生 中 心 的 转 移 钱梦龙于 l 9世纪 8 0年 代提 出 的 “ 三 主” 理 论 为 语 文“ 三 主四式” 导 读 法 搭 建 了基 本 的 理 论 构 架 . “ 三 主” 即“ 学 生 为 主体 , 教师为主导 , 训练为主线 ” 。 如果说 “ 三 主” 是 钱 梦 龙 所 创 导读 法 的灵 魂 . 那么“ 四式 ” 便 是 其 躯 体。 “ 四式” 具体 为 : “ 自读 式 、 教读 式 、 练 习式 、 复读式” ,
教 学 大 参 考 . 名 师 研 究 l I l l
语 文 是 什么 ? “ 语文就是思想 。 语 文就 是 生 活 . 语 文 就是你这个人 。 ” 这 是 孔 庆 东 教 授 说 的 语 文 教 学 是 什 么? 李镇西 、 魏志渊 、 王 开 东 用他 们 的课 堂 告 诉 我 . 语 文 是四种不 同的语文阅读 教学模式 ( ‘ . 三主 四式” 导 读 法
生 阅 读 能 力 的 个 别 差 异 .还 能 由此 通 过 不 同学 习 能 力 阶 段 的 学 生提 出 的 问题 在 “ 教读” 的 解 决 过 程 中对 全 体 同 学进 行 能 力 的 共 同提 高 . 有 效 地 提 高 了教 学 的 效 率
更 不 用 说在 “ 练 习式 ” 与“ 复读式 ” 中基 于 学 生 学 情 对 学
浅谈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教育思想当今的意义
浅谈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教育思想当今的意义作者:冯雯王丽莹来源:《人间》2016年第27期摘要:自从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以来,回顾中国近百年来的语文教育史,不禁感概课改所带带来语文教育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这些变化离不开语文教育家们的刻苦钻研和语文教师们的辛勤耕耘。
然而,任何丰硕的研究成果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总结和吸收前人的经验结果得出来的。
就在上个世纪的语文教育界涌现了一批杰出的语文教育家,他们中的一些人对语文教育理论进行开创性研究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他们中的另一些人重在教学实践领域踏实工作,将先进的教育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并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摸索出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
然而,在语文教育界真正能在理论研究和实际教学中均取得较大成就并产生深远影响的人却为数不多。
钱梦龙老师正是这中间的一员。
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23-01钱梦龙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界的研究型教师,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既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又为我们教学的前进与发展提供了方向。
随着新课改不断地推行,大家对钱梦龙语文教育思想进行了多次的讨论,然而争论过后我们会发现他教育思想的好多地方与我们的实际教学都是很切合的。
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最大实际将其引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让这种先进思想最大限度的指导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在我看来,研究钱梦龙老师的教育思想不能仅仅立足于他的教学经验。
其根本应该将钱梦龙老师对语文教学的研究以及得出的教育思想置身于中国近百年来的语文教育的改革中去,他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透过他的理论反映出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以他独创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来谈谈其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以及实践价值。
一、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内涵(一)关于“三主”。
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_1
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一)关于“三主”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在长期的语文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指导思想。
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也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身阅读,自求理解,自致其知,从而根本改变教学中单纯由教师灌输知识、越俎代庖的教法。
教师为主导,就是在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活动方式主要是“导”。
导,指引导、指导、辅导、因势利导;也就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流程、学习心理,正确地引导学生由未知达到已知的此岸。
训练为主线,这是教学过程中确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后的必定归宿。
语文作为工具学科,也必需把训练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线索——学生的知识在训练中获得,能力在训练中培养,智力在训练中发展;“主体”和“主导”的关系,也只有在一个组织得很好的训练过程中才干得到和谐的、辩证的统一。
这里说的训练,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以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读、听、说、写训练,不是指做习题(做习题仅仅是训练的一种方式)。
“主体”、“主导”、“主线”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概括:“学生为主体”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基点,“教师为主导”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而“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又辩证地统一在一个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之中。
综观许多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凡卓有效果的公开课教案,无不体现着“三主”的教学思想。
(二)关于“四式”“三主”思想体现在“自读、教读、作业,复读”的四种基本课式之中。
钱老师把他的以“三主”为指导思想,“四式”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构思统称做“导读”。
“导读”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阅读教学体系。
在此体系中,“以学生为主体”是前提,“以教师为主导”是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必定表示为训练形式。
实践证明:自读课、教读课、作业课、复读课是较为合理的基本课式。
如何将导读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以钱梦龙的《愚公移山》为例
第 32 卷 第 5 期2019 年 5 月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Vol.32 No.5Mar.2019如何将导读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以钱梦龙的《愚公移山》为例盛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摘 要:钱梦龙先生的导读法在语文教育界可谓是家喻户晓,他提出的导读法不仅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还纠正了在教学方面的不足,对后世语文教育事业影响极大。
《愚公移山》这个教学课例也是钱梦龙先生导读法的典型代表课,然而只是知道这种教学方法是不够的,要学会把它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让自己的教学能够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钱梦龙;导读法;愚公移山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097(2019)05-0074-03How to Apply Reading Guidance to Self-teaching——A Case Study of Qian Menglong’s “Yu Gong Yi Shan”SHENG Hong(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 China)Abstract: Mr. Qian Menglong's method of reading guidance was well known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education. His method of reading guidance not onl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Chinese teaching, but also corrected the shortcomings in teaching, which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cause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future generations. "Yugong Moving Mountains" was also a typical example of Mr. Qian Menglong's reading guidance. However, it was not enough to know this teaching method. We should learn to apply it to our own teaching so as to make our teaching a higher level.Keywords: Qian Menglong; Guide Reading; Yu Gong Moving Mountains0 引言导读法主要是指三主四式,三主包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指导思想;四式包括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的教学模式。
关于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探讨
关于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探讨作者:邓苑如来源:《文学教育》 2019年第21期邓苑如内容摘要:自新课改以来,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教学价值在当今提倡素质教学的时代逐步得到肯定,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导读法带来的新问题对语文教学产生了一定的阻碍,而若导读法能与诗意语文教学结合运用,便能使之扬长避短,呈现优质的语文教学课堂。
因此,揭示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对认识优质语文课堂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探讨意义。
关键词:钱梦龙导读法死海不死谈骨气语文教学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内涵是: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个基本理念的指引下,从“自读、教读、复读、作业”的四方面的实际操作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
基于导读法与传统“注入式”教学大不相同,导读法对语文课堂的着重点不再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而是站在学习者这一新颖独特的角度上,使得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在新课改后,其独特的魅力逐渐凸显,同时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将从导读法在教学上的突破、导读法带来的新问题以及导读法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对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以下简称为“导读法”)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导读法在教学上的新突破导读法在当代众多语文教学流派不断更换的浪潮中仍能驻足,自然有其独特的魅力。
1961年叶圣陶先生在写给语文老师的一封信中提及:“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
其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育之成功。
”这与导读法的“三主”理念十分契合,而导读法更把它实打实地运用下来,并为语文课堂教学呈现了一节节典型的课例。
究竟导读法有哪般魅力长久不息地吸引着一线教师?首先,在于导读法的主体突破。
当下语文教学广受推举的一点在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这一点,正是来源于导读法的“三主”。
事实上,传统课堂常用讲授法,老师一味讲诉大量的知识,学生因而形成无法迁移的惰性知识。
“三主四式”导读法融入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初探
“三主四式”导读法融入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初探摘要: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难题,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误入无视学生主体地位和重“言”轻“文”的误区。
本论文试图通过将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融入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以期能给高中语文教师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三主四式;文言文教学;策略高中选入的文言文篇目都是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代表作,教师教好文言文,学生学好文言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趣味。
但在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导致文言文教学效果不佳。
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虽然没有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形成完整的体系,但是他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相契合,其“自读、教读、复读、练习”的基本模式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高中文言文课堂“一言堂”的现状,为高效率的文言文课堂提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1.“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基本内涵(一)“三主”的教学理念钱梦龙老师提出的“三主”中“以学生为主体”即要让学生在教学环节中主动去探究知识,把学生真正的当成认识和发展的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即让教师在课堂上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好“导游”的角色,通过一些任务引导点拨学生获取真知。
“以训练为主线”即让训练成为课堂的“主线”。
在完成一定知识学习后,老师要趁热打铁给学生布置一定的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并学会拓展应用。
[1](二)“四式”的教学基本式“四式”是“三主”教学理念在教学形式上的体现。
“自读式”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独立阅读能力的阅读活动,或是教师先教后读,或是学生先自读后教,或是教师边教学生边读,是一种带有目标的阅读。
“教读式”即教师在一定的方法和原则下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活动,最终使学生达到不需要再教的状态。
“复读式”即教师按照某一标准将已学过的课文组成一个单元,让学生进行群文比较阅读,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成。
关照语文导读教学的创造性价值——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的实践价值
创造性价值
——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的
实践价值 画高 燕
结合起来。“自读”模式的设计。打破了以往语文课堂中 将所有学生归于同一教学起点的弊端。不仅照顾了学 生阅读能力的个别差异.还能由此通过不同学习能力 阶段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教读”的解决过程中对全体 同学进行能力的共同提高.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更不用说在“练习式”与。复读式”中基于学生学情对学 生习得知识有选择的巩固与提高。 以钱梦龙老师<论雷峰塔的倒掉>的教学片段为
111l攀
是四种不同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三主四式”导读法 的具体内容可参见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理论设计和 结构模式)一文)。“三主四式”导读法拥有科学的理论 构架以及实践构架.但在具体的操作中需要教师发挥 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这种教学模式虽创 立于新课程改革之前.但至今还具有极高的实践价值。
(学生看书后不少人举手)
的中心句,我们叫它“文眼”。读这样含意深刻的文章, 只要找到了文眼.就是抓到了中心思想。也就基本上读 懂了文章。同学们很会读文章。同你们讨论问题,我感 到很愉快。现在讨论2号卡片。 生:(读2号卡片)从本文的标题看,是议论文。但 跟过去学过的议论文不同.写得有些杂乱.究竟是什么 文体? 师:他说鲁迅的文章有些杂乱。你们说呢? 生:杂乱。不杂乱。(议论纷纷) 师:请起来说。(请意见不同的同学分别发表看法)
例。
“三主四式”导读法是钱梦龙于1982年针对在语 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讲读”教学模式提出并不断发 展、完善的一种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它有着明确的科学 内涵:一导’。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引导、辅 导、因势利导;‘读’,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 践。”导读教学改变了语文“讲读”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只是被动接收知识的格局.促就了学生成为主动 的求知者.促就了语文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的互动。促 就了语文教学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移。 钱梦龙于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三主”理论为语 文“三主四式”导读法搭建了基本的理论构架.“三主” 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如果说“三 主”是钱梦龙所创导读法的灵魂.那么“四式”便是其躯 体。“四式”具体为:“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
语文导读教学法
高校课堂模式之一------语文导读教学法语文导读法——钱梦龙的教学法。
这种教法以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为理论设计的基点,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为主要目标,“三主”和“四式”构成语文导读法的整体构思。
“三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
“三主”这一理论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外化为相对应教学结构模式即“四式”,包括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
语文导读法的基本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学生为主体:要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确认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发展潜能的活生生的人。
简言之,就是要站在学生“学”的立场上,考虑自己“教什么”和“怎样教”。
教师为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为组织作用、启发作用、激励作用、授业作用。
训练为主线:“训”指教师的指导、引导;“练“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操作。
语文导读法的操作方法: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
自读式:学生自主阅读的实践。
怎样为学生的自读定“格”?1、认读感知:初读课文获得初步的印象,同时理解并积累生字新词,并借助词典理解它们在课文语境中的含义。
2、辨体解题:对文章从内容到形式特点进行正确辨别,解析文章的标题。
3、定向问答:要求学生就课文从三个方面依次发问并自答:1文章写了什么?(对文章内容的审视)2怎样写的?(对文章表达方式、结构、语言的探究)3为什么这样写?(对作者构思意图和思路的揣摩)4、深思质疑:更深层面的解读思考探究。
5、复述整理:回忆、概述文章的内容、主旨、形式等等,从已知中筛取最重要的信息,而且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把阅读过程中零星的体会从头梳理一遍,或分类归纳,使之条理化、清晰化。
教读式:教学生读。
教读的原则:能级相应与适度超前:就是教师的“教”必须与学生读的能级相适应,在“能级相应”的基础上,教读的要求可以稍稍高于学生实际所处的能级。
教读的基本方法:随机指点。
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
关于钱梦龙“导读法”的几点思考
关于钱梦龙“导读法”的几点思考作者:王娜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4年第07期自从钱梦龙先生提出以“三主”为指导思想、以“四式”为教学模式的语文“导读法”以来,围绕“导读法”的研究就从未停歇。
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围绕“导读法”的理论研究;二是对钱梦龙经典课例的分析;三是体现导读思想的教学访谈。
从语文学科自身性质来看,课堂实践是教学理念的“试金石”。
“导读法”能否真正为教师所掌握,还有待于在课堂教学中的操作和运用。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论述钱梦龙“导读法”的阅读流程及其操作要求,可以为课堂“导读法”的运用提供一些有益的见解。
一、“导读法”的理论思考新课标和课程改革都强调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与“导读法”“以学生为主体”相契合,“合作”也体现在“导读法”的师生互动过程之中。
“以训练为主线”以及“导读法”阅读流程的“五步”也包含探究质疑的思想。
“导读法”立足于教会学生自学,与新课标强调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相沟通,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
“导读法”全称为“‘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由钱梦龙先生提出。
它是以“三主”为指导思想,以“四式”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构思系统。
“三主”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四式”即“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是“三主”的理论设计在操作层面的体现。
“导读法”提出之前,语文课堂教学以传统的“讲读法”为主。
很多语文课上的“讲读法”,已成为“满堂灌”和“注入式”的代名词。
从“讲读”到“导读”的改变,不仅仅体现在一个“导”字上。
“导读法”既改变了以单向的“授—受”为格局的教学过程,又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实现由被动灌输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钱梦龙老师的“认读感知——辨体析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构成了“由表及里,由里及表,表里反复”的一串基本动作,目的是教会学生自学,提高阅读能力。
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
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
谭惟翰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年(卷),期】1989()7
【摘要】一、关于“三生”。
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指导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究竟是以教师为主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抑或二者都为主客体,这是迄今为止尚有争论的问题。
钱老师有自己的观点:”处在同一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有其两重性,是互为主客体的。
但是,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最终是以学生的认识岁归宿的,因此在确认谁是主体的时候,主要应该把目光投向学生。
【总页数】3页(P11-13)
【关键词】钱梦龙;教学指导;认识过程;教学过程;辩证关系;三式;基训;迁回;公谨;善导
【作者】谭惟翰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浅谈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教育思想当今的意义 [J], 冯雯;王丽莹
2.关照语文导读教学的创造性价值——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的实践价值 [J],
高燕
3.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 [J], 无
4.关于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探讨 [J], 邓苑如
5.关于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探讨 [J], 邓苑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教育思想浅析
知识文库 第23期168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教育思想浅析谢艳艳钱梦龙老师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改革家,是语文学界的领军人物,其依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三主四式”的教学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由“三主”的教育理念和“四式”教学基本式构成的。
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反映出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这种教学方法使其课堂大放异彩,受到空前好评。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他独创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
1 “三主”教育理念“三主”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
“三主”,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
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是教学环节的主导,而使二者达到和谐统一的是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的训练。
1.1 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钱梦龙在教学过程中就处处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只有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时,教学才可能取得成效,因此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这一点的提出真正落实了新课程标准的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
1.2 教师为主导 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体,但这并不表示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肆意发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这就是说,钱梦龙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还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有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才能不让学生过度控制语文课堂,让课堂成为一盘散沙。
但主导不是权威,教师的主导地位只能通过“导”而不是“牵”或其他方式来实现。
换言之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流程、学习心理,正确地引导学生由未知达到已知的彼岸。
1.3 训练为主线“以训练为主线”,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进入“训练”序列,两者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
真正的训练是老师对于一篇课文应着重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学生尽力自己理解。
语文名师钱梦龙研究
凡感情充沛、文辞优美的课文,适合于用饱满感
情的朗读法或“美读法”,吟咏品味;凡长于思辨 或说明的,则用视读法,边读边思考。 教学生看书,就要教会学生用眼睛扫描,捕捉文 字群——一个词(不是字)、一个词组、一个短句, 甚至一个较长的句子。
理性的顺序。然而,学生的认识无论怎样浓
缩、怎样变通,总离不开“实践”这个基点。
教学的内容是一篇篇文章,因此学生 的认识对象不仅仅是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 而且也是这些被选作教材的文章自身。这样 的认识对象,决定了学生在语文课上的实践 就是“读”这些文章。
基本式:自读式、教读式、作业式。
所谓基本式。意即“基本有式”,但又不是固 定不变的程式。“自读”是从自学衍生的词,“教 读”则是对应自读而提出的。学生在语文课上的主 要实践方式是“读”文章,那么着眼于学生“自己 读文章”的实践方式理应叫做“自读”。教师的职 责自然就是“教会”学生“自读”,故谓之“教 读”。“作业式”则是在学生对课文的认识过程基 本完成以后的一次消化、运用知识的过程,从认识
以达到进一步消化、巩固知识和实现
知识和迁移知识的目的。“自读——教读—
—作业”正好符合“实践——认识——再实 践”的认识过程。
“三主”:半生求索的顿悟
通过对比教学实验,理出三点认识: (一)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教师的 讲深讲透,也不在教师对学生的练习做过细的指 导。 学生总是认识的主体,他的认识活动只能通过 他自己的头脑进行,旁人是代替不了的。
为了充分展示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
一、关于“三主”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指导思想。
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也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阅读,自求理解,自致其知,从而根本改变教学中单纯由教师灌输知识、越俎代庖的教法。
教师为主导,就是在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活动方式主要是“导”。
导,指引导、指导、辅导、因势利导;也就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流程、学习心理,正确地引导学生由未知达到已知的彼岸。
训练为主线,这是教学过程中确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后的必然归宿。
语文作为工具学科,也必须把训练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线索——学生的知识在训练中获得,能力在训练中培养,智力在训练中发展;“主体”和“主导”的关系,也只有在一个组织得很好的训练过程中才能得到和谐的、辩证的统一。
这里说的训练,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以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读、听、说、写训练,不是指做习题(做习题仅仅是训练的一种方式)。
“主体”、“主导”、“主线”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概括:“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点,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保障,着眼于“善导”;而“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又辩证地统一在一个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之中,学生的“善学”与学生的“善导”都必须通过“善练”的科学序列才能实现,所以说“训练为主线”是“主体”与“主导”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
综观许多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凡卓有成效的教学设计,无不体现着“三主”的教学思想。
主体、主导、主线,是诸教学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和谐统一。
二、关于“四式”
“三主”思想体现在“自读、教读、作业,复读”的四种基本课式之中。
钱老师把他的以“三主”为指导思想,“四式”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构思统称做“导读”。
“导读”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阅读教学体系。
在此体系中,“以学生为主体”是前提,“以教师为主导”是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必然表现为训练形式。
实践证明:自读课、教读课、作业课、复读课是较为合理的基本课式。
“四式”实际上是四种不同的训练形式,是指四种“课型”。
(一)自读课(自读式)
“自读式”,它不同于“预习”,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训练形式,着眼于有计划地培养自读能力。
自读,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过程,不是学生随心所欲的自由阅读。
分六步走,名曰:“六步自读法”:
1.认读。
朗读课文,框出生字新词,自查字典、词典解决。
2.辨体。
辨明文章的体裁,从而根据不同体裁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自读方法。
3.审题。
审明题目的语言结构、含义和作者命题的意图,并点出“题眼”。
4.发问。
可就关于文章内容、关于文章表现形式、关于作者构思意图分别提出“什么”、“怎样”、“为什么”几个问题,自问自答,逐步理解文章。
5.质疑。
要求学生思前顾后,统观全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有疑而问,也可以无疑而问,“于无疑处生疑”。
6.评析。
经过充分消化,就文章的某一方面突出的特点做出评论或分析。
(二)教读课(教读式)
教读课是学生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阅读训练。
与自读课相比,两者同样体现着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在教读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明显加强。
教读必须和自读结合进行。
结合的方式:一是先读后教,即在自读的基础上,教师收集、分析学生自读所给予的信息,就学生的疑难和课文的重点,有的放矢地给以启发、指导;二是先教后读,即先教读,后自读,难度较大或背景复杂的课文多采用这种方式。
但在学生自读以后,还需进一步教读,最后仍然落实在学生自读能力的提高上;三是边读边教或边教边读。
钱老师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说,要提高教读的实效,除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外,还得掌握各种启发思维的手段,值得重视的有三点:
1.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启发其推旧知新;
2.善于发问,巧设情境;
3.选准知识与智能的结合点。
(三)作业课(练习式)
“练习式”,是指学生在学习新课以后,完成一定的口头或书面作业。
其目的是为加深对新课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也是为了促进知识的迁移。
作业设计应以加深理解知识为主,同时还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根据不同的要求,作业有的重在记忆,有的重在消化,有的重在应用。
常用的练习类型有:①记诵为主的练习,有助读、背诵、抄读等;②以消化为主的练习,有问答题、划分文章层次、分析文章特点、揣摩作者思路以及写作练习中的改写、续写等;③以应用知识为主的练习,即迁移练习,如读写结合等。
这类练习可以是分解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小至用一个词造句,大至借鉴课文写作。
④评价作业。
评价包括鉴赏和评论,从品评文章词句、片段到写出有相当难度的短评。
(四)复读课(复读式)
“复读式”,是一种复习性的阅读训练形式。
它把若干篇已经教过的课文按一个中心组成“复读单元”,指导学生读读、想想、议议、练练,既温故,又知新,这就是“复读”。
“复读单元”的重点仍在“读”,通过读找到各篇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某些规律性的认识。
“温故”只是手段,“知新”才是目的。
“复读单元”可以与“教学单元”重合,也可以按训练的需要另组单元,按训练目的,复读大致有三种:一是以知识归类为目的的复读;二是以比较异同为目的的复读;三是以发现规律为目的复读。
复读课常用比较的方法,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颇有意义的。
简要地说,“三主”是组织语文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四式”是体现这个过程的基本程式;而教学效率的提高,则取决于教师正确的“导”和学生主动的“读”。
据此,钱老师把他的这种方法叫做‘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简称“语文导读法”。
钱梦龙的四步导读法
特级教师钱梦龙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了学习语文的“四步读书法”,即导读法。
第一步,整体感知,即全面阅读课文。
钱老师首先引导学生看课后“思考与练习”中有关指导全面阅读方面的问题,然后又从文章的总体出发,提出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交待学生:通过全面读,记住文章内容的梗概,用笔标出你认为是反映文章内容梗概的句、段;把不认识的,或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用笔框上,然后查字典或词典,选出它在本文中的意项,再从上下文品品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
让学生从全局上了解课文内容,所以叫“整体感知”。
第二步,重点阅读,即抓住重点句段去阅读。
钱老师先从文中重点部分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发现重点句段。
又告诉学生重点阅读的方法:要抓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句、段。
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关键句”,并用笔把它划下来,在它旁边注上题号,再写上几个字的评语。
同学们运用老师教给的方法,边读边划,边注题号边写评语。
当老师发现一部分学生找到了答案时,不是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同学们展开讨论。
这一步是引导学生挖掘文章中心内容。
第三步,揣摩思路,即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写作路子,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当钱老师发现部分学生分段划层无从下手时,他亲切地对学生说:“我读书时常常好揣摩,比如这篇文章吧,“为什么作者先写自养,后写异养呢?”这是用设问去揣摩问题,也可以把这个问题倒过来问问,“为什么不先写异养,后写自养呢?这是用逆问法去揣摩问题”。
同学们运用老师教给的这种方法,前后桌或左右桌的同学展开了讨论,很快摸清了作者安排材料的路子,归纳了段意,总结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四步,认识特点。
即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文章的说明方法。
钱老师面带微笑地说:“刚才,同学们理清了文章的层次结构。
现在请同学们谈谈这篇文章的说明方法,每位同学只回答一个,注意,不能和其他同学的重复。
”同学举手依次发言,最后让学生总结。
第一个学生总结得不完全,又让第二个学生总结,这个学生不但总结得完全,而且是按照同学们的发言顺序总结的。
这时钱老师走下讲台来到这位同学的座位跟前,发现他记录本上记着同学们的发言内容,于是钱老师当众表扬了这位课堂上认真做笔记的同学,并号召其他同学学习他的这种学习方法。
“四步读书法”,从“教”的角度来说是“四步导读法”: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四步读书法”。
语文教师要多从“学”的角度改进我们的教法,把学习语文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则学生终身受益。
指导自学的五种课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