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十四课麦哨(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24课《麦哨》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24课《麦哨》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24课《麦哨》教学设计乐平市接渡中心完小徐水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主品读,感受田园风光的美丽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自由欢快的童年生活。

3、品悟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通过品悟积累和仿说优美的句段,丰富拓展学生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入情入境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释题1、你们平时都玩些什么过渡:听同学们说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我呀,是在乡下长大,小时候常和伙伴们去割猪草,摘野果,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很清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乡村生活的课文。

2、板书课题,释题1)、学生齐读课题。

2)、麦哨是什么有谁也吹过3)、课件呈现:麦哨,麦秆做的哨子,将麦秆儿截断,削孔,能吹出清脆、悠扬的声音。

(课件出示麦哨图片)这就是麦哨,有点儿像笛子。

设计意图:因为都是乡村孩子,从他们平时玩的事情入题,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初读课文,畅谈感受过渡: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听听吹响麦哨的声音是怎样的。

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1、指名认读词语,并谈谈自己的发现。

和着呼应剥开似的割草翻跟头竖蜻蜓茅茅针鹅黄嫩绿黑白相间浅黄红扑扑2、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

读通课文第1、2、7、8自然段,读准多音字。

有很多形容麦哨声音的词语,马上把圈全出来。

(生圈画词语)3、谁能模仿吹响麦哨的声音谈谈听听着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麦哨”的声音是课文的线索,紧扣文题初读课文,能快速理清课文的脉络。

三、披文入境,感悟美(一)田野美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喜欢上了这篇课文,来,看着课本,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1、学生边找边读句子(师巡视。

)2、交流喜欢的句子。

课件出示句一: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

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2024年《麦哨》语文教案素材

2024年《麦哨》语文教案素材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2024年《麦哨》语文教案素材教材版本:人教版年级学科:小学语文课时安排:每课时25分钟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麦哨》,让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麦哨》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所描绘的乡村生活场景。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学习生字词,巩固学生的词汇量。

4.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麦哨》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牢固掌握。

4.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5.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乡村生活的美好。

四、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2. 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乡村生活场景。

3.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收集有关乡村生活的图片或资料,下节课分享。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乡村生活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乡村生活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乡村的美丽和生活的乐趣。

2. 邀请有关乡村生活的专家或村民来校进行讲座,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3. 开展乡村生活主题的绘画、摄影比赛,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2. 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感悟是否有所提高?3. 教学中是否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4. 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九、教学计划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麦哨》语文教案(通用12篇)

《麦哨》语文教案(通用12篇)

《麦哨》语文教案(通用12篇)《麦哨》语文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的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二:由图入题1:观察插图或教学挂图,你猜一猜,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什么情景?(盛夏时节乡间田野孩子们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景)2: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认真读一读课文吧!(板书课题)三:感知课文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首尾两次写到“麦哨”。

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乡村孩子在田野中无拘无束的快乐游戏)2: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写出真实感受。

3: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

四:品味语言1:画出你自己最喜欢的语言,试着读出喜欢的感情。

2:教师巡视指导朗读。

3: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五:扩展阅读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可爱的草塘》。

课后反思:省略《麦哨》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3、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领悟__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领悟__的表达方法。

4、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师:同学们,都预习过了吗?我们从生字词入手,(出示本课生词课件)看看认识他们吗?2、师:另外还有几个难把握字音的词我们来读读(似的、结出、黑白相间、麦秆、乐谱)3、师:扫除了障碍后我们来读文,看看谁朗读得流利有感情4、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__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板书田野里丰收在即湖畔孩子嬉戏喜悦)5、师:同学们的预习比较认真,希望坚持下去。

二、揭题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麦哨吗?(请同学介绍麦哨)2、师:同学们,盛夏的农村大片大片的麦子熟了,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24麦哨》教学设计

《24麦哨》教学设计

《麦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主读悟,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3、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4、初步感知对比、比喻、排比等手法的作用,学习作者运用这些手法来进行描写及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学习作者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手法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描写及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直接揭题,了解麦哨1、同学们,在《乡下人家》我们欣赏了一道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在《牧场之国》我们见识了一个自由宁静的牧场王国。

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刘益一起去领略美好的田园风光,一起感受舒畅惬意的田园生活。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麦哨)齐读课题。

2、师:麦哨是用麦秆做成的哨子,吹起来能发出“呜卟,呜卟”的声音。

乡村的孩子都很擅长用麦哨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

这节课,让我们去聆听陈益儿时的麦哨声吧!二、检查预习。

1、正确认读词语。

2、理解“兜肚、撩起、直沁肺腑”的意思。

3、知道文中“和、应、乐、似”这几个多音字的读音,会组词。

三、初读课文,吹奏麦哨。

1、同学们课前老师让你们用横线划出描写麦哨的句子,你划了哪些?(交流。

)(课件出示:“呜卟,呜卟,呜……”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呜卟,呜卟,呜……”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

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1)你们自己先来多读几遍,看,课文中是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麦哨声的呢?(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你呼我应,此起彼落。

)(2)来,让我们一起来吹奏这欢快优美的麦哨。

看老师手势来吹,老师手势打高,要吹得高些,低就吹得低些,快就吹得快些,慢就吹得慢些。

第24课《麦哨》教学设计

第24课《麦哨》教学设计

第 24 课《麦哨》教学设计本案为人教四下乡村生活单元的一节略读课文。

文章以清新秀隽的笔触描绘出一幅乡村和谐,柔美的田野生活画卷,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这种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满怀喜悦之情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全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

此文为略读课文,文文句优美通顺,适合儿童自读自悟。

同时,文字中富含作者热烈丰富的情感,适合提供孩子自读感悟,也适合班级授课中欣赏品味。

1、课外自学能认识本课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准确认读。

2、通过自读自悟,感受乡村生活的欢快,乡村美景的柔美。

3、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一课时图片若干,幻灯师【板书:麦哨】课题为麦哨,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一找,全文中哪些段落写到麦哨。

生:第 1、 2、 7、8 自然段。

师:【幻灯:出示四个自然段】第一段:呜卟,呜卟,呜第二段: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第七段:呜卟,呜卟,呜第八段: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

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师:请大家自由读读这四个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

生1:我发现这四段中很多内容比较相似。

生2:我发现第一段和第七段几乎是一样的。

生3:我发现作者用的是首尾呼应的写法。

师:是啊,真是伟大的发现,这四段确实展示出本文作者使用的写作方法。

就像作者说的那样你呼我应,此起彼落。

真棒!还有么,你们是否发现文字中表达出麦哨哨音中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提示一下,关键的词在这四段中重复出现。

生:欢快,柔美。

师【板书:欢快柔美】好,请全班标注这两个关键词。

现在分男女生读这四段话。

男生读第 1、2 自然段,女生读 7、8自然段,一声呼,一声应,一边读,一边体会这种写法。

语文4年级下册第24课《麦哨》——

语文4年级下册第24课《麦哨》——

语文4年级下册第24课《麦哨》——第一篇:语文4年级下册第24课《麦哨》——24、《麦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3.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

教学准备:《牧童短笛》的音乐,挂图或课件,识字卡片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初读课文 1.直观激趣播放课件,观看乡村生活的场面,让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情趣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理解课文的意境。

2.范读激情教师配乐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闭目静听,全身心地感受课文的美好意境。

3.初读感受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

4.互助识字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越多越好)准备参与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

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字,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二、感悟文章1.步入“欢快、柔美”的课堂《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

课文有两个词语特别重要,只要我们抓住并真正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说理解了整篇课文,到底是哪两个词语呢?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后,请同学们来猜一猜,看看谁是老师“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2.理解“欢快、柔美”的情态(1)教师板书“欢快、柔美”,然后问学生:“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2)学生“欢快、柔美”地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第一次感受人们的“欢快、柔美”。

人教版《麦哨》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人教版《麦哨》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人教版《麦哨》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c.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a.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b.通过观察、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培养学生对自然、家乡的热爱之情。

b.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a.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b.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

2.教学难点:a.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理解。

b.对课文中所描绘的家乡、自然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图片导入:展示一组家乡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景色特点,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课题导入:板书课题《麦哨》,引导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

3.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情感。

(三)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

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交流分享。

(四)分析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二)深入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三)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四)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练习册作业:完成相关练习。

四、课后反思亮点:1.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较好,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深入,能够感受到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不足:1.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引导。

2.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实践活动未能充分展开。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深入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4课《麦哨》教案

24课《麦哨》教案

24.《麦哨》教学设计(潘芹)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主要讲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

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在乡村,有很多有趣的事,今天我们一起随着课文《麦哨》,去感受一下童年的快乐。

麦哨,它是一种用麦杆做成的哨子,它能发出悦耳的声音。

你们想知道它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麦哨》吧!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要知道的?与大家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读交流。

(1)请学生选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2)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交流。

(4)互助识字: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越多越好)准备参与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

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字,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一下问题。

1.农村孩子有哪些特有的玩乐方式?课文重点写了哪一件事?(1)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仔细体味一下其中的乐趣。

(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过渡:以上我们体会了农村孩子那别有情趣的玩乐,他们的课余生活是那样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他们是那样的团结和睦,他们的玩乐方式带有一种纯天然的自然美,那么他们的生活环境又是怎样的呢?美不美?2.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写了乡村田野的哪些景物?显示了一片什么样的景象?(庄稼即将成熟)(2)找出文中描写景物变化的语句,读一读。

24麦哨--教学设计

24麦哨--教学设计

24《麦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感情读文。

2、创设诗意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感受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4、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5、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音乐《捉泥鳅》,出示几张充满童趣的图片)师:这样的音乐,这样的图片,让你想起了什么?生:想起了我的童年。

师:是呀!童年就像这歌声,像这图片一样,优美、令人回味。

其实呀、老师也非常渴望能回到童年的岁月。

童年是什么?你们的童年生活又是怎么样?是否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变得零碎而模糊?出示童诗:童年童年是什么?童年是墙上腿上的风筝,追着风筝奔跑的脚步。

童年是什么?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嬉戏,软软的泥巴甩了一脸。

童年是什么?童年是一个小闹钟,滴滴嗒嗒地走着,让你珍惜每一分钟。

(生默读童诗片刻)师:是呀!童年如诗如歌!今天,我们一起走进24课《麦哨》这篇课文,重温童年那久违的快乐。

(师板书课题:24* 麦哨)(设计意图: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在品赏童诗过程中也更深入地感受童年的快乐、美好,受到感染。

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这是一篇阅读的文章,请同学根据老师给出的自学要求、自由学文。

㈠出示读书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从中感受到什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㈡检查学生自学情况①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正音。

重点指导“穗、嚼”等字读音,写好“兜、裹、嚼”等字。

②生分段朗读课文③播放录音范读。

师:你觉得我们刚才读得怎么样?生:没有感情;声音不动听……师:是呀!这读书要是没有感情,就像没味道的菜,没滋没味。

书香伴着轻快的旋律,你感受到的乡村孩子生活怎样呢?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啊,你来,谢谢。

(生自由发言)①乡村孩子非常可爱,非常快乐。

②乡村景色美丽。

③乡村孩子生活天地广阔、自由自在。

24麦哨教案设计及反思.doc

24麦哨教案设计及反思.doc

麦哨教学设计2012.5.16教学过程:三步走1•初读解决字词2•默读归纳内容3•研读体会句子。

最后拓展读诗荐书一、聊天激趣导入1、同学们,很多人都喜欢去农村,因为大家都亲近自然,喜欢纯朴的自然风光,每年春末夏初,麦子即将成熟之际,农村小孩除了上学,在出野里玩耍,整个皿野就会响起此起彼伏的麦哨声。

板书2、麦哨:用麦秸做的哨子。

把麦秸削孔,然后放在口中吹,能发出或悠扬、或婉转、或清脆悦耳、或绵长的哨声。

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陈益走进乡村,去感受一下农村孩子童年的快乐。

打开课本pl 12页,《麦哨》。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出示幻灯)。

2、检查认读:1 •拼读词语。

2.自读词语齐读。

3.出小•多音字,指名组词o4.读词语搭配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样?试着用自已的话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些什么?(孩子在盛夏吋节乡间田野里无拘无束地玩耍游戏的情形,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美丽景色的赞美,对愉快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课文川麦哨作为课题,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出示课件.2、课文前两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这两处描写麦哨的作用。

A、自由读。

麦哨的声音是怎样的?“呜川、,呜吓,呜……”指导读,理解省略号在这里的作用。

B、刚才只是说了麦哨的声音,谁能用几个词语来概括的说说麦哨发出的声音的特点吗?首尾两次写到“麦哨”。

一声呼,一-声应[你呼我应1、忽高忽低[此起彼落]……首尾呼应。

这样的的麦哨声在田野飘荡…板书:欢快柔美;让我们感受到乡村孩子在田野中无拘无束地快乐游戏。

C、在朗读屮体会两段间的不同之处,念好最后一句“传得很远、很远……”体会那悠扬的麦哨声由近及远的在皿野屮荡漾开去。

师:读一读课文的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你有什么发现?、四、品读感悟课文,积累语言。

最新整理24麦哨教案.doc

最新整理24麦哨教案.doc

24麦哨一、教学目标: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3、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品味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积累。

三、教学难点: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

四、教学准备:《牧童短笛》的音乐,挂图或课件,识字卡片五、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1、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2、学生汇报,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麦哨》这篇课文,读完后,相信你一定有美好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课文大意。

2.同桌互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从中感受到了什么3.小组交流在全班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默读课文,画出你最喜欢的部分,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生可能汇报的句子:a.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b.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c.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3、小组交流后再全班交流。

4、有朗读你喜欢的句子。

四、感受全文,积累语言。

1、播放《牧童短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课外找有关这样的文章来读。

小学四年级语文《麦哨》教材教案优秀7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麦哨》教材教案优秀7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麦哨》教材教案优秀7篇篇一:《麦哨》优秀教学设计附反思篇一一、揭题导入1、谈话导入师:童年是一幅画,画中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诗,诗中有我们明媚的笑脸。

在作家张益眼中的童年生活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

一篇文章,请看老师板书课题(麦哨)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题。

2、、介绍麦哨师:谁见过麦哨?它是农村孩子特有的玩具,用一小节麦秆,在上面打一个小洞,放在嘴里轻轻一吹,就能发出呜卟,呜卟······的声音。

3、感受麦哨声音的美模仿麦哨的声音二、自读检查生字1、自读课文师:孩子们,好听吗?那我们就在这麦哨声中走进课文,去寻找更多的快乐吧。

请大家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师:听到同学的读书声,我就知道了你们读得很认真!谁来读读这些词语?(拿出词卡)师:我们就开火车来读一读,来,这一组。

三、品读赏析,感受风光美1、读第四段,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师:那我们快到第四段去看看,欣赏一下那的田园风光。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用笔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喜欢?把自己喜欢的原因写在旁边。

2、反馈,赏析优美句子师:这位女孩画得可认真了,用直尺画,线条很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画的句子。

预设1:(感悟颜色,丰收)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师: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师:还有谁喜欢这句?请你来读读。

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颜色)那么多的颜色,让你想到了哪个词?还有谁来说说,这句话还让你看到了什么?(嫩荚、豆荚、萝卜种子)真是硕果累累,好一幅(丰收的景象)!快丰收了,你的心情怎样?你能快乐地读一读吗?老师感受到了你的快乐。

师:我们接着交流。

谁再来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预设2: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根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麦哨(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3、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

教学准备:《牧童短笛》的音乐,挂图或课件,识字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直观激趣
播放课件,观看乡村生活的场面,让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情趣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理解课文的意境。

2、范读激情
教师配乐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闭目静听,全身心地感受课文的美好意境。

3、初读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

4、互助识字
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越多越好)准备参与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

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字,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二、感悟文章
1、步入“欢快、柔美”的课堂
《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

课文有两个词语特别重要,只要我们抓住并真正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说理解了整篇课文,到底是哪两个词语呢?
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后,请同学们来猜一猜,看看谁是老师“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2、理解“欢快、柔美”的情态
(1)教师板书“欢快、柔美”,然后问学生:“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
(2)学生“欢快、柔美”地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第一次感受人们的“欢快、柔美”。

(3)你平时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
从文本向生活拓展,使学生认识到“欢快、柔美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环境下和一定的基础上的,需要一定的条件,不是每个人随
随便便就能过上“欢快、柔美”的生活。

3、领悟“欢快、柔美”的内涵
(1)播放《牧童短笛》,师生一起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找出你喜欢的部分,说说理由。

(3)乡村的生活为什么柔美、欢快呢?仅仅是因为乡村景色怡人吗?
提示: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家里的老人、孩子、父母,以及邻居,他们和人们的“欢快、柔美”有关系吗?
(经老师的这一点拨,学生不难感受到人们“欢快、柔美”的背后,是老人的健康长寿,是孩子的聪明可爱,是夫妻的恩爱美满,是邻居的和睦友好。

从孩子们欢快的神情,看到人们的欢快生活;从人们的欢快生活,联想到整个乡村欢快、柔美的生活。


4、提升“欢快、柔美”的意境
(1)教师告诉学生,有一位诗人读了《麦哨》这篇课文之后,激动不已,将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用28个字概括成一首精美的小诗:
碧湖,绿田,孩子;清风,炊烟,农家;青山,翠柳,稻花;夕阳西下,幸福人,乐开花。

(2)引导学生反复吟诵,细细品味。

(3)最后告诉学生这首小诗的作者就是老师自己,希望同学们展开想象,课后也写一首精美的小诗。

板书:(简笔画:一副乡村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