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晨读晚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晨读晚练·第三单元
9.桃花源记[学生用书见《晨读晚练》P15]
归园田居(其一)
[东晋]陶渊明
少①无适俗韵②,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③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④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⑤远人村,依依⑥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⑦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①少:指少年时代。

②韵:本性、气质。

③尘网:这里指仕途。

④羁(jī)鸟:笼中之鸟。

⑤暧暧(ài):昏暗、模糊。

⑥依依: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⑦虚室:空室。

,赏析) 这首诗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

作者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写景——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其次,诗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将“尘网”“樊笼”与“园田居”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语言明白清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

将这首诗与《桃花源记》结合阅读,就可以了解陶渊明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如果说《桃花源记》是他幻想出的一个理想世界的话,《归园田居》就是他的现实生活的写照。

我看到的第三处桃花源是在湖北恩施。

这里是湘、鄂、黔交界的武陵山区。

陶渊明是今江西九江人,其活动区域应该不会到过这一带。

但阴差阳错,这山却名“武陵”,而《桃花源记》正好说的是武陵人的事。

当地人以此附比桃花源也算言之有据,比别处更多一点骄傲。

况且,这里地处偏远,至今还保有极浓的世外桃源的味道。

武陵山区多洞,这洞大得让你不敢去想,一个洞就能开进一架直升飞机,而洞深几许到现在也没有探出个所以。

这比陶渊明说的“桃林夹岸,山有小口,豁然开朗”更要神秘。

那天我们就在山洞里的一个千人大剧场看了一台现代武陵人的歌舞演出,真是恍若隔世,不知梦在何处。

一连几天我就在这深山里转,感受这歌声、这舞蹈、还有米酒。

这里喝酒也是桃花源式,是在别处从没有见过的。

喝时要唱,要喊,要舞,喝到高兴处还要摔酒碗。

双手过头,一饮而尽,然后“啪”的一声,满地瓷片,当然是那种很便宜的陶瓷碗。

这正是陶渊明《杂诗》与《饮酒》诗的意境:“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若夫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历史越千年,风物亦然。

一日,喝罢酒,我们去游一个叫“四洞峡”的地方,那又是一处桃花源了。

离开公路,夹岸数步,人就落入一个大峡谷中。

头上奇树蔽日,脚下湍流漱石。

平时在城里花盆中才能
见到的杜鹃花,这里长成了合抱之粗的大树,花大如盘,洁白如雪。

一种金色的不老兰,攀于岩上,遍洒峡中,灿若繁星。

古藤缠树,树树翠帘倒挂;香茅牵衣,依依不叫人行。

许多草木都见未所见,闻未所闻。

一种铁匠树,木极硬,木工工具对付不了它,要用铁匠工具才能加工,因有此名。

其木放入炉中,如炭一样一晚不灭。

一种似草似灌木的植物,秆子肥肥胖胖,就名“胖婆娘的腿”。

真是目不暇接。

走着,走着,这一路风景突然没入一个悠长的石洞,瞬间一片幽暗,不见天日,唯闻流水潺潺,暗香浮动。

我们扶杖踏石,缘壁而行,大气也不敢出一口,仿佛真的要走回到秦汉去,也不知这样如履薄冰行了几时,忽又见天日重回到了人间。

这样忽明忽暗,穿峡过洞,如是者四次,是为“四洞峡”。

到最后一个石洞的出口处,有巨石如人头,传说是远古时一将军在此守洞,慢慢石化。

石壁上长有一株手腕粗的黄杨木,却言已生有八百年。

据说这种树平时正常生长,而每逢有闰月就又往回缩,它竟能自由地挪动时空。

现代物理学已有一种“虫洞”假说,人们可轻易穿越时空退回过去,而桃花源中的植物竟然早已有了这种本事。

我回望洞口,看着这石将军,这黄杨树,浮想联翩。

当年陶渊明由晋而返秦,我们现在莫不是返回到了东晋?
出峡之时已近黄昏,主人请我们参观他们的万亩桃林。

这里乡民以种桃为生已不知起于何年。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富民,政府又请专家指导,搞了一项万亩桃园工程,好大的规模,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全是桃树。

正是开花季节,晚照中红浪滚滚,一直铺向天边,只间或露出些道路、谷场,或农家的青瓦粉墙。

我们随意选了一处半山腰的“农家乐”,在院子里摆桌吃饭。

席间仍是要喝米酒,唱古老的歌,摔酒碗。

主人对我们这些山外来人更是十分的亲热。

有如《桃花源记》所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又如陶诗:“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便作乐,斗酒聚比邻。

”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戚继光曾经要用功名换山水,更不会去作什么回文诗。

但他们知道这里就是桃花源,是他们的家,祖祖辈辈都这样自自然然地生活着。

桃花源不只是风景,而是一种生活符号,一种文化标记。

(选自梁衡《心中的桃花源》)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再读《归园田居》和梁衡的《心中的桃花源》后,对《桃花源记》是否有了更深的感受呢?请结合这三篇诗文,选取一个恰当的角度,写一段250字左右的读后感。

10.小石潭记[学生用书见《晨读晚练》P16]
渔翁
[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①西岩宿,
晓汲②清湘③燃楚④竹。

烟销⑤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⑥,
岩上无心云相逐。

①傍:靠近。

②汲:取水。

③湘:湘江之水。

④楚:西山古属楚地。

⑤销:消散。

亦可作“消”。

⑥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赏析) 这首诗取题“渔翁”,渔翁是贯串全诗首尾的核心形象。

但是,诗人并非孤立地为渔翁画像,作品的意趣也不唯落在渔翁的形象之上。

完整地看,构成诗篇全境的,除了辛劳不息的渔翁以外,还有渔翁置身于其中的山水天地。

全诗共六句,按时间顺序,分三个层次。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这是从夜到拂晓的景象。

渔翁是这两句中最引人注目的形象,他夜宿山边,晨起汲水燃竹,以忙碌的身影形象地显示着时间的流转。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这是最见诗人功力的妙句,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这两句一方面描写的是自然景色:烟销日出,山水顿绿;一方面描写的是渔翁的行踪:渔船离岸而行,空间传来一声橹响。

这一“绿”字不仅呈现出色彩的功能,而且显示出一种动态感。

这可与王安石的著名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相媲美。

王安石借春风的飘拂赋“绿”字以动态,而柳宗元则借声响的骤起,不仅赋之以动态,而且赋以顷刻转换的疾速感,生动地显现了日出的景象,更显神奇。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
上无心云相逐。

”日出以后,画面更为开阔。

此时渔船已进入中流,而回首骋目,只见山巅上正浮动着片片白云,好似无心无虑地前后相逐,诗境极是悠逸恬淡。

全诗就像一幅飘逸的风景画,充满了色彩和动感,境界奇妙动人。

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
有什么事情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缓缓滑行,拱形的桥孔一个接一个从头顶掠过。

贞丰桥,富安桥,双桥……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了一道风景。

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

周庄的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

然而河上有桥,石桥巧妙地将古镇连缀为一体。

据说,当年的大户人家,能将船划进家门,大宅后院,还有泊船的池塘。

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

一个外乡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景物。

我曾经三次到周庄,都是在春天,每一次都坐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

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那一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那天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到周庄是初春,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斑斓,令人目眩。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

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选自赵丽宏《周庄水韵》)
本单元写作部分有一个《小石潭记》读后感的写作提纲。

请以“这得益于作者的细致观察,全身心投入”一句为开头,写一个250字左右的段落。

11.*核舟记[学生用书见《晨读晚练》P18]
春夜别友人(其一)
[唐]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①,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②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①琴瑟:比喻友情。

②长河:指银河。

,赏析) 这首离别之作,从眼前宴会的情景落笔。

“银烛吐青烟”,着一“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
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

“金樽对绮筵”,用一“对”字,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绪而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

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颔联“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写离堂把臂伤琴瑟,别路遥迢情缠绵。

“离堂”把臂,伤“琴瑟”之分离;“别路”迢遥,恨“山川”之缭绕。

这两句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唏嘘。

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承上文写把臂送行,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见,写时光无情催人离,沉静之中见真挚情愫。

这时候,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耿耿的长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

这里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

尾联两句以“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的问句作结,写目送友人赴古道,隐隐哀愁胸中涌。

作者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

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这个结尾,感情真挚,语言质朴,具有沉郁厚重之美。

桌与案
马未都
一般来讲,腿的位置决定了它的名称,与高矮、大小、功能都无关。

腿的位置缩进来一块的为案,腿的位置顶住四角的为桌。

桌与案更重要的区别,是精神层面的区别。

这个区别在哪儿呢?在于案的等级比桌高。

比如我们常说拍案惊奇、拍案而起、拍案叫绝,都是比较高等级的情绪;而拍桌子瞪眼、拍桌子砸板凳,都是低等级的情绪。

再比如,我过去当编辑的时候,经常挑灯夜战、“伏案疾书”,如果“趴在桌子上”,恐怕不是睡着了,就是在写检查。

中国人把承具分得清清楚楚,这正是我们的文化的独特之处。

我们平时不注意,跟“案”相关衍生出来的词语非常丰富,比如文案、方案、草案、议案。

因为我们过去办公,都使用案,相对来说与桌无关。

同样是案,也有很多形制。

有一种叫作翘头案,它属于供案的形式,腿部非常夸张,过去都是在寺院或祠堂里使用,它表示对神灵、对祖宗的一种敬畏。

衙门里也用供案,这里的供案翘头非常高,非常夸张。

它具有威严感,从心理上暗示你、警告你。

如今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时,法官坐的椅子靠背都非常高,就是起到一种威慑作用。

如果法官搬一个小板凳坐那儿,估计犯人心里就该想怎么逃脱法律的制裁了。

用家具作为文化符号传递给你,这是案子重要的本意。

那么,衍生出来的词语就有“案件”,原指放在案上的文件;后来把在案前审理事情,简称为审案子,没有人说“审桌子”。

文人设计出一种适合自己用的书案,它非常温和,也有翘头,但把夸张的感觉去掉了,翘头很小。

这个小翘头干吗用呢?我们知道,中国有一种特殊的书画形式叫手卷,卷起来是一个轴,比如《江山万里图》《清明上河图》,看的时候要横向打开。

过去看手卷有讲究,你不能趴在地上看,也不能搁在方桌上看,就得在这种翘头案上看。

我曾遇到过一个附庸风雅的人,得到一幅手卷,急忙在桌子上打开,手卷的轴一下子滚到桌边,一把没抓住,轴咣当掉下去,画轴撕破了。

如果他在翘头案上看,轴滚到案的两头,就停住了,不会掉下去。

由于案的陈设功能越来越大,它的实用功能就相对降低;相反,桌的实用功能越来越大,陈设功能越来越小。

所以,桌与案从功能上有了区分,这是在使用中发生的区分,并不是一
开始就这么设计的。

桌子在越来越突出实用功能的时候,就跟案发生了分野。

桌,最早写成卓越的“卓”,它是高出来的意思。

比如卓然而立、卓尔不群,就是超出别人,高高地立在那儿。

后来才把“卓”字底下的“十”字变成了“木”字,写成现在的“桌”字。

(有删改)
《傅雷家书》是本学期要求阅读的名著之一。

这本家书收集了傅雷写给两个儿子的100多封家信。

请选择其中一封家书精读,自选角度,写一段250字左右的读后感。

12.《诗经》二首[学生用书见《晨读晚练》P19]
采葛①
《诗经·王风》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②兮,一日不见,如三秋③兮!
彼采艾④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①葛: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

②萧:植物名。

蒿的一种,即青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

③三秋:义同三季,九个月。

④艾:植物名,菊科植物,可制艾绒灸病。

,赏析) 这是一首思念情人的小诗。

采葛
为织布,采萧为祭祀,采艾为治病。

都是女子在辛勤劳动。

男子思念起自己的情人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月、年)。

说一天会像三个月,三个季节,甚至三年那样长,这当然是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的区别所在。

用这种有悖常理的写法,无非是为了极言其思念之切、之深。

热恋中情人无不希望朝夕厮守,耳鬓相磨,分离对他们是极大的痛苦。

此诗三章正是抓住这一人人都能理解的最普通而又最折磨人的情感,反复吟诵,重叠中只换了几个字,就把怀念情人愈来愈强烈的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了。

第二章用“秋”而不用“春”“夏”“冬”来代表季节,是因为秋天草木摇落,秋风萧瑟,易生离别情绪,引发感慨之情,与全诗意境相吻合。

全诗既没有卿卿我我一类爱的呓语,更无具体的爱的内容叙述,只是直露地表白自己思念的情绪,然而却能流传千古,后人并将这一情感浓缩为“一日三秋”的成语。

《诗经》为历史留下了浓重的墨笔,出色地完成了来自中国诗歌源头的超越,至今仍可立于中国乃至世界诗歌的高地。

《诗经》收录了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又称《诗三百》,距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

诗中的人、事、物所涉及的地域在今天的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的东部,东至山东,北到河北的西南,南及江汉流域,那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历经两三千年的古诗,其情其意、其音其韵与其文字魅力让人着迷,不同个人的生活图画、不同事件的家国情怀,伴和着大自然的日月星辰、花草河流、雨雪黄昏跃然于文字间。

从《风》到《雅》,从《雅》到《颂》,是一段历史、更是一段人文,读之有心旷神怡、释放共鸣之感,亦有更多对古人的理解。

他们的欢喜、他们的追求和他们的忧虑,与今天的我们又有多大的不同?
全诗最具生活风情的部分是《风》,收录了当时十五国的民歌。

情爱嫁娶、亲情歌舞、采摘猎捕、车马送别、酒宴农事等场景片段一一呈现。

诗者的情感或美好或沉重,有对爱、对劳动的吟唱,有对征役、欺凌的怨叹愤怒与祈求,读着心情也随之起伏。

整部诗是先秦人们情感思想的真实写照,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情趣,社会构架伦理或多或少铭刻着他们的烙印,古人的追求与忧思不也正是我们的追求与忧思吗?《雅》和《颂》大多是王室贵族祭祀、祈丰年之诗,体现了人对天的敬畏,对大自然的敬畏。

其中很大篇幅是有关歌功颂德的诗,均带着远古农耕时代的合理性或局限性。

诵读中,感受最深的是《诗经》的音韵美感,用字简洁,反复诵叹,就像在唱一首歌。

诵读这些文字,更多的是一种享受,感谢《诗经》带给我们的美好。

古人在物质生活远不如今,且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用他们的才情文笔留下了光彩夺目的诗篇,犹如一坛老酒经久溢香。

《诗经》当之无愧为中国的诗祖,中国的诗宝。

(选自毛宏宇《品读〈诗经〉》)
认真品读本单元课文《诗经二首》中《关雎》《蒹葭》、“课外古诗词诵读”中《式微》《子衿》,以及《采葛》这五首《诗经》中的篇目,参照上文《品读〈诗经〉》的写法,写一段250字左右的文字,抒发你读《诗经》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