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单片机课程设计模板

合集下载

单片机课程设计模板

单片机课程设计模板

单片机接口设计课程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一、设计题目:彩灯控制器二、设计要求:1.花型种类不少于四种,花型自拟;2.可用键控制彩灯按预设的花型进行变换;3.可用键控制分别用快/慢两种节拍实现花型变换。

本机地址为00H,当接到上位机发的00H时,则回发00H当接到上位机发的AAH时,则将预设花型代号发出当收到55H时,则后面的数据为新的花型三、设计整体思路:彩灯控制器可分为彩灯部分、单片机、脉冲震荡部分、复位电路、按键等。

所使用的单片机型号为80C51,80C51提供了32位I/O接口、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1个全双工串行口和5个中断源来供用户使用。

同时设置了脉冲电路,为系统提供稳定频率波,也使各单片机之间的时钟信号能够同步。

复位电路所提供的复位功能是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其主要功能是把PC初始化为0000H,使单片机从0000H 单元开始执行程序。

同时,复位操作也使单片机内相应的寄存器复位到初始值。

按键是由P3.4、P3.5 两个I/O口连接,在无按键按下时,P3.4、P3.5均为高电平,当有按键按下,相应的口为低电平。

四、原理图:五、程序模块(流程图):主流程图:花型1流程图:开始中断初始化选择快慢节拍花型循环变换结束花型二流程图:花型三流程图:花型四流程图:六、心得体会:在这次单片机课程设计中遇到了很多的难题,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C语言的单片机,但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以及自己通过查找一些资料,顺利的解决了遇到的问题,完成了老师布置的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也时我对单片机的一些有关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单片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必须和其它的芯片一起才能最大可能的发挥出它的各种各样的功能。

所以就需要我们的知识面要广,这样在设计过程中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由于我们所用的是C语言编程,所以会遇到一些问题,但通过不断的查找资料和尝试最终还是解决了问题。

本次课程设计也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通过编写程序,我们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很好地应用到实际中去,从而学以致用,能够设计一些生活中很小的系统。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单片机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掌握单片机的硬件接口和编程语言;了解单片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单片机的程序设计、系统调试和故障排查能力;能够运用单片机实现简单的控制系统和智能设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单片机技术和电子信息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单片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介绍单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使学生了解单片机的基本概念。

2.单片机的编程语言:讲解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包括指令系统、编程规范和程序结构,培养学生具备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

3.单片机的硬件接口:介绍单片机的各种接口电路,如并行接口、串行接口、ADC和DAC等,使学生掌握单片机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方法。

4.单片机的应用案例:分析单片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如家电、工业控制、智能交通等,帮助学生了解单片机的实际应用。

5.单片机编程实践:安排一定的实验课时,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单片机的编程和系统调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教师讲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单片机的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单片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单片机技术的应用前景。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单片机的编程和系统调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的参考。

单片机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单片机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单片机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设计目标1. 熟悉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单片机的硬件设计方法;3. 掌握单片机的软件编程技巧;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设计内容1. 单片机基础知识(1)单片机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2)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功能;(3)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及编译器;(4)单片机的接口技术。

2. 单片机硬件设计(1)单片机系统设计原则;(2)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3)单片机电源电路设计;(4)单片机时钟电路设计;(5)单片机通信接口设计。

3. 单片机软件设计(1)单片机程序设计方法;(2)单片机程序结构及流程;(3)单片机中断系统设计;(4)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设计;(5)单片机A/D和D/A转换设计。

4. 单片机综合应用(1)单片机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2)单片机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3)单片机在物联网中的应用;(4)单片机在汽车电子中的应用。

四、设计步骤1. 确定设计主题和目标;2. 进行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3. 设计单片机系统方案;4. 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型号;5. 设计硬件电路图;6. 编写程序代码;7. 调试和优化系统性能;8. 撰写设计报告。

五、评价标准1.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创新性和实用性;2. 硬件电路图的规范性、正确性和美观性;3. 软件代码的规范性、正确性和可读性;4. 设计报告的完整性、条理性和逻辑性;5. 项目答辩的表现。

六、设计时间安排1. 前期准备(1周):确定设计主题、进行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2. 设计方案(2周):设计单片机系统方案、选择单片机型号;3. 硬件设计(3周):设计硬件电路图、绘制原理图和PCB板;4. 软件设计(3周):编写程序代码、调试和优化系统性能;5. 项目答辩(1周):准备答辩材料、进行项目答辩。

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设计

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设计

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内部结构和功能模块;2. 学生能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指令,具备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3. 学生能了解并运用单片机接口技术,实现与外围设备的通信和控制。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简单的单片机控制系统;2. 学生能熟练使用编程软件和开发工具,进行单片机的程序编写、调试与优化;3. 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对电子技术和编程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索和创新的意识;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单片机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的综合实验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和编程基础,对单片机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学有所获。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与实现,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单片机原理与结构- 熟悉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掌握其功能模块;- 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理解指令执行过程;- 学习单片机编程语言,掌握基本语法和常用指令。

教学大纲:参照教材第1章至第3章,共计6学时。

2. 单片机编程与接口技术- 学习单片机程序设计方法,掌握程序编写、调试与优化技巧;- 了解单片机接口技术,掌握I/O口、定时器、中断等应用;- 学习外围设备与单片机的通信协议,实现数据交换和控制。

教学大纲:参照教材第4章至第6章,共计10学时。

武汉纺织大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信号发生器概要

武汉纺织大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信号发生器概要

武汉纺织大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姓名:向彬彬学号:1103751068班级:光电1102班指导教师:邹崇涛所在院系: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2013年12月目录1 设计目的及要求 (3)1-1 设计目的 (3)1-2 设计要求 (3)2 方案设计 (3)2-1 总体方案设计 (3)2-1.1 系统原理分析 (3)2-2 硬件电路设计 (4)2-2.1 主要芯片介绍 (4)2-3 软件设计 (7)2-3.1 软件程序流程图 (7)2-3.2 发送数据子程序 (8)2-3.3 波形产生过程 (8)3 Protues仿真 (9)4 调试及实验结果 ............................................................................. - 9 -5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 - 12 -5-1 错误 ................................................................. - 12 -5-2 不足 ................................................................. - 12 -6 心得体会........................................................................................ - 12 -7 参考文献........................................................................................ - 13 - 附录程序清单. (14)- 2 -基于STC89C52的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1设计目的及要求1-1 设计目的(1) 掌握各个接口芯片(如DAC0832等)的功能特性及接口方法,并能运用其实现一个简单的微机应用系统功能器件。

单片机课程设计正文样板

单片机课程设计正文样板

目录(黑三)以下为宋体小四目录 (1)一、课程设计说明 (3)1.1课程设计目的 (3)1.2本次课程设计任xxxxxxx容和要求 (4)1.3总体方案设计 (5)二、引言 (5)2.1 电子记分牌的xxxxx景与意义 (5)三、实验设备 (6)3.1 Proteus (6)3.1.1 Proteus软件简介 (6)3.1.2 Proteus软件仿真 (7)3.2 汇编软件keil c51 (7)3.2.1 汇编软件 (7)3.2.2C51编程 (8)四、硬件说明 (8)4.1MCS-51 (8)4.2单片机的时钟电路 (9)4.3单片机复xxxxxx工作原理 (10)4.4单片机晶振电路工作原理 (11)第 1 页共 24 页4.5按XXXXX设计 (11)4.6蜂鸣XXXXX动电路设计 (12)4.7数XXXX特性及使用 (12)4.8集XXXX BUXXXXX4052 (14)五、硬件原理 (15)5.1电路原理图 (15)5.2硬件原理图 (16)六、软件设计 (16)6.1 相关参考程序内容 (16)6.1.1xxxx转移指令 (16)6.1.2算xxx指令 (17)6.1.3逻xxx指令 (18)6.1.4控xxxxx指令 (18)6.1.5位xxx指令 (18)6.2软件流程图 (19)6.3软件程序 (22)参考文献 (28)以下每个章节另起一页第 2 页共 24 页一、课程设计说明(大标题黑小三)1.1课程设计目的(小标题黑体四)正文以下为宋体小四本次课程XXXXXXX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及《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等xxxxxxxxxxxxxxx练,其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单片机软件技术和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熟悉51单片机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掌握工程应用的基础和要求,力xxxxxxxxx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完成系统设计的能力,并按要求编写相关的技术文档和设计报告等。

武汉纺织大学数电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参考模板

武汉纺织大学数电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参考模板

武汉纺织大学数字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设计题目:多路智力竞赛抢答器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陶恒齐2015年7月01日摘要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数字电子电路课程之后按照课程教学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根据实际要求进行独立设计的能力,了解数字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初步掌握数字电子线路安装、布线、焊接、调试等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电子电路基本元器件的使用方法,训练、提高读图能力,掌握组装、调试方法。

关键词数字电子、培养能力一、数电课程设计的目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数字电子电路课程之后,按照课程教学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根据实际要求进行独立设计的能力;了解数字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初步掌握数字电子线路安装、布线、焊接、调试等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电子电路基本元器件的使用方法,训练、提高读图能力;掌握组装、调试方法。

二、设计题目及要求1.设计题目多路智力竞赛抢答器2.功能要求(1)4名选手编号为:1,2,3,4。

各有一个抢答按钮,按钮的编号与选手的编号对应,也分别为1,2,3,4。

(2)给主持人设置一个控制按钮,用来控制系统清零和抢答的开始(3)抢答器具有数据锁存和显示的功能。

抢答开始后,若有选手按动抢答按钮,该选手编号立即锁存,并在抢答显示器上显示该编号,同时扬声器给出音响提示,封锁输入编码电路,禁止其他选手抢答,同时计数器显示此时的时间。

抢答选手的编号一直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零为止。

(4)抢答器具有定时(10秒)抢答的功能。

当主持人按下开始按钮后,定时器开始倒计时,定时显示器显示倒计时间,若无人抢答,倒计时结束时,扬声器响。

参赛选手在设定时间(10秒)内抢答有效,抢答成功,扬声器响,同时定时器停止倒计时,抢答显示器上显示选手的编号,定时显示器上显示剩余抢答时间,并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零为止。

单片机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单片机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3.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4. 学时安排:共计XXX学时,其中理论课XXX学时,实验课XXX学时5.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2)使学生具备单片机的编程能力,能够熟练运用C语言进行单片机编程;(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4)使学生了解单片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为今后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基础。

二、教学大纲1. 第一部分:单片机基本知识(1)单片机的发展与应用(2)单片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单片机的性能特点2. 第二部分:单片机硬件系统(1)CPU(2)存储器(3)I/O接口(4)定时器/计数器(5)中断系统3. 第三部分:单片机编程技术(1)C语言编程基础(2)单片机程序设计方法(3)单片机常用指令集4. 第四部分: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1)单片机系统设计方法(2)单片机接口技术(3)单片机应用实例5. 第五部分:实验课程(1)单片机实验平台介绍(2)实验项目一:点亮LED灯(3)实验项目二:按键输入(4)实验项目三:定时器/计数器(5)实验项目四:串口通信(6)实验项目五:单片机系统设计三、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单片机基本知识2. 第二周:单片机硬件系统3. 第三周:单片机编程技术4. 第四周: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5. 第五周:实验课程(实验项目一)6. 第六周:实验课程(实验项目二)7. 第七周:实验课程(实验项目三)8. 第八周: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四)9. 第九周:实验课程(实验项目五)10. 第十周:课程总结与复习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单片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3.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单片机相关技术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设计

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设计

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内部结构及相关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本语法和技巧,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程序设计。

3. 学生能了解单片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学会分析实际案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单片机的基本操作和程序编写。

2. 学生能通过实验,学会使用相关开发工具和调试技巧,具备一定的故障排查能力。

3. 学生能运用单片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培养对电子信息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分享和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认识到单片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单片机基础知识,对实际操作感兴趣,但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单片机基础理论:回顾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等,重点讲解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串行通信等模块的功能和应用。

2. 单片机编程语言:以C语言为基础,介绍单片机编程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3. 单片机实验操作:结合教材章节,进行以下实验:- 基本输入输出实验:学习单片机I/O口控制,实现LED灯、蜂鸣器等设备的控制。

- 中断控制实验:掌握中断系统的使用,实现外部中断控制。

- 定时器/计数器实验:学习定时器/计数器的配置,完成定时控制等功能。

- 串行通信实验:了解串行通信原理,实现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单片机实践项目课程设计

单片机实践项目课程设计

单片机实践项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

2. 学生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础知识,如指令系统、寄存器、I/O 口控制等。

3.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单片机外围电路的原理及其功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单片机的编程和调试。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单片机控制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通过实践项目,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单片机及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认识到单片机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为国家和民族科技事业作贡献的信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知识:介绍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重点讲解CPU、内存、I/O 口等组成部分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2. 单片机编程语言:讲解单片机编程所需的基础知识,如指令系统、寄存器、汇编语言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单片机编程语言3.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介绍单片机与外围电路的连接方法,讲解常用外围元器件的原理及功能。

教材章节:第三章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4. 单片机实践项目:设计多个实践项目,涵盖灯光控制、温度测量、电机控制等方面,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教材章节:第四章 单片机实践项目5. 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讲解单片机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单片机控制系统及调试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 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共15课时,其中基础知识3课时,编程语言4课时,外围电路设计3课时,实践项目4课时,系统设计与调试1课时。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ADC0809温度测量单片机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ADC0809温度测量单片机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ADC0809温度测量单片机系统设计武汉纺织大学课程设计目录设计任一.务 (3)二.功能与框图 (4)三.A/D转换电路的制作 (4)四.单片机部分 (11)五.基本人机接口设计 (15)六.附基于ADC0809温度测量单片机系统设计刘建雄录 (15)总程七. 序 (16)八.参考文献 (19)一.设计任务1.设计题目:基于ADC0809温度测量单片机系统设计1.2目的意义:(1)综合运用并巩固所学单片机设计知识;(2)采用编程的方法实现基于ADC0809温度测量单片机系统设计。

1.3设计内容:?A/D转换电路的制作。

? 掌握A/D转换电路的制作。

- 2 -基于ADC0809温度测量单片机系统设计刘建雄? 掌握温度采样电路的原理和制作。

? 掌握将转换的数字信号换算成实际温度值的方法。

? 掌握相应电路的程序编写(2)基本人机接口设计? 完成显示接口设计。

? 完成键盘接口设计。

设计要求:?按题意要求,画出原理图;?单片机接线图;?按照题目要求设计采集电路;?完成单片机控制程序;?完成设计说明书(15页);?设计上交内容:设计说明书(包括1、2、3、4、5项) 1.4设计步骤?理解并确定设计要求?确定整体控制方案?编写程序说明书附录附上电路图一张及汇编控制程序一份,说明书分三章描述,即设计内容的前三点。

二.功能与框图- 3 -基于ADC0809温度测量单片机系统设计刘建雄温度传感器?A/D转换?CPU控制?显示端口如上图,模拟温度传感器采集数据后,经过AD转换,将数据送至8051。

此后8051换算整理数据,将所算得的温度送至显示电路三. A/D转换电路的制作1、A/D转换器?选用芯片目前8路8位逐次逼近型A/D转换CMOS芯片ADC0809无论在工程设计还是教学过程中都是作为首选。

如图,ADC0809由1个8路模拟开关、一个地址锁存及译码器、一个A/D转换器和一个三态输出锁存器组成。

单片机课程设计---单片机控制全自动洗衣机

单片机课程设计---单片机控制全自动洗衣机

单片机课程设计---单片机控制全自动洗衣机单片机课程设计单片机控制全自动洗衣机在现代生活中,洗衣机已经成为了家庭中不可或缺的电器之一。

而全自动洗衣机更是以其便捷、高效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利用单片机技术实现对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以提高洗衣机的性能和智能化程度。

一、全自动洗衣机的工作原理全自动洗衣机的工作过程通常包括洗涤、漂洗、脱水等几个主要环节。

在洗涤环节,洗衣机通过电机带动内筒旋转,使衣物在水中不断翻滚,同时加入洗涤剂以去除污渍。

漂洗环节则是用清水冲洗衣物,去除残留的洗涤剂。

脱水环节通过高速旋转内筒,将衣物中的水分甩干。

为了实现这些功能,洗衣机需要对水位、电机转速、洗涤时间、漂洗次数等参数进行精确控制。

这就需要一个可靠的控制系统来协调各个部件的工作,而单片机正是这样一个理想的选择。

二、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1、单片机选型选择合适的单片机是整个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

考虑到洗衣机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成本因素,我们选用了_____型号的单片机。

该单片机具有足够的 I/O 端口、定时器/计数器和存储空间,能够满足洗衣机控制的要求。

2、传感器模块为了实现对水位和衣物重量的检测,我们使用了水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水位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洗衣机内的水位高度,从而控制进水阀的开关。

压力传感器则可以通过测量内筒的压力变化来估算衣物的重量,以便确定合适的洗涤参数。

3、电机驱动模块洗衣机的电机需要正反转和调速控制,因此我们选用了专用的电机驱动芯片。

该芯片能够接收单片机发出的控制信号,实现对电机的精确驱动。

4、显示与按键模块为了方便用户操作和了解洗衣机的工作状态,我们设计了液晶显示模块和按键模块。

用户可以通过按键设置洗涤模式、洗涤时间等参数,液晶显示屏则会实时显示洗衣机的工作状态和剩余时间。

5、电源模块整个控制系统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

我们使用了变压器将市电降压,然后通过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为单片机和其他模块提供所需的直流电源。

单片机课程设计word

单片机课程设计word

单片机课程设计word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理解其工作流程和编程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单片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智能家居、自动化控制等领域。

3. 帮助学生掌握与单片机相关的电子元器件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进行单片机编程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程序设计。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使用面包板、编程器等工具进行单片机系统的搭建和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共同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单片机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单片机及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其主动探索、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单片机技术在我国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和编程能力,对单片机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和系统设计能力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单片机基础知识:介绍单片机的原理、结构和功能,使学生了解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对应教材第一章。

- 单片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单片机的性能指标和分类2. 单片机编程语言:学习C语言编程,掌握单片机程序设计方法,对应教材第二章。

- C语言基础知识- 单片机编程语法和技巧3. 单片机I/O接口技术:学习并实践单片机与外部设备的通信和控制,对应教材第三章。

- I/O接口的工作原理- 常用I/O接口编程及应用4. 单片机中断与定时器:介绍中断系统、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对应教材第四章。

单片机结课课程设计

单片机结课课程设计

单片机结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和编程方法;(3)熟悉单片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2.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单片机开发工具进行程序设计;(2)能够独立完成单片机硬件电路的搭建和调试;(3)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2)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介绍单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2.单片机编程语言:学习单片机的汇编语言和C语言编程;3.单片机编程方法:讲解编程技巧和实例分析;4.单片机应用案例:介绍单片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智能家居、物联网等;5.实践操作:进行单片机的硬件电路搭建、编程调试和项目开发。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1.讲授法:讲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2.讨论法:分组讨论单片机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单片机项目,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4.实验法:进行单片机的硬件电路搭建和编程调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本课程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单片机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单片机技术资料和案例;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教学多媒体资料,丰富教学手段;4.实验设备:准备单片机开发板、编程器等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比20%;2.作业: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占比30%;3.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占比20%;4.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单片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占比30%。

单片机创意课程设计

单片机创意课程设计

单片机创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础知识。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单片机知识,设计并实现具有创意的单片机控制项目。

3. 学生能了解单片机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理解其重要性和价值。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使用单片机进行编程和调试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

2.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针对实际需求进行单片机项目的创意设计和实践操作。

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学会沟通与交流,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单片机技术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激发创新意识和实践欲望。

2. 学生通过单片机课程的学习,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和信息技术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知识:介绍单片机的结构、原理及功能,使学生了解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方式。

关联教材章节:第一章单片机概述。

- 单片机的种类与选型-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功能-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2. 单片机编程基础:学习单片机编程语言,掌握编程技巧。

关联教材章节:第二章单片机编程语言。

- 编程语言(C语言/汇编语言)基础- 编程环境及工具的使用- 简单程序的设计与调试3. 单片机外围设备及其应用:了解单片机与外围设备的接口技术,学会使用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

关联教材章节:第三章单片机外围设备。

- 常用传感器及其接口技术- 执行器的原理与应用- 外围设备的驱动程序编写4. 单片机项目实践: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创意项目设计与实现。

武汉单片机课程设计

武汉单片机课程设计

武汉单片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编程方法。

3.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单片机与其他电子元件的连接方式和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单片机控制系统,实现特定功能。

2. 学生能编写简单的单片机程序,进行基本的输入输出控制。

3. 学生能够运用调试工具对单片机程序进行调试,找出并解决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单片机课程,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提高科技创新意识。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单片机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电子基础和编程兴趣,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概念:介绍单片机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应用领域,让学生对单片机有初步的认识。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2. 单片机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讲解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阐述各部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单片机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3. 单片机编程基础:学习单片机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编程和C语言编程,掌握基本的编程方法和技巧。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单片机编程基础4.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介绍单片机与其他电子元件(如传感器、执行器等)的连接方式,学习电路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5. 单片机应用案例:分析典型的单片机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单片机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5篇]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5篇]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5篇]第一篇: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学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摘要由于单片机体积小、成本低、使用方便,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于仪器仪表、现场数据的采集和控制。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掌握单片机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知识,更深入的了解单片机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单片机,程序,流水灯,数码管,温度计,键盘扫描,定时器等。

实验内容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以本学期对单片机的学习和认识,并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以应用,从而达到一个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更深一步的理解,面对一个电子设计,应对出系统的方案,分析出各个板块来,再对各个板块进一步的具体的设计,先进行硬件电路设计,此时一定要考虑好要用什么元件、各个元件的具体参数、是否能实现应有功能,从而得到一个完整的硬件电路。

在根据该电路设计出软件的功能模块、从而完成程序流程图,在根据流程图完成程序的设计,并通过反复的调试、运行、更正,直至完成既定功能为止,最后将软件、硬件结合进行调试、运行,对其功能进行最终测试,并反复思考其测试中遇到相应问题的原因,并将其一一处理,从而完成本次设计的实验要求,以及本次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

实验一:键盘操作实验实验要求:通过本次实验实现对键盘的控制,操作数码管的显示数字。

实验程序:#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WR273 XBYTE[0XC000] #define RD244 XBYTE[0XC000]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DQ =P1^0;uint count=0,x,buf[20],tim,flag;uchar fen,shi;uchar codetable_16_1[]={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 ,0x90,0x88,0x83,0xc6,0xa1,0x86,0x8e};uchar codetable_16_2[]={0x40,0x79,0x24,0x30,0x19,0x12,0x02,0x78,0x0 0,0x10,0x08,0x03,0x46,0x21,0x06,0x0e};voidled_clc(void){ XBYTE[0X8000]=0XFF;XBYTE[0X9000]=0XFF;XBYTE [0XA000]=0XFF;XBYTE[0XB000]=0XFF;}void delay(unsigned int i){ while(i--);} void delay_1ms(uint z){ uint i,j;for(i=z;i>0;i--)for(j=110;j>0;j--);} uchar key_test(){ WR273=0XF0;if((RD244&0X0F)!=0X0F)return 1;else return 0;}void time_init(){ TMOD=0X01;TH0=(65536-46080)/256;TL0=(65536-46080)%256;TR0=1;ET0=1;EA=1;} void time_display(){if(count==10000)count=0;XBYTE[0X8000]=table_16_1[coun t%10];XBYTE[0X9000]=table_16_1[count%100/10];XBYTE[0XA00 0]=table_16_1[count%1000/100];XBYTE[0XB000]=table_16_1[co unt/1000];} void TIME_SET(){ uchar a,b,c,d,key;while(flag==1){ led_clc();while(!key_test());a=keyscan();XBYTE[0XB000]=table_16_1[a];while(!key_test());b=keyscan();XBYTE[0XA000]=table_16_2[b];while(!key_test());c=keyscan();XBYTE[0X9000]=table_16_1[c];while(!key_test());d=keyscan();XBYTE[0X8000]=table_16_1[d] ;while(!key_test());key=keyscan();if(key==11){shi = a*10+b;fen = c*10+d;flag=0;} } } void TIME_DIS(){if(tim==60){ fen++;tim=0;if(fen==60){ shi++;fen=0;if(shi==24)shi=0;} } XBYTE[0X8000]=table_16_1[fen%10];XBYTE[0X9000]=table_16_1 [fen/10];XBYTE[0XA000]=table_16_2[shi%10];XBYTE[0XB000]=ta ble_16_1[shi/10];} void main(){ uint temp;led_clc();// serial_init();time_init();while(1){ temp=keyscan();if(temp==10)fla g=1;TIME_SET();//XBYTE[0X8000]=table_16_1[temp];//time_display();TIME_DIS();} } void time()interrupt 2 { uchar m;TH0=(65536-46080)/256;TL0=(65536-46080)%256;m++;if(m==20){ m=0;count++;tim++;} } void serial()interrupt 4 { if(RI==1){ x=SBUF;RI=0;} put_char(x);delay_1ms(5);}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让我对单片机实验有了更深的了解,认为这个实验还是比较容易的,没有花太多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纺织大学单片机课程设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设计题目:1602数字万年历
组长: A
班级:电气11203班
组员: A B C
学号 00000
指导教师:
成绩评定: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1 经过单片机课程设计,熟练掌握c51语言的编程方法和
keil4的运用方法,将理论联系到实践中去,提高我们的动
脑和动手的能力。

1.2 经过数字秒表系统的设计,掌握外围器件如1602液晶的编
程思想,独立键盘的编程思想及它们和单片机I/O口的使
用方法,还有简单程序的编写,最终提高我们的逻辑抽象
能力。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2.1 任务:设计一个能够在1602液晶上跑动的以独立键盘调
整年月日时分秒的数字万年历
2.2 要求:利用单片机实现上述任务即可
三设计原理分析
3.1最小系统的构建
基本组成:89c52芯片,时钟系统电路,复位电路,串
口通信电路,电源电路。

时钟系统是一个由振荡器产生的89c52系统工作所需的
时钟信号;复位电路产生系统复位功能;串口通信电路
经过电脑与单片机连接通信作用,在此用到了max232
芯片,一般作为pc机向单片机烧程序的作用;电源电路
为89c52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

下面介绍以上电路原理
图:
80C51信号引脚图
时钟系统电路复位电路
串口通讯电路和MX232芯片图3.2液晶1602原理
3.2.1液晶显示原理及各参数引脚介绍
LCD1602主要技术参数:
显示容量:16×2个字符
芯片工作电压:4.5—5.5V
工作电流:2.0mA(5.0V)
模块最佳工作电压:5.0V
字符尺寸:2.95×4.35(W×H)mm
3.2.5 电路图
经过最小系统与1602液晶各个端口的连接,确保1602液晶正常工作,再根据1602液晶时序图在keil2中写出相关程序,即可经过80c51来控制液晶显示。

四硬件资源及其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