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2课时)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2课时)及教学反思___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检查时间:年月日教学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课题: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目标:1.培养和维护民族团结意识。
2.正确理解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3.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难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课前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爱我中华》。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中华民族大家庭民族知识了解: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
汉族是我国最大的、人口最多的民族。
除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因为其他55个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惯称为“少数民族”。
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已达13.7亿。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惯称为“少数民族”。
知识拓展: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和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
发现与分享:1.你的班级、社区或你认识的人当中,有少数民族的吗?2.你知道少数民族都分布在哪些地区吗?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请认真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图,说说我国民族的分布有什么样的特点?提示: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提问:在这样的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情况下,各民族之间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数据分析(课本第55页活动园):阅读资料,从数字的变化中,你有什么发现?小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各民族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促进了相互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我国各民族汇聚为一个大家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7中华民族一家亲部编版共31张PPT
蒙
苗
古
族
族
维
藏
吾
族
尔
族
活动二:听故事 彝海结盟
1935年5月22日,刘伯承与小叶丹举行了著名的彝海结盟仪式。 1935年5月22日清晨,中央红军先遣部队从大桥出发,向拖乌行进。前卫连到 彝海以北2公里的喇嘛房时,被当地彝民阻拦,不准前进。与此同时,后面的 工兵连在峨瓦垭口被彝民武装围击,所带机械、渡河器材等物资被抢。司令 员刘伯承、政委聂荣臻了解到前面、右面、后面都有彝族武装逼近,红军陷 于包围之中,不时有伤亡发生,情况十分紧急。指挥部当即决定,刘司令员 布置自卫阵地,聂政委带人喊话,向导不断用彝话宣传。 家住羊坪子的小叶丹,通晓汉语,能言善辩。彝海附近的喇嘛房、白沙沟等 村堡是其叔伯弟兄的领地。在听懂了红军的宣传后,他便派精通汉话的管家 沙马尔各,去红军那里探听情况。得报红军平等待人,并请这个地方的管事 人去谈判。小叶丹即前往喇嘛房江家店子,见到红军干部冯文彬,表示希望 大家能握手言和。
傣族人民的节日—泼水节
傣族人民的节日—泼水节
傣族人民的节日—泼水节
彝族人民的节日 火把节
彝族人民的节日—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 的传统节日。农历四月 二十四日是小火把节。六月二十四日是大火把节,这天, 村村寨寨都要宰牛,分而食之;家家户户都要包棕子, 打粑粑,待客送礼。节日夜晚,彝族男女老少身穿盛装, 高举火把,犹如一条火龙环寨绕行,然后在田边地头举 行象征性的扑杀农田害虫仪式。同时还燃篝火、开晚会, 举行赛歌.
活动四:说节日
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或看过的资料、向同学介绍 一个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可围绕下面问题进行介绍。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课。
这一课的核心内容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 个民族是一家,各民族之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鲜活的事例、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展现了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身边的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但在民族问题上,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生动、形象、具体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族问题,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列举出我国的各民族,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民族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 个民族是一家,各民族之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学生能够尊重和理解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列举出我国的各民族,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民族问题。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族问题,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案例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课件(2024版新教材)
中华民族一家亲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目
01 新课导入 02 新课讲解
录
03 课堂小结
CONTENTS
04 拓展延伸
PART 01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了解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平等团结互助 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知道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初步形成中华民族 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形成了大杂居、 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 的发展,各地区、各民族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促 进了相互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二、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活动二:我是观察员
少数民族分布的范围有什么变化? 小
大
56个民族 的居民都有居 住的省级行政 区域有20个。
2000年 2010年
在省级行政区域均有分布的少数民族
每个省 级行政区域 内都至少有 43个少数民 族的居民。
二、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活动二:我是观察员 人民币上有几个民族的文字?
汉语拼音
蒙古文 藏文 壮文 维吾尔文
二、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活动二:我是观察员
55个少数民族都 有本民族的代表出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民族 大家庭
各民族 谁也离不开谁
民族分布的特点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的民族关系
民族间的 交往交流交融
疆域
各民族
经济
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文化
PART 04
拓展延伸
小调查
请查阅资料,了解西瓜、黄瓜、核 桃、葡萄、胡萝卜等瓜果蔬菜在我国历 史上是怎样传播开的。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民族的分布、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民族团结的认识还相对较浅。
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我国各民族的基本情况,但对民族团结的内在联系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多种方式,提高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法、互动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教材内容,熟悉教学目标,准备相关教学案例和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基本情况。
3.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案例素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多元文化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民族团结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3.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3.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感受到各民族的紧密团结和互相帮助。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让学生在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基础上,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民族知识、民族团结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各民族的同学,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初步的了解,但系统性地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等,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多元文化,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互相交流学习。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是一家,要维护民族团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珍惜和爱护我们这个多元文化的大家庭,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理解和尊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对于我国的民族政策有一定的了解,但具体到每个民族的特点和文化,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3.培养学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交流和合作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难点: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民族的传统文化。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具体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个民族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准备相关的教学卡片,用于学生互动。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各个民族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我国的多民族特色。
2.呈现(10分钟)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特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代表一个民族,展示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其他学生观看并提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成两队,进行民族知识问答比赛,增强学生对民族知识的记忆。
5.拓展(10分钟)分析我国民族政策的具体实践,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所做的努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7课 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材内容以“56个民族”为线索,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和谐的大家庭。
教材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是一家;第二部分介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对身边的民族多样性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中的具体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学生在这一阶段处于品德形成的关键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是一家。
2.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和谐。
3.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增强团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和谐。
难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团结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2.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分享,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图片素材:收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图片,制作成PPT或黑板报。
2.视频素材:选取有关各民族风俗习惯的视频,用于课堂展示。
3.案例材料:准备相关案例,以便于进行分析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呈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各民族的特点。
同时,教师简要阐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背后的意义,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和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3.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3.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课时的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和睦、统一的大家庭。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地图,帮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从而增进学生对各民族的尊重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认知和民族观念,他们对各民族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之间可能还存在一些对民族的误解和偏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和睦、统一的大家庭。
3.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知道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各民族的意识,增强民族团结。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方案。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各民族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民族,了解该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然后向全班同学进行分享。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引导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文字,让学生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身边的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但他们在面对民族问题时,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对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讨论,从而提高他们对民族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知道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知道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的重要性。
难点:引导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景教学法:通过播放案例视频、图片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3.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4.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述感人至深的民族故事,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首民族歌曲《中华民族一家亲》导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案例分析:播放一段关于各民族之间友谊和团结的案例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中华民族一家亲》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中华民族一家亲》(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到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2.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了解其对维护民族团结的作用。
3.探讨如何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进民族之间的友谊。
-以实际案例介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运作,如西藏、新疆等自治区的建设成就,让学生理解自治制度对民族地区发展的积极影响。
-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
-通过历史故事、现代人物事迹等,展现各民族在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学难点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西藏自治区的建设,展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民族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尊重民族风俗习惯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在本次《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们对民族话题的关注和热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有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关于民族分布特点的教学,我采用了地图和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民族的分布情况。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较为有效,但今后我还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生动的实例,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现状。
其次,在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仍较模糊。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实例的选取,用更具说服力的案例来说明自治制度在实际运作中的作用,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两课时全)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两课时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与团结,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我国各民族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接触到的往往是本民族或本地区的文化,对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培养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
2.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践行民族团结的行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以及在生活中积极践行民族团结的行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与团结。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如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课堂讨论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引导学生关注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与团结。
如:某学校各民族学生共同参加校园活动,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故事。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引导学生从尊重、理解、包容的角度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3.7《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3.7《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让学生明白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应该团结友爱,平等互助,共同进步。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民族政策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做到民族团结,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并接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与不同民族的同学友好相处。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多元文化。
2.新课导入: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案例分析:分析各民族之间的友谊,让学生感受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到民族团结,如何与不同民族的同学友好相处。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中华民族一家亲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反馈来进行。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让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了解谁团结谁强大的道理,自觉践行团结合作的思想。
3.通过讨论谁是祖国的亲人的主题,引导学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爱乡爱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弘扬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获得“团结就是力量”道理,学会团结合作。
3.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爱乡爱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课文让学生建立自我认同感,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2.如何通过讨论、互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自觉践行团结合作的思想。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引入(材料:祖国篇)导入: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一个小故事,听完后表现出来自己的情感反应。
讲故事:春天,大地万物都在复苏之时,一位科学家在荒漠之中发现了一个神奇物体,它可以让自然环境得到改善,让人们的生活得到升华,他决定带着这个物体去寻找更多的适合它的基地。
最终,科学家来到了他的祖国,他为祖国献上了这个神奇物体,祖国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2. 课文讲解(材料:《中华民族一家亲》)1.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所传达的信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祖国的亲人,明确谁是我们共同的亲人。
3.让学生领悟到共同的人类命运体系在国家团结和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3. 课文默写让学生现场默写课文,引导他们通过默写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4. 讨论环节1.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天下大同,为何还要讲团结协作的思想?如何践行团结合作的思想?2.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想一想和班上的同学有哪些事情可以团结合作,让大家都欢笑着完成一项有意义的任务?5. 总结点拨1.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课堂学习的收获,激励学生继续学习、努力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一家亲》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了解民族分布的特点。
2.知道我国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3.知道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都作出了贡献,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民族分布的特点。
2.培养学生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资料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伊始,老师想邀请大家先来听一首歌。
(课件)
(播放《爱我中华》)
师:相信有很多同学都听过这首歌。
那么,谁知道歌词中提到的“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指的是什么?
(指名回答)
师:对,“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指的正是咱们国家的56个民族。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华民族大家庭。
(板书:中华民族)
二、活动引领,体会感悟
活动一:走进民族大家庭(课件)(板书:走进民族大家庭)
师:在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中,你们都知道哪些民族呢?(课件)
(指名回答)
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
其实在课前,老师对某校全体五年级学生的民族构成进行了调查。
我们一起来看看调查结果吧。
(课件:出示数据图)
师:根据这个数据图,你们有什么发现?
(指名回答)
预设生1:在五年级的学生中,汉族学生人数约占学生总数59%;其他3个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约占学生总数41%。
师:同学们了解了该校年级学生的民族构成后,再来看一看教材第54页右上角的饼状图。
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看课本)
(指名回答)
预设生1:我发现我们通过年级调查得到的有关民族构成的比例,与教材中饼状图里的民族构成的比例,很相似。
师:通过教材中的饼状图,我们发现,我们国家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习惯称为“少数民族”。
师:少数民族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看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图,说说你发现?(课件)
(指名回答)
预设生1:我发现全国各地都有少数民族的分布,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在一起。
但是在我国的西北、西南和东北等地区也有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比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
师:这样的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格局。
现在,随
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民族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
谁能根据活动园的资料谈谈你的认识?(看课本)
(指名回答)
预设生1:各民族人口的频繁流动促进了相互间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带动了更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活动二:民族平等做主人(课件)
师:虽然少数民族的人口较少,但是,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大家来看看小视频,你们发现了什么?
(课件:各民族代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出场视频)
(指名回答)
师:看来,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共同参政议政,都是国家的主人。
(板书:民族平等做主人)
师:除了政治平等以外,你们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民族平等以及我们国家注重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指名回答)
预设生1:我发现在大城市有些地区建有民族学校,如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西藏中学。
另外,希望工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环境,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人才。
预设生2:我发现,在我们的人民币上除汉字外,还有蒙文、藏文、维吾尔文和壮文。
师小结:(课件:办学公平,货币流通公平)正是因为我们国家重视民族平等和团结,我国各民族才能汇聚为一个大家庭,团结协助,互惠共赢。
活动三:民族团结共繁荣(课件)
师:众人拾柴火焰高。
祖国今天的繁荣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互助。
其实,很久以前,我国各民族间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教材活动园中介绍的茶马古道。
师:茶马古道就是民族交融、互惠发展的典型案例。
除了茶马古道的故事外,你们还搜集到哪些历史或当下有关民族交融的故事?请跟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分享汇报)
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故事还真不少。
可能有些同学听说过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
接下来,老师想和大家分享文成公主进藏族视频。
(课件)
师:请同学们谈谈,吐蕃人民为什么热情地赞美文成公主,她为吐蕃人民作出了哪些贡献?
师:文成公主入藏反映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吐蕃的发展。
(板书:民族团结共繁荣)
师:除了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外,青藏高原一直不乏感人的民族团结的故事。
最后,我和大家分享一个现代的真实感人的故事。
(课件)
2002年12月底,西藏自治区的礼达地区普降大雪,交通阻断,7名汉族打工农民被大雪围困。
当地群众自发加入搜寻队伍。
营救队员中,既有年过半百的藏族同胞,也有刚参加工作的回族、蒙古族青年在茫茫雪海中,他们焦急地寻找了4天4夜,终于在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救出了被困的7名汉族兄弟。
皑皑白雪刺伤了营救队员的眼睛,可他们却说,为了汉族兄弟的生命,为了民族团结,眼睛受点伤又算得了什么。
师:听了这样的故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谈感受)
三、课堂小结,思想教育
师总结:其实,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中,像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
正是由于各族亲如一家,团结互助,共同建设家园,才有了我们今天繁荣昌盛的祖国。
(板书:一家亲)
请同学们结合今天所学内容,在课后搜集身边各民族对社会作贡献的实例。
【板书设计】
走进民族大家庭
中华民族大家庭民族平等做主人一家亲
民族团结共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