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渗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一对正、负电极之间的膜堆称为一级 具有同一水流方向的并联膜堆称为一段
-10-
组装形式:
可按级段组装成各种方式
增加级数可降低电渗析的总电压,增加段数可以增加脱盐流 程长度,提高脱盐率 一般每段内的膜对数为150-200对,每台电渗析器的总膜对 数不超过400-500对 附属设备 整流器、水质检测、水量计量、升压升泵、预处理装置、 进出水管路、酸洗设施等

-23-
纳滤膜及其技术的应用领域
--------
----------
-----------
-24-
五、微孔过滤(自学)
微孔过滤与超滤从原理上说没有本质的差别, 微滤只能截留更大分子的膜 分离过程。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
一 价 离 子 二小 价分 离 子 大分子 微粒 子 微滤

超滤
纳滤 反渗透
膜表面截留
膜内部网络截留
-18-
超滤在水处理的应用
• 1.给水
• 去除细菌、胶体等物质。家庭用膜式净水器 • 与反渗透联合制备纯水
• 2.废水
• 回收分离有用物:涂料、羊毛脂、染料、纸浆等 • 废水深度处理 • 膜-生物反应器
-19-
超 滤 过 滤 装 置
-20-
超滤处理流程示意图
-21-
四、纳滤技术(nanofiltration,NF)
-11-
3、电渗析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海水淡化 • 流程:海水→海水泵→无阀滤池→海水池→水泵→ 纤维布过滤器→第一组电渗析器→中间水池→第二 组电渗析器→成品水池→脱硼装置→饮用水。 • 电渗析—离子交换组合工艺制取纯水 • 电渗析法处理电镀含镍废水、酸洗废水回收硫酸和 铁、芒硝回收硫酸和碱。
-12-
2.液膜类型
内相
外相
①浸渍型:以多孔高分子膜作 由于将液膜含浸在多孔支撑体上,可以承 受较大的压力,且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可 为支架 , 使液体膜溶液 ( 有机 以承担合成聚合物膜不能胜任的分离要求。 溶剂 ) 浸渍在其孔穴部位 , 并 通常孔径越小液膜越稳定,但孔径过小将 使空隙率下降,从而将降低透过速度,存 在内外相均接触水溶液。 在传质面积小。
-16-
压力 大分子 供水 超滤膜 水 盐 超滤过程 压力(要大于渗透压力) 盐 大分子 供水 反渗透膜 水 反渗透
-17-
超 滤 与 反 渗 透 的 区 别 示 意
超滤的截留机理:主要是物质在膜表面及微孔内的吸附、在孔
内的停留(阻塞)、膜表面的机械截留(筛分)、架桥截留和
膜内部网络截留。
机械截留 吸附截 留 架桥 截留
-26-
小结:膜滤分类及基本特征
方法
微滤 MF 超滤 UF 纳滤 NF 反渗透 RO 电渗析 ED 渗析 D
推动力
压力差 0.01-0.2MPa 压力差 0.1-0.5MPa 压力差 0.5-2.5MPa 压力差 1-10Mpa
传递机 理
透过物及大小
水、溶剂、 溶解物
截留物
膜类型
对称和不对 称的多孔膜 非对称的多 孔膜 致密非对称 膜或复合膜 致密非对称 膜或复合膜
电位差
浓度差
悬浮物、颗粒 筛分 物、纤维和细 菌 水、溶剂、离子 胶体、大分子 筛分 和小分子 不溶解的有机 0.0004-10μm 物 筛分+溶 溶质、二价盐、 水和溶剂 解/扩散 糖和染料 水、溶剂 溶质、盐(SS、 溶剂的 扩散 0.0004-0.06μm 大分子、离子) 电离离子 离子交 非解离和大分 换 0.0004-0.1μm 子物质 低分子物质、离 溶质扩 溶剂,分子量 子 >1000 散 0.0004-0.15μm
2)极化时,在浓水侧的阴膜界面上形成沉淀会堵塞水流通道。 • ( 电流密度是指单位面积膜通过的电流,使水分子产生离解反应时的 操作电流密度称为极限电流密度。 ( 3)由于沉淀和结垢的影响,膜性能发生变化,机械强度下降, 膜电阻增大,缩短了膜的使用寿命。


为了避免极化和结垢,目前采用的措施包括:

阴极还原反应 2H++2 e→H2↑阴极室溶液呈碱性结垢 阳极氧化反应 4OH-→O2+2H2O+4e 阳极室溶液呈酸性腐蚀
-3-
原水
阳 阴
+
极水

+


+

阳 极

+ 阳极
+
+
+

浓Fra Baidu bibliotek











室 — 阴极
浓水
淡水
电渗析分离原理图
-4-
电渗析过程
①反离子的迁移 交换膜不可能100%的选择性,有少 次要 过程
②乳化型:将表面活性剂、添 加剂及溶剂(内相试剂)的水溶 液高速搅拌(>2000转/分钟), 制成一个油包水(W/O)的乳状液, 然后再把这种乳状液加入到低 速搅拌(100转/ 分钟)的试液中, 并使乳状液均匀分散在试液中, 乳液型液膜的传质比表面最大,膜的厚度 最小,因此传质速度快,分离效果较好, 结果形成水包油, 再包水 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前景。 (W/O/W)的多相乳浊液。
离子交换膜
非对称膜, 离子交换膜
-27-
隔膜电解法原理及应用 (自学)
还记得电解浮选和电解凝聚原理吗?
-28-
六、液膜分离
• 1. 液膜的概念和特点
液膜分离是一种新发展的膜分离技术,是新兴的节能型分离手段。 液膜是悬浮在液体中很薄的一层乳液微粒( 3-5m )。它能把两个 组成不同而又互溶的溶液隔开,并通过渗透现象起到分离的作用。 • 液膜的特点:膜薄、比表面积大、分离速度快、传质推动力大、提 • 取效率高、过程简单、试剂消耗量少,这对于传统萃取工艺中试剂昂 贵或处理能力大的场合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 另外,液膜的选择性好,往往只能对某种类型的离子或分子的分离 具有选择性,分离效果显著。

量与离子交换膜解离离子电荷相反离子透过膜,阳通过阴, 阴通过阳 ②电解质浓差扩散
• 膜两侧溶液浓度不同,在浓度差作用下,电解质由浓室向淡室扩散 • 水的渗透压作用,水由淡水室向浓水室渗透
• ③水的渗透 • ④水的电渗透
• 水合离子,其迁移过程必然携带一定数量的水分子迁移
• ⑤水的电离
• 电流密度与液体流速不匹配,电解质离子未能及时补充到膜的表面,而造成膜的淡水侧发生水 的电离。
• 最大缺点:强度低,破损率高,难以稳定操作,而且过程与设备复杂。
-29-
• 2. 液膜的组成与类型 • (1)液膜的组成 •
● 成膜的基本物膜溶剂:有机溶剂或水, 构成膜的基 体。如煤油、石蜡。
主要考虑液膜的稳定性和对溶质的溶解度。 对无载体液膜, 膜溶剂能优先溶解欲分离 组分, 而对其它组分溶质的溶解度则应很小; 对有载体液膜, 膜溶剂要能溶解载体, 而不 溶解溶质。
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对物质的截留
-25-
小结:膜滤分类及基本特征
根据推动力的不同,膜分离有下列几种: 浓度差:扩散渗析 电位差:电渗析 压力差: 反渗透(RO, reverse osmosis):MW<100, 0.2-0.3nm, 2 -3 A0 纳滤(NF, nanofiltration):MW: 100-1000, 0.5-5 nm 超滤(UF, ultrafiltration):MW: 1000—百万, 5 nm-0.2m 微滤(MF, microfiltration):0.2-1 m (1A0=10-8 cm, 1m =10-4cm, 1nm=10-7cm)
海水淡化流程
-13-
电 渗 析
反 渗 透
纯水制备流程示意图
-14-
补 充 水
补 充 水
半光亮镀镍 电渗析
回收槽
光亮镀镍
回收槽 水洗槽 水洗槽 离子交换
电渗析
电渗析法回收含镍污水的工艺流程
镀镍废水回收镍:含镍废水经电渗析处理后,浓水中的镍浓度增高,可以返 回镀镍重复利用;淡水水镍浓度减少,可以返回水洗槽用在清洗水的补充水。 以硫酸钠溶液作为电极液,进行循环,加入硫酸钠是为了减轻铅电极的腐蚀, 经电渗析处理后,浓液浓度可以使NiSO4 · 7H2O达到100g/L左右,除镍率达 到90%以上。
-1-
海水淡化----电渗析原理
盐水 极水
+
-
淡水
关 注
1 离子在电场下的定向迁移 2 膜的选择性透过 3 分离对象/产品的去向
-2-
1、电渗析的基本原理
原理: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而
使溶液中的溶质与水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

阴膜只让阴离子穿过;阳膜只让阳离子穿过 电极两侧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8-
电渗析器组装
• 几个术语:
• 膜对:由1张阳膜、1张淡水隔板, 1张阴膜、1张浓水隔板 按一定顺序组成的电渗析器膜堆的最小脱盐单元 • 膜堆:若干模对的集合体 • 级:电渗析器中一对电极之间所包含的膜堆称为一级,一台 电渗析器的电极对数就是这台电渗析器的级数 • 段:电渗析器中淡水水流方向相同的膜堆称为一段 • 台:用锁紧装置将电渗析器各部件锁紧成一整体称为一台电 渗析器 • 系列:将多台电渗析器串联起来成为一脱盐整体称为一系列
主要过程对电渗析有利,次要过程均会影响电渗析的除盐 或浓缩效率,增加电耗。设计中,应选择理想的离子交换膜和 最佳的操作条件,设法消除或改善这些不利影响。
-5-
极化与极限电流浓度
• 电渗析过程中,膜内反离子的迁移数大于溶液中的迁移数,从而造 成淡水室中在膜与溶液的界面处形成离子亏空现象,当操作电流密 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主体溶液内的离子不能迅速补充到膜的界面 电渗析的极化现象对电渗析的运行有很大影响: 上,从而迫使水分子电离产生H+和OH—来负载电流,这就是电渗 ( 1)极化时一部分电能消耗在水的电离上,使电流效率下降; 析的极化现象。
-31-
膜支架
O
3. 液膜分离原理
C 液料 液料 液膜 R C+R→P 液膜 液料 液膜
R1
C+R1 → P1
(c) 膜中化学反应
• 纳滤膜是上世纪80年代在反渗透复合膜基础上开发出来的,
是超低压反渗透技术的延续和发展分支,早期被称作低压反
渗透膜或松散反渗透膜。目前,纳滤膜已从反渗透技术中分 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分离技术。 纳滤膜的孔径为纳米级,介于反渗透膜(RO)和超滤膜(UF)之 间,因此称为“纳滤”。
纳滤膜的表层较RO膜的表层要疏松得多,但较UF膜的要致密

● 表面活性剂:稳定液膜,如多胺系、山梨糖醇酐单 油酸酯类(Span80)等。

● 添加剂/流动载体:提高膜的选择性, 实现分离传质
的关键因素。如磷酸三丁脂、P204t、TBP等
载体与欲分离的溶质形成的配合物要有适 当的稳定性, 在膜的外侧生成的配合物能在 膜中扩散, 而到膜的内侧要能解络。
-30-
二、电渗析(Electrodialysis)
渗析液 溶剂 膜
电渗析是利用离子交换膜和直流
电场的作用,从水溶液分离出电
解质组分的一种电化学分离过程。 典型过程: 血液透析; 用于海水淡化、纯水制备和 废水处理; 在分析上可用于无机盐溶液 的浓缩或脱盐
原液
A 溶 剂 B
溶 质
x1 x2
渗出液
溶剂+扩散物质
得多。因此其制膜关键是合理调节表层的疏松程度,以形 成大量具纳米级的表层孔。
-22-

纳滤膜主要用于截留粒径在0.1~1nm,分子量为1000左 右的物质,可以使一价盐和小分子物质透过,具有较小的 操作压(0.5~1MPa)。其被分离物质的尺寸介于反渗透膜 和超滤膜之间,但与上述两种膜有所交叉。 纳滤恰好填补了超滤与反渗透之间的空白,它能截留透过 超滤膜的那部分小分子量的有机物,透析被反渗透膜所截留 的无机盐。 而且,纳滤膜对不同价态离子的截留效果不同,对单价离子 的截留率低(10%-80%),对二价及多价离子的截留率明显高 于单价离子(90%)以上。
(1)控制工作电流密度在极限电流密度下运行; (2)定时倒换电极; (3)定期酸洗。
-6-
电渗析装置示意动画
-7-
2.电渗析器装置与组装
主要部件 离子交换膜:组装前膜预处理,操作溶液浸泡24-48小时,停运时充 满溶液 隔板:膜的支撑体,保持膜间距,水流通道;浓、淡室隔开 电极:要求耐腐蚀、导电性能好 夹紧装置:把极区和膜堆组成不漏水的电渗析器整体
-15-
三、超滤法
• 超滤与反渗透类似,依靠压力和膜进行工作
• 制膜材料:
• 醋酸纤维素或聚砜酰胺等,省去热处理工序,成膜孔径较大,能够 在较小的压力下工作,有较大的通水量。
• 与反渗透的区别:
• 用途:分离分子量500-500000的物质,直径为0.00510μm的大分子和胶体 超滤过程的本质:是一种筛滤过程,膜表面的空隙 大小是主要的控制因素,溶质能否被膜孔截留取决 于溶质粒子的大小、形状、柔韧性以及操作条件等, 而与膜的化学性质关系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