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以及有哪些因素对化学平衡有影响;2、掌握浓度、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并能结合实际情况应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浓度实验,逐步探究平衡移动的原理及其探究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实验方法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2、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学难点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及其应用三、教学过程●课前回顾: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体系中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新课学习:一、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是外界因素改变了反应速率,使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通过反应,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可用下图表示:v(正) >v(逆)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v(正) <v(逆)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提出问题】高炉炼铁 高炉炼铁中Fe 2O 3+3CO 2是一个可逆反应,19世纪后期,人们发现炼铁高炉所排出的高炉气中含有大量的CO ,有的工程师认为,这是由于CO 和铁矿石接触时间不够长造成的,于是在英国耗费了大量资金建造了一个高大的炼铁高炉,以增加CO 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可是后来发现,用这个高炉炼铁,所排出的高炉气中CO 的含量并没有减少.法国有位化学家勒夏特列(LeChatelier1850-1936),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否定了这个做法.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演示实验一(视频) 实验原理:Fe 3+ +3SCN Fe (SCN )3 (红色)实验步骤:向盛有5 ml0.005mol/L FeCl 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 ml0.01mol/L KSCN 溶液,溶液显红色。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理解可逆反应的特点。

2. 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包括浓度、温度、压强等。

3. 学会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化学平衡的移动。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勒夏特列原理。

2. 教学难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的实际问题。

2. 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个化学平衡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

2. 讲解化学平衡状态:解释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阐述可逆反应的特点。

3. 探讨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浓度、温度、压强等因素如何影响化学平衡。

4. 讲解勒夏特列原理:阐述勒夏特列原理的内涵,展示实例进行分析。

5. 应用勒夏特列原理:让学生运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实际问题,如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平衡调控。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及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7.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 评价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的理解,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的掌握,以及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4.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

高中化学-高一《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一课时教案

高中化学-高一《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一课时教案

高中化学-高一《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2.学习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3.理解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的关系教学重点:1.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2.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的关系教学难点:1.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2.如何计算化学平衡常数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演示法3.讨论法教学过程:一、热身:利用化学实验展现化学平衡引导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将一些CuSO4固体加入水中,在搅拌的过程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观察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产生物质的特点,以及化学反应的动态平衡的概念。

二、导入:化学平衡的概念介绍化学平衡的概念,给出一些符合化学平衡条件的例子。

三、讲解: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1.物质浓度通过实验演示,展现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不同浓度下物质的影响,说明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中物质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温度变化演示两组实验,其中一组实验加热,另一组实验降温,说明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平衡的位置的变化。

3.压力变化以气体反应为例,说明压力变化对气体反应化学平衡的影响。

4.溶质活度介绍溶质活度的概念以及溶质活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简单介绍离子强度的概念。

四、细节讲解:化学平衡常数1.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2.如何求解化学平衡常数五、归纳: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的关系提醒学生,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是有机联系的,归纳两者之间的关系。

六、实验设计:影响氢氧化钠的电离平衡以影响氢氧化钠的电离平衡为例,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从实验结果中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条件。

七、总结复习课堂所学知识,回答问答题。

八、作业1.列出影响化学平衡的四个条件。

2.求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式子。

3.设计一个实验,从实验结果中了解影响化学平衡位置的条件。

4.研究一篇关于化学平衡的科学研究论文,并简单介绍其中的研究成果。

第三讲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案

第三讲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案

第三讲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一、教学目标导向【重点难点】重点:浓度、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勒夏特列原理。

难点:平衡移动原理即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能力要求】(1)正确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熟练地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和解释实际问题。

二、课堂分层导学【学法指导】理解平衡移动原理即勒夏特列原理。

【教与学过程】思考:在一定条件下,把2 mol SO 2和1 mol O 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232()()2()(0)SO g O g SO g Q Q ++>在t 1时刻达到平衡;在t 2时刻加入SO 2增加SO 2的浓度,t 3时刻达到平衡;在t 4时刻增大体系的压强,t 5时刻达到平衡;在t 6时刻升高体系的温度,t 7时刻达到平衡;在t 8时刻加入催化剂。

试画出整个过程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v ~ t 图。

1、不同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对于某一特定的可逆反应,反应进行程度的大小还受到 、 、 等因素的影响。

注意点:(1)对于纯液体或固体,它们的浓度为一定值,与它们本身量的多少无关;(2)对于液体或固体受压强影响很小,故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只限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3)浓度、压强的改变对平衡常数无影响,而温度对平衡的影响是改变了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2、勒夏特列原理是指 (如 、 或 等),平衡就向能 的方向移动。

注意点:应正确理解该原理中减弱..的涵义: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移动,但体系不可能抵消外界这种条件改变的影响,即平衡移动的程度应小于影响该平衡的条件的改变。

思考: (1)在一定条件下,把一定量的NO 2气体充入一针筒中,发生如下反应:2242NO N O。

现瞬间把针筒活塞从Ⅰ处拉到Ⅱ处,试说出针筒中气体颜色的变化。

若是瞬间挤压针筒活塞从Ⅰ处移到Ⅱ处,气体颜色又如何变化?(2)已知对可逆反应:2232()()2()SO g O g SO 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了平衡状态,若用α表示SO 2的平衡转化率,β表示O 2的平衡转化率。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案

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复习内容】一.化学平衡的移动:1.化学平衡移动的涵义:①定义:②平衡移动的方向与速率变化的关系: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即)移动(左或右下同)V正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即)移动V正V逆,平衡不移动2.平衡移动的标志①从反应速率来看:只有经历了从V正=V逆到,再到的过程,才表明平衡发生了移动。

在已达平衡的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时,虽然②从反应混合物组成来看:只有各组分的发生了变化,才表明平衡发生了移动。

注意: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发生了变化,不一定是平衡发生了移动。

3.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和平衡移动三者关系一定条件条件改变一定时间V正≠V逆V正=V逆V正≠V逆V‘正=V‘逆反应起始建立平衡化学平衡一定从反应速率来看,改变反应条件,可以改变达到平衡所需时间;从化学平衡来看,改变反应条件,可以改变反应物的转化率。

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①②③3.勒沙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注意点:①②【巩固练习】1.下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2SO2+O2 2SO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如果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①增加压强;②增大O2的浓度;③减少SO3的浓度;④升高温度;⑤使用催化剂,将对化学平衡有什么影响?简要说明理由。

2.可逆反应2HI(g) H2(g)+I2(g)达到平衡后,当改变外界条件(如某一物质的浓度、体系的压强、温度等)而发生下列项目变化时,能作为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标志是()A 气体的密度发生了变化B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发生了变化C 气体的颜色发生了变化D 体系的温度发生了变化3.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发生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变化中正确的是()A 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B 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增大C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提高D 化学反应的产率可能提高4.在一密闭容器中,aA b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 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C 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 化学计量数关系a>b5.下列各组物质的颜色的变化,可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新制的氯水在光照的条件下颜色变浅B H2、I2、HI平衡混合物加压后颜色变浅C 氯化铁溶液加铁粉振荡后颜色变浅D 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氧化的反应6.对于可逆反应2SO2+O2 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温度使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建立新平衡后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V正(原平衡)<V逆(新平衡) B c(SO2) (原平衡)<c(SO2) (新平衡)C 原平衡的SO2转化率<新平衡的SO2转化率D c(SO3) (原平衡)<c(SO3) (新平衡)7.可逆反应:NH4HS(固)NH3(气)+H2S(气),在某温下达平衡。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学设计课件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学设计课件

04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选择
实验法
通过实验演示影响化学平衡的条 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化学平衡的
变化。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影响 化学平衡的条件,加深对知识的理 解。
案例分析法
选取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释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提高应用能 力。
教学手段运用
01
02
03
PPT课件
通过PPT展示影响化学平 衡的条件,提供丰富的图 文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抽 象概念。
3
加强实验环节
优化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加强实验指导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验能 力和科学素养。
THANKS
感谢观看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 讨论,是否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
课堂氛围
反馈评价
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思考能力,需要关注课堂氛围的营造 。
收集学生和同事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 课的看法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内 容。
教学不足与问题
知识点讲解不够深入
部分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加强讲解和练习。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学设计 ppt课件
目 录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学内容与安排 • 学生情况分析 • 教学方法和手段 • 教学过程设计 • 教学反思与改进
01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移 动的条件。
学会通过实验探究影 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能够运用平衡移动原 理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学会运用对比、推理等科学方法研究 化学平衡的移动。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平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平衡移动。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2. 案例:勒夏特列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教学内容1. 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讲解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平衡状态的特征。

2.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1)浓度:讲解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浓度变化时的平衡移动。

(2)压强:讲解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压强变化时的平衡移动。

(3)温度:讲解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温度变化时的平衡移动。

(4)催化剂:讲解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催化剂的作用原理。

3. 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和讨论法,使学生掌握了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并能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6.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在改变浓度、压强、温度和添加催化剂等条件下,化学平衡是如何移动的。

7. 实验操作:安排实验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化学平衡的移动现象,加深对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

8. 平衡常数概念:介绍平衡常数的概念,解释平衡常数与平衡状态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平衡常数如何反映反应的倾向性。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

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化学平衡状态的实际应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1.4 教学步骤引入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

通过实例讲解化学平衡状态的实际应用。

第二章: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各种因素。

让学生能够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2.2 教学内容温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压力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浓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各种因素。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各种因素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2.4 教学步骤介绍温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介绍压力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介绍浓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介绍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各种因素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第三章:温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温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让学生能够分析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勒夏特列原理。

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温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3.4 教学步骤介绍勒夏特列原理。

介绍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第四章:压力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力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让学生能够分析压力变化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压力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原理。

压力变化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压力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压力变化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2023年高二化学教案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二课时)(精选3篇)

2023年高二化学教案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二课时)(精选3篇)

2023年高二化学教案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二课时)(精选3篇)教案一:课时目标:1. 了解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及其作用。

2. 分析并讨论不同条件下化学平衡的变化。

3. 针对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平衡问题进行练习和解答。

教学重点:1.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2. 不同条件下化学平衡的变化。

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化学平衡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2. 如何利用化学平衡条件解答问题。

教学准备:1. 化学平衡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2. 讲解化学平衡条件的教学PPT。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话题(5分钟)向学生展示实验器材和试剂,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实验内容,并提问实验中是否观察到了化学平衡的现象。

Step 2:讲解化学平衡条件(10分钟)通过教学PPT讲解化学平衡的条件,包括浓度、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重点强调不同条件对反应方向和反应速率的影响。

Step 3:讨论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平衡变化(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不同的条件,讨论该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通过实验、计算或推理等方法给出具体的结论。

Step 4:练习和解答(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化学平衡问题,让学生自主练习和解答,并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Step 5:总结与反馈(5分钟)与学生总结讨论的结果,并针对学生在解答问题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错误进行及时纠正和解答。

教案二:课时目标:1. 理解化学平衡的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2. 掌握不同条件下化学平衡的变化规律。

3. 运用化学平衡条件解答问题。

教学重点:1.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2. 不同条件下化学平衡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1. 理解温度、浓度和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 运用化学平衡条件解答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讲解化学平衡条件的教学PPT。

2. 实验器材和试剂。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话题(5分钟)教师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并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

【选修四】化学《第三节 化学平衡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教案

【选修四】化学《第三节  化学平衡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教案

讨论和分析, 学会归纳总 结,并培养合 作精神。
[讨论]改变压强,化学平 衡一定移动吗?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知 道浓度和压强是如何对 化学平衡的影响,以及各 种影响的图象描述。 作业:P32 6、7
通过图象的完 成加深压强对 平衡影响的理 解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习回顾
回答: 逆:可逆反应(或可逆过程)
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1、平衡状态的特
等:V 正 =V 逆(不同的平衡对应不同的速率)
征及实质?
动:动态平衡。达平衡后,正逆反应仍在进行(V 正=V 逆≠0)
定:平衡时,各组分浓度、含量保持不变(恒定)
利用学生已有 的知识,探究 未知的知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仪器、用品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浓度实验,逐步探究平衡移动的原理及其探究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 化学实验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 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及应用 实验探究、分组讨论、对比、归纳总结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烧杯、 用品:0.01mol/L KSCN 溶液、1mol/L KSCN 溶液、0.005mol/L 的 FeCl3、0.01mol/LNaOH 溶液、 0.1mol/L K2Cr2O7、6mol/L NaOH 溶液、浓硫酸
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改变平衡状态各成分含量保持不变,正逆 来顺利的学习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学设计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学设计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学设计《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分小组实验,通过浓度实验,逐步探究平衡移动原理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实验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难点: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及应用教学过程:【引言】复习上节学习过的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及化学平衡的特征。

【过渡】化学平衡状态是建立在一定条件上的,因此这个平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如果此时外界条件不改变的话,可逆反应将一直保持这种平衡状态,但是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可能使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即同种物质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不等,其结果会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那么那些外界条件的改变会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一、化学平衡的移动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平衡破坏新条件下的新平衡 V正逆V正&ne;V逆V正=V逆各组分浓度保持恒定各组分浓度发生变化各组分浓度保持新恒定化学平衡的移动定义:【思考】打破旧平衡如何通过改变条件来实现?【回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主要有哪些?【总结】有可能破坏化学平衡。

【过渡】我们的推断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教材26页实验2-6操作①原混合液②加1 mol/L的KSCN溶液③加1 mol/L的FeCl3溶液现象【思考】溶液红色加深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加深?【思考】1、对已建立平衡FeCl3+ 3KSCN=3KCl+Fe(SCN)3(红色)的体系为什么增加任一反应物的浓度都能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试从浓度的变化如何影响V正、V逆的速率来解释原因)2、对已建立平衡FeCl3+ 3KSCN=3KCl+Fe(SCN)3(红色)的体系,在t2时刻,浓度分别作如下改变,平衡被破坏,t2时刻建立新的平衡,请画出v-t图。

高二化学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案
一、说教材
1、本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化学平衡之前有溶解平衡(初中),在化学平衡之后有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很显然,化学平衡在这一系列的平衡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溶解平衡和硫酸、硝酸工业生产的化学原理的理解,又为以后学习电离平衡理论和水解平衡奠定基础。

2、本节教材简析
本节教材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化学平衡状态;第二部分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化学平衡移动;第三部分勒沙特列原理。

其中第一部分是基础是核心,教材是在简单介绍固体溶解平衡的基础上引出跟可逆反应对应的化学平衡并以CO 和H2O 蒸汽在1 升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为对象,在分析、讨论的前提下引出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及其特征,为第二部分内容的教学打下理论基础,过渡自然,给出知识的先后顺序合理,介绍知识采取以老(溶解平衡)带新(化学平衡) 的办法降低了知识的难度。

所以,第一部分教材的编排,问题的处理,完全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总规律,教学时必须遵守。

而后一部分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采取先吃定心丸(即直接给出定义)后用实验证明的办法,我认为这个顺序有其不足之外,而将实验验证放在化学平衡移动定义之前,先以实验产生既定事实,之。

化学平衡备课教案优秀5篇

化学平衡备课教案优秀5篇

化学平衡备课教案优秀5篇推文网精心整理化学平衡备课教案,希望这份化学平衡备课教案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

更多化学平衡备课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化学平衡备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并通过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增强学生的归纳和形象思维能力。

2、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从而使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

教学难点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

教学方法1、在教学中通过设置知识台阶,利用教材的章图、本节内的图画以及多媒体手段演示溶解平衡的建立等,启发学生联想从而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2、组织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引言]化学反应速率讨论的是化学反应快慢的问题,但是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既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快地转化为生成物,同时又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生成物。

例如在合成氨工业中,除了需要考虑如何使N2和H2尽快地转变成NH3外,还需要考虑怎样才能使更多的N2和H2转变为NH3,后者所说的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化学平衡。

[板书] 第二节化学平衡[师]如果对于一个能顺利进行的、彻底的化学反应来说,由于反应物已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如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就不存在什么进行程度的问题了,所以,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

[板书] 一、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可逆反应[师]那么什么是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如何建立的?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一问题。

[板书] 二、化学平衡的建立[师]大家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在一个盛水的水杯中加蔗糖,当加入一定量之后,凭大家的经验,你们觉得会怎么样呢?开始加进去的很快就溶解了,加到一定量之后就不溶了。

[问]不溶了是否就意味着停止溶解了呢?回忆所学过的溶解原理,阅读教材,自学思考后回答:没有停止。

因为当蔗糖溶于水时,一方面蔗糖分子不断地离开蔗糖表面,扩散到水里去;另一方面溶解在水中的蔗糖分子不断地在未溶解的蔗糖表面聚集成为晶体,当这两个相反过程的速率相等时,蔗糖的溶解达到了最大限度,形成蔗糖的饱和溶液。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案

第二章:化学平衡之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案廖志航整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浓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理解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并应用。

(3)理解图像方法表示可逆反应从不平衡状态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过程、基本类型等。

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从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总结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培养和训练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实验现象能力。

教学重点: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难点: 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剖析化学平衡图像问题。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实验探究法学法指导:认真观察实验,分析理解实验结论,认真对待典型例题教学准备:试管、胶头滴管、FeCl3、KSCN 溶液 KCl溶液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旧知回顾】: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2.什么是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时有哪些主要的特征?化学平衡受哪些因素的影响?3.如果我们向一个处于化学平衡的反应中增加反应物的量,经过一段时间后,它还会平衡吗?(溶解平衡相联系)。

导入新课:【引入】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得知化学平衡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维持,如果我们在改变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时,平衡状态会发生改变,经过一段时间又会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平衡状态。

【板书】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化学平衡的移动:可逆反应中的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的过程。

正逆正逆正逆,v正=v逆时不破坏各组分百分含量保持一定 v正>v逆右移各组分百分含量保持新的一定v正<v逆左移化学平衡的移动【讲述】我们研究化学平衡,目的在于能建立更好的化学平衡,提高物质的转化率,提高产量,为此,我们就要研究如何建立更好的化学平衡,这节课我们就此来展开讨论学习。

【板书】(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有影响)浓度对化学平衡有什么样影响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设计】1、目的: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有什么样的影响?2、设计思路引导——通过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来观察化学平衡是否改变,如何移动?→实验现象具有可视性、可比性、要能通过现象说明平衡的移动方向。

高二化学教案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二课时)(精选3篇)

高二化学教案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二课时)(精选3篇)

高二化学教案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二课时)(精选3篇)教案一: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课时目标:- 理解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掌握根据浓度变化预测平衡位置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掌握根据浓度变化预测平衡位置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醋酸铵、硫酸铵等;-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忆并思考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 实验操作及观察(15分钟)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向一烧杯中加入醋酸铵溶液,并记录下PH值。

再向另一烧杯中加入硫酸铵溶液,并记录下PH值。

将两个烧杯内的溶液倒入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再次记录下PH值。

3. 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结合所学的化学平衡概念,解释为何倒入同一容器中搅拌均匀后的溶液的PH值不同于初始时的PH值。

让学生思考可能的原因,并提出解释。

4. 影响平衡位置的判断(15分钟)教师通过解释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指导学生学习根据浓度变化预测平衡位置的方法。

教师可以举例不同化学反应,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

5.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强调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分析来理解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掌握根据浓度变化预测平衡位置的方法。

教案二: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课时目标:- 理解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掌握根据温度变化预测平衡位置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掌握根据温度变化预测平衡位置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反应瓶、温度计等;-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忆并思考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 实验操作及观察(15分钟)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将两个溶液分别倒入两个反应瓶中,一个反应瓶加热到较高温度,另一个反应瓶保持室温。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鲁科版选修四教案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鲁科版选修四教案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鲁科版选修四教案
一、实验目的
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化学平衡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原理
化学平衡指在特定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在宏观上呈现一定的质量浓度关系,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现象。

化学平衡可以表示为:aA + bB ⇌ cC + dD
在化学平衡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但是,如果改变反应条件,则可能会对平衡产生影响,导致平衡发生偏移。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
•红色变色酸碱指示剂
•烧杯
•微量管
•塑料勺子
•磁力搅拌器
•氨水
•盐酸
四、实验步骤
1.将少量红色变色酸碱指示剂加入烧杯中,使其变成红色。

2.用微量管加入少量盐酸,观察变色行为。

3.用微量管加入少量氨水,观察变色行为。

4.将盐酸和氨水混合,加在红色变色酸碱指示剂中,观察变色行为。

5.反复重复步骤2-4,观察现象。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了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当加入盐酸时,烧杯中的溶液变成了黄色;加入氨水时,溶液变成了蓝色。

当将盐酸和氨水混合后,溶液变成了绿色。

这说明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化学平衡会受到影响。

六、实验结论
不同反应条件会对化学平衡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平衡状态的偏移。

在实验中我们看到,当加入盐酸时,烧杯中的溶液变成了黄色;加入氨水时,溶液变成了蓝色。

当盐酸和氨水混合后,溶液变成了绿色。

这种变化表明在不同的条件下,化学平衡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探索化学反应平衡的条件与影响化学教案

探索化学反应平衡的条件与影响化学教案

探索化学反应平衡的条件与影响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2. 掌握化学反应平衡的条件与影响因素;3. 能够运用Le Chatelier原理解释平衡的移动与转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平衡的条件与影响因素;2. 教学难点:运用Le Chatelier原理解释平衡的移动与转移。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与药品:试管、试管架、酸碱指示剂、酸、碱;2. PPT或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与概念解释(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化学反应的概念,并提问:什么是化学反应平衡?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解释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并强调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浓度保持一定比例。

(示意图可用黑板或PPT上来辅助,展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相对永恒的分子数)Step 2: 平衡条件(20分钟)1. 教师讲解化学反应平衡的条件,包括温度、压力、浓度与物质状态。

2. 分别介绍每个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并记录在笔记中。

(教师可通过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加热铁与二氧化碳的生成反应,并观察化学平衡移动)Step 3: Le Chatelier原理(30分钟)1. 教师介绍Le Chatelier原理的概念,即反应体系受到扰动后,会出现逆应变以抵消扰动。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扰动的种类和平衡的移动方向。

(通过展示扰动实验和扰动-逆应变-恢复平衡的关系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原理)Step 4: 实验操作(3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不同条件下反应平衡的移动情况。

(比如:利用酸碱指示剂,观察酸碱反应条件下的颜色变化)2. 学生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并通过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可使用表格或图表形式记录实验数据,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Step 5: 检验与巩固(20分钟)1. 教师出示几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要求学生根据给定条件判断反应平衡的移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案设计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案设计高考复习教案08: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从容说课化学平衡的影响条件及其规律在本章的知识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习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和化学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再来学习本节内容,系统性较好,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便于学生接受。

正是利用这种优势,教材在前言中就明确指出,当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就会发生移动。

同时指出,研究化学平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持平衡状态不变,而是为了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有利的方向移动。

如向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方向移动,由此表明学习本节的实际意义。

教学中利用好演示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结论。

反之,则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并要求学生运用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以及化学平衡常数不随浓度改变等知识展开讨论,说明改变浓度为什么会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教学。

教材在充分肯定平衡移动原理的同时,也指出该原理的局限性,以教育学生在应用原理时,应注意原理的适用范围,以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除此之外,组织好教材节末的讨论题,引导学生了解课后资料及阅读材料的相关知识,都会使学生对本节的教学重点的理解、掌握起到推动和辅助作用。

●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 使学生理解平衡移动原理,学会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3. 使学生学会利用速率~时间图来表示平衡移动过程,培养学生识图、析图能力。

●教学重点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难点 1. 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2. 平衡移动过程的速率~时间图●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方法1. 通过演示实验,启发学生总结、归纳出浓度、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 通过对平衡常数及外界条件对速率的影响理论的复习,从理论上使学生认识平衡移动规律。

3. 通过典型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勒沙特列原理。

●教具准备1 mol L-1的FeCl3溶液、1 mol L-1的KSCN溶液、2 mol L-1的NaOH溶液、蒸馏水、冰水、热水、NO2气体、大试管(1支)、小试管(3支)、烧杯(2只)、烧瓶(2个)、带夹导管。

第一课时(复习引入新课) [师]可逆反应进行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生]达到平衡状态。

[师]化学平衡状态有哪些特点? [生]1. 同种物质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2. 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3. 动态平衡。

[设问]可逆反应达平衡后,若外界条件的改变引起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那么此平衡状态还能维持下去吗? [生]不能。

[师]对。

此时原平衡将被破坏,反应继续进行下去,直至再达平衡。

这种旧的化学平衡被破坏,新的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我们学习化学平衡,就是为了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有利的方向移动。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板书]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师]反应浓度改变能引起速率改变,那么能否引起平衡移动呢?下面先通过实验来说明这个问题。

[演示实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第一步)教师先举起盛FeCl3溶液和KSCN溶液的试剂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颜色。

[生]FeCl3溶液呈黄色,KSCN溶液无色。

(第二步)在一支大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和KSCN溶液各5滴,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溶液变成了血红色。

[讲述]生成血红色的溶液是因为它们发生了下列可逆反应,生成了一种叫硫氰化铁的物质。

[板书]FeCl3+3KSCN 3KCl+Fe(SCN)3 即:Fe3++3SCN- Fe(SCN)3 指出:血红色是Fe(SCN)3的颜色。

[过渡]下面我们接着做实验。

(第三步)把大试管中的溶液加水稀释至橙红色,分别倒入三支小试管(大试管中留少量溶液用于比较颜色变化)。

(边讲边操作)下面我在这两支盛稀释过的溶液的小试管中分别滴加FeCl3和KSCN溶液,大家注意观察现象。

[问]有何变化?这说明什么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启发]红色的深浅由谁的多少决定?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红色加深是因为生成了更多的Fe(SCN)3,这说明增大反应物浓度,会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设问]如果我们在稀释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又会有什么现象呢?请大家注意观察。

(第四步)在第三支小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

[生]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溶液颜色变浅。

[师]红褐色沉淀是由Fe3+与OH-结合生成的。

那么,溶液颜色变浅又如何解释? [生]生成沉淀使Fe3+浓度降低,化学平衡逆向移动,Fe(SCN)3浓度降低,红色变浅。

[师]我们通过实验,得出了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和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的结论,那么增大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将如何移动呢? [生]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师]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板书]1. 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设问]浓度对平衡的影响如何从浓度对速率的影响解释呢? [板书]2.浓度改变速率改变[师]我们知道,一个可逆反应达平衡状态时,对于同一反应物或生成物,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即消耗速率等于生成速率,那么增大某一反应物的浓度的瞬间,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还是否相等? [启发]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取决于哪种物质浓度的大小? [生]生成物浓度的大小。

[师]在增大Fe3+浓度的瞬间,Fe(SCN)3浓度和SCN-是否改变? [生]不变。

[师]由于增大Fe3+浓度的瞬间,Fe(SCN)3浓度和SCN-浓度不变,所以Fe3+的生成速率即逆反应速率不变,但Fe3+浓度的增大会使Fe3+的消耗速率即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导致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发生移动。

在平衡移动过程中,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使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使逆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直至正反应速率再次等于逆反应速率,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我们如何把浓度改变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用速率~时间图表示出来呢? [板书]3. 速率~时间图[复习]请大家先画出一个可逆反应从刚加入反应物到达平衡状态整个过程的速率~时间关系图。

(一个学生板演) [师]下面请大家根据增大一种反应物浓度时,瞬间正、逆速率的变化及平衡移动过程中速率的变化情况,画出在t时刻增大一种反应物浓度时的速率~时间图。

(教师注明t时刻的位置,然后由学生板演,画出平衡移动过程的速率~时间图) [师]大家能很快地画出此图,说明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好,请大家接着画出以下几种情况的速率~时间图。

[板书] (由三个学生板演后,不完善或不正确的地方由其他学生修改、补充。

由教师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分组讨论]以上平衡移动的速率时间图有何特点? (讨论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回答) a.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只能使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或减小;改变生成物浓度,只能使逆反应速率瞬间增大或减小。

b.只要正反应速率在上面,逆反应速率在下面,即v 正v 逆。

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只要是增大浓度,不论增大的是反应物浓度,还是生成物浓度,新平衡状态下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原平衡状态;减小浓度,新平衡条件下的速率一定小于原平衡状态。

[师]下面我们根据浓度对平衡的影响规律,做一道练习题。

[投影]练习 1. 可逆反应H2O(g)+C(s) CO(g)+H2(g)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能否引起平衡移动?CO 浓度有何变化? ①增大水蒸气浓度②加入更多的碳③增加H2浓度(答案:①平衡正向移动,CO浓度增大②平衡不移动,CO浓度不变③平衡逆向移动,CO浓度减小) [问]加入更多的碳为什么平衡不移动? [生]因为增加碳的用量并不能改变其浓度,不能改变反应速率。

[师]对,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不能改变其浓度,也不能改变速率,所以v正仍等于v逆平衡不移动。

以上我们讨论了改变反应物浓度时,平衡移动的方向问题,那么改变反应物浓度时,各反应物转化率有何变化呢?有兴趣的同学可在课后做下面的练习题,从中总结规律。

[投影]练习2. 500℃时,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O(g)+H2O(g) CO2(g)+H2(g),起始只放入CO和水蒸气,其浓度均为4 mol L-1,平衡时,CO和水蒸气浓度均为1 mol L-1,达平衡后将水蒸气浓度增至3 mol L-1,求两次平衡状态下CO和H2O(g)的转化率。

(提示: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答案:原平衡时CO转化率75%,H2O蒸气转化率75%;平衡移动后CO 转化率86.75%,H2O蒸气转化率57.83%。

结论: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会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而本身转化率降低。

[布置作业]预习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板书设计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FeCl3+3KSCN Fe(SCN)3+3KCl Fe3++3SCN- Fe(SCN)3 1. 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浓度改变速率改变 3. 速率~时间图●教学说明本节教材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节的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前两节所学知识,也为下一章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又是本节的重点,学生若能真正理解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则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将无师自通。

因此,这节课我在利用演示实验得出结论之后,又把课本上要求学生课后讨论的内容放在课堂上和学生共同讨论,不仅复习了旧知识,也使学生对浓度引起平衡移动的规律加深了理解。

平衡移动的有关图象题,是本章的常见题型,也是一类重要题型。

因此在本节的教学中我从浓度变化时引起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引导学生画出平衡移动过程的速率~时间图,并分析图象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析图能力,为以后解答图象题打下基础。

增大反应物浓度时,反应物转化率的改变规律,教材不要求学生掌握,因此,我把它通过课后练习的形式使基础好的学生课后讨论,以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练习] 1.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HI,在一定温度下2HI(g) H2(g)+I(g)达到平衡时,有30%的HI发生分解,则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是( ) A.4 mol B. 3.4 mol C. 2.8 mol D. 1.2 mol 答案:A 2.将一定量的Ag2SO4固体置于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Ag2SO4(s) Ag2O(s)+SO3(g) △2SO3(g) 2SO2(g)+O2(g) 经10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O3)=0.4 mol L-1,c(SO2)=0.1 mol L-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