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合集下载

第四讲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四讲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21
利他动机的原因
① 能够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1、生物学观点。 2、社会规范论(自我价值的提高、减轻焦虑)。
22
利他动机的影响因素
① 能够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1、外部因素: 2、社会情境因素(他人在场、情境的社会意义、时间压力、利他对象的特点)
思考(1)为什么漂亮的女性在职场中往往一帆风顺? (2)为什么我们总是愿意帮助那些和我们经历相似的困难者?
11
权力动机
① 能够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12
权力动机
① 能够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1、权利动机分积极的权力动机和消极的权力动机。 2、权力动机强的人特点:喜欢支配和控制别人,注重地位和影响力。
13
权力动机的原因
① 能够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1、控制的需要。(秦始皇、东方不败) 2、恐惧的需要。 (武则天) 根本原因:缺乏爱
19
降低侵犯行为的策略
① 能够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1、发展儿童健康的行为,游戏、爱好。 2、父母做好榜样。 3、合理的沟通与疏导方式。 4、避免看一些暴力的影视作品。 5、教会孩子自控能力(比如延迟满足)。
20
利他动机
① 能够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利他动机是个体不顾自身,增进他人的价值和利益的一 种心理倾向。如慈善、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等。 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与反社会行为相对。
25
社交情绪
① 能够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社交情绪的定义: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 满足的反映。
26
社交情绪-社交焦虑
① 能够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表现: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到恐惧的情绪体验。严重的情形,每天的各 种活动,如走路、购物、社会活动甚至打电话都是很大的挑战。 社交焦虑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其产生原因比较复杂,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折、缺少社会支持、 自我体验强烈、自卑、模仿与暗示都可能强化社交焦虑。 在美国,社交焦虑是仅次于抑郁和酗酒的,第三大危害美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如何减少社交焦虑,是心理卫生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很大挑战。

社会心理学—4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

社会心理学—4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

1. 本能论
人类暴力产生于攻击他人的遗传倾向
生命本能与死亡本能
当死的本能指向于外时,就成为破坏、 伤害、征服、侵犯、战争的动因,引 发了对他人的攻击行为。
人的攻击行为是本能的、无意识的、 是死亡本能的产物。
《超越快乐原则》
社会心理学-
第四节 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
26
习性学
动物的一切行为表现方式,都是该物种 在进化过程中生存适应的结果,并表现 为该物种特定的“固定行为模式”。
23
第四节 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 社会心理学-
四、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简称侵犯,也称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 行动。侵犯由侵犯动机所引起。
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
伤害行为包括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 侵犯动机即侵犯意图,是侵犯行为的原因; 社会评价指的是,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侵犯具有反
既然他们能这样做,我也能 哦,原来可以这样做 在他攻击我之前,我要把他放到
强暴谬论:女人喜欢被征服
34
第四节 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 社会心理学-
美国电视中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
项目
电视内容(%) 真实世界(%)
女性
33
51
已婚
10
蓝领
25
未婚性伴侣
85
饮料消费:酒精饮料的 比例
45
现实题材刑侦剧中谋杀 在犯罪中所占的比例
惩罚 宣泄 认知干预 习得性抑制 置换和寻找替罪羊 社会交往技能训练 利用积极感情 创造良好环境
社会心理学-
第四节 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
37
攻击行为的预防和控制1:惩罚
惩罚必须在攻击性行为发生之后尽可能快地实施; 惩罚要适度,并要达到足够的强度; 惩罚必须有一贯性和连续性; 注意攻击者的个性; 注意分析攻击的动机。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精选全文完整版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精选全文完整版
➢ 后来,他又以死本能解释侵犯行为,指出生本能 与死本能是人类基本本能,两者是对立的。死本能 是个体一种向内的自我破坏的倾向。死本能受到求 生欲望的妨碍时,因而对内的破坏转向外部,以侵 犯形式表现出。
➢ 侵犯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的伤害意图和冲 动。若以社会认可的形式表现,则是竞技、冒险等。 社会认可的宣泄可视为替代性的侵犯冲动释放途径, 如体育、探险、登山、航海等没有破坏性的方式, 定期发泄。
第四章--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的概述
概念 动机的过程 社会动机的功能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 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 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 力。

由人的自然需要、自然属性引起的动
机称为自然动机;

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的自控能力大小, 跟人的一生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
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麦克利兰研究并测量了三十多个国家的 儿童读物中,发现在高度发展的国家里,儿 童读物中有较多的关于成就和成功的内容。
认为一个社会形成的高成就动机氛围有益 于个体成就动机的提高。(成正比)
三、权力动机
亲合动机 成就动机 权力动机 侵犯行为 利他行为 (三个动机两个行为)
一、亲合动机(又称合群动机)
定义: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 建立协作友好联系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 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最低的层次。
亲合需要引起亲合动机,而亲合动机导致 亲合行为。 亲合需要→亲合动机→亲合行为
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个体抱负水平 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如遇事想做、想 做好、想超过他人的,其抱负水平高。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维持和调整功能 将活动的结果与个体原定的目的进行对照,它是实现动 机的维持功能和调整功能的重要条件
三、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系。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即中 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活动效率最高,动机水平过低与过高,均 导致活动效率下降。
责任感强,工作和学习投入 高
(二)、抱负水平
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 估计。
抱负水平代表个体的一种愿望,与个体实际成就可能有差距。 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
其成就动机强弱。 如遇事想做、想做好、想超过他人的,其抱负水平高;对自 我能力的估计与个体已往成败经验有关,成功经验可提高抱 负水平,失败经验则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
结果发现,成就动机与后来的经济发展水平间相关较高(r=0.53) 这表明,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制度、政治背景、地理环 境等因素,社会成员的成就动机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
高成就动机者的特点
中等水平的风险选择(职业 角色定位)
更重视工作本身而非报酬, 钱的意义更多在于认可和评 价而非其带来的物质利益。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概述
他(它)们为什么这样做?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 的心理过程。由人的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
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人的社会动 机是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动机是由需要来驱使的
每个人在纸上选择:独自来 或者 结伴来 结果,实验组32人中有20人(62.5%)选择结伴;控制组30人中只 有10人(33.3%)选择结伴。说明越是在恐惧的清境下,合群或亲 近他人的倾向越强烈。

2020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概述

2020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概述

2020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社会动机与社交情
绪概述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到了八月末,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概述”,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概述
1、定义: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的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2、动机过程: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转换到满足状态,然后又产生新的需要的循环过程。

3、功能:激活、指向、维持与调节。

4、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大致呈“倒U型曲线”。

在比较简单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

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

▪ (3)认知 付出代价是有限度的

对受助者的状况归因
▪ (4)情感 责任感、内疚感、心境
▪ 2、被助者的特点
▪ (1)年龄 老少是帮助的对象 让座
▪ (2)性别 女性
▪ (3)外表 漂亮
▪ (4)困境 在困境中的人容易获得帮助
▪ 3、环境特点
▪ 旁观者效应:责任分散

多数的忽略

从众心理

角色期待
因缺乏亲密关系而起。 → (失恋)
人们需要维持彼此相知、相互关怀的深度关系
焦虑、空洞感、失落感、被抛弃感,易误解别人的好意。 解决:提高社会关系的品质,而不是数量。
3、获得赞同的需要
朋友可以提高个人的自我价值(Rogers: need for approval) → 害怕遭拒绝、不被喜欢(对团体的妥协) → 自信不足的人易受影响
价值观测试量表
▪ 1、如果你出差到某地开会,会后还有一天时间就要离开这个城市了,你最想干的事情是: ▪ (1)抓紧时间和同行或者是同学交流一下工作和学习,因为开会人多,交流不深入 ▪ (2)访亲、探友,因为已经多年未见了 ▪ (3)购物、想买比家里价廉物美的东西,因为可以省点钱。 ▪ (4)游玩、娱乐,因为来一趟不容易 ▪ 2、如果你只有100元钱,你最想买的东西是: ▪ (1)买参考书或文具 ▪ (2)买食品去探望父母或朋友 ▪ (3)买经济实惠的日用品,为过日子 ▪ (4)去打保龄球或别的什么娱乐,因为这样很开心 ▪ 3、十年之内你为之而奋斗的的事情是: ▪ (1)职称、地位或取得某种文凭 ▪ (2)找一个理想的爱人,生个可爱的孩子 ▪ (3)要赚几十万元以上,越多越好 ▪ (4)买汽车和房子,过舒服的日子
赞同增加自尊,但要付出代价(价值条件,worth condition) → 修正自己(形象、信念),以符合别人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电子讲义.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电子讲义.

残疾儿童行为矫正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第一单元社会动机一、概述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由人的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

人的社会动机是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二、动机过程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动机过程。

1、激活功能动机激发个体行为,具有推动作用。

2、指向功能个体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因而具有目的性。

在达到目标之前,行为不会停止。

3、调节功能个体行为在达到目标前,动机起维持作用;如果行为受阻,某一动机可能被其他动机所置换,这是动机的调节作用。

三、动机的分类1、按性质可分为自然动机与社会动机前者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是以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引投的;后者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是后天习得的,因而是人类独有的。

自然动机亦称原发性动机,社会动机亦称衍生性或精神性动机。

2、按作用可分为优势动机和非优势动机人由于有多种需要而形成多种动机,其中强烈而稳定的称为优势动机;微弱而不稳定的是非优势动机。

在个体动机结构中,优势动机对行为起支配作用。

3、按个体是否意识到可分为清晰动机和模糊动机清晰动机,自觉程度较高;模糊动机是无意识的。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倒U型曲线动机引发与维持活动,但其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

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活动效率最高,动机水平过低与过高,均导致活动效率下降。

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这种最佳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比较简单的工作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当任务难度增加时,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第二单元社交情绪一、概念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人的社会需要获得满足,就会伴随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

2022年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梳理

2022年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梳理作者: 佚名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率: 174 添加日期: 2010年05月09日社会心理学第一节概述一、1. 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指出,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

W。

奥尔波特认为, 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像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2.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社会心理学之父---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 B=f(P,E)。

其中, B-行为, P-个体, E-个体所处的情境, f-函数关系。

二、1.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⑴哲学思辨⑵经验描述⑶实证分析。

对应的, 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2. 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 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3. 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其特点是: 在观察的基础上, 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这一时期, 有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 ⑴达尔文的进化论⑵德国的民族心理学⑶法国的群众心理学⑷英国的本能心理学⑸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4. 实证分析阶段始自20世纪20年代。

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 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5.荀子说:“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要遵循价值中立原则, 但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 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一、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 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

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就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二、1.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⑴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⑵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2.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⑴家庭⑵学校⑶大众传播媒介⑷参照群体。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3、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 侵犯行为是习得的。学习是侵犯行为产 生的重要因素。 (三)侵犯的影响因素 1、情绪唤起水平 2、道德发展水平 3、自我控制能力 4、社会角色与群体:去个性化 5、大众传媒的影响
五、利他行为: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 回报的行为。 (一)利他行为的性质: 1、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2、以人为对象 3、由利他动机引起 (二)利他的原因 1、社会生物学的观点:本能 2、社会规范论观点: 利他是一种社会交换,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 虑的减少。 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帮助那些需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倒U型关系
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
一、亲合动机: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的动 机。 1、亲合的起源:依恋 2、作用: 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获得信息 减轻心理压力 避免窘境 3、影响因素 情境因素 情绪因素 出生顺序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推动个体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力量,是引起 和维持个体行为,并将人的行为导向某一目标 的一种心理过程或主观愿望。 二、动机过程:动机由需要所激发 需要缺乏 焦虑状态 动机 行为 需要满足 新的需要 焦虑平息 目的
三、社会动机的作用
激活功能:引发个体行为; 指向功能:引导行为朝向某一目标。
(三)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1、外部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他人在场:责任分散 情境的社会意义 时间压力 利他对象的特点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心境 内疚 人格 3、利他技能
第三单元社交情绪
一、社交情绪概念 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 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一)社交焦虑:一种与人交往时,觉得不舒服、不自 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二)嫉妒: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 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 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具有针对性、持续性、 对抗性、普遍性等特点。 (三)羞耻与内疚

优选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优选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对双亲的出现有积极的反应,愿意和父母在一起。 惊慌不安时寻找父母,双亲在场便减少这种不安 状态。 依恋的产生有先天因素的影响,例如婴儿的哭和 笑都是不经学习就会的先天行为。哭和笑有助于 依恋的形成。另一方面,双亲的出现使婴儿微笑, 停止哭泣,这本身是一种强化。没有这种强化, 双亲也难于有对婴儿强烈的亲子依恋。因此,可 以说某些先天行为模式是依恋的基础,通过亲子 间的相互强化,这些模式得以发挥作用。
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 这是因为在焦虑状况下,与他人在一起不但不能减少焦虑, 还可能增加。
出生顺序 它是影响亲合的一个重要因素。长子、长女恐惧时 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而且是按出生顺序递 减。这可能是因为在多子女家庭中,双亲对第一个孩子关心 照料更多,其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的缘故。
权力需要是权力动机的决定因素。 温特认为:积极权力动机变现为竭力谋求
权力地位,消极权力动机表现为害怕失去 权力地位。个体可能通过酗酒、斗殴和战 士已有的权力满足此需要。
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
社会控制的需求 个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 控制水平越高,优势越大,优势使个体具 有安全感,易获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资源。

心理



紧张


需要满足 紧张剪除
新 需 要
动机过程示意图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动机激发个体行为,具有 推动作用;
2、指向功能 个体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目 标,因而具有目的性。在达到目标之前, 行为不会停止;
3、维持与调节功能 个体行为在达到目 标前,动机起维持作用;如果行为受阻, 某一动机可能被其它动机所置换,这是 动机的调节作用。

容易

心理咨询师考试考点归纳总结13-社会心理学-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心理咨询师考试考点归纳总结13-社会心理学-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社会心理学-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一、社会动机的定义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由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源于社会需要二、动机过程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动机过程。

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一、亲合动机亲和: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联系的心理倾向。

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最低的层次(一)亲合起源于依恋(二)亲和的作用1. 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交往、尊重、爱2.获得信息孤单信息少,不适、不安,经常聚会,社交3.减轻心理压力分享快乐,排解烦恼4. 避免窘境相亲作伴(三)影响亲合的因素1. 情境因素◆群体压力越大,成员亲合动机越强;◆悲惨情境也能刺激人们的亲合动机。

◆社会隔离(剥夺)者(如单独关押的犯人、遇难船只的幸存者、探险家)的研究◆较长时间的独处,缺乏亲合,往往产生某些心理障碍和精神症状。

2. 情绪因素恐惧:现实危险引起,恐惧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焦虑:非现实危险引起,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3. 出生顺序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而且是按出生顺序递减双亲对第一个孩子关心照料更多,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二、成就动机(了解)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成就动机的重要性1. 有利于个体的发展;2. 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抱负水平个体在从事某种实际工作之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期望值。

◆与成就动机密切相关◆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与过去的成败经验有关(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1. 目标的吸引力目标对个体的重要程度2. 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是否有把握3. 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能不能展现自己的水平自己想要的,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能展现自己才华的(四)培养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了解)习得的社会动机,培养注意事项:1. 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通过良好的教育和培养而获得2. 社会环境的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影响。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名词术语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名词术语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名词术语
1.社会动机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由人的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

人的社会动机是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2.动机过程
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动机过程。

3.社交情绪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人的社会需要获得满足,就会伴随积极的情绪体验;否那么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

4.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5.嫉妒
嫉妒是与他人比拟,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大纲(三级)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汇总

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大纲(三级)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汇总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P89-91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1. 社会行为: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B=f (P,E B-行为; 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2社会心理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在个体层面(2在人际层面(3在群体层面(4在社会层面(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1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1教材(基础知识P91-97一、哲学思辨阶段1.这一阶段是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十九世纪上半叶。

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辩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但在这一阶段,有关社会心理学的思想是和一般的心理学见解混杂在一起,很难把“纯”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分离出来。

2.这一阶段对人性的争论,不能用经验方法证明其假设,因而不具有科学形态。

但对后来的社会心理学具有启蒙作用.二、经验描述阶段(1达尔文的进化论(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三、实证分析阶段(1瑟斯顿、李科特的态度测量;(2谢里夫“游动效应”研究;(3莫里诺发展了社会测量法;(4勒温最伟大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2、专栏2-3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1教材(基础知识P97-102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 价值中立原则2.系统性原则3.伦理原则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一观察法1.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

2.参与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种观察叫参与观察。

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

(二调查法1、访谈法: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头交谈来收集资料的方法叫做访谈法。

• 分类: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德国默德(W.Moede,1920):17个儿童被试,先测 知个人拍球速度,臵于团体比赛情境中,发现其中9个 成绩差者出现增量(社会促进),原来成绩优者出现减 量(缺乏对手、态度松弛)。
把成绩优者抽出来另组团体比赛,结果出现明显 的社会增量,证明了态度是影响社会助长作用的一个 重要变量的假设。
37、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 ( A )等三个阶段。 A)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B)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49、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是( A A)哲学思辨阶段 C)实证分析阶段
)。
B)学派阶段 D)经验描述阶段
31、麦独孤(W.MCDOUGALL)用( D )来解释 人类的社会行为。 (A)认知过程 (B)学习
(C)社会影响
(D)本能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一、社会化 1、定义: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 的过程。 早期社会化:儿童、青少年 继续社会化:成年 再社会化:入伍、移民、出家;劳教
)。
B)个体特点 D)行为倾向
68、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E的含义是( D )
(A)行为
(C)个体
(B)函数关系
(D)个体所处的情景
48、社会行为是由( A )引起,并对社会产 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社会因素 C)周围环境 B)现实生活 D)即时情景
3、社会心理
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 的心理活动。
3)大众传播媒介
4)参照群体:
社会化的“第二课堂”
同辈群体是由个人自由选择,心理认同感较高。 往往在群体的评价、互动、体验中,诱发儿童的自 我意识,在社交、安全、尊严、优越感的满足之中 自然而然地实现。

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04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04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26
(四)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成就动机是习得的社会动机,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 注意:
1.家庭教养方式。
研究发现,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 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
过度管束和限制,会使儿童独立性发展较差,成人后往 往缺乏成就需要。
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社会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的影响。一个社会形 成的高成就动机的氛围有益于其成员成就动机的提高。
(一)侵犯的构成
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 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
伤害行为包括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 侵犯动机即侵犯的主观意图; 社会评价指的是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 的具有反社会性质的伤害行为,
275
36
(二)侵犯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
(1)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本能 与死本能两种对立的基本 本能。
消极的权力动机则通常表 现为“害怕失去权力”, 为自己的声望忧虑。
119
32
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大致有2个:
首先是社会控制的需求。
个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控制水平越高,个体的优 势越大,而社会生活中的优势地位会使个体具有安 全感,能让他们取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资源;
其次是对无能的恐惧。
无能会让人处于不利地位,会引起自卑感,自卑感 又会促使个体设法去获得补偿,而对补偿的诉求往 往走向偏执,导致个体对极端权力和地位的追求。
之趋向一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 )。
A.需要
B.注意
C.兴趣
D.动机
6
练习题
116.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并 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 )。
A.归因过程 B.定势过程 C.动机过程 D.转换过程

社会心理学主要内容

社会心理学主要内容

社会心理学笔记导学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基础心理学1、基础性。

咨询师答辩中,我经常会问考生一个问题:你看过印象比较深的心理学专业书籍是什么?答案千奇百怪。

《女心理师》,大众心理学、青年心理等杂志。

2、实用性。

在心理咨询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人际关系问题。

与家庭的关系、夫妻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等。

社会心理学很重要的研究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课程框架第一节社会心理学概述——对象、范围、简史、研究方法、理论流派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社会化、社会角色及其理论、自我、身份与自尊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社会知觉、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归因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概述、主要的社会动机、社交情绪第五节态度——态度形成、转变与测量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体语沟通、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人际吸引、人际互动第七节社会影响——从众、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爱情、婚姻、离婚、家庭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大纲和参考书》,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PSP):G·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是设法了解与解释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是怎样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这个他人的存在包括实际的存在、想象中的存在或隐含的存在。

F·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意识。

社会心理学是个体心理学的一部分,心理学的所有分支都是研究个体的科学。

强调对个体的研究,受传统心理学的影响较大。

2、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SSP):产生于社会学的,以社会学的研究取向为主导的社会心理学,叫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即Sociological Social Psychology,简称SSP。

美国社会学家斯特克:社会心理学“是由社会和个体的相互关系来界定的”,任务是“解释社会互动”艾尔乌德: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社会心理学知识(2005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社会心理学知识(2005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2)分类
①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
②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3)访谈过程与技巧
2.问卷法 研究者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搜集资料的研究方法叫问卷法。
(1)特点 特点,一是标准化程度较高,整个过程严格按一定程序进行,从而保 证了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主观性及盲目性;二是收效快,能 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 (2)分类 ①结构问卷与无结构问卷 ②发送问卷、访问问卷、邮寄问卷
职业心理咨询师与社会心理学:
掌握并熟练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 论,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成果。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F.H.奥尔波特(F.H.Allport)(1924):社会心 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 科。”
关注的中心是个体
尝试通过分析即时的刺激、 心理状态和人格特质来理解 和解释社会行为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预测行为
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
国际上的核心学术刊物是 美国心理学会(APA)的 《人格和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关注的中心是群体和社会
尝试通过分析一些社会变量, 如社会地位、社会角色、 社会规范等来理解和解释社会行为
学习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其局限和适用范 围。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既要努力增强研究结果的解 释力,使研究结论一般化,也要注意不要任意夸大研究结 论的应用范围。
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理论是经验研究的总结,是概括化和一般化的经验。 社会心理学理论和其他心理学理论一样,目的是描述现象、 解释事实、探求规律、预测行为,最终指导人们的社会实 践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
主要研究方法是调查和参与观察法

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课件

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课件
– 既有利也有弊。
第四节 习题
1、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
关系大致是( )关系。
B
(A)U型曲线
(B)倒U型曲线
(C)线性关系
(D)指数曲线
2、亲合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因此个
体( )。
BC
(A)恐惧越强烈,越会减少亲合倾向
(B)恐惧越强烈,越会增强亲合倾向
(C)焦虑越强烈,越会减少亲合倾向
羞耻
– 是指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 等方面缺憾,或者在思想和行为方面与社 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 体验。
– 沮丧、自卑、自我怀疑、绝望等
– 既有利也有弊
内疚
– 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 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 、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 是心灵的报警器,是良心的内核。
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情绪唤起水平:唤醒水平高 道德发展水平:低道德发展水平 自我控制能力:控制能力低 社会角色与群体:参与群体 大众传媒的影响:暴力情节
五、利他动机
概念 – 利他动机是个体不顾自身,增进他人的价值和 利益的一种心理倾向。
影响因素 – 外部因素: • 自然环境 • 社会情境:他人在场、情境的社会意义、时 间压力、对象的特点 – 个体的特征: • 心境、内疚、人格、利他技能 • 如:让座、扶起摔倒的老人
(D)焦虑越强烈,越会增 BC (A)恐惧越强,亲合倾向越弱 (B)恐惧越强,亲合倾向越强 (C)焦虑越强,亲合倾向越弱 (D)焦虑越强,亲合倾向越强
4、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一般会
( )。
C
(A)减 (B)保持稳定
(C)增加 (D)受到抑制
5、嫉妒情绪的特点包括()。 ABC (A)针对性 (B)持续性 (C)对抗性 (D)集中性

心理学的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心理学的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心理学的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1.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倒U 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懂事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2.亲合的作用: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获得信息;减轻心理压力;避免窘境。

3.影响亲合的因素:(1)情境因素(2)情绪因素: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

(3)出生顺序4.影响成就的因素:目标的吸引力;成功与失败的主观概率;个体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

5.挫折-侵犯学说认为侵犯往往是挫折的一种后果。

(1)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

(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

(3)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6.侵犯的影响因素(1)情绪唤起水平(2)道德发展水平(3)自我控制力:自我控制能力与个体的侵犯性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4)社会角色与群体: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也倾向于增加。

(5)大众传媒的影响7.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1)外部因素:自然情境(噪音等恶劣的环境因素会减少利他。

);社会情境(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的影响——旁观者效应;出现助人行为的榜样,就会产生示范效应,增加人们的利他行为);时间压力;对象的特征(长得漂亮的女人往往对男人有吸引力,一般容易得到男人的帮助。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心境;内疚;人格(3)利他技能8.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社交焦虑产生源自对评价的恐惧,社交焦虑的个体伴随的生理表现:出汗、脸红、心慌等。

个体常用的回避方式: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9.羞耻感的消极作用为让个体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和怀疑;积极作用——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

10.内疚是指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成功的原因中,成就动机水平居于重要地 位。(通过对4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成就 动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发现:儿童的成就 动机与这些国家二十年后的经济发展存在显著正 相关,一代人的成就动机决定国家一个时期的发 展)
(二)抱负水平
定义: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 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代表人物 美国学者麦克利兰德 在成就动 机研究中有开拓性贡献。
(一)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1.个体的发展,有赖于一定水平的成就动机。 教育中强调成就的倾向(上进心),是高水平
社会成就的主要因素之一。 (强调培养有创新素 质人才的重要性,应试教育的弊端) 2.社会的高度发展,人口、资源、经济因素不可或 缺,但重要的是全社会的成就动机较高。
人遵循快乐原则行事,侵犯与力比多有关,是性压抑的结 果,是性本能的一部分。 后来,他又以死本能解释侵犯行为,指出生本能与死本能是 人类基本本能,两者是对立的。死本能是个体一种向内的 自我破坏的倾向。代表恨和破坏的力量,表现为求死的欲 望。(死本能有内向和外向之分,内向的死亡本能,表现为自我折磨、
自我毁灭;外向的死亡本能则表现为破坏、征服和侵犯他人的行为。)
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本能, 其生存意义很重要。动物通过侵犯保护其求食、 生存的领地,使幼小后代得以生存和发展,使物 种能代代相传,同类侵犯不一定以毁灭为结局而 是以失败者的让步为目的。
他根据动物习性的研究推论人类的侵犯。认为侵犯 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为了避免侵犯及其“升 级”,要采取耗散侵犯本能的办法,例如发展冒 险性体育活动。他指出,人口的拥挤可能会增加 侵犯事件发生的机会,人口爆炸增大战争的危险 性。
理解: 1、目标是动机的要素之一 。由动机驱使的一切行
为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方向性。目标越清晰 明了,就越容易转化为动机。 2、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若没有强烈的愿 望和要求,个体的动机就无法产生。需要是个体 在“感到缺乏什么”和“期望得到什么”的状态 下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区别:需要不等于动机, 而是动机产生的前提条件,只有在个体认识到这 种需要,并产生了一定的目标行为时,需要才转 化为动机。 3、动机和行为是相互联系的,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原 因,没有动机的行为是不存在的。由动机产生行 为,而行为的结果又能增强或削弱动机,甚至使 动机消失。
(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目标的吸引力 吸引力越大,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 越大。(吸引力越大,则主体热情越高;破釜沉舟,背水 一战,成功的可能性大) 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自认为实现成功的可能性) 很有把握的事与无获胜机会的事均不会激发高的成就动机。 如果个体成功的主观概率低,达到的目标风险小,则目标 的价值也小,此时成就动机的激励作用就小。反之,如果 自认为成功的可能性大,达到目标的风险比较大,则目标 的激励作用就越大。(险中取胜) 3.个体为实现目标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 机会越多,成就 动机就越强。 以上因素中,个体的成功与失败的主观概率起的作用较大。
4.可使个体避免窘境 如在明显需要亲合行为的情 境中,无人作伴,往往使他人对个体有某种负面 的评价。(社交场合的“落单”)
(三)影响亲合的因素
1.情境因素 群体在面临外界压力的情境中, 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悲惨 情境也能刺激人们的亲合动机。
如:危机干预。社会心理学家对社会隔离(剥夺)者 (如单独关押的犯人、遇难船只的幸存者、探险家) 的研究表明,他们由于较长时间的独处,缺乏亲合, 往往产生某些心理障碍和精神症状。(沙赫特研究: 经历过不安的人会具有更强烈的亲和倾向,“死里 逃生”如:囚徒和修道士的痛苦和不安)
(二)亲合的作用
1.满足个体某些社会性需要 例如爱的需要,交往 与尊重的需要。
2.获得信息 人在孤单时信息来源很少,亲合使个 体获得对其生存与发展有意义的信息。(孤陋寡闻)
(不断获得信息,生活的变化与交流,是个体的需要。因 此,坐牢、关禁闭,剥夺与外界交流的自由, 是一种严 厉的惩罚措施。)
3.减轻心理压力 高兴时愿意与他人同享快乐,痛 苦时希望他人帮助排忧解难。
(一)侵犯的构成
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 1、伤害行为 即有侵犯行为的表现,包括身体伤害(动作伤
害)和言语伤害(讽刺、谩骂、诽谤等); 2、侵犯动机 即侵犯意图,是侵犯行为的原因(如:为了报
复或者为了达到其他目的的侵犯); 3、社会评价指的是三种侵犯类型:
一是反社会的侵犯行为,即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侵犯行为 (打架、杀人等);
亲合需要引起亲合动机,而亲合动机导致 亲合行为。 亲合需要→亲合动机→亲合行为
(一)亲合起源于依恋
人是一种群居的社会动物(有亲和性需要,基本倾向 是亲和,但是有时候也不排除独处的需要)。合群在 个体的早期表现是亲子间的依恋,即婴儿愿意和父母 在一起。惊慌不安时寻找父母,双亲在场便减少这种 不安状态。
2.社会环境的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影响。麦克利兰 德研究并测量了三十多个国家儿童读物中的故事内容所表 现的成就动机,认为一个社会形成的高成就动机氛围有益 于个体成就动机的提高。(成正比)
三、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即权力欲。
权力需要是权力动机的决定因素。 温特的两种权力动机
在达到目标之前,行为不会停止。(较稳定的指 向某一目标) (三)调节功能
个体行为在达到目标前,动机起维持作用;如 果行为受阻,只要动机还存在,它会以其他形式 存在(行为上的外显-内隐)这是动机的调节作用。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倒U型曲线 动机引发与维持活动,但其强 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一般 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 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活动效率最 高,动机水平过低与过高,均导致活动效 率下降。
2.情绪因素 从亲合产生的心理背景看,亲合与人 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 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
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 (如:看恐怖电影) 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 验。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这是因为在焦虑状 况下,与他人在一起不但不能减少焦虑,反而可 能增加焦虑。(如:考试前焦虑状态,亲和性 差。)
3.出生顺序 它是影响亲合的一个重要因素。长子、 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 而且是按出生顺序递减。这可能是因为在多子女 家庭中,双亲对第一个孩子关心照料更多,其对 父母的依赖性较大的缘故。
二、成就动机
定义: 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 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一种内 在的力量) 。即个体在广泛背景下,追求 成功与成就的动机。成就动机是一种基本 的社会动机。
2、挫折-侵犯学说
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 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挫折-侵犯学说最初由多拉德(美国心理 学家)等人提出。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 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 以挫折存在为条件”。(反之,挫折的存 在也必然会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
挫折-侵犯理论的三个主要观点
(1)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两组孩子观看及玩 具实验)
(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 关系。(儿童打人的惩罚)
(3)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 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后来,许多学者对这一学说提出修正。米勒指出,挫折也 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伯克威茨 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 态即愤怒。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 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侵犯与挫折并非 一一对应,也与外界环境有关)p132图2-4
依恋的产生有先天因素的影响,例如婴儿的哭和笑都 是不经学习就会的先天行为。哭和笑有助于依恋的形 成。另一方面,双亲的出现使婴儿微笑,停止哭泣, 这本身是一种强化。
(人类幼年的软弱性引起依恋的需要,父母在生理和心理上的 爱抚,强化了亲子间的依恋关系,为社会性亲和行为打下基础。 因此,早年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成年后的人际关系的发 展)。
二是亲社会性质的侵犯行为,即为了维持社会规范与准则的侵犯行为 (抓强盗、惩罚罪犯等);
三是介乎二者之间的侵犯,即被认可的侵犯(正当防卫、父母惩罚孩子 等)。
广义的侵犯包括以上三种情况,而狭义的侵犯专指反社会的侵犯。
(二)侵犯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 (1)弗洛伊德早期认为,人的性本能是个体行为的原动力,使
社会心理学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青岛市心理咨询中心 临床心理科 姜桂兰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主要的社会动机概念 动机的过程 社会动机的功能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 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 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由人的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 动机; 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 机称为社会动机。人的社会动机是其社 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二、动机的过程
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 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动机 过程。
动机过程示意图:
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实现目标→ 需要满足、紧张消除→新的需要
三、 社会动机的功能
(一)激活功能 动机激发个体行为,具有推动作用。
(二)指向功能 个体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因而具有目的性。
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 平,这种最佳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 所不同:
在比较简单的工作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 的提高而上升(如:在任务简单或比较熟 练时);
当任务难度增加时,最佳动机水平有 逐渐下降的趋势P127图2-3(如:当任务难 度增加时,如果动机过强,容易引起情绪 不稳定甚至焦虑状态,导致认知能力下降, 从而导致效率下降。)“考前焦虑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