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稻 施 肥
水稻施肥方法和用量水稻施肥技术要点

水稻施肥方法和用量水稻施肥技术要点水稻施肥原则应是有机肥、磷化肥作基肥,钾化肥主要作分麋肥,氮化肥采用多次匀施,特别注意好壮苞、壮籽肥,在足穗的同时,攻大穗大粒。
今天我们聊聊水稻施肥方法和用量,以及水稻施肥技术的四个要点。
一、水稻施肥方法和用量水稻施肥可分为基肥、分藥肥、穗肥、粒肥(视水稻生长势而取舍)4个时期。
各个时期的施肥时间和分配比例如下:(1)基肥。
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基肥占化肥总量的40%,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施用。
(2)分菓肥。
分菓期是增加株数的重要时期,在移栽或插秧后半个月时施用。
每亩随水冲施就果一桶,叶而喷施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补充微量元素,促进分菓。
(3)穗肥。
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
促花肥是在穗轴分化期至颖花分化期施用,此期施氮可增加每穗颖花数。
保花肥是在花粉细胞减数分裂期稍前施用,具有防止颖花退化和增加茎鞘贮藏物积累的作用。
(4)粒肥。
粒肥具有延长叶片功能、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重、减少空秋粒的作用。
粒肥建议施用少量的尿素,切不可偏氮,以免贪青晚熟。
二、水稻施肥技术要点1、水稻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据测定,水稻的总吸肥量有50%-60%的氮素和70%的磷、钾来自土壤,施肥不足就会过多消耗土壤潜在养分而降低地力,增施有机肥是维护和提高地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水稻生产要强调积制土杂肥,发展养殖业多施栏肥、多种绿肥,推广撩穗收割和稻草还田等,使有机肥施用量占全期施肥量的40% o2、适量早施分菓肥由于水稻一般根系活力强,插后新根发生较快,一般早稻在插后5天,晚稻在插后3天,即可追施尿素等促进分菓,分藥肥宜分次施用:第一次每亩施尿素6-7.5千克;隔7天左右,根据苗情,对生长差的田块,补施第二次菓肥亩用尿素4千克以内;对施有机肥少和缺钾肥的田块每亩追5-7.5千克钾肥。
3、看苗生长情况施用穗肥穗肥因施用时期和作用不同,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
凡是前期施肥适当、禾苗长势平衡的一般应以保花增粒为重点只施保花肥而且施用量不宜过多,一般每亩施用尿素2.5千克左右。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研究总结

宁 岩 孔繁军 苗 忠文
摘 要: 通过对奥 宝复合肥与三 大肥料、 侧 深施肥 的不同基肥施 用量与常规施肥 的对比 , 探 索侧 深施肥的最 佳施肥量 。结果表 明 : 奥 宝复合肥常规侧深施肥最 高产量 6 2 7 k g /  ̄, 比对照增产 l O k g , 增产 1 . 6 %, 三大肥料常规 侧深施肥最 高产量为 6 2 6 . 3 k g / N, 比对照增产 1 6 k g , 增产 2 . 6 %。在氮肥 、 磷肥 、 钾肥相 同含量 的情 况下最佳侧深 施肥的是奥宝复合肥常规基 肥减量 2 0 %。
量2 0 %的株 高均 比对照高 , 实粒 数 比对照高 2 . 4 粒、 千粒重 比对 照 重O . 9 克。奥宝复合肥减量 2 O %的株高比对 照高 1 . 2 厘米 , 实粒数 比对照高 6 . 9 粒、 千粒重 比对照重 O . 9 克。
从产量调查结果 中所得 :奥宝复合肥常规侧深施 肥最高产量 6 2 7 公斤 , 比对 照增 产 1 O公斤 , 增产比 1 . 6 %。而减量 5 %、 减量 1 O %、 减量 1 5 %、 减量 2 0 %这 4 个处理之间 的产量差异不 明显 。 三大肥料 常规 侧深施肥最高产 量为 6 2 6 . 3 公斤 ,比对照增 产 1 6 公斤 , 增产 比是 2 . 6 %。 3结果与分析 3 . 1 从分蘖上来 看表现较 好的是奥 宝复合肥 减量 5 %的较好 ,
1 . 1 供 试 肥料
生产用常规肥料 : 尿素含 N 4 6 %。 磷酸二铵含 N 1 8 %、 含P 2 0 5 4 %, 硫酸钾含 K 2 0 5 O %。 奥宝复合 肥 : 含N 1 3 %、 含P 2 0 5 1 7 %、 含I ( 2 O 1 5 %。 1 . 2 供试品种 空育 1 3 1 , 主茎 1 1 片叶 1 . 3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前进农场科技园区 , 土壤类型为白浆土 , 前茬作物 为水稻 , 秋翻地 , 肥力 中等。
水稻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水稻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水稻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科学家们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栽培技术。
水稻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介绍水稻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一、水稻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概述水稻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是指在水稻生长的各个阶段中,根据植株对水分和营养需求的变化,合理调整水肥的供应,以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该技术将水分和营养供应合理地结合在一起,避免了水分和营养的浪费,减少了环境污染。
二、水稻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原理1. 根据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需肥特点,合理施肥。
水稻的生长分为萌芽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对水分和营养的需求不同。
在不同的阶段,针对水稻需水需肥特点进行施肥,有利于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
2. 使用合适的施肥方式。
根据具体条件选择适合的施肥方式,如基肥追肥、叶面喷施、滴灌等。
合适的施肥方式可以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养分的流失和浪费。
3. 合理管理水田水分。
稻田的水分管理对水稻的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调整灌溉水量,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可以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三、水稻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的应用水稻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将从农田施肥、水稻管理和田间操作三个方面介绍该技术的应用。
1. 农田施肥:根据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需要,科学施肥。
在农田中设立不同阶段的施肥点,根据需要进行施肥,并注意施肥量和施肥时间的合理安排。
2. 水稻管理:合理调控灌溉和排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在旱季或早稻中后期,要适时供水,以满足水稻的需水需肥需求;在丰水期,要及时排水,防止积水导致根系缺氧。
3. 田间操作:采用滴灌、喷雾等技术进行施肥,提高养分利用率。
在施肥过程中,掌握好施肥量和施肥方式,避免养分的过量施用或流失。
水稻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减少环境污染,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水稻的施肥技术 ppt课件

ppt课件
8
前促、中控、后补法
• 这种施肥法重施基肥并重施分蘖肥,酌施
穗肥,基肥占施肥量50%以上,达到“前 期轰得起,中期稳得住,后期健而壮”的 要求。这种施肥方法主攻穗数,适当争取 粒数和粒重。
ppt课件
9
• 前促即基肥中施用速效性氮肥占总量的
40%-50%,磷肥的全部,钾施用量占总量 的50%分蘖肥氮肥占总量的30%。
ppt课件
15冷浸田施肥要点来自• 这类稻田的特点是水分过多,空气过少,
土质冷凉,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所以有
效养分含量极低,并因常处于还原条件下,
水稻根系生育不良,致使前期生长十分缓
慢,分蘖少。后期则随气温的上升,有机
质矿化迅速,又易促进水稻过量吸收养分,
使植株猛发徒长,诱发稻瘟病和延迟出穗
影响产量。
ppt课件
7
• 式中计划产量的养分吸收量=每667平方米计划
产量(千克)×一千克稻谷需要的营养元素量
• 土壤供应肥量=无肥区产量的养分吸收量 • 有机肥供肥量=每667平方米施用量(千克)×
含氮量(%)×利用率(%)
• 一般有机肥含氮量为0.5%,利用率氮 为25%,
磷为25%,钾为50%,化肥利用率一般氮40%, 磷15%,钾50%。
ppt课件
18
• (2)增施磷肥,适当补锌 。盐碱地磷的含
量低于非盐碱地土壤。因此,盐碱地水田 要增加磷的施用量。在内陆盐碱稻区缺锌 比较普遍,容易产生稻缩苗,所以盐碱地 水田区要适当补锌,采用底肥施用或插秧 大时蘸根的方法。
ppt课件
19
• (3)改进施肥方法。盐碱地氮的挥发损失
比中性土大,深层施肥肥效明显高于浅表 施肥。因此,改进盐碱地施肥技术一是应 选用颗粒较大的肥料,以减少表面积与土 壤接触,二是多次表施改为80%作为基肥 深层施肥或全层施肥,20%作为穗肥表施。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影响。
施肥作为水稻生长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目前采用的水稻三控施肥技术(N、P、K三种营养元素施肥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顾名思义,即针对水稻生长和发育中的三个关键期进行相应的施肥控制。
其中,第一个控制点为出苗后4至5叶期,第二个控制点为拔节期,第三个控制点为抽穗期。
在这三个控制点中,对应的营养元素施肥量不同,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二、具体施肥方法1. 出苗后4至5叶期,此时水稻幼苗生长较快,需要增强其根系的吸收能力,因此施肥应以磷肥为主,并适量施用氮肥和钾肥。
其中,氮肥以尿素为主,磷肥以单超磷酸钙为主,钾肥以氯化钾为主。
具体施肥量为每亩施用15公斤尿素、20公斤单超磷酸钙和10公斤氯化钾。
2. 拔节期,此时水稻进入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的高峰期,需要适量增加氮肥和钾肥的施用量以促进其生长。
同时,为防止大量氮肥施入土壤后挥发、渗漏等现象,需要采用缓释肥进行施肥。
此时的具体施肥量为每亩施用30公斤尿素、10公斤缓释氮肥、15公斤氯化钾。
1. 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采用三控施肥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适量增加或减少施肥量,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2. 减少化肥浪费。
采用缓释肥等技术,可以减少肥料的挥发、渗漏等现象,避免化肥的浪费。
3. 保护环境。
采用三控施肥技术,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和残留量,避免化肥对土地和水体的污染,保护环境。
四、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肥料和施肥技术,以适应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土壤条件。
2. 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引起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
3. 分散施肥,避免出现集中施肥和单一肥料施用的情况。
水田施肥方法

水田施肥方法水田应该先使用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作基肥,再进行犁田整地。
水田里施肥应该先灌水,再漫洒化肥。
水田在耙地前撒施底肥,插秧后返青期和抽穗期分别施肥。
水稻田要依测土结果为基础,生产目标产量为依据,具体以每生产100斤稻谷亩施纯氮1.5斤加有机肥10斤,NPK比例为1:05:1。
在耙地前撒施底肥,插秧后施返青肥。
施肥是提高水稻单位产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水田施肥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氯化钾)、生物硅肥为主,微肥、生物肥和调节剂按照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意见使用。
施肥时要早施,这时因为氮肥施用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因为氮肥的肥效发挥得较慢,分蘖要尽早施,一般在返青后立即施用;施肥时要看苗情,分蘖肥的80%要全田施用,其余的20%要看苗的长势进行适当调整施用,苗势好的略减,苗势差的多加一些,这样施用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全田苗齐,达到基本一致的长势;施肥时也要看天气,一般雨天或上午露水较大的时候不要施肥,避免叶上有水粘肥融化产生烧苗现象;施肥后要保持田间的水层,不要排水,待自然落干后再进行灌水。
施肥期可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视水稻生长势而取舍)4个时期。
各个时期的施肥时间和分配比例如下。
基肥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基肥占化肥总量的40%,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施用。
建议每667平方米(一亩)施用20千克撒可富水稻肥20~12~14或类似复合肥。
分蘖肥分蘖期是增加株数的重要时期,在移栽或插秧后半个月时施用。
分蘖肥的重点是氮肥,在整个生育期中,此阶段可施用1/3左右的分蘖肥,亩用尿素3~5公斤,可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酌情增减,肥力好的略减,肥力低的要适当增加,壮苗早插的可少施,弱苗晚插的可多施。
根据秧苗的生长情况酌情增施一些微肥。
穗肥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
促花肥是在穗轴分化期至颖花分化期施用,此期施氮可增加每穗颖花数。
保花肥是在花粉细胞减数分裂期稍前施用,具有防止颖花退化和增加茎鞘贮藏物积累的作用。
穗肥不分促花肥和保花肥,而在移栽后40~50天时施用。
不同灌溉和施肥方式对水稻效益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不同灌溉和施肥方式对水稻效益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李宇光1季美娣2许峰2张秋艳1张娜2刘建国3(1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江苏常州213161;2常州市农业综合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常州213001;3常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1)摘要为比较不同灌溉和施肥方式对水稻水分利用率、氮肥利用率、稻米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灌溉方式(沟灌和水肥一体化)及施肥方式对水稻效益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不同施肥方式下稻田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效益。
结果表明,稻田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有效节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可达0.95~0.97。
在氮肥利用率方面,当施氮量低于一定值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利用率提高;当施氮量过高(270kg/hm2)时,氮肥利用率降低,会对水稻产量造成不利影响;在施氮量为189kg/hm2时,全部肥料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氮肥利用率最大。
综合分析成本、产值情况可知,在施氮量为189kg/hm2时,产值增加明显,能明显提高水稻收益,如采用全部肥料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水稻品质,有利于增加收益。
综上,在本试验中,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施氮量控制为189kg/hm2且全部肥料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是提高水稻效益的最佳种植模式。
关键词水稻;灌溉方式;施肥方式;效益;氮肥利用率;水分利用率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07-0009-04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07.0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灌溉系统向作物提供养分和水分的措施,可达到节水、节肥、省工、高效的目的。
水稻是常州市第一大粮食作物,是全市最重要的口粮作物,也是用水量最大的作物,传统沟灌方式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重要的节水灌溉技术,其应用对于确保常州市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十分必要。
水稻施肥比例

水稻施肥比例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施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施肥比例可以提供水稻所需的养分,促进其健康生长。
本文将介绍水稻施肥比例的相关知识,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氮肥比例氮是水稻生长所需的重要养分之一。
在不同生长阶段,水稻对氮的需求量也不同。
在苗期,水稻对氮的需求较小,一般只需要施入总肥量的10%左右。
进入分蘖期,水稻对氮的需求逐渐增加,此时应施入总肥量的30%左右。
水稻进入抽穗期后,氮的需求达到高峰,应施入总肥量的50%左右。
在灌浆期,水稻对氮的需求逐渐减少,此时应施入总肥量的10%左右。
二、磷肥比例磷是水稻生长所需的另一个重要养分。
在不同生长阶段,水稻对磷的需求量也不同。
在苗期,水稻对磷的需求较小,一般只需要施入总肥量的10%左右。
进入分蘖期,水稻对磷的需求逐渐增加,此时应施入总肥量的20%左右。
水稻进入抽穗期后,磷的需求达到高峰,应施入总肥量的30%左右。
在灌浆期,水稻对磷的需求逐渐减少,此时应施入总肥量的10%左右。
三、钾肥比例钾是水稻生长所需的第三个重要养分。
在不同生长阶段,水稻对钾的需求量也不同。
在苗期,水稻对钾的需求较小,一般只需要施入总肥量的10%左右。
进入分蘖期,水稻对钾的需求逐渐增加,此时应施入总肥量的20%左右。
水稻进入抽穗期后,钾的需求达到高峰,应施入总肥量的30%左右。
在灌浆期,水稻对钾的需求逐渐减少,此时应施入总肥量的10%左右。
四、其他养分比例除了氮、磷、钾之外,水稻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和有机质。
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锰等,它们对水稻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合理补充这些养分,以满足水稻的需求。
总结起来,水稻施肥比例应根据水稻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量来确定。
一般来说,苗期施肥比例为10%、分蘖期为30%、抽穗期为50%、灌浆期为10%。
氮、磷、钾是水稻生长所需的主要养分,其他微量元素和有机质也要适量补充。
水稻施肥方法和用量

水稻施肥方法和用量水稻的施肥方法和用量是确保高产和优质稻谷的关键。
正确的施肥方法和合理的用量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同时有效地利用施肥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稻的施肥方法和用量。
一、水稻的施肥方法:1. 基肥施用:水稻生长初期需要大量的养分供给。
在播种前或水稻苗期结束后,要施用足够的基肥。
通常可以使用有机肥和化肥来进行基肥施用。
有机肥可以提供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而化肥可以更快速地供应水稻所需的养分。
2. 追肥施用:水稻的追肥施用主要在水稻苗期后进行。
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水稻的生长情况和土壤养分状况,合理追加适量的肥料。
追肥时可以采用分腰施肥法,即将肥料均匀撒在水田田间,或者采用浇灌追肥法,将肥料直接溶解在灌溉水中进行追肥。
3. 叶面喷施:为了迅速补充水稻生长期间的养分需求,可以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
叶面喷施可以提高养分的利用率,直接补充水稻的养分需求,促进水稻的生长。
一般在水稻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等关键生长时期进行叶面喷施。
二、水稻的施肥用量:1. 基肥用量:水稻的基肥用量一般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水稻品种和生长期需求来确定。
通常,每亩施用有机肥3000-5000千克,氮、磷、钾的化肥比例为1:1.5:1.1。
可根据土壤和植株的养分含量进行调整。
2. 追肥用量:水稻的追肥用量主要根据水稻生长期的需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追肥时每次追施氮肥10-15千克、磷肥10千克、钾肥10千克。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增减。
3. 叶面喷施用量:叶面喷施的用量一般较小,一次可喷施尿素0.5%-1.0%溶液,或者使用营养液进行叶面喷施。
叶面喷施的间隔一般为10-15天。
总结起来,水稻的施肥方法和用量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基肥施用时要保证充分而均匀,追肥施用要根据水稻生长需求进行合理的追肥。
叶面喷施可以作为补充追肥的方法,可以提高营养的利用率。
施肥的用量要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需求来确定,同时要避免过量施肥,以免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水稻追肥时间是什么时候?水稻追肥技术要点

水稻追肥时间是什么时候?水稻追肥技术要点水稻追肥要按水稻生长发育规律,掌握前促、中健、后保的原则。
下面我们介绍水稻追肥时间是什么时候,以及水稻追肥技术要点,供参考。
一、水稻追肥时间水稻第一次追肥时间在插秧后10天左右,结合化学除草每亩施尿素25-30千克,水稻复合肥10-15千克,或在插秧后 7-10天,施碳铵40-50千克左右,促进早分蘖、多分蘖。
水稻第二次追肥时间是水稻幼穗发育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快的时期,需要大量的养分供应,幼穗发育期内,氮碳代谢十分旺盛,需要吸收稻株-生中50%的养分。
根据调查分析,亩产 700千克稻谷,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素12.4千克,磷酸6.3千克,氧化钾22.5千克。
水稻施肥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
二、水稻追肥技术及操作要点1、追肥要适时穗肥追施过早,会造成营养生长过快,无效分蘖增多。
若追施过迟,又会造成贪青晚熟,嫩叶徒长,诱发病虫、倒伏而减产。
一般水稻节间开始伸长,幼穗开始分化时是施肥的最佳时期,约在抽穗前15天左右,此时花粉母细胞开始减数分裂,是幼穗生长最快和生理机能最活跃的时期。
这时施肥肥不仅对穗枝梗和颖花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增加颖花数,增加粒数和粒重都有良好效果。
2、追肥要适量水稻孕穗期追肥,一定要看田看苗。
地力肥、基肥足、稻苗长势旺、叶色墨绿的,宜适当少施。
反之,则适当多施。
通常每亩追施优质复合肥8-10千克。
若叶色黄绿,则每亩加施尿素5-7千克,既可促苗转壮,又可作为壮粒肥。
3、追肥要适法水稻孕穗期一般气温较高,叶面蒸腾量大,植株生长旺盛,是其-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农谚说‘谷打包,水齐腰’。
追肥时,必须与深灌水相结合,而且追肥以喷施为宜,避免高温蒸发,并在肥液中加口少量洗衣粉或豆浆,以增加粘附力,提高效果。
同时,要做好病、虫、草害防治,确保水稻安全孕穗、抽穗、开花、结实,力争优质高产。
水稻施肥量及比例您知道吗?水稻要如何施肥?

水稻施肥量及比例您知道吗?水稻要如何施肥?您知道水稻施肥量及比例吗?水稻要长好,施肥少不了。
为促进水稻早发、壮长和丰收,以下就水稻的科学施肥方法作一介绍,告诉您水稻要如何施肥。
一、水稻需肥特性每生产500千克稻谷和稻草时,水稻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总量是:氮(n)7.5一12.0千克,五氧化二磷4.05-6.5千克,氧化钾9.15-19.10千克,其三者的比例是2:1:2-4左右。
不同的品种、季节和土壤及施肥水平和产量高低,对氮、磷、钾吸收比例也有差别。
杂交稻需肥量明显高于常规稻。
二、水稻吸肥规律水稻各生育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不同,并受品种、施肥、灌溉等栽培条件的影响,自苗期至拔节期,水稻对各种养分的吸收都达到吸收总量的50%。
由于中稻生育期长,一般存在2个吸肥高峰,分别在分蘖期和幼穗分长后期,而早、晚稻只出现一个吸肥高峰期,早稻的高峰期出现得比晚稻早,早稻在栽后10天左右,晚稻20天左右。
杂交稻在分蘖期至孕穗期这一阶段是三要素吸收的高峰期,约占总吸收量的60%一70%。
三、水稻施肥要点1、前轻~中重~后补法:足适量施用基肥和分蘖肥,合理施用穗肥,酌施粒肥,达到早生稳长,前期不疯,中期促花,后期不早衰。
2、前促施肥法。
在施足底肥基础上,早施、重施分蘖肥,特别是氮肥,以促进分蘖的早生快发,确保增蘖多穗。
底肥占总肥量的70%(氮肥占总氮量的60%~80%),其余30%肥料在移栽返青后全部施下。
3、底肥一道清施肥法。
整田时将全部肥料一次施下,使土肥充分混合,适用于黏土、重壤土等保肥力较强的稻田,且肥源充足。
4、测土配方施肥法。
测土配方施肥是为了协调作物产量、农产品品质、土壤肥力与作物环境的相互关系,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使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必需营养元素与微量元素适当配比以及采用相应肥料施用方法的一套施肥技术体系。
水稻施肥用量和时间表

水稻施肥用量和时间表
一、施肥用量
水稻的施肥用量根据种植地区、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气候条件等因素而异。
一般来说,每亩水稻的施肥量如下:
1. 氮肥(尿素):适量氮肥有利于促进水稻的分蘖和茎叶生长,提高产量。
每亩施用尿素30-40公斤。
2. 磷肥(过磷酸钙):磷肥可以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幼苗生长,提高抗逆性。
每亩施用过磷酸钙25-30公斤。
3. 钾肥(氯化钾):钾肥对水稻的抗倒伏、抗病虫害和品质提升有重要作用。
每亩施用氯化钾15-20公斤。
4. 复合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可适量施用复合肥。
每亩施用复合肥(N-P-K)10-15公斤。
二、施肥时间表
水稻的施肥时间根据其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而异,以下是常规的施肥时间表:1. 基肥:在插秧前施用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畜禽粪便、稻草还田等。
同时可适量施用化肥,如尿素、过磷酸钙等。
2. 分蘖肥:在插秧后10-15天,施用适量的氮肥和磷肥,以促进水稻分蘖。
3. 穗肥:在水稻抽穗前30天左右,施用适量的氮肥和钾肥,以促进穗粒形成和增加粒重。
4. 粒肥:在水稻灌浆期间,可适量施用磷肥和钾肥,以提高粒重和品质。
此外,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可根据气候条件和水稻生长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如遇到干旱、病虫害等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施肥次数和施肥量。
水稻正确施肥方法

水稻正确施肥方法
水稻正确施肥方法
一、基肥
1、施用有机肥
首先,在水稻田施用有机肥,如猪粪、牛粪、鸡粪等,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以提高水稻的收获量。
2、施用磷酸铵
另外,可以施用磷酸铵,增强土壤的肥力,提高水稻的收获量。
3、施用复合肥
还可以施用复合肥,如氮、磷、钾复合肥,可以提供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满足水稻的营养需求,提高水稻的收获量。
二、二次追肥
在水稻生长初期,可以施用氮肥,丰富土壤中的氮元素,以提高水稻的收获量。
此外,在水稻中期,可以施用磷酸铵,提供植物营养,提高水稻的收获量。
在水稻收获前,可以施用钾肥,提供植物营养,以增强水稻的抗病性能,提高水稻的收获量。
三、施用时机
1、施用有机肥和磷酸铵一般要在水稻种植前施用,
2、施用复合肥一般要在水稻播种20天后施用,
3、施用氮肥一般要在水稻生育期施用,
4、施用钾肥一般要在水稻收获前施用。
四、施用量
1、施用有机肥一般每亩施用500~700公斤,
2、施用复合肥一般每亩施用25~30公斤,
3、施用氮肥一般每亩施用20~25公斤,
4、施用钾肥一般每亩施用20~25公斤,
5、施用磷酸铵一般每亩施用10~15公斤。
以上就是水稻正确施肥方法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稻的田间管理与施肥

水稻的田间管理与施肥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田间管理与施肥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田间管理和施肥两个方面,对水稻的种植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田间管理是指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土壤管理、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措施。
首先,水稻的土壤要求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
在水稻田中,要实行旱育、水育交替的灌溉制度,即在水稻拔节前期进行干旱处理,促进其深根系的发育,提高耐旱能力;随后,及时灌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满足水稻生长所需的水分。
此外,要定期除草,保持水田整洁。
及时铲除杂草不仅可为水稻提供充足的阳光和养分,还有利于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施肥是水稻生产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养分,因此合理施肥至关重要。
首先,要进行土壤的养分测试,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确定施肥方案。
一般而言,水稻种植的基础施肥要以有机肥为主,如畜禽粪肥、绿肥等,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保水保肥能力。
此外,还要根据土壤测试结果,适量添加氮、磷、钾等元素肥料,满足水稻各生育期的养分需求。
在水稻各个生长阶段,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追施,确保养分供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此外,还要注意病虫害防治。
水稻易受到白叶枯病、稻瘟病、稻飞虱等病虫害的侵袭,对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要及时巡田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可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阻隔、化学药剂等方法进行防治,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水稻的田间管理与施肥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和施肥方案能提高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增加产量,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因此,水稻种植者要根据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管理措施和施肥方案,科学有序地进行田间管理与施肥。
只有如此,方能保证水稻的生长良好,实现丰收,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食物需求。
水稻正确施肥方法

水稻正确施肥方法一、施肥原则1.要求施肥适时、适量;2.要求施肥有计划地、分步骤地进行;3.要求施肥有规律地、有细心地进行;4.要求施肥不过量、不拔根;5.要求服从实际,适应技术要求。
二、施肥量1. 水稻的施肥量要根据土壤的性质,施肥土壤的营养状况和水稻品种的性状,以及水稻施肥环境的条件确定。
2. 水稻的施肥量一般分三次:(1)耕地前施肥:在耕地前,主要施超级复合肥(N:P:K=3:1.5:1.5),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酌情增减复合肥的用量,一般施200-400公斤/亩,施肥时要均匀,尽量达到肥料的充分混合,深耕至15厘米左右,以提高肥料和土壤之间的接触面,有利于肥料的有效利用。
(2)秧苗生长期施肥:在秧苗生长期,主要施氨氮肥,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大多施20-30公斤/亩,施肥时要均匀,深耕至10厘米左右。
(3)成熟期施肥:在水稻成熟期,一般施氨氮肥,适量施大肥,施肥量可根据不同的品种来确定。
三、施肥方法1. 表面施肥:主要施氨氮肥和大肥,施肥时要均匀,深耕至10厘米左右,依据土壤营养状况确定施肥量。
2. 埋地施肥:主要施酸性性肥料,如硫酸钾,在播种前埋地施肥,施肥量可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确定,一般此法仅用于沙土等病虫害和营养肥料缺乏的土壤。
3. 穴施肥:主要施硝酸钾、磷酸钙等肥料,在秧苗生长期施肥,施肥量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确定,用穴施肥,可以保证肥料的充分混合和有效利用。
四、施肥管理1. 在施肥前,应充分了解本基地的土壤营养状况,熟悉本地水稻品种的特性及水稻因营养不良造成的病虫害,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2. 施肥时要注意肥料的混合、均化和表面肥力,以及把控土壤的pH值,正确掌握施肥量,时宜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
3. 在施肥期间,要充分考虑本地的气温、降水量、湿度等,采取针对性的施肥方法和施肥管理措施。
水稻各个时期的施肥量,附施肥方法

水稻各个时期的施肥量,附施肥方法1、基肥:每亩通常需要约2000kg的基肥,可混入适量的硫酸铵以及过磷酸钙。
2、分蘖肥:每亩一般需要分蘖肥1桶左右,桶的直径通常为20cm,而且还需要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
3、穗肥:通常可以施入硫酸铵约8kg/平方米。
4、粒肥:通常可在抽穗前1周亩施硫酸铵3kg左右,以加入少量的尿素为佳。
一、水稻各个时期的施肥量1、基肥一般每亩需要基肥2000kg左右,可以混合施加适量的硫酸铵和过磷酸钙,施肥后需要进行耕田,使养分均匀分布。
2、分蘖肥在栽种秧苗后的半个月可以施分蘖肥,每亩的需要量一般约为1桶,桶的直径一般为20cm,同时还需要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
3、穗肥穗肥主要以氮素化肥为主,一般每平方米可以施加硫酸铵8kg左右,适量的穗肥能促使茎叶更好的生长,防止植株老化。
4、粒肥(1)粒肥通常以尿素为主,在抽穗前1周施用,一般以每亩施入硫酸铵3kg左右,并加入少量的尿素为宜。
(2)适量的粒肥能延长水稻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促使植株长得更繁茂,降低空瘪果实发生的几率。
二、水稻的施肥方法1、前促中控后补(1)前促:基肥中速效性氮肥的施用量占施肥总量的40-50%,钾的施用量占总量的59%,全部的磷肥,而分蘖肥中的氮肥则占总量的30%。
(2)中控:穗肥中的氮肥施用量占总量的20%,钾肥则占总量的50%。
(3)后补:根据植株的长势合理的追施粒肥,不过氮肥的施用量一般不宜超过10%。
2、前后分期施肥(1)前期①将有机肥全部作为基肥施用,磷肥一般全部作基肥,同时还有50%的钾肥以及30-40%的氮肥,一般可以采用表层施肥、全层施肥或者深层施肥的方法。
②分蘖肥一般以氮肥为主,通常占总氮量的20-30%,调整肥约为5%。
③通常可在移栽后的10天内施分蘖肥,如果分蘖肥施用不均或者需要补救部分生长比较差的地块,便可以施入调整肥。
(2)后期①一般可在倒2叶完全展开至剑叶伸出1半时施保花肥,其用量一般约为化学氮总量的20%。
水稻施肥技术

根据生长情况,拔节期可追施尿素10-15公斤。 水稻一次性施肥可以将碳铵或尿素与复合肥一块施 入土中做基肥。
四、施肥效果
早发苗、促分蘖、抗倒伏。
有效地促进水稻干物质积累,提高品质。
五、水稻缺素症状
缺氮: 植株生长缓慢,分蘖减少,叶色褪淡,老叶黄化。
多氮易倒伏。
缺磷:茎叶狭细,叶片直挺,丛
顶齐平,叶色暗绿或灰蓝,叶尖叶 缘带紫红,抽穗、成熟延迟。
缺钾:老叶叶尖及前端叶缘褐变或焦枯,同
时出现褐色斑点,根系细弱,多褐色根,老化 早衰,空秕率高,易倒伏。
缺锌:新叶中肋极其二侧褪绿而黄白化,叶
片展开不完全,老叶叶片出现散生的红色斑 点。
茎秆纤细,易倒伏,抗病能力差。稻瘟病
穗茎瘟
氮(N): 7.5~12.0公斤 五氧化二磷(P2O5):4~6.5公斤 氧化钾(K2O):9~19公斤。 比例:N: P2O5: K2O=2:1:3。
苗期
分蘖期 抽穗期
灌浆期
成熟期
分蘖期 幼穗发育期 开花结实期 幼苗 秧田分蘖 期 秧田期 返青 有效分 无效分 分化 形成 完成 乳熟 蜡熟 完熟 蘖 蘖 营养生长期 营养、生殖并进 生殖生长期 期
撒可富农化服务中心 沈兵
主要内容
水稻需肥规律 水稻施肥原则 水稻施肥方法 水稻施肥效果 水稻缺素症状
一、水稻需肥规律
1、从移栽到分蘖终期,水稻氮、磷、钾吸收量平均 占总吸收量的50%。
2、穗分化期时,在整个生育期中,平均每日吸收三 要素的数量最多。
3、其次为分蘖期,水稻分蘖至孕穗三要素吸收量约 占总吸收量的60~70%。
水稻的生育阶段
撒 可 富 水 稻 肥
施肥品种 试验地点 施肥方法
水稻水溶肥的使用方法

水稻水溶肥的使用方法一、选择适合的肥料使用水溶肥的前提是选择适合的肥料。
一般水稻水溶肥主要包括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
根据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施用不同类型的水溶肥。
在水稻的生长初期,可以使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较为平衡的复合肥。
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可以适量加入含有高磷和高钾的肥料,以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
二、制作水溶肥液制作水溶肥液是使用水稻水溶肥的关键步骤。
一般制作水溶肥液可以分为两个步骤:溶解肥料和调节溶液pH值。
1.溶解肥料:首先将所选肥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溶解在水中。
一般来说,水溶肥的肥料使用量可以参考包装上的使用说明,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2.调节溶液pH值:不同水稻生长阶段对pH值的要求也不同。
一般来说,水稻在不同生长阶段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为5.5-7.5、可以通过使用pH试纸或者pH计来测试溶液的pH值,然后通过加入酸或者碱来调节。
三、施肥方式1.小苗期:可以采用浇灌肥法,在水田中按照一定的行距和穴距进行施肥。
每穴用水溶肥液浇注30-50毫升,并迅速盖土,以免肥液流失。
2.拔节期:在水稻生长的拔节期通过追肥的方式进行施肥。
一般每667平方米用水溶肥液30-40公斤,均匀追施。
3.分蘖期:在分蘖期用水溶肥进行追肥。
追肥的方式可以选择灌溉或者淋溉。
追肥的次数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进行合理的调整,一般为2-3次。
4.穗肥期:在水稻的穗肥期,用水溶肥进行追肥,可以采用喷洒的方式进行施肥,每667平方米用水溶肥液15-20公斤。
四、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天气施肥:水稻生长期间选择天气晴朗和温暖的时间进行施肥,以免雨水冲刷肥料。
2.适量控制肥料浓度:过高的肥料浓度会对水稻根系造成伤害,过低的肥料浓度又无法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
需要根据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和土壤肥力进行合理调整。
3.注意控制施肥次数:过多的施肥会造成土壤肥料积累,对水稻的生长不利。
需要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的生长情况合理控制施肥的次数和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氮用量对水稻产量的效应
2 368.1 457.6 407.9 475.3 487.2 431.3 482.9 530.0 591.1 563.4 399.0 528.5 537.1 543.8 542.8 402.0 485.6 514.0 548.7 532.0 3 417.8 418.9 467.7 482.5 483.0 418.9 490.6 521.9 597.8 556.0 392.0 517.5 546.0 558.6 538.6 412.9 480.9 510.8 549.4 531.4 平均产量 (kg/亩) 366.5 438.3 457.7 482.2 482.4 420.4 488.5 538.1 593.6 544.6 398.9 525.5 544.4 547.9 544.0 403.6 480.0 516.9 548.7 526.9 增产 (kg/亩) -71.8 91.2 115.7 116.4 -68.1 117.7 173.2 124.2 -126.6 145.5 149.0 145.1 -76.4 113.3 145.1 123.3 增产 (%) -19.6 24.9 31.6 31.7 -16.2 28.0 41.2 29.5 -31.7 36.5 37.4 36.4 -18.9 28.1 36.0 30.6
Y=406.94+20.15x- 0.613x2
可以见到不同土壤的效应方程Y=a+bx+cx2,a在方程 中的几何意义是截距,但在实际某一土壤的基础产量,即土壤 本身肥力提供的产量,表7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方法栽培水稻直播 要略高于翻耕,什么原因是土壤本身基础肥力高,还是管理原 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b值是决定单位肥料初始阶段的增产趋势。b值大单位肥料 初始边际产量高,反之b值小初始边际产量低。 我们可以从3kg氮素的边际产量看,耕作水稻要远远高于 直播水稻,耕作水平平均31.91kg,而直播为16.1kg。 最高产量和最高产量施肥量,耕作和直播最高产量几乎一 致的条件下(533和534kg/亩)施肥量的差异很大,翻耕为 9.1kg而直播和抛秧需17.4kg/亩。 因此我们提倡的施肥量是以14-17kg为宜,耕作水稻可以 适当降低。
-5~-15 kPa
-10~ -25 kPa
注:各生育期达到上述指标即灌 3~5cm 浅层水,地下水位低,砂土地及穗数型粳稻品种 取上限值,地下水位高、粘土地及大穗型杂交籼稻稻等取下限值;籼稻和杂交粳稻取中间值。
图 水稻高产精确灌溉模式
一、国内外施肥现状
我国化肥施用量已占全世界用量35%,但仍处于上升 阶段,近年来我国化肥施用量年增长2.8%。 2006年用量4970万吨; 2007年用量5109万吨。 按耕地18.27亿亩和园地1.954亿亩计算, 平均每亩 25.3kg,按播种面积(农作物面积22.99亿亩,园地1.954亿 亩),平均每亩20.4kg,属全球中等偏上。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目前世界平均每亩耕地 化肥用量约8kg左右(表1)。
K 2O 9.2-19.1 16.4-21.6
杂交水稻氮磷和常规稻基本相近,但对钾的吸收高于常规稻约10%。
2、单季晚稻的吸肥特点
典型的单季晚稻主 要在长江中下游栽培, 阳西目前的主要茬口为: 甘薯-水稻、辣椒-水 稻和菜、瓜-水稻。 单季晚稻的全生育期在 130天左右,总积温 2600°,有效积温 1380°,基本营养生长 期(幼穗分化前生长的 一段时间)在54-74天。 单季晚稻有两个吸肥高 峰(图2)
土类 青紫泥 重壤
效应方程 Y=402.44+21.16x- 1.06x2 Y=393.88+21.99x- 1.11x2 Y=313.54+74.19x- 5.01x2
耕 作 水 稻
黄泥头 中壤 夹沙土 中壤 平均 沟干泥 中壤
直 播 水 稻
沟干泥 中壤
青紫泥 重壤
黄泥头 中壤 平均
Y=345.18+13.09x- 0.399x2
施肥时间 底肥 插秧前 施肥量 N: 4.6-5.6公斤/亩 P2O5:7-8.5公斤/亩 K2O:4.5-5.5公斤/亩 N:3.1-3.7公斤/亩
分蘖肥
插秧后3-5天
8-9叶至拔节前7天左右
促花肥 保花肥
K2O:9-11.2公斤/亩
倒5叶或拔节前5-7天左右 N:3.7-4.6公斤/亩 倒3叶或葫芦叶 N:2.5-3.1公斤/亩
对试验结果普及宣传不够;
减少氮肥用量对指挥生产的单位(或个人)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和压力。
目前阳西的水稻氮肥用量按前所述为24.8kg/亩。
表6
土 类 青 紫 泥 N=3
处 理 0 8 12 16 20 1 363.6 388.5 477.5 488.9 486.1 411.1 491.9 562.3 591.9 514.5 405.7 530.4 550.2 541.2 550.7 396.0 473.4 526.0 548.0 517.2
插秧及规格: 根据秧苗素质,秧龄不要 超过 40 天。叶龄 3-6 期移栽最适宜。根 据叶龄定量基本苗,计算移栽规格。拉 绳打点定距插秧,浅水栽插,深度不能超 过3cm。不栽隔夜秧和混水秧。 宽窄行方式:窝距 5 寸、窄行 5 寸,宽行 定量基本苗。也可采用宽行窄株方式
基本地力为500公斤/亩,要达到800公斤/亩的 NPK施肥量及时间如下:
• 大穗型(粒数120-150粒/穗)基本苗6万以上,有效穗
要15万以上,高峰苗要25万以上(表5)。
表4
中穗型品种不同氮量产量结构
处 基本苗 有效穗 总粒数 实粒数 千粒重 理论产 理 (万/亩) (万/亩) (粒/穗) (粒/穗) (g) (kg/亩) kg/ 亩 0 11.2 16.5 84.1 80.7 27.16 407.7 8 12 16 20 11.2 11.2 11.2 11.2 21.5 23.4 23.8 24.9 90.6 92.6 98.2 98.3 86.8 88.7 93.5 93.2 26.71 26.49 26.38 25.90 484.7 543.9 588.6 595.1
叶龄
水 深 (寸)
6 7 移栽
8
9
10
11
12
13
14
△
15
16
17
孕 抽 灌 浆 期 穗 穗 0-10 d 11-40 d 干湿交替
收 获
2 1
寸水活棵 浅湿灌溉
搁田期
间隙湿润灌溉
水 -10 势 -20 (kPa) -30
土壤 水势
0 kPa
-5~ -15~ -15 kPa -25 kPa
-20~ -30 kPa
水分定量 浅水插秧,插秧后保持水层为 2-3cm , 分蘖(发篼)期以露泥为主,促进分蘖。 施钾肥后最好薅秧中耕1次,田水自然干, 有效分蘖临界期达有效苗的80-85%晒田 控苗 . 然后干湿交替灌溉,灌水后自然 干后,然后才灌水,散籽后要求保持湿 润,有利提高结实率。
水稻高产精确灌溉模式图(图 4) 。
21.26 27.30
39.12 43.54 38.20 52.68
20.06 29.56
33.76 40.46 31.58 54.78
23.55 22.25
36.29 49.89 42.09 44.56
26.41 23.49
37.30 46.71 32.43 51.83
二、水稻施肥
1、水稻对养分的吸收
表5
大穗型品种不同氮量产量结构
处理 基本苗 有效穗 总粒数 实粒数 千粒重 理论产 实产 kg/ (万/亩) (万/亩) (粒/穗) (粒/穗) (g) (kg/亩) (kg/亩) 亩 0 6.0 12.0 127.0 124.0 27.77 413.2 409.3
8 12 16 20 6.0 6.0 6.0 6.0 13.2 16.2 16.1 15.4 147.0 134.3 140.5 150.1 143.4 130.8 135.7 143.4 27.32 27.33 27.66 27.50 517.1 579.1 604.3 606.0 496.1 540.3 557.5 543.2
各地对不同土壤和水稻品种做了大量的工作,总的趋势为水 稻子实体中氮和磷的含量均高于秸杆,钾则相反,秸杆远远高于 子实体。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水稻钾75-80%集中在秸杆中, 表3为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和湖南对收获物的分析结果。
单位 项目 南京土壤所 湖南
N 7.5-9.0 10.5-13.8
P 2O 5 4.1-4.8 3.6-7.6
•
第二个吸肥高峰在第七、八、九周即水稻的幼
穗分化期,其延续的时间比第一高峰期时间要长,吸收占 整个生育期的47.5%,表明幼穗分化期水稻要吸收大量 养分,这就决定了单季晚稻必须要较大量施用穗肥,一般 阳西地区在9月10日前后,根据国际水稻所研究应在幼穗 分化前5-7天。
•
这两个吸肥高峰期,是单季晚稻施肥的关键时期。
重复亩产量(kg/亩)
沟 干 泥 N=3
0 8 12 16 20
黄 泥 头 N=2
0 8 12 16 20
全 县 平 均
0 8 12 16 20
表7
耕作制 度
不同耕作下水稻氮肥效应表(分耕作水稻和直播抛秧水稻)
N=3边际产量 kg/kgN 17.99 18.66 59.16 31.9 Y=407.67+16.12x- 0.45x2 Y=401.44+21.27x- 0.567x2 14.75 19.6 11.9 18.3 16.1 最高产量施肥 量kg/亩 9.98 9.91 7.40 9.1 17.90 18.75 16.4 16.4 17.4 最高产量 kg/亩 508.0 502.8 588.5 533.1 551.9 600.9 452.5 572.5 5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