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高二地理《中国人口迁移》导学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教案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教案

第一章人口其次节人口迁移一、教学目标1.运用实例或资料,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带来的影响。

2.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说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3.利用资料或图表,熟悉人口迁移的类型,说明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2、教学难点:运用人口迁移的相关原理,说明某区域人口迁移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帮助教学法、讲授法、争论法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2017年期间,我国铁路、大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7亿人次,真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人口大规模移动〔图1.10〕。

这种春节期间回乡过年或外出旅行的人口移动属于人口迁移吗?人口迁移需要满意哪些条件?[新课教学]:一、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概念我们把涉及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转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的特性人口移动有时数量少,速度慢,仅属干少数人的移动,但有时却是成批的大规模移动。

有的移动具有永久性质,但有的只是临时性质的移动。

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变化的人口移动,才能被定义为人口迁移。

这就是人口迁移的时间性。

3、人口迁移的界定〔1〕对于“长期〞或“永久〞的界定,日前尚无统一的标准。

习惯上,把人口迁移的发生限定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这一特定的时间范围就是迁移间隔。

迁移间隔可以是有确定时间长度的,如1年、5年或10年。

也可以更长甚至是无限的,也就足“终生"的。

〔2〕人口迁移必需以居住地的转变为条件,即迁移发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各不相同。

而居住地的转变,包含有人口迁移必需超过“肯定的距离〞的含义。

强调这一点的意义在于,只有超过肯定的距离,迁移者与其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才会发生显著变化,人口迁移对迁出地、迁入地和迁移者的影响等才有实际意义。

这里“肯定的距离〞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通常,人们以超越某种特定的行政区域界线,作为区分某一人口移动是否为人口迁移的标准。

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结合资料,说出人口迁移的含义,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人口的迁移1. 人口数量的变化 (1) 人口自然增减。

⑵人口迁移。

2 •人口迁移的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3 •人口迁移的类型⑴国际人口迁移① 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 (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② 阶段和特点:课程标准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学习目标(2) 国内人口迁移①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②阶段和特点:a •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 自然环境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

自然灾害有时也会促发人口的迁移。

2 •经济因素(1) 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因素。

⑵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3 •社会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探究点人口迁移2017 年3 月2 日,《天津市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工作方案》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形式印发执行。

该方案全面放开户籍人口迁移限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促进了地区间的人口迁移。

下图是1949 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1. 1949〜1986年期间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两大方向?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一是从东部和中部流向西部,二是流向东北部地区。

人口向西部迁移主要是国家为改变西部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的局面而进行的移民;人口向东北地区迁移主要是为了开发东北地区森林、矿产及荒地资源而进行的移民。

2. 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口流向是怎样的?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地区有哪些?这些地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由中西部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高二地理《中国人口迁移》导学案

高二地理《中国人口迁移》导学案

导学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的变化:1.迁移方向: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于这一片地区。

秦汉时期开始,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从而使人口逐步扩散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

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估计,由于“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的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2.迁移原因——二、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总体上特点 ——(原因:这一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1.人口迁移的三个阶段(教材20页表1.6)2.人口迁移的方向(教材21页表1.7)净迁出地区——持平地区——净迁入地区(共24个省区)——3.人口迁移原因(7点)三、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总体上特点 ——因为1984年,中央放松了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控制。

(深层次原因祥见教材22~23页阅读材料: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态。

第二,1984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为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提供了契机。

第三,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是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1.人口迁移方向:(教材21页图1.18)2.人口迁移原因(目的):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有关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直接原因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移民支边B.耕地资源的大量开发C.战争频繁D.自然灾害2.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 )A.数量少、规模小,多自发行为B.数量多、规模大,主要受政策制度的影响C.数量多、规模大,多自发行为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移民支边 战争 自然灾害等D.数量少、规模小,主要受政策制度的影响3.80年代,我国出现大规模的流动人口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态B.1984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C.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D.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4、1954年~1984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迁出与迁入持平的省区是A.山西省B.内蒙古自治区C.西藏自治区D.广西壮族自治区5、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的最根本的原因是A.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过剩B.开发矿产资源,支援国家建设C.城乡和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额D.80年代初国家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二、综合题1、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柱状图”,回答问题:(1)从图中可看出,这一时期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呈 _____ 趋势。

12人口的迁移导学案-高中地理必修二

12人口的迁移导学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第2节 人口迁移学习目标:1. 明确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

2. 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3. 结合历史知识及实际案例,分析国际和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

思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阅读课本第10页第12页,完成以下内容1. 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 的空间流动行为。

2. 判断标准:人口迁移具有两个属性,即 属性和 属性。

时间属性:居住地发生 变化。

空间属性:必须迁出居住地一定距离,一般要跨越 界限。

3. 分类:(1)国际人口迁移:包括 、 和 。

(2)国内_人口迁移: 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 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4.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1)推力:留住在这里生活的人 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

(2)拉力:促使原居民 的因素。

5.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早期人口迁移:主要受 影响; (2)现代人口迁移:主要受 影响。

二、国际人口迁移阅读课本第12页第13页,完成以下内容三、我国人口迁移阅读课本第14页第15页,完成以下内容1. 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有政治、 、战争、灾害等。

2.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议1. 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①外出度假、旅游。

①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外省读书。

①王艳从甲县 A 中学转到乙县 B 中学读书。

① 2015 年在德国难民营生活的叙利亚难民。

2. 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哪些是国内迁移?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

① 19 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①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①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前往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并定居。

检下图为深圳市新流入常住人口来源TOP10城市分布。

深圳新流入常住人口的32.38%来自TOP10城市。

据此完成1~3题。

1. 从资料可以看出 ( )A.深圳外来人口来源城市单一B.人口来源地都集中在大城市C.吸引人群应以中老年为主D.该现象属于国内人口迁移2. 深圳吸引人口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优美B.城市等级较高C.经济发展迅速D.文化底蕴深厚3. TOP10城市中前五位都位于广东省,与此现象关系密切的因素有( )①城市间距离 ①发展水平差距 ①就业机会①语言沟通 ①风俗习惯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

《人口迁移》说课导学案

《人口迁移》说课导学案

附件一《人口迁移》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比较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能列举不同的人口迁移类型2)熟悉掌握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能从日常生活的具体案例中总结人口迁移的原因3)学会调查与访谈,来探究当地的人口迁移特点2过程与方法1)创设“同学的未来”的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2)通过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分析探究的能力3)通过乡土材料的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调查与访谈的方法,并在材料整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3)通过师生“小剧本”互动,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志向。

二、导利用走西口这段文字材料和音乐带领大家分析这段材料前后阶段有什么不同。

进而引进人口迁移这个概念。

三、基础知识梳理(思)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1、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取决于两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人口迁移是人口__________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_________的空间流动方式。

3、根据人们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_________迁移和________迁移两种类型。

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由__________到______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空间位移4、人口迁移的判断标准时间限度跨县级以上行政区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1、推拉理论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方面。

具体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人口迁移》 导学案

《人口迁移》 导学案

《人口迁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

4、探讨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人口迁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难点(1)理解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决定性作用。

(2)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三、知识梳理(一)人口迁移的概念1、人口迁移的定义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人口迁移的判断标准(1)空间位移: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2)居住地变更:必须改变居住地。

(3)时间限度:通常为一年以上。

(二)人口迁移的分类1、国际人口迁移(1)概念: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 1 年)的迁移活动。

(2)新大陆发现前:人口迁移主要集中在旧大陆。

(3)新大陆发现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跨洲迁移。

(4)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2、国内人口迁移(1)概念: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2)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等影响而迁移。

(3)新中国成立以来①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前: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主要由东部向西北、东北、内地迁移。

②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由中西部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1)气候: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同时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迁移。

(2)土壤: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迁移。

(3)水: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

(4)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吸引人口迁入。

2、经济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

通常,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较高;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迁出率较高。

新教材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 教案 (1)

新教材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 教案 (1)

人口迁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利用资料或图表,就具体的世界或地区人口迁移特点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与发展的观点,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人口迁移的类型(流向、成因、意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原因以及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和比较法教具准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制图表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假如现在给你一个机会重新选择住地,你会选择什么地方?学生在七嘴八舌中各抒己见。

老师总结,出于多种原因,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人们的住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会发生空间移动,这就是人口迁移。

本节课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定义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空间移动人口迁移三大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限制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理解:第一,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但不能把所有的空间移动都当做人口迁移,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和“长期”变化的运动,才被当做人口迁移。

这就是人口迁移的时间性。

强调人口迁移的时间性,就是要把人口迁移与人们每天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常往返、外地购物、出差等活动区分开。

另外,按照这一定义,游牧民的迁徙、季节的季节流动、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应包括在人口迁移之中。

第二,人口迁移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即迁移发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各不相同,而居住地的改变包含有人口迁移必须超过“一定距离”。

说一说:哪一种属于人口迁移?让学生理解人口迁移含义。

(1)民工潮涌向城市(2)美国人口从“冷冻地带”向“阳光地带”转移(3)小吴去北京旅游一个月(4)三峡库区居民搬迁沿海城市安家落户活动12.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

1.2人口迁移(1)导学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

1.2人口迁移(1)导学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

1.2 人口迁移导学案学校年级课题人口迁移概念及影响人口迁移因素课型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主备教师授课教师授课班级学习目标理解人口迁移的含义。

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自主学习一、什么是人口迁移1.概念:涉及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__________的__________,称为人口迁移。

2.分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的自然增长和_________共同决定的。

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称为人口的机械增长。

区域人口___________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___________;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区域为_____________。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2.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①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__________的地区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________。

②环境问题、_________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

(2)人文因素①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________作用。

受其影响,人们常常迁往经济发达或_______机会多的地区。

②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

课堂探究探究一什么是人口迁移人口迁移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改变居住地应为长期或永久的;三是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区界线。

图示如下:探究二区域人口数量变化认识人口区域人口的数量变化,一是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它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二是考虑人口的机械增长,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

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死亡率探究三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影响可以从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方面考虑。

探究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推拉理论迁出地(推力因素)人口迁移过程中所要克服的一些困难,如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传统文化观念(父母在,不远游)、路途遥远等迁入地(拉力因素)就业机会少就业机会多自然灾害风险多,收入不高收入稳定、收入高医疗、教育条件差医疗、教育条件好生活质量与社会福利差生活条件与社会福利好公共设施差公共设施好居住、交通与通信条件差居住、交通、通信条件好环境质量差环境质量好环境恶化、土壤贫瘠、气候恶劣环境优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2.自然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举例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使人口迁移到气候适宜的地区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许多老年人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土壤及土地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肥沃的土壤而迁移,同时土壤肥力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迁移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畜牧区人们“逐水草而居”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大庆油田的开发等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变化而迫使人们迁移中国汶川新城镇的建设3.社会经济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举例经济发展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2人口迁移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2人口迁移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人口迁移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通过实例,明确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与国内人口迁移的区别。

3.结合具体案例,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4.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时空分布特点,培养区域认知核心素养。

自主预习预习模块一:基础知识清单说明:在课本上找到该知识点,理解概念或过程。

(1)人口迁移的动力——推力和拉力(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国际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特点(2)国内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特点预习模块二:重点知识梳理说明:分小组梳理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19世纪以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流向 古代新中国成立到20 世纪80代中期20世纪80代中期 以后(改革开放后)预习模块三:拓展知识补充农民工“落叶归根”调查:某某、某某等回流明显 省会成重要“吸纳器”目前来看,农民工省内就业的比重正持续增加。

为何出现这一局面?有专家表示,以某某为例,从“主动回流”来看,首先,随着某某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某某县域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推进,农村生产生活与保障条件的明显改善,以及外出务工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吸引了部分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就业。

其次,某某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扶贫工程项目增多,大力推进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建设等等,为农民工的回流创造了大量就近就业岗位。

同时,也因扶贫资金的大量投入,活跃了农村经济,加上近年来出台的扶持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政策以及不同规模的农民工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有效推动了农民工创业发展,以创业带动了本地就业。

第三,近些年来某某基于独特的沿海、沿江、沿边地缘优势,加上土地以及部分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不断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也为吸引区外就业的农民工持续回流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造了大量就近就地就业的机会。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节-人口分布-含解析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节-人口分布-含解析

本章概述明要求〔课标导航〕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

〔核心素养〕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收集和呈现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容量等人文地理数据及图表(地理实践力)。

描述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等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现象及其变化,说明影响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容量的因素,解释不同区域、不同因素对人口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影响(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形成判断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关系的初步意识(人地协调观)。

〔学法点拨〕本章包括三节内容,第一、二节主要运用相关资料和典型案例,介绍了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在学习这两节时,可采用两种不同方法:一是比较法,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影响因素不同: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的人口分布、民工潮、民工荒、移民就业等现实问题,分析英影响因素。

第三节,注意对比区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主要掌握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项目专业或髙校(排名不分先后)与本章知识相关的专业社会学类专业与本章知识相关的知名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淸华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Yl ZHANG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自主梳理探新知一、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分布的特点:很不均匀。

2.世界人口分布(1)从全球来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20。

〜60°地带。

(2)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 m以下的低平地区。

(3)从距海洋远近来看:近60%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 km以内的沿海地区。

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欧洲四部和北美东部。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一)自然因素1.气候因素: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2.地形因素: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3.水源因素: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而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密集。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二1.2 人口迁移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二1.2 人口迁移导学案设计

班级: 小组: 姓名: 完成等级: 编号:dl_B2_1.1 春运是人口迁移吗?户籍人口是指已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下图为我国2007~2015年农村常住人口与农业户籍人口数量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1.2007~2010年农业户籍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出生率较高B .人口迁入量较多C .人口死亡率较低D .人口迁出量较少【课题】 B2-1.2人口迁移 【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了解人口迁移的类型,学会分析人口迁移的意义。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学会分析某地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重点难点预测】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原因分析【使用说明】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2.小组合作完成探究题,分组展示。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认真讨论听讲。

【自主学习】(限时5分钟独立完成,并在课本上标记出) 【我的疑问】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涉及人口 发生 或 改变的人口移动。

2. 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 人口迁移和人口迁移。

3. 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人口数量发生变化称为_____________。

(一个区域的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___________增长和人口____________增长)重点笔记:人口迁移的影响1、对迁移者2、对迁出地3、对迁入地4、有利于不同地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地理学科导学案加拿大人口在2018年增长了52.84万,截至2019年1月1日,该国总人口达3731.44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加拿大2018年人口增长主要来自A.国际移民B.自然增长C.农村人口迁人D.人均寿命延长4.新增人口主要分布在加拿大的【课内探究】(限时:5分钟)完成P12课内探究(第二题分析第四次人口迁移)当代国际人口迁移主要由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等迁入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 第二节 人口迁移(2)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 第二节 人口迁移(2)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年级:姓名:第二节人口迁移【教学指导】课标要求: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正确评价人口迁移的影响。

2、简述推拉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3、结合图表,说明国际人口和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及原因等。

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通过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环境因素与人口迁移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迁移观。

2、综合思维: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运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分析分析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原因,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区域认知: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世界和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4、地理实践:针对大规模人口迁移后出现的各种经济或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正确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重点难点重点: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难点: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教学策略:“分层教学”和“导学用合一”。

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应用学习。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由我国春运期间大规模的人口移动导入。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1、概念:(B理解)学习活动1(创设情境):读下图,图中不同颜色的区域代表不同的行政区,A1、B1、C1等代表居住地的变更。

学习活动2(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相关图文材料(P8第1自然段),完成下列要求:(1)说出人口迁移的定义,归纳出人口迁移的3个判断标准。

(2)说出人口迁移的分类及划分依据。

学习活动3(合作学习):交流展示所学内容。

要点如下:(1)定义: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判断标准:空间位移(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居住地变更(必须改变居住地);时间限度(时间较长)。

(2)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教学活动4(应用学习):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否)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博学位;(是)3、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否)4、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是)5、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是)6、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是)7、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否)8、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

最新高中必修二地理1新人教版.2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

最新高中必修二地理1新人教版.2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

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案习目标:1.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运用人口资料分析对比不同地区或不同国家人口迁移特点及原因。

3.理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重、难点:重点: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难点:不同时期国际人口迁移特点。

课堂流程第一步:尝试练习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

读下表完成(1)~(2)题。

(1)该城市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2)该城市是( )A.南京B.深圳.西安D.沈阳第二步:考点扫描考点一:考点二:第三步:填写并理解记忆知识点知识点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国际人口迁移3.国内人口迁移(1)我国古代:受脆弱的、频繁的战争、的影响而迁移。

(2)新中国成立以①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在体制和严格的制度下,、地进行。

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受的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知识点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土壤、水和矿产资等是最主要的,有时也会促发人口的迁移2.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因素,其影响是多方面的,并往往起着作用。

3.其他因素:如政治、文化因素,其中政策、社会变革、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知识点三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2010·天津高考)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10年中出现了下图所示状况。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人口增长状况的分布,能够反映该城市 ( ) A .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 B .老龄人口增多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D .人口密度变小(2)伴随上图所示的人口变化,该城市 ( )A .商业用地减少B .居住用地扩大 .交通用地减少 D .工业用地扩大第五步:解惑答疑 我的疑惑:我的收获:第七步:当堂检测读“我国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人口迁移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运用实例或资料,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运用综合思维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带来的影响。

2.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运用综合思维说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3.利用资料或图表,描述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培养区域认知核心素养。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一、什么是人口迁移1.概念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人口移动有时数量少,有时却是成批的大规模移动。

我们把涉及人口________发生________或________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2.分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________人口迁移和________人口迁移。

3.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人口的________增长和机械增长。

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________增长。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________区;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区域为人口________区。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动力机制: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________(排斥力)与迁入地的________(吸引力)共同构成。

迁出地的一种或多种不利因素所产生的________,迫使人们迁出;迁入地的一种或多种有利因素所形成的________,促使人们迁入。

2.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________,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

________优美、气候宜人和________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

3.影响人口迁移的人文因素(1)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起着________作用。

各地区之间普遍存在着________的差异,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________和更有前途的发展,常常迁往经济发达或就业机会________的地区。

新教材高中人教版地理学案第1章第2节人口迁移

新教材高中人教版地理学案第1章第2节人口迁移

第二节人口迁移1.概念:涉及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2.分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微思考]2020年的高考,广西所在地的一名考生顺利被北京的一所大学录取,该学生去北京报到上学,其行为是人口迁移吗?提示:是。

3.人口机械增长(1)概念: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2)人口机械增长率: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入区;增长率为负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出区。

(3)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推拉理论[教材思考]你还能列出更多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吗?提示:政治、宗教信仰、文化、家庭、房价、环境等都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或推力因素。

2.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因素影响自然因素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拉力环境问题、自然灾害频发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人文因素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政治、军事、文化等影响人口的迁移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都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或拉力因素。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自然因素。

(×)(3)优越的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会产生拉力。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方向从欧洲到美洲、大洋洲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到西欧、北美、西亚、北非特点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图表点拨]教材第13页图1.18,该图展示出:(1)19世纪以前,欧洲人口主要向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非洲南部迁移。

(2)19世纪以后,非洲人口主要向北美洲、南美洲迁移。

(1)工业化以前: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乱等往往引发国内人口迁移潮。

【人口迁移】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人口迁移】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人口第2节人口迁移1.明确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影响。

2.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3.结合地理资料,了解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重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及影响难点: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一、什么是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居住地发生或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2.人口机械增长: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3.人口数量变化: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和共同决定的。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 )与迁入地的( )共同构成。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

优美、宜人和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

、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

(2)人文因素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因素:因素。

其他因素:、、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前,以、移民为主二战后,人口从国家流向国家,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2.国内人口迁移(1)规律工业化以前,大规模的、严重的、往往引发国内人口迁移潮。

工业化以后,人口从向的迁移是最为广泛的一种国内人口迁移。

(2)我国人口迁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1949年以来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大致分为阶段。

1949-改革开放前,国家实施和严格的,国内人口迁移是、地进行。

改革开放后,在快速和的推动下,大量人口向迁移,地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新华社北京2018年12月25日电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

《报告》指出,2010~2015年流动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2016~2017年,流动人口缓慢下降。

下图为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1949~1986年期间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两大方向?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2)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口流向是怎样的?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地区有哪些?这些地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原因是什么?(3)近两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新特点是什么?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合肥市里中学的老师,小学时每年夏天,萧湘都随着妈妈去北京度假;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学。

高二地理教案中国人口迁移就教案_0122文档

高二地理教案中国人口迁移就教案_0122文档

2020高二地理教案中国人口迁移就教案_0122文档EDUCATION WORD高二地理教案中国人口迁移就教案_0122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第六节中国人口迁移【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历史上、建国后、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特点及其原因,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2.学会因时因地比较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征,并科学地预测。

【教学重点】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教学过程】本节主要讨论我国的人口迁移的一些基本情况,是在上一节的基础上展开的。

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人口就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

由“安史之乱”而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如我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二、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这一时期,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表现为:规模小,频率低,受国家政策影响。

从迁移方向上看:我国人口净迁出地区有:辽宁、山东、上海、四川;迁入与迁出持平的地区是西藏;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的人口迁移;(2)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的人口迁移;(3)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的人口迁移;(4)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的人口迁移;(5)新修水利和水库库区移民而引起的人口迁移;(6)压缩城市人口规模而引起的人口迁移;(7)少量的自发迁移。

高二地理1.5人口迁移与环境 教案人教版

高二地理1.5人口迁移与环境 教案人教版

高中地理1.5 人口迁移与环境教案人教版课时安排:1.5课时教学目的: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及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理解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理解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挂图等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列表比较法教学过程: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一)人口迁移定义:一般指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

把握人口迁移定义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从时间上——人口迁移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

旅游、购物及出差等地理位置的变化是临时性的,不属于人口迁移。

2.从空间上——是否发生迁移,通常以行政区域界线来区分,而不是距离远近。

(教材16页图1.12)(二)人口迁移的分类:1.按地理范围划分——国际人口迁移: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教材16页图1.13)国内人口迁移:发生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以内的人口迁移。

根据行政单位的大小进一步划分为省际迁移、县际迁移等。

2.按迁移方向划分——国内人口迁移有:①农村到农村、②农村到城市、③城市到农村、④城市到城市四类。

由于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是人口的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并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因此②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在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别。

(一)自然环境因素主要的有: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

它们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变化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1.气候——直接影响人的身体,且影响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并通过影响人的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的迁移。

例如:美国很多老年人退休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

(教材17页图1.14)问题:美国人把东北部称为“冷冻地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中国人口迁移》导学案 新人教版
导学
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的变化:
1.迁移方向: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于这一片地区。

秦汉时期开始,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从而使人口逐步扩散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

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估计,由于“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的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2.迁移原因——
二、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总体上特点 ——
(原因:这一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
1.人口迁移的三个阶段(教材20页表1.6)
2.人口迁移的方向(教材21页表1.7)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移民支边 战自然灾害
净迁出地区——
持平地区——
净迁入地区(共24个省区)——
3.人口迁移原因(7点)
三、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总体上特点——
因为1984年,中央放松了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控制。

(深层次原因祥见教材22~23页阅读材料: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态。

第二,1984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为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提供了契机。

第三,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是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
1.人口迁移方向:(教材21页图1.18)
2.人口迁移原因(目的):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有关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直接原因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移民支边
B.耕地资源的大量开发
C.战争频繁
D.自然灾害
2.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
A.数量少、规模小,多自发行为
B.数量多、规模大,主要受政策制度的影响
C.数量多、规模大,多自发行为
D.数量少、规模小,主要受政策制度的影响
3.80年代,我国出现大规模的流动人口的根本原因是
() A.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态
B.1984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
C.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D.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
4、1954年~1984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迁出与迁入持平的省区是
A.山西省
B.内蒙古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5、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过剩
B.开发矿产资源,支援国家建设
C.城乡和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额
D.80年代初国家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
户的政策
二、综合题1、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柱状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看出,这一时期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呈 _____ 趋势。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_____ 性的;迁移和流动的目的最主要的是______ 和______ 。

(4)与80年代以前相比较,人口由净迁出地区转为净迁入地区的有:
A.辽宁
B.山东
C.四川
D.上海
(5)近年来我国东部一些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①乡村城市化速度加快 ②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③大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④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②④
2、对比教材中的表1.7和图1.19,找出80年代中期前后人口迁移发生反方向变化的省400800xx
6000 198198198198198年
区?试简单分析其原因
1.5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二、(1)吸引人口排斥人口无关(2)迁入地迁出地中间障碍(3)错误是
图中人口迁入地拉力因素(+号)少于推力因素(-号)(4)③④①②⑤
1.6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C 4.C 5.C
二、综合题
1、(1)逐年增加(2)①从农村到城市,②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的城市和工矿地区(3)自发
务工经商(4)AD (5)D
2、辽宁、上海由人口净迁出转为人口净迁入;河南、安徽、浙江、湖南、广西等由人口净迁入转化为人口净迁出。

辽宁为我国重工业基地,城市分布相对集中;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工业基地。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较多的劳动力。

而河南、安徽、湖南、广西等农业人口相对较多,很多地区人多地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劳动力过剩;浙江外出经商的人口比例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