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规划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实现可持续未来的战略规划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可持续未来的战略规划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全球关注,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
为了实现可持续未来,制定科学有效的战略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规划,并提出相关建议。
1. 现状分析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日趋严重,环境污染加剧,资源消耗增长迅猛。
传统的高碳经济模式已经严重影响到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环境。
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2. 绿色低碳战略规划的必要性(1)保护生态环境:绿色低碳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方式。
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推动能源转型,建设生态城市等措施能够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
(2)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培育绿色产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清洁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3)促进社会公平:绿色低碳发展将推动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益的均衡共享,建设和谐社会。
此外,可持续发展也能促进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推动社会公平。
3. 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战略规划应基于科学数据和可行性研究,确保制定的目标和措施科学、合理、可行。
(2)综合性原则:绿色低碳战略规划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因素,形成全局性的发展策略。
(3)可持续性原则:战略规划应注重长期效益,追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牺牲未来的利益。
4.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领域和措施(1)能源转型与增效:加快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同时,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2)发展绿色交通:发展公共交通,推广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3)建设生态城市: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提高生态效益,推动城市大气、水环境、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加强环境污染防控和治理力度。
(5)培育绿色产业: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发展绿色、低碳的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风险。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构建绿色生态的战略规划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构建绿色生态的战略规划引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如何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关注。
在这个背景下,构建一个绿色生态的战略规划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并提出构建绿色生态的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保护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环境保护就是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修复,确保其持续稳定运行。
如果我们不保护好生态系统,将会导致物种灭绝、生态平衡破坏以及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
保护人类健康环境质量对人类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
空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如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统问题和癌症等。
因此,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我们的生活和经济活动依赖于自然资源,如水、能源和矿产等。
如果过度开采和浪费这些资源,将导致资源耗尽和环境恶化。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环境保护,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满足当代和未来的需求。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地球气候系统失去平衡,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和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为了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举措,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构建绿色生态的战略规划的重要性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绿色生态的战略规划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我们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注重绿化和生态保护,减少土地开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绿色生态的战略规划有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
通过采取绿色技术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策略,可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的规划策略
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的规划策略现代城市发展中,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凸显,城市规划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成为了当代城市规划的核心理念。
本文将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的规划策略,并分析其优势和应用。
一、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旨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其核心原则包括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高生态效益、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等。
通过遵循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城市能够实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二、合理布局和土地利用合理的城市布局和土地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的重要保障。
以生态为基础的城市规划要合理安排城市的功能分区,兼顾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功能区域的布局。
同时,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例如,将绿地和公园纳入城市规划,增加绿化覆盖率和生态空间,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
三、促进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利用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的规划策略还需要促进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利用。
通过制定合理的能源管理政策和标准,引导居民和企业合理使用能源,减少能源浪费和排放。
此外,加强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可以降低城市能源依赖度,实现能源的可再生和低碳发展。
四、建设可持续交通系统城市交通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建设可持续交通系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的关键要素。
规划中应注重提升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覆盖率,减少单车使用和私家车出行,推广低碳出行方式。
同时,鼓励步行、骑行等非机动交通方式的发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降低交通拥堵和污染。
五、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生态优先的城市规划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提高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生态修复和重建,如湿地恢复、水体治理等,从源头上防止和修复生态系统的破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进行山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
如何进行山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山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保护山地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代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山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
一、了解山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和挑战山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形,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然而,由于山地地貌复杂,气候恶劣,土壤贫瘠等原因,山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
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水资源的供应不足、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水资源是山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山区的供水能力有限。
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沙漠化等。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山地生态系统中尤为突出。
二、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是山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基础。
通过对山地生态环境的监测,我们可以了解环境变化的趋势和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监测内容包括水资源状况、土地利用变化、生物多样性状况等。
针对不同的监测指标,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比如遥感技术、传感器监测等。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将监测数据与相关部门进行共享和交流,提高信息共享和决策支持水平。
三、制定山地生态保护规划制定山地生态保护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规划应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保护目标和措施,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保护目标包括保护水源地、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等。
措施包括建立生态保护地、推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生态环境教育等。
四、促进生态产业发展通过促进生态产业的发展,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生态产业包括旅游业、生态农业、生态饲养等。
旅游业作为一种为当地经济带来直接收益的产业,可以通过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方式,实现山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生态农业则通过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农产品质量等方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
城市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城市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成为重要议题。
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师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城市绿化、交通规划和建筑设计三个方面,探讨城市规划中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城市绿化城市绿化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密切相关。
通过合理的绿化设计,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同时减少城市的碳排放。
同时,绿地的建设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系统、增加城市生态多样性。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注重绿地的合理配置和景观设计,确保城市绿地的连续性和覆盖率。
二、交通规划交通是城市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传统的城市交通规划往往偏向于以汽车为主,这不仅导致了交通拥堵问题,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因此,城市规划中的交通规划应该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为导向,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增加自行车道和步行街的建设,减少汽车使用量,从而降低碳排放和空气污染。
三、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键。
在建筑设计中,应注重能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采用节能建筑材料、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推动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此外,建筑设计还应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废物的处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城市绿化、交通规划和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努力,可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
只有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十四五环保发展规划
十四五环保发展规划1.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十四五环保发展规划应运而生。
2.背景十四五环保发展规划是指我国在2021年至2025年间制定的全面推进环境保护的长期规划。
这一规划的制定旨在解决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目标和原则在制定十四五环保发展规划时,我们将坚持以下目标和原则:3.1 目标-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
- 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 加强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推动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3.2 原则- 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 推动绿色转型,增强生态系统的韧性和适应性。
- 加强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和科技创新。
- 强化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责任意识。
4.重点任务为实现上述目标和原则,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任务:4.1 降低碳排放- 制定更严格的能源消耗和排放标准。
- 加强对高污染行业的监管和整治。
- 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4.2 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继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减少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
- 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 增加生态环境监测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4.3 加强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鼓励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
- 提高废弃物处理能力,加强废弃物分类管理。
- 推动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5.推进措施为确保十四五环保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更加详细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
- 强化环境治理的监督和检查,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
-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的局面。
- 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环境治理经验和资源,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事业的发展。
6.总结十四五环保发展规划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案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办公室的角落,我泡了一杯清茶,打开电脑,开始构思这个“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案”。
这个议题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十年的时间,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深刻的认识。
下面,我就用我的经验,结合现实情况,来谈谈我的想法。
一、问题分析1.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2.资源过度开发:长期以来,我国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枯竭,生态平衡被破坏。
3.环保意识薄弱: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导致环境问题愈发严重。
二、解决方案1.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惩,提高违法成本。
2.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绿色产业,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3.提高环保意识: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形成绿色发展共识。
4.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环保技术进步,研发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5.严格环境监管:建立健全环境监管体系,对重点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污染治理效果。
三、具体措施1.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大对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投入,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减少碳排放。
2.推进绿色交通:推广新能源汽车,优化公共交通体系,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3.保护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水质安全。
4.治理土壤污染: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防止污染物扩散,保障粮食安全。
5.恢复植被: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恢复自然植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6.优化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7.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环保事务,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四、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对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各类污染源,为制定方案提供依据。
2.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具体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案。
环境可持续发展2024年绿色发展规划
国际合作:加 强与其他国家 在环保进国外先进的 环保技术和设 备,提高国内
环保水平
经验交流:与 国际环保组织、 专家进行交流, 学习先进的环 保理念和经验
合作研发:与 国外企业、科 研机构合作, 共同研发环保
技术和产品
中国绿色发展模式的特点和优 势
加强环保教育:在学校、社区、企业等场所开展环保教育,提高公众对环保的认识和重视。
宣传环保知识:通过媒体、网络、宣传栏等渠道,宣传环保知识和环保法律法规,提 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开展环保活动:组织各种环保活动,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地球一小时等,让公众 参与其中,亲身体验环保的重要性。
鼓励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志愿活动,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环保监督等,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Part Seven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推 动全球环境合作,制定国际环保标 准
绿色气候基金(GCF):资助发展 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项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保护 生物多样性,推动可持续发展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减少碳排放
恢复受损生态系统:通过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措施,恢复受损的生态系 统。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
减少污染:减少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降低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提高环境质量:改善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质量,提高环境质量。
Part Three
发展目标:提 高农业生产效 率,减少环境 污染,保护生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公众对环保的认识和重视。 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在学校、社区等场所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推广环保产品:鼓励企业生产环保产品,推广环保消费理念,引导消费者选择环保产品。 加强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宣传环保法律法规,提高公众对环保法律法规的认识和遵守。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与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与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当今全球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纷纷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
本文将探讨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其影响和挑战。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是国家或地区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保护环境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措施。
这些政策的目的是降低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是为了解决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等。
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国家可以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努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是针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各个方面制定的长期战略计划。
这些规划的目标是平衡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确保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的核心理念是“经济、社会、环境三位一体”,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和平衡。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通过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这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其次,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能够推动经济发展。
随着环保产业的兴起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将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则可以帮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还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包容。
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资源,政策和规划可以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避免贫富差距的扩大,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然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政策执行问题。
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如果不能有效执行,这些政策将徒有其表。
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与规划
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与规划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规划成为了当代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规划措施。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城市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计和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城市生态系统提供了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基础设施,包括供水、供电、供气等资源。
其次,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清洁的空气、饮用水源和文化休闲设施。
此外,城市生态系统还承担着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任务。
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保护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当前需求而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求的理念。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确保城市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合理利用城市资源,才能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生态系统规划的必要性城市生态系统规划是指通过研究城市环境特点和规律,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和措施,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规划。
城市生态系统规划从宏观上考虑城市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旨在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城市生态系统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城市用地规划、水资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交通运输规划等。
只有将这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生态系统规划的主要措施1. 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
因此,在城市生态系统规划中,应加强城市绿地建设,提高绿地覆盖率,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2. 推进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循环利用是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建立废物回收处理系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 提高环境保护能力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绿色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
绿色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绿色发展是指以生态健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核心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
城市规划在实现绿色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发展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实践。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绿色发展的核心是生态健康,所以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注重保护生态系统,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水资源,保护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合理规划城市绿地和公园,确保人们可以接触到自然环境,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此外,城市规划还应该注重建设绿色建筑,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和环境性能。
资源节约是绿色发展的另一要素。
城市规划在资源利用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在城市规划阶段,应该确保合理开发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过度消耗。
对于自然生态重要的区域,可以进行保护性开发,保留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其次,在城市建设中,应该推广节约型城市规划和设计,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通过合理规划交通线路和优化公共交通系统,减少汽车使用,降低交通拥堵和能源消耗。
又如,在城市建设中应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城市的资源利用效率。
环境友好是绿色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城市规划在促进环境友好方面拥有很大的潜力。
首先,城市规划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确保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水质。
例如,合理规划工业用地和居住区的位置,避免工业污染对居民健康造成影响。
其次,城市规划可以规划和保护水源地,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
另外,城市规划还可以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减少洪涝和水污染的风险。
再次,城市规划可以减少噪音和废物的污染,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通过垃圾分类和废物处理设施的规划,可以减少废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发展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实践取得了许多成果。
例如,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绿色城市,通过合理规划绿地和公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水资源,创造出一个宜居的城市环境。
城市发展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方案
城市发展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发展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方案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其发展必然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摆在城市规划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城市规划者应该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
在城市规划的初期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需求,将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纳入城市规划的指导性文件中。
例如,在城市用地规划中,应该合理划定生态保护区域,保护城市周边的自然生态系统;在交通规划中,应该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的建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只有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城市规划的全过程,才能够在城市发展中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城市规划者还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往往被视为首要目标,而生态环境保护则被忽视或者被放在次要位置。
然而,这种做法是不可持续的。
城市的经济发展依赖于生态环境的支持和保护,如果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最终将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
因此,城市规划者应该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制定出既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又能够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方案。
此外,城市规划者还应该注重城市的生态系统建设。
城市的生态系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包括了城市的绿地、水系、空气等各个方面。
城市规划者应该在城市发展规划中,注重绿地的保护和建设,增加城市的绿化率,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还应该加强城市水系的保护和治理,保持水质的清洁和水量的充足,并合理规划城市的空气质量,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只有通过加强城市的生态系统建设,才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城市规划者还应该注重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见的征求。
城市发展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城市规划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广大市民的支持和参与。
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生态城市规划途径
浅论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生态城市规划途径摘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消费文明不断膨胀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环境问题,理论界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性。
本文论述了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可持续生态城市发展策略和途径进行相关归纳总结,关键词: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景观规划;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于1980年由自然保护国际联盟(iucn)首次提出。
1983年由五大洲多国官员、科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对全球发展与环境问题进行了三年大跨度、大范围的研究,于1987年出版了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其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发展”,1987年后便被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广泛接受,并逐渐作为全球首脑会议的重要议题(agenda 21,1992),至此对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也逐步开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以长期持续的城市增长及其结构进化,实现高度发展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从而既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实现城市由不协调剑协调、由非可持续剑可持续的变化过程。
它包括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社会系统和制度系统的可持续。
其中,环境可持续性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性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性是目的,制度可持续是保障,四者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性的关键(城市生态规划是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结构,使斑块、基质、廊道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而适于人居聚,其既要最佳利用地域内的有限资源,又要保护其美景度和丰富度。
目前,城市生态规划的逐步拓宽,工作领域覆盖到从宏观城市整体环境规划到微观的细部环境设计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城市总体景观、城市区域景观与城市局部景观等三个层次。
2. 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生态城市规划途径可持续城市意味着在现代观念的基础上实现一种价值转换,城市建设更关心对自处环境承担责任的生态价值观,关心所有生命的神圣性和后代人的福利。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主要内容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主要内容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主要内容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中国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已经正式发布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该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目标,旨在消除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这个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环境质量的改善该规划旨在消除环境污染,以提高中国的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的质量。
其中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空气污染。
该规划将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改善城市交通,促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降低大气污染的程度。
2. 预防和治理水污染。
该规划将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完善水资源保护制度,加强河道环境管理,改善城市污水和农业排水的处理水平,并控制重金属和化学品的排放。
3. 土壤污染防治。
该规划将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防止农药、化肥等农业污染物的污染,以及重金属等非点源污染的排放。
二、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该规划将致力于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
以下是该规划在这一领域的重点:1. 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制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严格控制建设性项目和资源开发活动,保护优质生态环境。
2. 确定重点生态系统和区域。
制定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计划,确保受损和破坏生态系统的全面恢复和保护。
3. 激励生态环境保护。
制定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促进环保产业繁荣发展。
三、低碳经济的发展该规划也将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 发展清洁能源。
制定清洁能源政策,推动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提升清洁能源的产业链水平。
2. 加快节能减排。
推广先进的高效节能技术,在工业、交通、建筑、农业等领域改进能源利用效率。
3. 促进碳市场建设。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和碳税制度,鼓励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企业实现碳中和。
四、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该规划还将加强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管理体系、监测网络、应急管理体系等,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加严格的制度保障。
环境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规划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环境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保护和改善我们的环境质量。
本文将探讨环境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施有效的环境规划。
一、环境规划的重要性环境规划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进行的一种系统性、科学性的规划活动。
它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并解决环境问题,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下是环境规划的重要性所在:1. 保护生态系统:环境规划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生态系统,防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和开发,可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确保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存在。
2. 节约资源:环境规划有助于优化资源利用,减少浪费。
通过合理规划能源、水资源和土地的使用,我们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降低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3. 控制污染:环境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控制污染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合理规划工业、农业和城市化发展,我们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4.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我们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促进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二、实施有效的环境规划实施有效的环境规划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步骤和策略:1. 政策制定:政府需要制定合适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促进环境规划的实施。
政策制定应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鼓励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限制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 数据收集和分析:环境规划需要基于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我们需要收集和分析环境相关的数据,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趋势,为规划制定提供依据。
3. 参与与沟通:环境规划需要广泛的参与和沟通。
政府、专家、企业和公众应该共同参与规划过程,通过讨论和协商达成共识,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公正性。
4. 智能城市规划:城市化是当前全球发展的趋势,但城市化的过程也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
智能城市规划将科技与环境规划相结合,通过智能交通、智能能源等手段,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
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已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城市规划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导致城市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以期为城市规划者提供参考。
第一部分: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文明建设1. 增加绿地覆盖率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气温、保护水源等。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增加绿地覆盖率,建设公园、绿化带等,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2. 优化交通规划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但也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
为了减少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城市规划中应优化交通规划,推广公共交通工具,鼓励非机动车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3. 发展循环经济城市规划中应倡导循环经济的理念,通过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废物的最小化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例如,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推广废物回收利用等。
第二部分:城市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1.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城市规划中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通过科学规划土地用途,保护农田和生态脆弱区域,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城市规划应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环保方向转型。
例如,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广节能环保技术等,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3. 加强社区建设城市规划中应注重社区建设,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通过建设便利的社区公共设施、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等,促进社区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推进1. 政策法规的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城市规划中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目标。
同时,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监管和评估,确保规划的实施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 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城市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地规划方案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地规划方案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地规划方案,旨在为城市规划者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第一部分:城市绿地的重要性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城市绿地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缓解城市居民的压力,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城市绿地还具有调节城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水源等生态功能,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此外,城市绿地还能提供栖息地,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第二部分:城市绿地规划原则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地规划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规划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首先,规划应该注重生态保护,保留和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其次,规划应该注重社会公平,确保城市绿地的分布公平合理,不让某些社区或群体被忽视。
再次,规划应该注重经济可行性,将城市绿地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最后,规划应该注重多元化,将不同类型的绿地结合起来,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人群。
第三部分:城市绿地规划策略1. 提高城市绿地的可达性城市绿地的可达性是指城市居民能够方便地到达绿地的程度。
为了提高城市绿地的可达性,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增加绿地的数量和分布,确保每个居民都能够步行或骑行到达绿地;优化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和频率,方便市民前往绿地;建设多功能绿地,使绿地不仅仅是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满足居民的其他需求,如健身、社交等。
2. 促进城市绿地的多功能利用城市绿地的多功能利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潜力,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效益。
可以通过以下策略促进城市绿地的多功能利用:引入农业和园艺活动,将一部分绿地用于农田或花园,提供城市农产品和休闲农业体验;建设生态公园,将绿地打造成为生态系统的模型,提供生态教育和科普活动;建设绿色走廊,将不同的绿地连接起来,形成连续的绿色空间,提供连续的生态服务。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压力越来越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概念,也就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
一、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需要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城市布局生态城市的城市布局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比如,可以采用紧凑型城市布局,减少交通拥堵,同时也可以减少建设面积。
此外,城市布局也应该尽可能地保留自然景观和绿地。
(二)建筑设计生态城市的建筑设计需要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
比如,可以采用太阳能热水器、雨水收集系统等新技术,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废水的排放。
同时,在建筑设计中也应该尽可能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风。
(三)交通规划生态城市的交通规划应该注重公共交通的建设,鼓励市民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车辆污染和交通拥堵。
此外,生态城市还可以推行鼓励多种出行方式的政策,如鼓励步行、骑行等。
(四)绿化建设生态城市的绿化建设需要注重生态保护和景观美化。
可以通过种植树木、布置花坛等方式,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同时可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此外,城市也可以考虑建立植物园和生态公园等区域,进一步增强城市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实现平衡。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经济发展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注重生态环保。
可以选取生态友好的产业,如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等,从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此外,城市也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开展环保和节能减排的科研项目。
(二)社会发展生态城市的社会发展需要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可以加强教育、医疗和文化等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此外,城市还应该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
城市发展的生态规划
城市发展的生态规划引言在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生态规划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策略,日益受到重视。
生态规划不仅是为了应对城市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更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市发展的生态规划的重要性、实施策略以及未来的展望。
一、生态规划的重要性1. 环境保护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环境的严重污染。
因此,生态规划有助于限制城市扩展规模,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通过实施生态保护措施,可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2.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生态规划注重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增加绿地和公共空间,使居民能够享受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自然景观。
此外,生态城市还注重交通系统的优化,鼓励步行和骑行,进一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3. 经济发展的引导生态规划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能够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通过引导企业向环保产业转型,城市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例如,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有效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
二、实施生态规划的策略1.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政策制订科学合理的生态规划政策是成功实施生态规划的基础。
政策应明确生态规划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引导各方共同参与,确保各项政策的落地。
同时,应定期评估政策效果,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强化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生态规划成功的关键。
城市居民、专家学者、企业等多方利益相关者都应积极参与到生态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提出合理的建议与意见。
通过召开听证会、意见征集等形式,可以增强公众的参与感与责任感,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建设生态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城市应加大对生态基础设施的投资,如建设绿色交通系统、雨水综合利用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
这些基础设施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生态承载能力,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规划
姓名:***
班级:生态03-1
学号:**********
指导教师:***
提交时间:2006.12.11
[摘要]在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倡导下,世界上许多城市都开展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研究。
我国在建立生态城市上努力这。
这是全世界都在进行的一个目标。
通过这一进程搞好城市的合理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环境、协调社会、经济、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等多种关系。
“生态城市”给城市发展指明了更高的目标,也对城市生态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字]生态城市生态规划
引言
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危机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
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所以,一个新的事物,生态城市便诞生了。
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Ecopolis 或Ecocity )的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马上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
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O.Yanitsky 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这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
生态城市的概念包括3个层次的内容:第1 层为自然地理层,是城市人类活动的自发层次,是城市生态位的趋适、开拓、竞争和平衡过程,最后达到地尽其力、物尽其用;第 2 层是社会功能层,重在调整城市的组织结构及功能,改善子系统间的冲突关系,增强城市这个有机体的共生能力;第 3 层即文化意识层,旨在增强人的生态意识,变外在控制为内在调节,变自发为自为。
生态城市衡量指标
Yanitsky 提出生态城市的衡量指标:一是生态滞竭系数,测度城市物质能量的流畅程度;二是生态协调系数,测度城市的组织合理程度;三是自我调节能力系数,测度城市的生态成熟度。
我国学者考虑经济环境与社会等诸多因素提出以下几方面主要指:
1.高效益的转换系统
即从自然物质到经济物质到废弃物的转换过程中,必须是自然物质投入少,经济物质产出多,废弃物排泄少。
该系统的有效运行是以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各产业的技术装备深度为基础的。
2.高效率的流转系统
以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为支撑骨架,为物流、能源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流的运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而在加速流转的有序运动过程中,减少损耗和污染3.高质量的环境状况
即由城市生产和生活而造成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都能按照各自的特点予以防治和及时处理、处置。
4.多功能立体化的绿化系统
由大地绿化城镇绿化和庭院绿化等多种体系构成.
5.高素质的人文环境
应具有发达的教育体系和较高的人口素质、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风气以及医疗条件。
同时人们能保持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自觉维护公共道德规范
6.高水平的管理功能
生态城市通过其结构,对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劳动就业、治安防灾、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实施高效率的管理,以保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的适度增长,最大限度地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和谐。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规划思想
生态规划是在自然综合体平衡没有重大变化、自然环境未遭破坏和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不给另一个部门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及地域的利用.
生态城市的规划与传统的城市规划区别,在于它强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人与自然相和谐为价值取向,应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分析利用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各种信息,去模拟设计和调控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从而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调控对策。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以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使系统向更有序、稳定、协调的方向发展,最终目的是引导城市实现人、自然、城市的和谐共存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规划主要内容
1.城市生命支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生命支持系统的活力,包括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光、热、水、气候、土壤、生物等)的承载力、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物质代谢链的闭合与滞竭程度,以及景观生态的时、空、量等的整合性。
2.水资源利用
市区:开发各种节水技术节约用水;雨、污水分流,建设储蓄雨水的设施,路面采用不含锌的材料,下水道口采取隔油措施等。
并通过湿地等进行自然净化。
郊区:保护农田灌溉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禽畜牧场污染,在饮用水源地退耕还林;集中居民用地以更有效地建设、利用水处理设施。
3.能源
节约能源,建筑物充分利用阳光,开发密封性能好的材料,使用节能电器等;开发永续能源和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制气。
能源利用的最终方式是电和氢,气使污染达到最小。
4.交通
发展电车和氢气车,使用电力或清洁燃料;市中心和居民区限制燃油汽车通行;保留特种车辆的紧急通道。
通过集中城市化、提高货运费用、发展耐用物品来减少交通需求;提高交通用地的利用效率;发展船运和铁路运输等。
5.绿地系统
打破城郊界限,扩大城市生态系统的范围,努力增加绿化量,提高城市绿地率、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调控好公共绿地均匀度,充分考虑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生态环境和绿地游憩的影响;通过合理布局绿地以减少汽车尾气、烟尘等环
境污染;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生物栖境和迁移通道预留空间。
6.人居环境
城市的表现形式是社区的格局、形态,人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日常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好坏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生态城市规划中强调社区建设,创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
7.生态建筑
开发各种节水、节能生态建筑技术,建筑设计中开发利用太阳能,采用自然通风,使用无污染材料,增加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和舒适性;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广泛利用屋顶、墙面、广场等立体植被,增加城市氧气产生量;区内广场、道路采用生态化的“绿色道路”,如用带孔隙的地砖铺地,孔隙内种植绿草,增加地面透水性,降低地表径流。
8.生态产业
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
它通过2个或2 个以上的生产体系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
生态产业注重改变生产工艺,合理选择生产模式。
循环生产模式能使生产过程中向环境排放的物质减少到最低程度,实现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
生态产业规划通过生态产业将区域国土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和社会经济规划融为一体,促进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结合;为企业提供具体产品和工艺的生态评价、生态设计、生态工程与生态管理的方法。
结语
通过以上对生态规划的简述,我们知道了生态规划的重要性,人们在衡量一种新思想或技术的合理性时往往重视其短期效益是否明显高于传统思想或技术的效益,如果其短期效益不被看好,纵使它有更好的长期效益,也很难为人们所接受,这可能成为在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上推广生态规划的一道门槛。
在经济方面,生态规划是需要更多前期费用而利益目标速度又相对较为缓慢的一类项目。
更主要的是,用于生态设施方面投资所带来的回报最终并不是一定能够装进开发商的口袋,而更多为使用者和社会所分享,并且若干年后,才能体现出节约能源的价值大于生态建设投资的价值,这些成本都是不小的,这可能使决策者与开发商望而却步。
所以,在以后的规划中,也应当改变人的观念,使更多的人接受生态规划。
[参考文献]
[1]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 同济大学出版社
[2]城市规划读本.
[3]生态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4]生态小区-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