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卫生资格测试复习指导抗凝物质测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卫生资格测试复习指导抗凝物质测定
2012卫生资格考试复习指导抗凝物质测定
1.抗凝血酶Ⅲ(AT-Ⅲ:A)测定
(1)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
1)原理:发色底物法: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凝血酶,使AT-Ⅲ与凝血酶形成1:1复合物,剩余的凝血酶作用于发色底物S-2238,释出显色基因对硝基苯胺(PNA),显色的深浅与剩余凝血酶呈正相关,而与AT-Ⅲ呈负相关。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AT:A的含量。

2)参考范围:108.5%士5.3%。

(2)血浆抗凝血酶Ⅲ抗原(AT:Ag)检测
1)原理:免疫学方法如火箭电泳法、免疫酶标及免疫比浊法。

2)参考范围:0.29±0.06g/L。

3)临床意义:①增高见于血友病、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急性出血期以及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

②减低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AT-Ⅲ缺乏症,后者见于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和肝脏疾病、肾病综合征等。

中西医执业 4)评价:①标本不能用肝素抗凝。

②AT-Ⅲ抗原和活
性测定同时检测,以利于进行先天性AT-Ⅲ缺乏的分型。

③在疑难DIC诊断时,AT- Ⅲ水平下降具有诊断价值;急性白血病时AT-Ⅲ水平降低更可看作是DIC发生的信号;抗凝治疗中,如怀疑肝素抵抗,可测定AT-Ⅲ来确定;抗凝血酶代替治疗时,也应首选AT-Ⅲ检测来监测。

2.血浆蛋白C(PC)测定
(1)血浆蛋白C活性测定
1)原理:血浆蛋白C活性(PC:A)测定,发色底物法:受检血浆中加入蛋白C激活剂(从蛇毒中提取)。

PC被激活为活化蛋白 C(APC),APC作用于发色底物Chromozym PCA,释出显色基团对硝基苯胺(PNA),显色的深浅与受检血浆中PC的含量成平行关系。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AT:A
的含量。

2)参考值:100.24%±l3.18%。

(2)血浆蛋白C抗原测定
1)原理:血浆蛋白C抗原(PC:Ag)检测,免疫火箭电泳法。

2)参考值:102.5%±20.1%。

3)临床意义:减低:①见于先天性PC缺陷:根据PC:A和PC:Ag可分为Ⅰ型(PC:Ag与PC:A均减低)和Ⅱ型(PC:Ag正常而PC:A减低);②获得性PC缺陷:DIC、肝功能不全、手术后、口服双香豆素抗凝剂、呼吸窘迫综合征
等。

3.血浆蛋白S测定
(1)血浆总蛋白S测定
1)原理:血浆总蛋白S(TPS)包括游离PS(FPS)和与补体C4结合的PS(C4bp-PS)。

由于二者对于抗人蛋白S抗体有相似反应,因此用免疫学方法(如火箭电泳、酶联免疫法)检测的是TPS。

2)参考值:97.56%±9.76% 。

3)临床意义:减低: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PS缺陷症,后者见于肝脏疾病、口服抗凝药物等。

(2)血浆游离蛋白S(FPS)测定:
1)原理:凝固法。

受检血浆中加入乏PS基质血浆(提供除PS外的其他凝血因子),PS可促进APC对因子V a的抑制作用,纤维蛋白形成所需的时间与受检血浆中FPS的量成正相关。

受检者凝固时间可从标准曲线中计算出FPS的含量。

2)参考值:100.9%士29.1%。

公共卫生执业
3)临床意义:参见血浆总蛋白S测定。

4.血浆活化蛋白C抵抗(APCR)试验
(1)原理:在受检血浆中加入FⅫ激活剂和部分凝血活酶,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再加入活化的蛋白C(APC),由于APC可裂解FⅧa、FⅤ a,使其灭活,导致APTT延长。

如果受检血浆APTT延长不明显,提示患者存在活化蛋白C
抵抗现象。

通过比较加和未加APC的APTT比值的高低判断APCR存在与否。

(2)参考范围:APCR比值=APC-APTT(S)/APTT(S),》2.0。

(3)临床意义:FⅤ Leiden突变时,APCR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