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原生动物门(上课版)
合集下载
普通动物学课件第三章原生动物门

滋养体
子孢子逸出
裂体生殖 裂殖子
孢子内子孢子
孢
子
生
卵囊内孢子
殖
卵囊内孢子母细胞
裂殖体
小配子母细胞
大配子母细胞
大配子
配 子 生 殖小配子
卵囊
合子 (受精卵)
孢子纲的生活史
第五节 纤毛虫纲
一、代表动物—大草履虫
形态结构:
调节水 分平衡 排泄
与表膜垂直排列 有孔开口于表膜 上,防御作用
大核:多倍体, 负责营养代谢; 小核:遗传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主要特征
七、生殖: 无性生殖: 二分裂:核质均等分裂成两个相等个体 质裂:多核细胞,质裂形成多个个体 复分裂:核多次分裂 ,质裂成多个个体 出芽法:以出芽方式形成新个体 有性生殖: 配子生殖:同配、异配 接合生殖:2个虫体暂时附贴在一起,其细胞质可以 互相沟通,互换小胞核,后分开进行分配裂子。生如殖:草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主要特征
八、包囊: 环境恶化时,细胞能分泌形成厚壳将自身包裹起来, 停止运动和取食; 环境适宜时,包囊破裂,恢复形态
第二节 鞭毛虫纲(Mastigophora)
一、主要特征 1、运动胞器:鞭毛,1-4条 2、营养:光合、渗透、吞噬 3、生殖: 无性:纵二分裂、出芽(夜光虫) 有性:配子生殖或整个个体结合 环境不良:形成包囊
团藻、衣藻、球藻等—浮游生物,鱼天然饵料
植鞭亚纲的常见种类
袋鞭虫
扁眼虫
衣藻
盘藻
唇滴虫
裸甲腰鞭虫
角鞭虫
夜光虫
钟罩虫
合尾滴虫
空球藻
实球藻
第二节 鞭毛虫纲(Mastigophora)
四、动鞭亚纲(zoomastigina) 黑热病 病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 媒介昆虫:白蛉子吸血传播 生活史:二分裂 在人或犬巨噬C内--无鞭毛体形式 在白蛉子体内--鞭毛体形式 危害:引起巨噬C的大量破坏和增生,使肝脾肿大,发高烧,贫血,毛
西农 普通动物学课件 原生动物门

痢疾阿米巴 (E. histolytica)
痢疾阿米巴成熟包囊(三色染色) (Mature cyst of E. histolytica) N: Nucleolus 核仁
包囊的形成
不良环境 缩回伪足或脱落鞭毛与纤毛 身体缩成球形
细胞向外分泌胶质 形成坚厚的外膜 降低代谢 不停止繁殖 条件改善
包裹身体
透明 无颗粒 不流动
➢ 生物学特性:
借伪足进行变形运动,伪足是运动器官; 营养方式为借助伪足进行吞噬作用; 呼吸主要通过体表完成,水分调节通过伸缩泡来实现; 繁殖方式是二分裂。
2.肉足虫纲的主要特征
体表仅有极薄的质膜(无坚韧 的表膜); 具伪足,为运动和摄食类器官; 细胞质常分为外质和内质,内 质包括凝胶质和溶胶质; 繁殖方式是二分裂,多数形成 包囊; 营养方式为异养; 自由生活在海水、淡水中。
原生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原生动物的生物学特征
一.原生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原生动物多数由单细胞构成,但少数由多个细胞构成的 群体。
●细胞膜:原生动物的体表为细胞膜,称表膜或质膜。
质膜: 极薄,不定形
表膜: 较硬、有弹性,形状固定
内 质
伸缩泡 质膜
●细胞质:分化为外质和内质。外质均匀而透明,致
密无颗粒;内质多颗粒,易流动。
热带利什曼原虫
墨西哥利什曼原虫
巴西利什曼原虫
二.肉足虫纲
1. 代表动物—大变形虫
食物泡
伪足
外质
内质 表膜
胞核 伸缩泡
➢ 形态结构
生态:水质较清、藻类 丰富的浅水里
形态:不固定 构造:简单
体表:为一层极薄的质膜。 细胞质:外质 + 内质 核:一个,扁平。 伸缩泡、食物泡、伪足等。
第二讲原生动物门讲课文档

曼原虫引起、经白蛉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
2. 临床表现 长期不规则发热、进行性脾肿、消瘦、贫血、白细胞 减少及血浆球蛋白增高为特征。
3. 感染方式与感染阶段: 1.白蛉吸血注入前鞭毛体 2.寄生部位与致病虫期:无鞭毛体(利杜体)寄生于肝 、脾、骨髓和淋巴结等(巨噬细胞内)
4. 症状 发热、肝脾肿大、贫血、鼻衄等,脾肿大出现率在95%以 上。后期则因网状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变硬。有的患者 可有蛋白尿、血尿出现。
1. 体呈绿色、梭形、 长约60µm;
2. 体表膜具弹性并带 斜纹;
3. 细胞核位于体中部 偏后;
4. 体前端具一胞口, 从胞口内延伸出鞭 毛。
第十五页,共47页。
第十六页,共47页。
第十七页,共47页。
三、分类--植鞭亚纲
Α:植鞭亚纲(Phytomastigina)
1. 特征:一般具色素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
1000-2000个/升时,将引起剧烈海发光。
第二十页,共47页。
杜氏利什曼原虫(L. donovani
)
第二十一页,共47页。
第二节 原生动物门--分类
Protozoa
原
鞭毛纲
植鞭亚纲: 盘藻、团藻、夜光虫、沟腰鞭虫
生
代表物种 动鞭亚纲: 利什曼原虫(如杜氏利什曼原虫)、锥虫、
动
隐鞭虫(如鳃隐鞭虫)
(1)二分裂:等二分裂、纵二分裂、横二分裂
(2)复分裂(多分裂、裂体生殖)
(3)质裂 (4)孢子生殖 (5)出芽生殖
第七页,共47页。
第八页,共47页。
2、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
(1)配子生殖(gamogenesis)
2. 临床表现 长期不规则发热、进行性脾肿、消瘦、贫血、白细胞 减少及血浆球蛋白增高为特征。
3. 感染方式与感染阶段: 1.白蛉吸血注入前鞭毛体 2.寄生部位与致病虫期:无鞭毛体(利杜体)寄生于肝 、脾、骨髓和淋巴结等(巨噬细胞内)
4. 症状 发热、肝脾肿大、贫血、鼻衄等,脾肿大出现率在95%以 上。后期则因网状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变硬。有的患者 可有蛋白尿、血尿出现。
1. 体呈绿色、梭形、 长约60µm;
2. 体表膜具弹性并带 斜纹;
3. 细胞核位于体中部 偏后;
4. 体前端具一胞口, 从胞口内延伸出鞭 毛。
第十五页,共47页。
第十六页,共47页。
第十七页,共47页。
三、分类--植鞭亚纲
Α:植鞭亚纲(Phytomastigina)
1. 特征:一般具色素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
1000-2000个/升时,将引起剧烈海发光。
第二十页,共47页。
杜氏利什曼原虫(L. donovani
)
第二十一页,共47页。
第二节 原生动物门--分类
Protozoa
原
鞭毛纲
植鞭亚纲: 盘藻、团藻、夜光虫、沟腰鞭虫
生
代表物种 动鞭亚纲: 利什曼原虫(如杜氏利什曼原虫)、锥虫、
动
隐鞭虫(如鳃隐鞭虫)
(1)二分裂:等二分裂、纵二分裂、横二分裂
(2)复分裂(多分裂、裂体生殖)
(3)质裂 (4)孢子生殖 (5)出芽生殖
第七页,共47页。
第八页,共47页。
2、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
(1)配子生殖(gamogenesis)
原生动物门最新课件

和生理特点; • 基本掌握原生动物各纲及代表动物的特征及其与
人类的关系、生态分布和防治原则等。 难点:原生动物的呼吸、营养、排泄;
寄生原生动物的生活史。
原生动物门 最新
原生动物门 最新
1 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概述
➢ 是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基本结构相似于多细胞动 物的一个细胞;但结构和功能上分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多细胞动 物体任何一个细胞所无法比拟的。
• 眼虫有耐放射性,多种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对眼虫生活无影响。如 把小眼虫群体放在多达25.8×102C/kg(60Co)的条件下,不影响其死亡率, 也没损伤其繁殖率,因此眼虫对净化水的放射性物质也有作用。?
原生动物门 最新
2.1.2 鞭毛纲的主要特征
• 通常具鞭毛,以鞭毛为运动细胞器,鞭毛常为 1-4条,少 数种类有多条。
复分裂
原生动物门 最新
出芽生殖 质裂
纵二分裂
➢有性生殖: 同配生殖:同型配子结合(有孔虫)
• 配子生殖 异配生殖:异形配子结合(团澡) • 接合生殖 身体相互接触,交换遗传物质(草履虫)
原生动物门 最新
(10)包囊
环境因素:干旱、严寒、 受到化学污染、食物匮 乏或体内水分蒸发过多 时分泌一层胶状物质, 形成具有保护性的外壳, 将自身包裹起来,形成 不食也不动的休眠体, 即包囊。
多余水分。 伸缩泡:调节水分平衡,收集细胞质中多余的水分及
代谢废物。 眼点:靠近鞭毛基部,紧贴储蓄泡,实为一杯状“遮
光物”。
光感受器:位于鞭毛基部的两轴丝接合部、靠近眼点的膨大透明部分,能感知光线。 叶绿体:卵圆形的颗粒,内含叶绿素,能光合作用产生营养。 细胞核:圆形,位于身体后端约1/3处的中央,内有核仁。 副淀粉粒:半透明,是贮藏的剩余食物。遇碘不呈蓝色。
人类的关系、生态分布和防治原则等。 难点:原生动物的呼吸、营养、排泄;
寄生原生动物的生活史。
原生动物门 最新
原生动物门 最新
1 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概述
➢ 是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基本结构相似于多细胞动 物的一个细胞;但结构和功能上分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多细胞动 物体任何一个细胞所无法比拟的。
• 眼虫有耐放射性,多种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对眼虫生活无影响。如 把小眼虫群体放在多达25.8×102C/kg(60Co)的条件下,不影响其死亡率, 也没损伤其繁殖率,因此眼虫对净化水的放射性物质也有作用。?
原生动物门 最新
2.1.2 鞭毛纲的主要特征
• 通常具鞭毛,以鞭毛为运动细胞器,鞭毛常为 1-4条,少 数种类有多条。
复分裂
原生动物门 最新
出芽生殖 质裂
纵二分裂
➢有性生殖: 同配生殖:同型配子结合(有孔虫)
• 配子生殖 异配生殖:异形配子结合(团澡) • 接合生殖 身体相互接触,交换遗传物质(草履虫)
原生动物门 最新
(10)包囊
环境因素:干旱、严寒、 受到化学污染、食物匮 乏或体内水分蒸发过多 时分泌一层胶状物质, 形成具有保护性的外壳, 将自身包裹起来,形成 不食也不动的休眠体, 即包囊。
多余水分。 伸缩泡:调节水分平衡,收集细胞质中多余的水分及
代谢废物。 眼点:靠近鞭毛基部,紧贴储蓄泡,实为一杯状“遮
光物”。
光感受器:位于鞭毛基部的两轴丝接合部、靠近眼点的膨大透明部分,能感知光线。 叶绿体:卵圆形的颗粒,内含叶绿素,能光合作用产生营养。 细胞核:圆形,位于身体后端约1/3处的中央,内有核仁。 副淀粉粒:半透明,是贮藏的剩余食物。遇碘不呈蓝色。
刘凌云普通动物学 第3章原生动物门

伪足也是摄食器官,以单细胞 藻类,小的原生动物为食。
伪足摄食过程: 当变形虫碰到食物时,即伸 出伪足进行包围(吞噬作用 phagocytosis)
2023/9/3
29
2023/9/3
30
胞饮作用
变形虫除了能吞噬固体食物外,还能摄取一些液体物质,这种现象 很像饮水一样,因此称为胞饮作用。
2023/9/3
22
寄生于人体的锥虫能侵入脑脊髓系统,使 人发生昏睡病。睡病虫(冈比锥虫)。 只发现在非洲。
2023/9/3
23
我国发现的锥虫(伊万氏锥虫),主要危害马、牛、骆 驼。对马危害较重,引起马苏拉病(马锥虫病)。使马 消瘦,体浮肿,发热,有时突然死亡
2023/9/3
24
二、肉足纲(Sarcodian)
2023/9/3
38
2、辐足亚纲(Actinopoda) 为有轴伪足,体呈球形,多漂浮生活,淡、海水生。
(1)太阳虫(Actinophrys):多生活淡水中,细胞质呈泡末状态,放射 式伪足,较长,内有轴丝,能增加浮力,漂浮生活。是浮游生物的组成部 分,是鱼的自然饵料。 (2)放射虫(Radiolaria):全部海产,硅质骨骼 ,呈放射状,在内、外 质之间有几丁质囊,称中央囊,节内有一或多个细胞核,在外质中有很多 泡,增加浮力,浮游生活。古老动物,在地质和找矿上有与有孔出相似的 作用和意义。
原生动物细胞在结构与功能上分化的多样性及复杂性是多细胞动 物中任何一个细胞所无法比拟的。从细胞水平上说,构成原生动 物的细胞是分化最复杂的细胞。
4
第二节 原生动物门的分类
原生动物分类较复杂,为便于学习和掌握,仍 以四类动物为主要内容: 一、鞭毛纲(Mastigophora) 二、肉足纲(Sarcodina) 三、孢子纲(Sporovoa) 四、纤毛纲(Ciliata)
伪足摄食过程: 当变形虫碰到食物时,即伸 出伪足进行包围(吞噬作用 phagocytosis)
2023/9/3
29
2023/9/3
30
胞饮作用
变形虫除了能吞噬固体食物外,还能摄取一些液体物质,这种现象 很像饮水一样,因此称为胞饮作用。
2023/9/3
22
寄生于人体的锥虫能侵入脑脊髓系统,使 人发生昏睡病。睡病虫(冈比锥虫)。 只发现在非洲。
2023/9/3
23
我国发现的锥虫(伊万氏锥虫),主要危害马、牛、骆 驼。对马危害较重,引起马苏拉病(马锥虫病)。使马 消瘦,体浮肿,发热,有时突然死亡
2023/9/3
24
二、肉足纲(Sarcodian)
2023/9/3
38
2、辐足亚纲(Actinopoda) 为有轴伪足,体呈球形,多漂浮生活,淡、海水生。
(1)太阳虫(Actinophrys):多生活淡水中,细胞质呈泡末状态,放射 式伪足,较长,内有轴丝,能增加浮力,漂浮生活。是浮游生物的组成部 分,是鱼的自然饵料。 (2)放射虫(Radiolaria):全部海产,硅质骨骼 ,呈放射状,在内、外 质之间有几丁质囊,称中央囊,节内有一或多个细胞核,在外质中有很多 泡,增加浮力,浮游生活。古老动物,在地质和找矿上有与有孔出相似的 作用和意义。
原生动物细胞在结构与功能上分化的多样性及复杂性是多细胞动 物中任何一个细胞所无法比拟的。从细胞水平上说,构成原生动 物的细胞是分化最复杂的细胞。
4
第二节 原生动物门的分类
原生动物分类较复杂,为便于学习和掌握,仍 以四类动物为主要内容: 一、鞭毛纲(Mastigophora) 二、肉足纲(Sarcodina) 三、孢子纲(Sporovoa) 四、纤毛纲(Ciliata)
普通动物学原生动物门PPT课件

和完成的。
A、运动机能:鞭毛、纤毛、伪足 等胞器司运动。
细胞内消化
B、营养方式多样: 植物性营养:光合自养(少数)
动物性营养:通过胞口吞食其它生物或有机碎 片,残渣由胞肛排出:草履虫;(细胞内消化)
渗透性营养:寄生或腐生的种类,借体表的渗 透作用,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有机物质作为养料。 C、呼吸机能:体表呼吸。 D、循环机能:细胞质的流动
常见种类:利什曼原虫
被杜氏利什曼原虫感 染的脾脏细胞
杜氏利什曼原虫单体
杜氏利什曼原虫——寄生于人体肝、脾 等内皮系统,引起“黑热病”;
黑热病由白蛉(中间寄主,吸血 双 翅目)传播。黑热病为我国重点防治的5 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 丝虫病、钩虫病)之一。
采采蝇
锥虫
非洲人体锥虫是由采采蝇(吸血)传播,患者贫血、 消瘦,晚期锥虫侵入神经系统,患者出现昏睡症状而 死亡
E、排泄机能: 体表排泄。
伸缩泡
是原生动物 的排水、调节渗 透压平衡的细胞 器官。
4、原生动物的生殖
(1)无性生殖
二分裂
出芽生殖:实际也是一种二分裂, 只是形成的两个子体大小不等,大 的子细胞称母体,小的子细胞称芽 体。
多分裂: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多 次,形成许多核之后细胞质再分 裂,最后形成许多单核的子体, 多分裂也称裂殖生殖
①营寄生生活,无运动器或只在生活史的 某一阶段出现鞭毛或伪足。
②生活史复杂,多数在2个寄主内进行世代交替。
③繁殖: 无性生殖——裂体生殖、 孢子生殖;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
疟原虫—生活史
在脊椎动物(人)体内 进行裂体生殖(形成裂殖 体,产生裂殖子)完成无 性世代;在无脊椎动物 (按蚊)体内先配子生殖 完成有性世代,后孢子生 殖。
A、运动机能:鞭毛、纤毛、伪足 等胞器司运动。
细胞内消化
B、营养方式多样: 植物性营养:光合自养(少数)
动物性营养:通过胞口吞食其它生物或有机碎 片,残渣由胞肛排出:草履虫;(细胞内消化)
渗透性营养:寄生或腐生的种类,借体表的渗 透作用,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有机物质作为养料。 C、呼吸机能:体表呼吸。 D、循环机能:细胞质的流动
常见种类:利什曼原虫
被杜氏利什曼原虫感 染的脾脏细胞
杜氏利什曼原虫单体
杜氏利什曼原虫——寄生于人体肝、脾 等内皮系统,引起“黑热病”;
黑热病由白蛉(中间寄主,吸血 双 翅目)传播。黑热病为我国重点防治的5 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 丝虫病、钩虫病)之一。
采采蝇
锥虫
非洲人体锥虫是由采采蝇(吸血)传播,患者贫血、 消瘦,晚期锥虫侵入神经系统,患者出现昏睡症状而 死亡
E、排泄机能: 体表排泄。
伸缩泡
是原生动物 的排水、调节渗 透压平衡的细胞 器官。
4、原生动物的生殖
(1)无性生殖
二分裂
出芽生殖:实际也是一种二分裂, 只是形成的两个子体大小不等,大 的子细胞称母体,小的子细胞称芽 体。
多分裂: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多 次,形成许多核之后细胞质再分 裂,最后形成许多单核的子体, 多分裂也称裂殖生殖
①营寄生生活,无运动器或只在生活史的 某一阶段出现鞭毛或伪足。
②生活史复杂,多数在2个寄主内进行世代交替。
③繁殖: 无性生殖——裂体生殖、 孢子生殖;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
疟原虫—生活史
在脊椎动物(人)体内 进行裂体生殖(形成裂殖 体,产生裂殖子)完成无 性世代;在无脊椎动物 (按蚊)体内先配子生殖 完成有性世代,后孢子生 殖。
普通动物学 刘凌云-3-3原生动物

自由生活的种类,借体表的渗透作用,从周围环境中摄取溶于水
中的有机物质(各种孢子虫等)。可通过体表的渗透作用摄取
而200获8-9-得12 营养
马惠钦制作
7 繁殖 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类。
(1)无性生殖有四种方式:
1)二分裂,即细胞核先分裂,(一般有丝分裂),然 后细胞质也平均分裂为二,因此形成两个相等的子体 (如变形虫、眼虫、草履虫等的无性生殖)。
裂繁殖,这种囊壁常很坚厚,称为卵囊。
2008-9-12
卵囊
马惠钦制作
贝氏等孢球虫成 熟卵囊内含有2 个孢子囊,每个 孢子囊含4个子 孢子
9、呼吸——通过扩散作用,从周围的水中获得氧。 体表、厌氧或 兼性厌氧呼吸(寄生类型)、光合产氧供呼吸(有色素体类型于光 下) 。
10、排泄——通过细胞膜的渗透作用进行。有伸缩泡的种类,伸
2008-9-12
马惠钦制作
❖ 群体虽然是多个细胞,但与多细胞动物有区别,在 于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多细胞动物的细胞分化为组 织、器官、系统协调活动;而原生动物的群体没有 细胞的分化,或只有生殖细胞和体细胞的分化,体 细胞没有进一步分化,群体内的各个体细胞具有相 对独立性。
2008-9-12
马惠钦制作
缩泡除调节水分外,也有一定程度的排泄作用.
一般的含氮代谢废物都是水溶性的,可以通过扩散作用从细胞表面排出。此外,还有伸 缩泡,位于细胞质中,由一层与细胞膜相似的膜包围而成,泡内是水和溶入水中的排泄物 。伸缩泡不断伸缩,从细胞质中收集水份,并将吸入的水通过体表的开孔排出体外。伸缩 泡本来是调节水份的细胞器,因为淡水原虫原生质的渗透压较外界水环境的高,不断有大 量的水份由体表渗入,或随食物进入,原虫必须借伸缩泡将这些多余的水份排出去,以维 持原生质固定的水含量,即起到调节渗透压的作用。当然,水份被排出的同时,溶解与水
原生动物门PPT课件

26
27
3、分类(鞭毛纲、 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
28
29
30
鞭毛纲 (代表动物 :绿眼虫)
1.特点: ①以鞭毛运动 ②营养方式 自养:多数具有叶绿体 渗透营养:渗透吸收周围呈溶解状态的物质。 吞噬营养:吞食固体的食物颗粒
31
鞭毛纲 (代表动物 :绿眼虫)
③能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有性配子结合成合子, 无性繁殖——是纵二分裂,或形成包囊。
经指环期 营养体增大 裂殖体进行裂体生殖
40
按蚊体内进行有性的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 在蚊子的胃中大小配子结合形成动合子 在 胃壁上发育成卵囊 形成子孢子 唾液腺 中,在唾液腺中孢子可达20万之多。当蚊子再 叮人时,孢子就随着唾液进入人体。 兔球虫:
41
42
43
44
主要特征: ①以纤毛为运动器(纤毛的结构与鞭毛相同,只是 较短而多) ②具摄食器官(胞口、胞咽、食物泡) ③具有两种不同的核(大、小核)
11
生物学特性----营养
营养方式也多种多样
(1) 寄生和腐生 (2) 植物性营养 (3) 动物性营养 (4) 混合性营养
12
生物学特性----呼吸、排泄及渗透压调节
呼吸通过体表的扩散作用, 无专门的呼吸胞器;
大部分二氧化碳及尿素经体 表排出,水经伸缩泡排出;
淡水种类一般有伸缩泡作为 调节渗透压的胞器,海水种 类一般无伸缩泡。
13
生物学特性----生殖
但原生动物的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这个细胞既是 体细胞也是生殖细胞,见于多细胞动物的各种生殖方 式,在原生动物中好像都有了萌芽。
原生动物和多细胞动物的生殖虽然有很多类似,但多 细胞动物多行有性生殖,特别是两性生殖,无性生殖 并不普遍,而原生动物却以无性生殖为主,尤其以二 裂最为常见,只有少数种类兼行有性生殖。
27
3、分类(鞭毛纲、 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
28
29
30
鞭毛纲 (代表动物 :绿眼虫)
1.特点: ①以鞭毛运动 ②营养方式 自养:多数具有叶绿体 渗透营养:渗透吸收周围呈溶解状态的物质。 吞噬营养:吞食固体的食物颗粒
31
鞭毛纲 (代表动物 :绿眼虫)
③能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有性配子结合成合子, 无性繁殖——是纵二分裂,或形成包囊。
经指环期 营养体增大 裂殖体进行裂体生殖
40
按蚊体内进行有性的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 在蚊子的胃中大小配子结合形成动合子 在 胃壁上发育成卵囊 形成子孢子 唾液腺 中,在唾液腺中孢子可达20万之多。当蚊子再 叮人时,孢子就随着唾液进入人体。 兔球虫:
41
42
43
44
主要特征: ①以纤毛为运动器(纤毛的结构与鞭毛相同,只是 较短而多) ②具摄食器官(胞口、胞咽、食物泡) ③具有两种不同的核(大、小核)
11
生物学特性----营养
营养方式也多种多样
(1) 寄生和腐生 (2) 植物性营养 (3) 动物性营养 (4) 混合性营养
12
生物学特性----呼吸、排泄及渗透压调节
呼吸通过体表的扩散作用, 无专门的呼吸胞器;
大部分二氧化碳及尿素经体 表排出,水经伸缩泡排出;
淡水种类一般有伸缩泡作为 调节渗透压的胞器,海水种 类一般无伸缩泡。
13
生物学特性----生殖
但原生动物的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这个细胞既是 体细胞也是生殖细胞,见于多细胞动物的各种生殖方 式,在原生动物中好像都有了萌芽。
原生动物和多细胞动物的生殖虽然有很多类似,但多 细胞动物多行有性生殖,特别是两性生殖,无性生殖 并不普遍,而原生动物却以无性生殖为主,尤其以二 裂最为常见,只有少数种类兼行有性生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孢子纲的重要类群 球虫类:兔球虫 生活史与疟原虫基本类似,不同 的是:它只寄生在一个寄主体内 ,卵囊必须在寄主体外进行发育 。孢子有厚壁。
(四)纤毛纲—大草履虫 生活于有机质丰富的污水沟或池塘。 (1)形态结构与机能 倒置的草鞋,前端钝圆,后端稍尖, 肉眼隐约可见。 纤毛、口沟、表膜、细胞质分化为内 质和外质、刺丝泡、胞口、胞咽、食 物泡、伸缩泡、一大核,一小核
①按蚊:体多呈灰色,翅有黑白 花斑,刺吸式口器。静止时腹部 翘起,与停落面成一角度 ②伊蚊:有银白色花纹,腹部贴 近停落面。能传播黄热病与登革 热。 ③库蚊:体呈灰色,腹部贴近停 落面。能传播丝虫病和流行性乙 型脑炎。
无性世代在人体内(裂体生殖 )。分红血细胞前期、红血细 胞外期和红血细胞内期 。 有性世代在某些雌按蚊体内。 (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 卵囊在胃壁。子孢子最多的部 位却是唾液腺。 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在其中发育 的时间里疟疾不发作。当裂殖 子从红细胞出来时,红细胞大 量破裂,裂殖子及疟色素等代 谢产物进入血液时,患者先寒 后热盗汗,此过程在间日疟 48h一次,三日疟需72h,恶性 疟需36-48h。 以前治疗疟疾的药物是金鸡纳 霜(奎宁),从金鸡纳树提取 。
(3)肉足纲的重要类群 依伪足形态的不同分二个亚纲。 ①根足亚纲 伪足为叶状、指状、丝状或根状
痢疾内变形虫
痢疾内变形虫:也称溶组织阿 米巴,寄生在人的肠道内,能 溶解肠壁组织引起痢疾。它的 形态,按其生活类型有3种: 大滋养体,小滋养体和包囊。 滋养体:多指原生动物摄取营 养的阶段,能活动、摄取养料 、生长和繁殖,是寄生原虫的 寄生阶段。 大滋养体:个大,能分泌蛋白 分解酶,溶解肠壁组织。 小滋养体:个小,寄生于肠腔 ,不侵蚀肠壁,以细菌和霉菌 为食物。 包囊:指原生动物不摄取养料 的阶段,周围有囊壁包围,抵 抗不良环境能力强,4个核的 包囊是原虫的感染阶段。
3、伸缩泡与水分调节
主要功能——前后2个
伸缩泡交替收缩,调节 水分平衡和排出代谢废 物。
4、生殖 通常行横二裂 生殖,条件好时每 天可分裂1—2次, 有时也可进行接合 生殖,以增加生活 力。
(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 1、一般体表终生具纤毛,并以纤毛运动。纤毛的结构与鞭毛相同 ,但较短,数量也较多,运动时节律性强。 纤毛可成排分散存在,也可由多数纤毛粘合成小膜,排列在口的边 缘,称小膜带;也可由一单排纤毛粘合形成波动膜;还可成簇粘合 成束称棘毛。 2、纤毛虫是所有原生动物中 结构最复杂的。具表膜下纤 丝系统,细胞核一般分为大 、小核,多具摄食的胞器。 3、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有 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三)纤毛纲的常见种类 小瓜虫 、车轮虫、棘尾虫、游仆虫、喇叭虫、钟虫(体形似高脚 小酒杯,口缘常向外扩张成“缘唇”。具不分支的柄,内有肌丝, 故能伸缩自如,大核带形。) 小瓜虫:寄生在鱼的皮肤下 层。腮等处,形成白色的小 点,称为小瓜虫病。 虫体呈圆球形,全身具纤毛 ,在前端具有胞口和马蹄形 的大核。生活标本中不易看 到小核。
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 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冻 为症状,同时患者的大便中常常 是血多脓少,是夏秋季节常见的 传染病。
痢疾
痢疾内变形虫
预防:防止食入包 囊,消灭苍蝇,对 粪便进行合理的处 理。消灭包囊和防 止包囊进入人体是 预防的根本环节。
痢疾内变形虫的生活史
有孔虫:生活在海洋,大多为 底栖。具石灰质外壳。伪足根 状。有世代交替。
4、水分调节、排泄与呼吸 伸缩泡能调节水分平衡,收集水分(包 括溶解的代谢废物),排入储蓄泡,经 胞口排出体外。 绿眼虫在有光时,能利用光合作用放出 的氧进行呼吸作用,利用呼吸作用产生 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无光时,则 通过体表吸收水中的氧,排出二氧化碳
5、生殖与包囊形成 绿眼虫一般行纵 二分裂生殖。环境不 良时形成包囊,将自 己包裹起来。环境适 合时虫体进行多次纵 分裂,最多可形成32 个小眼虫,然后破囊 而出
(2)鞭毛纲的主要特征
1、一般以鞭毛为运动器,通常1-4 条或6—8条,少数种类具有较 多的鞭毛。 2、营养方式多种多样,有光合营养、渗透营养、吞噬营养等,后 两种也称异养。 3、生殖方式中,无性生殖主要为纵二裂(绿眼虫),出芽(夜光虫); 有性生殖主要有同配生殖 ( 盘藻虫) ,异配生殖 ( 团藻虫 ) 。在环境不 良时,一般能形成包囊。
游仆虫
棘尾虫
钟虫
喇叭虫
车轮虫
1、纤毛和鞭毛的区别是 C A纤毛的基部没有9+2排列的微管 B鞭毛可以进行旋转运动而纤毛不能 C 纤毛比较短 D两者无区别 2、绿眼虫在运动中有趋光性,其中能感受光线的结构是: C A.眼点 B.储蓄泡 C.靠近眼点近鞭毛基部的膨大 D、类淀粉粒 3、下列寄生性原虫的哪种,一个阶段寄生在人体(或狗),另一 B 阶段寄生在白蛉子体内,并能引起人的黑热病的发生。 A、疟原虫 B、利什曼原虫 C、痢疾内变形虫 D、艾美球虫 B 4、小瓜虫与车轮虫属于 A、淡水生活的纤毛虫 B、寄生生活的纤毛虫 C、淡水生活的鞭毛虫 D、寄生生活的鞭毛虫
(一)鞭毛纲-绿眼虫 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水沟、池沼或积水。温暖季节可大量 繁殖,常使水呈绿色 (1)形态结构与机能 1 、表膜:体呈绿色,具 带有斜纹的表膜
2、鞭毛与运动 体前端有一胞口,从胞口中伸 出1条鞭毛。鞭毛下面连着基体。基 体对虫体的分裂起着中心粒的作用
3、趋光性与营养 眼点:色素颗粒,由类胡萝卜素组成。 感受器:鞭毛基部膨大部分感光。 营养方式有: 光合营养:具叶绿体,产生副淀粉粒。 渗透营养:通过体表吸收溶解水中的有 机质。
胞饮作用:变形虫能摄取一些液体食物,如在含有蛋白质、氨基酸 或某些盐类的液体环境中。这些分子或离子吸附到变形虫质膜表面 后,使膜发生反应凹陷下去形成管道,然后在管道内断裂形成一些 液泡,将吸附物包裹其中移到细胞质中,这些液泡和溶酶体结合形 成多泡小体,经消化后营养物质进入细胞质.这种现象很像饮水一 样,故称为胞饮作用 。 胞饮作用必须有某些 物质诱导才行。
1、表膜泡、动纤丝与刺丝泡 表膜泡:增加表膜的厚度,保护细胞质的一种缓冲带;避免内部物 质穿出外层细胞膜。 动纤丝:基体发出纤毛小根,和周围的一起组合成动纤丝。 刺丝泡:有防御的功能。动物遇到刺激时,其内容物射出,遇水成 为细丝。
2、摄食与消化 草履虫有一大核和一小核。 大核:肾形,管营养代谢,多倍体。 小核:管繁殖和遗传。 胞咽下端形成小泡,长大落入细胞质 成为食物泡。食物泡在体内流动,有 固定的路线。溶酶体融合于食物泡, 在食物泡内进行消化。不能消化的由 身体后部的胞肛排出。
黑热病:利什曼原虫 引起的
黑死病:鼠疫杆菌引起,由于皮下出 血导致皮肤变黑,故名黑死病
昏睡病:寄生于人体的锥虫 能侵入脑脊髓系统。这种病 只发现于非洲,我国还没有 发现。
昏睡病
(二)肉足纲—大变形虫 生活于清水池塘或水流缓慢的浅水中,浸没于水中的植物, 在富生藻类的浅水中分布较多。 (1)形态结构与机能 1、伪足与运动 变形虫在运动时,由体表任何部 位都可形成临时性的原生质突起 ,因可随时形成,随时消失,称 为伪足。是临时性的运动器,形 成时外质向外突出呈指状,同时 凝胶质转变为溶胶质流入其中, 当流到临时突起前端后即向外分 开,接着又变为凝胶质。同时后 边的凝胶质又转变为溶胶质,不 断向前流动,这样虫体就不断向 伪足伸出的方向移动,这种现象 称变形运动。
小配子
(2)孢子纲的主要特征 1、都是寄生种类。 2、无运动器或只在生活史一定阶段有 3、营养方式为异养。顶复合器(类椎体、棒状体、微线体和极环) 4、生活史复杂,有世代交替现象。无性世代在脊椎动物(或人)体内 ,有性世代在无脊椎动物体内。有些种类在同一寄主体内进行。先 是无性的裂体生殖,再是有性的配子生殖,最后是无性的孢子生殖
普通动物学
第3章 原生动物门
有收无收在于水 收多收少在于肥 有收无收在于水
第一节 重要类群
据运动胞器、营养方式分类 • 纤毛纲:纤毛(草履虫、小瓜虫) • 鞭毛纲:以鞭毛(利什曼原虫、滴虫、窝虫、锥虫、鞭虫为运动 器官 • 肉足纲:以伪足(变形虫、表壳虫、放射虫、衣壳虫 • 孢子纲:全是寄生种类 ,无运动器官疟原虫、球虫
(3)鞭毛纲的重要类群 营养方式不同分2亚纲 ①植鞭亚纲 一般具色素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无色素体的种类,其结构也与 有色素体种类相似,只是在进化 进程中失去了色素体。自由生活 在海水或淡水中,种类多,形状 各异,单体或群体。眼虫即属于 该亚纲。
赤潮:生活在海水中的夜光虫 、沟腰 鞭毛虫和裸甲腰鞭毛虫等在海洋中大 量繁殖,并密集在海面上时,可造成 自身缺氧死亡,并分解放出有机物, 使海面呈暗红色,还发出臭味的现象
3、伸缩泡与渗透调节
伸缩泡有节律膨大,收缩,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其中 也有代谢废物)。海水中的变形虫一般无伸缩泡。
4、呼吸、生殖与包囊
呼吸作用所需要的O2和CO2主要通过体表进行。 只进行无性繁殖,是典型的有丝分裂。 某些变形虫在不良环境中能形成包囊。
(2)肉足纲的主要特征 1、伪足是本纲动物运动、摄食的细胞结构,依其形态结构的不同 ,可分为以下四种: ①叶状伪足,较宽扁,呈叶状或指状,如变形虫、表壳虫; ②丝状伪足,多由外质形成,细丝状,一般不分枝,如鳞壳虫; ③根状伪足,细丝状,分支吻合成网状,如有孔虫。 ④轴伪足 ,细长,中央有由微管组成的富于弹性的轴丝。形状较 固定。如太阳虫、放射虫。 2、体表无坚韧的表膜,仅有极薄的质膜。虫体有的裸露,有的质 膜外具石灰质或几丁质或硅质骨骼。 3、细胞质常分化为明显的外质和内质,内质又分为凝胶质和溶胶 质,且可相互转换。 4、通常为二分裂繁殖,除有孔虫和放射虫外,一般无有性生殖。 5、形成包囊者极为普遍。 6、广泛生活于淡水、海水中,也有寄生种类。
盘藻
夜光虫
沟腰鞭虫
角鞭虫
钟罩虫
②动鞭亚纲 一般无色素体,不能自己制造食 物,异养,自由生活或寄生。
利什曼原虫:是1种很小的鞭毛虫 ,寄生于人体的有3种。在我国流 行的是杜氏利什曼原虫,它能引 起黑热病。生活史有2个阶段,一 个阶段寄生在人体(或狗),另 一阶段寄生在白蛉体内。为我国5 大寄生虫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