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技校生沉溺网络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技校生沉溺网络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报告陈述了一例技工院校的学生沉溺网络游戏的心理咨询案例。
通过对这名同学的家庭背景的调查,以及和他的家长及班主任进行访谈,了解到该同学由于自律性很差,沉溺网络,严重影响到他自己的学习生活及身体健康,学生本人及家长也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在家长及班主任的配合下,调整了生活方式,初步控制了网络成瘾行为,近期咨询目标基本达成。
关键词:网络游戏厌学一、一般资料:1、人口学资料李某某,男,17岁,我校22秋计算机广告设计学生,在校第二学期,身高1.65米,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腰痛、颈椎痛以及肩痛,同时眼睛看东西有模糊症状。
家住牡丹江市,家族无精神病史。
2、个人成长史李某某是家中的独生子,是典型的6+1型家庭,即这个家庭是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和孩子构成。
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均为国家干部,工作很忙,但是很关注他的学习成绩,从小全家人都在研究如何将家中的唯一的宝贝教育成才,每天放学要去上兴趣班,周六周日去补课班。
在小学五年级时,偶然和一名同学去了学校附近的黑网吧之后,就开始隔三差五地去,上了中学之后,利用补课的间隙时间去,最后旷课去,爸爸妈妈到网吧去找,打骂他,他说改,但是还是忍不住去,结果中考成绩非常不理想,他也不想上高中,没有办法,送到了我们技工院校,学习计算机广告设计,家长本来想,既然那么喜欢计算机,那就选择这个专业吧,将来或许是条出路。
到了学校一学期,仍然改不掉去上网的不良习惯,虽然学校也有计算机,但是打游戏时没有网吧的速度快,因此仍旧旷课去打游戏。
最后一次,在网吧打游戏昏倒了,被送到了医院,从那以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班主任的介绍下,爸爸领到咨询室来求助。
3、精神状态精神状态萎靡不振,手略微发抖,说话语速较快,语言表达流畅,知道自己的问题是什么,渴求解决问题,情感反映一致,人格完整。
4、身体状态打游戏时身体紧张,处于亢奋状态,不打游戏时,全身无力,头昏昏沉沉地,脖子、肩、腰都酸疼,眼睛干涩,无食欲,对其他事情提不起兴趣,注意力也不集中。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初中生来说,过度沉迷网络可能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作为一名心理辅导老师,我曾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网络沉迷对初中生的危害,以及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性。
学生姓名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原本是一个性格开朗、成绩优异的孩子。
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他的父母和老师发现他的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经常迟到早退,学习成绩也急剧下降。
经过深入了解,发现他沉迷于一款网络游戏,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上面,甚至经常熬夜玩游戏。
当我第一次见到学生姓名时,他显得有些抵触和防备。
他不愿意与我交流,只是低着头,偶尔用简短的话语回答我的问题。
我意识到,要帮助他,首先需要建立起信任关系。
于是,我没有急于询问他关于网络沉迷的问题,而是从他的兴趣爱好、家庭生活等方面入手,逐渐打开了他的心扉。
在与学生姓名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之所以沉迷于网络,主要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和压力。
他觉得在游戏中能够找到一种成就感和归属感,能够暂时逃避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此外,他的父母工作繁忙,平时与他交流的时间很少,这也让他感到缺乏关爱和支持。
针对学生姓名的情况,我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方案。
首先,我帮助他认识到网络沉迷的危害。
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和科学数据,让他明白过度沉迷网络会对他的身体、心理和未来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同时,我也引导他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让他知道网络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其次,我帮助学生姓名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我与他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建议他们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他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同时,我也与学生姓名的老师进行了交流,让老师在学习上给予他更多的帮助和鼓励,帮助他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姓名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如体育运动、社团活动等。
心理咨询青少年网瘾案例分析
心理咨询青少年网瘾案例分析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青少年网瘾问题也日益严重。
网瘾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心理咨询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青少年网瘾案例,探讨心理咨询在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方面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案例描述:小明,一个15岁的初中生,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游戏中,影响到了他的学习和社交。
他经常缺勤,成绩下滑,与同学和家人的关系日益疏远。
通过家长的发现,他们注意到小明整天沉迷在游戏中,出现情绪波动、失眠和食欲不振等问题。
家长深感担忧,决定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来解决小明的网瘾问题。
心理咨询的重要性:1. 了解背后原因:心理咨询师通过与青少年对话,了解他们沉迷网络的原因。
对于小明这样的案例,咨询师可能会发现他沉迷于网络游戏是因为孤独感、逃避现实、寻求刺激等问题,而非简单的对游戏的热爱。
通过深入了解背后的原因,咨询师能够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2. 激发内在动力:心理咨询师通过与青少年建立信任和良好的关系,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和意愿。
对于小明这样的案例,咨询师可能会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教育等方法,帮助他认识到网瘾对自身发展的负面影响,激发他主动改变的意愿。
3. 提供有效的干预策略:心理咨询师能够根据青少年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策略。
对于小明这样的案例,咨询师可能会使用行为替代技巧,如让他参与其他有益的活动,帮助他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同时,咨询师还可以与家长共同制定限制策略,如限制上网时间等,以帮助小明从网瘾中摆脱出来。
4.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全感:心理咨询师在治疗过程中注重为青少年提供心理支持和安全感。
对于小明这样的案例,咨询师会倾听他的内心困惑和挣扎,给予他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通过建立积极的治疗关系,咨询师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可以倾诉和释放情感的空间,让他们感到被关心和重视。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很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
在我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就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
学生姓名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原本成绩在班级中处于中等水平,性格开朗,与同学相处融洽。
然而,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他的表现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开始经常迟到、旷课,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成绩直线下降。
老师多次与他谈话,但效果不佳。
同时,他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也逐渐减少,变得孤僻、沉默寡言。
通过与学生姓名的班主任沟通,我了解到他最近沉迷于一款网络游戏,每天放学后都会去网吧玩几个小时,甚至周末也会整天泡在网吧里。
得知这一情况后,我决定对他进行心理辅导。
在第一次与学生姓名交流时,他显得有些抵触和不耐烦。
我并没有急于批评他的行为,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与他聊天,了解他对网络游戏的看法和感受。
他告诉我,他在游戏中能够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尊重和认可,在游戏里都能实现。
我能够理解他的这种感受,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渴望被认可和关注的年龄阶段。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他们无法从学习、家庭或社交中获得足够的正面反馈,就很容易转向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求安慰。
为了帮助学生姓名摆脱对网络的沉迷,我首先与他一起制定了一个合理的学习和生活计划。
我们约定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参加课外活动,逐步减少上网的时间。
同时,我鼓励他多与同学交流,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重新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姓名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挫折。
有时候他会忍不住想要去上网,作业也会出现拖欠的情况。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及时与他沟通,给予他支持和鼓励,帮助他克服困难。
除了在行为上进行引导,我还注重对学生姓名的心理进行疏导。
我通过一些心理测试和谈话,发现他在自信心和自我认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案例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案例分析与思考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网络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网络游戏已成为大学生群体中一种普遍的娱乐方式。
随着网络游戏成瘾案例的不断增多,这一现象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本文将针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案例分析小明,一名大三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沉迷于《王者荣耀》这款手机游戏。
他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游戏中,甚至在课堂上也无法自拔。
他的成绩一落再落,甚至连续几次挂科。
家人和朋友曾多次劝告他戒除游戏,但他总是无动于衷。
甚至有一次因为在游戏中被队友骂得很凶,导致情绪异常,差点发生了意外。
二、问题分析1. 游戏成瘾对大学生的影响网络游戏成瘾不仅会影响到学业,还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家庭关系破裂等。
在小明这个案例中,他因为游戏成瘾导致了学业的下滑,心理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他对游戏的过度依赖也导致了家庭与朋友关系的紧张,甚至出现了危险的情况。
2. 成瘾原因分析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往往涉及到个人心理、环境因素等多方面。
在这个案例中,可能是小明在大学生活中遇到了各种挫折和压力,找不到出口,游戏成为了他的逃避机制。
游戏设计也可能会对玩家产生成瘾性的影响,比如游戏的奖励机制、社交互动等。
三、建议与思考1. 提高自我意识,调整心态对于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首先要提高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的成瘾问题,并主动寻求帮助。
也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寻找更加健康的情绪宣泄方式。
2. 加强自我管理,控制游戏时间大学生需要加强对自己的管理,合理规划时间,将游戏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建议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和娱乐计划,将学习和休闲时间分配好,避免过度沉迷于游戏。
3. 增加社会支持,寻求帮助在面对游戏成瘾问题时,大学生需要增加社会支持,包括家人、朋友、老师等,向他们寻求帮助和支持。
同时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心理疏导和辅导帮助自己摆脱游戏成瘾的困境。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案例分析与思考
心理治疗
对于已经出现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可以采取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和治疗。
家校合作与共同干预机制的建立
家校沟通
家长与学校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了解孩子的状况和学习环境,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预防 孩子沉迷网是预防和解决大学生网络游戏 成瘾问题的重要手段。应通过课堂教育、心 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 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 力。
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协同作用与责任担当
家庭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网络游戏,避免过度沉迷。
家庭因素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联
家庭教育缺失
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与家庭教育的缺失有关。家长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和引导,导致孩子在虚拟世界中寻找情感寄托。
家庭关系的影响
家庭关系的不和谐、父母离异或长期外出务工等因素,也会导致孩子缺乏关爱和 陪伴,从而沉迷于网络游戏。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
02
案例分析
成瘾行为定义与特点
定义
成瘾行为是指个体对某种行为产生过 度依赖,无法自拔,并导致身心健康 受损的行为。
特点
成瘾行为具有强烈的渴求、无法控制 、持续沉溺、损害社交与职业功能等 特点。
网络游戏成瘾的成因分析
01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与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一些家
庭中父母与孩子沟通不足,导致孩子在网络游戏中寻找情感寄托。
案例二:小李的情况
• 小李,女,20岁,大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家中长女。小李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上大学后,小李感到学业压力增大, 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也不如高中时期密切。她开始通过网络游戏来逃避现实压力,经常独自在宿舍玩游戏,减少了与他人的 交流和参与课外活动的机会。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青少年沉迷网络。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对网络的沉迷可能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心理辅导对初中生沉迷网络问题的解决非常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探讨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方法和效果。
小明是一个初中生,他非常喜欢上网,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上。
由于他沉迷于虚拟世界,他开始饭量变小、睡眠质量下降,并且与同学和家人的交流越来越少。
小明的家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决定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
第一步是建立信任。
心理辅导师首先与小明建立了信任关系,让他感到被尊重和理解。
通过倾听小明沉迷网络背后的真正原因和动机,心理辅导师了解到小明在网络中找到了自己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获取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网络游戏让小明在虚拟世界里成为了一个英雄,而社交媒体则让他得到了他人的认可和关注。
第二步是拓宽视野。
心理辅导师通过与小明分享有关网络沉迷的信息和案例,让他认识到沉迷网络的负面影响。
这些信息包括网络沉迷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与家人朋友之间交流减少的后果以及对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
通过了解这些负面影响,小明逐渐开始思考自己的行为。
第三步是探索现实活动的乐趣。
心理辅导师鼓励小明参与其他现实生活中的活动,如运动、艺术或参加社团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小明建立新的兴趣爱好,增加自信心和满足感。
同时,家人也鼓励小明积极参与家庭活动,加强亲子关系。
第四步是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心理辅导师指导小明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平衡学习和娱乐。
他帮助小明制定一个每天上网时间的限制,并监督他的行为。
逐渐地,小明学会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现实生活中。
第五步是保持长期支持。
心理辅导师和小明的家人保持与小明的定期沟通,关注他的进展和困惑。
他们给予小明积极的反馈和支持,帮助他保持对正面行为的动力和信心。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心理干预方案案例报告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心理干预方案案例报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游戏成为了现代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游戏依赖性和沉迷成瘾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个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干预方案案例,以帮助理解并解决这一问题。
案例背景小明,一个16岁的高中生,原本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但近几个月来,他变得沉默寡言,放弃了原本热爱的体育活动和社交圈子,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对学业和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也逐渐忽视。
干预方案一、评估与认知重建针对小明的沉迷情况,首先进行专业的评估,包括检查游戏时间、能力成绩以及行为变化等。
评估阶段的重点在于建立青少年对自己沉迷网络游戏行为的认知,使其能够正确认知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
二、建立娱乐多样性为了帮助小明摆脱对网络游戏的依赖,引导他寻找其他的娱乐方式。
这包括参与体育运动、加入兴趣小组、阅读书籍、学习音乐或美术等。
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可以让小明发展其他的兴趣爱好,扩展人际网络。
三、家庭教育与支持为了帮助青少年摆脱对网络游戏的沉迷,家庭教育与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应与子女保持良好的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和痛苦,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此外,家庭成员可以共同规划创造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
四、心理辅导与支持为了帮助小明逐步恢复心理健康,心理辅导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面对面交流,小明可以分享自己的内心困扰,并获得专业指导和支持。
心理辅导还可以帮助小明学会应对压力、处理情绪和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五、社区支持与义务活动参与社区支持和义务活动参与对青少年心理干预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参加社区活动,小明可以扩展社交圈子,提高社交技能,并且感受到社区的关爱和支持。
案例结果经过几个月的心理干预方案实施,小明逐渐恢复了对学业和家庭关系的重视。
他开始参加体育活动,并加入了学校的兴趣小组。
同时,他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也得到了改善,家庭关系逐渐趋于和谐。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初中生陷入了沉迷网络的困境中。
他们失去了对现实世界的掌控,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为了帮助这些沉迷网络的学生重拾自我,学校开展了心理辅导活动,并分享了一位初中生网络沉迷的心理辅导案例。
案例:小明走出网络的阴影小明是一位初中生,他在上初中之后沉迷于网络游戏,开始逃避学习和家庭责任。
他整天沉迷于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
这导致他的学习成绩下降,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也变得疏离。
初中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得知了小明的情况后,决定帮助他走出这个困境。
在与小明进行初步的沟通后,心理辅导老师采取了以下的心理辅导措施,帮助小明重新找回自我。
一、建立信任和倾听心理辅导老师在开始辅导前,首先要和小明建立互信的关系。
只有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基础,小明才会敞开心扉,与心理辅导老师进行真诚的交流。
心理辅导老师使用非指责性的语言,倾听小明内心的痛苦和困惑。
二、了解个体情况和原因通过与小明的对话和问卷调查,心理辅导老师了解到小明沉迷网络的原因。
原来,小明作为独生子女,长期以来缺乏家庭陪伴和关爱。
在学校里,他也遭受了同学的排挤和欺负。
网络游戏成为了他逃避现实和获得快乐的方式。
了解这些对小明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帮助心理辅导老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三、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根据小明的情况,心理辅导老师制定了个性化的辅导计划。
首先,他在学校组织了一个班级活动,旨在增强同学之间的友情和互助精神,以减少小明受到的排挤和欺负。
其次,他和小明的家长进行了家庭教育辅导,帮助他们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并提供家庭支持。
最后,心理辅导老师还帮助小明制定了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并督促他遵守。
在这个过程中,心理辅导老师时刻关注小明的情绪变化,并及时与他沟通。
四、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为了填补小明空虚的内心,心理辅导老师鼓励小明参与一些健康的兴趣爱好,例如运动、音乐和绘画等。
这些活动既能丰富小明的生活,又能使他逐渐放下网络游戏,找到新的快乐。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初中生沉迷网络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虚拟空间吸引了大量青少年,他们不仅沉迷其中,还面临着身心健康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一个心理辅导案例来探讨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案例一:小明的网络成瘾问题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学习之余经常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不愿意进行其他正常的活动。
父母对此深感担忧,联系了学校的心理辅导师进行帮助和指导。
分析小明沉迷网络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
首先,网络游戏给他带来了一种虚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使得他沉迷其中找到了一种自我肯定的途径。
其次,小明可能面临着学习和社交压力,导致他选择逃避现实,找到网络世界中的安慰和放松。
解决方法心理辅导师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帮助小明摆脱网络成瘾。
首先,帮助小明了解网络成瘾的危害和对他生活的负面影响,提醒他要合理使用网络。
其次,通过和小明的交流,了解他的内心需求,并引导他寻找其他适合他的兴趣爱好,如体育运动、音乐等。
再次,心理辅导师和小明的父母共同制定了一份合理的作息表,限制他的网络使用时间,并且给予他适当的奖励和激励。
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和家庭的支持,小明的网络成瘾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他逐渐开始接触其他活动,结交新的朋友,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通过心理辅导的过程,小明不仅意识到了网络成瘾的危害,还学会了适度使用网络,保持身心健康。
结论初中生沉迷网络的问题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社会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解决。
对于学校和家庭而言,应该加强对初中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此外,应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提供多样化的活动,使他们远离网络游戏的诱惑。
同时,也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监管,提倡健康的网络环境。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心理辅导在帮助初中生摆脱网络成瘾方面的重要作用。
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网瘾心理咨询案例
网瘾心理咨询案例第一篇:网瘾心理咨询案例心理咨询案例:小学生网络成瘾的咨询报告来源:考试大 2011年2月20日【有了考试大,考遍全天下】一、问题提出目前,痴迷电脑游戏的现象在小学的中高年级发生率比较高,出现的问题也较多。
许多小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一旦上瘾,就会难以自拔,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这应该是一个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
二、基本情况韩前(化名),男,小学六年级学生。
身体健康,发育良好。
父母工作忙,照顾孩子比较少,爸爸管教孩子比较严,家中老人非常疼爱这个孙子。
该生语数外几门功课都有过不及格现象,学习成绩在班上倒数,个别科目只有30分,性格有点内向,但言语表达清楚,喜欢玩电脑游戏,见了电脑眼睛就发光,操作电脑灵活自如。
三、主要行为该生小学中年级开始学习滑坡,五年级时,家里买了一台新电脑,同学约他玩电脑游戏,他便偷偷地装上了游戏软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学校里,他上课听不懂,而且不遵守纪律,但无品行方面的问题,他想继续混下去,直到小学毕业。
家长很着急,但对电脑痴迷也无较好的解决办法。
以前老师认为他学习差主要是记不住,还感觉他心理健康方面有点问题。
他痴迷于电脑游戏,痴迷的程度为每天玩游戏近3小时。
如果不玩会出现焦虑、心慌、坐立不安等,同时还有不愿意上学或逃学等心理行为。
该生自己认为:学习不好是自己笨,记不住。
而且觉得老师和家长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不想上学,想离家出走。
对玩电脑游戏,他感到很过瘾,玩得很开心。
如果不让他玩,会很难过,所以每天不由自主地要玩,拦也拦不住。
对电脑游戏,他自认为是玩的最好的,另外他还喜欢踢足球,希望成为一名足球明显。
四、诊断分析从该生的情况看,玩电脑游戏次数正不断增加,并从中获得心理满足。
为玩电脑他减少了社交、娱乐,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并出现了不玩电脑“很难过”等反应。
所以我初步判断他是因学习不适应导致了电脑游戏痴迷。
可他并不是单纯电脑痴迷症,因为他喜欢踢球,说明他可以离开电脑游戏。
网络成瘾倾向学生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内容摘要
2、引导小李正确看待游戏:心理医生帮助小李认识到网络游戏的本质,以及 过度沉迷游戏的危害。
内容摘要
3、培养小李的其他兴趣爱好:心理医生鼓励小李尝试新的娱乐方式,如运动、 音乐等,以分散他的注意力。
内容摘要
4、家庭教育:心理医生与小李的父母进行沟通,指导他们如何孩子的生活和 学习,增加家庭关爱。
谢谢观看
个案背景
个案背景
来访者,男性,35岁,已婚,职业为IT工程师。因工作压力大、情绪低落、 焦虑等问题,前来寻求心理帮助。来访者自述在工作方面一直表现优秀,但最近 由于项目延期和团队成员离职等问题,感到压力巨大。同时,自己的情绪也变得 低落,经常失眠、焦虑不安。来访者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恢 复到以前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
内容摘要
5、强化学校教育:心理医生建议学校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游戏的监管,引导学 生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念。
内容摘要
四、原因分析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家庭教育的缺 失和不当是导致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 教育方式不当等原因,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和指导。其次,社会环境也对青少年 的成长产生影响,例如缺乏适当的娱乐设施和活动、对网络游戏的监管不力等。 此外,学校教育的缺失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一些学校和老师缺乏对学生心理健 康和网络游戏成瘾的和干预。
2、原因分析
2、原因分析
小明之所以出现网络成瘾倾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家庭因素:小明的父母工作忙,很少有时间照顾他的学习和生活。小明 在家庭中缺乏关爱和支持,感到孤独和无助。同时,父母对他的学习和生活缺乏 关心和指导,导致他对网络游戏产生过度依赖。
2、原因分析
(2)心理因素:小明自幼聪明,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强,但在学习上缺乏自信 和动力。网络游戏中的虚拟世界让他感到自由和快乐,对现实世界产生逃避心理。 同时,小明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障碍,缺乏朋友和社交圈。
网瘾心理疏导案例
网瘾心理疏导案例案例概要本案例涉及一名15岁的男孩小明,他出现了明显的网瘾问题,对研究和社交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小明网瘾问题的具体表现、心理疏导方案和效果评估。
网瘾问题表现小明在上网方面表现出了以下明显的问题:- 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控,严重影响了研究进度。
- 摆脱不了网络世界的吸引,导致社交能力较差,与同龄人之间的互动减少。
- 精神状态不佳,经常出现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
心理疏导方案根据小明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心理疏导方案:1. 家庭支持:与小明的家人合作,建立一个稳定的支持体系,让他感到安全和被理解。
2. 增强自我认知:帮助小明认识到网络上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价值感。
3. 制定限制措施: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合作,制定明确的上网时间和规定,限制小明的网络使用,并且逐渐减少上网时间。
4. 培养兴趣爱好:鼓励小明参与体育、音乐、艺术等活动,扩大他的兴趣爱好,帮助他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5. 心理咨询:引导小明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倾听他的内心疑虑和困扰,帮助他寻找更健康的应对策略。
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小明的网瘾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上网时间显著减少,他更加知道如何正确分配时间,有效地进行研究和休闲活动。
- 社交能力得到了提高,他能与同龄人积极互动,建立更多的社交关系。
- 心理状态改善,不再频繁出现负面情绪,并能够积极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结论本案例通过采取心理疏导方案,有效帮助小明解决了网瘾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我们也必须关注其他潜在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心理疏导的效果因人而异。
因此,在实施心理疏导方案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精细化的调整,同时也要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合作,以便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沉迷游戏孩子的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男,12岁,是一名初中生。
小明性格开朗,活泼可爱,但在学习上却表现不佳。
他的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和生活,小明因此沉迷于网络游戏,成绩一落千丈。
面对这一状况,小明父母深感焦虑,四处寻求帮助。
二、案例分析1. 家庭因素小明父母工作繁忙,缺乏陪伴和关爱,导致小明在心理上渴望得到关注。
网络游戏成为了他填补内心空虚的“寄托”,使他沉迷其中。
2. 学校因素小明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不佳,缺乏自信。
在老师的眼中,他似乎只是一个问题学生。
这种负面标签使小明更加自卑,进而寻求网络游戏的慰藉。
3. 社会因素网络游戏具有高度的吸引力,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许多游戏开发商为迎合玩家需求,推出各种刺激、炫酷的游戏。
这些游戏容易让青少年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三、教育措施1. 家庭教育(1)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2)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父母可以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减少对游戏的依赖。
(3)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
父母要为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确保他们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2. 学校教育(1)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晚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
(3)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共同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 社会教育(1)加强网络游戏监管。
政府要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监管,限制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遏制网络游戏沉迷现象。
(2)提高公众对网络游戏的认识。
社会各界要加强对网络游戏危害的宣传,提高公众对网络游戏的认识,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游戏。
四、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摆脱了沉迷游戏的困境。
他的成绩有所提高,性格变得更加开朗。
解决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心理咨询方法一个案例报告
解决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心理咨询方法一个案例报告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青少年沉迷网络已成为一种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作为专业心理咨询师,我们应该研究和探索有效的方法来帮助这些青少年摆脱网络沉迷的困境。
本篇文章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介绍一种解决青少年沉迷网络问题的心理咨询方法。
案例背景:小明,一名15岁的初中生,由于经常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与家人交流减少,并出现情绪波动等问题。
他的父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决定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
方法步骤:1. 接触与建立关系:初次见面时,为了建立信任和友好的关系,心理咨询师应以亲和力和耐心引导小明敞开心扉。
在沟通过程中,咨询师应展现出真诚和关注,并表达对小明困境的理解和同情。
同时,咨询师还需明确告知小明心理咨询的目的和原则,以便小明理解并配合咨询过程。
2. 问题定义与意识提醒:在与小明的深入交谈中,咨询师应耐心倾听,了解小明沉迷网络的原因、问题表现以及希望达到的目标等。
通过具体的问题定义,咨询师可以帮助小明意识到自身问题的严重性和对生活的负面影响,从而增强他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意愿。
3. 探索背后原因:沉迷网络背后往往有着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咨询师需要与小明合作,深入探索网络成瘾的真正原因。
这个过程中,咨询师应当采用非判断性的、关注个体需求的态度,帮助小明找到背后驱动他沉迷网络的内心需求,如逃避现实、追求成就感等。
4. 制定个性化计划和目标:结合小明个人情况和背后原因的探索结果,咨询师和小明共同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计划中应包括明确的目标,如逐渐减少网络使用时间、增加其他有益活动的参与等。
同时还应制定可行的行动计划,明确具体的步骤和时间表,并鼓励小明在执行过程中进行自我监督和评估。
5. 提供心理支持和引导: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要担当心理支持者的角色,理解并接纳小明的负面情绪和内心挣扎。
咨询师可以通过情绪导向的方法,让小明更加了解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好地应对和调节情绪。
电子游戏沉迷案例分析
电子游戏沉迷案例分析引言:近年来,电子游戏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尤其是年轻人。
然而,游戏沉迷问题也随之而来。
本文将以分析几个电子游戏沉迷案例为基础,探讨该问题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
案例一:理查德的沉迷理查德是一个17岁的高中生,他沉迷于一款名为《太空战争》的电子游戏。
他经常熬夜玩游戏,忽视学业和人际关系。
他的成绩急剧下降,晚上也常常失眠。
曾经喜欢的爱好和运动也被他抛之脑后。
长时间对电脑屏幕的过度暴露还导致他眼睛不适并引发头痛。
分析:理查德的案例揭示了电子游戏沉迷对个人生活和健康的负面影响。
他的学业、社交关系和身体健康遭到破坏,这会对他的未来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
案例二:琳达的网络游戏困扰琳达是一个24岁的年轻职场女性,她喜欢在晚上玩网络游戏,特别是与其他玩家在线对战的游戏。
然而,她无法控制游戏时间,常常因熬夜玩游戏而迟到上班。
她逐渐与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疏远,并且经常感到疲惫和缺乏动力。
分析:琳达的案例反映了电子游戏沉迷对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的影响。
她的社交圈子受到限制,工作表现受到负面影响。
长时间的游戏还导致她身心疲惫,缺乏积极的生活动力。
案例三:杰克的暴力游戏成瘾杰克是一个19岁的大学生,他痴迷于暴力电子游戏。
他不仅长时间玩游戏,还开始对其他人产生暴力冲动。
他开始表现出攻击性和易怒的行为,并对家庭和社区造成了许多问题。
分析:杰克的案例凸显了电子游戏沉迷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长期暴露于暴力游戏的影响下,他的情绪控制能力受到破坏,对他人产生伤害的风险增加,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解决方案:1. 调整游戏时间:制定合理的游戏时间表,限制每天的游戏时间,以保证个人生活和学业的正常进行。
2. 多元化兴趣爱好:鼓励沉迷游戏的个体参与其他有意义的活动,如运动、艺术和社交等,以帮助他们恢复平衡生活。
3. 家庭支持和监督:家长应了解和监督孩子的游戏时间,并和他们进行对话,帮助他们理解游戏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电子游戏成瘾案例分析
电子游戏成瘾案例分析近年来,电子游戏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然而,一些玩家却陷入了游戏的深渊,导致严重的游戏成瘾问题。
本文将以几个案例为例,分析电子游戏成瘾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应对。
案例一:小明的游戏成瘾小明是一名高中生,他一直沉迷于一款网络游戏。
他整天疯狂地玩游戏,忽略了学业和人际关系。
他不再和班级的同学交流,也不再与家人沟通。
小明的成绩急剧下滑,他的父母非常担心他的未来。
这个案例揭示了电子游戏成瘾的影响,包括学业受损、人际关系疏远和心理健康问题。
小明的故事并非个例,许多青少年都陷入了类似的困境。
案例二:小红的电竞迷恋小红是一名大学生,对电子竞技非常着迷。
她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电竞游戏上,参加线上比赛,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身份认同。
她甚至在学业上偷懒,以便更多时间投入游戏。
这个案例揭示了一些玩家将电子游戏作为自我满足和成就感的来源。
他们将游戏中的成功视为现实中的成功,从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方面。
然而,这种迷恋也会对他们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案例三:小李的废寝忘食小李是一名职业玩家,他在一款射击游戏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为了追求游戏中的极限,他每天废寝忘食地进行训练。
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经常感到疲劳和压力。
他的家人非常担心他的健康。
这个案例揭示了一些玩家追求游戏成就时对身体健康的忽视。
长时间的游戏对身体会产生副作用,例如失眠、抑郁和肥胖等问题。
这对年轻人的健康和未来发展都带来了风险。
针对这些案例,有几个措施可以帮助玩家应对游戏成瘾问题:一、认识游戏成瘾的危害。
玩家需要了解长时间沉迷游戏对学业、人际关系和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以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二、建立合理的游戏时间。
玩家应该设定一个合理的游戏时间,并严格遵守。
除了游戏之外,他们也应该给予其他重要方面,如学习、家庭和社交以等足够的时间。
三、培养多样的兴趣爱好。
玩家可以尝试参与其他活动,如运动、音乐、绘画等,以分散对游戏的注意力,并扩展自己的兴趣领域。
《案例分享:如何心理咨询沉迷游戏无法自拔》
心理咨询案例:沉迷游戏的解决办法作者:李雅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帮xinlibang创办人)温馨提示:当孩子有:厌学、不想上学、躺平摆烂、沉迷手机、沉迷游戏、叛逆、早恋、对抗父母、仇视父母、焦虑抑郁、拒绝沟通等现象时,尽早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
咨询背景梗概:咨询我的是一位叫小伟(化名)的14岁男孩。
他从小就喜欢玩游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爱好渐渐变成了一种沉迷。
小伟的父母常常忙于工作,对他很少关注,即便偶尔父母在家时一家人也鲜有交流,这使得他在孤独中寻找游戏的慰藉。
小伟的游戏账号上有着数不清的成就和好友,他在虚拟世界中扮演着英雄,获得了无数的赞誉。
可是在现实中,他的成绩每况愈下,和同学的关系日益疏远。
每当他试图将游戏时间减少时,心里却总是充满焦虑与不安,仿佛失去游戏就失去了自己的存在感。
起初,父母认为学习成绩是学习强度不够,专门为他报了各科补习班。
然而根据补习班老师的反馈孩子不专注听讲,屡教不改。
小伟父母思考觉得,无论沉迷游戏还是专注力,都不是授课补习班能解决的,需要找心理方面的专家看看是否能改善。
终于有一天,决定带他在心理帮心理咨询师那里试试。
到第一次见到小伟,凭借我的经验能感受到小伟内心深处的挣扎。
第一次咨询中,小伟坐在椅子上,显得格外紧张。
他低着头,几乎不敢直视我。
我轻声问道:“你觉得游戏对你意味着什么?”小伟沉默片刻,终于说出了心里话:“游戏让我感觉到自己很重要,现实中没人关注我。
”随着咨询的深入,我了解到,小伟在学校遭遇了霸凌,几位同学曾在他身边嘲笑他的外貌和家庭背景,造成了他极大的心理创伤。
他用游戏逃避现实,却又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
我给小伟设计了一个逐步减少游戏时间的计划,并建议他尝试参与学校的兴趣小组。
最初,小伟对此心存抵触,但在我的鼓励下,他慢慢加入了篮球社团。
在篮球场上,他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感受到了久违的归属感。
然而,事情并不一帆风顺。
小伟的游戏好友们开始感到被冷落,甚至有些人对他表示不满,给他发信息要求一起玩游戏。
沉迷网络案例分析
沉迷网络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过度沉迷网络却给许多人的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来深入分析沉迷网络的原因、表现以及危害。
案例一:_____,一位中学生,原本成绩优异,性格开朗。
自从迷上网络游戏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每天放学后,他不是先完成作业,而是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沉浸在游戏的世界中。
周末更是整天坐在电脑前,不吃不喝,不眠不休。
渐渐地,他的成绩一落千丈,身体也变得越来越虚弱。
老师和家长多次劝说,但他根本听不进去,甚至与父母发生激烈的争吵。
案例二:_____,一位上班族,工作之余迷上了网络社交和短视频。
每天下班后,她就躺在床上刷手机,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渐渐地,她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失去了兴趣,不愿意与朋友和家人交流。
工作上也变得越来越敷衍,经常出错,最终被公司辞退。
失去工作后,她依然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焦虑之中。
案例三:_____,一位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购物。
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各种购物网站上,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忍不住下单,哪怕自己并不需要。
为了满足购物欲望,她甚至借了高额的网贷,导致负债累累。
最终,她的学业受到了严重影响,不得不休学一年来处理债务问题。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沉迷网络的人有着不同的年龄、身份和背景,但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沉迷网络的人往往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他们无法抵御网络的诱惑,一旦开始上网就很难停下来。
其次,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或压力,比如学习成绩不好、工作不顺利、人际关系紧张等,而网络成为了他们逃避现实的避风港。
此外,他们对网络的认知也存在偏差,认为网络可以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而忽略了现实生活的重要性。
沉迷网络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对于学生来说,沉迷网络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导致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对于上班族来说,沉迷网络会影响工作效率和职业发展,甚至可能失去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报告介绍了1例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咨询案例。
通过对来访者问题描述进行分析,并对其同学和老师进行了访问调查,并进一步了解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和目前所处的状态,在与来访者进行协商后,确定咨询方案,征得来访者的同意,经过4次咨询,一次随访调查,认为来访者基本改善了心理状态,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游戏沉迷焦虑缓解一、一般资料1、人口学资料:王某,男,19岁,某大学大一年级学生。
自大一第二学期以来因沉迷于网络游戏前来咨询。
2、个人成长史:求助者来自祖国大西北,是家里的老大,从小父母老师都要求严格,自小学到高中毕业以来学习成绩都很好,当时高考毕业时自己的理想就是考上外地大学,出来见见世面,学学知识。
2008年考上辽宁某所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
3、精神状态: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情绪激动,言行一致,人格较稳定。
4、身体状态:近一个月以来严重失眠,白天不上课时间很兴奋。
5、社会功能:人际关系不是很好,与同学接触不多。
6、心理测验结果:SCL-90:躯体化2.4,强迫1.1,人际敏感2.2,抑郁2.4,焦虑2.8,敌对1.5 ,恐怖1.2 ,偏执1.6 ,精神病性 1.5 ,其它 1.3 ,阳性项目数:45 ,总分:168。
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均高于2分。
二、主述和个人陈述1、主述:近来经常会失眠,上课打盹,急切盼着下课,这种情况发生有近2个月。
2、个人陈述:我于去年考上大学之后,就远离家乡了,由于去年过年时有点特殊情况,我也没有回家,对于头一次离家这么远,这么长时间没有见到家人的我,看着同学们都能回家,我心里有种失落感,也挺孤独的。
因此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寝室的一个同学说新出了一款游戏,挺流行也挺好玩的,我抱着无聊,分散注意力的心情试着去玩了一会,结果一天两天,一周两周,渐渐的控制不了自己了,开始时是一下课便后,发展到后来上课逃课去网吧,甚至有时周六周末在网吧包宿玩网络游戏。
就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又挂了一科,觉得自己很堕落,同学都看不起我这样的人了。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从那么大老远来就是为了好好学习的,自己为了将来成长为世界著名小提琴手的理想才来到这所大学上学的,请你帮帮我吧,您是心理咨询师,我想你肯定能帮我解决问题的。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求助者步入咨询室时衣着得体,意识清楚,谈吐大方,应答切题,条理性强,但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精神倦怠,面色忧郁。
在向他的同学了解情况后得知,近期来访者总是晚上在寝室坐立不安,不愿睡觉,唉声叹气的,以前他下课后喜欢和同学聊天,现在一下课,就找不到人去哪儿了。
对人的敏感也仅限于目前单位的同事,无泛化。
四.评估与诊断1、评估: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正常,个性偏内向。
问题主要表现为沉迷于一件事情导致的焦虑;心情压抑;人际关系紧张;心理问题引发的躯体症状表现为睡眠不良。
病程不到两个月。
2、诊断:(1)、王某沉迷网络游戏是对新的学习环境不适应所导致,并不是单纯的网络游戏痴迷症;也不是单纯的学习无能,因为他愿意上学,有自己的见解。
(2)、王某的内心渴望获得成功。
通过玩网络游戏,他获得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咨询目标的七项原则和以上的评估与诊断,与王某共同协商达成书面协议,初步确定: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减少王某的网络游戏次数,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认知,增强其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树立自信心。
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认知、系统脱敏疗法。
2.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责任①向咨询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②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③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①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②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③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④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⑤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①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③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①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②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③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①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②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③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①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职业资格等有关证件;②遵守咨询机构有关规定;③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④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时间①咨询时间: 每周1次, 每次1小时左右;②咨询次数:4次七.咨询过程(一)治疗阶段: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2.心理帮助阶段;3.结束与巩固阶段。
(二)具体咨询过程:第一次咨询:1.目的:(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2)了解基本情况,收集一般临床资料;(3)紧张、焦虑与人际敏感行为的临床评估,有关心理测量;(4)确定主要问题,探寻改变意愿;(5)进行咨询分析。
2.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法、认知行为疗法。
3.过程:(1)填写咨询登记表,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2)倾听求助者的诉说,鼓励其宣泄不良情绪,调整心态,获取求助者的信任和理解;(3)收集求助者临床资料,了解其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探寻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4)求助者独立完成90项症状清单的自测;(5)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让其理解为什么会这样;(6)告知其为一般心理问题,进一步说明其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以躯体症状表现出来,目前其睡眠障碍就是躯体化表现之一,需定期进行心理治疗;第二次咨询:1、目的:(1)加深咨询关系;(2)分析求助者行为问题后的错误认知;(3)并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认知。
2、方法:谈话法,认知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法3、过程:(1)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原理,进行认知分析,改变错误认知模式;促使王某自己寻找改变的目标,并确立行为矫治阶段目标。
(2)建议分几个阶段逐步改观,第一阶段:由每天玩一次网络游戏减少到每两天玩一次(一次2~3小时)奖励自己一本曲谱册。
第二阶段:每周玩2次(一次2小时),上课能回答老师的提问,坚持半个月,奖励自己一张小提琴名家唱片。
第三阶段:每周末玩一次(一次2小时)。
能认真完成老师为他布置的作业,坚持一个月,奖励自己听一次音乐会。
(3)布置咨询作业:①准备一个作业本,每天晚上制定第二天的活动计划,以小时为单位,并及时记录计划的完成情况和自己的感受。
②与同学进行交谈,看同学的反应有何变化。
第三次咨询:1.目的(1)学会合理评价,对紧张焦虑的自我管理;(2)加强与同学各方面交流。
2.方法:谈话法,认知行为疗法。
3.过程:(1)反馈咨询作业:让求助者详细描述自己一个月以来坚持尽量不玩游戏的情况2)与求助者进行角色扮演,这次求助者扮演同事、咨询师扮演求助者。
让其观察“求助者”在何时产生情绪反应并进行分析;(3)布置咨询作业:继续记录自己坚持的情况,并对自己上课和与同学情况的交流也进行记录。
第四次咨询:1.目的:(1)巩固咨询效果;(2)增强自信心;(3)促进个人成长;(4)结束咨询。
2.方法:谈话法、心理测验法。
3.过程:(1)反馈作业:焦虑、烦躁等症状基本消失,王某自我感觉目前心理状态比较稳定。
(2)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和现实问题,增强自我调控的能力。
(3)做了SCL-90心理测验,结果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4.结束咨询,做好咨询的回顾和总结,对求助者的进步给予鼓励,帮助求助者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认知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用新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面对未来生活。
八.咨询效果评估1.求助者自我评估:“不再像以前那样紧张和焦虑了,觉得游戏只是一种娱乐手段而已,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自卑,在面对别人评论的时候也没觉得什么不舒服。
”2.心理咨询师评估:求助者已基本纠正了不良认知,沉迷心理得到了克服,情绪症状(自卑、紧张、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得到了改善,躯体症状(睡眠不良)已消除,能够较坦然地面对外界议论,轻松的和同学相处。
3.心理测验结果:(1)SAS:标准分48,(2)SDS标准分51,(3)SCL-90量表复测,躯体化1.7,强迫1.1,人际敏感1.5,抑郁1.7,焦虑1.8,敌对,1.5 恐怖 1.2 ,偏执1.5 ,精神病性1.5 ,其它1.3 。
阳性项目数:10 ,总分:117。
据上,认为咨询目标基本实现,整个咨询过程完整,条理清楚。
结束咨询关系,咨询关系终止。
参考文献:[1]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2005年7月[2]心理咨询师(二级):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200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