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燃料电池

合集下载

氢氧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

一、氢氧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一般是以惰性金属铂(Pt)或石墨做电极材料,负极通入H2,正极通入O2,总反应为:2H2 + O2 === 2H2O电极反应特别要注意电解质,有下列三种情况:1.电解质是KOH溶液(碱性电解质)负极发生的反应为:H2 + 2e- === 2H+ ,2H+ + 2OH—=== 2H2O,所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 –2e—+ 2OH—=== 2H2O;正极是O2得到电子,即:O2 + 4e—=== 2O2- ,O2- 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单独存在,只能结合H2O生成OH—即:2O2- + 2H2O === 4OH—,因此,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H2O + 4e—=== 4OH—。

2.电解质是H2SO4溶液(酸性电解质)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 +2e—=== 2H+正极是O2得到电子,即:O2 + 4e—=== 2O2—,O2—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单独存在,只能结合H+生成H2O即:O2—+ 2 H+ === H2O,因此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4H+ + 4e—=== 2H2O(O2 + 4e—=== 2O2- ,2O2- + 4 H+ === 2H2O)3。

电解质是NaCl溶液(中性电解质)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 +2e—=== 2H+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H2O + 4e—=== 4OH—说明:1。

碱性溶液反应物、生成物中均无H+2。

酸性溶液反应物、生成物中均无OH—3。

中性溶液反应物中无H+ 和OH—4。

水溶液中不能出现O2—二、甲醇燃料电池甲醇燃料电池以铂为两极,用碱或酸作为电解质:1.碱性电解质(KOH溶液为例)总反应式:2CH4O + 3O2 +4KOH=== 2K2CO3 + 6H2O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O2+12e- + 6H20===12OH-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O —6e—+8OH- === CO32—+ 6H2O2. 酸性电解质(H2SO4溶液为例)总反应: 2CH4O + 3O2 === 2CO2 + 4H2O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O2+12e-+12H+ === 6H2O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H4O-12e—+2H2O === 12H++ 2CO2说明:乙醇燃料电池与甲醇燃料电池原理基本相同三、甲烷燃料电池甲烷燃料电池以多孔镍板为两极,电解质溶液为KOH,生成的CO2还要与KOH反应生成K 2CO3,所以总反应为:CH4 + 2KOH+ 2O2 === K2CO3 + 3H2O。

氢氧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

静态排水
2014年6月13日,中国航天八院811所研制出静态排水燃料电池模块,该模块成功实现高电流密度的长时间 稳定放电,在国内首次实现连续8小时无气体排放。
谢谢观看
氢氧燃料电池
电池类型
01 背景
03 组成结构
目录
02 工作原理 04 电池分类
05 主要特点
07 研发设备
目录
06 应用领域
基本信息
燃料电池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新的动力电源,一般以氢气、碳、甲醇、硼氢化物、煤气或天然气为燃料,作为 负极,用空气中的氧作为正极.和一般电池的主要区别在于一般电池的活性物质是预先放在电池内部的,因而电 池容量取决于贮存的活性物质的量;而燃料电池的活性物质(燃料和氧化剂)是在反应的同时源源不断地输入的, 因此,这类电池实际上只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这类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容量大、比能量高、功率范围广、不 用充电等优点,但由于成本高,系统比较复杂,仅限于一些特殊用途,如飞船、潜艇、军事、电视中转站、灯塔 和浮标等方面。
研发设备
再生式
静态排水
再生式
将电池反应产物(水)通过电解器转变成反应物(氢和氧),再重复使用以产生电能的燃料电池,由燃料电 池和电解器两部分组成。可以作为大功率太阳电池阵电源系统的贮能装置。有日照时,太阳电池阵提供电能给航 天器负载,还用于将水电解成氢和氧,使部分电能贮存起来。航天器进入阴影区太阳电池不能发电或供电不足时, 由这种燃料电池供电。氢氧燃料电池是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装置。
②培根型燃料电池:属碱性电池。氢、氧电极都是双层多孔镍电极(内外层孔径不同),加铂作催化剂。电解 质为80%~85%的苛性钾溶液,室温下是固体,在电池工作温度(204~260°C)下为液体。这种电池能量利用率较 高,但自耗电大,起动和停机需较长的时间(起动需24小时,停机17小时)。

氢氧燃料电池四种介质环境下的正负极电极反应式。

氢氧燃料电池四种介质环境下的正负极电极反应式。

氢氧燃料电池四种介质环境下的正负极电极反应式氢氧燃料电池(HFC)是由可燃烃放电的介质组成的可再生能源转换装置。

典型的氢氧燃料电池由正极,负极,复合介质,加氧剂和混合剂组成。

在运行条件下,正负极电极两侧反应物通过复合介质混合,伴随着电子和氢离子的流动,实现放电反应。

根据电池结构和使用介质的不同,氢氧燃料电池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有机介质电池,固体氧化物电池,固体水化物电池和固体氢化物电池。

1、有机介质电池:有机介质电池的复合介质是以甲醛和甲醇为原料,经过化学合成后形成的可溶解有机离子溶液,属于有臭氧级别的毒气排出介质。

有机介质电池的正负极反应式为:正极反应:H2 (g) + 2OH- (l) → 2H2O (l) + 2e-负极反应:O2 (g) + 2H+ (l) + 2e- → H2 (g)2、固体氧化物电池: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复合介质是氧化物粉末和少量乙醇,乙醛和甘油混合成的溶液,属于无毒介质,不能毒化大气。

固体氧化物电池的正负极反应式为:正极反应:2H2 (g) + 4OH- (l) → 4H2O (l) + 4e-负极反应:O2 (g) + 4H+ (l) + 4e- →2H2 (g)3、固体水化物电池:固体水化物电池的复合介质是氯化铵,氯化钠,氯化镁等固体水化物,乙醇,乙醛和甘油混合成的溶液,属于无毒介质,不能毒化大气。

固体水化物电池的正负极反应式为:正极反应:2H2 (g) + 2OH- (l) → 2H2O (l) + 2e-负极反应:O2 (g) + 2H+ (l) + 2e- →2H2 (g)4、固体氢化物电池:固体氢化物电池的复合介质是复合氢化物粉末和乙醇,乙醛和甘油混合成的溶液,属于无毒介质,不能毒化大气。

固体氢化物电池的正负极反应式为:正极反应:2H2 (g) + 2OH- (l) → 2H2O (l) + 2e-负极反应:O2 (g) + 2H+ (l) + 2e- →2H2 (g)以上就是氢氧燃料电池四种介质环境下的正负极电极反应式,其中四种介质类型分别为有机介质电池,固体氧化物电池,固体水化物电池和固体氢化物电池。

(完整)氢氧燃料电池简介

(完整)氢氧燃料电池简介

氢氧燃料电池简介燃料电池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可以按电化学原理,等温地把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如图1所示,对于氢氧燃料电池,在其阳极(负极)上,氢气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变成氢离子:-++→e 222H H (1)在阴极(正极)上,氧气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并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O H e H O 222221→++-+ (2) 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O H O H 22221→+ (3) 即氢气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水。

图1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值得注意的是,氢气和氧气通过燃料电池所发生的反应,与常规的氢气在氧气中发生的直接氧化(例如燃烧)反应的过程大不一样。

在燃料电池中氢气与氧气并不直接接触,反应是必须通过阴极、阳极以及二者之间的电解质进行.在反应的过程中,在阳极由氢释放的电子会通过外电路负载流到阴极;氢离子则通过具有氢离子(质子)导电性的聚合物薄膜(PEM)扩散到阴极.燃料电池与常规的化学电池(例如锰锌干电池、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等)不同,它的燃料(例如氢气)和氧化剂(例如氧气)并不储存在电极中,而是储存在电池以外的储罐中,在其工作期间,需要不断向电池中输入燃料和氧化剂,同时排放反应产物。

因此,从工作方式上看,燃料电池更像常规的汽油或柴油发电机.燃料电池的主要特点:(1)高效率在燃料电池工作的过程中,化学能直接转变成了电能,并不经过常规燃料燃烧方法发电所经历的燃烧释放热能供给热机做功,再把机械功转变为电能的复杂过程。

由于燃料电池发电不必经历热机过程,所以也就不受卡诺循环的效率限制,因此燃料电池具有很高的效率,其理论效率高达85%以上,即使在受到各种极化限制的情况下,其能量转化效率仍然可以达40%~60%。

若实现热电联供,燃料的总利用率可以高达80%以上.(2)环境友好由于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很高,因此即使使用由矿物燃料转化得到的富氢气体为燃料进行发电,排放的温室气体量也要少于传统的火力发电.如果使用氢气作为燃料,反应产物是非常洁净的水,完全没有污染.由于燃料电池的发电过程无需经历高温燃烧过程,因此避免了会导致空气污染的氮氧化物的产生.(3)安静燃料电池发电是按电化学原理工作的,运动部件极少,因此工作时非常安静,噪声很低。

氢氧燃料电池总体反应方程式

氢氧燃料电池总体反应方程式

氢氧燃料电池总体反应方程式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气和氧气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在氢氧燃料电池中,通过氢气和氧气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和水。

总体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H2 + O2 → 2H2O简单来说,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氢气和氧气供应到电极上,在电极上,氢气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发生还原反应。

通过这些反应,产生的电子从负极(氢气侧)流向正极(氧气侧),在这个过程中驱动外部电路工作,产生电能。

正极的氧气和负极的氢气还会在电解质中结合生成水。

这个总体反应方程式尽管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

在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在电极表面发生吸附和解离,然后进行氧化和还原反应。

具体反应过程会涉及到具体的电极材料和催化剂,这里不再展开讨论。

通过这个总体反应方程式,我们可以看到氢氧燃料电池的两个重要输入物质是氢气和氧气,输出物质是水。

氢氧燃料电池被认为是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因为它的燃烧产物仅为水,没有产生有害的尾气或废弃物。

除了环保的优势,氢氧燃料电池还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快速响应和低噪音等特点。

相比传统的燃油发动机,氢氧燃料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较低的排放。

氢氧燃料电池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能源储存和电力供应等领域。

然而,氢氧燃料电池技术仍面临着挑战。

氢气的储存和运输是一个难题,因为氢气在常温下是气态且容易泄漏。

氢气的制备仍然依赖于化石燃料,这对于实现完全的清洁能源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

氢氧燃料电池的制造和维护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尽管如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氢氧燃料电池技术正不断得到改进和推广。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氢氧燃料电池在能源领域的更广泛应用,为人类创造更清洁、更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总结与回顾:本文深入探讨了氢氧燃料电池的总体反应方程式及其工作原理。

通过氢气和氧气的氧化还原反应,氢氧燃料电池能够产生电能和水,具有环保、能量效率高、响应快等特点。

然而,氢氧燃料电池仍面临着氢气储存与制备的问题,以及制造与维护成本较高的挑战。

氢氧燃料电池特点

氢氧燃料电池特点

氢氧燃料电池特点《氢氧燃料电池,未来动力的小明星》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这个氢氧燃料电池,那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东西!这氢氧燃料电池啊,就像是一个超级厉害的能量魔法师。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清洁!你想想,它工作的时候就只产生水,没有那些让人头疼的废气啥的,简直就是环保界的明星选手啊!这就好比一个人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还不污染环境,多牛啊!要是满大街跑的车都用上这个,那咱的天空不得瓦蓝瓦蓝的,空气清新得能让人醉氧。

而且它还特别高效。

这能量转化效率,那可不是盖的!就像是一个短跑健将,瞬间就能把能量传递出去,让车子“嗖”地一下就跑起来了。

这速度,这效率,让人忍不住想给它点个赞!还有啊,氢氧燃料电池安静得很呢!比起那些轰隆隆响的发动机,它就像个安静的美男子,默默地工作着,没啥噪音。

你想想,要是坐在车里,没有那种嘈杂的声音打扰你,得多舒服啊!不过呢,这氢氧燃料电池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啦。

就说氢气的储存吧,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氢气这家伙可不好伺候,又要安全,又要方便,还得成本低,这可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好的。

就好像要养一只很娇气的宠物,得小心翼翼地照顾着。

另外呢,虽然氢氧燃料电池很有潜力,但是现在的技术啊还得再打磨打磨。

就像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小孩子,还需要时间和经验来成长。

但是咱可不能因为这些小缺点就忽略了它的大优点啊!毕竟,未来的世界充满了可能。

说不定哪天,咱们就能攻克那些难题,让氢氧燃料电池真正地大放异彩呢!想象一下,以后出门坐的车都是靠氢氧燃料电池驱动的,那该多酷!既能享受快速的出行,又能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这感觉,就像是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引领着潮流呢!所以啊,我对这个氢氧燃料电池可是充满了期待。

我相信,它就是未来动力的小明星,总有一天会在属于它的舞台上,闪闪发光!让我们一起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吧!。

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池符号

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池符号

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池符号
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池符号是H_2/O_2。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用于产生电能的新型电池,它通过分解水分子中含氢和氧原子的化学反应而工作。

它利用氢和氧作为原料,通过一系列特定化学反应,在一个电池单元中产生一定数量的电荷,从而转换为电能。

它由电解质溶液、电解质固体、电解液气体以及电解液池组成。

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在单个电池单元内,氢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反应,与氧在另一侧发生反应,形成水,同时释放出一定量的电荷,这些电荷从另一侧通过连接线放出。

在氢氧燃料电池中,电池符号H_2/O_2用来表示此类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其中H_2表示氢分子,O_2表示氧分子。

在电池的一侧,氢分子发生反应;在另一侧,氧分子发生反应。

当这两种分子发生反应时,就会释放出一定数量的电荷来形成电能,给我们的电子产品带来能量。

氢氧燃料电池的正负极材料

氢氧燃料电池的正负极材料

氢氧燃料电池的正负极材料氢氧燃料电池的正负极材料,这个话题一听就让人觉得挺酷,是吧?想象一下,氢气和氧气的组合就能发电,这简直是科技的魔法!我们先来聊聊正极材料,这可不是简单的“拿个电池就行”那么简单。

正极,通常是氧化物,比如铂、镍,听起来是不是像超人的武器?其实这玩意儿是要在反应中吸引氢气释放出的电子,真是个不折不扣的“电流吸引器”。

铂的耐腐蚀性可好了,就像是那种永远不会过期的食品,能让你一直用下去,价格也是高得吓人,买一块铂,感觉要破产了。

说到负极材料,那就要提到氢气了。

这时候,我们的氢气小伙伴可是个明星,氢气可不能被小看了,虽然它看起来轻飘飘的,实际上却能给我们带来强大的能量!负极材料一般用的是一些合金或碳材料,像是氢化物、活性炭,这些家伙们就像是负极的守护神,负责把氢气存储好,再把它们释放出来。

想象一下,氢气在这里就像是被囚禁的小鸟,随时准备飞向天空,带来无尽的能量,简直太赞了!这两个极材料的搭配就像是最佳CP,缺一不可。

就像牛奶和咖啡,分开没啥意思,混在一起才有那种醇厚的香气。

正极的氧化物负责吸引电子,负极的氢气则源源不断地供给,两个在一起,哇哦,电流就这样诞生了!而且这整个过程产生的废物基本上就是水,环保得让人想给它点赞!试想一下,喝水的时候顺便能想到这水是怎么来的,真是牛逼!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问了,哎,为什么用氢氧燃料电池呢?这不是在讲究效率和环保吗?哎呦,没错!这玩意儿相较于传统的燃油车,简直就是绿色先锋。

想想那些冒烟的汽车,简直像个行走的污染源,而氢氧燃料电池却能让我们享受无污染的驾驶体验,开车的时候只需喝水,爽得不行。

不过,话说回来,氢氧燃料电池也不是没有问题。

技术上还需攻克的难关不少,特别是在成本和氢气的储存和运输上。

说到储存,这氢气就像是个调皮的小孩子,存放不当可就炸了,安全问题可不能马虎。

就像那句老话,安全第一,生产效率第二,这在氢氧燃料电池的世界里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氢氧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电极反应式

氢氧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电极反应式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氢气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产生电能的装置。

它具有高效、低污染、无噪音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清洁能源技术。

在氢氧燃料电池中,固体氧化物电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固体氧化物电极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经过多种反应步骤才能完成这一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固体氧化物电极中的反应式。

1. 氢气氧化反应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氢气氧化反应是产生电能的关键步骤。

氢气在阳极处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氢离子和电子:H2 → 2H+ + 2e-2. 氧气还原反应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氧气在阴极处发生还原反应,与氢气氧化反应相对应,生成氧化氢离子和电子:1/2O2 + 2H+ + 2e- → H2O3. 电子传导在固体氧化物电极中,电子通过电极材料进行传导。

电子的传导能力直接影响固体氧化物电池的性能和效率。

4. 离子传导固体氧化物电极中还伴随着氧化氢离子的传导。

固体氧化物电极材料的离子传导能力也对电池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5. 综合反应综合来看,固体氧化物电极中的反应式可以总结为:H2 + 1/2O2 → H2O固体氧化物电极在氢氧燃料电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电子传导和离子传导,实现氢气氧化和氧气还原反应,最终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对固体氧化物电极中的反应式有深入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并为其性能的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氢氧燃料电池将会在清洁能源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固体氧化物电极在氢氧燃料电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电池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固体氧化物电极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催化氢气和氧气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产生电能。

在这一过程中电子和氢离子在电极与电解质中传播,形成闭合电路,从而达到能量转化的目的。

随着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愈发迫切,对于固体氧化物电极反应式的深入理解变得越来越重要。

固体氧化物电极中的反应式是以氢氧燃料电池结构为基础,其主要包括氢氧燃料电池的阳极和阴极反应。

氢氧燃料电池原理

氢氧燃料电池原理

氢氧燃料电池原理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技术较先进的新型可再生能源平台,其原理是在强酸性或
中性溶液中进行反应,将氢气和氧气分别提供给两个电极,氢气在燃料电极(正极)上通过铂催化剂解离成氢离子和电子,而在氧极(负极)上氧气则通过触媒解离出氧离子,最终电子通过外围电路流入负极,在此过程中形成水分子,达到电能使用的目的。

其带电物质的电极端与另一端的非带电物质的电极端构成一个闭合的电路系统,通过这种方式利用氢气和氧气之间的反应,来获得可观测和可利用的电能,它不涉及燃烧,且结果和过程都是清洁无害的,故具有净化空气及环境的多元价值,同时通过高效利用资源,可降低污染能源的使用,进而节省能源,实现低碳气候友好型发展。

氢氧燃料电池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其排出的气体不仅无毒无害,而且当混合
比偏为2:1时,尤其是氢气的组份比例很高时,效率会高达60%以上,比一般燃
烧式发动机的效率提高百分之三十几。

而氢氧燃料电池还具有清洁、安静、可装配性等优势,可以在汽车、交通和设备驱动中实现高效操作,在远距离通航领域更是显示出重要价值。

氢氧燃料电池因其可再生性的特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已推进了可再生能
源的运用和利用。

这种电动发电方式比一般的化石能源具有更高的能源效率,同时电极的制造工期要比其它发电技术缩短,可降低制造成本。

目前,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期待着它将成为我们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上不可或缺的助力。

氢氧燃料电池符号

氢氧燃料电池符号

氢氧燃料电池符号
氢氧燃料电池一般是以惰性金属铂(pt)或石墨做电极材料,负极通入h2,正极通入
o2,总反应为:2h2+o2=2h2o。

电极反应特别要注意电解质。

1、电解质是koh溶液(碱性电解质)
负极出现的反应为:h2+2e-=2h+,2h++2oh-=2h2o,所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负极就是o2获得电子,即为:o2+4e-=o2-,o2-在碱性条件
下无法单独存有,就可以融合h2o分解成oh-,即为:o2-+2h2o=4oh-,因此,负极
的电极反应式为:o2+h2o+4e-=4oh-。

2、电解质是h2so4溶液(酸性电解质)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h+;负极就是o2获得电子,即为:o2+4e-=o2-,o2-在酸性条件下无法单独存有,就可以融合h+分解成h2o,即为:o2-+2h+=
h2o,因此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o2+4e-=o2-,o2-+4h+=
2h2o)。

3、电解质是nacl溶液(中性电解质)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h+;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h2o+4e-=4oh-。

注意事项
1、碱性溶液反应物、生成物中均并无h+。

2、酸性溶液反应物、生成物中均无oh-。

3、中性溶液反应物中并无h+和oh-;4.水溶液中无法发生o2-。

氢氧燃料电池名词解释

氢氧燃料电池名词解释

氢氧燃料电池名词解释
氢氧燃料电池,也称为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氢气和氧气的电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的装置。

它利用氢气作为燃料和氧气作为氧化剂,在质子交换膜(PEM)或碱性电解质膜(AEM)等电解质中进行反应。

在电解质中,氢气被分解成质子和电子,质子通过电解质膜传导,而电子则通过外部电路供应给负载器件。

在负载器件中,质子和氧气结合生成水。

燃料电池可以连续地提供电能,只需要补充燃料和氧气,而不需要充电。

它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和家庭能源等领域。

氢氧燃料电池电极反应

氢氧燃料电池电极反应

氢氧燃料电池电极反应
嘿,你问氢氧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呀,那咱就来好好说说。

氢氧燃料电池呢,那可是个挺神奇的东西。

在这个电池里,氢气和氧气在一起发生反应,产生电能。

那电极反应是咋回事呢?咱先说说正极。

正极呢,氧气在这儿发生反应。

氧气得到电子,和水结合,变成氢氧根离子。

就好像氧气这个“小调皮”找到了电子这个“小伙伴”,然后一起拉着水玩,变成了氢氧根离子。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小小的化学反应派对,氧气和电子、水一起快乐地玩耍,产生了有用的东西。

再说说负极。

氢气在负极这边可就不一样啦。

氢气失去电子,变成氢离子。

氢气就像个大方的“小朋友”,把自己的电子送出去,自己变成了氢离子。

这些氢离子呢,就会在电池里到处跑,找地方去玩。

这两个电极反应合起来,就形成了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氢气在负极失去电子,电子通过外部电路跑到正极,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和水一起变成氢氧根离子。

然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又可能会在一定条件下结合,变成水。

整个过程就像一个循环,不断地产生电能。

我给你讲个事儿吧。

有一次我去参观一个科技馆,看到了一个氢氧燃料电池的模型。

讲解员给我们演示了这个电池是怎么工作的。

看着氢气和氧气在电池里发生反应,产生电能,让一个小灯亮起来,我觉得可神奇了。

讲解员还说,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技术,以后可能会在很多地方得到应用呢。

所以啊,了解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是不是觉得这个小小的电池里藏着大大的能量呢,你是不是也对它更感兴趣啦。

氢氧燃料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氢氧燃料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氢氧燃料电池总反应方程式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气和氧气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是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

其总反应方程式为:2H2(g) + O2(g) → 2H2O(l) + 572kJ该方程式描述了在氢氧燃料电池中,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和释放出能量。

下面将对该反应方程式进行详细解析。

分子式在该反应方程式中,H2表示两个氢原子组成的分子,O2表示两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H2O表示一个水分子。

其中,H2和O2都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稳定存在。

而H2O是一种常见的液态物质,在大多数自然环境中都可以存在。

化学反应在该反应中,两个H2和一个O2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了两个H2O,并释放出572kJ的能量。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始物质被转化为新物质,并且释放出能量或吸收能量。

化学平衡该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并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在反应达到平衡之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此时,两个H2和一个O2的浓度与两个H2O的浓度之比为1:2。

能量转化在该反应中,572kJ的能量被释放出来。

这是因为,在氢氧燃料电池中,化学能被转化为电能。

具体来说,当氢气和氧气在电极上反应时,产生了一些电子。

这些电子会通过外部电路流动,并驱动负载工作,从而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环境友好相比于传统燃料(如煤、油、天然气等),使用氢氧燃料电池可以减少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因为在该反应中,唯一的产物是水分子,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

结论总之,在氢氧燃料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中,两个H2和一个O2发生了可逆反应,并生成了两个H2O和572kJ的能量。

这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氢氧燃料电池及应用

简述氢氧燃料电池及应用

简述氢氧燃料电池及应用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氢气和氧气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

该装置由阴极、阳极和电解质组成,其中阴极和阳极分别用于催化氢气和氧气的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则用于传递离子,并将反应产生的电子转化为电能。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清洁、高效、环保的能源转换装置,具有低排放、高效率、静音、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优点,因此在各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氢氧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纷纷加大了对交通尾气排放的限制,而氢氧燃料电池作为零排放的能源装置,可以有效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实现绿色出行。

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应用于汽车、公交车、轻轨等交通工具上,包括日本的丰田Mirai、雷诺的康康或者丰田小灵感、奔驰的F-Cell等等,其在行驶里程、加氢时间、环保性能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同时,氢氧燃料电池还可以用于船舶、飞机等其他交通工具的动力系统,为交通运输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其次,氢氧燃料电池在能源存储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随着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的快速发展,能源存储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氢氧燃料电池可以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氢气,然后再利用氢气来产生电能,从而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储存和利用。

此外,氢氧燃料电池还可以作为微型能源装置,应用于家用、商用的电源系统,为用户提供独立的、稳定的电力供应。

另外,氢氧燃料电池还可以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电能来驱动设备和机械,而传统的燃煤、燃油等能源会产生大量的排放物和噪音。

而氢氧燃料电池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装置,可以有效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和噪音,并且在一些需要移动能源的场合,也可以方便地进行移动。

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氢氧燃料电池还在其他领域有着不断的拓展。

例如,将氢氧燃料电池与太阳能、风能、电网进行系统集成,构建分布式能源系统,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存储和利用;将氢氧燃料电池与智能电网、微电网等智能能源系统结合,可以实现能源供给的智能管理和高效利用。

氢氧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大量氢燃料电 池汽车投入使用,为冬奥会提供了绿色、高 效的交通解决方案,展示了我国在氢燃料电
池技术方面的实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德国H2 Mobility Deutschland
该公司致力于建设覆盖全国的氢气加注站网络,为燃料电池汽车提供便利的加氢服务, 推动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普及。
国内成功案例
上海临港氢能产业园
作为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基地,该产业园集 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为国内氢燃料电 池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北京冬奥会氢燃料电池车 队
氢氧燃料电池
• 引言 • 氢氧燃料电池的种类与特点 • 氢氧燃料电池的应用领域 • 氢氧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氢氧燃料电池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氢氧燃料电池的成功案例分析
01
引言
氢氧燃料电池的定义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气和氧气通 过化学反应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它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转换方式 ,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源、电动车、 航空航天等领域。
详细描述
磷酸燃料电池的优点在于其较高的能量效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同时其技术成熟度也较高。然而,磷酸燃料电池 的缺点是成本较高,且产生的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有害物质。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
总结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温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氢气和氧气在熔融碳酸盐介质中反应产 生电能。
详细描述
04
氢氧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技术发展现状
高效能转换
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高,能够达到6080%的效率,远高于传统电池。
长寿命
氢氧燃料电池的寿命长,可达到数千小时,减少 了更换电池的频率和维护成本。

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

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

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氢氧燃料电池,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像是科幻电影里的高科技设备,实际上它的工作原理挺简单的。

想象一下,我们的手机、汽车,甚至是一些小玩意儿,都会用到它。

可这些电池里面的电极材料,又是个什么玩意儿呢?简单来说,就是在电池里负责产生电的部分。

电极材料就像是电池的“心脏”,没了它,电池就没法转起来,真是“无心之痛”啊。

先说说阳极,也就是负极,哎呀,这名字听着让人有点紧张。

阳极的任务就是接受氢气。

氢气流进来,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就能释放出电子,形成电流。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派对上的明星,氢气在这里就是那种一进场就能吸引眼球的角色。

可它要想在派对上“炸裂”,可得有个好的搭档,那就是阳极材料。

常见的阳极材料有铂、碳等。

铂就像是华丽的舞会服,虽贵重但表现极佳;而碳呢,则像是那种百搭的休闲装,便宜又实用。

二者各有千秋,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

再来看看阴极,也就是正极。

阴极的任务是接受氧气。

它的工作就像是调和饮料的调酒师,把氢气和氧气混合在一起,产生水和电能。

真是奇妙啊,喝水还能发电,想想就觉得有点科幻。

阴极的材料同样重要,通常也是用铂、碳之类的。

这两种材料在电池里配合得天衣无缝,简直就是黄金搭档。

它们的反应速度快,效率高,就像是赛车手在赛道上飞驰,分分钟就能跑出个好成绩。

不过,说到材料的选择,咱们可不能只盯着铂和碳。

这不,研究人员还在不断探索新的材料,试图找到更便宜、更高效的替代品。

最近的研究可真让人兴奋,像是把一些过渡金属的化合物纳入了考虑,这些材料可不比铂差,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能表现得更好。

就像是有了新选手加入,打破了原有的格局,让大家都兴奋不已。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想,哎,听上去这些材料好像都不便宜,燃料电池的价格是不是也要飞涨?其实啊,虽然铂是个奢侈品,但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新型材料,像是一些合金、氧化物,价格亲民得多。

科学家们的努力也在慢慢降低燃料电池的成本。

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这项科技的便利,真是让人期待呢。

燃料电池实验报告

燃料电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观察仪器的能量转换过程。

2. 测量燃料电池的输出特性,作出伏安特性(极化)曲线。

3. 计算燃料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及效率。

4. 测量质子交换膜电解池的特性。

二、实验原理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产生电流。

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氢氧燃料电池进行实验,其工作原理如下:1. 氢气在负极(阳极)处被氧化,释放电子,形成氢离子。

2. 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PEM)到达正极(阴极)。

3. 氧气在正极处被还原,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电子。

4. 释放的电子通过外电路流动,形成电流。

三、实验器材1. 氢氧燃料电池2. 电子负载3. 直流电源4. 数字多用表5. 温度计6. 秒表7. 氢气瓶8. 氧气瓶9. 质子交换膜电解池10. 实验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将氢气瓶和氧气瓶连接到燃料电池的进出口。

2. 将燃料电池的负极(阳极)与电子负载的正极连接,正极(阴极)与电子负载的负极连接。

3. 打开直流电源,调整输出电压为13.68V,保持电流为0.4A。

4. 记录开路电压(未连接电子负载时的电压)。

5. 打开电子负载电源,记录电流和电压。

6. 逐步调整直流电源输出电压,记录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和电压。

7. 测量燃料电池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8. 将质子交换膜电解池连接到燃料电池的进出口,记录电解池的电流和电压。

9. 实验结束后,关闭直流电源和电子负载电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开路电压:实验中测得的开路电压为1.23V,符合氢氧燃料电池的理论值。

2. 伏安特性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燃料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曲线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

3. 最大输出功率及效率: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燃料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为0.5W,效率为85%。

4. 质子交换膜电解池特性:实验中测得质子交换膜电解池的电流为0.3A,电压为0.5V。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观察了仪器的能量转换过程。

氢氧燃料电池电动势_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氢氧燃料电池电动势_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氢氧燃料电池电动势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氢气和氧气反应产生电能的设备。

它是一种环保、高效的能源转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和工业领域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氢氧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包括其工作机制和反应过程。

然后,将详细解释和计算氢氧燃料电池的电动势,以及影响电动势的因素。

接着,概述了氢氧燃料电池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并介绍了目前已有的技术及其特点。

最后,探讨了氢氧燃料电池发展趋势和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和解释氢氧燃料电池的电动势,并对其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概述。

通过深入分析影响电动势的因素以及当前技术水平,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指导,并探索未来可能的方向和挑战。

(注意:以上内容为普通文本格式,以供参考,请根据需要进行编辑和修改。

)2. 氢氧燃料电池电动势解释说明2.1 氢氧燃料电池基本原理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将氢气和氧气反应产生水以及释放能量的设备。

该装置由阳极、阴极和电解质层组成。

在阳极上,氢分子(H2)被拆分成带有正电荷的质子(H+),并且由于这个过程而放出电子。

这些电子被导体的外部回路捕获,并产生电流,从而向我们提供可用的能量。

同时,质子穿过电解质层并移动到阴极上,在那里与来自外部环境的氧分子(O2)结合形成水(H2O)。

整个过程中,水是唯一的副产品。

2.2 电动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在大多数化学反应中,包括氢氧燃料电池中的反应,都涉及到一个关键性质——化学反应会释放或吸收能量。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其能量变化可以通过比较起始状态与最终状态下物质自由能的差异来衡量。

而在这里,我们使用标准态下的电动势来表示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电动势(E)指的是在单位电量通过外部回路时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电动势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E = E阳极- E阴极其中,E阳极和E阴极分别表示进行氧化和还原反应的半反应的标准态电动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氢氧燃料电池令狐采学氢氧燃料电池一般是以惰性金属铂(Pt)或石墨做电极材料,负极通入H2,正极通入 O2,总反应为:2H2 + O2 === 2H2O电极反应特别要注意电解质,有下列三种情况:1.电解质是KOH溶液(碱性电解质)负极发生的反应为:H2 + 2e- === 2H+ ,2H+ + 2OH- === 2H2 O,所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 – 2e- + 2OH- === 2H2O;正极是O2得到电子,即:O2 + 4e- === 2O2- ,O2- 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单独存在,只能结合H2O生成OH-即:2O2- + 2H2 O === 4OH- ,因此,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H2O + 4e- === 4OH- 。

2.电解质是H2SO4溶液(酸性电解质)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 +2e- === 2H+正极是O2得到电子,即:O2 + 4e- === 2O2- ,O2- 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单独存在,只能结合H+生成H2O即:O2- + 2 H+ = == H2O,因此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4H+ + 4e- === 2H2O(O2 + 4e- == = 2O2- ,2O2- + 4H+ === 2H2O)3. 电解质是NaCl溶液(中性电解质)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 +2e- === 2H+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H2O + 4e- === 4OH-说明: 1.碱性溶液反应物、生成物中均无H+2.酸性溶液反应物、生成物中均无OH-3.中性溶液反应物中无H+ 和OH-4.水溶液中不能出现O2-二、甲醇燃料电池甲醇燃料电池以铂为两极,用碱或酸作为电解质:1.碱性电解质(KOH溶液为例)总反应式:2CH4O + 3O2 +4KOH=== 2K2CO3 + 6H2O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O2+12e- + 6H20===12OH-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O -6e-+8OH- === CO32-+ 6H2O 2. 酸性电解质(H2SO4溶液为例)总反应: 2CH4O + 3O2 === 2CO2 + 4H2O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O2+12e-+12H+ === 6H2O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H4O-12e-+2H2O === 12H++ 2CO2说明:乙醇燃料电池与甲醇燃料电池原理基本相同三、甲烷燃料电池甲烷燃料电池以多孔镍板为两极,电解质溶液为KOH,生成的CO2还要与KOH反应生成K2CO3,所以总反应为:CH4 + 2 KOH+ 2O2 === K2CO3 + 3H2O。

负极发生的反应:CH4 – 8e- + 8OH- ==CO2 + 6H2O CO2 + 2OH- == CO32- + H2O,所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 + 10 OH- + 8e- === CO32- + 7H2O正极发生的反应有:O2 + 4e- === 2O2- 和O2- + H2O === 2O H-所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2H2O + 4e- === 4OH-说明:掌握了甲烷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就掌握了其它气态烃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四、铝–空气–海水电池我国首创以铝–空气–海水电池作为能源的新型海水标志灯,以海水为电解质,靠空气中的氧气使铝不断被氧化而产生电流。

只要把灯放入海水中数分钟,就会发出耀眼的白光。

电源负极材料为:铝;电源正极材料为:石墨、铂网等能导电的惰性材料。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Al-12e-===4Al3+;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O2+6H2O+12e-===12OH-总反应式为:4Al+3O2+6H2O===4Al(OH)3说明:铝板要及时更换,铂做成网状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在中学阶段,掌握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十分重要的。

所有的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也同样是有规律可循的。

书写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先写出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第二步,再写出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第三步,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用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即得到负极反应式。

下面对书写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三步法”具体作一下解释。

1、燃料电池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因为燃料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料燃烧的产物相同,可根据燃料燃烧反应写出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但要注意燃料的种类。

若是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不随电解质的状态和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而变化,即2H2+O2=2H2O。

若燃料是含碳元素的可燃物,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就与电解质的状态和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如甲烷燃料电池在酸性电解质中生成CO2和H2O,即CH4+2O2=CO2+2H2O;在碱性电解质中生成CO32-离子和H2O,即CH4+2OH-+2O2=CO32-+3H2O。

2、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的书写因为燃料电池正极反应物一律是氧气,正极都是氧化剂氧气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所以可先写出正极反应式,正极反应的本质都是O2得电子生成O2-离子,故正极反应式的基础都是O2+4e-=2O2-。

正极产生O2-离子的存在形式与燃料电池的电解质的状态和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现将与电解质有关的五种情况归纳如下。

⑴电解质为酸性电解质溶液(如稀硫酸)在酸性环境中,O2-离子不能单独存在,可供O2-离子结合的微粒有H+离子和H2O,O2-离子优先结合H+离子生成H2O。

这样,在酸性电解质溶液中,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⑵电解质为中性或碱性电解质溶液(如氯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O2-离子也不能单独存在,O2-离子只能结合H2O生成OH-离子,故在中性或碱性电解质溶液中,正极反应式为O2+2H2O +4e-=4OH-。

⑶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盐(如LiCO3和Na2CO3熔融盐混和物)在熔融的碳酸盐环境中,O2-离子也不能单独存在, O2-离子可结合CO2生成CO32-离子,则其正极反应式为O2+2CO2 +4e-=2CO32-。

⑷电解质为固体电解质(如固体氧化锆—氧化钇)该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可允许O2-离子在其间通过,故其正极反应式应为O2+4e-=2O2-。

综上所述,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本质都是O2+4e-=2O2-,在不同电解质环境中,其正极反应式的书写形式有所不同。

因此在书写正极反应式时,要特别注意所给电解质的状态和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

3、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的书写燃料电池负极反应物种类比较繁多,可为氢气、水煤气、甲烷、丁烷、甲醇、乙醇等可燃性物质。

不同的可燃物有不同的书写方式,要想先写出负极反应式相当困难。

一般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都是采用间接方法书写,即按上述要求先正确写出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和正极反应式,然后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用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即得负极反应式。

三、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应用举例1、电解质为酸性电解质溶液例1、科学家预言,燃料电池将是21世纪获得电力的重要途径,美国已计划将甲醇燃料用于军事目的。

一种甲醇燃料电池是采用铂或碳化钨作电极催化剂,在稀硫酸电解液中直接加入纯化后的甲醇,同时向一个电极通入空气。

试回答下列问题:⑴这种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⑵此电池的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⑶电解液中的H+离子向极移动;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是。

⑷比起直接燃烧燃料产生电力,使用燃料电池有许多优点,其中主要有两点:首先是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高,其次是。

解析:因燃料电池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料燃烧的产物相同,又且其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所以该电池反应方程式是2CH3OH+3O2=2CO2+4H2O。

按上述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1知,在稀硫酸中,其正极反应式为:3O2+12H++12e-=6H2O,然后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利用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即得负极反应式为:2CH3OH+2H2O-12e-=2CO2↑+12H+。

由原电池原理知负极失电子后经导线转移到正极,所以正极上富集电子,根据电性关系知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故H+离子向正极移动,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是负极。

答案:⑴2CH3OH+3O2=2CO2+4H2O⑵正极3O2+12H++12e-=6H2O;负极2CH3OH+2H2O-12e-=2CO2↑+12H+⑶正;负⑷对空气的污染较小2、电解质为碱性电解质溶液例2、甲烷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B、正极反应式为O2+2H2O +4e-=4OH-C、随着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碱性不变D、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比甲烷燃烧的能量利用率大解析:因甲烷燃料电池的电解质为KOH溶液,生成的CO2还要与KOH反应生成K2CO3,故该电池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CH4+2OH-+2O2=CO32-+3H2O。

从总反应式可以看出,要消耗OH-,故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减小,C错。

按上述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2知,在KOH溶液中,其正极反应式为:O2+2H2O +4e-=4OH-。

通入甲烷的一极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可利用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

选项A、B均正确。

根据能量转化规律,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是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功的,能量利用率不高,而电能转化为功的效率要大的多,D项正确。

故符合题意的是C。

甲烷电池负极:CH4+10OH-—8e-===CO32- +7H2O正极:O2+4e-+2H2O===4OH-乙烷电池负极 2 CH3CH3 - 28e- + 36OH- ==== 4 CO32- + 24H20正极 7 O2 + 28 e- + 14 H20 ==== 28 OH-丙烷电池负极:C3H8 - 20e- + 20OH- = 3CO32- + 14H20正极: 5o2 +20e-+10H2O = 20 OH-肼电池:负极:N2H4+4OH- - -4e==N2+4H2O正极:O2+H2O+4e==4OH-甲醇电池正极:3O2 + 12e– + 6H20 = 12OH–负极:2CH3OH - 12e– + 16OH~= 2CO32- + 12H2O高中常见化学方程式一、碱金属1、4Na + O2======2 Na2O2、2Na + O2=======Na2O2(点燃) ☆3、2Na +2 H2O===2NaOH + H2↑☆4、Na2O + H2O===2NaOH △5、2Na2O2 +2 H2O===4NaOH + O2↑☆6、2Na2O2+ 2CO2===2Na2CO3+ O2 ☆7、2Na + S ==== Na2S(条件:点燃)8、4Li + O2 =====2Li2O9、2K + 2H2O===2KOH + H2↑ △10、Na2CO3+2 HCl===2NaCl + CO2↑+H2O11、NaHCO3+ HCl===NaCl+ + CO2↑+H2O12、Na2CO3+ CO2+ H2O==2NaHCO313、2NaHCO3===== Na2CO3+ CO2↑ + H2O14、NaHCO3 + NaOH===Na2CO3 + H2O15、NaHCO3+ NaHSO4===Na2SO4+ CO2↑+ H2O16、2NaHCO3+Ca(OH)2==CaCO3↓+Na2CO3 + H2O17、2NaOH + CuSO4===Na2SO4 +Cu(OH) 2 ↓18、3NaOH + FeCl3===3NaCl +Fe(OH) 3 ↓19、2NaOH + MgCl2===2NaCl + Mg(OH) 2↓二、卤素1、Cl2+2 Na ===== 2 NaCl (条件:点燃)2、Cl2+ Mg===== MgCl2 (条件:点燃)3、Cl2+ Cu =====CuCl 2 (条件:点燃)4、3Cl2+ 2Fe =====2FeCl3 (条件:点燃)△5、Cl2 + H2=====2 HCl (条件:点燃)△6、3Cl2+2 P ==== 2PCl3 (条件:点燃)7、Cl2+ PCl3=== PCl5 (条件:点燃)8、Cl2 + H2O==== HCl + HClO ☆9、Cl2 +2 NaOH===NaCl + NaClO+ H2O ☆10、2Cl2+2Ca(OH)2===CaCl2 +Ca(ClO) 2+2 H2O ☆11、Cl2 +2 NaBr===2NaCl + Br2 △12、Cl2 + 2KI=== 2KCl +I213、Br2+ 2KI===2KBr+ I214、MnO2 +4 HCl(浓)==== MnCl2+Cl2↑+2 H2O (条件:加热)☆15、2NaCl + H2SO4(浓)==== Na 2SO4+ 2HCl↑16、Ca(ClO)2 + CO2 + H2O==CaCO3↓+ 2HClO ☆17、NaClO + HCl===NaCl + HClO ☆18、2HClO ====2 HCl +O2↑19、H2+ F2=== 2H F20、H2 + Br2====2HBr21、H2 + I2=== 2HI22、2F2 +2 H2O===4HF + O2 ☆23、NaCl + AgNO3===NaNO3+ AgCl ↓(白色沉淀)24、NaBr + AgNO3===NaNO3 + AgBr↓ (浅黄色沉淀)25、KI + AgNO3===K NO3+ AgI↓ (黄色沉淀)26、2AgBr ===2Ag + Br2 (光照)三、硫及其化合物1、S + 2Cu ======Cu2S (条件:加热)2、S + Fe ======FeS (条件:加热)3、S + H2======= H2S (条件:点燃)4、S + O2===== SO2 (条件:点燃)5、2H2S + O2(不足)====== 2 S +2H2O (条件:点燃)6、2H2S + 3O2(充足)======= 2SO2 + 2H2O (条件:点燃)7、FeS +2 HCl=== FeCl2+ H2S↑ △8、FeS + H2SO4===FeSO4 + H2S↑9、Na2SO3+ H2SO4===Na2SO4+ H2O+S O2↑10、SO2+ H2O===H2SO311、2SO2 + O2=====2SO3 (条件:催化剂、加热)12、SO3 + H2O===H2SO413、SO2 + Cl2 + H2O=== H2SO4 +2HCl ☆14、SO2+ Br2 +H2O======H2SO4+2HBr ☆15、SO2 +2 NaOH======Na2SO3+H2O16、C + 2H2SO4(浓) =====CO2↑+2SO2↑+ 2H2O (条件:加热)☆17、S +2 H2SO4(浓) =====3SO2↑+2 H2O (条件:加热)☆18、Cu + 2H2SO4 (浓)==== CuSO4 +SO2↑+2 H2O (条件:加热)☆19、H2S + H2SO4 (浓)===S↓+SO2↑+ 2H2O △21、2Na2SO3 + O2===2Na2SO422、Na2SO4 + BaCl2==NaCl + BaSO4↓23、Na2SO3 + BaCl2==2NaCl +BaSO3↓24、BaSO3 + 2HCl===BaCl¬2+SO2↑+H2O25、2H2O2 =====2H2O+ O2↑ (见光、或加热)△26、2O3 ====3O2 (条件:放电)四、碳、硅及其化合物1、C + O2 ====CO2 (条件:加热)2、2C + O2 ====2CO (条件:加热)3、C + CO2 ====2CO (条件:加热)☆4、C + H2O ====CO + H2 (条件:高温)☆5、C + 2CuO =====2Cu + CO2↑ (条件:加热)☆6、CO2 + H2O===H2CO37、CO2 + Ca(OH) 2===CaCO3↓+H2O8、CaCO3 + CO2 + H2O===Ca(HCO3) 29、Ca(HCO3) 2 ======CaCO3+ CO2↑+H2O (条件:加热)10、Ca(HCO3) 2 + Ca(OH) 2===2CaCO3↓+2 H2O11、CaCO3 =====CaO+ CO2↑ (条件:高温)12、CaCO3 +2 HCl===CaCl2+ CO2↑+H2O13、Si + O2 =====SiO2 (条件:高温)14、Si +2NaOH +H2O===Na2SiO3 + 2H2↑ ☆15、Si + 4HF===SiF4↑+2H2↑16、SiO2 +2 C ======Si +2CO↑ (条件:高温)☆17、SiO2 + CaO ====CaSiO3 (条件:高温)18、SiO2 + 2NaOH===Na2SiO3 + H2O (条件:高温)19、Na2CO3 + SiO2=====Na2SiO3+CO2↑ (条件:高温)20、CaCO3 + SiO2 =====Na2SiO3+CO2↑ (条件:高温)21、Na2SiO3 + CO2 + H2O===H2SiO3↓ + Na2CO3 ☆22、Na2S iO3 +2 HCl===2NaCl+ H2SiO3↓五、氮和氮的化合物1、N2 + 3H2 =====2NH3 (高温、高压、催化剂;且反应可逆)☆2、N2 + O2======2NO (放电)3、2NO + O2===2NO24、3NO2 + H2O===2HNO3 + NO ☆5、4NO + 3O2 +2 H2O===4HNO3 ☆6、4NO2 + O2 + 2H2O===4HNO3 ☆7、NH3 + H2O =====NH3•H2O8、NH3•H2O ======NH3↑+ H2O (条件:加热)9、NH3 + HCl===NH4Cl10、NH3 + HNO3===NH4 NO311、4NH3 + 5O2 =====4NO +6 H2O (催化剂加热)12、NH4Cl + NaOH =======NaCl +NH3↑+ H2O13、2NH¬4Cl(固)+Ca(OH) 2(固)====CaCl2+2NH¬3↑+2 H2O (加热)☆14、4HNO3 ====4NO2↑+ O2↑+ 2H2O (见光、受热)☆15、Cu +4 HNO3 (浓)==Cu(NO3)2+2NO2↑+2 H2 (加热)△16、3Cu +8 HNO3 (稀)==Cu(NO3)2+2NO↑+4 H2O (加热)△17、C +4 HNO3 (浓)===== CO2↑+ 4NO2↑+ 2H2O (加)18、4P + 5O2 ====2P2O5 (点燃)19、P2O5 + 3H2O(热)===2H3PO420、P2O5 + H2O(冷)===2HPO321、NH4Cl===== NH3 ↑+ HCl↑ (加热)22、NH4HCO3 =====NH3↑+ CO2↑+ H2O23、N2O4 ====== 2NO2 (常温下可逆)六、铝及其化合物1、4Al + 3O2==== 2Al2O3 (点燃)2、2Al +6 HCl===2AlCl3 +3 H2↑3、2Al +6 H2O===== 2 Al(OH) 3↓+3H2↑ ☆4、2Al + 2NaOH +2 H2O===2NaAlO2 +3 H2↑ ☆5、2Al + Fe2O3 ======2Fe+ Al2O3 ☆ (高温)6、Al2O3 + 6HCl===2AlCl3 +3 H2O7、Al2O3 +2 NaOH===2NaAlO2 + H2O △8、Al(OH) 3 +3HCl===AlCl3 +3 H2O9、Al(OH) 3 + NaOH===NaAlO2 +H2O △10、AlCl3 + 3NaOH===3NaCl+Al(OH) 3↓11、AlCl3 +3 NH3•H2O===3NH4Cl+Al(OH) 3↓ ☆12、NaAlO2 + HCl + H2O===NaCl +Al(OH) 3↓ ☆13、NaAlO2 + 4HCl( 过量 )===AlCl3 + 2H2O14、NaAlO2 +CO2 (过量) +2H2O=Al(OH) 3↓+NaHCO315、AlCl3 + 3NaAlO2 +6H2O===3NaCl+4Al(OH) 3↓16、2Mg + O2===== 2MgO (点燃)17、3Mg + N2 ======Mg 3N2 (点燃)☆18、2Mg + CO2 =====2MgO+C (点燃)☆七、铁及其化合物1、3Fe + 2O2 ======Fe3O42、3Fe +4 H2O(气 )====== Fe3O4+4 H2 (高温)☆3、2Fe + 3Cl2 ======2FeCl3 (点燃)4、Fe + S ======FeS (加热)5、Fe + I2====== FeI2 (加热)6、Fe + 2HCl===FeCl2 +H2↑7、Fe + CuSO4===Fe SO4+ Cu8、2Fe(OH) 3====== Fe2O3+ 3H2O (加热)9、4Fe(OH) 2 + O2 +2 H2O===4Fe(OH) 3 ☆10、2FeCl2 + Cl2===2FeCl311、2FeCl3 + Fe===3FeCl214、2FeCl3+ 2KI===2FeCl2+I2↓+2KCl15、Fe2O3 + 3CO===== 2Fe+3CO2 (加热)16、Fe+4HNO3(稀)(过量)==Fe(NO3) 3+NO↑+2H2O17、3Fe (过量 )+8HNO3 (稀)==3Fe(NO3) 2+2NO↑+4H2O18、FeCl3 + 3KSCN ===Fe(SCN)3:有机反应:加成反应(加成反应进行后,重键打开,原来重键两端的原子各连接上一个新的基团)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从一个分子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等分子),而生成不饱和(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受到某类试剂的进攻,使分子中一个基(或原子)被这个试剂所取代的反应)加聚反应(单体间相互反应生成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叫做加聚反应)缩聚反应(两个或多个有机分子相互作用后以共价键结合成一个大分子,同时失去水或其他比较简单的无机或有机分子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