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词二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古诗词二首

教材分析

《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儿童追春图。新市,古县名,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幽深。句意是,稀疏的篱笆下,一条小路通向远方。

“树头花落未成荫”未,没有。阴,树荫。句意是树上的花落了,但是叶子还没有长茂盛。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急走,奔跑。句意是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黄蝴蝶飞入黄色的菜花之中,再也找不到了。

这首诗描写了南方农村的暮春景色。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富有情趣。

《清平乐》的作者是宋朝的辛弃疾。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生活劳作的图景。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茅,茅屋。溪,小溪。句意是,茅屋又小又低,小溪上长者绿幽幽的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醉,酒醉。吴音,具有南方口音的话语。媚,柔媚。好,问好,闲谈。据意识,酒醉中,有人用柔媚的南方话语相互问好、闲谈。

“白发谁家翁媪?”翁,老翁。媪,老婆婆。这是谁家的老翁、老婆婆呢?

“大儿锄豆溪东。”大儿子在消息的东边锄草。

“中儿正织鸡笼。”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无赖,顽皮,是爱称。句意是,最可喜的是小儿子不懂世事,只是一味的调皮玩耍,趴在小溪岸边剥莲蓬吃。

本文勾画出一幅古时南方农村人依山水而居,勤于农时,满足、悠闲的生活画面。

教学建议

一、揭示本单元的阅读主题——追寻、享受童年的快乐。

二、这两首古诗词除个别语句之外,大部分诗句并不难懂,因此,让学生自主读书,交流讨论。

三、让学生说说读了诗句,自己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古人的哪些生活情景让自己感觉很有趣?

四、朗读、背诵古诗。

五、扩展阅读一些描写儿童生活的其它古诗词,如杨万里的《稚子弄冰》,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六、学习生字词。尽可能地提供语境帮助学生记忆。

七、建议本科教学两课时。

《古诗词二首》教学设计

窦妪一中小学部任军果

教学内容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能结合诗句理解“疏疏、未成阴、急走、无赖”等词语的意

思。

2.能读懂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根据诗中描绘的情景想象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小组自学,读中理解,读中想想,表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读懂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2.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急走”意思,能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意境。

教学准备:课件、音乐。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古时儿童生活场景,师生共同做有关的背景介绍,提问“同学们想了解更多古时儿童的生活情况吗?”那今天学了古诗二首你就会有更多的了解。

二、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一)读诗解题、做背景简介。

1.出示古诗,教师范读。

2.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

解题:宿:过夜。

新市:地名,在湖南省。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

a.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这句意思: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疏疏)一径(深)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让学生在课堂上自我

表现,能使学生更快进入角色,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

语文教学要注重阅读,注重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注重在读中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中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时抓点带面,点上着力,次要内容以读代讲,重点内容反复朗读,读中感悟。

图文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更好的体会作者情感。

通过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学生讲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更好的走进文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学生读辛弃疾的《清平乐.》就要让学生了解辛弃疾本人,了解他生活的时代,从而为学习文本做好准备。

不同形式的朗读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探究,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为每一个学生展示自我搭建平台。

语文学习是综合性学习,是开放性学习,本课运用请同学上台表演、连环画等不同的教学环节,不仅是

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书:树头

理解:树头:树枝头。 未:没有。 阴:树荫。 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c .小组内说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

d .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 .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 黄蝶 菜花 走:跑。 急走:快跑。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 追到没有? b .女生读第4句:

处:地方。 寻:寻找。 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c .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d .再看图(后两句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e .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f .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 板书:喜爱

(四)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多

为了增加学习兴趣,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