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

合集下载

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与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与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与影响因素分析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改变了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面貌,使得中国走向了现代化的道路。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呢?下面本文将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背景改革开放的背景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前中国一直处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经济发展缓慢,生活水平低下。

1980年代初期,中国在计划经济模式下遇到了瓶颈,需要进行转型和改革。

因此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2、国际环境改革开放也是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

1979年,美国和中国正式建交,中国开始走向国际社会。

这给了中国更多的自信和动力,也让中国看到了现代化的道路。

3、政治环境改革开放的背景也与中国政治环境的改变有关。

1976年,中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给了中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1978年,邓小平上台,开始进行政治和经济的改革。

改革的开端可以追溯到邓小平所提出的“两个凡是”的讲话,这标志着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二、影响因素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和实行,也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时代需求改革开放时期,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全球化的发展对每个国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面对着机遇和挑战。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中国必须进行转型和改革,才能维持其国力和地位。

2、政治需要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政治需要。

1976年之前,“文化大革命”打乱了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秩序,使得中国需要重新寻找新的发展模式。

邓小平等领导人认识到,大力发展经济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同时还能够提高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3、改革领导者的作用改革的领导者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他具有坚定的意志,敢于冒险,有很高的政治威信。

他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推动了改革的进行。

4、外部经济压力改革开放中国还面临着外部经济压力。

改革开放的历程知识点总结

改革开放的历程知识点总结

改革开放的历程知识点总结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历史性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新时代。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从此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轨迹,使中国经济迅速起飞,社会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改革开放的历程知识点。

一、改革开放的背景改革开放的背景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的成就不断被新问题、新挑战所取代,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

在此背景下,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开放政策。

二、经济体制改革1. 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改革开放的核心之一就是中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经济的高效运行和发展,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逐渐推行市场经济,改变了过去计划经济的体制。

2.农村改革农村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一环。

中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城市改革城市改革是改革开放的另一重要方面。

通过城市改革,中国推行了市场化改革,逐步实行企业自主经营,引进外资,培育了一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国有企业改革改革时期的中国也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采取了多种方式,多元化成了主流。

三、对外开放1.“引进来”和“走出去”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积极引进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为中国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入世与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打破了一些行业的自然垄断,使相关行业市场竞争更加活跃。

另外,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也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四、对上述知识点的跟进改革开放起初在经济体制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

在对上述知识点的跟进中,中国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政策,逐渐推进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得改革开放成为了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

五、改革开放的影响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史背景改革开放

史背景改革开放

史背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背景与影响1978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变革,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改革开放背景1.1 经济困境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处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重工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产能过剩等问题逐渐突出。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激励机制,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村经济发展滞缓。

此外,由于长期的封闭政策和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也面临着对外经济技术的断层,创新能力不足等挑战。

1.2 社会矛盾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城乡间的巨大差异导致了农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待遇不平等。

城市内部的分配不公,少数特权阶层获得了大量福利和资源,而普通工人和社会底层则往往被忽视。

此外,精英主义和不透明的决策过程也导致了普通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强烈不满。

1.3 全球化浪潮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兴起,中国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和合作机遇。

中国需要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吸引外资和技术进入,推动自身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希望通过与全球贸易伙伴的合作,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和资源。

二、改革开放的影响2.1 经济改革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逐步建立起的市场经济体制,促使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合理。

引进外资和技术的举措,推动了中国工业化进程。

开拓对外贸易,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

农村改革和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农业产出。

经济的快速增长,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大国。

2.2 社会结构的变革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流动,形成了大规模的农民工群体。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中产阶级的兴起,拉动了消费需求和社会发展。

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以来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也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关键一步。

通过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在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取得的成就进行简要介绍。

一、改革开放的背景中国在二十世纪初经历了辗转动荡的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国力衰弱。

毛泽东领导的中共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但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特别是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中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经济几乎崩溃,社会秩序混乱。

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进行改革,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全面改革的方案,并得到了中共中央的支持。

这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时代的开始。

二、改革开放的特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教育改革等多方面的内容。

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的核心。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外资,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体制。

特别是在农村经济改革中,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同时,中国积极引进外资,建立起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技术。

这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此外,政治体制改革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逐渐推进了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实现了决策体制和管理体制的转型,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文化教育改革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素质的提高,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改革开放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

经济总量迅速增长,从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农村地区的贫困程度大大减少,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再也不用担心温饱问题。

此外,中国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的高速铁路、移动支付等创新技术受到了世界的瞩目。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崭新提升。

然而,这一时期的实行不是毫无前置条件和基础的。

它需要有一定的历史和理论基础来支撑。

一,历史背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虽然实现了国共两党的和平协商,赢得了对民心的信任,但是这种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

全国生产力低下,贫穷的人口和短缺的原材料使得新中国难以克服经济困境。

农业互助合作化和土地改革也面临一些关键的困难。

在1956年的“百花齐放”中,民间大量抨击党的声音突然爆发,随之而来的是党的反弹,大规模的肃反运动爆发。

这一事件削弱了国家的凝聚力,并使之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受挫。

根据这些背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试图通过“批林批孔”的思想与文化大革命,以消除危机。

他本意是通过对党、政府、文化、教育、文艺、体育等领域进行彻底的“大革命”,引导中国走向更加完美的社会主义建设。

但是结果却是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社会运行几乎瘫痪,肃反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进一步加剧了群众的混乱和不稳定,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也被严重损害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个全会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转折点。

这次全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时代定义中的“改革开放”信念和进行调整的方向。

这个转折点不仅对中国而且是对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 理论基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实践。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阶段,通过论证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准确把握了各个时期的重大问题。

毛泽东的思想在当时为巩固国家,提高人民的经济福利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然而,后来的实践告诉我们,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理论局限和缺陷,阻碍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和成长。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段时期,为了更好地
理解这一时期的背景,我们需要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之前的历史背景。

1.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经济的落后、农业的困境
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缺乏经验等问题。

2.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和经济造成了巨大
的冲击。

这场运动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知识分子的迫害和经济
的停滞,使中国陷入了严重的困境。

3. 国际环境的变化:
改革开放之前的国际环境也对中国的决策产生了影响。

1970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进行经济改革和开放,中国也面临着来自
国际社会的压力和刺激。

4. 毛泽东去世:
1976年,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去世,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毛泽东去世后,中国的领导层开始思考如何推动国家的发展,以解决国内外面临的各种问题。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面临的挑战、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毛泽东去世后的新时代思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

这些因素共同促使中国决策层意识到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开辟了新的道路。

中国的改革开放

中国的改革开放

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1978年,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思想,这意味着中国开始了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

四十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了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改革措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前景展望几个方面论述改革开放的意义。

一、历史背景改革开放是中国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改革尝试。

改革前中国遭受了极为痛苦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和十年浩劫,经济陷入了严重困境,人民生活贫困落后。

此外,中国与世界的隔离通常被认为是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席位,对外开放之路也正式打开。

改革开放的前提是改革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时代需求,与世界接轨发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必须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追赶世界发展的步伐,这便促使了中国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两方面入手进行革命性的改革。

二、改革措施中国的改革措施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改革经济体制,主要内容为发展市场经济、扩大对外开放与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另一个是改革政治体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开放海滨城市、沿江、沿海地区,鼓励外商投资,建立自由贸易区;实行“国家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计划经济体制等。

除此之外,中国还注重发展国家的科技和文化事业,加强了对教育、人才的培养。

改革力度之大,变革速度之快,可谓毫不逊色于任何国家。

三、经济发展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从那时起,中国经济表示出了强大的成长势头,不断地刷新着数据记录。

自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思想起,中国经济规模迅速扩大,GDP不断攀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以上,从一个高度贫困的国家一跃成为了当今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崛起深刻地改变了国际形势,它的成功经验成为了全球化时代其它国家的宝贵资本。

简述改革开放的背景举措及成果

简述改革开放的背景举措及成果

改革开放的背景举措及成果一、背景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它标志着中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改革开放的背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发展滞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以国家掌控经济命脉。

然而,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运行效率较低,各项指标与国际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需要改革经济体制,以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2. 外部环境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

世界经济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逐渐成为全球的主流。

中国需要改变封闭的态度,加入全球化浪潮,才能实现经济发展。

3. 政治局势调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正经历文化大革命的混乱时期。

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政治稳定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稳定社会局势,中国需要在政治体制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举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举措。

这些举措主要包括:1. 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的核心是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市场经济的元素,逐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一举措使得企业能够更加自主地决定生产经营活动,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

2. 开放政策的推行为了与国际接轨,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开放政策。

特别是在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方面,中国逐步放开了市场准入,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

这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 减少政府干预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大力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通过放权和优化监管,中国鼓励市场竞争,提高了经济效率。

同时,这一举措也激发了创新活力,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4. 生态环境保护中国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因此,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中国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三、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些成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1. 经济飞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增长。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它的历史
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当时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

经济问题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了长达数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


种体制下,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发展缓慢,效率低下。

此外,农村地区也面临着严重的粮食短缺和贫困问题。

政治问题
在时代,中国实行了严格的政治控制和阶级斗争,导致了政治
体制僵化和社会不稳定。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使得中国的领导层意识到,政治改革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

国际环境
改革开放的决策也受到了国际环境的影响。

1978年,中国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标志着中国重新融入国际社会。

此外,中国希望吸取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以加快自身的现代化进程。

总结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是中国面临的经济、政治和国际环境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促使中国领导层认识到,必须采取措施来改革经济体制、推动政治改革,并与国际社会进行合作。

改革开放的实施为中国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推动了中国走向现代化。

简述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简述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简述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一、改革开放的背景1978年,中国国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遇到了严重的困境。

毛泽东时代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留下了沉重的负担,导致国民经济严重落后,社会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水平极其困难。

此时,中国需要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1. 推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开放政策和市场化改革措施,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这种体制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多自主权和市场竞争机会,还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这些措施使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并且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2.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粮食统购统销等措施,逐步解决了农村人口基本生活问题。

同时,在城市方面也实行了一系列创新政策,如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3. 加强国际合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多边贸易体系。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一步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和交流。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重大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推动文化繁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推动文化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鼓励创新创意产业的发展。

同时,在文化传承方面也有所突破,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汉语国际传播等措施。

5.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实行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其中包括加强司法公正、维护人权自由、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等方面。

这些措施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三、改革开放的启示1. 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历程,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它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2. 坚持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简述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简述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一、改革开放的背景改革开放是指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旨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社会主义建设面临一系列困难和问题。

中国需要进行全面的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以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1. 推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引进外资、建立特区、实行市场经济等一系列措施,中国成功地打破了封闭状态,加快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引入市场机制,激发了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了私营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

2. 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使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有更多机会创业就业,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也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商品和服务,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改革开放还加强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了人民的福利水平。

3. 推动科技创新改革开放为中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迅速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差距,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改革开放还鼓励和支持国内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科研人才,推动了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提升。

4. 拓展对外交往改革开放使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组织,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立起更加紧密的经贸关系。

中国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在重大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1. 农村改革农村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引入,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和经营自主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村改革还推动了乡镇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

2. 城市改革城市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改革开放的背景介绍简短

改革开放的背景介绍简短

改革开放的背景介绍简短
改革开放的背景介绍简短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点,它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开辟了新的道路。

改革开放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

在那个时候,中
国经济陷入了困境,国内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同时,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合作也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领导人意识到,必须采取行动来改变这种局面。

他们深刻认识到,封闭和保守的经济政策已经束缚了中国的发展潜力。

为了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目标,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1978年,中国的领导人决定启动改革开放的进程。

这一决策标志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时代的开始。

改革开放的核心思想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

改革开放的背景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变得更加紧密。

中国需要与世界各国建立更广泛的经济和贸易关系,吸引外国投资和技术,推动自身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背景也是中国内部的需要。

中国有着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潜力。

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的背景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与世界各国合作的要求。

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改革开放的成功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改革开放历史背景(一)2024

改革开放历史背景(一)2024

改革开放历史背景(一)引言概述: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

本文将以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为主题,通过分析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情况,探讨改革开放的必然性。

正文:一、政治背景1.中国革命带来的政治问题:革命过后,中国面临政治混乱和矛盾问题。

2.毛泽东时代:毛泽东时代的政策导致了经济停滞和社会动荡。

3.华国锋时期:华国锋上台导致政治权力的再次集中。

二、经济背景1.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计划经济体制在实践中暴露出的弊端和瓶颈。

2.经济发展的难题: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如资源短缺和技术落后等问题。

3.国际环境的变化:世界经济的开放和发展,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社会背景1.人口问题: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压力。

2.教育问题:教育体制的僵化和人才培养的不足。

3.社会不平等问题:社会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加大。

四、国内外影响1.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后,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受到质疑。

2.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化浪潮对中国的影响。

3.国家安全的考虑:国际局势和安全形势对中国的影响。

五、改革开放的必然性1.自上而下的改革呼声:中国国内的民众和政府内部的呼声。

2.社会的变革要求:社会对更好生活和发展机会的需求。

3.外部压力的日益加大:国际经济形势和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的期望。

总结:改革开放是在中国面临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问题的背景下所作出的重大决策。

通过本文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改革开放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5篇范例)

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5篇范例)

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5篇范例)第一篇: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1.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当时,整个政治局面是处在一个混乱状态;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

从国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力。

2.改革开放的任务: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出路只有改革开放。

3.改革开放的目的: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

4.改革开放的性质: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如何对待改革开放?(态度):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能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

6.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7.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

9.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10.“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11.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发展是目的,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与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与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与意义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历史性转折,它是中国在1978年实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总称。

此举标志着中国开始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为中国经济的崛起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两个角度深入探讨。

一、改革开放的背景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这些事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经济发展迟缓,社会主义建设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

首先,计划经济的体制使得中国经济效率低下。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主要由政府来安排和指导,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受到限制,导致经济缺乏竞争力。

此外,计划经济还导致了浪费资源和低效能的生产方式,限制了经济的发展潜力。

其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科技和技术方面存在巨大的落后。

这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较弱,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最后,中国有庞大的农村人口,农业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

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给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外资,中国的经济得到了激活,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同时,改革开放还激励了国内企业创新和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提速提供了动力。

其次,改革开放加快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积极寻求与各国建立贸易和经济合作关系,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

这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人文交流和文化融合。

再次,改革开放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通过开放政策,中国的外贸和外汇收入大幅增加,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水平不断提升。

此外,改革开放还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鼓励他们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二)2024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二)2024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二)引言概述: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发展中的一次重要历史变革,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着重从国际背景、国内背景、社会背景、经济背景和政治背景五个大点阐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改革开放的起因和意义。

正文:一、国际背景:1. 冷战结束和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政策变化2. 世界市场经济的兴起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动3. 国际经济秩序的重组和中国地位的调整4. 越南改革开放案例的启发对中国的影响5. 引进外资和技术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条件二、国内背景:1.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经济问题和困境2. 教育和科技水平的相对滞后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经济发展的限制4. 阶级和人民内部关系的矛盾和紧张局势5. 毛泽东时代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弊端三、社会背景:1. 革命和建设成就积累带来的社会意识的转变2. 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深入人心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望3. 社会分化和阶层固化的加剧4. 改革思潮的兴起和社会对人性解放的渴望5. 社会关系变迁对人们对改革的支持和期望四、经济背景:1. 农村经济的低效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下降2. 工业化进程中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3.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重复建设的副产物4. 国有企业的体制弊端和效益低下5. 对外开放带来的经济压力和机遇五、政治背景:1. 政治思想解放和思想观念的变革2. 经济管理体制和监管机构的改革需求3. 治理制度和权力运行机制的问题暴露4. 领导集体的变革意愿和对政治影响的思考5. 中央政府改革开放的需要和对地方政府的影响总结:通过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的概括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的兴起是国内外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

国际背景的变化、国内问题的积累、社会期待的增长、经济矛盾的日益凸显以及政治体制的需求都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虽然在初期面临许多困难,但正是这些背景因素的调整和推动,使中国能够走上一条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道路,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

1.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当时,整个政治局面是处在一个混乱状态;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

从国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力。

2.改革开放的任务: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出路只有改革开放。

3.改革开放的目的: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

4.改革开放的性质: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如何对待改革开放?(态度):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能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

6.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7.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

9.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10.“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11.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发展是目的,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标志着中国向外界开放和经济改革的起点。

此时代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

经济状况不佳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经济状况相对困难。

文化大革命和前苏联的经济模式的失败导致了经济落后和贫困。

工业生产能力低下,农业生产缺乏创新,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也受到限制。

政治局势紧张
在此时期,中国的政治局势非常紧张。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领导层发生了巨大的动荡,许多高级官员被迫下台或失去权力。

这导致了政治上的不稳定和混乱,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受到了质疑。

国际形势发展
国际形势对中国改革开放起到了重要影响。

1970年代末,冷战的局势逐渐缓和,欧洲东西德国统一,所有这些都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国际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有机会发展自己的经济和改善国内状况。

中国领导层的思考和决策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领导层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研究,理解到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中国的需要。

他们认识到,为了解决经济问题,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和外资。

因此,改革开放成为中国领导层的共识和决策。

总结
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是中国经济状况不佳、政治局势紧张、国际形势缓和和中国领导层的思考和决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结果。

这个时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以上是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的简要介绍。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一、改革开放的背景: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继往开来的会议。

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淡化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

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3、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1978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经济:经济上,至1978年为止,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但是人民依然贫苦,技术比较落后,并且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

邓小平第三度上台,尝试对当时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试图将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上,邓小平的复出及其改革尝试得到了民众的热烈拥护。

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曾一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经济标志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计划经济虽然曾一度为中国早期的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弊端日渐明显:1、对国内经济的控制达到惊人的程度,政府企业职责不分,无视价值规律与市场调节的作用;一切以计划为纲,无法适应消费群体的需要,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

2、生产商品的数量都在计划之中,购买商品还需要相应的商品票(如购买粮食就需要有相应的粮票),造成消费者即使有钱也难以买到需要的商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当时,整个政治局面是处在一个混乱状态;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

从国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力。

2.改革开放的任务: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出路只有改革开放。

3.改革开放的目的: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

4.改革开放的性质: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如何对待改革开放?(态度):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能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

6.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7.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

9.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10.“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11.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发展是目的,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12.把对外开放作为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13.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1.从客观条件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

2.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3,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也能够比较顺利的进行。

4.从主观条件来说,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14.计划经济体制的成就:有助于集中主要力量开展工业建设,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他们都是经济手段。

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各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8.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19.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国有经济控制国名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1.劳动者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存在差距。

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差异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2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人民民主专政(国体)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化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24.如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5.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的不同;1.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有着本质区别。

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西方议会是各个政党、各个利益集团、各种社会势力政治分赃的结果,议会各自党派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国家机关间的关系有着本质区别。

我们有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大监督。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三权分立”。

3.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议员有着本质区别。

我们的人大代表,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和妇女、归国华侨等都有适当比例的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西方议会的议员则是脱离生产工作第一线的“职业议员”,是一个拥有自身特殊利益的共同体。

26.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

政体过家政权组织形式。

27.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1.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32.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33.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1.它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它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它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3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1.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4.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35.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36.香港、澳门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

香港是被英国殖民主义者通过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强占的。

澳门是被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通过胁迫签订不平等条约逐步强占的。

37.为什么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1.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2.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3.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经济纽带4。

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5.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6.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38.邓小平时代主体的判断,基本点:1.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俩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3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4和平与发展称为时代的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俩个问题已经解决。

39.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40.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1坚持独立自主的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2坚持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4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是外资企业的管理的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是新的社会阶层的建设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