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报告》从《郑伯克段於鄢》探讨《左传》及《谷梁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傳報告》
從《鄭伯克段於鄢》探討《左傳》及《穀梁傳》敘事技巧。
【這個標題真是讓人想打瞌睡………=.=”】
一.前言:
A.關於左傳:
《左傳》是一部解釋《春秋》的著作,其不同於《公羊傳》和《穀梁傳》之處,在於《左傳》以敘述史實為主,而《公羊傳》、《穀梁傳》則以闡述《春秋》大義為主。
因此《左傳》在過去雖然被歸入「經」部,實際上卻是一部史書。
和《春秋》相配合,《左傳》記載了魯國隱、桓、莊、閔、僖、文、宣、成、定、哀使二公之世﹝西元前七二二年至前四六八年﹞東周王朝各國間的大事。
無論敘事或記言,《左傳》都有濃烈的文學因素,高明的文學技巧,因此被前人譽為歷代散文之祖。
B.關於穀梁傳:
《穀梁傳》的重點不在敘述歷史,而是著重解釋《春秋》的經文。
它跟左傳最為不同的地方在於,《穀梁傳》會逐字解釋了史實,並藉此闡發了其中的微言大義。
即使《左傳》跟《穀梁傳》都是解釋春秋而生的典籍,春秋文字甚簡,通過《穀梁傳》進一步的解釋,人們可以看到經文後面許多的隱含意。
現在便以《鄭伯克段於鄢》此文作為立論之依據。
二.正文:
鄭伯克段於鄢─左傳版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
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
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
」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
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
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
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
之,無生民心。
」
公曰:「無庸,將自及。
」
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于廩延。
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
」
公曰:「不義不暱,厚將崩。
」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
公聞其期,曰:「可矣。
」
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書曰,鄭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為了體諒大家,特地附上原文翻譯。
】
當初,鄭武公娶申國女子,名字叫武姜,生下莊公和共叔段。
莊公出生時腳先生出來,難產,讓姜氏受到驚嚇,因此取名寤生,並且因此而討厭他。
武姜偏愛共叔段,想要立他為太子。
履次向武公請求,武公都不答應。
到了莊公即位,武姜為共叔段請求制地作為封邑。
莊公說:「制地的地形險要,從前虢叔就是死在那裡。
要是別處,我一定從命。
」武姜於是又請求京邑,莊公就把京邑封給共叔段,稱為京城大叔。
祭仲對莊公說:「都城超過三百丈,是國家的禍害。
先王地制度,大都不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都不超過五分之一,小都不超過九分之一。
現在京都超過規矩,不合先王的制度,君王將不堪其憂。
」
莊公說:「是姜氏要這樣,我那有辦法避免禍害呢?」
祭仲回答說:「姜氏哪會滿足?不如早作安排,不要讓他繼續蔓延;一蔓延
就難處理了。
蔓延的野草尚且難鏟除,何況是君王所寵愛的弟弟呢?」
莊公說:「多行不義,一定會自取滅亡,你等著瞧吧!」
接著,大叔命令西鄙、北鄙同時也要接受他的管轄。
公子呂對莊公說:「國家不能容許有二君,君王有什麼打算呢?如果想把國家交給大叔,那麼臣就請求去侍奉他;如果不是,就請把他除掉,不要讓民心背離。
」
莊公說:「用不著,他會自取其禍的。
」
大叔又進一步把西鄙、北鄙據為己有,並且擴大到廩延。
子封對莊公說:「夠了!再讓他擴大下去,得到的民心也會越多。
」
莊公說:「他對君主不義,對兄長不親,愈是擴大,愈容易崩潰。
」
大叔修城郭、聚糧食,整頓軍備,召集軍隊,準備偷襲鄭國。
夫人姜氏也準備開城門作內應。
莊公得知進兵的日期,說:「可以了。
」命令子封率領兩百輛兵車討伐京城。
京城人民背叛大叔段,段退入鄢。
莊公又命令伐鄢。
五月辛丑日,大叔逃到共國。
《春秋經》記載:「鄭伯克段于鄢。
」共叔段不敬兄長,所以不稱弟。
兄弟交戰,如同兩國之君對敵,所以稱克。
稱莊公為鄭伯,是譏諷他有失教悔。
這是符合鄭國人民的意思的。
不說共叔段出奔,這種寫法是責難莊公本有殺弟的動機。
…………………………………………………………………………………………鄭伯克段於鄢─穀梁傳版本
克者何?能也。
何能也?能殺也。
何以不言殺?見段之有徒眾也。
段,鄭伯弟也。
何以知其為弟也?殺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為弟也。
段,弟也而弗謂弟,公子也而弗謂公子,貶之也。
段失子弟之道矣,賤段而甚鄭伯也。
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於殺也。
於鄢,遠也。
猶曰取之其母之懷中而殺之雲爾,甚之也。
然則為鄭伯者宜奈何?緩追逸賊,親親之道也。
…………………………………………………………………………………………【這篇文章雖然短,但還是附上原文翻譯】
「克」是什麼意思呢?是能戰勝的意思。
什麼是能戰勝呢?就是能殺人。
那麼為什麼不說殺呢?這可以顯示出段還有許多兵士跟百姓。
段是鄭伯的弟弟,憑什麼知道它是弟弟呢?凡是殺死國君的長子跟同母弟的,經文上都按國君稱呼。
因為經文上稱鄭伯為國君,所以知道段是弟弟。
段是弟弟而不稱他為弟;是公子,而不稱他為公子,是貶低他啊!因為段喪失了做弟弟的道義。
但輕視段也就特別強調了輕視鄭伯。
為什麼要強調輕視鄭伯呢?特別強調鄭伯是因為他千方百計的致段於死地。
經文上說「于鄢」,是表示道路遙遠的意思。
說鄭伯朱道很遠的地方去殺段,等於是說他從其母的懷中把段拖出去殺掉一樣。
這是強調輕視鄭伯的意思。
那麼做鄭伯的應該怎樣呢?不要去窮追,而且要放掉段,這才是親兄弟當作親兄弟對待的正確方法啊。
三.敘事重點比較
【鄭伯克段於鄢現代版示意圖】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左傳對於敘述歷史事實的手法上,可以說是對於「鄭伯克段於鄢」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作了很詳細的敘述。
附上圖表如下:
-----------------------------------------------------------------------------------------------------【起】: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
↓
【承】:武姜為共叔段請邑,而共叔段日益增加實力的過程。
莊公按兵不動。
↓
【轉】:共叔段發兵,公聞其期,曰:「可矣。
」
↓
【合】:解釋其題之命名由來,所謂「鄭伯克段於鄢」之由。
-----------------------------------------------------------------------------------------------------由此看來,左傳在敘事上,可以說是非常詳細,有條理。
對於人物的性格上刻畫,可以說是相當成功且讓人明白了解。
舉例而言:
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
從上述左傳的敘述看來,讀者可以了解到武姜其實是一個偏心的母親。
莊公何其無辜,只是當初在武姜肚子睡姿稍微難看了一點,就造成出生之後,武姜不喜愛他,甚至想推翻他。
再來對於莊公,在他雖然知道弟弟要反叛,自己的母親還要聯合弟弟來背叛自己,為孝為仁,都有其為難之處。
讓讀者打從心底認為莊公其實是個好人。
最後是沒什麼戲份的共叔段,雖然整個事件他沒有講到任何話,但是他可以說是最會搶戲的男配角,從他剛開始搶走媽媽對哥哥的關愛,再到默默囤積兵力,計畫反叛,最後失敗。
根本就是好萊烏電影裡,那種處心積慮謀劃許久,最後卻終於失敗的悲劇大反派。
左傳應該要頒給共叔段一個奧斯卡金像獎的。
在《鄭伯克段於鄢》中,我們可以清楚了解到,左傳對於歷史事件的敘述方式,他著重在於描寫人物的個性,以及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可以說是較為清楚的歷史典籍。
而《榖粱傳》的敘事重點呢?主要是在於解釋春秋經的微言大義。
他不多加敘述歷史世紀的發生,而是對於春秋為什麼要如此記載事件作詳細說明,並且闡發隱含於這件事件的歷史意義。
由此看來,《榖梁傳》比較像是一本理論性的哲學參考書。
四.心得
對於《左傳》跟《榖梁傳》兩本書對於鄭伯克段於鄢的敘事技巧比較。
我認為這兩本書其實著重的重點不一樣,而各有其優點。
想要比較詳細了解歷史事件的發生,可以翻閱《左傳》。
而如果想深究春秋經的意涵,就可以以《榖梁傳》為本,兩本書雙劍合併,堪稱絕世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