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大二下复习资料
现当代文学期末资料

现当代文学史期末资料考试题型:填空20%,简答30%,论述30%,诗歌赏析20%考点:一、小说(革命历史小说和农村小说):梁斌《红旗谱》,杨沫《青春之歌》,曲波《林海雪原》,冯至《敌后武工队》,赵树理《锻炼锻炼》《三里湾》,柳青《创业史》,宗谱《红豆》(注意作品选小字部分作者生平、作品、成就)二、诗歌(政治抒情诗):郭小川、闻捷三、散文:杨朔、刘白羽、秦牧(文学史P212~P220+作品选小字)四、戏剧:《茶馆》(课件)、革命样板戏(文学史P236)1949-1976年的文学思潮(PPT+文学史)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同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还顺利地开展和完成了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二、中国当代文学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迄今60多年以及由此而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发生、发展、消长、繁荣于整个中国大地上的文学(作为完整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它理所当然地也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和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学)。
时间概念、地域上、社会演变角度、文学自身演变发展。
三、第一次全国文代会(1)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2)时间:1949.7.2-7.19(北平)(3)成立了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全国文联”),主席:郭沫若,副主席:矛盾、周扬。
(4)会后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名中国作家协会,简称“中国作协”),主席:矛盾,副主席:丁玲、柯仲平。
(5)第一次文代会奠定了共和国文学的基本体制和格局。
大二现代文学考试要点复习重点

⼤⼆现代⽂学考试要点复习重点现当代⽂学复习重点1.⽼舍作品艺术特⾊及追求?艺术特⾊:塑造了⽣动的市民形象系列,⽼派市民、新派市民;伦理本位意识,表达的是⼀个道德主题;京味⼩说的开拓。
追求:京味与幽默⼀.京味主要体现在语⾔、民俗与⽂化⼼理上;⼆.⽼舍作品中的幽默具有两重性“油滑”,主要表现在⽼舍的早期作品中;后期作品幽默找到了健康的发展⽅向,使幽默成为含有温情的⾃我批判。
2.分析曹禺《雷⾬》中的周蘩漪形象?主观题3.分析张爱玲《⾦锁记》中曹七巧裂变⼥性形象。
屈抑的寡妇主观题4.简述狂⼈的形象。
主观题5.从新诗发展的⾓度,说明《天狗》在新诗史上的意义。
要点:开创性!《天狗》历来被看作是《⼥神》中最有特⾊的作品,它与《凤凰涅盘》和《炉中煤》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内容上,都是通过毁灭⾃我、创造新我来表现爱国精神,在表现⼿法上,都是借助某⼀形象(或天狗,或凤凰,或煤)来表现主题。
《天狗》是豪放风格的代表,它的主要意义不仅在于它情绪饱满地表现了以爱国、反抗和进取为特征的五四精神,⽽且还在于它以形式上的“绝端的⾃由,绝端的⾃主”真正做到了“诗体的⼤解放”,并表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让⼈们关于“⽩话能否⼊诗”的担⼼成为了多余,使⽩话新诗真正取代了传统旧诗在中国诗坛上的地位。
作品充满了传奇的⾊彩,也很好地表现了作品预⾔⼀个新时代到来的主题。
6.⽼舍的创作特⾊与贡献。
⼀、浓郁的京味⼉。
⽼舍描绘北京的⼤杂院⼉、⼩茶馆、狭窄的胡同和热闹的庙会,各种⼭⽔胜景在⽼舍笔下成了⼀张张⾊彩鲜明地图画,充满了诗意美。
同时,对北京特有的风俗民情的描绘,像繁缛的规矩礼节,办婚丧⼤事的讲究排场图阔⽓,“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的⽣活⽅式,还有⼀些节令习俗,等等,都为其作品增添了浓厚的北京味。
⼆、形象鲜明的市民王国。
⽼舍创造的最能显⽰市民社会丰富性的,是其作品提供了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中下层市民形象。
如车夫、艺⼈、暗娼、巡警、职员、游⼿好闲的⼋旗⼦弟和为⾮作⽍的洋奴汉奸。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卷库——大二下学期适用

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试卷A一、填空题(本大题25空 ,每空1分,共25分)。
1、新时期文学初期,年七月召开的是一个重要的事件,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
2、所谓“二革”创作方法,又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指“”和“”的结合。
3、建国初著名的文艺批判运动之一是对撰写的《红楼梦研究》及其他研究成果的批判。
4、《茶馆》生动而精练的描绘了三个时代,它们分别是、、,作者通过三个贯穿始终的人物将这三个时代联系了起来,这三个人物分别是、、。
5、“文革”后现代意识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食指、芒克、多多和根子等为主要成员的“”。
6、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开辟《随想录》专栏,其间历时年,共发表“随想”篇。
7、新时期初期重要的戏剧作品《陈毅市长》的作者是,该剧打破了传统的一人一事的戏剧结构,而成功地采用了一人多事的式结构。
8、的《小草在歌唱》是为了纪念和歌颂敢于坚持真理、不屈服于“四人帮”压力,被割断喉管,残杀于刑场的革命烈士张志新而作。
9、新时期初,成功地创作了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事迹为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
10、在创作的影响下,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山西作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相近的创作风格,逐步形成了一个创作流派,文学史上称为“”。
11、“文革”中著名的“八个样板戏”是指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和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
二、搭配题,将下列人物出自的作品相关序号填在空格中。
(本题共11空,每空1分,共11分)A《绿化树》 B《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C《班主任》 D《创业史》 E《人到中年》 F《红旗谱》 G 《林海雪原》 H《保卫延安》 I《红岩》 J《乔厂长上任记》 K《青春之歌》1、周大勇()2、朱老忠()3、林道静()4、马缨花()5、乔光朴()6、梁生宝()7、谢惠敏()8、陆文婷() 9、林震()10、杨子荣() 11、许云峰()三、名词解释(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大二下题集

《中国现当代文学》大二下题集注:大二下从第五章开始学,所以题集是第五章到第十一章内容一、选择题1.下列哪位作家是现代主义诗歌的重要代表?A. 鲁迅B. 郭沫若C. 巴金D. 老舍2.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子夜》B. 《骆驼祥子》C. 《呐喊》D. 《家》3.“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不包括以下哪位?A. 北岛B. 舒婷C. 顾城D. 闻一多4.下列哪部作品是茅盾的农村三部曲之一?A. 《春蚕》B. 《子夜》C. 《林家铺子》D. 《霜叶红似二月花》5.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A. 巴金B. 老舍C. 钱钟书D. 曹禺6.下列哪部作品是张爱玲的代表作?A. 《红玫瑰与白玫瑰》B. 《金锁记》C. 《半生缘》D. 以上都是7.下列哪位作家是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A. 穆时英B. 张天翼C. 沙汀D. 艾芜8.下列哪部作品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之一?A. 《家》B. 《春》C. 《秋》D. 以上都是9.下列哪位作家是“山药蛋派”的代表?A. 赵树理B. 孙犁C. 周立波D. 柳青10.下列哪部作品是钱钟书的代表作?A. 《围城》B. 《洗澡》C. 《人·兽·鬼》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1.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说集 《呐喊》和 《_________》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深远。
2.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包括《家》、《_________》和《秋》。
3.张爱玲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作品 《_________》被誉为张爱玲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
4.孙犁是“_________”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富有浪漫主义气息。
5.徐志摩是现代著名诗人,他的 《再别康桥》广为流传,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他还著有诗集《_________》。
6.“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刘心武的《_________》。
7.路遥是当代著名作家,他的 《_________》描绘了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的生活。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二、名词解释1、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中山公园成立,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
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发起,会员170多人。
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沈雁冰接编的《小说月报》,内容经过了全面革新,成为其代用机关刊物。
其总部后来迁至上海,并在北京、广州、宁波等地设立分会。
“五卅”以后该会活动减少,1931年“一·二八”事件发生,《小说月报》停刊,该会无形解散。
2、《文学改良刍议》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3、乡土小说“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它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农村题材小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
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
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
4、自叙抒情小说以创造社作家为主的自叙传抒情小说的兴起,是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产物,是五四时代发现自我,认识个人的具体表征,他们受到了西方近代主观哲学思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和西方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日本私小说等多方面影响。
在小说创作中,他们运用浪漫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性心理分析等多种创作方法或技巧,侧重表现自我、主观、内心的欲望要求等,多写青年的性苦闷和经济苦闷等身边题材,宣泄或抒发具有反抗性的甚至变态的情绪,在20年代形成了一个以情绪表现为核心的小说体式和作家群体。
5、京派文学所谓“京派”,是指20世纪20年代末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活动在以北平为中心的北方城市并保持民主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
现代文学(大二)下试题和参考答案.doc

现代文学复习资料—、单项选择题1、郭沫若五四时期(《女神》时期)的哲学观表现为BA、无政府主义B、泛神论C、民主主义D、存在主义2、现代派(象征派)诗歌全部的艺术目的是在于表现?A、“热情”本身B、“热情”的象征C、“热情”的象征物3、叶圣陶说“替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的诗歌是D PmA、〈在别康桥〉B、〈死水〉C、〈凤凰涅槃〉D、〈雨巷〉4、下面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特征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 )A中国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现代主义文学。
B内容以表现现代中国人的非理性精神状况为宗旨。
C形式上以西方文学为蓝本,改革传统文学。
D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本土文化的进步。
5、下面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D )A胡适是新文学时期创作出白话小说的第一人。
B新文学诞生的标志是鲁迅《文学改良刍议》的发表。
C现代文学最早出现的体裁样式是短篇小说。
D大多数新文学时期的作家都有留洋的经历,暗示出新文学运动的西化倾向。
6、下面属于现代文学中上白话文改革措施的一项是(D )A废除私塾,推行课堂教育模式。
B改良书写工具,推行硬笔书写。
C简化汉字。
D引入标点符号系统。
7、推动现代文学向前发展的首要因素是(B)A反封建斗争和抗日战争。
B科学民主思想的引入。
C共产主义理想的建立。
D文学社团的出现。
8、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之一是(D )A 丁玲B戴望抒C老舍D周作人9、下面几部作品中,有一部在体裁上与其他三部不同,是(D )A.老舍《四世同堂》B.巴金《家》C.鲁迅《阿Q正传》D.郭沫若《凤凰涅槃》10、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成就和影响最大的文学样式是(A)A,小说B,诗歌 C.现代戏剧D,抒情散文11、《伤逝》是鲁迅先生的?A、日记体小说B、散文体小说C、手记体小说D、抒情体小说12、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是BA、《家》、《春》、《秋》B、《雾》、《雨》、《电》C、《神•鬼•人》13、“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是以下哪首诗歌中的诗句DA、《雨巷》B、《朝雾里的小草花》C、《春》D、《再别康桥》14、庄木三是下面哪篇小说中的人物CA、《家》B、《春风沉醉的晚上》C、《离婚》D、《等》15、下面哪部小说不是张爱玲的作品C冰心A、《金锁记》B、《倾城之恋》C、《斯人独憔悴》D、《花雕》16、下面关于鲁迅先生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B )A首创寓言、象征、无故事小说和日记体小说。
大二下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 30年代的文学论争1.革命文学派对鲁迅、茅盾的批判。
2.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左翼作家鲁迅等与新月派梁实秋。
3.关于“文艺大众化”的论争瞿秋白与茅盾、鲁迅等。
4.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左翼作家鲁迅、瞿秋白等与“自由人”胡秋原、“第三种人”苏汶5.京派与海派之争论争焦点:30年代文学的阶级性与人性,乡村与都市成为主要的矛盾以及论争的焦点。
二左联1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从事无产阶级文学创作是左联的奋斗目标。
代表人物有鲁迅。
出版了《拓荒者》、《萌芽》等刊物。
它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推进了文艺大众化运动,积极提倡和实践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2 代表:丁玲《莎菲女士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柔石《二月》、《为奴隶的母亲》(表现典妻风习的残忍和一位母亲的奴隶命运)3 左翼小说—讽刺暴露文学派:代表:叶紫《丰收》、张天翼(左联优秀讽刺小说家)《华威先生》4 张天翼讽刺小说的艺术特点张天翼小说的讽刺主要是针对有缺陷的人,是讽刺的,而非幽默;是批判的而非自嘲;是战斗的而非调侃。
是一种较纯粹的喜剧。
三“革命+恋爱”模式下的代表作家及作品胡也频《到莫斯科去》、丁玲《韦护》、白薇《炸弹与征鸟》、巴金《灭亡》、茅盾《蚀》四京派新感觉派海派1京派:30年代活跃在以北平为中心的身处北大、清华、燕京的自由主义作家群。
艺术特点:作品多有乡土气息,往往以“乡下人”的眼光,在乡村与城市的对照中建立自己的审美天地。
京派的创作既具有民族观念和现代意识,又与社会时代冲突保持距离。
代表作家:沈从文(《边城》)、萧乾、芦焚2 新感觉派:新感觉派是活跃于20年代末期和30年代的现代主义流派。
艺术特点:运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技巧表现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侧重表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
代表作家:穆时英(《公墓》)、刘呐鸥、施蛰存3 海派:海派小说是在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文学流派。
特点:写都市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现代大都市中人的变态和堕落,热衷于描写男女情爱欲念。
当代文学复习参考资料大二下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参考资料1.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当代新中国文学。
2.自 1976 年 10 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
3.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 伤痕文学” ,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 反思文学”。
【先伤后反】4.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为代表。
5.新时期,“反思文学”以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王蒙的《蝴蝶》、方之的《内奸》、古华的《芙蓉镇》以及张贤亮的《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系列小说等为代表。
】6.新时期,巴金的《随想录》以其巨大的震憾力和无情的自剖精神震动了文坛。
7.新时期,高晓声的以《陈奂生出国》《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陈奂生系列小说”等农村题材作品,继承了鲁迅的遗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8.新时期,徐迟的《哥德巳赫猜想》黄宗英的《大雁情》等报告文学和谌容的《人到中年》等小说对于知识分子的讴歌和关注,使知识分子题材成为这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突出现象。
9.80 年代初,王蒙的《春之声》《夜的眼》《蝴蝶》等作品以意识流手法为特征,突出表现人的意识活动,发展了中国小说的创作,形成了一种文学时尚。
10.80 年代中期以后,以马原、洪峰、余华、格非、孙甘露等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叙述革命。
11.80 年代中期以后,以方方、刘震云等为代表的新写实主义小说,摒弃了传统的功利性和典型化、英雄化,专注于普通人生和现实生活的原生状态。
12.80 年代中期以后,以苏红、莫言、叶兆言为代表的新历史小说将眼光从现实转向历史,摆脱了传统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方法,致力于民间社会原始形态的还原和历史文化的雕刻。
13.双百方针指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王蒙在百花文学时期因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被划为“右派” 。
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

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5题)1.第一次文代会全名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2日在北平召开,会期共17天,出席代表824人。
开幕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讲话;最后,大会通过了《宣言》,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会后又成立了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
这个大会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标志着现代文学的终结和当代文学开始,标志着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和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的建立。
(1)《百合花》(茹志鹃)短篇小说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成名之作。
《百合花》在表现革命战争军民关系这类庄严主题时,突破了当时流行的条条框框,显示出清新俊遗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作者选择的人物都是普遍的战士和老百姓,她们有血有泪,个性鲜明,与通常那种高大式的英雄形象显然不同。
小通讯员年仅19岁,他涉世不深,天真质朴,不乏关心战友,体贴群众的爱心,又对生活充满情趣,枪筒里常用树枝和野花来点缀,他憨厚腼腆与女同志接触便会浑身不自在,但在危急关头却能挺身而出,舍己救人。
俊俏的新媳妇,过门才3天,浑身上下洋溢着喜气,她好咬着嘴笑,好象忍了一肚子笑料没笑完,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善良淳朴,对“同志弟”有着朴素自然的骨肉情深,一旦理解了战争的意义,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的价值,她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唯一的嫁妆奉献出来。
作者擅长通过细腻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
总之,这篇小说以朴素,自然,清新的笔调书写和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的最美好最纯真的感情,创造一种优美圣洁的意境,读后令人久久难忘。
(2)《燕山夜话》(马南邨)《燕山夜话》是一本杂文集。
作者马南邨(本名邓拓,马南邨乃其笔名),自1961年起在《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专栏陆续发表杂文,后汇为五集出版。
这些杂文敢于正视现实,大胆评论时政,尖锐讽刺各种不正之风,道人所不敢道,言人所不敢言;并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古今中外,旁征博引,语言亲切,富有文彩。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大二下复习资料.doc

伤痕小说:8()年代,从“四人帮”专制主义桎梏下解放出来的人民,以强烈的批判性、暴露性和震撼人心的悲剧性,描写在专制主义与极“左”路线统治下人性遭摧残,人权被剥夺的悲剧,成为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
(刘心武《班主任》揭露“文革”带来伤痕、毒害;卢新华《伤痕》)反思文学:从政治、社会层面还原“文革”荒谬木质,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反思。
比之伤痕小说,其目光深邃、清醒,主题更深刻。
带有更强理性色彩。
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讴容《人到中年》、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突破单纯政治、社会视角,从文化角度思考人、发现人。
改革文学:侧重反映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社会矛盾,记录改革艰难。
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形象的塑造,称为新人形象塑造。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贾平凹《腊月•正月》、高晓声:陈奂生系列《陈奂生上城》,典型表达中国广大农民阶层存在的复杂精神现象,注重当代农民,教育农民。
新写实小说:创作特点:①创作方法以写实为主,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强调作品中呈现出的现实生活应有原生态的感觉。
②主题: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无奈,庸俗无聊,耗费人生。
③采用客观化叙述态度,提倡“零度介入”,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
刘震云《一地鸡毛》池莉《烦恼人生》方方《风景》《故乡天下黄花》汪曾祺:《沙家浜》《受戒》《大淖记事》忧伤、内在欢乐、乐观:我的作品缺乏一种崇高、悲壮的美,我追求不是深刻, 是和谐。
80年代末风格从平淡转向苍凉,小说里了无战争风云,仿佛世外桃源,突现人与人之间朴素美好的情感,艰辛中不乏温暖善良。
小说中插入大量风俗人情,人与自然的和谐,淡化现实灾难,“散”为文无法。
叙述语言俭省、疏放、淡远,从中透出凝重,显现奇崛,显出灵动、清逸的风致,开启新时期小说散文化先河。
闲聊随意的方式结构小说,将口语的活泼与古典的优雅结合,显示传统“讲故事”魅力,最大程度缩短口头语与书面语间距离,是小说阅读有“听”的效果。
大二期末现当代文学复习要点

当代文学复习要点一、伤痕文学:1977年开始出现的,以“文革”时期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创作潮流,其主旨在于展示极“左”思潮对同一时期的中国人身心所造成的摧残,这一文学现象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命名,刘心武的《班主任》则是这一小说现象的开山之作,伤痕文学开启了现实主义复归的潮流。
二、反思文学:1979年开始出现的对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文革”结束20年间的社会历史进程进行回顾和反省的创作潮流。
三、改革文学的第一篇作品: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四、新写实小说的概念、创作特点、代表作家、作品。
1、概念:指的是以抽掉了启蒙意识和主流意识形态观念的写实手法,对1949年以后中国人生存状态进行客观叙述的小说。
2、创作特点:1)情感的零度写作;2)表现生活的原生态;3)消解人物性格;4)心理化的“真实”3、代表作、作品:刘震云《一地红毛》;刘恒《狗日的粮食》;池莉《烦恼人生》和方方《风景》是标志。
(1987)五、第三代诗人群(新生代诗群)有什么创作特点。
(1)反英雄、反崇高、平民化成为新生代诗歌的总体特征。
(2)反意象、反修辞和口语化,是新生代诗歌的重要特征。
六、朦胧诗:出现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年青诗人写的,思想不显露,感情比较隐秘,具象鲜明,具有整体朦胧美的诗。
七、三个崛起: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号称三个崛起。
八、探索戏剧有何创作特点、代表作品、作家。
这些作品有何影响。
1、创作特点:形式革新结构散文化;叙事成分增加;戏剧时空自由转换,不同类别的时空相互重叠;2、代表作品、作家:1)高行健《绝对信号》《车站》《野人》 2)黎锦云《狗儿爷涅槃》3)宗福先《血,总是热的》 4)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屋外有热流》5)刘树纲《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剖析》《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6)沙叶新《寻找男子汉》 7)陈于度、杨健、朱晓平《桑树坪纪事》3、影响:1)在艺术观念上,戏剧摆脱了对政治的从属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政治工具;2)突破五四以来形成的现实主义陈规,大胆调用各种手段,建构起一个庞大的“为我所用”的综合艺术体系。
大学现当代文学2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现当代文学2WX212007——在线考试复习资料2021版一、单选题1.《冈底斯的诱惑》的作者是()A.马原B.韩少功C.莫言D.扎西达娃答案:A2.《透明的红萝卜》的作者是()A.马原B.韩少功C.莫言D.扎西达娃答案:C3.《系在皮绳扣上的魂》的作者是()A.马原B.韩少功C.莫言D.扎西达娃答案:D4.《爸爸爸》的作者是()A.马原B.韩少功C.莫言D.扎西达娃答案:B5.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不包括()A.马原B.残雪C.刘索拉D.路遥答案:D6.以下作品中不属于张承志创作的是()A.《大墙下的红玉兰》B.《黑骏马》C.《金牧场》D.《北方的河》答案:A7.《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的作品A.从维熙B.梁晓声C.孔捷生D.史铁生答案:B8.《我那遥远的清平湾》是()的作品A.从维熙B.梁晓声C.孔捷生D.史铁生答案:D9.《在小河那边》是()的作品A.从维熙B.梁晓声C.孔捷生D.史铁生答案:C10.汪曾祺属于()作家A.京派B.海派C.左翼作家D.第三种人答案:A11.1964年夏天,康生突然发难,把()作为坏戏的典型,号召大家批判。
A.《刘志丹》B.《李慧娘》C.《王昭君》D.《“有鬼无害”论》答案:B12.不属于高行健的创作是()A.《绝对信号》B.《野人》C.《街上流行红裙子》D.《车站》答案:C13.戏剧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标志性开端,始于1944年。
这一年延安评剧院上映了由杨绍萱.齐燕铭执笔的新编历史剧()。
A.《逼上梁山》B.《霓虹灯下的哨兵》C.《茶馆》D.《千万不要忘记》答案:A14.《假如我是真的》又名()A.《假如我是骗子》B.《骗子》C.《飞天》D.《假如》答案:B15.陈翔鹤早年属于下列哪个著名文学团体的成员?A.文学研究会B.“浅草社”和“沉钟社”C.创造社D.语丝社答案:B16.以下哪篇文章不属于人道主义问题讨论的范围()A.《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讨论》B.《理一理我们的“根”》C.《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D.《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答案:B17.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创作于哪一年?A.1958年B.1959年C.1960年D.1957年答案:B18.《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首次发表在()的第四期。
当代文学 大二下学期 复习资料

什么是当代文学“当代文学”是相对于“现代文学”而言的,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迄今仍处在继续发展过程中的文学。
当代文学的成就:第一、题材内容不断扩大,无限广阔;第二、人物形象的塑造多姿多彩;第三、表现形式与手法日益多样化;第四、形成了一支层次丰富、老中青结合的作家队伍一、50年代、60年代小说概述1.创作题材: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一)革命历史题材:史诗风格、纪实品格、政治色彩(二)现实生活题材(三)揭露现实与人情人性2、题材的分类与等级分类的尺度:时间:历史与现实空间:工、农、兵、学分类的依据题材的价值等级3、本时期小说形态“单一化”是这一时期小说形态的总体特征。
表现在:①、言情、武侠小说失去了合法化的地位②、讽刺、幽默的小说也不能继续推进③、诗化、散文化的小说也没了生存空间④、与小说形态的单一相关联的是小说风格的单一:奔放、雄伟、刚健、热烈4、“十七年”小说的美学特征①.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革命英雄主义的情绪和基调。
②.民族化和大众化成为作家追求的艺术方向。
③. 以突出工农兵正面人物为主的人物塑造原则,5、本阶段文学的缺陷①、文艺政治化②、题材单一化③、手法简单化③、人物形象扁平化⑤、作家非专业化二、政治抒情诗的诗学观念和美学观念第一,强调诗歌的工具职责与为政治服务的直接性、主动性第二,选材上直接面对重大的政治事件第三,诗中的“我”常以“阶级”“人民”的代言人的面目出现,充分本质化、社会化第四,一般都采取“宏大叙事”的表意策略。
第五,诗情表达上,常采用反复渲染、铺陈的手段,重视节奏分明、声韵铿锵的音乐感,对偶、排比手法和华辞丽句的形式三、郭小川诗歌的风格特色鲜明的时代感、昂扬的革命激情与浓烈而深刻的哲理性总体形象的鲜明性和完整性内容更加具体,生活气息更浓,形象性更鲜明(一)思想内容:第一,祖国人民的颂歌;第二,继续革命的战歌—1、抒写公民建设祖国的激情(不足:情感真诚但表达显得直露。
因为过于强烈的政治性介入,诗的功利目的过于明显,缺少令人咀嚼、回味的艺术魅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大二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大二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以20世纪初“新文学运动”
为契机,把中国文学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下面将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大致知识点:
一、新文学运动
20世纪初,“新文学运动”席卷全国,为中国文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思潮和新的风格,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茅盾、郭沫若、鲁迅等。
新文学运动的特点是反映现实,以个人主义和现实主义为主,崇尚新意识形态,抨击传统文学。
二、现代文学
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学进入了现代文学时期,现代文学以实验精神为主,以象征主义
和表现主义为主,其代表作家有费孝通、陈独秀等。
现代文学的特点是关注社会发展,描写政治现实,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当代文学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文学进入了当代文学时期,当代文学以多元文化为主,以抒情
主义、抽象主义为主,其代表作家有余华、芥川龙之介等。
当代文学的特点是关注文化变迁,把社会现实和审美融为一体,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以上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大致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代文学史大二下期末整理

三条线索现当代文学史一、思潮(运动)潮流发展脉络(时间、原因、影响、评价、意义)二、文学体裁发展脉络(变化、特点)三、重点作家与作品(成就、特点、评价)一、当代文学的概念及分期:1、范围:时间:1949年至今。
空间:中国大陆。
2、概念:1949年以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的文学现象。
二、当代文学的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6(包括十七年及文革十年)第二阶段:1976-1989(或叫做新时期文学)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包括九十年代及新世纪文学)三、当代文学的标志性开端及指导方针1、当代文学的起点:标志:第一次文代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时间:1949年7月2日-19日地点:北平2、意义:(1)“当代文学史的伟大开端”。
实现了来自国统区和解放区两地创作人员的“会师”。
它奠定了新中国文学的基本走向和人员的基本组成。
“以解放区文学为代表的左翼文学,己成为当代文学的构成的主要资源。
”(2)确立了当代文学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成为全国文艺的总方针。
四、五十年代的文学批评与批判运动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时间:1951年。
定性:“资产阶级唯心主义”。
2、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时间:1954年。
定性:“资产阶级主观唯心论”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时间:1955年。
定性:“反革命集团”4、文艺界的反右斗争时间:1957年。
定性:“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五、新时期文学初期的特点:(教材72-74)(1)新时期文学的奠基是从对过去,尤其是十年“文革”中所推选的极“左”的文艺政策和文艺观念的凌厉批判起步的。
(2)新时期文学的进步是和时代政治的转折进步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3)新时期文学在复苏期的发展态势,是与这一阶段里一系列文艺观念的基本问题和创作中具有倾向性问题的热烈争鸣连在一起的。
六、80年代作家状况(1)“归来作家”(王蒙、张贤亮、李国文、高晓声、汪曾祺、艾青、公刘、流沙河等)(2)文革后被解放了的作家(中心作家群)(3)知青作家群(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王安忆、张抗抗等)(4)文革后进入写作活跃期的作家(张洁、戴厚英、刘心武、高行健等)(5)80年代中期后进入文学界的作家(莫言、刘索拉、残雪、余华、马原、苏童、叶兆言等)七、80年代主要文学思潮(一)前期1、伤痕文学《伤痕》(短篇小说,卢新华,1978年8月11日上海文汇报)伤痕文学的开拓性的意义:(1)它冲破了建国以来对文学的各种限制和题材的禁区,用文学的方式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社会问题,并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一批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2)它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遵循现实主义美学原则,“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
100%正确地《中国现当代文学二》(二)期末复习提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提要——蔺瑞娟1、第一次文代会召开的时间、确定的文艺总方针、指出的文艺总方向。
P227时间:1949年7月2日至19日总方针:确定了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
总方向:指出了建国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
2、本时期文学创作的人学观及主要的两个核心无产阶级的,革命的人学观。
(视阶级性为人的本质,以阶级取代个人,以阶级分析的方法判别人的身份,地位与性质,并满怀信心地站在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来完成对于“人”的种种文学想象。
)核心观念:以“为政治服务”为核心的文学观念,以阶级论、革命论为核心的“人”的观念。
3、双百方针提出的时间、内容及双百方针提出以后在文学创作方面出现的两类新颖的作品。
时间:1956年5,6月间。
内容: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竞争。
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该采取简单的方法解决。
一类是直面现实矛盾,大胆“干预生活”,突破了长期以来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王蒙《组织部信赖的年轻人》李国文《改选》刘绍棠《田野落霞》等)另一类是突破被长期封锁的人情,人性的禁区,把笔触伸向人物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克服公式化、概念化的弊端(邓友梅《在悬崖上》李威伦《幸福》丰村《美丽》)4、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根本任务论;“三突出”的创作原则。
“两结合”: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结合。
(1958.5)“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根本任务论”: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论。
5、“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赵树理的主要作品;作家: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西李马胡孙)赵树理代表作:《三里湾》《登记》《李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锻炼锻炼”》。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题及参考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周作人不仅是闲适小品创作的积极倡导者,同时也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
其作品文笔舒徐洒脱,情调闲适素雅,境界宁静幽远,形成了冲淡平和的艺术风格。
2.瞿秋白于二十世纪20年代创作的《俄乡纪程》、《赤都心史》,被视为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滥觞。
3.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是“新月社”。
4.《天山牧歌》因表现了边疆少数民族青年人的美好爱情和愉快的劳动生活,而广为人们称道,闻捷的诗也因此被誉为“劳动和爱情的赞歌”。
5.闻一多是早期新月派的重要代表和“新格律诗”理论的奠基者,著有诗集《红烛》、《死水》。
6.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倡导初期,创作方面存在过一些幼稚倾向,其中最突出的即所谓革命的浪漫蒂克。
7.魏连殳这个形象和《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长明灯》中的疯子、《药》中的夏瑜、尤其是《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具有相通的精神特质,可谓构成了一个孤独者形象系列。
8.张爱玲小说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传奇,内省、孤傲以及都市人的优越感与孤独感交织起来形成她对时代“荒凉”特色的心理感受。
9.在体验人生苦难,表现生存痛苦,思索生命意义的诗歌创作中,穆旦的诗歌真正接通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潮流,抵达了20世纪中国现代新诗的最前沿。
10.《野草》是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是浸透着生命体验的绝望的反抗的哲学。
11.“从来如此,便对么?”这一句话出自小说《狂人日记》主人公之口。
12.《一只马蜂》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唯一专门写喜剧的剧作家丁西林的代表作。
13.真挚地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是早期新月派诗人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
14.胡适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中国现代第一部话剧剧本。
剧本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的新女性反对封建迷信与传统礼教习俗的斗争。
15.“被规范”了的文学,强调作家深入工农兵的生活,强调作家对自身世界观的改造,强调对外在世界的再现、反映、模仿,反对作家主体性的体现。
现当代文学复习(大二下)(自己整理的,不是标准答案,不当之处自行补充)

现当代文学复习(大二下)(自己整理的,不是标准答案,不当之处自行补充)现当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重点:1、第一次文代会对当代文学发展的作用(简答)⑴长期被分离在两个地区(国民党统治区和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文学工作者终于“会师”。
⑵正式确立了的《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规定的中国文艺新方向为全国文艺工作的方向,这次大会被一般的文学史著作称为“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2、文化领域的批判运动(3个)(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简单经过:1950年影片公映不久《文艺报》发表贾雯的《不足为训的武训》,对武训形象及其称赞者提出尖锐批评,并重新刊载鲁迅杂文《难答的问题》,接着《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使得对《武训传》的讨论骤然变为批判。
周发表了《反人民、反历史的思想和反现实主义的艺术》作为小结。
地位:进一步强调了新中国文艺将以政治标准批判艺术问题。
这次批判开启了名为讨论、实为政治批判的新中国文艺运动的先河(2)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简单经过:1954年,希凡、蓝翎在《文史哲》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一文,批判俞平伯的研究观点和方法。
嗣后,《光明日报》又发表了他们的《评<红楼梦研究>》地位:这场运动和斗争,从俞平伯的批判深入到对五四以来整个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胡适思想及其影响的批判,由学术领域扩大到思想、文化领域乃至整个学术界,意在清除五四以来所谓胡适派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3)清查“胡风反革命集团”及其文艺思想简单经过:1952年整风期间,《人民日报》胡风牌成员舒芜的检讨文章,年底召开胡风文艺思想讨论会,清算其理论上的错误。
1953年《文艺报》发表林默涵、何其芳的《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对胡风文艺思想进行批判。
1955年《人民日报》开始批判胡风观点,决定公开发表胡风的报告。
6月10日《人民日报》公布《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第三批材料》,正式将胡风等人定性为“反革命集团”,在全国掀起了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痕小说:80年代,从“四人帮”专制主义桎梏下解放出来的人民,以强烈的批判性、暴露性和震撼人心的悲剧性,描写在专制主义与极“左”路线统治下人性遭摧残,人权被剥夺的悲剧,成为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
(刘心武《班主任》揭露“文革”带来伤痕、毒害;卢新华《伤痕》)
反思文学:从政治、社会层面还原“文革”荒谬本质,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反思。
比之伤痕小说,其目光深邃、清醒,主题更深刻。
带有更强理性色彩。
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谌容《人到中年》、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突破单纯政治、社会视角,从文化角度思考人、发现人。
改革文学:侧重反映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社会矛盾,记录改革艰难。
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形象的塑造,称为新人形象塑造。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贾平凹《腊月·正月》、高晓声:陈奂生系列《陈奂生上城》,典型表达中国广大农民阶层存在的复杂精神现象,注重当代农民,教育农民。
新写实小说:创作特点:①创作方法以写实为主,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强调作品中呈现出的现实生活应有原生态的感觉。
②主题: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无奈,庸俗无聊,耗费人生。
③采用客观化叙述态度,提倡“零度介入”,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
刘震云《一地鸡毛》池莉《烦恼人生》方方《风景》《故乡天下黄花》汪曾祺:《沙家浜》《受戒》《大淖记事》忧伤、内在欢乐、乐观:我的作品缺乏一种崇高、悲壮的美,我追求不是深刻,是和谐。
80年代末风格从平淡转向苍凉,小说里了无战争风云,仿佛世外桃源,突现人与人之间朴素美好的情感,艰辛中不乏温暖善良。
小说中插入大量风俗人情,人与自然的和谐,淡化现实灾难,“散”为文无法。
叙述语言俭省、疏放、淡远,从中透出凝重,显现奇崛,显出灵动、清逸的风致,开启新时期小说散文化先河。
闲聊随意的方式结构小说,将口语的活泼与古典的优雅结合,显示传统“讲故事”魅力,最大程度缩短口头语与书面语间距离,是小说阅读有“听”的效果。
流水般随物赋形的方式,对宏大叙事和主题先行的排斥与拒绝,将富有人性趣味和人生态度渗透于小说叙事之中。
马原:马原的小说以其在叙述上的先锋实验性质,引领80年代小说叙事革命,唤起小说写作对形式和语言的自觉,叙述技巧、小说观念对80年代后期小说产生①一种极端的姿态,将小说完全视为语言的游戏,切断意义和价值道路,很大影响是对小说叙事长期以来所承受意识形态压力的摆脱。
小说采用“元叙事”手法,带来“裸露的叙述”,小说写作的神秘性被消解,强调虚构性,摒弃传统文学观念中的真实观。
②叙述的故事不追求事件的逻辑联系,没有情感、情绪的联系,是若干独立片段,被叙述者“强行”组合在一起。
几个故事各自独立,不完整、无明确线索,突如其来,倏忽而去。
③“返身叙述”,“实体经验的省略”、“互文复现”受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观念和文本策略影响启发的产物。
马原《大师》《错误》
朦胧诗:80年代,舒婷、顾城、食指、多多、江河。
技巧:象征、隐喻、通感。
阵地:1978年北京《今天》,“三个崛起”:《在新的崛起面前》《崛起的诗群》“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
核心精神:在“文革”封建专制下迷失绝望痛苦的一代对人的反思,对人自我价值的现代确认,对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心灵自由解放的追求。
朦胧诗人以自我为核心构建新抒情形象,在强烈自我意绪中显示着介入社会生活、为民族立言的抒情积极性,倾向于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劫难结合来审视生活,致力于自我抒情、社会抒情,让二者统一在人的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女性主义:90年代女性小说走向集体性成熟。
王安忆《长恨歌》。
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铁凝《孕妇和牛》①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私语化。
陈染《私人生活》以呓语式内心独白对女性隐秘体验进行大胆挖掘和表现;林白《回廊之椅》对女同性恋、自恋等尖锐边缘的女性经验进行率真大胆的言说②以徐坤、斯妤为代表的解构性女性写作倾向。
徐坤《厨房》。
斯妤《红粉》对荒诞人生遭遇的体验,以调侃、反讽方式对男权世界无情的解构。
全国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周扬总结解放区文艺运动,矛盾总结国统区文艺运动,来自两个不同区域的文艺创作家队伍有不同的性质和政治地位。
(确定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总方针,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总方向,提出社会主义时期文艺新任务,为中国当代文学确定方向。
文学新格局、新规范、新秩序:全面政治化,阶级斗争化。
)
茹志鹃《百合花》:风格清新淡雅,是一曲“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借对战争年代圣洁的人际情感和回忆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主题:人性美,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
新历史小说:旧瓶装新酒;历史小说:新瓶装旧酒。
陈忠实《白鹿原》“民族灵魂的秘史”魔幻现实主义。
将“东方文化神秘感、性禁忌、生死观”同“西方文化、文学中的象征意义、生命意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相结合,保持历史混沌性和丰富性。
白嘉轩:权威的化身,封建宗法的忠实维护者和严格执行者。
人性的冷酷无情与宽厚仁慈在他身上并存。
寻根小说:①持肯定态度:道家传统文化是中国民间应付乱世的有效工具。
阿城《棋王》②持否定态度:韩少功在《文学的“根”》首次阐述“寻根文学”立场,《爸爸爸》《女女女》批判我们常常将自身命运交付给荒诞异己物,致使整个民族陷入无理性的盲动之中③持历史主义态度:冯骥才《神鞭》、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