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7.2 东南亚(第一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7.2东南亚教案1新人教版(new)
东南亚三、探究内化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强调,要从两个方面分析,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和对日本为什么这么重要。
)马六甲海峡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浅滩暗礁不多,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优越的交通位置为其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有利保障,马六甲是“东南亚”的咽喉.读图:19页,描出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完成学习行动题1、2四、拓展延伸练习册上“探索创新”,了解多瑙河流经的主要城市和河流对城市的作用.4.描出马来群岛,苏门答腊岛,度新加坡材料.十字路口:亚洲太平洋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东南亚(第1课时教案)
第二节:东南亚(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位置、范围、主要国家,掌握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二、能力目标1、通过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航线图,试分析总结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特点,提高读图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2、学会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归纳某一气候类型的特点,通过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认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德育目标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1、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
2、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1、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到近些年来人们出国旅游的热点路线之一“新马泰”旅游。
同学们知道“新马泰”是哪些国家吗?这些国家在亚洲的哪个区域?今天我们就一起到东南亚旅游一趟,去了解一下该地区。
[讲授新课]一、地理位置课件展示:图7.19“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和图7.20“东南亚的地形”。
1、找出东南亚大致的纬度范围?纬度位置:10°S~23.5°N,决定了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
2、指图让学生描述东南亚的海陆位置:印度洋、太平洋、亚洲、大洋洲、中国、印度,分别位于东南亚的什么方位?海陆位置:东南亚位于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置。
——两洲两洋的“十字路口”。
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著名的马六甲海峡。
3、课件出示图7.21“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看图后请同学简单描述马六甲海峡的位置?马六甲海峡的航线连接了哪些地区?思考日本为什么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欧洲、非洲与东亚、东南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7.2《东南亚》第一课时说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东南亚》第一课时说课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一班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20日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包括东南亚在世界的具体位置,以及东南亚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
(2)东南亚的气候特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3)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及其特色: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特色。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东南亚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东南亚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03 7.2东南亚【教案】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
东南亚设计说明本节课通过旅游的形式展开:选择交通工具,认识位置和范围;舌尖上的东南亚,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学诗词,分析中南半岛地形河流特征及其对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赏美景,分析中国人出境游首选东南亚的原因。
七年级学生正是爱玩的年纪,利用旅游情境,玩中学,学中玩,效果很好。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东南亚地理位置特点及其重要性,简要归纳东南亚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2.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3.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南半岛地形和河流特征及其对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
4. 结合实例,说明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重点难点1.东南亚地理位置特点及其重要性。
2.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及主要农作物。
3.中南半岛地形、河流、城市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4.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概括归纳法。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景观照片和视频。
(二)工具1.智慧黑板。
2.网络搜索。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一、学习情境喜欢旅游的你们准备好了吗?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东南亚,旅游之前还是要对这个地区先深入了解,做好出行前准备: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准备什么物品?品尝哪些美食?欣赏哪些美景?二、预习检查东南亚包括哪些国家?有哪些著名旅游景点?三、学习任务一续表四、学习任务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过渡: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具体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呢?5.东南亚的气候展示亚洲气候分布图、曼谷和新加坡的气候资料图,请大家说出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范围及其气候特点,完成表格:如果我们寒假去东南亚旅行,需要准备御寒衣物吗?为什么?6.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1)展示东南亚美食图片,请大家分析东南亚的主要食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2)介绍农作物的分类: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
为什么水稻是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5.独立完成表格,展示。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东南亚》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东南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东南亚》一课,主要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物产和旅游业等。
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到地理位置、气候、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东南亚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空间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东南亚地区距离我国较远,学生对其了解相对较少,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东南亚有更全面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物产和旅游业等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物产和旅游业等知识;2.难点: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国家或地区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东南亚的特点;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3.准备好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地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物产和旅游业等知识,让学生对东南亚有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填空题、选择题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讨论东南亚地区的气候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然后进行分享。
5.拓展(10分钟)介绍东南亚地区的文化特色,如饮食、服饰、节日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东南亚。
七年级地理下册 7.2《东南亚》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
《东南亚》本节重点选择了东南亚突出的地理特点进行介绍,包括“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热带旅游胜地。
1.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和首都,说出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地图,描述中南半岛地形特点和地势变化特点。
说明中南半岛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3.分析东南亚主要气候特征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举例说出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重点】1.东南亚地理位置特点。
2.中南半岛地形地势特点。
3.东南亚热带气候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中南半岛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3.东南亚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由“南洋”导入东南亚,观看视频,找出东南亚的组成。
【讲授新课】一、组成、范围、位置1组成: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2范围:(读图)11个国家请学生从地图中找出主要国家和首都。
问1位于中南半岛上的国家?答: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其中和我国陆上相邻有:缅甸——内比都,老挝(wō)——万象,越南——河内。
问2濒临南海的国家?答: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
3位置:读图描述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纬度位置:被重要纬线(北回归线)和(赤道)穿过,主体位于(热)带(展示热带图片)海陆位置:位于亚洲、大洋洲、印度洋、太平洋之间“十字路口”的位置·马六甲海峡设置情景:1波斯湾沿岸的石油运往中国2日本的钢材出口非洲3中国货物出口欧洲学生描画线路,最短航线必经之地“马六甲海峡”——十字路口的“咽喉”。
位置: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之间),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二、地形河流读分层设色地形图,观察中南半岛地势高低。
根据图例学生归纳地势北高南低。
请学生:1描绘中南半岛的5条河流,并用箭头标记流向。
2找出它们分别注入哪个大洋。
结合手势、地图,描述中南半岛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东南亚》第1课时教学设计
总结
东南亚地处联系两州两洋之间“十字路口”位置,扼守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战略位置重要。本区以热带气候 为主,气候湿热,盛产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
板书设计
“十字路口”的位置
范围和国家
海陆位置:连接两大洲,沟通 两大洋的(马六甲海峡)
东 南 亚
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主要位于热带
湿热的热带气候 主要热带作物及分布
重点:1、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2、中南半岛的气候;3、东南亚主要的农产品。 难点:1、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2、中南半岛的气候。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开门见山,进入主题 教师行为 展示东南亚地图 学生行为 观看东南亚地图 设计意图
讲授新课
一、东南亚的范围 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读图 二、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1.课件展示“十字路口的位置” 2.课件展示来往船只都会经过的海峡
教学反思:1.以问题推动课堂的生成 2.引导学生读图识图 3.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了解自然环境影响农业。
东南亚第一课时
教材内容分析: 《东南亚》第一课时着重介绍了东南亚特出的地理特点: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目的是让学 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区域特征,掌握简单的认识区域特征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区域评价。 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气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具备了了一些常识性的 地理知识。有鉴于本课时内容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地图、录像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同时设问质疑,引起学生兴趣, 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了解掌握本区地理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说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组成范围、主要国家。 2、能说出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及其重要性。 3、通过读图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能力目标: 1、能够阅读东南亚政区图、马六甲海峡图。 2、能够分析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品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第1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1
《东南亚》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区域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并通过读图发现其农作物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1.强化位置的重要性。
2.强化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地图、强化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对相关课标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增加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
2.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东南亚的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十字路口”的位置特点。
2.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策略紧扣新课标要求,在整体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具体学情的教学目标,同时在课标引领下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达成标准,而且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发展观。
同时,教学环节的设计需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组织形式上侧重小组合作,这些教学策略将会非常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东南亚位置、气候和农业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以及东盟一体化等最新的热点问题导入新课,配以学生的指图练习,体现学习有用地理、学习身边的地理以及重视学生地图观察能力的教学新思想师多媒体出示相应的新闻资料:人民网2014年1月18日讯:由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主办的“东盟2014年度形势分析座谈会”14日在北京举行。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下7.2 《东南亚》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七下7.2.1《东南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区域认知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某地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4.分析某地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二)综合思维目标1.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的运用,更加清晰的理解区域地理的特征。
2.用地图和相关图表分析东南亚气候特点,说出东南亚的气候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运用东南亚地形和城市分布图,找出东南亚主要河流和城市,说出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特点,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三)地理实践目标根据同学们的旅游体验或者查阅的资料,交流东南亚迷人的风光,分析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四)人地观念目标通过对东南亚的学习,理解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旅游业。
二、重点和难点1.东南亚的位置及其重要性。
2.东南亚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的影响。
3.东南亚河流对城市的影响。
三、教材设计思路作为一个整体,无论从自然条件还是从历史经济发展等方面看,东南亚都有许多共性,也就是说东南亚具有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所以教材在“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中选择了东南亚。
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教材重点选择了东南亚突出的地理特点进行介绍,包括以下4个标题:“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热带旅游胜地。
三、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问题引领: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两种大米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世界主要的稻米出口国集中在哪里?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讲述和承转:超市里卖的最贵的大米往往是泰国香米,东南亚除了泰国还有越南、缅甸也是世界主要的稻米出口国。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东南亚,了解东南亚。
【讲授新课】找一找:读简易世界地图,找出东南亚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归纳: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属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七年级地理下册7.2东南亚教案(1)新人教版
东南亚(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东南亚的范围,记住主要国家及首都,说明东南亚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重点)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中南半岛地势及地势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重点)3、运用地形图说明东南亚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难点)【教学模式】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问题导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和两部分。
2.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
3. 中南半岛地形特征是、。
4. 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5. 读“东南亚图”,完成下列要求:①将下列地理事物的字母代号填写在图中适当的位置.A.洋 B.洋 C.半岛D.岛E.群岛 F.(国家)G.海峡 H.(国家)②读图可知,东南亚地处洲和洲、洋和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教学反思】东南亚作为“各具特色的地区”的开篇,是学生学习世界地区中接触到的第一个地区,本节教学成功与否,对后面各地区的学习会有很大影响。
鉴于此,在认真专研教材,研读课标的基础上,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并精心完成了教学设计。
经过实践——修改——再实践——再修改的锤炼,最终完成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教学设计,我认为有以下几点行之有效。
1.导入新课部分通过往事重提学生的亲身经历,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利用学生已有体验的理念。
2.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包括课本插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补充的地图,还有教师板图。
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读图,感知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避免了简单、机械地将结论强加给学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活学生的潜能,凸显了地理学科的特色。
7.2 东南亚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东南亚第一课时
一、学情分析
对于位置和范围的描述应该没有问题,分析地理位置特点有点困难。
地形和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之前接触过,在此举例熟悉。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知道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2.认识东南亚的地表形态,归纳出东南亚的地形特征,并且能够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3.了解印度尼西亚多火山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导入】
第一部分:导入
教师自行制作东南亚旅游视频,选取耳熟能详的《咖喱咖喱》作为背景音乐,引起学生兴趣。
【新课讲授】
第二部分:地理位置
通过读图,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分析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其中包括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提及海陆位置时,着重提及马六甲海峡,它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举例说明。
从古代来看,展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回顾七年级下册历史中“郑和
下西洋”史实,带领学生一起发现路线图中多次经过马六甲海峡,证明马六甲海峡的地位;现代来看,是海上运输石油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课件展示以下两幅图片。
图1
图2
第三部分:自然环境
带领学生阅读东南亚地形图,得出东南亚的地形特点——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再阅读东南亚气候分布图,得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对应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板书】
东南亚(一)
一、地理位置
二、马六甲海峡
三、自然环境(一)地形(二)河流(三)气候【总结】。
7.2东南亚(第1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课题
东南亚1
课型
新授课
编号
06
主备人
(首次备课时间)
3.6
二次备课时间
3.7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
教学难点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
教材分析与
教法设想
用图片导入新课,多展示东南亚风土人情的资料,引起学生兴趣。
教学准备
1、东南亚地图;
2、自制CAI课件
教学环节
导学过程
学习过程
备注
创
设
情境Biblioteka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著名国际影星杨紫琼的家乡是哪里吗?她的家乡就是美丽的热带岛国------马来西亚。请一位同学上来指出马来西亚的位置。
(放映东南亚的地图)。
[提问]:它大概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
跨过中国的南部边界,就到了与我国山水相连的东南亚。它包括了许多国家,从总体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块,一个是半岛,因为位于中国的南部所以叫做中南半岛,请同学们用红笔沿边界画下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位于中南半岛上;另一个是群岛,由几万个分布于太平洋中的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请同学们用蓝笔沿边界大致画下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组成。
[板书]: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总结]:指图: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印度洋的东面。纬度位置大约在10ºS—25ºN之间。地处热带,所以这里四季常青,分布有成片的热带雨林,成为当今的旅游胜地。我们常听到的新马泰地区就是指这里。
[板书]: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蓝笔和红笔画出来的地区可以发现,东南亚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马路上的十字路口。他沟通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南亚正是拥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各国往来的十字路口。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郑和下西洋、下南洋的壮举,就是通过东南亚而到达了北非、西非等国家和地方进行了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展示郑和下西洋的图片],而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则可以称为十字路口的咽喉部位,控制了他就可以控制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通道。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东南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东南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本课从学生熟悉的饮食作为切入点,由去东南亚引出四个问题,由这四个问题贯穿全课。
学生围绕四个问题自主阅读教材并联系实际回答问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启发者和服务者。
学习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十字路口”的位置时运用Flash演示,这种方法直观、形象、生动。
为了加强学生对“十字路口”位置重要性的认识,引用了中国海军去索马里打击海盗这一事件,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通过编故事记地名,有意识地引发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探究。
教学中力争用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东南亚地理位置并了解其重要性;2.描述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列举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二)能力目标1.通过读图,得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2.培养收集、整理资料及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因地制宜的人地关系思想,学习从国家利益角度认识世界地缘关系。
二、教学重点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三、教学难点东南亚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五、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出所需信息,对问题进行认识。
采取谈话法,借助日常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东南亚(屏幕展示课题东南亚),东南亚是个好地方,我告诉同学们东南亚有一种美食──东南亚香米(展示东南亚香米),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屏幕中的内容。
同学们想,当你特别饿的时候,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带着茉莉花香的米饭,那多幸福啊!同学们嘴馋了,下面我们去东南亚吃正宗的香米。
(一)去东南亚会遇到很多问题,谁来说说会遇到哪些问题?学生回答,如要有足够的钱、要知道东南亚在哪等?请同学们看屏幕,这里有几个问题。
[展示:1.东南亚生产稻米吗?有适宜生长的条件吗?(气候)2.东南亚在哪里?(纬度和海陆位置)3.东南亚地理情况怎样?(岛屿组成、国家组成)4.怎样去?(路线、交通方式)]教师解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2东南亚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2东南亚第1课时教学设计集体教案第1课时课题:东南亚(初/高)届科目时间章节主备课人初2022届地理5.17第七章第一节教学目标:1.读图,说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读图,对比分析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理特征;3.结合东南亚的重要位置,讨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运输地位。
教学重点:东南亚两洲+两洋的“十字路口”位置。
教学难点:马六甲海峡在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教法学法:引导法、读图法、对比法、合作讨论法教学过程:导课视频导入:播放东南亚旅游风光视频。
视频中我们看到了椰子、大象等热带风情,大家知道这是哪个地区的自然风光吗,视频中的地区是亚洲的最东南角——东南亚,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南亚。
过渡:上一章我们认识了各大洲,学习了运用地图描述各大洲的基本方法,那么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认识各个地区,其学习方法和认识大洲的学习方法是一样的,首先让我们看看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一)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位置及范围活动:读图7-1东南亚地形分布图,说出东南亚的海陆位置;在课本上描出穿过东南亚的重要纬线;说出对应的温度带,高、中、低的纬度范围;在图上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归纳: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西南与大洋洲相临,绝大部分位于热带。
东南亚大致包括中南半岛以及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指导学生课本上标记)过渡:了解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那么东南亚地形特征又如何呢?活动:读东南亚地形图,用红笔描出中南半岛主要河流湄公河、红河,说出河流的大致流向;找出马来群岛主要岛屿苏门答腊岛、新几内亚岛。
(引导学生依据河流流向判断地势特征)归纳: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南部地势低平;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多、平原少。
过渡:课前的视频中,我们看到的是热带风情,东南亚的气候具体如何呢?气候活动:读东南亚气候类型图,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类型,结合课本内容,尝试独立分析影响东南亚气候的主要因素。
合作讨论:结合以上所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东南亚人口分布状况;填表对比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理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 东南亚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3.结合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4.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华人众多的特点,了解华人、华侨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援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的贡献。
5.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
能力目标
1.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来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德育目标
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
2.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人口稠密,华人分布集中。
三、教学难点
1.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气候特征和主要区别。
四、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演示、讨论、归纳等方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引入:展示东南亚的名胜古迹
多媒体画面1:缅甸仰光的大金塔
多媒体画面2:柬埔寨的吴哥窟
看了图片后,大家一定猜到了我们下面要了解的地区——东南亚。
板书:第二节东南亚
(二)讲授新课
1.课件展示:图7.17“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和“东南亚政区图”,图7.18“东南亚的地形”,明确东南亚的范围,主要国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1)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2)国家:共11国,其中东帝汶为新建的国家。
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南、老挝、缅甸);内陆国(老挝);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3)重要的地理位置
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纬度位置(10°S~25°N),这就决定了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著名的马六甲海峡。
板书: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3.课件展示:图7.19“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看图后请大家思考: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4.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才会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5.承接过渡: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地区,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密切。
板书: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6.课件展示:图6.10“亚洲的气候”,看图并思考:
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②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7.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①从地区看,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
从国家看,印尼、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和菲律宾南部都位于赤道附近,这些国家和地区应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②从地区看,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的北部、菲律宾群岛的北部,纬度相对较高,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从国家看,主要是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
而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8.课件展示:①图7.25“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归纳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然后,读图7.27“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由学生说出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降水出现的时间(午后两点左右),以加深学生对东南亚高温多雨气候的印象。
②图7.26“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归纳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分析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9.列表对比:两种热带气候的差异(课件展示)
(三)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二、作业布置
练习册与填充图册。
三、板书设计
第二节东南亚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国家:11国
3.重要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区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3.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