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计数
化疗 血小板 标准
临床上血小板计数要达到正常值的最低限,才能够进行化疗。
血小板计数检测的正常值范围是(100-300)×10^9/L,患者的血小板>100×10^9/L时,才能进行化疗。
另外为了避免化疗导致骨髓抑制,引起血小板严重减少,增加出血的风险,在化疗的过程中或者化疗后需要根据血小板计数值适当调整化疗药物等。
如果血小板计数<80×10^9/L时,患者应该停止化疗,如果血小板计数>50×10^9/L,可以口服升血小板胶囊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增加营养,可以饮食上多补充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牛肉、鸡蛋、瘦肉等,帮助骨髓功能恢复。
如果血小板计数<50×10^9/L,需要应用血小板生成素,比如白介素-11等药物,进行皮下注射,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快速恢复,使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
如果血小板计数<20×10^9/L,说明患者出血的风险较高,此时建议输注新鲜的血小板,从而快速纠正体内的血小板水平。
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第三节血小板计数
集、释放、促凝和血块收缩功能。
一、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LT)是测 定全血中血小板的浓度,是止血凝血检 查最常见的试验之一。
血小板计数的适应证为:
①不明原因的出血。
②排除出血性疾病。 ③化疗和放疗病人的监测。 ④疑为骨髓造血系统疾病。 ⑤疑为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破坏增加、血小板消耗 过多或反应性血小板增多。
病理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意义
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超过400×109/L时为血小板
增多(thrombocytosis),血小板大于
1000×109/L常有血栓形成的危险。在原因未明
的血小板增多的病人中,约有50%为恶性疾病。 病理性血小板增多的原因及意义
二、血小板形态检查
(一)正常血小板形态
正常静息状态下,血小板为双面微凸的圆盘形,直 径为1.5~3μm、平均体积为7.2fl的非细胞结构成分。 染色后镜下可呈散在或成簇分布,圆形、椭圆或不规 则。胞质呈淡蓝色或淡红,内含较多的细小紫红色颗粒。 血涂片上,为红细胞数的1/30~1/20,通常每个油镜视 野可见7~25个,分散或3~5成群分布。 参考值: (100~300)×109/L
无大量大型血小板;无异常增多的红、白细胞碎片)。 ◆②用血小板计数的参考方法核对计数结果。 ◆③每份标本最好做2次计数,若2次计数误差小于10%, 取其均值报告;若计数误差大于10%,应做第3次计数,
取2次相近结果的均值报告。
临床意义
生理性改变 每天可有6%~10%的变化。
增多见于:午后、冬季、高原居民、月经后、妊 娠中晚期运动、饱餐后静脉血。 减少见于:早晨、春季、平原居民、月经前、 分娩后、休息后、毛细血管血。
(二)异常血小板形态
血小板计数标准范围
血小板计数标准范围血小板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所含血小板的数量,通常用于评估血液的凝血功能和判断出血或凝血异常的疾病。
血小板计数标准范围是指正常人群中血小板计数的参考范围,一般来说,血小板计数标准范围是在每立方毫升血液中含有150-400亿个血小板。
但是,这个范围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因为不同的实验室和仪器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参考范围。
在临床上,血小板计数的标准范围可以作为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血小板减少或增多的重要依据。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会导致出血倾向,如皮肤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甚至严重时可能引发内脏出血。
而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除了用于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外,血小板计数标准范围还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
比如在化疗或放疗过程中,医生会通过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来评估治疗的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采取其他治疗措施来保护患者免受出血风险。
而对于一些需要抗凝治疗的患者,如果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需要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或进行其他干预措施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可以帮助维持正常的血小板计数。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有助于促进血小板的生成和功能。
此外,适量运动和避免过度劳累也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小板计数。
总之,了解血小板计数标准范围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和及时发现疾病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以保持正常的血小板计数和健康的身体状态。
血小板计数偏低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计数偏低是怎么回事血小板计数偏低,也被称为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
正常人的血小板计数范围为150,000到450,000个/微升血液。
当血小板计数低于150,000个/微升血液时,就被认为是血小板计数偏低。
血小板是一种无色的小细胞片状结构,主要存在于骨髓中,并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在全身。
它们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在止血和血液凝结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当血管受损并发生出血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受损血管的区域形成血栓,阻止出血。
因此,血小板计数偏低可能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引起血小板计数偏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性因素、药物影响、疾病和环境因素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原因:1. 骨髓问题:骨髓是产生血小板的关键器官,任何影响骨髓功能的问题都可能导致血小板计数偏低。
例如,骨髓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可能会破坏骨髓中的干细胞,从而影响血小板的生成。
2.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会干扰骨髓中的血小板生成过程,导致血小板计数偏低。
例如,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类固醇抗炎药可能会影响血小板的聚集,从而降低血小板的数量。
3. 免疫反应: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免疫系统攻击自身血小板的疾病,会导致血小板的破坏和减少。
4.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如HIV、乙肝、登革热等,可以导致血小板计数偏低。
这些病毒可能会直接感染骨髓中的干细胞,或通过免疫反应的方式导致血小板的破坏。
5. 脾脏问题: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之一,它扮演着清除老化和异常血小板的重要角色。
当脾脏发生问题,如肿瘤或感染时,可能会导致脾脏过度清除血小板,从而导致血小板计数偏低。
血小板计数偏低的症状和体征可以有很大差异,取决于个体情况和造成此问题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轻度的血小板计数偏低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在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1. 容易出血或淤血:容易出现皮肤、牙龈出血,鼻出血以及出血不易止住等情况。
血小板的实验原理
血小板的实验原理
血小板是一种重要的血液组织细胞,参与了血液凝固和止血过程。
血小板的实验原理主要包括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功能评估两个方面。
血小板计数是指通过检测单位体积或单位血液中的血小板数目来评估血小板的数量。
常用的方法包括直接计数法和间接计数法。
直接计数法使用血细胞计数仪对稀释后的全血进行计数,得出血小板数目。
间接计数法则是先通过稀释血液,使血小板分散在血液中,然后使用显微镜进行计数,最后通过计算得出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可用于评估血小板的数量,判断出血、出血倾向等疾病。
血小板功能评估是指通过相关实验方法来评估血小板的功能状态。
常用的方法有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等。
凝血时间是指从血液凝固开始到形成凝块的时间,可以通过添加活化因子或添加促进凝血的物质来测试血小板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是指凝血酶形成所需要的时间,也是评估血栓形成能力的指标。
凝血酶原活动度则是通过检测凝血酶原在血液中的水平来评估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形成能力。
血小板的实验原理主要包括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功能评估两个方面,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进行评估,进而判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血小板计数的参考范围
血小板计数的参考范围1关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医院检查中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也是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指标。
血小板计数是对血中小板(也叫血小板)数量的测定,以细胞计数/μl为单位,是测定人体血液粘稠性和凝血能力的最常用的技术指标之一。
2血小板计数的参考范围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健康管理常规医学检查指标标准》的规定,血小板计数的参考范围为:正常男性参考范围为150-350×10^9/L,女性为140-320×10^9/L。
3血小板低低血小板症(也称为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低于参考范围,较小疾病可达100×10^9/L以下,严重时甚至可达50×10^9/L以下。
血小板减少症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因素引起,有病毒性(病毒感染时可由毒性引起)、药物原因(如含有镍、钴、铁元素的药物均可导致血小板减少)、免疫原因(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淋巴瘤等)等原因及其他原因。
4血小板高高血小板血症是指血小板在1000×10^9/L以上,也有高血小板性疾病由慢性压力过度刺激和血小板激素过多引起,症状以疲劳、长期紧张和易受伤为主,临床表现多有出血性发热、发热性出血等症状。
5对血小板计数异常的护理血小板计数异常时,必须采取措施积极治疗,减少低血小板带来的出血风险,增强高血小板症带来的压力。
(1)对低血小板症,可根据病因采取对症治疗,一般采用补液、降压、抗病毒等措施,根据严重程度采取血液浆透析、促小板生成、透皮质醇(Prednisone)等治疗;(2)对高血小板症,若为由内分泌介质(如长链碳酸酯酶、松果体激素)疾病引起,可采取降低内分泌血清激素性疾病治疗,若因肿瘤、病毒等原因引起,可用抗病毒、肿瘤杀灭等治疗。
6对血小板计数异常的预防血小板计数异常是多种疾病的重要指标,要有效预防,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血小板计数异常,及早筛查,及早治疗等是预防的关键。
另外,要坚持正常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有效预防血小板计数异常。
血小板标准值
血小板标准值血小板是一种负责止血的细胞,它们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小板标准值是指血液中血小板的正常范围,它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了解血小板标准值对于预防和诊断一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血小板计数范围在150-400×10^9/L之间。
这个范围是根据大量人群的实验数据统计得出的,可以作为判断一个人血小板数量是否正常的依据。
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会导致出血倾向,而高于正常范围则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血小板标准值的测定通常通过血液检查来完成。
医生会抽取一定量的血液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得出血小板计数的结果。
这个过程通常很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
当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时,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皮肤出血点、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这些症状可能意味着机体内出现了某种问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范围时,可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血栓是一种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肌梗死、中风等严重后果。
因此,及时发现和处理高血小板计数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血小板计数外,血小板功能也是评估血小板功能的重要指标。
血小板功能是指血小板在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一些疾病可能导致血小板功能异常,即使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内,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出血或血栓等问题。
总之,了解血小板标准值对于维护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维护血小板健康的重要手段。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血小板健康,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血小板偏低标准
血小板偏低标准
血小板数目一般指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PC或PLT)是指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来源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
血小板对于身体内的止血功能尤为重要,临床上常用于判断机体的出血情况以及血栓性的疾病的病情。
血小板计数(PC)的正常值为
100~300×10^9/L。
指标偏低原因
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则可说明血小板计数偏低。
PC偏低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破坏过多、消耗过度。
其他因素如服用地高辛、青霉素和氢氯噻嗪等易引起药物性血小板减少。
正常人血小板数随时间和生理状态而波动。
早晨略低于午后,春季低于冬季,平原居民低于高原居民,女性月经前低于月经后,妇女分娩后低于分娩前等。
最全血小板计数化验单解读
最全血小板计数化验单解读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解读血小板计数化验单的各项指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化验单上的数据及其意义。
2.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指血液中单位体积内血小板的数量。
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计数范围通常在150×10^9/L到450×10^9/L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血小板计数可能与某些疾病或疾病状态有关,应进一步进行诊断。
3. 平均血小板体积平均血小板体积是测量血小板的平均大小。
正常成年人的平均血小板体积通常在7.5到11.5 fL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平均血小板体积可能与炎症、感染或其他疾病有关。
4. 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分布宽度是测量血小板大小差异的指标。
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分布宽度通常在15.5%到18.1%之间。
较高的血小板分布宽度可能与骨髓异常或其他血液疾病有关。
5. 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压积是指血液中血小板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压积通常在0.11到0.28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血小板压积可能与骨髓疾病或其他疾病有关。
6. 结论通过对血小板计数化验单各项指标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血小板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
然而,化验单上的数据只能作为参考,诊断和治疗需要进一步结合临床情况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确定。
请在进行任何治疗或决策之前,务必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的建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作为临床决策的依据。
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的建议为准。
---以上就是《最全血小板计数化验单解读》的文档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血小板计数的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的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的概念是指计数单位容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为100×109/L~300×109/L。
血小板减少是引起出血时间延长,严重损伤或在激状态可发生出血;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轻度损伤可引起皮肤粘膜紫癜,手术后可以出血;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
一般认为,当血小板计数<
20×109/L时,需要预防性输入血小板。
如果血小板计数>50×109/L,且血小板功能正常,则手术过程不至于出现明显出血。
1.血小板增多:当血小板计数>400×109/L时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
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
2.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血小板计数 范围 单位
血小板计数范围单位1.引言1.1 概述血小板计数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项目,用于评估人体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血小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细胞成分,它们参与了止血和凝血过程,对维持血液正常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小板计数的结果是指人体单位体积内血小板的数量。
通常情况下,正常血小板计数范围在150到450 ×10^9/L之间。
这个范围是根据大量人群的统计数据得出的,能够较好地反映血小板数量的正常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实验室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参考范围,因此,在进行具体检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检验科的专业人员。
血小板计数的单位通常以“×10^9/L”来表示,这是指每升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
此单位的选择是为了方便统计和表达血小板的数量,而且它与其他医学检验项目的计量单位相一致。
在临床应用中,血小板计数往往是判断某些疾病和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某些情况下,血小板计数可能会偏高或偏低,这可能与机体的状况、某些疾病的存在以及服用药物等因素有关。
因此,对于血小板计数的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血液状态,指导治疗和判断病情进展。
总之,血小板计数是评估血液中血小板数量的重要临床指标。
了解血小板计数的范围和单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检验结果,从而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指导临床治疗。
对血小板计数的重视和正确理解将对临床工作和患者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血小板计数展开讨论。
首先,在引言中将对血小板计数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血小板计数的定义和意义,包括血小板的基本概念、血小板计数的方法和其在临床上的重要性。
同时,也会介绍血小板计数的范围和单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其数值的含义和参考标准。
最后,在结论中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血小板计数的重要性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通过上述结构,本文将从引言到结论,系统地介绍血小板计数相关的知识和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血小板计数的重要性以及其所涉及的范围和单位。
捐献血小板者血小板计数的最低标准
捐献血小板者血小板计数的最低标准介绍血小板是一种负责止血的细胞片状物质,它通过与其他细胞和分子相互作用来形成血栓。
捐献血小板是一种伟大的行为,可以帮助救治许多因失血而需要输血的患者。
然而,血小板计数对于捐献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过低的血小板计数可能会对捐献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血小板计数的作用血小板计数是评估捐献者是否适合捐献血小板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计数通常在150,000到450,000个/微升范围内。
血小板计数低于150,000个/微升被视为低血小板计数,而高于450,000个/微升被视为高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的标准范围是基于对健康个体的统计分析得出的。
为什么需要最低血小板计数标准确定捐献者的血小板计数的最低标准对于维护捐献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如果捐献者的血小板计数过低,捐献过程可能会导致血小板过度消耗或丢失,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或贫血。
因此,确保捐献者血小板计数达到一定的最低标准可以保障其身体健康和安全。
捐献者的血小板计数与无菌操作能力的关系捐献血小板是一个需要无菌操作的过程。
如果捐献者的血小板计数过低,他们的能力来抵御可能在捐献过程中引入的细菌或其他病原体也会降低。
这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捐献者的血小板计数与出血风险的关系低血小板计数的捐献者更容易出现出血问题。
在捐献血小板的过程中,血小板是负责止血的关键因素。
如果捐献者的血小板计数过低,他们的止血能力将受到限制,从而增加出血风险。
捐献者的血小板计数与恢复速度的关系捐献血小板对于捐献者自身也是一种负担。
过低的血小板计数意味着捐献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血小板水平,这可能会导致捐献者感到疲倦和虚弱。
因此,确保血小板计数达到最低标准可以帮助捐献者更快地恢复身体健康。
血小板计数的最低标准捐献血小板者的血小板计数的最低标准应该根据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得出。
然而,具体的最低标准可能因应用于不同国家、地区和机构而有所不同。
四度血小板减少诊断标准
四度血小板减少诊断标准
一、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是诊断四度血小板减少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的计数在100~300×10⁹/L之间。
如果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⁹/L,则表明存在血小板减少。
当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⁹/L时,即为四度血小板减少,此时患者容易发生自发性出血,需要立即就医治疗。
二、出血症状
四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出血症状,如皮肤瘀斑、口腔出血、鼻出血、月经过多等。
如果发生颅内出血或胃肠道出血,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当患者出现无法解释的出血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病因诊断
四度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患者的病因,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四、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
四度血小板减少可能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肝病、感染、药物反应等。
因此,在诊断四度血小板减少时,需要排除这些潜在的病因。
通过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从而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总结:四度血小板减少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为了确保准确诊断和治疗,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同时,患者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以便更好地应对病情和治疗过程。
血小板计数知识点总结
血小板计数知识点总结血小板计数是指测定单位体积内的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检验指标。
血小板是一种没有细胞核的细胞片段,主要功能是在血液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正常的血小板计数范围在150-400×10^9/L之间,血小板计数异常可以反映机体内出现的一系列疾病和病理状态。
1. 血小板的生物学特点血小板是骨髓中巨核细胞的一种特殊细胞,它们是巨核细胞的片段,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个部位。
血小板的寿命大约为7-10天,在正常情况下,骨髓每天可以产生150-400亿个血小板。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在血液凝血过程中发挥作用,当血管受伤时,血小板会聚集在伤口处,释放一系列凝血因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 血小板计数的意义血小板计数是指测定单位体积内的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检验指标,对反映机体内出现的一系列疾病和病理状态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血小板计数,可以评估机体出血和凝血功能,反映出血小板增多或减少的情况,提示各种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
3. 血小板计数的检测方法血小板计数的检测方法通常采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进行测定,也可以通过显微镜直接计数的方法。
自动化血液分析仪是目前常用的血小板计数仪器,它通过核心技术实现对血小板的精确计数,准确性高,操作简便,可以满足临床需求。
4. 血小板增多的疾病和病理状态血小板增多可以反映出一些疾病和病理状态,主要包括下列几种情况:(1)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又称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表现为骨髓增生异常,导致血小板增多、红细胞增多和白细胞增多,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头痛、眩晕、视力模糊、皮肤瘙痒等症状。
(2)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在某些疾病和生理状态下,机体对血小板产生过多的需求,导致血小板增多。
这些疾病包括铁缺乏性贫血、恶性贫血、慢性肝病、肾病综合征、骨髓纤维化等。
(3)药物性血小板增多:某些药物可以直接刺激骨髓产生过多的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增多。
临床分析中的血小板计数意义和应用
临床分析中的血小板计数意义和应用血小板计数在临床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应用,其可以提供有关血小板数量的关键信息,帮助医生确定诊断并指导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血小板计数的意义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血小板计数的意义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核细胞片段,主要参与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
血小板计数是测定单位体积血液中血小板数量的指标,对评估机体止血功能和判定出血与血栓疾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1. 评估止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机体止血功能的强弱。
当血小板计数过低时,机体出血风险增加;而当血小板计数过高时,机体易产生血栓。
因此,在手术前及术后出血风险评估、评估血小板功能障碍和遗传性或获得性出血性疾病时,血小板计数至关重要。
2. 判断出血与血栓疾病风险血小板计数可以帮助判断出血与血栓疾病的风险。
低血小板计数常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若伴有出血现象,提示出血性疾病的风险。
而高血小板计数则常见于血液系统疾病、炎症、肿瘤等情况,易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血小板计数的应用血小板计数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可用于多个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1. 诊断与鉴别血小板计数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帮助医生对一些疾病进行初步的诊断和鉴别。
例如,血小板计数在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肝病、肾病等方面的检测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参考。
2. 治疗指导血小板计数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
例如,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计数的监测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引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动态监测可以评估治疗的疗效及预测预后。
3. 疾病预后评估血小板计数对某些疾病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例如,在某些恶性肿瘤中,高血小板计数与预后不良相关,可以作为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
总结:血小板计数在临床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应用。
准确测定血小板计数可为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帮助评估机体止血功能、判断出血与血栓疾病风险,并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血小板计数偏低的原因
血小板计数偏低的原因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止血和促进血管修复。
血小板计数指的是在特定体积的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计数范围为150-450 × 10^9/L。
如果血小板计数偏低,可能会引起出血、淤血和瘀伤等问题。
血小板计数偏低的原因有很多种,下面将分别介绍。
1. 疾病和感染某些疾病和感染可以导致血小板计数偏低。
例如,骨髓疾病、贫血、肝病、肾病、传染性疾病等都可能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和释放,从而导致血小板计数偏低。
2. 药物某些药物的使用也可能导致血小板计数偏低。
例如,阿司匹林、华法林、非甾体消炎药等药物都可能抑制血小板的功能,从而降低血小板计数。
3. 饮食和营养不良长期饮食不均衡或营养不良也可能导致血小板计数偏低。
缺乏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会影响骨髓中血小板的生成,从而导致血小板计数偏低。
4. 骨髓疾病骨髓是血细胞的产生地,如果骨髓遭受损害或受到疾病的影响,也会导致血小板计数偏低。
例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都可能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和释放。
5.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也可能导致血小板计数偏低。
例如,Fanconi贫血、Wiskott-Aldrich综合征等疾病都与血小板计数偏低有关。
6. 妊娠在妊娠期间,女性的血小板计数通常会下降。
这是因为妊娠期间体内的血容量增加,从而导致血小板浓度降低。
7. 其他因素除了以上因素,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血小板计数偏低。
例如,慢性疲劳、过度运动、酗酒等都可能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和释放,从而导致血小板计数偏低。
血小板计数偏低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如果出现明显的出血或瘀伤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和治疗。
儿童血小板350
儿童血小板350
血小板计数是衡量血液中血小板数量的一种血液检查。
血小板是一种参与血液凝固的重要血细胞,对于止血和伤口愈合起着关键作用。
儿童的血小板正常范围通常在150,000到450,000/微升。
如果一个儿童的血小板计数为350,000/微升,那么这是在正常范围内的。
然而,如果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可能会导致一些健康问题。
血小板计数过低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如鼻蚓、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
而血小板计数过高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导致血管阻塞。
总的来说,儿童血小板350,000/微升是在正常范围内的,不需要过于担心。
但如果有任何疑虑或问题,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血小板计数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血小板是一种无核细胞,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元素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参与血液凝块的形成,从而停止出血。
当身体受到损伤或出血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伤口处,形成血栓,止血和修复伤口。
1.评估出血风险:血小板计数低于150×109/L时,患者容易出现血小板功能异常,容易出血,例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
这种情况被称为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倾向,严重时可导致严重出血并危及生命。
2.评估血液病:血小板计数异常是一些血液病的常见表现之一、例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疾病会导致血小板计数升高,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等疾病会导致血小板计数降低。
3.监测治疗效果: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疾病进展。
例如,对于血液病治疗后的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升高可能是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
4.预测疾病风险:一些研究发现,血小板计数异常与一些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的风险密切相关。
例如,高血小板计数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5.评估健康状态:血小板计数可以作为评估个体健康状况的指标之一、一般人的血小板计数与年龄、性别相关,如果血小板计数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身体出现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
当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范围时,可能暗示有一些健康问题或疾病的存在,比如炎症反应、感染、骨髓病变等。
而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时,可能表示有血小板生成减少或破坏过快的情况,比如骨髓抑制、免疫介导的凝血因子破坏等。
为了确定异常血小板计数的原因,医生通常会进一步检查患者的血液片子,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血细胞异常,并进一步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
总之,正常的血小板计数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血小板计数异常可能暗示一些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存在,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治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怀疑自己的血小板计数异常,应尽快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项目名称:
血小板计数
2.测定原理:用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红细胞及白细胞在稀释液作用下破裂或溶解,剩下血小板。
混匀后充入计数池中,计数一定体积内血小板,即可算得每升血液血小板数。
3.标本要求:
用含EDTA.K抗凝剂塑料管抽取静脉血1.5ml,混匀,镜下无PLT聚集
4.试剂:
4.1 1% 草酸铵稀释液:草酸铵1g 福尔马林(40%甲醛液)0. 1 ml 枸橼酸钠0.5g 蒸馏水加至100ml 溶解后过滤即可
4.2 保存条件:2-8 C。
放冰箱可保存稍长。
5.仪器和材料:显微镜、计数板、试管、吸管
6.操作程序:
6.1 在试管中加血小板稀释液0.38ml ;
6.2 CBC管充分混匀,取血标本20ul,轻轻加入已盛稀释液试管底部,吸上清液洗吸管三次,轻轻混匀,置10-30 分钟待红细胞溶解;
6.3 取干净计数板,试管轻轻振摇,用吸管吸悬液充池,避免产生气泡或溢出,充好液计数板放置10-15 分钟;
6.4 低倍找到计数池中央大格,换高倍镜计数全部大方格(400小格)内血小板
6.5 注意事项:
a. 全部用具和稀释液要特别清洁;
b. 血小板易聚集,充池前要充分混匀,但又不宜用力过猛;
c. 一定要等血小板完全下沉后计数;
d. 仪器计数高于300X 103/ul或低于60X 103/ul须做直接计数(排除试管内血小板聚集)。
7.计算和参考值
计算:1个大方格内所数血小板数X 200= 血小板数/ul o 正常参考值:100X 109〜
300X 109/L 警示值:〈10X 109/L
8. 参考文献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