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错过哪些机遇
中国错过的机会
中国错过的机会班级:高二十班小组成员:刘博雅王铎臻毕晓航陆鹏义杨洋牛思宇指导教师:周秀茹成绩:序言:王勃曾在《滕王阁序》说:“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能否把握住机会,决定着一个人是否能成功,这并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消极等待,而是善于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遇。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又何尝不是呢?英国因抓住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而迅速崛起,美国因抓住了第二三次工业革命而在十九世纪末至今称霸世界,西葡因新航路的开辟,而迅速举起,又因未能抓住工业革命的契机,而迅速衰落。
中国曾经崛起,曾经衰落,历史上中国又错过过那些机会呢?目录:㈠推恩令——中国式的难题解决方案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上的智慧,下的愚昧㈢重农抑商——难以改变的农业宿命㈣《几何原本》——接触近代科学㈤“天下为主,君为客”——明末不是儒学的儒学㈥太平天国——最后一次农民起义㈦洋务运动——清王朝以如长河东去㈧戊戌变法——只差一支部队,只有一群书生㈨辛亥革命——在欢呼中失败㈩终章扩展——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启示引言蝴蝶效应是可怕而巨大的,所谓的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巨大的连锁反应。
对于这种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历史是辩证发展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定时期内的一件好事,一件功绩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成为弊端。
比如汉武帝的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重农抑商㈠推恩令——中国式的难题解决方案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封建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而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西汉初期时的处境与几百年后的西欧一样,存在着皇帝与封建主间的问题。
于是文帝时,贾谊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景帝后,采纳晁错的建议削藩,结果引发了吴楚七国叛乱。
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国仍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
因此主父偃上书,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
中国历错失的战略机遇期
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 是1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中共106大 为什么科学传统曾如此发达的中国会在15世纪以后1 蹶不振,没有发展出可与西方分庭抗礼的现代科学
——————李约瑟
15 16 17 18 19 20 212020 /世纪
第1次错失
15 16 17 18 19 20 212020 /世纪
第2次错失
15 16 17 18 19 20 212020 /世纪Fra bibliotek第3次错失
15 16 17 18 19 20 212020 /世纪
第4次错失
15 16 17 18 19 20 212020 /世纪
启 示:
1、放眼全球,师夷长技
与外界完全隔绝,是保持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2、取我精华,主动继承
——马克思
青蒿1握 ,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3、抓住机遇,乘势向前
——葛洪《肘后备急方》
这不是结束,也不是结束的开始,而是开始的结束
——Winston Churchill.1942
中国发展史上的三次机遇是哪三次
最佳答案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重大的国际战略机遇期。
中国在这三次机遇面前的表现是不同的,因而给自己造成的后果也各不相同:第一次是有条件抓住却没有觉察而错过,结果开始了全面落后于西方的历史;第二次是强烈意识到了机遇,并进行相当的努力,但终因没有把握关键重点而再次错失,其结果是中国在“千古变局”之下,不但进一步落后于西方,而且还被近邻日本甩到后头;第三次机遇期到来时,中国最初的意识并不清晰,最终可谓把握了一半,仍然没有实现中国复兴的梦想。
第一次机遇期:大航海与郑和下西洋中国面临第一次战略机遇期可以追溯到公元15世纪末期,其竞争对手是西欧。
世界历史学家普遍将1500年当作分界线,以大航海与地理大发现为标志,世界从此有了相互联系的历史。
15世纪末期时的世界各国,尤其是东亚和西欧,差不多处在相同的起跑线上。
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其大作《大国的兴衰》中指出,在1500年时,欧洲与亚洲相比,并不具有什么明显的优势,欧洲的相对弱点比它的力量更为明显。
当时的欧洲资源不算丰富,人口更无法同印度和中国相比;地缘政治上,欧洲大陆北部和西部被冰山和海水包围,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东部构成强大威胁;政治制度上,欧洲支离破碎,自罗马帝国以来一直没有统一的国家,法、英、西班牙等国之间争斗不休;在科学技术、文化和军事力量上,当时的欧洲只能算是亚洲文明的学生。
可以说,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都处在相同的水平上。
15世纪时的欧洲最多也只能说是像今天一样,是几个最重要的力量中心之一。
转折点发生在大航海时代。
哥伦布和麦哲伦的“地理大发现”,为欧洲提供了发展的强大动力。
此后,欧洲开始进入工业革命、文艺复兴、宗教革命的活跃时期,创造了“欧洲奇迹”。
欧洲紧紧抓住这次机会,在此后的两三百年中,完全改变了人类历史。
欧洲第一次领先于东方。
实际上,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表明,中国在明朝时有着比欧洲更强大的航海能力。
郑和下西洋是在15世纪初叶,比欧洲大航海更早,航程更远,使用的仪器更先进,出海的船只更大更坚固,使用的人员也更多。
有人说中国到目前为止一共失去了三次追赶世界的历史性
从根本上说不矛盾。二者都是从根本上维护皇权﹑维护封建专制制度。
军机处内景:
三﹑军机处的设置
清初专制制度的加强:
皇太极:仿明制,设内阁、六部负责奏章票拟,设议政王 大臣会议定夺军国大事。(皇权受限制)
康熙帝:设南书房,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参与机务,起草谕旨。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约。
②使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 失误;
③使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
④使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 污腐化。皇权的极度膨胀,又成为阻碍 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的极 成大 长妨 ,碍 中中 国国 发社 展会 开的 始进 大步 大和 落资 后本 于主 西义 方萌 。芽
同时也使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二﹑内阁的创立
• 内阁制创立的原因和过程怎样?明内阁的特点有 哪些?如何认识明内阁?
原因:① 丞相废除后,皇帝政务繁多,需要辅臣帮助处理国家事物; ② 也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的需要。
过程: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机密事务决策— 正式确立
D 太祖)罢丞相始也。”这句话反映黄宗羲的基本观点是:
A 明朝建立以来就没有“善治” B罢除丞相不“善治” C明朝不应该罢除丞相 D罢除丞相后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5)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
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
A激化了阶级矛盾
D
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D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同步素材】三次机遇、工农武装割据和两次国共合作
【同步素材】三次机遇、工农武装割据和两次国共合作1.中国近代史上三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机遇及失去机遇的原因(1)第一次机遇: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并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这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初步尝试。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窃取了胜利果实,并逐步恢复了封建帝制。
他死后,北洋军阀继续实行封建专制独裁统治,辛亥革命的民主成果荡然无存。
(2)第二次机遇: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并促进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中国再次出现建立民主政治的良机。
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叛变革命,建立起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民主政治无从谈起。
(3)第三次机遇:抗日战争胜利后,各民主党派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联合斗争,通过了和平建国、改组国民政府等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但是,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方针,悍然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并压制或解散民主党派,建立民主政治的希望彻底破灭。
2.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领导武装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的基础上,在广大农村进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并以此来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种斗争形式,也是中国式革命道路必经的重要阶段。
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一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重要条件,是土地革命的保障;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根据地建设是中国民主革命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
甲午战争打断了中国最好的近代化机遇
甲午战争打断了中国最好的近代化机遇文┃倬琰甲午战争的影响对于近代中国无比巨大,说大一些甚至对整个亚洲都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
即使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王朝依然能支撑住表面尤其是在亚洲的地位。
甲午战败颠倒了亚洲的权力平衡,这场战败让洋务运动及其最主要推动者李鸿章都受到抨击。
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并非对中国的近代化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洋务运动反而是近代中国最好的工业化机遇,只是被甲午战争打断。
┃战败没有断路甲午战争的战败,让人们记住了损失的亿万两白银和割让的台湾,让人们记住了洋务运动被无情'抛弃'和中断。
但除了这些,洋务运动其他的东西并没有因为'洋务运动'的整体夭折而全都被毁。
除去被毁掉并彻底无法重建的北洋水师和损失掉的领土和白银,洋务企业们却被忽略地但又幸运的没有受到过分的破坏。
甲午战败击垮了这个老国家'自强'的努力,但其'求富'的改革之路却意外的没有被打断。
【洋务运动】这与'求富'的口号从来都不是最首要的目标,这虽然使其没有得到为达到'自强'而得到的支持,但也因此没有受到过多的关注,反而被最高决策者和反对者所忽略。
甲午战后,社会上要求'设厂自救'的呼声高涨,就连'中外臣工'也纷纷条陈时务,谋求自救之策。
民用企业的发展与慈禧所关注的地方不同,因而其生死都不为慈禧所在意,这反而让其有了生存的空间。
由于外国资本大量入侵中国,洋务企业和民族企业因缺乏资金而热衷并不得不招徕商股,形成了洋务企业和民族企业并行发展、互相渗透的局面。
这让官办的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形成了共存共荣的情况,这让洋务企业没有那么官僚,民族企业也有了更大的支持。
这一时期'恤商惠工'和'广兴学堂'被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强兵'的努力因为失败而受到抨击和打压,无论是企业还是洋务大员都转而着重于'求富'来曲线达到'自强'的目的。
中国错失的三次机遇
紧紧抓住这一次战略机遇期的部分欧洲国家,经过300余年的发展,终于在19世纪上半叶超过中国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以此为基础,英、法等欧洲国家,在与中国进行了长期受到严格限制的边贸来往后,用大炮轰开中国坚固的大门,采取强盗行径侵入中国内地,以不平等的方式逼迫中国对外开放,使之融入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
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科学技术革命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全球化浪潮重又兴起。然而,由于缺少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没有认识到全球化浪潮的发展,在西方国家实施的冷战封锁之下,中国又一次封闭了自己,因而没能紧紧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美、德、日等西方大国的快速发展和亚洲“四小龙”的迅速崛起把中国进一步甩到了后面。
500年前的中国,在全球性的战略机遇期到来之际,虽有走向世界并开发世界之力,但却无拥抱世界之心。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中国没能认识到其意义,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中国内向型和保守型的文明体系,使其既无此愿望,也无此经验,因而导致中国既没有制定走向世界的战略,更没有利用这次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很好地改革和发展自己,进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文明模式。
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从而给世界各国,也给中国创造了新的战略机遇期。70年代初,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敏锐地觉察和捕捉到这个战略机遇期的有关信息,吸取历史上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果断地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从而为中国后来的全面对外开放,全面融入国际社会,适应新的全球化浪潮,紧紧抓住新的战略机遇期,创造了十分重要的条件,走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从70年代末开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为中国紧紧抓住新战略机遇期创造了条件。在此以后,中国举国一致,上下一心,坚持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紧紧抓住新的战略机遇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新世纪以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已经成为全中国人民的普遍共识。党十六大和十七届五中会关于“战略机遇期”的重要论断,必将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错失良机——浅论中国历史上的六次重大战略失误
知识文库 第22期86错失良机——浅论中国历史上的六次重大战略失误潘竟伟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长期雄踞于世界东方,令炎黄子孙引以为豪,也曾让世界诸国心往神驰。
纵观中国自明朝以来近500年的发展,曾经面临过多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机遇。
一、明朝中期,错失向海外发展的战略机遇。
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那时的中国有世界一流的航海能力,西欧诸国难望其项背。
但统治者却藉此以宣扬国威、贡赐贸易,并没有把它转化为现实力量。
之后,明清两朝逐步实行“海禁”与“锁国”政策,中国逐渐失去了海上优势,大海之上再也难见中国大船,统治者由“放眼四海”而变为“坐井观天”。
二、康乾时期,错失发展军事实力、开疆扩土的战略机遇。
“康乾”时期,中国正处于封建历史上最辉煌的盛世之中。
但是,专制的政治体制对明朝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强大的阻碍,也抑制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向外发展。
就在清政府同期“闭关锁国”政策的近二百年里,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
由于中国的满清政府对新的世界大潮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视西方的文明成果为异端邪说、奇技淫巧。
其结果是,中国失去率先实现经济、政治转型,发展近代科技和大工业的先机。
三、洋务远动,错失富国强兵的战略机遇。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此时,中日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
面对新的危机和挑战,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定下了“继承列祖列宗之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的目标。
为了这样的目标,日本明治政府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励精图治,极力推行变革,毫不犹豫地采用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制度,使日本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崛起,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大获全胜,实现了脱亚入欧的目标,成为与其它列强并驾齐驱的世界强国。
面对汹涌而来的世界大潮,中国的清王朝仍然沉溺于“天朝大国”的梦幻中不能自拔,不思变革、苟且偷安。
“天朝大国”错失历史机遇
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踏上了大明王朝的国土,在随后长达27年的传教生涯中,利玛窦对这个神秘的东方帝国充满了赞赏。
他在《中国札记》中描述:“凡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和幸福所需要的东西,无论是衣食用品还是奇巧物与奢侈品,在这个王国的境内都有丰富的出产……”中国综合国力曾长期引领世界实际上,利玛窦所看到的一切,在中国历史上并非昙花一现。
15世纪前,中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据西方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计算,公元1000年,中国gdp占世界的22.7%,随后就一直保持在20%以上,到1820年达到32.9%。
著名学者弗兰克在其代表作《白银资本》中也指出,中国长期占据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其经济总量一度占到整个世界的50%以上,而在经济极为繁荣的宋代,这一数字曾高达90%。
的确,作为中国历史上工商业最发达的朝代,大宋王朝在当时世界上居绝对领先的地位。
据文献记载,当时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30%,人民生活达到欧洲大城市18世纪初的水平。
宋朝还在造船航海上取得巨大进步。
到12世纪末,中国已取代阿拉伯人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优势,中国商人遍布东南亚及印度各港口。
明代时,中国再次成为世界中心。
在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大明王朝都保持着绝对优势。
它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江南地区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45%。
如明代的铁产量为北宋的2.5倍,永乐初年年产量高达9700吨,而当时欧洲产铁量最多的俄罗斯也只有2400吨。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的军事力量尤其是海上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明代海军比任何国家都出色,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当时,全球1/3的钢铁产量用于明帝国生产兵器。
在对外贸易方面,明代也走在世界最前列。
从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的百余年间,由欧亚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高达1万吨,约占当时世界白银总产量的1/3。
阴错阳差的退却1405年7月11日,郑和率船队轰轰烈烈开始下西洋。
中国错过的七次发展机遇
当公元前212年,阿基米德被攻入叙拉古城的罗马士兵杀死的时候,那个士兵并不知道自己亲手扼杀了灿烂的古希腊文明。
从此欧洲由于宗教迷信进入了愚昧黑暗的中世纪,知道一千多年后,科学文明才因为哥白尼,伽利略等人重新回到欧洲大陆,如果这个偶然因素被排除,那么以古希腊的文明水准,稳定地发展,在之后几前年里,欧洲也完全可能成为封建时代的文明中心,而不是只有中国在几千年里孤独地站立在世界文明的山巅。
无独有偶,中国古代文明也遭遇过七次类似的重大打击,如果不是这几次巨大的打击,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甚至完全有可能以自己的加速度,在欧洲的教士们还在几千年前和古埃及法老一样的方式在纸草和羊皮上记录时,就突破到近代文明来。
历史是没有如果的,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来看一看,这八个事件究竟是如何阻挡了华夏文明发展的车轮,甚至于将文明的发展倒车回去的。
说只有七次,是因为这几次都影响重大,意义深远,而类似陈胜吴广起义这样的事虽然是重大事件,但是对于中国整体的文明来说,只是农民起义罢了,特别是对于科学文明来说,并起不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不会进行讨论。
第一件秦始皇的焚书事件秦始皇一扫六合,统一了中国,又作了废分封,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有利于文明发展的措施,《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可是不久就发生了使文明倒退的“焚书”事件。
历史上说秦始皇焚书总是和坑儒一起说的。
不过从现代眼光看,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坑儒事件只是封建社会中君王残酷镇压政敌所常见的手法,而且被害的儒生,方士据说只有四百六十人,比起后来几个朝代的文字狱来说还差的远。
但“焚书”事件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反作用。
据说在公元213年,当时有个儒家的学者在宴会上批评秦始皇设郡县的做法,一些儒生也不断议论对秦始皇的政策不满。
丞相李斯是恐怕这些反对他的人危害国家统治或者是自己的地位,提出了焚书的建议:史书除《秦纪》以外,六国史书一律烧掉;《诗》、《书》、百家语除博士官收藏的以外,其他人藏书都集中到郡,由郡守、尉监督烧掉;医药、卜筮、种树等书不在禁列;于是在全国各地都燃起了烧书简的熊熊大火,过去东周时期几百年逐步累积起来的诸子百家学说成果就这样毁于一旦,很多就此失传。
清朝错失了哪八次重要的历史机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朝错失了哪八次重要的历史机遇?
导语:清朝总共措施了八次机遇,这段历史给人们以启示。
历史是应当受到敬畏的,为什么要“敬”?因为吸取前人经验会得到宝贵的智能;为什么要“畏
清朝总共措施了八次机遇,这段历史给人们以启示。
历史是应当受到敬畏的,为什么要“敬”?因为吸取前人经验会得到宝贵的智能;为什么要“畏”?因为重蹈前人错误要受到历史的惩罚。
顺治元年(1644年),清迁都北京,入主中原,中国历史开始了一个新的皇朝时代,几乎同时,1649年(顺治六年),英格兰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工业化、资产阶级民主化的新时代。
清朝面对世界国际化、工业化、民主化的大潮,虽有“康乾盛世”,出现一段辉煌,却仍恪守祖制,未能革故鼎新,错过了八次图强维新的历史机遇。
第一次,清朝入关之初,皇太后和顺治帝礼遇外国传教士汤若望,为清帝了解西方开启一扇窗户;但随着顺治帝病故,汤若望被讦告,下狱而死,从而使这扇中西文化交流的窗户刚打开便被关上。
汤若望是德国人,耶稣会士,明末被征参与天文推算,设馆于今宣内南堂,顺治初,汤若望掌管钦天监事,受命修成《时宪历》并颁行,他因此获得太常寺少卿衔,后成为清朝命官,皇太后尊汤若望为义父,顺治尊称其为“玛法”(满语“爷爷”的意思)。
顺治帝向汤若望学习天文、历法、宗教等知识,以及治国之策,顺治曾24次亲到汤若望馆舍,或召汤若望入宫,君臣畅谈,竟至深夜;汤若望向顺治先后呈递300多件奏帖,陈述建言,皇太后懿意立皇三子玄烨,征询汤若望的意见,他以玄烨出过天花为由,支持皇太后的旨意,顺治帝便一言而定玄烨继承皇位。
生活常识分享。
晚清70年错失了多少强国良机
晚清70年错失了多少强国良机中国的现代化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
从1840的鸦片战争到1911年,有70年的历史,实际上给了清政府很多次机会,但清政府完全没有把握住机会,一次又一次地丧失了时间。
清王朝像以往的王朝一样,始终抱着中国传统的天下观,觉得华夏就是世界的中心,只有中国的君主才能叫皇帝,越南、朝鲜等国的君主只能叫国王,这些国家的新国王继位,要由中国皇帝册封。
但是,在中国还以为自己是天下中心的时候,欧洲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英国,经过工业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生产力在飞速发展。
为了快速打开中国市场,在1793年乾隆皇帝80大寿的时候,英国国王就派了一个叫马戛尔尼的使臣给乾隆皇帝祝寿。
他带着很多礼品,坐船从英国经过大西洋来到了广州,又坐船到天津,再到北京。
他到广州的时候,中国海关很高兴,认为这样一个遥远的国家主动向我们称臣纳贡,得赶紧报告给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也很高兴,让人将使者先安排在理藩院。
理藩院当时是接待藩属国的机构,在现在的北京通州一带。
马戛尔尼在理藩院住着,问理藩院的官员,见皇帝行什么礼,中国人想当然地觉得,天下所有使臣见中国皇帝都是双膝下跪。
马戛尔尼当然不同意。
乾隆知道了以后非常愤怒,他这时才明白,原来你不是要向我称臣纳贡的。
最终,乾隆皇帝用上对下的口吻给英国国王写了一封书信,说我是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需要跟你互通有无,如果你仰慕我们的中国文化,想成为我的藩邦,这是可以的。
马戛尔尼也很狡猾,没完成任务,也得带点信息回去交差。
所以,他走的时候说,船出问题了,需要从陆路回去。
中方允许了,他就从陆路到了广州,走了大半年,把中国的情况看了个够。
他回到英国后,在报纸上发表了他在中国的经历,说中国就像一艘在海上飘荡的腐朽的船,如果碰到礁石,马上可以把它碾个粉碎。
他的这几篇文章,对英国人改变对中国人的看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英国后来还是打开了中国的市场,敲门砖就是鸦片。
鸦片对中国造成了很大危害,包括人民体质的下降,还有大量的白银向英国流去,国家收不到税。
近代中国错失4次现代化良机
近代中国错失4次现代化良机1405年7月,一支庞大的船队从中国出发,浩浩荡荡驶向大海,著名的郑和下西洋由此拉开了序幕。
此时的大明帝国正处于全面繁盛阶段,而欧洲还弥漫在英法百年战争的硝烟中。
令后人困惑的是,尽管郑和下西洋显示出了巨大的航海优势,但中国却在以后的岁月中逐渐远离了外部世界。
八十多年后的1492年,哥伦布携带西班牙国王致中国皇帝的书信,率领一支小型船队驶向遥远的未知世界。
尽管哥伦布最终没有找到神话中的中国,但这次航行却改变了整个世界,也正是从那一刻开始,中国与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开始发生改变。
英通商使臣接连碰壁,中国错过第一次工业革命1792年,即哥伦布首航整整三百年后,英国人马戛尔尼率领一支船队开始了一次特殊的中国之行。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英国利用处于大西洋航路中心的地位,通过贸易和殖民掠夺逐渐成长起来,到18世纪时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与此同时,它还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
18世纪中后期,为扩大海外市场,英国开始寻求与中国建立大规模贸易关系。
当时的中国,正值康乾盛世的末期。
早在1757年,由于对洋人的戒惧,大清王朝开始实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
于是,英国便派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试图说服中国改变政策。
1793年,马戛尔尼携带着英王的亲笔信到达广州。
除了向乾隆补祝寿辰外,马戛尔尼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中国能开放港口,准许租地经商。
在接到英使来华的消息后,乾隆皇帝起初还是很客气的。
他命沿海各省派大员迎送犒劳,为了让英国使团看到天朝的繁荣,乾隆还特意安排马戛尔尼一行到内地游历,据说为此所花的招待费用就高达85万两白银。
不过由于外交观念的巨大差异,双方在觐见礼仪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一方坚持要行中国的“三跪九叩”之礼,另一方却坚持英国的礼节,结果双方因此而闹得不欢而散。
而当马戛尔尼提出通商的要求时,乾隆皇帝更是断然拒绝。
他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外国通商”,且“天朝尺土,俱归版籍”,想租地经商更不可能。
鸦片战争前中国现代化的三次延误
农业型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也造就了中国人特有的海洋观。中国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但中国文化的基本倾向是重陆轻海、先河后海,对于发展海洋事业少有兴趣。周初姜尚受封于营丘滨海处,春秋时齐国依海而立,但姜尚与管仲只不过将海洋视为“通鱼盐”的处所而已,对于发展海运绝无考虑。中国古代的城市虽然发端甚早,但主要建筑于山地、丘陵与平原,海岸型的城市(如泉州等)直到汉唐才出现,而且久未发展充分。唐宋以降,航海业虽然在以往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昔日几近于空白的海洋知识也逐日有所积累,但中国人重陆轻海的倾向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郑和下西洋乃至近代以前的海洋事业无以从文化心态上获得大规模展开的动力。
鸦片战争前中国现代化的三次延误
从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历史至少给中国提供了三次走向世界、走向变革的机会,然而,这三次机会无一成为中国社会改造自我的动力。
一
最初的机会出现于15世纪初年,其契机是堪称航海壮举的郑和下西洋。
中国错失四次科技机遇
中国曾经四次失去科技机遇第一次是当欧洲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候,我们正处于所谓“康乾盛世”。
康熙61年、乾隆60年,加上中间雍正13年,一共134年,当时的清王朝沉湎于“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尊,以至发展到发布“禁海令”,关上了中国通往世界的大门。
对于国外的科技发明,称之为“奇技淫巧”,不予理睬。
由于满足于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对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麻木无睹,错失良机。
第二次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朝的大门,洋务派发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自强运动,但因落后的封建制度和对近代科学技术认识的肤浅终告失败,使中国又一次丧失了科技革命的机遇。
第三次是20世纪上半叶,由于军阀混战及外敌入侵,使中国失去了科学救国和实业救国的机遇。
第四次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新中国建立的宝贵科学技术基础受到很大的破坏,我们又失去了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机遇,使我国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已经有所缩小的差距再次拉大。
温总理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再不能与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必须密切关注和紧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在新的科技革命中赢得主动、有所作为”。
他指出,回望近一百年来世界科技革命的浪潮,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核心的物理学革命,加上其后的宇宙大爆炸模型、DNA科学、板块构造理论、计算机科学,这六大科学理论的突破,共同确立了现代科学体系的基本结构。
而自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尽管知识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基本表现为对现有科学理论的完善,没有能够出现与这六大革命性的科学突破相提并论的理论成就或重大发现。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沉寂”至今已经有六十余年了,而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经初显端倪。
而与世界科学60年沉寂期相重合的是,中国新近60年的历史,基本上延续了一个持续发展的工业路径,经过改革开放30年,其综合经济实力已经跃居世界第三,在新一轮的科技和新型产业的竞争中,也并非没有机会。
中国历史上错失的三次战略机遇期
中国历史上错失的三次战略机遇期中国历史上曾错失过三次机遇期。
第一次可以追溯到公元15世纪明朝中叶。
航海家郑和受命七下西洋,表明那时中国有着比欧洲更强大的航海能力,但中国没有把它转化为现实力量,丧失了一次重大机遇。
而西方各国在哥伦布和麦哲伦“地理大发现”后迅速向全球扩张。
随后,欧洲开始进入工业革命、文艺复兴、宗教革命的活跃时期。
欧洲紧紧抓住这次机遇,第一次领先于东方。
第二次战略机遇出现在19世纪末期。
当时的中国和邻国日本已意识到,东方已经远远落后于欧洲,必须向西方学习。
但在这次机遇面前,日本成为惟一搭上西方工业革命快车的幸运者,在短短几十年迅速崛起并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大获全胜,后又击败俄罗斯,成为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世界大国。
而中国则没有像日本那样一开始就全面革新政治、经济制度,而是在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下缓慢推进,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三次机遇发生在二战后美苏争霸的冷战时期以及科技革命的第三次浪潮时代。
应该说,中国在冷战时期,也较好地利用了美苏对峙,但只能说利用了一半。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中国却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内乱上,搞自我封闭,错失了这一重要机遇西方工业文明是超越传统农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模式,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因而在近几百年来成为全球和全世界最强势的一种文明模式。
当历史发展到21世纪,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摆在全人类面前,以不断占有新的资源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西方工业文明已经出现发展困境。
全球范围的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使得中国在客观上没有条件再走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
而中国所具有的强大的物质基础、悠久的文明传统、丰富的历史经验和坚实的制度保障,使得中国不可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如果加上积极进取的创造精神,对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模式进行现代性的改造,就一定会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商文明和工业文明相生共长、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协调发展的道路,即创造出一种超越西方工业文明且适合全人类,特别是适合中国发展的模式。
试论近代史上和解放后中国发展机遇丧失的原因
作者: 谢信芝
作者机构: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出版物刊名: 广西社会科学
页码: 80-84页
主题词: 历史机遇;机遇丧失;中国近代史;改革发展;发展机遇;半殖民地半封建;近代中国;中国人民;社会改革;历史发展
摘要: <正> 什么是机遇?所谓机遇,就是历史发展所形成的时于某些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难得的有利的机会、条件、环境和形势等等。
机遇是客观的,又是相对的,每次机遇延续的时间不可能很长。
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来说,在它发展的重要转折关头,历史往往能为其提供难得的机遇,即在国际上有个相对平和的周边环境或有利的地位,在国内也有个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人民有较高的热情,从而为国家或民族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发展或社会改革提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在近代史中错过了两次崛起的机遇!
据说人的一生有七次机遇,成功人士就是好好的抓住了其中一次的人。
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也是有机遇的,特别对大的民族来说是如此。
小民族力量太小,有时根本无法抗拒更大的力量,如慕尼黑协定中的捷克,无法主导自己的命运。
纵观中国近代史,我们曾经有多次发展和复兴的机会。
当西方文化的冲击随着欧美列强的坚船利炮突入东方时,有自己几千年古老传统且人口众多的中国完全可以积极应对,通过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制度文明来发展自己。
如日本就在佩里将军所率炮舰的刺激下,顺势而起,通过明治维新,崛起为东亚强国。
可是,由于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和清朝政府的僵化无能,使中国未能成功应对西方和现代性的挑战,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等这些仅有的努力,也无法冲破落后制度的桎梏,都无力回天,均以失败而告终,只能眼睁睁看帝国夕阳西下。
近代由于当时的决策者未能很好地认识到迅速发展自己,以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必要性,以至机遇来临时不能很好抓住,终至于造成近代中国一系列因落后而挨打的悲惨遭遇。
这是中国近代史留给我们的沉痛教训。
在这里就先介绍中国在近代史中错过两次崛起的机遇。
中国近代第一次崛起的机遇是太平天国起义。
清朝后期,政治腐败,百姓税赋沉重,从北至南,白莲教、天理教、捻党、斋教、天地会等民间反抗政府运动此起彼伏。
1844年开始,洪秀全创立上帝教,随后在他和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等人的宣扬组织下,上帝教在两广地区迅速壮大。
1850年,各地教众在洪秀全的号召下,在广西金田集结整编。
1851年1月11日,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从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战争开始了。
在“同食同穿,一律平均”口号的鼓动下,起义队伍不断壮大,1853年3月20日,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应该说,建国初期,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建立一个与清王朝截然不同,“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国度,《天朝田亩制度》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如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想像的那么简单,很快,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治理国家能力缺乏逐渐暴露出来,加上他们思想深处封建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享乐欲望不断膨胀,这个新兴政权很快由盛转衰,最终在清王朝的反扑下走向灭亡。
如果这次起义能够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起一个新王朝,即使这个新王朝仍然是传统形式的政权,但它毫无疑问会是一个强势、高效的政权,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也必会锻炼出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后,无论是进行宪政改革或者洋务运动,都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避免出现后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之役那样的惨痛失败。
但是,洪秀全、杨秀清等人不是帝王之才,刚刚取得一点成就,便开始挥霍享受,大搞内讧,1856年的天京之变实际上已经宣告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破产。
就这样,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崛起的机遇丧失了。
中国近代第二次崛起的机遇就是辛亥革命。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但是,实施辛亥革命的主体力量是清朝自己建立的新军。
辛亥革命是由一系列兵变构成的,革命党的兵变加袁世凯兵变,最终南北议和,清帝退位,清朝灭亡。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只有革命家,没有政治家,中华民国是各种政治、军事势力妥协的结果。
辛亥革命没有建立起一个新的、强势的中央政府。
辛亥革命也没有为中华民国打造出一支新型的强大军队,只把原来清朝新军改头换面一把而已。
这支军队不但战斗力弱,而且分
属不同派系,互不统属,最终形成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中国又失去了一次崛起的机会。
直到38年后的1949年,历经苦难的中国才建立起一个高效、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拥有了一支强悍英勇的军队。
但是,经历了辛亥革命后几十年的外敌入侵和国内战乱,这时的中国已经彻底变成一个贫困落后、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1917年,腐败的沙皇政府被推翻,接着,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依靠工人、士兵,发动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革命政府在平定沙俄白匪叛乱过程中,在原沙俄军队的基础上,打造出一支强悍的苏联红军。
列宁去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同时加强军工生产,改善武器装备,完成了苏联红军现代化改造,使苏联成为二战中的世界巨头。
但是,中国发展仍然有历史性的机会,紧紧抓住这些机会,就会延续我们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首先,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国际之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联系,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因此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特征和国际大趋势。
其次,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新兴工业国的兴起,让中国有了新的更大的回旋余地,中国与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合作日渐扩大,南南合作开辟了中国经济贸易的新空间。
再次,中国区域、城乡之间的差距,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但问题也可能转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梯度发展的新动力,这是我们的弱点,但也是我们发展的可能性,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发展。
又次,中国的人口政策毕竟为人口压力作出了贡献,而中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为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腾飞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
最后,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经济转型和强化民生的一系列战略决定和政策,也为我们利用和延长发展机遇期提供了思想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