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林型金矿床
伴生矿产2
2015-5-12
(3).高龙古隆起四周的环状生长断裂控制了早、中 三叠世海底热水成矿作用,从而控制了热水沉积岩— ——硅质岩及金矿体的分布。金矿体均分布于生长断 裂附近,远离环状生长断裂,矿体即尖灭、消失。 (4)生长断裂旁侧长兴组地层中局部洼陷的控矿作用: 含金热液流体沿生长断裂喷流到海水中后,需要在一 个相对宁静的环境中沉淀。 在局部洼陷处,环境相对平静,并为一相对还原环 境,有利于金等成矿物质沉淀.
2015-5-12
4.案例分析
广东高龙金矿床
1.区域地质特征
大地构造位于南华活动带右江(印支)褶皱带的西部。 该区为一隆起(穹窿)构造——高龙隆起。其核部由石炭纪— 二叠纪地层组成,包括中上石炭统生物碎屑灰岩及细晶灰 岩,下二统微晶生物灰岩,上二叠统合山组生物碎屑灰岩, 上二叠统长兴组含生物碎屑微晶灰岩,白云岩及白云质灰 岩。由核部向外分别为:下三叠统罗楼组,由泥质条带灰 岩,生物碎屑灰岩组成;中三叠统百逢组,主要为粉砂岩, 泥质粉砂岩等。中三叠统河口组。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在 区域上以NW _NWW 向正断层或剪切断层为主,规模大 2015-5-12
2015-5-12
4.近矿围岩蚀变与矿化的关系 高龙金矿近矿围岩热液蚀变现象比较普遍,主要 有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绢云母化等,局部地 段有辉锑矿化,它们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2015-5-12
三、成矿模式Biblioteka 2015-5-12
2015-5-12
5、构造控矿:构造是主要的因素,构造对 于金矿化的控制作用甚至强于地层,但构造 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区的矿区有着不同的表现。 (1).背斜构造控矿:卡林型金矿多分布于 背斜构造倾伏端,背斜轴转折端及背斜翼部。 (2)断裂构造控矿:在褶皱轴部和翼部, 发育的以压扭性为主的断裂构造,常变现为 不同级次的切层或层间断裂挤压破碎带,往 往与褶皱构造联合空旷 (3)裂隙构造控矿:伴随褶皱和断裂构造 的作用,同时发育节理、裂隙,构成了矿质 充填与沉淀空间
第六章+卡林型金矿剖析
⑶ 蚀变主要有碳酸盐化、硅化、伊利石化和粘土化;其中碳 酸盐化和伊利石化通常在浅部,硅化在深部,而粘土化与岩浆 岩的蚀变有关;
⑷ 不纯碳酸盐岩中的角砾岩化是形成高品位富矿的重要条件; ⑸ 成矿温度在200-250℃之间,盐度小于10%wt;
控矿构造和含矿岩体非常重要; • 较深的探矿钻孔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的卡林型金矿
一、中国卡林型金矿的地质背景
▪ 与美国内华达卡林地区有相似的地质背 景. 滇黔桂和陕甘川卡林型金矿集中区分 别位于扬子地台的南北被动陆缘。该地 区有晚古生界到志留系的薄层碎屑岩及 台地碳酸盐岩、泥盆系—三叠系巨厚的 陆棚碎屑沉积岩。经 印支—燕山期强烈 的造山运动,发生褶皱与断裂变形,以 脆性变形为主;岩石发生低级变质作用, 形成板岩和千枚岩;
Deep star
50t@30g/t
Griffin
45t@ 15g/t
2、成矿地质背景
⑴ 晚元古-早古生代的大陆裂陷槽,向西部过度为被动大陆 边缘的沉积岩层(碎屑岩到碳酸盐岩);
⑵ 晚古生代-中生代的强烈造山运动使该地区发生强烈的褶 皱和冲断,并伴生多期岩浆侵入活动。早第三纪早期发生伸 展作用,伴生岩浆活动,导致含矿流体的大规模活动与成矿;
⑶ 主பைடு நூலகம்矿期的年龄在38-39 Ma; ⑷ 主要赋矿地层是泥盆系的一套浊积岩建造;
⑸ 北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了主要矿床的分布;以高 角度正断层为主;
⑹ 岩浆岩有三期,但以晚侏罗纪和早第三纪的中性-中酸性 岩浆岩为主,其本身大多有一定矿化;
卡林型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
卡林型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可能你在黔西南金矿工作了若干年,都没有见到过上两图的金矿石——明金、自然金,这是因为黔西南金矿为卡林型金矿,即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没有肉眼可见的明金。
那么,卡林型金矿中的金赋存状态如何呢?请看下文。
卡林型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资料来源于互联网,未署名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国内外卡林型金矿床中的金,主要呈超显微粒级,其次呈显微粒级。
而且,载金的主矿物也呈微细粒(料径<0.1毫米)。
这也是卡林型金矿床的主要特征。
换一种说法就是,卡林型金矿最主要的特征是绝大部分金在矿石中为“不可见金”(即指在高倍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都难以看到的金)。
由于金的赋存状态和赋存形式对金矿石的回收利用、加工处理以及金矿床的找矿勘探、工业评估等工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金在矿床中的赋存形式和赋存状态始终是科研与生产部门重视的共同课题。
这是因为呈极为细微的不可见金的形式赋存的金主要呈固溶体形式存在于载金主矿物的晶格中,只有当载金矿物的晶格被在于时,金才可能游离出来被浸取回收。
因此,在卡林型金矿床中,那些未被氧化的原生矿石常因难以用氰化法萃取回收而不具工业价值,而只有那些暴露于地表或地表浅处风化矿石才有圈套工业意义。
卡林型金矿床中的金矿物,主要是自然金,其次有银金矿和金银矿,按其粒度大小可分为两种赋存状态:即显生粒级和次显微粒级。
其中次显微级的金主要与主矿物同时沉淀,而粗粒的金则在主矿物之后形成。
按照金的赋存方式与载金主矿物的共生关系又可分为四种形式:即“晶隙金”,“晶间金”,“晶格金”和“包体金”。
晶隙金:又称裂隙金,指金矿物产于载金的主矿物的晶体构造裂隙中,或产于载金矿物的构造错位(在电子显微镜下显示的矿物晶格位移部位)之中。
这种金矿物显然比主矿物生成时间要晚。
晶间金:指金矿物产于不同的矿物晶体之间。
这种金矿物的形成时间可能早于、也可能晚于主矿物,还有可能与主矿物同时结晶生成。
晶格金(或固溶体金):指金呈原子或离子状态呈类质同像的形式替代了黄铁矿、毒砂等主矿物中某些原子或离子的位置,占据了主矿物的晶格,构成了主矿物的一个组成部分。
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成矿控制及找矿问题备课讲稿
• 断裂构造控矿 • 在褶皱轴部和翼部,发育的以压扭性为主的断裂构造,
蚀变类型
• 围岩蚀变是卡林型金矿床的重要标志,包括硅化似碧玉岩化(硅化碳酸盐岩)、黄铁矿化、碳酸盐 化(方解石化、白云石化和铁白云石化)、粘土化 (水云母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地开石化)、 重晶石化、毒砂化、雄(雌)黄化、辉锑矿化和辰 砂化等。
• 与美国卡林型金矿相比,我国卡林型金矿雄(雌) 黄化不发育,而毒砂化、辉锑矿化和辰砂化普遍 较强,但对围岩蚀变中似碧玉岩化和碳酸盐化的 成矿作用研究尚不够。
岩浆活动与成矿
• 卡林型金矿床与岩浆活动的关系尚无确切的结论。
• 美国卡林地区火成岩呈两个小型岩株和许多岩墙产出,主要 成分为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闪长岩,沿NW向高角度断 层侵位,多遭受强烈的蚀变与金矿化。该区出露的喷出岩为 流纹岩和流纹英安岩。
• 我国卡林型金矿集中分布于火成岩活动区。但金矿多位于较 大规模侵入岩或火山岩分布区的边缘地带和邻区,矿区内仅 见少量花岗斑岩、石英斑岩、辉绿岩、煌斑岩等脉岩;滇黔 桂地区为右江裂谷火成岩活动区,火山凝灰岩、喷流沉积的 大厂层和燕山期超基性岩体等均与成矿密切相关;甘肃早仁 道金(锑)矿床产于三叠系地层与花岗闪长斑岩体接触带;川西 北丘洛金矿床的金矿化发生于三叠系碎屑岩中的顺层蚀变玄 武岩中;滇西上芒岗矿区不仅就产在龙陵-瑞丽基性-超基性岩 带范围内,而且岩体中金的含量明显较高,羊石山矿段基性 煌斑岩金的含量远高于一般基性岩体(李红阳,2001)。
卡林型金矿床研究进展简述
卡林型金矿床研究进展简述从卡林型金矿床被人们所认识、开发利用直到至今已成为世界四大金矿床类型之一,其矿床理论研究取得了丰富的进展。
文章作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卡林型金矿床的定义、分布、形成条件、成矿成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论述。
标签:卡林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研究1 卡林型金矿床概念最早发现卡林型金矿是美国纽蒙特矿业公司,于1962在内华达州的卡林镇勘探到该地具有开采价值的金矿,由于独特的地质特征和一般金矿床有很大不同,被命名为卡林型金矿床[1]。
卡林型金矿床指产在未发生区域性变质岩石中低温微细侵染型热液金矿床,其赋存围岩主要为碳酸盐岩、细碎屑岩和硅质岩等沉积岩为主,还可以是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低级变质沉积岩等。
矿床中容矿岩石普遍发育浸染状构造,金以显微状-次显微细状分散产出,常见中低温热液硫化物、蚀变矿物的矿物组合和微量元素组合(Au-As-Hg-Sh-Tl),但并非是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2、3、4、5]。
2 卡林型金矿主要产地目前已发现的卡林型金矿主要在美国和中国地区,少量分布在南美洲地区和东南亚地区。
卡林型金矿在我国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成群性、区域性,构成了几个规模不等的金矿化集中区,比如滇-黔-桂、陕-甘-川、西南秦岭等金矿点富集区[2、3]。
3 卡林型金矿床地质条件3.1 地质构造背景(1)以沉积岩为容矿围岩的卡林型金矿床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在区域上具有较稳定的沉积史,发育厚的区域上大面积分布的一套沉积建造,成为成矿期赋存围岩,分布最广为中至古生代的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硅质岩沉积建造,主要产在洋陆和陆陆俯冲-碰撞带两侧的局部拉张裂陷盆地[4、7]。
(2)与火山有关的卡林型金矿床在成矿期岩浆活动强烈,提供各种地热液来源。
(3)矿床区域内成矿期常发育构造活动,以剧烈的地壳构造拉张为特点[2、4]。
3.2 矿床地质特征3.2.1 围岩卡林型金矿床赋存围岩主要是寒武纪到早石炭纪地层,而一些金矿点的围岩为岩浆岩[2],比如煎茶岭卡林型金矿成因就与超基性岩有联系[4]。
卡林型金矿的矿石特征及其选矿
根据矿床类型命名的一般原则为: a)以矿物组合或岩矿名称命名:如石英脉 型金矿床、斑岩型金矿、绿岩型金矿床、砾 岩型金矿床等;砂砾岩型铜矿床、斑岩型铜 矿、矽卡岩型铜矿床、蓝辉铜矿型铜矿床、 黄铜矿型铜矿床等; b)以第一个发现该类矿床的地名命名:大 庙式铁矿床、攀枝花式铁矿床、大冶式铁矿 床、邯邢式铁矿床、西华山钨矿、金堆城钼
❖ 实际上,卡林型金矿床是以首例矿床的发 现地命名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则是我国学 者根据该类金矿床矿石中的含金硫化物和 自然金呈微细浸染状产出、矿化易被忽略 而命名的;热水溶滤型金矿则强调成矿流 体为地层水和大气降水,盐度低,与岩浆 热液或变质热液无成因联系。
❖ 目前的研究资料表明,卡林型金矿中的金主要呈 显微-超显微分散状态存在,其它类型金矿(如 绿岩带型、变质碎屑岩型、火山岩型、侵入岩内 及外接触带型、糜棱岩型、含金砾岩型等金矿) 中的金通常主要呈中粗粒显微金-明金产出,即 使有显微-超显微分散金存在,所占比例也很低。
❖ 在我国,卡林型金矿探明的金的资源量占我
国岩金总储量的30%以上,随着找矿不断取 得进展这一比例将会进一步增大。
2、卡林型金矿这一名称在我国的争议:
❖ 当前,对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或卡林型金矿床 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尚不统一。除称之为微细 浸染型金矿床或卡林型金矿床外,有些人还 称之为热水溶滤型金矿、浊积岩型金矿、碳 硅泥岩型金矿、碳酸盐岩金矿,甚至称之为 可大规模开采的金矿。
❖ 名称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们对微细 浸染型金矿床或卡林型金矿床的基本特征和 成因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 两个方面:
1、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和卡林型金矿床在概 念上是否相同存在分歧
❖ 一种意见认为,微细浸染型在概念上不同于卡林 型,前者主要强调微细粒特点及浸染状产出方式, 故应泛指除典型石英脉型及其它类型金矿床氧化 带矿石之外的大多数金矿床类型,而卡林型除指 金的微细粒浸染状产出方式外,还应包括容矿围 岩为沉积岩及矿床的中低温特征(李朝阳, 1995)。
卡林型金矿床的特征和成因综述
卡林型金矿床的特征和成因综述卡林型金矿床指产于未经区域性变质的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硅质岩中的微细浸染型中低温热液金矿床,又称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渗透热(卤) 水型金矿床、沉积岩型金矿床以及“化学上有利于成矿的沉积岩层中的浸染状矿床”。
该类型金矿床的贱金属含量低,具有一套中低温热液硫化物和蚀变矿物组合,形成环境以中温为主,不是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和热泉型金矿床。
卡林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美国和中国,在东南亚以及南美洲的秘鲁可能也有分布。
自60年代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首先发现卡林金矿床以来,在该地区又陆续发现了30多个金矿床,内华达卡林金矿带的探明储量超过2000吨。
美国卡林型金矿床的总储量达到3075吨,随着勘探工作的进行,储量还在增加。
卡林型金矿床的规模大,形成许多大型和超大型金矿床,卡林金矿带中4个矿床的金储量超过100吨,其中,Goldstike金矿床的储量达到627吨。
该类型金矿床在我国发现于80年代,已发现的矿床主要分布于滇黔桂和川陕甘“金三角”区。
在滇黔桂地区已发现200多处矿化点、矿点和矿床,探明了一批大型和中小型矿床,少数矿床的储量接近超大型矿床的规模。
一、宏观地质背景1. 空间和时间分布卡林型金矿床具有分布局限和集中的特点,如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和犹他州形成Getchell等9个金矿集中区;在中国贵州形成黔西南金矿集中区、西秦岭地区形成川西北的松潘-平武成矿区。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卡林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北美大盆地地区科迪勒拉造山带,少数分布于科罗拉多地台上;我国矿床主要分布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板内古生代-中生代沉降带和西北缘古生代-中生代冒地槽。
美国西部卡林型金矿床的成矿定年从侏罗纪到第三纪,矿床主要形成于中、晚第三纪。
部分矿床形成作用持续较长,如Getchell 和TwinCreeks 金矿床早期含金矽卡岩型矿化的年龄为95Ma 和92Ma;第三期为典型卡林型矿化,形成年龄为83Ma;第四期低品位金矿化的形成年龄为75Ma;第五期为典型卡林型金矿化,可以分为3 个阶段,形成年龄42Ma。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金矿床中的神秘家族:卡林型金矿
•科普园地・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Bulletin of Mineralogy ,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Vol. 38 No. 1, Jan.,2019“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金矿床中的神秘家族:卡林型金矿□高伟,颜军,黄勇,李锦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81“望金兴叹”马克思有言:货币天生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生就是货币。
黄金,一种带有黄色光泽的金属,由于其分布稀有、物理性质 稳定且容易保存和流通,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人们当作货币金属、财富象征和价值储存物。
除了用作货币和储备外,黄 金常被用来打造名贵的首饰,在工业上黄金还是电子、现代 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要材料。
历史告诉我们哪里发现 了黄金,人们就会蜂拥而至。
人类历史上,美国加州、澳大利 亚、南美、非洲等地都曾兴起过不同程度的淘金热。
这其中 最著名的淘金者当属美国作家杰克??伦敦(Jack London ),他 曾是阿拉斯加淘金队伍中的一员,最终却一无所获并患上坏 血病,这段经历让他写出了小说《野性的呼唤》。
美国内华达州的大盆岭省和中国西南地区的右江盆地 是全球著名的黄金产地,已探明黄金储量超过7000 t (Muntean 等,2018),约占全球黄金总储量的10%。
然而,金 矿床的勘探和开采过程中,并未涌现出为财富而趋之若鹫的 淘金者,连当地人似乎也没有对坐拥“金山”而表现出热情, 无数的慕名者只能“听金兴奋,望金兴叹”。
这一切都是因为 这两个地区的金矿石平淡无奇(图1),其外貌黑乎乎的,完全 不同于让人赏心悦目的明金矿床(图1),也与人们印象中黄金 首饰或狗头金该有的金灿灿光辉不符(图2),哪怕你竭尽全力 地盯着它,也发现不了任何黄金的印记。
这就是金矿床中的神 秘家族一卡林型金矿(英文名:Carlin-type gold deposit ) o图1卡林型金矿矿石(左图)和明金矿床矿石(右图图片来源于网络)图2自然金工艺品(左图)与狗头金(右图)(图片来源于网络)“深屋藏金”卡林型金矿因1962年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的卡林镇被 首次发现而得名(Radke and Dickson , 1974) 0这些金矿体一般赋存在钙质碳酸盐岩地层内,典型的元素组合为金丿申-锌- 汞-铠,但贫铅、锌和银,形成温度大约为180〜240弋,形成深 度在地表下4 km 以内(Cline 等,2005 )o 最重要的特征是金 是肉眼不可见的,即便是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也难于分辨普通 石块和金矿石(图3),二者的鉴别只能依靠化学分析,因此卡 林型金矿石中的金是难于提炼出来的,属于难熔型金矿(re fractory gold ) o 卡林型金矿石中的金含量一般为5~6g/t,相 当于一卡车装载了 50 t 的金矿石,最多只能提炼出300 g 的黄金。
第六章 卡林型金矿
二、卡林型金矿的基本矿床特征
• 有利岩性多为含碳质泥灰岩、薄层细碎屑岩、钙质粉沙岩 以及少量的不纯灰岩; • 有中性—中酸性的侵入岩体,其所含的活性铁离子可以发 生硫化作用,有利于形成含金的黄铁矿。 • 控制矿床的高角度正断层或逆冲断裂(尤其是断裂交汇及
膨胀处)、构造高处(地垒、背斜、穹隆)、碳酸盐岩溶
⑸ 北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了主要矿床的分布;以高 角度正断层为主;
⑹ 岩浆岩有三期,但以晚侏罗纪和早第三纪的中性-中酸性 岩浆岩为主,其本身大多有一定矿化;
3. 矿床分布特征
有一个热点从北西 向南东移动,造成 不同层位的成矿。
4、蚀变与矿化特征
⑴ 主要含金矿物是黄铁矿,部分在毒砂内,这些含金矿物在 矿床中的含量通常在3-5%; ⑵ 赋矿地层主要是含钙碎屑岩或不纯的碳酸盐岩,或二者呈 薄层互层。其中岩石中铁含量在0.5-2.5%之间,这是形成含金 黄铁矿的物质基础,碳质成分也是重要的有利因素; ⑶ 蚀变主要有碳酸盐化、硅化、伊利石化和粘土化;其中碳 酸盐化和伊利石化通常在浅部,硅化在深部,而粘土化与岩浆 岩的蚀变有关; ⑷ 不纯碳酸盐岩中的角砾岩化是形成高品位富矿的重要条件; ⑸ 成矿温度在200-250℃之间,盐度小于10%wt; ⑹ 矿体主要受断裂构造和蚀变带控制,特别是高角度的正断 层交汇部位,特别有利于形成高品位大矿体;横跨背斜的核部 也有利于矿体形成;
Goldstrike 地区截止2002年发现的大型矿床:
Deep post Betze Screamer Post 190t @ 20g/t 900t@ 7.5g/t 160t@ 5 g/t 110t@ 1.7g/t
Meikle
Rodeo Genesis Deep star Griffin
卡林金矿
2、陕甘川金三角成矿区:
位于四川省、甘肃省和陕西省三省交会
处,典型矿床有马脑壳(大型)、嘎拉(大 型)、东北寨(大型)、桥桥上(大型)、 丘洛、大水、忠曲等 ;李坝(大型)、拉日 玛(中型)、邛莫,坪定;
3、秦岭成矿带: 位于陕西省至甘肃省秦岭地区
的山阳-镇安-周至-太白-凤县-礼县, 呈东西向分布。典型矿床有八卦庙、 李坝、庞家河、金龙山、马鞍桥、 安家岔和双王等。
1、滇黔桂金三角成矿区: 位于滇黔桂三省交界地区(黔西南、桂西
北和滇东南),典型矿床贵州的兴仁紫木凼 (特大型)、贞丰烂泥沟(大型)、安龙戈塘 (大型)、册亨板其(中型)、册亨丫他(中 型)、三都苗龙(中型);
云南丹寨革当(中型)、堂口; 广西金牙(大型)、高龙(大型)、明 山,龙川,浪金,砂子岭、大海子、三岔口、 大厂等。
在矿液沸腾过程中产生的H2O-H2S 蒸气转换成富H2SO2的水,随后它以在 沸腾的水-气界面上从地层中淋滤出方 解石和白云石。晚期的重晶石脉、方 解石脉和稀散细小的石英脉就是在这 个阶段中形成
在卡林矿区,岩性对矿石的影响作用表
现得比较明显。罗伯茨山组的粉砂质、白云 质灰岩中的渗透层,为矿化溶液提供了一个 有利的容矿环境。这些渗透性较强的岩石对 矿液的运移起了通道的作用。矿体的矿化部 分,常常是在受交代蚀变的泥质-白云质粉砂 岩内,有些地方还含有有机质、钙质或硅化。
1、发现矿体:
卡林型金矿山位于美国内华达州北
中部地区,在尤里卡郡埃尔秘西以北65 千米、卡林镇以北32千米的林恩矿区内 的塔斯卡洛拉山,金矿床的露天采矿场 拔高程约为2100米,金矿体赋存于罗伯 茨断层林恩构造窗东部边缘的志留系罗 伯茨山组地层内。
2、控矿构造 卡林矿区位于罗伯茨山逆掩
什么叫卡淋型卡琳型金矿国内的存在
什么叫卡淋型卡琳型金矿、国内存在的卡林型金矿一、卡林型金矿(Carlin-typegold deposit)又称卡林氏金矿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的卡林镇被发现而得名的,是一种主要产于碳酸盐岩建造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主要特征:(1)、分布于斑岩体周围的中酸性岩脉发育区;(2)、容矿岩石为薄层状-纹层状和角砾状碳酸盐岩;(3)、矿体主要受高角度断层控制。
通常产于岩脉的一侧或附近;(4)、矿石普遍具白色细网脉状方解石化和碳泥化,裂面上常见黑色碳质被膜;(5)、金主要为次显微金;(6)、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矿源层,部分来自岩浆,成矿热液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二、国内存在已发现的地方(1)、陇南文县阳山卡淋型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复杂,具有地层和岩浆岩双重来源特征;成矿热液来源具有岩浆热液、地下热卤水、变质热液以及大气降水多种来源; 自三叠纪以来,与区域构造演化有关的多次岩浆热液活动与阳山金矿成矿作用存在密切相关。
综合分析认为,阳山金矿床成矿模式具有复合成矿作用的特点。
(2)、广西板利卡淋型金矿产于二叠系与三叠系的不整合面上,由高角度的断层控制,赋矿层位为三叠系含碳质有机质泥岩的微层理微裂隙;矿石为微细-超微细粒金矿,与国外卡淋型金矿相类似;矿床中氧化矿为原生矿风化淋滤的结果,其富集段为三叠系之下二叠系之上的岩溶洼地。
(3)、河南竹沟-马谷田淋滤作用于碳酸盐中形成卡琳型金矿化带。
(4)、湖南有待进一步确认(5)、湖北正在调查。
(6)、黔西南州水银洞金矿金的赋存形式有两种:①不可见金,主要赋存在含砷黄铁矿之中,Au与As之间呈楔形分布关系,推测金以化学结合态金(Au^+)的形式进入含砷黄铁矿的结构;②显微-次显微自然金颗粒(0.1~6μm),分布在含砷黄铁矿的边缘。
提出含金-砷黄铁矿的形成可能与含Au热液-岩石相互作用过程中含Fe碳酸盐矿物溶解释放Fe有关,含Fe碳酸盐赋矿围岩是形成高品位、大型卡林型金矿床最重要的控制因素之一,与去碳酸盐化有关的碳酸盐脉可能是寻找深部隐伏卡林型金矿体的重要标志。
浅析卡林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找矿
浅析卡林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摘要】卡林型金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金矿床类型,其地质特征与找矿特征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卡林型金矿床的形成机制、地质特征、找矿特征、地质勘探方法和勘探案例等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深入研究卡林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找矿特征,可以为金矿勘探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还将总结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加深对卡林型金矿床的认识和发现更多潜在矿产资源提供指导。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卡林型金矿床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为相关研究和勘探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卡林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找矿、形成机制、地质勘探、勘探案例、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金矿床是资源勘探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其中卡林型金矿床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卡林型金矿床以其高品位、大规模的特点备受关注,是目前金矿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金矿资源需求的增加,对卡林型金矿床的研究日益深入。
卡林型金矿床具有特殊的地质背景和富集规律,理解其形成机制和地质特征对于有效寻找金矿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卡林型金矿床分布广泛,但也存在许多矿床尚未开采利用的情况,因此对于卡林型金矿床的找矿工作有着迫切的需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卡林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法,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勘探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
部分的内容到此结束。
1.2 研究意义卡林型金矿床是一类重要的金矿床类型,具有较高的金品位和较大的金储量,对黄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卡林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规律,可以为黄金矿床勘查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卡林型金矿床的形成机制和地质特征研究,对于深部金矿勘查和找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加深对金矿床形成过程的认识,提高金矿资源勘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深入研究卡林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规律,对于优化金矿资源配置,提高勘查找矿效果,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卡林型金矿
到2000年王登红的 资料,矿床达到40 个。 新发现的矿床如 Storm(Rossi) 、 Meikle、 GoldbugRodeo、Screamer、 Deep Star、Turf、 West Leeville、 Hardie Footwall、 Mike、Rain Underground等矿床。 这些深部矿床的规 模往往很大,如新 发现的派普莱恩矿 床和特阔伊斯里齐 矿床的金储量分别 为251t和155t。
巴里克公司拥有的波斯特矿床的那部分储 量在地表附近约为40吨,品位2克/吨,而 深部波斯特矿床约为68.5吨,品位13.7克/ 吨,贝茨矿床推测储量估计为54吨,品位 7.5克/吨。以上合计约162吨。 巴里克公司在波斯特和贝茨矿床之间打了7 个深钻孔,发现两矿床在深部是相连的, 总的储量可达311吨。 纽蒙特公司拥有的波斯特矿床的那一部分, 原有浅部储量48吨,品位1.9克/吨,深部高 品位矿石储量当时尚未计算。
Radtke(1980)对Carlin矿床: 矿床上部收到了较强烈的酸性淋滤作用, 这与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相似。 主成矿阶段温度在175~200℃,之后广泛 的流体沸腾作用产生酸性气体对上部岩石 产生酸性淋滤,温度275~300℃。 由于沸腾使得流体的盐度从3±1%增大到 17.4%NaCl当量。δ18O从3±3‰增大到 10‰。
– ①细粒黄铁矿、含砷黄铁矿、毒砂。 – ②Au与As、Sb、Hg、Tl 共生,Au/Ag比高。 – ③Fe-As硫化物→辉锑矿→重晶石 – ④中强硅化、高岭石化、去碳酸盐化。
Goldbug-Rodeo 矿床: 上矿层位于275~400m的深处,下矿层位于 400~520rn的深处,部分金矿化出现在 140~370m的深部。 1987年起开始进行构造投影、土壤地球化 学、航空磁法和IP电阻率测量,1988年发 现该矿床。 到1997年3月,探明的地下资源己达到品位 为10. 57g/ t的5690000t的金矿石。
卡林型金矿床主要矿物共生条件分析
卡林型金矿床主要矿物共生条件分析的报告,600字
卡林型金矿床的主要矿物共生条件是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影响它们的生成和分布,本报告通过详细分析卡林型金矿床的地质环境和主要共生矿物,探讨了卡林型金矿床的主要矿物共生条件。
首先,卡林型金矿床是一种特殊的多成因矿床,其核心部分由不同类型的变质岩组成,如花岗岩、杂岩、火山岩等。
卡林型金矿床的岩浆活动为变质岩形成提供了条件。
此外,卡林型金矿床还受到金属化作用的影响,包括金属化作用中的热、气和流体活动。
其次,卡林型金矿床中以铜、铝、钒、锑和铅等矿物共生意义最大。
卡林型金矿床中的铜矿是在中、低温环境下形成的。
其形成的条件是地壳深处的岩浆活动和潜在的金属化作用,使铜开始积累。
而铝矿的形成主要受到地球内部的热液作用的影响,钒矿的形成受到深部岩浆源的影响,锑矿的形成主要受到岩浆成因和生物活动的影响,而铅矿的形成是由岩浆活动产生的流体活动所致。
最后,在研究卡林型金矿床主要矿物共生条件时,还需要考虑岩からの常温和常压条件以及表面地质因素,例如岩浆上升速率、地化作用和地球磁场的变化等。
这些环境因素决定着卡林型金矿床的形成和存在条件,也是卡林型金矿床主要矿物共生的关键条件。
总之,卡林型金矿床的主要矿物共生条件是受到地质环境的影
响,主要包括岩浆活动、金属化作用、常温和常压条件以及表面地质因素等。
只有当所有这些条件得到满足,卡林型金矿床才得以形成,而且主要矿物才能够共生。
卡林型金矿
卡林型金矿卡林型金矿(Carlin-typegold deposit)又称卡林氏金矿,是一种以沉积岩为主要容矿岩石的金矿类型,属微粒型金矿。
其主要特征是:(1)分布于斑岩体周围的中酸性岩脉发育区;(2)容矿岩石为薄层状-纹层状和角砾状碳酸盐岩;(3)矿体主要受高角度断层控制。
通常产于岩脉的一侧或附近;(4)矿石普遍具白色细网脉状方解石化和碳泥化,裂面上常见黑色碳质被膜;(5)金主要为次显微金;(6)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矿源层,部分来自岩浆,成矿热液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在世界范围内,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国中西部和我国西南部地区。
以下为补充卡林型金矿(Carlin-type gold deposit)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的卡林镇被发现而得名的,是一种主要产于碳酸盐岩建造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给类型金矿床具有品位低、规模大、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明显,金主要呈显微-次显微形式分散产出,普遍发育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以及Au、As、Hg等微量元素组合。
卡林型金矿主要分布于美国内华达州、犹他州和中国的滇黔贵、川陕甘两个金三角内,在东南亚以及南美洲的秘鲁也有分布。
滇黔桂卡林型金矿综合勘查水银洞金矿示范区获重要成果近期,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持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滇黔桂卡林型金矿综合勘查评价技术与示范研究”,在该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费的重点资助下,经该所夏勇、苏文超、陶琰、张兴春、付绍洪、罗泰义、姚林波等科研人员与贵州省地矿局105地质大队和贵州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科技人员近5年的联合攻关,在水银洞金矿示范区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
一是建立了水银洞超大型层控卡林型金矿成矿找矿模型:(1)系统总结了黔西南地区及邻区卡林型金矿成矿的地质背景。
(2)基于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的研究,明确水银洞金矿为层控卡林型金矿床,规模达超大型金矿床。
(3)首次发现和报导了100余粒自然金颗粒,为卡林型金矿所罕见。
卡林型金矿
伊朗 马里
中国 印度尼西亚
什么是卡林型金矿
秦岭地台 滇黔贵地区
扬子地台
滇-黔-桂 地区三叠纪 沉积盆地内 以沉积岩为 主岩的金矿 床分布图。 金矿床多分 布在穹窿附 近
NE向断层 与金矿床 的关系
金矿床分布 与NE向断 层缓冲带 相吻合
金矿床的 分布与右 江断裂带 100KM宽 的缓冲区 相吻合
贵州省烂泥沟 金矿田地质图, 矿床受浪子山 穹窿控制
贵州省板琪金矿床地质简图
以沉积岩为主岩的金矿床的形成条件
? 热源(浅成岩浆房):驱动大规模流体对流 循环
? 围岩具有良好的渗透性 ? 有利的物理化学圈闭
浅成热液对流 循环系统示意图
0
30
60 km
石棉
冕宁
木里
西昌
宁蒗
盐源
德昌
永胜
盐边 攀枝花
“斑马状”白云岩,蚀变作用导致的有机质损失
厘米 英寸 与卡林型金矿床有关的硅化(碧玉岩化)
内华达卡林金矿带
概况
位于内华达东北部的卡林金矿带长约 60 公里、约8公里,呈NNW向展布,是北美最 大的金矿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采矿区之一。 自1961年纽芒特公司公司区发现卡林矿床至 1996年已查明40个金矿床、累计探明金资源 量为3330吨。至2002年初,已从26个生产矿 山中开采出黄金1560吨。卡林矿山1965年开 始露采,1993年转入地下开采。
盐源盆地的南缘, 盆地边缘密集发育着不同 方向的断裂构造,有利于 地下流体的形成和运移
区 内 有数个 中 酸性 小侵入体出露;尤其是本 区位于康滇带状基性岩墙 群的南端(图 7-2),岩墙 主要为辉绿岩和辉长辉绿 岩成分,密集发育近北东 向和北西向两组,成群成 带分布,侵入于晚古生代 地层,单个岩墙出露宽从 不足一米至十几米、长十 几米至数百米,一般呈陡 倾斜产出。这些浅成侵入 体有可能成为驱动大体积 热液运移的热源 c. 区内已发现数个的中 – 小型金矿床和银多金属 矿床以及铁、铜矿化也普 遍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林型金矿床卡林型金矿床(Carlin-type gold deposits)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的卡林镇被发现而得名的,是一种主要产于碳酸盐岩建造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该类型金矿床具有品位低、规模大、矿体与围岩界限不明显,金主要呈显微-次显微形式分散产出,普遍发育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以及Au、As、Hg、Sb、Tl等微量元素组合。
卡林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美国内华达州和犹他州及中国的滇黔桂和川陕甘两个“金三角”内,在东南亚以及南美洲的秘鲁也有分布。
自1961年Newmont公司的地质学家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首先发现卡林金矿床以来,在长60km的NNW向线状分布的卡林金矿带(称为Carlin Trend)内又先后发现了40多个金矿床,现在内华达卡林金矿带的探明储量超过2000t,成为当今世界上第三大金矿产地。
该类型金矿床在我国发现于80年代,已发现的矿床主要分布于滇黔桂和川陕甘“金三角”区。
在滇黔桂地区已发现200多处矿化点、矿点和矿床,探明了一批大型和中小型矿床,少数矿床的储量接近超大型规模。
(一)成矿条件1. 大地构造环境卡林型金矿主要形成于裂谷带和弧后盆地内。
太平洋东岸的卡林型金矿位于美国西部新生代的弧(陆缘弧)后盆岭式裂谷带内。
我国目前发现的卡林型金矿大多分布于扬子板块周缘的古裂谷带和弧后盆地。
滇黔桂金三角区的卡林型金矿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的晚加里东-海西期右江裂谷带;川甘陕金三角区的卡林型金矿与扬子板块西北缘加里东-印支期秦岭陆间裂谷活动有关。
从更大的大地构造背景来看,有人认为美国卡林型金矿区域成矿构造背景与我国滇黔桂、川陕甘两个“金三角”卡林型金集中区基本类似,同为地幔柱构造活动区。
美国卡林型金矿集中位于黄石公园地幔柱活动区;我国滇黔桂、川陕甘两个“金三角”卡林型金矿矿集区位于以峨眉山玄武岩为中心的峨眉山地幔柱活动区。
2. 岩浆岩条件在几乎所有的卡林型金矿区内或者其附近都存在以岩墙和岩脉形式产出的长英质侵入体,成分从花岗闪长质到花岗质变化。
有些研究者认为,这些浅成侵入体可能为卡林型金矿成矿作用热源,也有可能提供热液流体(如Sillitoe,1989,1991;Berger &Bagby,1991)。
Oppliger等(1997)通过卡林型金矿区的岩浆岩,推测地幔柱活动引发了金矿成矿作用。
美国西部卡林金矿集中区的岩浆作用可以分为3期:①43~34Ma,大量的中性到富硅、高钾钙碱性熔岩及凝灰岩喷发;②34~18Ma,长英质的岩浆侵入作用;③18~6Ma,典型的双峰式火山作用。
他们认为,在43~34Ma期间发生的火山活动、张性构造以及集中于内华达大盆地中的金成矿作用与黄石古热点的演化之间存在成因联系。
他们强调始新世-渐新世期间的岩浆事件与卡林型金矿之间在空间上的耦合都是由于黄石热点引发的,认为卡林型金矿化是与具有漫长历史的黄石热点相伴发生的。
黄石热点可能是一个起源于核幔边界的地幔柱,核幔边界被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异常富集金及与金矿伴生的中度亲铁元素(As、Sb、Te)的区域,地幔柱构造活动可以将金搬运到上地壳中。
60Ma以来,黄石热点构造活动引起了俯冲消亡的Farallon板块的分解,并产生了43~34Ma期间大规模的俯冲板片熔融和变质脱挥发分作用。
同期发生的地壳拉张和热流体在上地壳中的对流循环,有利的构造和岩性圈闭,控制了卡林型金矿的形成。
我国滇黔桂、川陕甘两个“金三角”卡林型金矿矿集区位于以峨眉山玄武岩为中心的峨眉山地幔柱活动区。
卡林型金矿集中分布于火成岩活动区。
但金矿多位于较大规模侵入岩或火山岩分布区的边缘地带和邻区,矿区内仅见少量花岗斑岩、石英斑岩、辉绿岩、煌斑岩等脉岩。
3. 赋矿围岩条件卡林型金矿床的含矿围岩时代广泛,岩性主要为海相沉积岩,岩性主要为不纯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等,富含炭质。
在某些矿床中,少量金矿化的围岩为火成岩。
北美大盆地中卡林型金矿床含矿围岩的时代从寒武纪到三叠纪。
其中卡林金矿带中金矿床的容矿围岩可以分为3种情况:①原地的大陆架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层序(东部组合);②外来的主要是硅质碎屑岩层序(西部组合);③密西西比纪晚期的超覆层序。
我国卡林型金矿的赋矿围岩时代范围很宽,从元古宙到中生代都有,盛产卡林型金矿的黔桂滇和川甘陕2个金三角的赋矿围岩分别以中泥盆统和中三叠统为主,主要是含钙的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
4. 构造控矿构造是重要的控矿因素,对金矿化的控制作用甚至强于地层。
构造控矿作用在不同的矿区有不同的表现。
北美西部卡林型金矿床的矿化分布受构造的强烈控制,金矿床产在与大陆边缘构造有关的推覆构造体的内部或其附近,矿化一般由受高角度正(逆)断层控制的强烈蚀变(通道)带和其上部的层状矿化组成。
在脆性岩石中,矿体可能赋存于高角度断层或其次级断裂中。
在化学活动性强的岩石中,形成较大似层状矿体。
一般情况下,矿床中既有层状矿体也有受断层控制的矿体。
在某些矿带中,矿化还受到褶皱构造控制。
北美地区卡林型金矿控矿构造主要包括:①高角度、NW走向断层系是主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通常被煌斑岩和二长岩岩墙充填;②高角度、北东走向断层是次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尤其是在与北西向断层交汇的部位;③原地碳酸盐岩中宽缓到中等的背斜;④高角度和平缓的成矿前的坍塌角砾岩体我国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主要形成于压性或压扭性断裂带、区域不整合面和假整合面、两套差别较大的岩性接触面,层间虚脱和张裂部位是金矿体赋存的重要部位。
(二)矿床地质特征卡林型金矿床具有呈带状分布的现象,许多矿床大致沿着一个方向分布,形成成矿带,如卡林金矿带。
金矿床规模大小不等,从小型规模到超大型规模都有。
矿化受构造控制的程度大于地层控制。
许多卡林型金矿床成矿范围很大,但已有的研究没有发现具有区域规模的蚀变、金属含量比值或流体包裹体温度分带现象。
1. 矿体特征矿体一般呈不规则的似层状、透镜状,这类矿体和围岩界线不清楚,矿体亦有脉状、条带状。
在整个卡林金矿带,大多数矿体赋存在具有相似特征的地质环境中,形成3种不同的矿化类型:一种是罗伯茨山组粉砂质碳酸盐岩层中的层控交代矿体,矿体一般是层状整合的;另一种是脉状矿体,矿石品位较高,金矿化和相关的蚀变局限于断裂构造中;还有一种矿化为网脉状,矿化形成于构造交叉部位,含矿岩石强烈变形和破碎,矿石具浸染状构造。
我国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同样受有利岩性和断层控制,很大一部分矿体受层间断层的控制。
2. 围岩蚀变卡林型金矿床的围岩蚀变有去碳酸盐化、硅化、泥化、硫化物化和重晶石化等。
一般去碳酸盐化和硅化与金矿化时间接近,矿化在晚期去碳酸盐化和中等硅化的岩石中最强烈。
北美西部卡林型金矿床中与金矿化有关的热液蚀变在空间上从远到近,时间上从早到晚发育的顺序为:去碳酸盐化→硅化→泥化。
去碳酸盐化是分布广泛的热液蚀变,以围岩中的方解石和/或白云石部分或完全淋滤为特征。
去碳酸盐化相对在深部发育,而方解石脉在浅部发育。
去碳酸盐化使碳酸盐岩石的孔隙度增加,对成矿起重要的作用,说明成矿前的热液是酸性的,与矿化热液在成分上是不同的。
去碳酸盐化的金矿化带的边部,存在大量方解石脉。
硅化常形成(似)碧玉岩,硅化可以从网脉状交代到石英完全交代原岩(石英>95%),硅化的范围一般小于去碳酸盐化的范围。
受断裂控制、强烈硅化形成的板状碧玉岩被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是成矿前的产物(如Berger & Henley,1989),但通常是金矿化存在的重要指示标志。
泥化包括绢云母化、蒙脱石化、伊利石(一般继承原岩中泥质物)和高岭石化等(可能继承或由伊利石蚀变而来)。
3. 矿石特征常见矿石矿物包括黄铁矿、毒砂、辉锑矿、雄黄、雌黄及辰砂等,并以缺少其他贱金属硫化物为特点;脉石矿物以石英、方解石为主,次为重晶石和伊利石、高岭石、蒙脱石、绢云母、明矾石等粘土类矿物。
黄铁矿、毒砂一般形成相对较早,是成矿热液期形成的,金与砷黄铁矿、黄铁矿及毒砂紧密相关,以次显微金的形式存在。
雄黄、雌黄等砷硫化物形成于成矿期较晚阶段,重晶石、辉锑矿和晚期的方解石形成于成矿期最晚阶段,形成于张开的裂隙中。
在成矿期还形成含铊矿物等。
在矿体氧化带中出现明矾石、黄钾铁矾以及其他氧化物,北美卡林型金矿床的氧化带深部局部超过700m。
卡林型金矿床中金在矿石中的含量是未蚀变岩石的100至1000倍。
伴生Au、Hg、Sb、As、Tl等伴生元素组合。
矿石中这一元素组合的含量一般是为蚀变岩石的1~10倍或更高。
相反,像铜、铅、锌、钨、铋和碲很少超过背景值的1~10倍。
金和砷、锑、汞(铊)等元素紧密共生的地球化学组合即众所周知的“卡林组合”,“卡林组合”的发现对寻找卡林型金矿床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金的赋存状态为微细浸染型,金颗粒非常细小,呈显微和亚显微级,从小于1μm到30μm 之间变化,多数界于1~5 μm之间,所以卡林型金矿床又被称为微细浸染型。
金主要以固溶体形式存在,金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黄铁矿和毒砂的晶格中,固溶体分解时金析出,肉眼和普通显微镜下不能见到。
另外,还可能存在化合物金。
原生矿石中偶尔见到自然金微粒是含砷黄铁矿晶格出溶的结果。
我国的卡林型金矿与美国的卡林型金矿存在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Au、Hg、Sb、As、Ti的存在形式方面(李朝阳,1995)。
这5个元素在美国卡林型金矿中密切共生,系同期的成矿产物,分异现象不明显。
我国卡林型金矿中,从区域上来看,Au、As、Hg、Sb、Ti都有出现,但具体到某一个矿床来说,绝大部分金矿床矿石中不含Tl或甚微;As呈3种矿物形式存在,它们与金矿化关系又有差别,如细粒毒砂、含As黄铁矿与金矿化关系密切,而雄黄、雌黄这2种砷矿物虽分布在金矿区,但都晚于金矿化;辰砂、辉锑矿与雌黄、雄黄相似,其矿化也晚于金矿化。
我国卡林型金矿中,自然金是主要存在形式和被包裹于黄铁矿、毒砂、粘土矿物及碳质物中,而美国卡林型金矿自然金不是主要存在形式,矿石中的金主要存在于黄铁矿表面的薄膜中和分散在非晶质碳粒的表面及呈金有机化合物的形式与有机酸共生。
4.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金是以羟基二硫络合物的形式搬运的。
含金流体是高度演化的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流体。
流体盐度低(1~7wt%NaCl),富H2S和CO2。
H2S的富集有助于硫化作用和含金黄铁矿沉淀,CO2的富集意味着卡林型金矿形成于4.4±2.0km的深度,成矿温度为180~245℃。
5. 矿床成因由于卡林型金矿形成的地质要素(岩浆岩、地层、构造)和成因要素(矿源、热源、水源)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和人们对其认识的差异性,其成因问题历来争论不休。
在三大成因要素中矿源是最基本的,成因假说按矿源可分为两大派别:①岩浆成因派,认为主要由浅成侵入体提供矿源和热源,在岩浆热液系统的远端(以大气降水为主)交代成矿,以Sillitoe(1990)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