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研究和探索现代材料科学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材料研发、制备、加工和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该专业主要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非金属材料工程等多个方向,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材料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深厚的科学研究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材料工程师、材料科学研究员等职业。
二、培养目标1.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具备系统研究材料的能力;2.具备材料研发、制备、加工、应用的综合技能;3.具备基础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能解决材料领域的实际问题;4.具备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能在跨学科环境中进行协作;5.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基础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普通化学、普通物理、工程数学、电子电工基础等;-专业课程:材料学基础、材料物理学、材料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性能与测试、材料表面工程等;-选修课程:金属材料工程、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纳米材料工程等;-实践课程:材料实验、材料工程实习、材料工程设计等。
2.实践教学:-实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材料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参与企业实习,熟悉材料工程实际应用情况,提升实际工作能力;-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科研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
3.专业实践活动:-学术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论坛、讲座等,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术交流能力;-实践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发展需求,培养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手段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实验观察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入案例教学,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材料工程情境中,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3.建立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支持学生开展科研实践。
冶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22
冶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22冶金工程是以金属材料的提取、精炼、成型和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工科学科。
冶金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冶金与材料科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以及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冶金学、物理化学、材料力学、材料学、材料工程、冶金设备与自动化电气技术等相关课程,并在实习和实践中掌握冶金工程实际操作的技能。
二、培养目标1.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冶金与材料学科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数学分析、计算机应用和实验技能。
2.具有系统的冶金与材料工程综合设计、规划、操作等基本技能。
3.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独立研究和创新能力,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4.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和社会交往能力,具有良好的工程伦理和职业素养。
三、培养对象1. 具有较好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文理科基础的高中毕业生;2. 具有一定的工程制图基础和实际动手能力;3. 对冶金与材料科学感兴趣,愿意从事冶金工程与材料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学生。
四、培养方案1.基础课程学习(1)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统计;(2)物理:大学物理;(3)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4)材料学科基础:金属材料学、非金属材料学、材料分析、材料机械性能测试;(5)冶金学科基础:冶金物理化学、材料热力学、冶金热加工原理、冶金自动控制原理;(6)其他基础课程:工程制图、大学英语等。
2.专业课程学习(1)冶金工程导论;(2)金属材料加工基础;(3)物理冶金学;(4)金属材料电化学;(5)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6)金属材料表面工程;(7)金属材料表征技术;(8)金属材料制造技术;(9)现代冶金工艺;(10)金属材料设计与成型技术;(11)材料自动化与电气技术。
3.实践课程学习(1)冶金工程实习;(2)材料工程实验;(3)冶金设备维护与操作;(4)冶金工程设计实习;(5)材料加工与成型实践。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部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部门负责人:许德章审核:陶庭先校长:干洪制订日期:2013年4月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具备金属材料基础理论、铸造及热处理、表面工程等专业方向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能在冶金、金属材料的制备、金属材料的铸造成型及热处理、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表面处理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与产品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专业所需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
3、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达到的能力:1、掌握金属材料的铸造成型及热处理、材料表面处理、材料耐蚀与磨损的基础理论,以及表面处理、腐蚀与防护、耐蚀与磨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掌握金属材料铸造成型工艺及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方法;3、掌握电镀、化学镀、涂装、真空镀、离子喷涂等原理与工艺方法;4、具有从事金属材料及其耐蚀、耐磨及防腐材料的研究,正确地制定生产工艺及选用设备的初步能力;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6、具有研究开发和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和相关设备的初步能力;7、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及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业务范围:1、从事金属材料的铸造成型及热处理、表面工程、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等行业的技术工作;2、从事金属材料的设计、制备、成型及其性能的检测与分析;3、从事材料生产组织、技术管理和材料性能的检测、缺陷分析等技术监督工作;4、从事金属材料生产技术管理、设备维护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5、从事金属材料工程方面的科研、教学等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终)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材料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是支撑工业生产与工业技术的物质基础,新材料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有关材料成分与结构、合成与制备、性能和使用效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技术与生产。
本专业始于1994年,由原成都理工大学测试分析研究中心、非金属矿物原料研究所、材料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合并组建,是我校较早创办的集教学、科研、分析测试三位一体的非地学类专业系之一。
现设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两个本科专业方向。
本专业是四川省省级特色本科专业,《四川省高等教育新世纪教改工程》省级材料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材料学学科为四川省省级重点学科。
现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教授8人(其中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专职教师均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权点。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较宽广的基础知识,受到较系统的工程技术和研究技能训练,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在半导体材料与元器件、建材、机械、电子信息、冶金、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船舶、能源、环保、石油、化工、军工、矿产资源等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本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受到材料合成与制备、加工与改性、性能分析与检测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成分与结构、合成与制备、性能和使用效能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掌握分析和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问题的基本技能。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专业简介该专业由哈工大1952年设置的“金属材料工程”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合并组建,2002年起按照教育部引导性专业目录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招生。
依托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和二级学科:“材料学”。
研究领域包括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建筑材料、表面工程、空间材料等。
应用面向覆盖航空航天、汽车、电工电子、通讯、化工、冶金、生物、建筑等高技术领域。
该专业有本学科国际知名专家把握方向,拥有国内一流的师资队伍,80%人员具有国外留学经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该专业培养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能在材料制备、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和实践能力培养,设有双语教学课程。
该专业有广泛的国际合作关系,与英国玛丽皇后学院,韩国汉阳大学,庆北大学等学校建立了学生交流项目。
实行教授自主设课和毕业论文1年制,毕业论文选题均是教师科研的前沿内容。
优秀毕业生可直攻硕士、博士学位。
一、学习年限3~6年(标准4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要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能在材料制备、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
三、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掌握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制备和加工工艺、环境与性能的关系的基本规律。
通过综合材料设计和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质量和寿命,并开发新的材料及工艺。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
2. 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3. 掌握材料加工工程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经济管理知识。
4. 掌握材料制品的检测、产品质量控制和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金属材料工程的培养方案
金属材料工程的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材料学理论基础,系统的金属材料加工与制造知识,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方案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课程设置涵盖了材料学、材料加工与加工工艺、金属材料物理性能测试与分析、金属材料表面改性与涂层技术等方面。
课程设置既包括了理论学习,也包括了实际操作与工程实践,以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获得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能积累宝贵的工程经验。
1. 材料学基础本课程立足于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基本认识和理解,涉及金属晶体结构、缺陷结构与性能、金属材料的相变与组织性能关系、金属的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内容。
2. 金属材料加工与加工工艺本课程重点介绍各种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包括锻造、压力加工、粉末冶金等,通过课程学习和实际操作,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工艺对金属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以满足特定的要求。
3. 金属材料物理性能测试与分析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常见的金属材料物理性能测试方法和分析技术,包括金属材料的拉伸测试、硬度测试、冲击测试等,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性能测试方法的掌握,并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4.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与涂层技术本课程主要介绍了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和技术,包括电化学处理、热处理、表面涂层等,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方法的掌握,以及对表面涂层性能的理解。
以上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以期每一位学生在毕业后都能够成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希望这份培养方案能够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学习指导,成为创新的人才。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改革的探索——基于哈尔滨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康福伟 K A N G F u - w e i ; :  ̄德全 S HI D e — q u a n ; 曹 国剑 C A O Gu o - j i a n ; 冯义成 F E N G Y i - c h e n g ; 王丽萍 WA N G L i — p i n g ; 俞泽 民 Y U Z e — mi n
工 程教育大 国走 向工程 教育强国。 着力解 决高等工程教育 学院更名 为哈 尔滨科技 大学 , 铸造和热 处理 专业在 八十年 中的 实践 性和创 新性 问题 , 加 紧培 养一 批创新 性强 , 能够 代初就拥有 了硕士学位授予权 。以钨 系抗磨 铸铁、 厚 大断 适应 经济和社会发展 需求 的各类工程科 技人 才, 提高科技 面球铁、 > 中 天炉熔化带理论、 战国青铜编钟 的研 究与仿制、 创 新能力 ,该计划 对促进 高等教 育面 向社会 需求培养 人 WG Q系列 电磁 无损检 测仪等为代表 的科研成果 享誉 国内 才, 全面 提高工程教育人 才质量具 有十分重要 的示范和 引 外学术 界。1 9 9 8年 , 原 热处理 和铸造 专业合并为金属材 料 导作用。 工程 专业 , 2 0 0 5年该专业 被评 为黑 龙江省重点专 业 , 2 o 0 7 哈尔滨理工 大学是 黑龙 江省属 规模最 大 的理 工科 大 年被评 为国家级特 色专业。2 0 1 1 被列入 黑龙江省 “ 卓越计 学, 是 一所 以工为主 、 理 工结合 , 经、 管、 哲、 文、 法、 教育 等 划 ” 试点专业。 学科协调发展 、 具 有较 强办学实力和特 色鲜 明的教学研 究 按 照“ 卓越计 划” 的要 求 , 在通 用标准 的指导 下 , 以行
( 哈 尔滨 理 7 - 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哈 尔滨 1 5 0 0 4 0) ( S c h o o l o f Ma t e i r a l s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i r n g , Ha r b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Ha r b i n 1 5 0 0 4 0 , C h i n a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1.基础课程:
该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热力学等方面的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材
料科学与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材料力学、材料结构与性能、材料加工与
制备、材料表面与界面等方面的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基
本性质、结构和性能有深入的理解,并对不同材料的制备和加工技术有一
定的了解。
3.选修课程:
该专业的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
选择。
学生可以选择材料的特殊性能与应用、材料的电子性质与器件应用、材料的生物性质与医学应用等方向的课程,以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
4.实验实践:
5.实习实训: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材料的应用领域,该专业设置了实习实训环节。
学生将有机会到相关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实习,全面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6.科研与创新:
该专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
学生可以选择参加科研项目,进行独立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等。
这有助于学生培养科研思维和创新
意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7.学科竞赛:
该专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学生可以参加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竞赛,如材料设计大赛、创新设计大
赛等,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以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
关键词 : 金属材料工程; 应用型本科 ; 培养方案
高等 院校 是培养 服务于 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 展所需 的专业 人 性、 质量及培养过程监控的影响。 如何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析、 探索并付诸实践 。
结合我校“ 以学生 为本 , 为产业服务” 的办 学理 念 , 如何让金属
数学
化学
物理 工程 基础
化学( 8 )
物理学 、 现代物理 、 固体电子( 3 )
材料化学 、 材料化 学和高分子科学
材料物理
普通化学 、 普通化学实验( 8 )
大学物理力学 、 大学物理 电磁学等( 1 0 )
工程导论 、 工程基础 、 工程与社会( 7 )
材 料工 程 、 材 料 的微观结 构和性 能、 晶体 工 程讲座 材 料科学 与工 程导论 、 相与相 学、 材料 的电子性能 学 、 材料 的选 择 、 机械 关 系学 性能 材料微观表征( 8 ) 显微结构学 、 工艺原理
业培养 目标 、 课程设置结构 、 内容 、 学分要求等特点 , 从而探索并改
程包括材料设计类 、 材料加工类 、 材料 性能学类 。材 料设计类 包括 高分子材料 、 陶瓷材料导论 、 材料体系 、 设计项 目规划学 。 材料加工
类包括宏处理 材料 、 材料微加工 、 固体 ( 塑I 性) 变形。材料性能学包
革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方案 。 所调研的学科 专业具有范 围大的特点 , 未被细化 , 该专业包括
材料化学 、 冶金 工 程 、 金 属材 料 工 程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高 分 子
括材料 的电学 、 光学 和磁 学性能 。 材料选修课 包括材料体 系设计 、 各类材料学 ,这类课程根据学生 自身的兴趣爱好与个人发展而选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一种关于金属材料的特性、性质、生产及应用方面的知识集合。
其将传统材料学与机械工程、材料加工技术、质量控制及管理等技能相结合,培养出能在工业界和学术界从事材料研究及金属制品工程设计的工程师和技术人才。
本文将从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来介绍这个专业。
一、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该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金属材料学、金属材料动力学、金属材料实验、自动控制、材料加工和金属热处理等。
这些课程将帮助学生建立对金属行业的深刻理解,并为学生提供强大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二、实践教学和实验室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大量的实践教学和实验室操作的时间,以便能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应用在实际材料制造中。
三、工程实践学生需要进行实际的材料加工项目和强制性的实地工程实践,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材料制造和设计的实际应用,并设置这个专业顶层水平。
四、国际合作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需与国外著名工程学院和科研单位进行紧密的交流,以了解并吸取国际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具备国际化素质的工程师和技术人才,由此欢迎优秀的国际学生进行交流。
五、发展方向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需重视新材料的的开发及利用以及智能金属制造的技术研究,培训具备应对变化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工程师和技术人才,为不同的材料制造产业做出贡献。
六、实施和评估前述的培养方案应完整的列出,以便教师和学生能有充分的准备和指引来进行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实施和评估。
必要的改善和调整需要及时落实,将实施和评估作为定期的示范,以确保始终达到最好的效果。
总的来说,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涵盖基础知识、实践技术、综合应用和创新意识等层面来确保学生在就业和学术研究中具备强大的能力、素养和竞争力。
2024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培养方案
材料成型及限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支配专业大类:工学专业二级类:机械类专业代码:080302一、培育目标本专业培育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具备金属与塑料成型工艺基础学问与应用实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金属或塑料成型加工领域内模具与设备的设计制造、试验探讨、生产管理、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养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育规格专业体现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的培育目标,着重对学生的基础理论与实践实力的培育。
经过理论教学的学习,实践环节的实践,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工业领域从事设计、生产及管理等方面工作。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学问和实力:(一)思想素养在思想素养方面,酷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团结合作的品质和健全的心理素养。
(二)学问与实力要求1、较系统地驾驭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学问。
主要包括力学、金属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金属塑性成型基础理论、金属塑性加工学、模具CAD/CAM、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学问。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成型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及外语应用实力。
3、具有在材料成型领域内开发、探讨新材料、新工艺和设备的初步实力。
4、具有在本专业领域内设计、选用及正确地选择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初步实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学问,了解现代材料成型及限制领域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技术创新的实力。
6.熟识国家有关机械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三)身心素养在身体素养方面,要求身心健康,能精力充足地工作,与同事友好相处。
(四)毕业要求修完教学支配规定的课程,经考核成果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准予毕业。
三、学制与学分标准学制为全日制四年(修业年限3-7年)。
应修学分为216,课内总学时为:2958。
贵州大学21级培养方案
贵州大学21级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秉承“立德树人、质量为本、成就教师、发展学生”的办学理念,坚持“厚基础、强能力、重素质、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学院在金属学科的优势与特色,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材料产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法律、管理等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在材料、机械、航空航天、冶金、汽车、电子等相关行业,从事金属材料相关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专业学生毕业5 年后,经过自身学习和行业实践的锻炼,能达到以下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人文情怀、道德情操、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2.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基础,掌握系统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知识,能够将其应用于金属材料工程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
3.具备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能分析解决该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能在金属材料工程相关领域从事材料设计、工艺创新、设备开发、技术研发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4.具备良好的外语、计算机等现代工具的应用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组织管理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不断开拓国际视野,适应行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4年的本科学习,毕业时应达到如下12条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用于解决金属材料制备、加工、服役等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金属材料结构与性能、工艺与组织,以及工程服役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金属材料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金属材料和部件,以及金属材料制备、加工、生产等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新工科背景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设计
新工科背景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设计冯佃臣;杨礼林;翟亭亭;赵莉萍;孙昊
【期刊名称】《科技风》
【年(卷),期】2024()14
【摘要】为了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挑战,满足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遵循OBE教育理念,以“成果导向”为原则,按照“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以社会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精准确立人才培养目标,聚焦培养目标设计毕业要求,以毕业要求的实现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课程体系。
本文设计了聚焦未来材料设计、材料制备技术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从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深度结合、构建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
【总页数】3页(P37-39)
【作者】冯佃臣;杨礼林;翟亭亭;赵莉萍;孙昊
【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稀土产业学院(稀土工程技术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TG14-4
【相关文献】
1.新背景下提高工科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探析——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
2.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3.浅谈新工科背景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
4.新工科视阈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以沈阳建筑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
5.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索与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专业定位: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具有较深厚材料科学基础,熟悉材料研究有关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方法,掌握材料加工原理,能够进行金属材料的工艺设计。
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并有一定的金属材料生产和制备技术与技能,了解有关领域的发展趋势。
毕业生能够在机械、冶金、电子、军工、航空航天等部门从事金属材料的生产、研究和开发工作,并可以进一步培养成为高级材料科学研究人才,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基本知识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在金属材料的制备、检测、加工与成形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从事专业工作,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具体要求: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良好的学风和心理素质,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
2. 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
3. 具有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制图、计算、测试和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5. 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结果分析、撰写论文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6. 具有金属材料的设计、选用及正确选择成形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初步能力,以及研究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和设备的初步能力。
7.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二、学期与学制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不列入学期排序。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3—6年。
三、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毕业学分:160学分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四、专业核心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信息技术、材料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的力学性能、工程材料学、金属材料学、材料制备技术、材料分析技术、材料加工原理、材料成型CAD/CAM 、模具设计与制造等。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金属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有较强 的创新意识 与能 力 , 要掌握金属 材料开发 、 生产 和应用 的技术且具 有较强 的组织管理 能力 ,不但能适 所 实行 的是按 省或区域制定工程 预算 定额和各种 取费 标 准。即以区域或省市划分 , 只要 在该区域 , 就必须严 格按 区域规定 进行套用 与计 费 。因此要求审计 机构和 审计人 员要掌 握全面的知识 和具 有全面学 习运用 的能 力, 在全 面审查 过程 中, 把握该 结算是否符合本 区域定 额 、 额套用是否按规定和按合 同进行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取费标 准及范 围是否遵守有关文件规定和合 同约定范 围。 4审查 工程质量情况和建设工期。 . 对于工程质量和 建设工期 的审查也是全面审计 重点控制 的一个 重要方
三 、 语 结
[ 戚安邦. 3 】 工程项 目全而造价 管理[ . M】 天津 : 南开 大学出版社 ,
20 . 06
【 丁 荣贵 . 高项 目治理 的成 熟度 项 目管理技 术 ,0 8 4 】 提 20 ,
( ) 7 —7 . 7 : 2 5
[ 郭继秋 , 慧哲. 5 】 唐 工程项 目成木管理【 . M】 北京: 化学工业 出版
社 .0 7 20 .
【 苏明. 6 ] 财政理论研 究【 . M】 北京 : 中国审计 出版社 ,0 1 20 . 【 7 】韩月霞.工程 结算审计 工作要 点控制分析 U.河北企业 , 1
一 —
具有 国际 眼光 的拔 尖人才 嘲 。因而 , 对立足 于 “ 越计 卓 划”的金属材料专业人 才培养 的方案进行优 化与改革
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
一
、
“ 卓越 计划” 的教学要求
金属材 料专业 是 以培 养具有 全球 眼光 的应用 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思想素质好、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能在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备、热处理、腐蚀与防护、热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金属材料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金属材料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材料制备、热处理、腐蚀与防护、热加工工艺与设备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设计、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素质、知识和能力:
1、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理论联系实际、实干创新的精神和勤奋、团结协作的品质与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2、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具有材料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各种材料的结构、组成、物理化学性质、材料性能,具有金属材料的设计与应用、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工艺及设备的设计与应用、热加工工艺及设备的设计与应用和光伏材料制备的初步能力。
3、具备本专业必须的机械、电工及电子技术、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及相关的技能。
4、具有独立获得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5、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及相关的工程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知识。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达到大学生健康体质标准。
二、主干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三、核心课程
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分析技术、钢的热处理、有色金属及热处理、热处理设备、电化学及测试、金属腐蚀学、涂料与涂装工艺、电镀理论及工艺、材料加工原理、现代铸造技术、塑性工程基础、焊接工程基础、无机材料物理性能、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薄膜制备。
四、主要实践性环节
机械零件设计、机器测绘、金工实习、专业技能训练、专业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共40周。
五、标准学制及授予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本专业培养方案主要特色
本专业人才培养以航空企业、国防和地方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并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人才市场的需要。
培养方案体现工程教育与工程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教学和实践性环节中
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毕业生主要面向航空、国防各大中型企业,成为航空企业热加工、热处理及表面处理工程第一线的主要技术力量,并为江西地方企业和沿海地区的建设输送合格人才。
为了适应航空企业及地方经济对金属材料工程人才的要求,本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分为四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方向一主要有钢的热处理、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有色金属及热处理、合金钢与高温合金等课程;方向二主要有金属腐蚀学、电化学及测试、电镀理论及工艺、涂料与涂装工艺等课程;方向三主要有材料加工原理、现代铸造技术、塑性工程基础、焊接工程基础等课程。
方向四主要有无机材料物理性能、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薄膜制备等课程。
教学中加强了有色金属热处理、腐蚀与防护方面的应用介绍,具有明显的航空特色;专业任选课涵盖了本专业的各方面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专业知识结构,便于学生深造或就业。
本专业设“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热加工工艺与设备”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四个专业主修方向,每个学生至少学习其中的一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和相应的学科基础选修课。
七、有关说明
1、毕业总学分最低要求为 201.5 学分。
其中理论教学 2516 学时, 155.5 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 40 周, 38 学分,素质拓展教育8 学分。
2、各类选修课均应满足最低学分要求,其中,全校综合教育选修课要求达到6学分。
3、《形势与政策》课第三至第七学期安排若干场次讲座和报告,由思政部统一组织。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内计划64学时,另外安排32学时用于课外实践,由思政部统一组织实施。
5、“科研创新训练”为选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选修的学生从第三学期至第七学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经考核合格取得的学分可以免修理论课中除核心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的相同学分。
6、学生除获得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环节及素质拓展学分外,还必须达到大学生健康体质标准;每学年另外安排8学时,用于体育达标测试。
7、本方案是按照中等程度的学生四年的学习时间制订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安排选课计划。
学有余力者,还可以辅修其他相关专业(方向)课程。
表2、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Internship and Practical Training)
注:[ ]表示假期进行,()表示学期内分散进行。
计算每学期教学环节周数的合计数时不含假期进行和分散进行的实践环节周数。
“科研创新训练”的2.5学分在计算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合计数时不统计。
“社会实践”的1学分统计到素质拓展学分中,此处不统计。
表3、课程体系及学时、学分分配
表4 、各学期教学分配表
制定培养方案成员名单。